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官网

返回

内在的丰盛与教会的复兴

作者:梁传善 | 发布时间:2016-01-22

近几年,关于改革与复兴的主题一直见诸教会网站,书刊和杂志上,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这一方面显示了教会领袖对改革与复兴的重视与渴望,另一方面,也凸显了问题的严重与无奈。教会的不冷不热已经成为常态,人们在世俗的麻痹中已不愿意去正视这个问题,而宁愿在掩耳盗铃的欺骗中畅谈复兴的假象。任何一个具有历史使命感的信徒和教会领袖都当明白居安思危的道理,正视现状,未雨绸缪,及时改革,才能实现长久复兴。

 

      提到改革与复兴,很多教会纷纷仿效国外或其他教会的“先进”方法,却不重视信徒内在生命的建造,其结果往往是饮鸩止渴,使信徒丧失了对基本信仰生活的兴趣,需要靠外界世俗的刺激才能激起信仰的反应。当我们在为如何激发信仰而煞费苦心时,当我们想用更加新颖的方式来应对人们日益冷淡的爱心时,甚至当一切的改革措施都沦为形式的时候,我们应该想到:反省我们自身信仰的时刻到了!到底是什么剥夺了教会复兴的根本?

 

 

 

 

一、老底嘉现状的解析

 

 

 

       当读到启示录第3章关于老底嘉教会的症状时,我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耶稣说“看哪,我站在门外叩门”(启3:20),而不是“看哪,我站在门里面呼唤”?耶稣处在什么地方?是门外,而不是门内!他不是在呼唤我们进去,而是我们已经进来了,而耶稣还没有进来,所以他在叩门!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方位问题,而是涉及到我们信仰的核心:耶稣在我们信仰中的位置在哪里?

 

       老底嘉教会问题的关键不是不冷不热,或者无知,这些充其量只是外在的表现。这个问题的根源乃是把耶稣拒在门外,而自己却先进来了。在缺乏基督的人为根基上建造自己的信仰。论信仰的知识,礼拜的仪式等,老底嘉教会都是富足的,已经发了财。因为有了历代教会做参照,老底嘉教会自然就比以前的教会更加富有经验和学识。在这点上,他的自夸并不稀奇。但老底嘉教会又是困苦,可怜,贫穷,瞎眼,赤身的,因为缺少了信心(金子),基督的义(白衣)和圣灵的恩膏(眼药),而这些都源自于把耶稣拒在了信仰的门外,自己却先进来了。以致信仰成为了一种缺乏基督的空虚的信仰,教会即变成了不冷不热的教会—一个尚未复兴的教会。

 

      因此老底嘉教会要打开心门让耶稣进来,充实内在的生命,才能走向属灵的复兴!耶稣说:“我来了,是要叫羊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约10:10)这些圣经信息为每个渴望复兴的教会提供了一个思路。

 

 

 

 

二、空虚信仰的危机

 

 

 

      耶稣曾经讲过一个比喻:“污鬼离了人身,就在无水之地过来过去,寻求安歇之处,却寻不着。于是说:‘我要回到所出来的屋里去。’到了,就看见屋里空闲,打扫干净,修饰好了,便去另带了七个比自己更恶的鬼来,都进去住在那里。那人末后的状况比先前更不好了。这邪恶的世代也要如此。”(太12:43-45)

 

        如果说启示录强调了耶稣在门外叩门的举动,马太福音则强调了在门内,也就是我们在屋里的举动。值得注意的是,圣经是从污鬼(撒旦)的角度来观察屋内:看见里面空闲,打扫干净,修饰好了(太12:44)。为何要以撒旦的视角来评论这个房屋?可见,屋里打扫干净,修饰好了不是自诩的,不仅自己的人可以看到,就连撒旦也不得不承认这种信仰的外表是如此的干净整洁。但这样的屋子,这样的信仰却是“里面空闲”的,因为耶稣还在门外。主曾说:“凡在我以先来的,都是贼,是强盗”(约10:8)。这种信仰盗取的正是耶稣的名,却不愿真实地接受他的实体。造假的程度可谓登峰造极!就连撒旦也不得不认同。

 

