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作为一个教会,我们能怎样起到先知的作用?上帝已经在哪些方面我们去作先知的工作?我们怎样能更好地去完成这一使命?
[NextPage]
第 3 课 *1月10日–16日
属灵的恩赐与预言
安息日 下午
阅读本周学课有关经文: 徒 2:1–11;罗 12:6–8;林前 1:6, 7;13:9;弗 4:11;帖后2:9,10。
存心节: “恩赐原有分别,圣灵却是一位。 职事也有分别,主却是一位。 功用也有分别,神却是一位,在众人里面运行一切的事”(林前12:4–6)。
基督复临安息日 信徒相信属灵恩赐的存在。我们并不是唯一如此相信的。许多灵恩派的教会,也声称在他们当中有属灵恩赐的彰显。他们当中,有人认为属灵恩赐包括了那些在教会 里发出各种类似动物(狮子,毛驴,狗,还有鸡)的叫声的,还有那些发布各种征兆与预言的。比如,有人就说,是上帝摧毁了宇宙飞船“挑战者号,”目的是为了 给美国一个教训,因为有公共学校的教师也在那个飞船上(显然,有人相信上帝不喜欢公共学校的老师)。
作为基督复临安息日信徒,我们相信包括预言恩赐在内的属灵恩赐,但我们也相信任何事都要经过圣经的检验。本周学课,我们将以圣经作为依据,更深入地来研究这些恩赐。
主题思想:上帝赐下属灵恩赐的目的是什么?说方言的恩赐的目的又是什么呢?关于假恩赐,圣经有什么教训?
*学习本周学课,为1月17日,安息日作准备。
星期日 1月11日
属灵的恩赐
“他所赐的,有使徒,有先知,有传福音的,有牧师和教师”(弗 4:11)。
属灵的恩赐(希腊文为 charismata) 之所以被称为属灵的是因为他们来源于圣灵。圣灵随己意将恩赐分给人(林前 12:11)。另外,圣灵也被赐给基督徒好叫她们明白并运用这些恩赐(林前 2:10–13)。
保罗书信中,有四处列出了属灵恩赐的名单(罗 12:6–8;林前 12:8–10,28–30;弗 4:11,12)。属灵恩赐的功用是什么?上帝为什么赐下它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新约圣经,属灵恩赐的赐予是为了帮助教会完成主托付的使命。其中包括教会的牧养和造就,还有向世人传福音的工作。这些属灵恩赐的存在应该随时提醒我们,让我们知道只有依靠主的能力,方能完成他呼召我们去做的工。
福音书告诉我们,在五旬节以前,使徒们就已经领受了圣灵。在路 9:1,耶稣“给他们能力、权柄,制伏一切的鬼,医治各样的病。”还有太10:8,他吩咐他们去“医治病人,叫死人复活,叫长大麻疯的洁净,把鬼赶出去。你们白白的得来,也要白白的舍去”。然后在五旬节时,他们又被圣灵充满,并说起方言来(徒 2:1–4)。这似乎表明人可以不止一次地领受圣灵的洗。
属灵的恩赐是怎样彰显在你们教会里的?这些恩赐的果子有哪些?你能做什么,好帮助你们当地的教会培养这些恩赐?请将你的回答带到安息日学课上讨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星期一 1月12日
属灵恩赐持续的时间
对于属灵恩赐的永久性,目前在基督教界有两种观点。有的相信那些造就性的恩赐,比如知识、智慧、教导、劝慰、信心和怜悯等都是永久性的。但那些神迹性的 恩赐,诸如说预言、医治、说方言和行神迹等却已经随着使徒们的去世而消失了。捍卫这种观点的人声称:“神迹性的恩赐具有特别的功用,就是,它们确认使徒们 在教会中的地位,好叫人们相信这些人是在讲说上帝的真理。而一旦上帝的话被写成了圣经,就不再需要神迹性的恩赐了,它们因此也就消亡了。”—约翰• 麦克阿瑟(John F. MacArthur, Jr., Charismatic Chaos, p. 199.)。 也有别的基督徒相信,所有属灵的恩赐都将在教会中一直存在,直到主再来。
以下经文有关属灵恩赐说了些什么?林前 1:6,7;13:9,10;弗 4:11–1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保罗,charismata 将会一直在教会中显现直到主再来。但这是否表明所有的恩赐都会一直持续不断地存在吗?
早期教父爱任纽(Irenaeus,公元120年-195年)提到了他那个时候属灵恩赐的显现及其操作。因此,爱任纽为我们提供了证据,证明属灵恩赐一直到公元二世纪还在教会中存在着。
然而,在接下来的两个世纪里,教会经历了严重的灵性及神学上的败坏,属灵的恩赐也基本上因此消失。到宗教改革时期,从英格兰的约翰•威克里夫(John Wycliffe)起,上帝便不断地使用改革家们,去复兴被忽略了的真理。这些人显然拥有知识,智慧和教导等属灵恩赐。但在这些伟大的改革家们当中,没有一位声称自己有预言的恩赐。根据启示录书,这一特别的恩赐将会在末世的余民教会中彰显。
保罗在弗4:12中说,属灵恩赐的赐予是“为要成全圣徒各尽其职”(此节经文采用英文圣经新国际版翻译。它与中文和合本的不同之处在于“成全圣徒”后面没有逗号。如果有逗号,“各尽其职”的主语是“使徒,先知,有传福音的,以及牧师和教师”(弗4:11);如果无逗号,“各尽其职”的主语是“圣徒”。根据“信徒皆祭司”的原则,应无逗号。)保罗这里所讲的“成全”是什么意思?你从哪些方面看到这节经文应验在了今天的教会中?
星期二 1月13日
假恩赐
圣经关于假恩赐以及它们的来源有些什么教训?太 7:22,23;帖后 2:9,10;启16:13,1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靠着上帝的能力,摩西和亚伦在法老面前变杖为蛇(出 7:10),变尼罗河水为血(第20节),使青蛙从尼罗河里出来遍满埃及地(出 8:6);但仗着撒但的魔力,埃及的术士们也行了同样的奇事。然而,从第三灾开始,埃及的术士就再也没能力摹仿上帝的神迹了。
这给了我们两个教训:(1) 撒但有能力造出看似真实的东西出来;(2) 撒但只可能在上帝允许的范围内行事。
假恩赐不仅是真恩赐的败坏形式,也可以是类似的现象,但却来自另一个源头-撒但。
对以上经文的学习,应该帮助我们认识到关于假恩赐的另外一些教训。第一,人可以自称是奉耶稣的名而行出这些假现象来的。的确,就象耶稣所说的,许多人会奉他的名行神迹。但根据耶稣,他们却不是属他的。
第二,将来会有神迹奇事出现,并有足够的能力迷惑多人。换句话说就是,我们需要非常的谨慎,切毋因超自然现象的存在,而迷失了自己的信仰。即便有些事是奉耶稣的名行的,也不能保证那就是出于真正的属灵恩赐。
最后一点,在末后时期,撒但正致力于尽可能地迷惑更多的人。因此,不管什么现象出现,我们都要用圣经来验证它们。如果它们不与上帝的话相符合,不管它们给人的印象多么深刻,我们都不能接受。圣经必须是我们最终的标准。
知道了以上这些教训,我们该怎样看待那些每个星期天,日复一日地声称有各种各样先知、医治及行神迹之恩赐的人呢?在不试图审判任何人的前提下,想一想,为什么我们需要机智地对待这些现象?对于这些现象我们应该提出一些什么问题,为什么?
星期三 1月14日
先知的恩赐
法国医生麦克•德•诺插丹姆(Michel de Notredame,1503年-1566年),又名诺查丹玛斯(Nostradamus),被认为预言了伦敦1666 年的大火灾。他这样说道:“将要向伦敦声讨义人的血,要在66年被烧毁。”1894年,爱尔兰先知切若(Cheiro)警告记者斯狄德(W. T. Stead),说他会在1912年4月溺水而死;1911年,切若再次发出同样的警告。果然斯狄德于1912年4月死于泰坦尼克号海难。1956年,吉恩 •狄可森(Jean Dixon)公布了她见到的一个异象,说她看到在1960年,将有一位民主党候选人当选美国总统,但他却要在任职期间被暗杀。约翰•肯尼迪(John Kennedy)--民主党候选人,果然在1960年就任美国总统,并在1963年在任职期间被暗杀。
以上提到的这些人,同圣经里的先知毫无共同之处。对于他们所作这些准确的预测,我们该怎样解释?赛 8:19,徒 16:16,林后 11:14。
自从撒但在伊甸园引诱夏娃犯罪以后,他就不断地利用各种不同的人为媒介来迷惑世人,其中也包括让人成功地预测未来。所以,预言的应验并不保证它们就是出于上帝的。
尽管如此,先知和预言在救赎计划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关于这一点,圣经是很明确的。
在林前12:8-10,预言或先知的恩赐是圣灵恩赐的一种。它最早出现在罗12:6,然后出现在林前 12:28-30和弗 4:11。在后面这两处,它都仅次于使徒的恩赐。什么使先知的恩赐这样重要呢,以至于它重复四次出现在属灵恩赐或教会事奉的名单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先知恩赐的目的是为了便于创造主和他的受造之物之间的交流。圣经中先知的信息揭示未来(但2:),劝告和责备君王(赛 7:3,4),警告人即将临到的审判(耶 1:14–16),呼召人奋兴(珥 2:12,13),并鼓励和安慰上帝的子民(赛 40:1,2)。
先知是向他们同时代的人传达上帝言语的男男女女。先知恩赐所强调的,不是对未来的预测(虽然这也是真先知的一个标志),而是传达上帝想要他子民听的话。
星期四 1月15日
属灵的恩赐与林前 14:
哥林多教会存在着很多问题:结党分争、道德败坏、信徒间彼此诉讼、婚姻问题以及滥用圣餐礼。还有一个问题,是有关属灵恩赐的,特别是对说方言之恩赐的使用(林前 14:1–5)。
使徒行传中提到的说方言的恩赐是怎样的?单单根据这段经文,想想使徒们说了哪几种语言?徒 2:1–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哥林多教会说的方言是什么?林前 14:1–2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经解经的原则,就是用意思明白的经文,来解释晦涩难懂的经文。运用此原则,我们就不得不下结论说,林前14章中的方言,与使徒行传里提到的方言是同一性质。特别是这两处经文在提到“方言”的时候,用的都是同一个希腊词 glossa。换句话说,这两处经文,都说明圣经中说方言的恩赐,是那种超自然的、说外语的恩赐。因此,圣经里的方言,与当今普遍流行的那种方言的概念毫无共同之处,因为当今的方言是不为人知的胡言乱语。
再者,上帝是藉着人的理智工作的。那曾经警告人不要象外邦人那样用许多重复话祷告的主(太 6:7),难道会让圣灵感动人制造不为人知的噪音吗?林前 14:22中说方言的恩赐,跟五旬节的方言一样,都是用来引导非信徒信主的方法。试想,如果它是无人能懂的噪音,怎能让非信徒因此信主呢?所以,就象在徒 2:一样,方言是真正存在的语言。再有,属灵恩赐的赐予是为了叫别人得益处(林前 12:7),这就完全排除了利用它来获得人自身满足感的可能性。而这种所谓的个人满足感,正是当今那些声称有说方言恩赐之人所鼓吹的。
尽管当今社会上充斥着许多说方言的现象,我们却在圣经里找不到一处经文,证明方言不是普通的语言。现代被称之为“格罗索拉里阿”(glossolalia)的方言,同圣经里提到的说方言的恩赐是完全两码事。
反省你每天说过的话,看看有多少是有目的,有意义的?又有多少是毫无意义的?
