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廷文告未能得到中国信众支持
【天亚社.香港讯】教廷中国教会事务委员会最近发表的《致在中国天主教徒文告》,引起国内信众的热议,其中为数不少感到失望。
一位与教宗共融的「公开」主教认为,文告最重要的部分是针对承德祝圣事件〔图〕及中国天主教第八届代表会议,「很明确地再次肯定教会的原则,对未来再发生同样的事件做了防范」。
不过,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牧者告诉天亚社,文告第三点中说「受到外在的压力和强迫,有可能不会产生自科绝罚的效果」有点含糊,没有显示教廷对参与承德事件者作出具体的瞭解和评估,「是否所有主教都同样受到逼迫,是否有人有很大成分的主动性」。
华北一位公开神父若望说,教廷的立场应该要更强硬才好。公开和「地下」教会团体争夺权力之中,教廷近十年来对公开教会团体「一直比较迁就」,同时压制地下团体。「现在下面基本好了很多,上面却很随意,所以要让上面明白,教会纪律不是纸上的。」
他指出,教廷如能保持两方面的平衡,其实是和中国谈判的有利条件。「关键是罗马的政策要统一,上下一致,使两个团体之间保持适当的张力与和谐。」
福建省闽东教区地下团体的罗文神父认为,文告无论在内容上或是在力度上,都毫无新意可言。他说,如果教廷不对这些年来对华政策的得失进行反思,采取相应措施,「而祇一味高喊对话,是没有意义的」。
他又相信:「在教廷错误思维的指导之下,中国教会的妥协者实际上已经把梵蒂冈和中国政府谈判的筹码损耗得差不多了。」
保禄和许多地下教友看了文告后,均觉得心中郁闷和痛苦,甚至对教廷失去信心。他指出,如果教廷不予严惩,将会造成自选自圣的严重后果,对于教会的合一与共融带来更大隐患。
他表示:「我们不怕艰难和困苦,怕的是得不到教廷的理解和支持;反而使归属于爱国会的人们感到高兴,这样他们可以继续自选自圣下去,终必得到教宗的认可与接纳。」
署名「伯多禄盘石」的一位大陆神父在《天亚社中文网》留言说,这份十一点的文告「打破了我们对圣座最后的一点希望」。他写道:「我觉得够了,到此为止吧。希望以后圣座也不要干扰我们了,我们自己为自己的信仰负责。再见!」
面对「很多弟兄感到失望」,黑龙江省齐齐哈尔教区魏景义主教呼吁信众继续祈祷。这位地下主教对天亚社说:「教会是人的团体,我们可以理解它会犯错误,因为人性的软弱等很多理由,但犯错误后必须受到处罚。我是保持希望的,因为虽然是人在做,但一切都在天主的计划当中。」
在北京,中国天主教爱国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刘元龙说,希望普世教会能对中国教会有更客观、更全面的认知,但从文告中看不出有这个效果。他向天亚社说,中梵双方需要通过时间,达致真正的沟通和正常的关系。
对于今年将陆续有新主教接受祝圣,刘元龙期望教廷本着教会发展和传福音的需要来处理问题。「如果教区能推选出一位大家都认可的人选,我认为他也应该得到普世教会的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