1. 对犹太教的责备

       首先,耶稣所讲的比喻是针对当时法利赛人的,是对犹太教的虚伪进行的有力抨击。当他们看到耶稣所行的神迹后,便污蔑他是靠着鬼王赶鬼(太12:24),俨然是真实的不信。紧接着便又假惺惺地求耶稣显个神迹给他们看(太12:38),一脸渴慕追求的模样。正是在这种矛盾的情形下,耶稣说,一个淫乱邪恶的世代,除了先知约拿的神迹以外,再没有神迹给他们看了(太12:39)。什么是约拿的神迹?第一就是在鱼肚子里三天三夜;第二就是使尼尼微的人悔改。前者预表着旧人的死去和埋葬;后者预表着新生命的诞生,一个悔改后的生命。是的,离开了约拿的神迹,离开了这两样,一切神迹都不算为神迹了,也无法看到神迹的力量和救恩的美妙。

  

       约拿的神迹正是基督在世工作的预表。只有借着耶稣,才能经历生命的改变,才能看到更多的神迹。但犹太人却希望借着自己的力量来建造信仰:他们奉行“不可拿,不可尝,不可摸”等规条(西2:20-21),在信仰上“打扫干净”(太12:44)了;他们一个礼拜禁食两次,所得的都捐上十分之一(路18:12),在信仰上“修饰好了”(太12:44)。但这样的信仰却是“里面空闲”的信仰,没有生命力,因而永远不能复兴。与基督教相比,犹太教日后的萎缩便证明了这点。

 

2. 当代教会的反思

 

      其实,耶稣所鞭笞的,也包括我们今天的教会。耶稣所讲的这个比喻,凸显了当今教会的三大弊病:

 

一, 就是信仰空虚化。即屋子很大,里面却空闲,把耶稣拒在了门外,这是教会不能有效复兴的主因。我们每个人都当扪心自问:在日常生活或教会活动上,有多少是耶稣真正地在当中做主的?如果真的是耶稣做主,为何还有这么多问题的存在?可见,耶稣是否进入我们的内心和信仰,这其实是个很大的问题。

 

二, 就是动力消极化。如耶稣所讲,这个屋子是“打扫干净”的,这个主人非常注重清扫的工作。可见他对“垃圾”十分在意,时刻清扫。清楚垃圾和罪恶本身并没有错,我们需要拒绝罪恶。但如果把我们的精力,做工的动力放在负面的事上,难免被动。很多时候,我们的工作往往围绕着别人而展开,因着“对手”而改变自己的策略和行动。如同七十个人回来因为鬼也服了他们而欢喜的时候,耶稣却说:“不要因鬼服了你们就欢喜,要因你们的名记录在天上欢喜。”(路10:20)人的本性是好斗的,但信仰却不是斗出来的,不要因为赢了对手而欢喜,生命才是最重要!这就是信仰的正能量!

 

三, 就是信仰形式化。这是从第一个问题衍生出来的,如同犹太教一样,现在的教会有太多的修饰,却没有敬拜的实质。先知以赛亚在谈到真实的敬拜之后(赛6:1-8),提到了现状:听是要听见,却不明白;看是要看见,却不晓得(赛6:9)。在这样的人身上,耳朵和眼睛仅仅成为摆设,一种形式。每一个诚实的基督徒都应该省察自己,在敬拜中,在牧养中,在教会组织管理中,我们仅仅是走过场?还是真正地用心灵和诚实敬拜?

 

        这三个弊病如果不根除,其结果就是“(那鬼)便去另带了七个比自己更恶的鬼来,都进去住在那里。那人末后的状况比先前更不好了”(太12:45)。信仰的内涵不是被耶稣充满,就是被撒旦充满,没有第三种可能!内在的空虚只不过是个过渡形式,再干净,修饰再好,也只是通向撒旦之前的短暂状态。

 

 

 

三、复兴神学依据和思考

 

 

 

1. 神学依据

      在这个比喻中(太12:43-45),我们看到了一类的信仰。在这种信仰状态里,非常强调清扫,即除罪的工作,却忽略了如何让基督的生命来充满。照人的眼光来看,这样的人在实际生活中一定是个很好的人,因为他打扫干净,修饰得很好。但我们不可忘记,基督教的信仰不可只停留在这个层次上。教会之所以不能复兴,是因为大家都在这个层面上停住了。

 