星期五 1月16日
进修资料: 阅读怀爱伦,《使徒行述》,第四章,“五旬节”。
“比 喻中的银子,不仅代表圣灵的特别恩赐。他也包括一切先天的或后天的,肉体的或灵性的才能与禀赋。一切都要为基督的服务而用。我们在作他门徒的时候,就当把 我们自己以及我们一切所有的都奉献给他。这些才能经他予以洁净与提炼之后,将再归还我们,作为尊荣他及造福同胞之用。”—怀爱伦,〈基督比喻实训〉,第25章。
“凡把自己的信心建立在神迹上的,将会发现,藉着各种的诡计,撒但也能行出貌似真神迹的奇事来。”—怀爱沦,〈证言选粹〉,卷2,英文版第52页(Ellen G. White, Selected Messages, book 2, p. 52.)。
“一 些人曾藉着他们称之为‘恩赐’的作了工,并说是主将他们安置在教会里。他们说那些无人能懂的胡言乱语,并美其名曰不为人知的方言。其实这方言不仅不为人 知,就连上帝及整个天庭也是对它一无所知。这样的恩赐,是人在那大欺骗者的帮助下营造出来的。狂热、假奋兴、假方言,以及吵闹的举动都当成了上帝安置在教 会里的恩赐。有些人在这个问题上已经被迷惑了。”—怀爱伦,〈教会证言〉,卷1,英文版第412页(Ellen G. White, Testimonies for the Church, vol. 1, p. 412.)。
讨论问题:
? 1,在学课小组里,把你们对星期日学课的问题所作的回答进行讨论。有哪些恩赐在你们当地教会彰显出来了?你怎样更好地使用你们教会已经拥有的恩赐?最重要的问题是,这些恩赐是怎样被使用的?
? 2,灵恩派的信徒们相信说方言是人被圣灵充满的证据。根据圣经,什么才是圣灵充满的真实凭据?参加 5:22,23。
? 3,在你的文化风俗中及你所在的地方,有哪些普遍存在的超自然的现象?这些超自然的现象达到了什么效果?你们教会能采取一些什么措施,不仅使教友们免受迷惑,还能使非信徒们认识到这些现象本身所隐藏的危险?
? 4,讨论前面读到的怀爱伦的第一段话。她提到的那些恩赐被“洁净与提炼”是什么意思? 她指的是什么?拥有恩赐的人会滥用恩赐吗?请进一步说明你的答案。
第 4 课 *1月17日–23日
先知的恩赐与上帝的余民教会
安息日 下午
阅读本周学课有关经文: 启12;14:1–12。
存心节: “龙向妇人发怒,去与他其余的儿女争战,这儿女就是那守上帝诫命,为耶稣作见证的”(启12:17)。
余民这一主题的最早出现,是当圣经论到挪亚及他的家人(创 7:23)的时候。后来,这个主题在论到以色列历史的时候再次出现。使徒保罗也曾提到过余民(罗 11:5)。他那个时候的余民,是由接受了耶稣的犹太人组成的,他们后来成了基督教会的核心组成部分。在启示录书中,余民出现在推雅推拉教会(启2:24) 和撒狄教会(启3:4),以及第12章-我们本周学习的内容。
上帝忠心的余民不常是有形的。也就是说,从很早的时候开始,直到世界的末了,上帝在各种宗教中都有他忠心的子民。这也就是为什么上帝呼召说:“我的民哪,你们要从那城出来”(启18:4)。不过,上帝末世的余民有一定的特征。
主题思想: 启12:中的那些象征性的形象代表了些什么?历史上发生的哪些事件可以被看成是这章预言的应验?“耶稣真道”和“预言的灵意”是什么意思?
*学习本周学课,为1月24日,安息日作准备。
星期日 1月18日
善恶之争:第一幕
读启 12:1–6。这里发生了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启12:以象征性的手法,表现了基督与撒但之间的善恶大斗争。它将这场争战的过程,从基督的时代一直到末后,都大笔大笔地勾画了出来。在第1节,约翰看到了一个令人目眩的景象--一个怀孕的妇女,“身披日头,脚踏月亮,头戴十二星的冠冕”。他将这称为“大异象”,说明这个妇女非同一般女子。她象征的是教会,或者说,上帝的子民(参赛 54:5,6;林后 11:2)。这位妇女耀眼夺目的外表是同耶稣--那公义的日头,分不开的(玛 4:2,启1:16)。
根据启12:6,这位妇女为了逃避龙的追赶,躲到旷野隐居,在那里被上帝养活了1260日。这指的是什么?那1260日又象征了什么?但 7:25, 启12:14;13: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直到19世纪,大多数研究预言的人,都采用年日兑换的原则来解释这段经文。因此,他们相信那1260日指的是中世纪时上帝的真教会遭受逼迫的那1260年。
这种解释是有道理的。首先,这整段经文充满了象征性的语言,因此不能根据字面的意思来解释。于是,在时间问题上,也就不能按照字面意思来解释。第二,但以理书和启示录书中众多的时间短语,都不是我们在提到时间时通常会使用的语言,诸如“一载二载半载”(但 7:25,12:7,启12:14),“四十二个月”(启11:2,13:5),还有“一千二百六十天”(启11:3,12:6),这些都不是我们平时提到“一年半”时常用的时间短语(参路 4:25 。基于这些理由以及一些别的原因,基督复临安息日信徒(与当代大多数的基督徒相反)把1260日解释成1260年,并认为它指的是教皇行使绝对权威的那段历史时期,也就是从公元6世纪到十八世纪末期。和雅5:17)
你所在的社会及文化风俗背景中有那些普遍存在的具有象征性的事物?它们的功用是什么?他们有什么长处(或短处)?在日常生活中,你是怎样运用这些具有象征性的事物的?
星期一 1月19日
善恶之争:第二幕
启 12:7-12 在整个故事中是一段承上启下的经文。它集中描写了撒但在天上的堕落以及随后被摔到地上来的情景。我们因此得以瞥见一点善恶大斗争在宇宙的另一端的起源。大 斗争的场景在天地两界之间频繁地交替着,这足以让我们意识到,各个事件之间是怎样环环相扣,彼此影响。我们的确置身于一个宇宙性的大争战中!
启 12:13–17接着第6节继续采用象征性的语言,来描述基督教会所受的逼迫。先是来自于罗马帝国的逼迫,然后是背道的罗马天主教会。这些经文里的形象代表了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这些经文里,我们看到有水出来攻击上帝的子民。这水代表了逼迫者的军队(耶 46:7,8;47:2;但 9:26)。在 启12:16,与“水”相对的,是那帮助受逼迫之教会的“地。”在1620年,因逃避欧洲的宗教逼迫而来到美国的第一批欧洲移民登上了美洲大陆。新大陆上 成了他们的避难所。在这里,远在欧洲的逼迫者们的军队也鞭长莫及。因此,象征性地说,美洲新大陆开口吞了那些逼迫者的军队。
启12:17把我们带到了1260日之后的时期(1260日的终点在十八世纪末)。这时,撒但看到他不能消灭上帝忠心的子民,就向一班特别的人发怒,他们就是“她其余的儿女”。
仔细阅读启 12:17。这班特别余民的第一个特征是什么?以下经文怎样帮助我们明白“上帝的诫命”的含义?太 24:20,罗 3:31,弗 6:1,雅2:9–11,约一 3:4。
这真是太清楚不过了!首先,末世的余民要因守上帝的诫命而被分别出来。所有的诫命都要遵守,当然其中也包括守安息日。
对于上帝要我们守他诫命的呼召,你自己心里对此是否坚信不移?你怎么确定主是命令我们要遵守它们呢?你怎样应对那些反对守诫命的理由。
星期二 1月20日
耶稣的见证
余民教会的第二个特征是“耶稣的见证”(希腊文原文 marturia Iesou,直译为“耶稣的见证”。中文和合本译为“为耶稣作见证”,“给耶稣做见证”或“耶 稣基督的见证”。)。这个短语在启示录书总共出现了六次(启1:2, 9; 12:17; 19:10; 20:4)。
以下经文里的“耶稣的见证”是什么意思?启1:2,9;19:10;20: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语法的角度来讲,这个短语有两种解释。第一种解释,“耶稣的见证”可以被理解成人为耶稣所作的见证。第二种解释,“耶稣的见证”可以被理解成耶稣的自我启示,是他为自己所作的见证。
对约翰书卷的研究表明,每一次,他在使用这种语法结构时,就象他在启示录书里一样,他指的都是耶稣关于自己的见证(约翰 1:19; 3:11, 32, 33; 5:31)。在约翰书卷中,每当他要表达的意思是别人为某人所做的见证时,他就会采用另一个不同的语法结构。
因此,在启示录中,“耶稣的见证”也应该被理解成耶稣为自己所作的见证,而不是余民为耶稣作的见证。对启示录的研究也确认了这一理解的正确性。启1:2说,约翰为“上帝的道”及“耶稣的见证”作见证。因此,“上帝的道”指的是上帝所说的话。“上帝的道”与“耶稣的见证”在句型结构上是平行关系,也就是说,“上帝的道”就是“耶稣的见证,”就是耶稣为自己所作的见证。
启1:9也该这样来理解。在这里,约翰介绍他自己以及他的资格,说他是因为“上帝的道”以及“耶稣的见证”才沦落拨摩岛的。“上帝的道”和“耶稣的见证”之间的平行关系又再一次得到了确认。因此,根据“以经解经”的原则,我们可以这样说,在启示录书里,每当提到“耶稣的见证”时,指的都是耶稣关于自己的见证。启1:9也该采取同样的解释。
耶稣是否已经向你启示了他自己?你想更深地了解他吗?让你深入了解他的唯一途径是什么?
星期三 1月21日
预言中的灵意
启 19:10说:“预言中的灵意乃是为耶稣作见证。”整本圣经中,短语“预言中的灵意”就只出现在这节经文里。它的意思是什么?林前 12:8–10,28;弗 4: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圣经中,与“预言中的灵意”意思最相近的是林前 12:8-10提到的先知的恩赐。保罗提到了圣灵将众多的恩赐(charismata)赐给人,其中包括预言的恩赐。领受预言恩赐的人就被称为先知。
在林前 12:28,那些领受预言恩赐的人被称为先知(林前12:10),同样,在启22:8,9,那些有预言之灵的(启19:10)也被称为“先知。”
“我就俯伏在他脚前要拜他。他说:千万不可!我和你,并你那些为耶稣作见证的弟兄同是作仆人的,你要敬拜神。因为预言中的灵意乃是为耶稣作见证”(启19:10)。
“这些事是我约翰所听见、所看见的;我既听见、看见了,就在指示我的天使脚前俯伏要拜他。他对我说:千万不可!我与你和你的弟兄众先知,并那些守这书上言语的人,同是作仆人的。你要敬拜神”(启22:8, 9)。
这两节经文的情形是相同的。先是约翰俯伏在天使脚前拜他,然后是天使回答他,而天使两次的回答都几乎相同,只稍微有一点点不同,但这一点的不同之处却意义重大。在启 19:10,“弟兄”是那些“为耶稣作见证的”,而在启22:9,“弟兄”被称为“众先知。”
如果我们遵循改正教“以经解经”的原则的话,以上的比较让我们必须下一个结论,就是,启19:10的“预言中的灵意”就是先知的恩赐。这恩赐不是给一般的教会信徒的,而是赐给那些蒙召作先知的人。
这并非仅仅是安息日会的独家见解。路得宗的学者赫尔门•斯特拉斯曼(Hermann Strathmann)论到启19:10的“那些为耶稣作见证的弟兄”时这样说:“根据[启]22:9,弟兄指的不是一般的信徒,而是先知们 . . . . . . 如果他们有 marturia Iesou[耶稣的见证]的话,她们就有预言的灵意,也就是,他们是先知。”〈新约神学字典〉,卷4,英文版第501页(Theological Dictionary of the New Testament, vol. 4, p. 501)。
星期四 1月22日
余民教会
从我们目前所学的来看,启12:17 “她其余的儿女”指的是上帝有形的余民教会。它可以藉着两个特征被识别出来:(1) 他们是“守上帝的诫命”的。这诫命是上帝在西奈山颁布的,包括了守安息日的诫命; (2)她们是“有耶稣基督的见证”的,就是有预言之灵的,或先知恩赐的。
早在1863年成立教会组织以前,守安息日的复临运动就已经拥有了以上两个特征。作为复临信徒,我们传扬包括第七日安息日在内的十条诫命。我们相信,作为教会,我们拥有耶稣的见证;上帝藉着怀爱伦的生平和工作,将他自己彰显了出来。
因此,基督复临安息日会,不仅仅是许多教会中的一个教会而已。它是预言中的教会。上帝呼召这个教会出来,为了完成一项特殊的使命而存在,就是向将亡的世界传扬三位天使的信息。
读启 14:6–12。这里发生了些什么事能帮助我们了解上帝末世子民的一些特征?经文里哪些地方让我们有理由认为,它们就是指着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呼召说的?
