您好,欢迎来到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官网

返回

重庆市安息日会大溪沟教堂

地址:重庆 | 作者:蔡有才

重庆市大溪沟安息日会教堂,位于重庆市建设路12号,建立于1914年。老教堂遗址现建为静园小区

就在静园小区楼梯下不到二米地是我们重庆市大沟市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租来的聚会点。上图有箭头小门就是进到聚会点通道。

小门进去后,又从这黑暗的楼道进去,(白天摄影都要打散光灯)聚会点就设在右边一楼。

另一边到聚会点的小道

小门下去后到聚会点的转道

安息日聚会场所

平时安息日聚会都是站在门的位置讲道。这样的教会在重庆市有好几处。

第一日教堂外景与我们重庆安息日教堂鲜明对比,重庆安息日会本应该有这样雄伟的教堂,因重庆安息日会老教堂比第一日教会瓜分了。

第一日教堂正门

右二重庆市安息日会唯一一位王牧师,右三王师母,左一陈秋霞同工和本网站总监蔡有才同工合影。

  • 重庆安息日教会简史

    l 9 l 4年和禄门牧师和汪和仁(W.C.Warren)牧师到我们中国最偏僻的华西区,在四川重庆一带开始布道。他们乘民船顺着扬子江往上游一直走了三十九天,才安抵他们的目的地。他们写信说:

    『我们今日能以安然抵此,实在非常欢喜。现在四川布道的工作,业已开始。此省已有大道可以通入西藏:将来往西藏布道一事可无困难。再者:西藏有许多人民能说国语,所以末世福音的进入四川,可算是达到了西藏的门户』。

    工人不断的加增,教友也不停的加入。李法孔牧师,时汝霖牧师,卢德慈(E.L.lutz)1916年加拿大人巴庆安(C.L.blandord)弟兄,以及安得烈(J.N.Andrews)医生都曾先后加入此地工作。(以上摘自1929年《复临运动的故事》(安拉思夫人著))

     
    1919年除川边特别区外成立东川、西川两个区会,东川设在重庆,首任会长汪和仁。

    安息日会西川(重庆)区会历届负责人:

    东川区会于1919年成立,会址设重庆市。1914年外籍传教士汪和仁、中国人李法也孔来重庆布道,相继建立教堂12处,分布在重庆、遂宁、南充、营山、阆中、万县、泸县、江津、合川等9市、县、共有教徒600余人。

    安息日会东川(重庆)区会教堂分布表

    教堂名称          地址                    创办时间     备注

    保安路安息日会    重庆市保安路230号       1920年           

    大溪沟安息日会    重庆市建设路12号        1914年    东川区会办事处的附属教会

    李子坝安息日会    重庆市李子坝               1940年      武汉医院附属教会

    渔洞溪安息日会  重庆市渔洞溪                 1939年        

    遂宁安息日会        遂宁县城关镇大西街83号  1949年7月

    南充安息日会        南充县(今南充市)青年路 1935年

    城守镇安息日会  营山县城守镇金华街89号 1921年

    保宁镇安息日会  阆中县保宁镇屏江街7号  1926年

    万县安息日会        万县(今万县市区)西山路11号  1936年

    孝义路安息日会  泸县(今泸州市中区)孝义路28号     1946年

    白沙安息日会        江津县白沙中兴街                1947年9月

    合川安息日会        合川县合阳镇柏树街76号     1940年 

    区会设有华西三育研究社、时兆报馆东川发行所、重庆李子坝武汉疗养院,重庆保路诊所等附属机构。

    武汉疗养院重庆分院

    武汉卫生疗养院是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创办的。1938年秋,正值日本军队大举入侵,武汉危急,刘承启医师奉院董事会的派遣,入川在重庆设立分院,院址在浮图关下李子坝,由菲律宾中华妇女救国会捐助国币两千元建造房屋十间。1939年开始收治病人。

    该院设内科、外科、儿科、理疗科、妇科、眼耳鼻科以及性病诊治。1939年有医师6人,检验士3人,护士11人,药师1人,护士生38人,设有病床105张(其中一等20张,二等35张,三等50张。

    该院在理疗方面着重水疗,电疗。到1950年,平均月50人住院,1500人次门诊,全院有医生4人、护士8人、职工56人。该院的收费比一般医院高,因地处效外。又有防空洞,在战乱期间较为安全,病人愿意来就医疗养。该院历任院长有:刘启承(1939-1944年),黄日聪(1944-1947年),邓乐彬(美国人1948-1949年),陈良襄(1949-1950年),郑昭荣(1950-1951年)

    院内专门有牧师对职工、病人传道。以传道方式,安慰病人其精神和心灵的痛苦。先后有邓福恩(女,美国人)和李万全牧师。

    该院附设护士学校一所,主要招收安息日会教友子女及少部分教外学生,1949年有学生46人。该校历任校长有吴爱理(美国人)、贺冰丽、郝美丽(澳大利亚人)、汤美真(美国人)、陈良襄、林百华。

    1951年,该院为人民政府接办。(以上摘自四川省宗教志)

     

    华西三育研究社(三育神学院)

     

    华西三育研究社由安息日会华西联合会主办,是为该教会培养各种人才的学校。

    1930年德国人艾约翰(东川区会会长)在四川阆中县创办三育中学,校长是阆中基督教传道员黎为之。以后由华西联合会主办,更名华西圣道社,社长为美国人胡德安。1932年2月,该校迁入重庆,暂借东川区会在大溪沟的会址上课。同年5月重庆松堡修建校舍,1933年9月正式开学。1935年改名华西三育研究社(简称西三社)。

    该校1933年只办有儿童生活团(小学1-6年级)和初级神道科(7-9年级),1941年开办中级神道科(10-12年级)。1942年,香港中华三育研究社(简称中三社,大学程度)迁来重庆,与华西三育研究社合并,更名为三育神育学院。1945年又分开,西三社恢复原名,中三社于1947年迁南京。华西三育研究社的学生来自四川、云南、贵州三省,多数是教徒或教牧人员子女。除学习《圣经》外,还讲授安息日会的基本信条。学生到中级神道科珠,按情况分为个组学习:(一)传道组,专为教会培养传道人员;(二)训导组,专为教会培养小学教员;(三)事务组,专为教会培养财会人员;(四)升学组,为教会输送高级神学及其他学科人才。该实行半工半读,学生在学习之余,还到西三社内的时兆报馆印刷厂、农场、鞋店、缝纫社工作。

    1950年下半年,西三社师生参加爱国活动,重庆人民政府接管学校。1951年,该社由西南文教局接管。

    基督复临安息日会东川区会书刊部、

    安息日会很重视出版工作,全国总会从开始就设有出版发行机构,如文字布道部、时兆报馆和上海时兆月报社。重庆东川区差会相应设有书报部,推销该地所出版发行的刊物。发行处设在市中区保安路(今八一路)教堂。重庆发行刊物主要有:《时兆月报》,内容有以安息日会神学观点解经、时事报道与分析、新闻述评、卫生知识以及趣味性的生活小常识,图文并茂,广为流传;《善工内刊》,以图片为主,配以文字说明,主要内容是传播福音,此外介绍保健卫生知识,是不收费的宣传品;《末世牧声》与《安息日课》,教会内部发行刊物,以解经为主;此外还有《时兆函授教材》等。该书刊部于1951年随东川区会差会工作结束而终止。(以上摘自重庆市民族宗教事务志)

    我们安息日会在重庆的根基稳固后,即延长我们的救生绳进入成都。从重庆到成都要坐七天的轿子。

  • 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