      施洗约翰曾经说过,“我是用水给你们施洗,叫你们悔改;但那在我以后来的,能力比我更大……他要用圣灵与火给你们施洗”(太3:11)。这里提到了两种洗:第一种是约翰的洗,是悔改的洗,除罪和清扫的工作,尚属于犹太教的范围;第二种洗是耶稣的洗,是一种心灵的更新,圣灵的内住,强调如何充满内在的生命,是属于真基督教的范围。前者属于倒空,清扫的工作,后者属于让圣灵充满的工作,这就是约翰的洗和耶稣的洗本质的区别。如果我们的信仰停留在前者,是毫无益处的。这就是保罗到达以弗所时,重新为当地教会奉耶稣的名施洗的原因(徒19:1-7),因为约翰的洗并未真正地重生他们。如果没有耶稣的洗,约翰的洗礼也是枉然的,并不能真正地除罪,充其量只是暂时地倒空,表面的清洁。

 

      论到信仰的根基,就是基督的十字架。十字架的经历可以用三个词语表示,就是死去,埋葬和复活。从本质上说,前两者是一样的,基督的死与埋葬都是对罪的回应。因此在新约时代,逾越节又称除酵节(路22:1),宰杀羔羊与除酵实际上是一样的,基督的死与埋葬在本质上也相同。但复活却不一样,他是一个全新的开始,预表着基督彻底战胜了撒旦,战胜了死亡的权势(林前15:55)。他的复活,要让我们在旧人与基督一同死去埋葬的同时,有新人的样式与他一同复活,这就是基督的义在我们身上(参考罗6:1-4)。因此罗马书4章25节总结道:“耶稣被交给人(钉十字架),是为我们的过犯,复活,是为叫我们称义。”

 

       如果基督的十字架只有死去和埋葬,没有复活,那我们所传的便是枉然,你们所信的也是枉然!(林前15:14)照样,如果我们的信仰只是旧人与基督的一同死亡和埋葬,只有“清扫房屋”和倒空罪恶,却没有基督的生命充满我们的内心,那么我们的信仰也是枉然。

 

2. 现实的思考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看到,内心被圣灵充满,内在的丰盛乃是基督教信仰的根本,也是教会复兴的源动力。神学的论证也许较难理解,但现实的意义却不容小觑。如果每个人都能让耶稣走进自己的信仰,那么教会的复兴是肯定的。

 

       这样的意义可以体现在安息日的教导上。以往我们经常会注重在安息日“不能做什么”,注重排除和清扫的工作,而忽略了在安息日,我们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来充实我们属灵的生命。在这种思维的驱使下,很多人在安息日来到教堂,确实杜绝了一些事情,但他们却同样在安息日迷失了方向: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逐渐地安息日便成为了负担。如果我们有真正的内心更新,让耶稣居住在内心,我们会发现原来安息日是如此美好,不再是枯燥的“空虚”的日子,而是一个能与上帝亲密交往的美好日子。

 

       又如在饮食的教导上,我们也有同样的误区。我深信,利未记11章关于洁净与不洁净饮食的道理,从未被废除掉。但如果我们的内心过分关注于“为什么我不能吃不洁净的食物”上时,我们便很容易进入试探中。我们应该转变思维,看到上帝赐给我们如此丰盛的蔬菜瓜果,以及洁净的食物,我们便会以感恩的心去享受上帝所赐的食物,自然就不会去想去吃不洁之物了。当记住,亚当和夏娃的犯罪,就是因为忽略了整个伊甸园中能吃的果子,而专注于那仅有的一棵不能吃的分别善恶树。这就是罪恶在世界的起源!

 

      在教会日常的管理上,我们同样要让“耶稣走进来”,充满我们的内心和教会。如何充满?耶稣曾说:“这些事你们既做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太25:40)当我们的内心真实地挂念着每一位弟兄姐妹,为他们代祷,帮助他们时,耶稣就进入了我们的信仰。当教会的每个人,不分贫富贵贱,都能感受到基督的爱时,耶稣就进入了我们的教会。这样的教会,复兴的前景是有保障的。

 

        以上三个思考仅仅是例子,同样的情况还可以应用到教会的方方面面,我们可以自己去发掘和体会。当耶稣的生命真正走进来时,就是教会复兴的时刻。

 

 

 

总        结 :

 

 

 

     让耶稣走进我们信仰,充满我们内心,是改变人生的关键,也是实现教会复兴的根本。让我们的心转离这个世界,转离负面的事物,注目于耶稣,仰望那为我们信心创始成终者;让我们的生命因着圣灵的内住而焕发激情;让我们的内在因着基督而得丰盛;让教会因着信徒内里的改变而得到复兴!

  • 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