作为基督复临安 息日信徒,我们相信自己是上帝余民教会中的一员。但身为余民教会的成员,并不能让我们在上帝面前拥有任何特权。你可以身为余民教会的教友,而仍然丧失永远 的生命。得救不在于属于那个教会。我们的得救是个人的,而不是按整个教会来计算的。成为余民教会的一员是一种殊遇和责任,因为我们蒙了神圣的呼召。但成为 这个教会的教友,并不确保我们个人的得救,就象古以色列人不能凭自己是希伯来人而得救一样(耶 8:20)。
你得救的唯一保证是什么?你怎样能拥有它?
星期五 1月23日
进修资料: 阅读怀爱伦,〈预言之灵〉卷1,“导言-预言之灵”,英文版第7-16页( Ellen G. White, “Introductory—The Spirit of Prophecy,” pp. 7-16in The Spirit of Prophecy, vol. 1);《早期著作》,“历史性的序言,”英文版第7-23页(“Historical Prologue,” pp. vii-xxxii in Early Writings.)。
“圣 灵的恩赐之一是先知。这项恩赐乃是余民教会的一项特征,它曾显现在怀爱伦的工作中。她既是主的使女,她的著作乃是真理的延续,可信的原始资料,供给教会安 慰、引导、教训、及督责。这些著作也清楚说到,圣经是一切经验与教训必须接受试验的标准。”—〈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基本信仰28条〉,第18条。
旧 约圣经中的余民有几个有趣的特征。或许最重要的一个就是,贯穿圣经,余民都是那些比别人拥有更多亮光的人。挪亚拥有洪水将至的亮光;亚伯拉罕拥有真神上帝 的亮光;以色列民在圣所敬拜主,但他们的外邦邻居们却在将他们的孩子献为燔祭,并敬拜猫,牛和其他动物的形像。简言之,余民的概念更强调的是有关真理和上 帝品格的启示,而对那些拥有这些知识之人的圣洁的要求倒在其次了。这说明了什么呢?就象星期四的学课里所提到的,这说明了成为余民中的一员,只是让你拥有 了更多的亮光而已,而随那亮光而来的是更重大的责任。成为余民,不意味着你自然而然就能因此得救,也不表示那些不属于余民的人就不能得救。圣经历史告诉我 们一个非常不幸的事实,就是,往往那些属于余民教会的人,不仅没有遵循他们所拥有的亮光,还反过来背叛它。
讨论问题:
? 1,对那些相信自己是余民的一分子之人,路 12:48有什么重要的信息?
? 2,声称我们是“余民教会”听起来很有点唯我独尊。但想想为什么在末世,上帝要选召一批特别的人出来,传扬一个特别的信息呢?上帝真的有这样做吗?请讨论。
? 3,如果成为余民教会的一员不能保证得救的话,那成为余民有什么好处呢?
[NextPage]
第 5 课 *1月24日–30日
先知的默示
安息日 下午
阅读本周学课有关经文: 耶 36:1-4;帖前 2:13;提后 3:16;多 1:12;彼后 1:1-4,20–21。
存心节: “圣经都是上帝所默示的,於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提后 3:16)。
长期以来,基督徒们一直在争论一个问题,“圣经是默示的”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对基督复临安息日信徒来说,我们还有个附加问题,就是怀爱伦的默示问题。在1906 年,当时有些人错误地认为她说的句句话都是出于圣灵默示的,就象十条诫命是圣灵默示的一样。针对此等错误观点,怀爱伦对一个安息日会的医生这样写道: “我的弟兄,你已经认真地研读过我的著作,而且你也从来没有在其中看到我曾如此声称过,在我们教会其他先驱的书里,你也一定找不到类似的说法。”—怀爱 伦,《信息选粹》,卷1, 英文版第24页(Ellen G. White, Selected Messages, book 1, p. 24)。本周我们将研究有关默示的一些问题。
主题思想: 默示与启示有哪些不同之处?字句默示与思想默示有什么不同之处?先知在写作的时候,能从其他资料中找帮助吗?圣经中有哪些例子证明先知们引用圣经以外的资料?
*学习本周学课,为1月31日,安息日作准备。
星期日 1月25日
启示与默示
学习提后 3:16 和彼后 1:20,21。关于圣经的成书过程,这些经文告诉了我们些什么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提后3:16,保罗说圣经是theopneustos (“上帝-吹气的”)。在拉丁文的译本中,该节经文是这样的:“scriptura divinitus inspirata,” 从 inspirata藉着异象和梦兆,圣灵将真理启示给先知(启示),然后在圣灵的带领下,在写作的过程中(默示),圣灵确保先知所写的,与上帝所启示的一致。 演绎出英文的inspired (默示)。 保罗这里说圣经源自圣灵的作为。
彼后 1:21告诉我们:“人被圣灵感动,说出上帝的话来”。圣经作者们被圣灵所感动,就好象船被风吹载一样。因此启示-默示指的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圣灵启示先知上帝所要他们知道的,然后引导他们去传扬那信息。有些先知口头传达信息;也有别的先知将它们写出来。写出来的信息就成了默示(上帝吹气的)的圣经。
虽然,在新约圣经中,使徒们并未象旧约作者们那样,说自己是受默示的,但我们能清楚地看到,他们认为自己的信息是具有神圣权柄的。比如说,保罗这样写道:“并且我们讲说这些事,不是用人智慧所指教言语,乃是用圣灵所指教的言语”(林前 2:13)。还有:“因你们听见我们所传神的道就领受了;不以为是人的道,乃以为是神的道。这道实在是上帝的”(帖前 2:13)。
但圣经也是一卷人的书。从表面上来看,它存在着人性作品所具有的一切特点。比如作者们在记载他们自己的经历时,使用人称代词(尼 1:1–11,但 10:1–9,加 1:12-20);作者们的作品也体现了他们那个时代的风俗习惯和传统;诗篇和箴言中的一些经文也反应了他们周围列邦的文学成就和文明程度。简言之,虽然圣经是上帝所默示的,但也反映了它的作者们人性的一面。
在所有的圣经作者中,哪一位的人性,你认为是体现得最突出的?从哪些方面来说,你能在人性的层面上,对这位作者表示同情并产生共鸣?将你的答案在安息日时带到学课小组讨论。
星期一 1月26日
字句或思想默示
以下经文告诉了我们些什么有关圣经中的默示的教训? 赛 2:1,2;结 36:16;林前 7:10–12,39,40;帖前 2:1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种关于默示的理论是:
字句默示。字 句默示强调圣经的字句,而不是圣经的作者。根据这一理论,圣经所有的文字都是蒙上帝默示的,是上帝从作者本人的词汇量和教育背景里选择出来的。根据这一理 论,只有圣经的原文是默示的,而不是拷贝,因为拷贝可能有错。这一理论要同口述默示理论区别开。口述默示理论认为,圣经的每个字都是圣灵口述的,根本不把 作者本身的词汇量和教育背景考虑在里头。
思想默示。这一理论强调的是圣经的作者,而不是圣经的字句。所默示的,主要是圣经所表达的思想,而不是圣经的文字(林前 7:10-12,39,40;帖前 2:13)。只有在引用上帝和天使的话的时候(耶 29:30,31;启19:9),或上帝直接对先知讲话时才是字句默示(民22:35;23:1–12,26)。圣经作者们接受了异象,异梦,和思想,再用自己的语言将它们写下来(赛 2:1,2;启4:1)。在整个过程中,圣灵都确保先知使用的语言完整地表达上帝的真理。因此,圣经是上帝旨意纯全无错的启示。
根据圣经和怀著,安 息日会的人相信思想默示。“受默示的,不是圣经的文字,而是人。默示的对象,不是人的文字,或表达方式,而是人本身。这人在圣灵的感动之下,被圣灵所赐的 思想所浸染。圣经的语言各具其作者个人的特色。上帝的思想布散在其中。上帝的思想和旨意,同人的思想和意愿相结合,因此,人的话就成了上帝的道。”- 怀爱伦,《证言选粹》,卷1,英文版第21页(Ellen G. White, Selected Messages, book 1, p. 21.)。最后一句话说明先知的话成了上帝的话。大卫的话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思:“耶和华的灵藉着我说:他的话在我口中”(撒下 23:2)。这说明默示不仅将思想授予人,还保证写出来的话能正确地传达上帝的思想。
为什么正确地理解默示如何操作很重要?错误地理解默示有什么危险?
星期二 1月27日
异象和身体上的现象
以下经文提供了些什么信息让我们知道异象如何对一些圣经先知产生过影响?但 10:7–9,17,18;徒 9:1–5;启1:1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站在天使面前是一种令人震撼的经历。但以理,扫罗(保罗)和约翰在接受从天而来的异象时都仆倒在地,“浑身无力。”约翰说:“我 . . . . . . 仆倒在他脚前,像死了一样。”
在论到这种经历时,怀爱伦这样写道:“时常有人问我接受异象时,以及出异象后的感受。我的回答是,当主认为该赐给我异象时,我就被带到了耶稣和天使的面前,我对地上发生的事便毫无所知。我无法看到天使没有指示我的事情。”-《证言选粹》,卷1,英文版第36页(Selected Messages, book 1, p. 36.)。
她丈夫怀雅各牧师,就她在接受异象时的身体上的表现,作了以下描述:“1. 对于周围发生一切事情,她都毫无意识;2.她不呼吸 . . . . . . 藉着按压她的胸部,藉着封上她的嘴巴和鼻孔,这一点已经不断地得到了证实。3. 一旦进入异象,她的肌肉就变得特别僵硬,关节也固定了,不能再被外界的任何力量所驱动。4. 刚出异象时,周围的环境,不管是在白天,还是在晚上灯火通明的房间里,对她来说都是完全的黑暗。就是把最亮的物体放到她眼前几英寸之内,也只有在一会儿之 后,她才能慢慢地看到。”—《生活事件》,英文版第272页(Life Incidents (Battle Creek, Mich.: Steam Press, 1868), p. 272.)。
许多人都在她见异象期间观察过她。比如,贝约瑟(Joseph Bates)就曾这样写道:“好几次在她见异象时,我都观察过她,其中包括在缅因州的托普杉(Topsham,Maine)。凡在场的人,都知道我是怎样 在那几次令人兴奋的场面中兴致勃勃地,全神贯注地听她说每一个字,并注意她的每一个动作,侦察她是否在迷惑人,或是受了催眠术的影响。我感谢上帝给我和其 他人这样的机会,去见证这些事情。”—《基督徒的经验与怀爱伦的教训》,英文版第89页(Christian Experience and Teachings of Ellen G. White, p. 89.)。
虽然这些身体上的表现给人的印象很深刻,但为什么我们不能把自己对她恩赐的信心,建立这些外在的基础之上?什么才是验证怀爱伦先知恩赐的决定性因素?
星期三 1月28日
默示与文字助手
先知不是上帝的笔而是他的代笔者。他们尽力将在异象和梦兆中看到的写下来。从圣经里,我们知道,有些圣经作者有秘书帮助他们记载上帝的信息。
读耶 36:1–4,罗 16:22,林前 16:21,西 4:15–18,和帖后 3:17。就使用文字秘书的问题,这些经文告诉了我们什么?
所以,新、旧两约的圣经作者们,都曾有借助文秘或文士的来书写上帝所赐的信息。
在写作新约的时代,有时候,文士们在写成一封信之前,会先在蜡板上将作者要他们写的内容简要地写下来。把信发出去以前,作者本人会把信通读一遍,以确保该信向读者传达的是他想说的话。
怀爱伦也使用文字助手。原因如下:
1. 由于从九岁起就没有到学校读过书,她意识到自己著书的局限性。她说:“我不是个语法学家。如果上帝帮助我的话,我会尽力去尝试在四十五岁的时候成为一名通晓这门学问的学者。上帝会帮助我的,我知道他会的。”—怀爱伦,《证言选粹》卷3,英文版第90页(Ellen G. White, Selected Messages, book 3, p. 90.)。 因此她身边的一些助手成了她的编辑。
2. 她著作的需求量之巨大也迫使她使用文字上的帮助。她说:“在我丈夫去世后,忠心的助手们加入了我的工作。他们孜孜不倦地抄写我的证言,并预备我的文章以便出版。”—怀爱伦,《证言选粹》,卷1,第50页(Ellen G. White, Selected Messages, book 1, p. 50.)。
3. 因为她大多数的书,在起初的时候,并不是以书的形式写成的,而是后来,在以前所写资料的基础之上,整理成书的,因此,她需要有人帮她做整理成书的工作。米利暗• 戴维斯(Marian Davis)曾做过怀爱伦的编书人。论到她,怀爱伦说:“她将我出版过的文章剪下来,贴在空白的簿子上。她那里有我书信的所有抄本。当她预备一本书的一章 时,米利暗时常都会记起来我曾经就某个问题做过更好的论述。于是她会去找那个资料,当她找到时,如果她看着合适,认为找到的资料能为那一章增色不少的话, 她就会把它添加进去。我的书不是米利暗的作品,而是我自己的,并且是从我所有的著作中搜集整理而成的。”—怀爱伦,〈证言选粹〉,卷3,英文版第91页 (Ellen G. White, Selected Messages, book 3, p. 91.)。
这一解释怎样帮助了我们更好地明白默示的操作过程?你对默示存在着哪些错误的观点?
星期四 1月29日
默示与路加福音
路加告诉我们他的福音书是怎样成书的?他的话告诉了我们些什么关于默示的教训?路 1:1–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写福音书的时候,路加似乎并没有靠赖梦兆和异象,他也并非那些事件的目击者。他的资料,主要是从别人那里听来的。当然,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圣灵的感动之下完成的,这就保证了他所写的,都是同历史事实,和上帝的旨意完全相吻合的。
在新约中,使徒保罗不仅从别人那里听到了一些信息(林前 1:10,11), 还在他的书信中引用过外邦作者的话。比如说,在徒 17:28,他引用了希腊诗人阿拉托斯(Aratus,约公元前315年-240年)的话:“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宙斯,因为我们都是他所生的。”在林前 15:33 和多 1:12,保罗也有引用其他的资料来教导默示的真理。
怀爱伦时常在她自己 的书中引用别人书上的资料。在《善恶之争》的导言里,她这样写道:“过去标明教会改革进展的大事乃是前代的史实,是为一班改正教人士所公认的;也是没有人 能反驳的事实。本书限于篇幅,只得将历史作简略的叙述,将所有的事实尽量简缩,凡观览所需,以不妨碍正确了解为原则。时或遇有史家已将一些事迹作简短概括 的叙述,足供读者对其题目得到正确的概念;或有作者已将某些细节作了合适的总括,我就引用了他们的话;可是在所节录的话中,有一些并没有注明来源,因为我 引用的话,并不是我作权威性的根据,只是因为这些话能有力地表达某一点意思。在叙述现时代进行宗教改革者的经历和见解时,我照样引用了他们出版的作品。”—《善恶之争》,“导言。”
先知也用其他人的资料吗?许多人为这一点感到烦恼。但这怎样告诉了我们关于默示的操作过程?仔细想想,先知们在圣灵的感动之下,采用别的资料来帮助他们表达真理,有什么错呢?
星期五 1月30日
进修资料: 读怀爱伦,《证言选粹》卷1,英文版第15-23页,“先知书卷的默示”(The Inspiration of the Prophetic Writers,” pp. 15-23 in Selected Messages, book 1.)。
“但 当我向你们传达警告和责备的信息时,你们中的许多人,却宣称说这不过是怀姊妹的个人意见罢了。你因此羞辱了圣灵。你知道主已藉着预言之灵彰显了他自己。过 去,现在,将来都曾摆在我眼前。我曾看到过从未谋面的脸孔,但多年以后,一旦我看到他们,立刻就能认出,他们是我曾经在异象中见到过的人。我曾从睡梦中醒 来,而先前呈现在我脑海里的事物还历历在目;我曾在半夜三更写信,那些信件穿洲过海,恰巧在危机临近的时候,及时到达,使上帝的圣工免受重大损失。这就是 我多年以来所做的工。我被一种大能驱使着,对那些我从来没想到过的错误进行谴责。我这最后三十六年的工作,是出于上头的,还是从地上来的?在我写的那些书 信中,在我发的那些证言中,我将上帝指示我的摆在你们面前。我在报刊上发表的文章中,没有一篇,是仅仅出于我个人的意见。它们都是上帝在异象中指示我的, 是从上帝宝座那里发散出来的宝贵亮光。”—怀爱伦,《证言选粹》,卷1,第27页(Ellen G. White, Selected Messages, book 1, p. 27.)。
讨论问题:
1,在学课小组中,将你们对星期日学课问题所作的回答进行讨论,并比较你们的答案,看哪些先知引起了学课小组成员们的共鸣?这样的先知有哪几位,为什么?
2,有些人认为,圣经里某些部分比别的部分更受“默示。”虽然的确圣经中有的地方,比别的地方更切合我们现今的实际,但这同那认为圣经的某部分比其它部分更受默示的 看法完全是两回事。这种看法有什么危险?在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问你自己以下问题:谁来决定圣经中哪个地方比其他地方更受默示?这样来区分圣经各部分的默 示程度的标准是什么?做这种区别的权威是从哪里来的?当人们在决定哪一部分多受默示,哪一部分的少受默示的问题上众说不一时,会发生什么情况?
3,想想怀爱伦多年的生平与教训。尽管外面有无数关于她和她工作的错谬信息,尽管时常有人滥用她的著作,我们仍然有些什么重大的证据和理由,使我们深信她拥有先知的恩赐?
第 6 课 *1月31日–1月6日
检验先知
安息日 下午
阅读本周学课有关经文: 赛 8:20;耶 18:6–10;拿 3,4;太 7:20;加 2:11–14。
存心节: “不要藐视先知的讲论。但要凡事察验,善美的要持守”(帖前 5:20,21 )。
《基本信仰》第18条上说:“圣灵的恩赐之一是先知。这项恩赐乃是余民教会的一项特征,它曾显现在怀爱伦的工作中。她既是主的使女,她的著作乃是真理的延续,可信的原始资料,供给教会安慰、引导、教训、及督责。这些著作也清楚说到,圣经是一切经验与教训必须接受试验的标准。”– 《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相信》,第(Seventh-day Adventists Believe, 1988, p. 247.)。
(参珥 2:28,29;徒 2:14-21;来 1:1-3;启12:17;19:10。)
虽然怀师母从未称自己为先知,但教会看她是先知。在1905年,她如此写道:“尽管别人称我为女先知,但我从来没有为自己使用过这一称呼。我不感到有任命自己的责任。”—怀爱伦,《证言选粹》,卷1,英文版第36页(Ellen G. White, Selected Messages, book 1, p. 36.)。本周学课,我们将更深入地研究她的先知恩赐。
主题思想: 上帝是怎样同他的先知们交流的?圣经中有哪些检验真先知的标准?什么是条件性的预言?先知们都是一贯正确,毫无错误的吗?我们为什么相信怀爱伦的异象和预言性的梦兆都是出于上帝的?
[NextPage]
学习本周学课,为2月7日,安息日作准备。
星期日 2月1日
异象和异梦
“以後,我要将我的灵浇灌凡有血气的。你们的儿女要说预言;你们的老年人要做异梦,少年人要见异象”(珥 2:28)。
上帝是怎样与他所呼召作先知的人交通的? 创 15:1,民 12:6–8,但 7: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圣经中,我们知道,上帝主要是藉异象和异梦的方式,来同他的信使们交通的。预言性的梦兆在先祖时期(创 20–41),在但以理的工作中 (但 1–7),以及在基督诞生事件中(太 1:20; 2:12, 19, 22)都担任了重要的角色。异象也常出现在先知书(赛 1:1, 结 1:1,但 8:1,俄 1:1,鸿 1:1) 和使徒行传中(徒 9:10,10:3,11:5,16:9,18:9)。
在她七十年的服务生涯中(1844-1915), 怀爱伦接受了两千多个异象和异梦。“有时我被带到遥远的未来,并蒙指示将来所要发生的事件。我也蒙指示看到过去发生的事情。刚出离异象时,我开始并不记得 自己所看到过的一切,对那些显给我看的事情也不是很明白,直到我开始动笔,然后,那曾经显示给我的场景,就又活化在我眼前了,我便能挥笔自如了。”—怀爱 伦,《证言选粹》,卷1,英文版第36页(Ellen G. White, Selected Messages, book 1, p. 36.)。
上帝时常在有其他人在场的时候让怀爱伦见异象,好叫他们观察她身体上的现象- 她不呼吸,她具有超自然的力量(没人能挪动她的肢体),对于周围发生的一切,她也毫无知觉。安息日会的信徒,以及非安息日会的信徒,都为她见异象时显出的 超自然的特征作过见证。在1893年的全球总会代表大会上,拉夫波柔牧师(J. N. Loughborough)说,“我曾五十次见证怀姊妹见异象。在她见异象的时候,曾有老练的医生检查她,我们也有这些医生的见证,说她在异象中的表现是 他们所无法理解的。”—《全球总会日报》,1839年1月29日(General Conference Daily Bulletin, January 29, 1893.)。
你对怀著了解多少?它们以哪些方式影响了你的属灵生命?现在把你以前对怀著所有的一切成见都抛开,然后去看一些她的书。看完以后,你对该书作者有些什么看法?
星期一 2月2日
与圣经相符
验证真先知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赛 8:20)?为什么这一点如此重要?(本课经文赛 8:20,根据圣经原文和英文版本翻译如下:“人当以律法和证言为标准,他们所说的若不与此相符,必不得见晨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圣经里,律法书 (中文和合本译为“训诲,”希伯来原文为“律法”/torah);证言指的是先知们的见证(代下 23:11,约 3:32)。换句话说,就是,先知所说的,必须与上帝以前的启示相符。虽然后来的先知可能会启示有关救赎计划的新亮光,但他们绝不会与上帝从前所说的矛盾。上帝永不改变的特性(玛 3:6)在他向人类启示的问题上是十分重要的。是对摩西五经的通称(申4:44, 31:9)
耶28:就是一个使用这个原则来检验真先知的例子。耶利米预言说以色列要服事巴比伦王70年(耶 25:11)。押朔的儿子哈拿尼雅却与其针锋相对,声称上帝说:“我要将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从这地掠到巴比伦的器皿,就是耶和华殿中的一切器皿都带回此地。我又要将犹大王约雅敬的儿子耶哥尼雅和被掳到巴比伦去的一切犹大人带回此地,因为我要折断巴比伦王的轭。这是耶和华说的”(耶 28:1–4)哈拿尼雅啊,你应当听!耶和华并没有差遣你,你竟使这百姓倚靠谎言。所以耶和华如此说:看哪,我要叫你去世,你今年必死,因为你向耶和华说了叛逆的话。这样,先知哈拿尼雅当年七月间就死了”(耶 28:15–17)。。因为这同上帝先前告诉耶利米的话不符合,于是上帝又给耶利米一道信息:“
每一位 真先知都将自己的工作建立在他以前先知们的著作上。怀爱伦也不例外。任何一位熟悉她著作的人,都会见证她如何大量地使用圣经。她将自己沉浸在圣经中,时常 引用其上的经文,她所写的都与圣经相符合。虽然她不是神学家,也没有写过什么解经性的圣经注释,但她的信息却是同圣经信息相一致的。
为什么与圣经相符是检验任何道德、灵性、以及神学问题的最终标准?
星期二 2月3日
应验了的预言
读耶 18:6-10。这段经文就应验了的预言给了什么重要的原则?
真先知的部分证据在于他或她的预言得到了应验(参撒上 9:6,耶 28:9,哀 3:37)。但我们要知道,如果接受预言信息的人及时悔改的话,有些预言就不会应验了。这样的预言被称为条件性预言。明白这种预言对我们来说是很重要的。
学习拿 3:和拿 4:。在我们检验先知约拿的预言时,必须考虑一个什么因素?
大多数预言的应验(除了但以理书和启示录书上的预言之外)都取决于接受预言之人的行为和态度。约拿宣布了一个上帝要他传达的明确的信息,就是在40天之内,尼尼微城就要“倾覆了” (拿3:4)。 但这事却从未发生。约拿因此就成了假先知了吗?当然不会。其实,他的预言是条件性的。预言的应验,取决于人对待上帝信息的态度。
根据这项原则,我们就能解释为什么怀爱伦在1856年所发的一个预言没有得到应验。在1856年,怀师母这样宣告:“我蒙指示看到一小群正在开会的人。天使说:‘一些人会被虫吃掉;一些人会是最后七大灾的目标;一些会活到耶稣再来时变化升天。’”—《教会证言》,卷1,英文版第131,132页(Testimonies for the Church, vol. 1, p. 131, 132.)。
当然,当时那些在场的人现在肯定早已作古了。我们该怎样来解释这一预言呢?答案是:条件性预言。我们必须记住,她蒙指示,上帝的国可能在她有生之年降临。在1896年,她写道:“如果那些自称同上帝有活泼关系的人忠心地履行了上帝分派给他们的工作的话,全世界现在就早已听到了警告,主耶稣也早就在大能和大荣耀中降临了。”—《评阅宣报》,1896年10月6日(Review and Herald, Oct. 6, 1896.)。
在1909 年出版的《教会证言》最后一卷中,她写道:“如果基督的每个士兵都履行了他的职责,如果锡安城墙上的每个守望者都吹出明确的号角声,这个世界就早听到了警 告的信息了。但我们的工作却落后了无数年。当人们还在沉睡的时候,撒但却已经捷足先登了。”—《教会证言》,卷9,英文版第29页(Testimonies for the Church, vol. 9, p. 29.)。如果我们把条件性预言的原则应用到她1856年的异象上,原来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也参星期五的学课。
星期三 2月4日
承认神-人耶稣
约翰在他那个时期面临的是什么问题?他定了一个检验真先知的什么新标准?约一 4:1,2。
约翰时代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基督的人性。当时有些人问这样的问题:基督真的象某些人所教导的那样,是有血有肉的人呢,还是仅仅是看起来似乎有人的身体而已?对约翰来说,承认耶稣是实实在在的人至关重要,以至于他宣布其为检验真先知的又一个标准。
其实,这个标准所涉 及的问题比简单地承认耶稣是人更多。它包括了圣经教导的有关耶稣的一切教训。基督披戴人性是有其目的的。他成为人是为了能过一个无罪的人生,然后再为有罪 的人类尝死味。但还不止于此,他成为人,是为了要在他复活及升天之后能在天上的圣所里为我们服务。我们的大祭司是一位理解我们,并同情我们软弱的,因为他 也曾象人一样凡事受试探(来 4:14,15)。
凡真先知都会将人带到耶稣这位神- 人面前,他是全人类的救主和榜样。怀爱伦的一生,就是奉献给这项事业的。她写道:“耶稣基督是我们的一切,—他是首先的,是末后的,是最好的。耶稣基督, 他的灵,他的品格应当充满我们所做的一切事。他是我们整个人生的动力。基督是永活的救主。藉着继续仰望耶稣,我们就能反照他的形象。”—〈给青年人的勉 言〉,英文版第161页(Messages to Young People, p. 161.)。
为什么高举基督对于真先知来说很重要?徒 4:1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普世教会精神和后现代思想渗入了当今几乎所有的基督教会, 在这个过程中,基督教的特色,特别是耶稣基督作为世界救主的重要地位被淡化了。但怀爱伦写道:“堕落人类的唯一希望在于仰望耶稣,并接受他为唯一的救主。”—《传道良助》,中文版第(Testimonies to Ministers, p. 367)。“只有圣经真理和圣经宗教才经得起审判的考验。”—《基督徒教育学原理》,英文版第127页(Fundamentals of Christian Education, p. 127.)。“让我们高举耶稣-人类的救主。让我们讲述他的慈爱,传扬他的大能。”—《时兆期刊》,1889年3月18日(Signs of the Times, March 18, 1889.)。也参星期五的学课。
星期四 2月5日
果园的测试
在福山宝训中,耶稣说了些什么是与鉴别真先知有关的? 太 7:20。
这句话的背景是耶稣警告门徒要谨防假先知(太 7:15)。耶稣应用好树结好果子的原则来作为检验真先知的标准-观察他/她生活的果效。他们的人生结出了什么样的果子?她们对别人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果园的测试需要时间。怀爱伦在成千上万人挑剔的眼光下生活、工作了七十年。人们对她的态度大多是不信的,怀疑的,一些人甚至对她充满了敌意。她的反对者们曾以暴露她的过错、缺点和矛盾之处为快,至今仍然如此。只有上帝才是毫无错误的;而他的信使们却从来都不是正确无误的。
这些经文告诉了我们些什么有关一些拥有先知恩赐之人品格上的缺陷? 创 12:12,13; 拿 1:1-3;徒 15:36–39;加 2:11–1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个人成了先知,并不等于他就变得一贯正确或完全无罪。同其他人一样,怀师母也曾犯过错误,也有品格上的软弱。但她的人生,总的来说就象她去世后,当地一家非安息日会的报刊所报道的那样“怀师母的一生是值得人效学的榜样 . . . . . . 她是基督谦卑虔诚的门徒,随时行善从不止息 . . . . . . 她的死,标志着又一个引人注目的宗教思想界领袖被召去。她那几近九十年的一生,充满了善事、亲切的话语,和为全人类所作的恳切祷告。”—《星 报》,1915年7月23日,加州,圣赫勒那(St. Helena, California, Star, July 23, 1915.)。
有人因为她著作的一些细节问题而跌倒,以至于否认她先知的职分,但他们却没有看到更大的画面,就是,上帝是怎样使用她兴起了这个教会的,以及她从上帝那里得到的那许多奇妙的真知灼见,还有她对这个教会所作的伟大贡献。
有先知的恩赐彰显在我们当中,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巨大的优势?但同时它也给我们带来了些什么潜在的问题?
星期五 2月6日
进修资料: 阅读怀爱伦,《证言选粹》,卷3,英文版第338,339页,“圣经先知为我们的时代而作”(“The Bible Prophets Wrote for Our Time,” pp. 338, 339, in Selected Messages, book 3);怀亚瑟,《早年的日子: 1827-1862》,英文版第60-72页,“让别人知道”(Arthur L. White, “Make It Known to Others,” pp. 60-72 in The Early Years: 1827-1862.)。
“我的确曾蒙指示说基督[在天上圣所]的服务似乎就要结束了。因为[他复临的]日子继续延迟,比我证言上所说的日子晚,我就应当被指责为犯了错吗?那基督和使徒们的证言又该怎样来对待呢?难道他们也受了蒙蔽吗?保罗对歌林多的信徒写道:“弟兄们,我对你们说,时候减少了。从此以后,那有妻子的,要像没有妻子。哀哭的,要像不哀哭。快乐的,要像不快乐。置买的,要像无有所得。”(林前 7:29,30)。
“还有,在他给罗马人的书信中,他这样说道:“黑夜已深,白昼将近。我们就当脱去暗昧的行为,带上光明的兵器’(罗 13:12)。. . . . . .
“上 帝的天使向人传达上帝信息时,告诉人时间不多了。我所接受的信息始终都是这样的。诚然,那时辰,同我们刚接受这信息时所期望的比起来,是又耽搁了很久,我 们的救主并未象我们所期盼的那样显现。但上帝的话是否因此落空了呢?断乎不是!我们应当谨记:上帝的应许和警告都是一样具有条件性的。”—怀爱伦,《证言选粹》,卷1,英文版第67页(Ellen G. White, Selected Messages, book 1, p. 67.)。
讨论问题:
? 1,为什么一些安息日会的信徒对怀爱伦的先知工作丧失了信心?其中的部分原因是否可能是因为我们在介绍她工作的时候,使用的方式方法有问题?请讨论。
? 2,找出你最喜欢的怀著片段,并阅读它们。为什么你那么喜欢这些话?在这些话语中,她给了你什么信息?把你选择的那些片段带到学课小组分享。
? 3,有些人把怀著当做一切问题的最终权威。为什么这样做是错误的?这样的态度,会给我们教会带来什么巨大的危害?这一奇妙的恩赐曾经、乃至现在,都还被教会里的一些人以哪些方式所滥用?滥用的结果有哪些?
第 7 课 *2月7日-13日
先知的工作
安息日 下午
阅读本周学课有关经文: 创 22:1–14; 赛 53; 太 3:7–10; 林前 5:1–5。
存心节: “耶和华藉先知领以色列从埃及上来;以色列也藉先知而得保存”(何 12:13)。
从圣经里我们可 以看到,先知的人生并非一帆风顺。怀爱伦也不例外。她虽然没有遭受许多圣经先知所受到的试炼(遭监禁,被石头打,等等),但她也同样经历了无数的磨难。在 她年轻时,除了要同疾病挣扎,面对撒但的其他攻击以外,她和怀雅各牧师还经历了贫穷,在住房和家具上都要依靠别人的施舍。他们的四个孩子中,有两个夭折。 怀雅各牧师,由于长期从事旅行,讲道,写作,为领导年轻的教会呕心沥血,终于在1881年英年早逝,年仅60岁。在接下来的34年里,怀爱伦继续在一个往往并不友好的氛围中工作着。本周我们将研究她的工作,并看看同圣经先知相比,她的工作有什么相似之处。
主题思想: 新约对福音信息的宣讲同旧约的宣讲是否存在着不同之处?为什么早期的基督复临信徒,在米勒耳复临运动之后,反对教会组织的建立?先知们采用些什么方式把上帝的信息传达给他的子民?
*学习本周学课,为 2月14日,安息日作准备。
星期日 2月8日
传扬福音
在旧约圣经中,我们能从哪里找到宣讲救恩的福音? 创 22:1-14,利 4:27-31, 赛 53。
亚当夏娃犯罪之 后,上帝立刻就将整个救赎计划向他们陈明。以后又在亚伯拉罕的摩利亚山试炼中,以及后来在摩西所建立的圣所崇祀中,又将救赎计划进一步生动地说明。圣所的 崇祀,是专门为那些同牲畜有着亲密关系的农牧民族设立的。被献的祭牲象征了基督的死和十字架。祭司的工作预表了基督在天上圣所的服务。
新约对福音的宣讲同旧约的宣讲是否有不同之处? 约翰 1:29,罗 3:21–26。
旧约圣经时代的人们凭信心朝前看,盼望弥赛亚的降临;而新约圣经时代的人们则是朝后看,回顾上帝藉着耶稣基督成就的救赎大功。新旧约圣经的中心都在于上帝为将人类从罪恶中拯救出来而做的一切。
怀爱伦的著作也同样 如此。她的书里论及福音的地方有八千多处,另有六千多处提到耶稣和他在十字架上的牺牲。十字架上的耶稣,以及基督的十字架是她信息的中心。她勉励基督复临 安息日会的信徒们向世人高举基督。“在所有号称基督门徒的人中,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信徒应当首当其冲,向世人高举基督的十字架。”—怀爱伦,《传道良助》(Ellen G. White, Gospel Workers, p. 156.)。 “那向先祖所显示的、那在祭祀礼仪中所象征的、那在律法中所表现的,以及由众先知所启示的基督,乃是旧约圣经中的珍宝。基督的生、死与复活,以及借圣灵所显明的基督,乃是新约圣经中的宝藏。”—怀爱伦, 《基督比喻实训》,第11章(Ellen G. White, Christ’s Object lessons, p. 126.)。 “基督为赎罪而作的牺牲,乃是伟大的真理,其他一切真理都集结在这个中心上。. . . . 这也是本会传道人每一篇道理的根基。”—怀爱伦,《传道良助》,第67章。
你花过多少时间默想基督、他的生平,以及他为你所做的一切?如果你肯花更多的时间来默想基督和他为你所做的牺牲的话,你的信心会增强多少倍?
星期一 2月9日
带领上帝的子民
耶稣拣选了保罗和十二使徒,让他们带领早期教会。他们当中有的人还有先知的恩赐。保罗和其他的使徒在哪些具体的方面勉励并带领了早期教会?徒 6:1–7,林前 5:1–5,7:10–16,多 1:5,约一 4:1–3。
早期教会的领袖们面临着许多问题,其中有伦理道德问题,背道问题,教会组织问题,和好些别的耗费时间和精力的问题。这些都需要先知和使徒们,按照主所启示的旨意教导上帝的子民。
我们教会在建立初期也存在许多具体的问题。教会最初的20 年中,没有建立教会组织。因此,就没有任何工作得到工资报酬。传道人都是靠别的工作养生。任何人,只要感觉自己蒙了呼召,就可以到处去讲道,异端邪说也因 此到处散布。还有教会的建筑物,评阅宣报印刷厂也都以个人的名义在购买和开办,这也带来许多隐患。多年来,怀雅各牧师都一直在敦促要建立教会组织,但却不 见任何效果。
后来在1854,怀师母发表了一篇有关教会制度的文章。她说,“主指示我说福音的秩序被忽略了,的 Mrs. White published an article concerning church order. “主 曾指示我,同道中对于福音的秩序的顾虑太多,所以太疏忽它了。我们固然应当避免形式主义, 但在这样作的时候,我们也不应该疏忽秩序。天国是有秩序的。当基督在世上的时候,教会中也是有秩序的,而且在祂离开之后,使徒们当中是有严格的秩序的,. . . . 上帝再度向我指出祂所没有选召之人擅自出外传道的危险性。. . . . 我看到仇敌所借以偷进羊圈进行搅扰的这一扇门是可以关闭起来的。我问那天使这门怎样才可以关闭。他说:"教会必须逃到上帝的圣言上去,把福音的秩序建立起 来,这是教会过去所疏忽而没有注意到的。” —怀爱伦,〈早期著作〉,“附编:福音的秩序。”
要等到六年以后,在1860年,我们教会才确定了名称。1861年,密歇根区会成立。最后,在1863年,全球总会成立。
有时,有人说他们不想加入有组织机构的教会。加入有组织机构的教会有哪些好处?你怎样能更好地为一个有组织机构的教会服务,并帮助教会完善你看到的不足之处?
星期二 2月10日
谴责罪恶
先知们针对哪些罪恶作了谴责? 你能从以下经文中看到些什么是与当代有相仿之处的? 王上 18:21,赛 1:10-14,摩 5:12,玛 3:8-10,太 3:7-10。
先知们奉上帝的差遣抵制社会的不公平现象,根除拜偶像之风,抗议道德风气的败坏,并谴责徒具形式的崇拜和伪善习气。有时,他们会以为只有他们才在发表不同的意见(王上 19:14),其实他们的抗议都是上帝的抗议,上帝要他们不计后果地去告知天下。
怀爱伦怎样处理对私人的责备信息?
就象过去的那些先知 一样,怀爱伦也要去谴责那些只有上帝和犯罪之人本人才知道的罪恶。完成此等任务,对她来说并不是一件大快人心之事。“我发证言,并将显示给我的一些人的过 去讲述出来,警告他们面临的危险和他们的错行。我曾说过,我是被放在了一个最令人厌恶的位置上。那些在异象中启示给我的,有关一些家庭和个人的案件,往往 都是很隐私的,但上帝要我去责备这些隐密的罪恶。有时,我要长达数月地为一个隐密的罪,去作犯罪之人的工作。当看到这些人的悲伤,听到他们所发表的怀疑上 帝是否还与他们同在的言论,以及他们表露出来的灰心丧气时,弟兄姊妹们就会向我发难,好象我是造成这些人磨难的罪魁祸首一样。. . . . . . 让我去责备私下犯的罪,是主交给我的一项极不愉快的工作。如果我为了要防止被别人怀疑和嫉妒,而将事实真相大白于天下,让那些隐密的罪公诸于众的话,我就 会既得罪上帝又伤害别人。我只能把对隐密罪的责备隐藏起来,不使它们公开化,把它们锁在我的心里。如果谁要说,就让他们说去吧,但我绝不会辜负那些犯错而 悔改之人寄予我的信任,或将那只该告诉犯错之人的话透露给别人。”—怀爱伦,《教会证言》,卷1,英文版第584页(Ellen G. White, Testimonies for the Church, vol. 1, p. 584, 585.)。
如果主要怀师母给你一个信息的话,你想那个信息会是什么?为什么?最重要的是,你会怎样对待这一信息?
星期三 2月11日
传达上帝的旨意
先知采用过什么方法,把上帝的信息传达给他的子民? 民 9:1–5;耶 37:16,17;结 4:1–6;西 4:1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先知蒙上帝吩咐,去向他的子民传达他们从上帝那里得到的信息。有时,他们会在一群人面前宣讲上帝的信息。有时他们会以私下会晤的方式发表他们的证言。但经常的,先知们会蒙指示将他们得到的信息写出来,不仅让他们那个时代的人知道,也让所有后世的人都能听到上帝的信息。
在1844 年,当爱伦•哈门(Ellen Harmon,怀爱伦婚前的名字)接受她的第二个异象时,她蒙指示,要将她所看到的告诉别人。有好几天,她都一直祷告,想要这个担子从她身上挪开。但天使 的话不断地在她耳边回响,““Make known to others what I have revealed to you.”—怀爱伦,《基督徒经验谈》,中文版第页(Ellen G. White, Life Sketches of Ellen G. White, p. 69.)。
因此,在1845 年,爱伦•哈门,在她姐姐撒拉(Sarah)和其他朋友的陪同下,到了缅因州,新汉普郡和麻省(Maine, New Hampshire, Massachusetts),拜访了刚经历过1844年10月22日大失望的前米勒耳派的复临信徒们,并同他们分享了所见到的异象。前米勒儿派的传道人 怀雅各牧师确信她的异象来自上帝,便也开始陪同她和她的同伴们一起旅行布道,并于1846年和爱伦•哈门结为夫妻。
在她早年的服务生涯中, 怀爱伦也蒙指示将启示给她的撰写出来。她给私人的信息往往是藉书信(常被称为证言)的方式传递给当事人的。多年来,数以千记的信件不断地从她家中发送出去。对此,她写道:“在我写的那些书信中,在我发出的那些证言里,是我在向你传达主显示给我的信息。”—怀爱伦,〈教会证言〉,卷5,英文版第67页(Ellen G. White, Testimonies for the Church, vol. 5, p. 67.)。怀爱伦去世时,她留下来的出版过与为出版过的资料,总共达十万页之多。
怀著对你个人有什么意义?请将你的答案带到学课小组分享。
星期四 2月12日
预言未来
圣经中有哪些预言已经应验了?赛 44:28,耶 25:11,但 9:24–27。
在居鲁士王(Cyrus)以前一百五十年,以赛亚预言说,有个王,他的名字叫居鲁士,他要让犹太人从巴比伦归回犹大,并重建耶路撒冷圣殿。拉1:1–4记载了这个预言的应验。
耶利米预言了被掳巴比伦的年数;而但以理,在耶稣降生约六百年前就预言了弥赛亚的显现。这两个预言都为圣经的神圣来源提供了有力证据。
怀爱伦也如此。我们能找到她许多已经应验的预言。比如说,在1861 年1月12日,美国内战爆发前三个月,怀师母在密歇根州的帕克威里教会(Parkville, Michigan)见到一个异象。异象中,她看到堆满了死人和垂死之人的战场。当她讲述所看到的异象时,她对听众说:“这间屋子里的人中,会有在这场战争 中失去他们儿子的。”—《太平洋联合会记录》,1912年,3月7日(Pacific Union Recorder, March 7, 1912; Arthur L. White, Ellen G. White: The Early Years, vol. 1, p. 463)。结果当时的听众中有至少五个家庭在美国内战中失去了他们的儿子。
在1885 年,怀爱伦预言道:“当改正教跨越鸿沟,伸手握住罗马权贵之手时,当她俯就深渊去与招魂术相交时. . . . . . 那时,我们就知道撒但非凡的工作已经开始发动了,并且末日将临了。”—怀爱伦,《教会证言》,卷5,英文版第451页(Ellen G. White, Testimonies for the Church, vol. 5, p. 451.)。
当她写这段话的时候,改正教和天主教还处于敌对状态。在1885 年,普世教会运动也远远还没有开始。但时代却在发生着巨变。就举一个例子吧:在1994年3月29日,39位福音派的领袖人物与罗马天主教徒们共同签署了 一个文件,名曰:“福音派和天主教徒:基督徒在第三个千禧年中的使命。”这真是一个令人震惊的动向,让我们看到怀师母的预言正在应验中。
星期五 2月13日
进修资料: 阅读怀亚瑟《早年时期:1827年-1862年》英文版的第73-89页“主的使者在工作”(Arthur L. White, “The Messenger of the Lord at Work,” pp. 73-89 in The Early Years: 1827-1862);以及怀爱伦《善恶之争》,第二十五章“预言中的美国”。
“何时美国一些主要的基督教会,在他们所有相同的教义上互相联合,那时它们便要运动政府去执行他们的教规,并支持他们的制度;美国的基督教就此为罗马教的教廷作了一个像,结果总不免要向一切反对的人施行法律的制裁。”—怀爱伦,《善恶之争》,第25章。
一 百五十多以来,复临信徒一直都在警告世人,有关将来会发生的,天主教与改正教之间达成的和解。即使在各种政治和宗教迹象都表明这种和解是完全不可能的情况 下,我们也从未对此预言有过丝毫动摇。但在今天,那看似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却已经成了那绝对不可避免的事情,因为各种不同教派的改正教徒们和天主教已经 频繁地在许多问题上达成协议了。最有趣的,而且也是同怀爱伦在一百多年前所发的预言相符的就是,那些改正教的人,在进行最令人难以相信的妥协,而他们这样 做,全都是为了要达与同罗马合而为一的最终目的。虽然还有很多事情有待观望,但这些还未发生的事件必定会导致怀爱伦预言最终的惊人应验,成为见证她先知恩 赐的又一有力证据。
讨论问题:
? 1,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请对美国在1800年代的宗教状况做一个小小的研究,特别注意一下天主教和改正教之间的关系。将你所学到的带到学课小组里讨论,并讨论怀爱伦在那个时候针对改正教及天主教所发的预言。
? 2,试讨论有些人对有组织的宗教所存在的敌意。他们有些什么怨言?那些怨言是否总是合理的?如果是的话,我们,作为一个有组织的教会,该怎样去做,好尽可能多地解决那些造成这类敌意的问题?
? 3,有哪些滥用怀著的方式?有哪些原则我们可以遵循,好叫我们避免滥用这美好的恩赐?
[NextPage]
第 8 课 *2月14日–20日
先知的权威
安息日 下午
阅读本周学课有关经文: 出 4:10–16,撒上 12:1–14,王下 22:10–13,耶 36:22–31,可 1:21–27,徒 16:25–34。
存心节: “不要藐视先知的讲论。但要凡事察验,善美的要持守”(贴前 5:20, 21 )
贯穿圣经,有一个主题,就是:上帝藉着先知与人交流,而人要么接受,要么拒绝先知所说的话。当然,他们在拒绝先知的时候,并不是拒绝先知,而是拒绝那差先知的那一位。
因此,声称自己奉主 的名发言,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如果你如此声称的话,而且你也真是的话,那么你就是整个宇宙创造主的代言人了。这可不是个小任务。有人被分派去为某家公司 的老板作代言人,也有人为总统或首相作代言人,但是为主作代言人?责任重大啊。不幸的是,圣经历史的许多记载告诉我们,上帝的确藉着他的先知们讲话,但他 的子民却拒绝了所听到的话。今天,我们要多么谨慎,以免重蹈覆辙啊。
主题思想: 为什么摩西这么不情愿做上帝的先知?先知在以色列中有什么权威,请包括那些没有写圣经的先知们?圣经作者先知同非圣经作者先知之间有什么不同吗?
*学习本周学课,为2月21日,安息日作准备。
星期日 2月15日
先知是上帝的喉舌
读出 4:10–16上帝与摩西之间的这段对话。这里发生了什么事情?这段对话给我们提供了些什么信息,是有关先知怎样蒙召,以及怎样开展工作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依照上帝的安排,摩西要真的成为亚伦的“上帝”(参出 4:16),而亚伦要成为摩西的代言人或“先知”(出 7:1)。这段经文,为上帝同他先知之间的亲密关系作了准确的说明。先知们是上帝的喉舌,是他的代言人。再有,在摩西和亚伦这件事上,上帝“教训”了他所有的先知们该怎样做好他的代言人。
根据她 自己的见证,怀爱伦最初蒙召时,也是很不情愿做先知的。她回忆道,“According to her own testimony, Ellen White was reluctant when first called by the Lord, as well. “在第一个异象约一星期之后,我见了第二个异象,蒙主指示我所必须经受的磨难,并吩咐我必须将他所启示给我的事告诉别人。我蒙指示,我的工作必定遭遇强烈 的反对,而且我的心灵一定也要痛苦非常;但上帝的恩典足够我用的,必能在这一切折磨之中扶持我。在我出离异象之后,我心中极其不安,因为这异象指明我的本 分,要我向众人讲说真理。当时我身体虚弱,甚至无时不在痛苦之中,看来我只能存活一个很短的时期了。那时我只有十七岁,身体矮小脆弱,不善交际,本性胆小 怯懦,怕见生人。
“数日之久,我常祷告一直到深夜,要求把这个重负从我身上移到比我更能干的人身上。但这指明我责任的亮光一直没有改变,所以天使的话一直在我耳边:“要把我所启示给你的事传给别人。”—怀爱伦,《基督徒经验谈》, 第8章,“出外旅行。”
不管我们在教会担任什么职务,我们都以什么方式蒙召去“”?上帝向你启示了什么?你怎样更好地与别人分享你从上帝那里得到的启示?
星期一 2月16日
成为肉身之道的权威
“耶稣进前来,对他们说: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太 28:18)。
在太21:23,当耶稣在教导人时,祭司长和长老来问他说,“‘你仗着甚麽权柄做这些事?给你这权柄的是谁呢?’”耶稣以典型的、犹太拉比的施教方式对这一问题作了以下回答:“约翰的洗礼是从那里来的?是从天上来的?是从人间来的呢?”(太21:25;参太21:24–27)。在拉比的辩论中,反问问题通常会引出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当他们拒绝回答这个问题时,耶稣也照样拒绝回答他们的问题。因为他们既然拒绝承认约翰的工作是带上帝能力的,那也就用不着同他们讨论耶稣自己的工作拉,因为他的工作也是从上帝那里来的。
以下经文告诉了我们什么有关耶稣的权威的教训? 太 7:28,29;可 1:21-27;路 8:22–25;9:1;约翰 5:25–2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耶稣的最终权威,在于他是我们的创造主(约翰 1:3) 和救赎主(罗 3:24)。他因此便是我们的“最高法院”和绝对的标准,每一个人的生活都要按照他的标准来受审判。基督是上帝权威的中心,他拥有最终审判权。因此,福音书宣称他的教训让人惊奇,因为他教训人象有权柄的(太 7:29)。
在四福音书中,我们发现基督拥有超人的权柄。他赦罪(Mark 2:10),他赶鬼(Mark 3:15),他声称有审判人心的权柄(约翰 2:24, 25),他甚至还赐人永生(约翰 10:28)。然而,基督在地上工作时所施展的权柄是父赐给他的(约翰 17:2)。他所做的每一件事,包括他所行的一切神迹在内,都是靠他的父、并与他的父同工的 (约翰 5:19)。同时,他也拥有绝对的权柄(太 28:18)。因此他能将权柄下放分配给他的众门徒(Mark 6:7),并在末日审判所有的人(约翰 5:27)。
我们生活在一个以挑战权威为时髦的时代。我们该怎样对待权威?在我们回答这一问题的时候应该考虑一些什么因素?
星期二 2月17日
书面传达之道的权威
比较以下两种对待上帝书面传达之道-圣经的态度:
王下 22:10-13; 耶 36:22–31。虽然我们不大会象那些人一样地对待上帝的圣经,但这两段经文所描述的事件怎样代表了人们对上帝圣经的基本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天的人要拒绝圣经的方式很多,用不着象这个王一样公开地烧毁它。他们可以嘲笑它,忽视它,抨击它为过时的,或者,他们可以曲解它,以至于剥夺它自身所有的一切历史价值和权威。
然而,没有任何人会因无视圣经的权威而不受惩罚。他或她迟早会尝到拒绝圣经的恶果。上帝的品德和旨意,人存在的目的,上帝为历代之人所怀的意念,都以命题的形式陈述在圣经里,使每个人都能明白。拒绝它或许不会马上带来恶果,但必将导致永远的沉沦。
“他[基督]指明圣经为毫无疑义的权威,我们也当这样行。圣经应被推为是无穷上帝的圣言,是终止一切争论的权威和一切信仰的基础。”—怀爱伦,《基督比喻实训》,第2章,“撒种的比喻。”
终其一生,怀师母都高举上帝的话。就科学与圣经之间存在的论战,她这样写道:“人应当确信上帝圣言的权威。《圣经》是不能用世人的科学观念来试验的。人类的知识原是不可靠的响导。”—怀爱沦,《先祖与先知》,第9章,“七日的周期。”
1909年,她参加了生平最后一次全球总会代表大会。在她最后一篇证道结束时,她拿起圣经,打开它,并用双手将它高举。“‘弟兄姐妹们,’她说道:“‘我向你们推荐这本书。’”—怀亚瑟,《怀爱伦:在榆园的最后日子》,英文版第197页(Arthur L. White, Ellen G. White: The Later Elmshaven Years, p. 197.)。
反省你自己对圣经的态度。问你自己以下问题:我花了多少时间在圣经上?我有多认真地想要去遵循圣经的教训?当我读经时,我是否想要挑它的错?对于那些让我感到迷惑不解的经文,我是怎样对待的?对那些我不喜欢的观念,我又是什么态度?我能从自己的回答中学到什么?
星期三 2月18日
口头传达之道的权威
在古代,由于书写材料的稀少,而且大多数的人也不识字,口头的传话就显得格外重要。以下经文说明上帝的口头信息在人身上产生过什么作用? 耶 38:1–4,约 3:1–10,6:51–66,徒 16:25–34。
上帝的话,无论是口头的,还是书面的,都具有双重功用。保罗说它好象一把两刃的利剑,“甚至魂与灵,骨节与骨髓,都能刺入、剖开,连心中的思念和主意都能辨明”(来 4:12 )。根据保罗说这话的背景,上帝的话(中文翻译为“道”)指的是以讲道的方式传给以色列和基督徒的信息(来 4:2)。
上帝口头的道,就象外科医生的手术刀一样,既能剖析人,好叫我们蒙医治、得复员,也能提供证据,查明一个导致永远灭亡的“晚期疾病。”所传讲的道,除非听众凭信心接受它,否则它就对人毫无益处。
在教会里,虽然不是人人都甘心接受怀爱伦的先知权威,但教会大多数人还是愿意听从她,并从中受益的。比如说,从1863 到1901这段日子里,教会的组织结构基本上都是一成不变的。以后各种事工开始发展起来了,就出现了各种不同的协会(医疗协会,安息日学,宗教自由协会, 传单会社,等等)。由于这些协会都是自发地组织起来的,代表各种独立自主的团体,并不在全球总会的统一组织范围内,因此各协会之间时而就有彼此竞争的问题 出现。而在另一方面,全球事工的一切重大决策却是由一小部分人,在战溪的全球总会办公室决定。
在1901 年,全球总会代表大会开会的前一天,怀爱伦召集教会领袖们开了一次会,敦促他们要在教会管理上实施一场大变革。因此,当代表大会召开时,原定的讨论议案都 被搁置在一旁,一个庞大的委员会(大约75人)被指定出来,专门对教会组织进行改建。结果,全球总会委员会大幅度地扩大了;各种协会被纳入成了全球总会成 为它的各部门;联合会也组成了,以便各地方的领袖在当地为他们的教会做决定,而不是等候远在战溪的号令。
这次教会组织的改建,遵循了从上帝那里来的忠告,为全体代表所接受,并经历了时间的考验。除了一些个别的修改和扩大以外,今天,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基本上沿用着当时的组织结构。
星期四 2月19日
非正典先知的权威
除了写圣经的先知(比如以赛亚和阿摩司)以外,我们还看到圣经中有好些先知,他们写的书并没有被纳入圣经的正典。以下经文告诉了我们些什么是关于这些先知和他们的著作的? 代上 29:29,代下 9:29,12:15。
在历代志所参照的历史资料中,至少有六本书是非正典先知所写的。这些先知有迦得,拿单,亚希雅,示玛雅和易多。
非正典先知有什么权威? 撒下 12:1–4,王上 11:29–39,14:2–18,路 7:2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大卫时代,圣经就只是摩西所写的那几卷书。但大卫从来都没有对先知拿单的权威有过片刻质疑。虽然先知拿单所写的书从未被纳入圣经,但大卫知道拿单是先知,并且他说的话是有权威的。
现在,让我们来假设考古学家们今天突然找到了拿单所写的一卷书。这卷书会因此被纳入圣经吗?不会的。它只会是圣经以外的一卷由默示而来的书。如果这卷书里包含了一个神学观点,这个观点也会是在圣经之外的、由默示而来的、具有权威性的观点。
圣经只是一本由各卷 书汇编而成的大典。是在上帝的带领下汇编而成的,好做上帝子民生活和信心的准则。它是衡量一切的准绳。一切有关人得救的必要知识都涵盖其中。然而,先知在 圣灵的感动之下所写的书卷,并不都被纳入了圣经。比如说,我们知道保罗所写的书信远远不止新约圣经里的那几封(林前 5:9,西 4:16)。如果我们今天找到了那些书信,它们也不会被算成圣经的一部分,而只能是在圣经以外的,蒙圣灵感动的,有权威的书信。
怀爱伦的权威,可以同那些非正典先知的权威相提并论。她因默示而领受的那些有关教会的信息不是对圣经的增补。她的著作不是另一本圣经,也不具有圣经所有的那种权威。归根结底,圣经,只有圣经,是我们最终的权威。
为什么怀爱伦的著作必须接受圣经的鉴定?为什么在教义问题上,她不是最终的权威?
星期五 2月20日
进修资料:
在1982年,全球总会的一个特别委员会就圣经与怀著的关系问题作了一个声明。部分声明如下:“主张:1. 我们相信圣经是蒙上帝启示的上帝的道,并由圣灵默示而来。2. 我们相信圣经的正典只有新旧约经66卷书。3. 我们相信圣经是信仰的基础和一切教义与礼仪的最终权威。4. 我们相信圣经是以人类语言写成的上帝的话。5.我们相信圣经教导在新约圣经时代之后,预言之灵的恩赐将显现在基督教会中。 6. 我们相信怀爱伦的工作和著作是预言之灵恩赐的显现。7. 我们相信怀爱伦是受圣灵感动的。她的著作是圣灵感动的结果,对于基督复临安息日会信徒有具有特别的实际意义和权威性。8. 我们相信怀爱伦著作的目的,包括了引导人明白圣经的教训,并给人以紧迫感,将圣经教训实践在灵性生活及道德修养中。9. 我们相信接受怀爱伦的先知恩赐,对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牧养和合一的工作至关重要。10. 我们相信怀爱伦在文献资料和文字助手的使用上,在圣经中有先例可循。
否认: 1. 我们不相信怀爱伦著作在受默示的质量和程度上有别于圣经。2. 我们不相信怀爱伦著作是对圣经正典的补充。3. 我们不相信怀爱伦著作象圣经一样,是基督徒信仰的基础和最终权威。4. 我们不相信怀爱伦的著作可以被用来作为教义的基础。 5. 我们不相信学习怀爱伦著作能够代替对圣经的研究。6. 我们不相信明白圣经的唯一途径是藉着怀爱伦的著作。7. 我们不相信怀爱伦著作已经将圣经的内涵阐述得透彻至极了。 8. 我们不相信怀爱伦著作对于圣经真理在社会各界的宣讲起根本的作用。9. 我们不相信怀爱伦的著作仅仅是基督徒虔诚信道的心得。10. 我们不相信怀爱伦对文献资料和文字助手的使用否定了她著作蒙受圣灵的默示。”
其结论,就是对怀爱伦著作的默示与权威的正确认识能避免两个极端:
1.认为怀著具有同圣经正典一样的功用;
2.认为怀著只是普通的基督教文学作品。
讨论问题:
1,阅读以上资料。这些宣言怎样帮助我们阐明有关怀爱伦的一些问题? 这些宣言同时也提出了一些什么问题?
第 9 课 *2月21日–27日
先知恩赐的正直性
安息日 下午
阅读本周学课有关经文: 撒下 7:1–7,王上 22:10–18,耶 43:2–4,但 8:27。
存心节: “我指着永生的耶和华起誓,我的上帝说甚麽,我就说甚麽”(代下 18:13 )。
如果你有读到过对圣经的现代批评的话,你会注意到一件事,就是:对圣经的攻击,也同样出现在对怀爱伦的攻击上。对怀爱伦的一个攻击就是,她使用了别的文献资料,因此她是不可靠或不诚实的。
但是怀爱伦已经就她怎样使用,及为什么使用其他的书籍作了书面的解释。她甚至向人推荐那些她引用过的书籍。她这样做,完全不象一个企图掩盖自己使用过其他文字资料的人所为。
本周学课我们将更深入地研究默示是怎样在圣经作者及怀爱伦身上操作的,
主题思想: 就圣经先知的人品的正直问题,你知道些什么?如果圣经和怀著都是由同一位圣灵所默示的话,那么它们之间存在什么关系?认为“先知绝对正确,毫无错误”的这种观点有什么危险?先知有可能提供错误的建议吗?
*学习本周学课,为2月28日,安息日作准备。
星期日 2月22日
先知的正直
公元前853年,以色列王亚哈,邀请犹大王约沙法,与他一起去同亚兰人打仗。约沙法答应了他。但他要求在开战前先求问耶和华。因为约沙法王拒绝听从亚哈王那400个先知的预言,于是主的先知米该雅被召到王面前。
读王上 22:10-18。亚哈王的官员怎样试图对米该雅施加压力,先知米该雅不顾情势险恶,做了什么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米该雅的信息不受王的欢迎,因此惹下牢狱之灾(王上 22:27)。亚哈王不顾先知的警告,挺而走险上了战场,结果阵亡。而约沙法王,因一时软弱,同意支援亚哈王作战,也险些性命不保。
虽然先知也同普通人一样,有软弱的时候,但在这件事上,明明知道他的信息将不受统治者的欢迎,米该雅还是心意坚定地宣告了真理。自古以来,上帝的先知们,因拒绝改变他们的证言以迎合当代人,而饱受患难。
怀爱伦生前也有人质 疑她人品的正直,就是她去世之后也是批评不断。她被指责为欺骗人的,荒谬的和说谎的。导致这些指控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人们对先知工作的一些想当然的先入为 主的观点。举个例子来说吧,有些批评者相信“先知在一开始工作的时候‘就应该拥有全备的知识’;他们的预言应该是一成不变的,他们的著作应该是毫无错误, 矛盾和过失的,并且不应该包括那些没有直接从默示而来的材料。对他们来说,先知在自己的著作中永远都不会表达自己的个人意见。”—赫贝特•道格拉斯,《主的使者》,英文版第468页(Herbert E. Douglass, Messenger of the Lord ,Nampa, Idaho: Pacific Press Publishing Association, 1998, p. 468.)。从我们所学的有关圣经先知的教训来看,这些观点都受字句默示理论的影响,不是基督复临安息日会信徒所持的观点。
你曾否传达过不受欢迎的信息?你当时面临过什么压力?你曾采取什么方式来为自己找借口好不传达那个信息?你从那次经历学到了什么?
星期一 2月23日
信息的正直性
在公元前586年, 耶路撒冷沦陷几个月后,尼布甲尼撒任命的犹大省长基大利被暗杀。以色列的军长和众民,因惧怕巴比伦人的报复,就都起身逃往埃及避难。但他们想保证上帝是同他们站在一起的,于是就让耶利米将他们的打算去求问主。
耶利米的信息是什么,以色列民是怎样对待他的信息的? 他们指责耶利米什么?耶利米说他的信息是从上帝那里来的,但以色列人却说他的信息是从谁那里来的?耶 43:2–4。
因为有人不满意上帝所给的明确指示,他们就把耶利米的信息归结于他的文士巴录,说它不是从主那里来的。
有趣的是,数千年之后,也有人不时地宣称怀师母(象耶利米一样)著作的大多数都出自于她的文字助手们,或是她抄袭(非法拷贝别人的资料)而成的。然而,在《善恶之争》里,她明说她有引用别人的著作:“”—Page 14.
说她抄袭的这一指责成立吗?在1981年,全球总会专门邀请了一位非安息日会的,专业于版权的律师来对这一具体的问题进行考察。在进行了三百多个小时的研究之后,他下了如此结论:“怀爱伦不是一个抄袭者,她的著作并不构成侵害版权或盗用版权的行为。”—《评阅宣报》,1981年9月17日(Adventist Review, September 17, 1981.)。其中的原因包括:第一,怀爱伦引用的那些书本身不存在版权;第二,即或它们是有版权的,她对短语和句子的使用都不构成对版权的侵害。
为什么在公然声称自己是上帝子民的人中,常常会有对先知的信息充满敌意的情况出现?省察你自己的内心。你能因此找到至少一部分答案吗?请说明。
星期二 2月24日
“主耶和华如此说”
先知们常常指明他们的信息来源于谁? 耶 1:4,结 7:1,何 1:1。为什么指明信息来源对他们所要传达的信息至关重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先知们不厌其烦地指出他们的信息来自上帝。他们的职责可以同地上的大使相比。地上的大使们都是奉地上统治者的差遣,并奉命代表他们的君主。因此他们必须服从所领受的指示。“主的话临到”这个短语意味着(1)先知们的信息带着神圣的权柄;(2)他们是直接从主那里领受那些信息的;并且(3)这些信息存在他们心里,随时准备着传达出来。
“主耶和华如此说”这个表达方式在整本旧约圣经中出现过四百多次。它有力地见证了一个事实,就是,在圣经中上帝直接向读者说话。先知的责任,在于将这些信息传达给人,并结合听众的实际情况去宣讲这些信息。
怀爱伦非常强调圣经的默示。“我毫无保留地接受圣经,接受它是由默示而来的道。”—《证言选粹》,卷1,英文版第17页(Selected Messages, book 1, p. 17.)。“在我写的那些书信中,在我发的那些证言中,我将上帝指示我的摆在你们面前。. . . . . . 我在本会报刊上发表上的文章和我那许多卷书也是同样的”-英文版第29页。
怀爱伦称她的著作为小光,领人到大光-圣经那里去。(参《派书报员工作》英文版第125页,Colporteur Ministry, p. 125.)虽然两者都是光,但功用不同: 1. 圣经是上帝给所有时代,所以人的信息。怀著是上帝给一个特定的时期-末世,和一班特别的子民-余民教会的。2.她的著作不是新的或额外的教义,而是在末世 对教会的帮助。她的著作帮助读者们将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圣经上,而不是为了要代替圣经。
我们怎样能避免将怀爱伦的书籍看成是与圣经同等?为什么人们很容易就犯如此巨大的错误?
星期三 2月25日
知识的增长
先知们并不是一时接受上帝所有的亮光。当他们一边忠心地履行上帝仆人的职责时,也一边不断地领受新的亮光,增长更多的见识。
以下经文告诉了我们些什么有关圣经先知们灵性成长的经历? 但 8:27,9:2,加 2:11–16,彼前 1:10。
在圣经时代,拥有先知的恩赐并不意味着立刻就在属灵知识上或别的问题上拥有全备的知识(但 9:2)。我因这异象惊奇,却无人能明白其中的意思。”十年以后,天使加百列才来将异象解释给他听(但 9:20–23)。先知但以理在但8:27中这样说道:“
先知只知道上帝启示给他的,而且也只有上帝启示给他们的,才被允许说成是“主耶和华如此说。”先知们的信息通常是相互补充的,因此要对上帝的信息有一个平衡而全面的认识,就必须将先知们的信息进行研究并彼此参照对比。
对怀爱伦也是一样的。“六十年来,我都在与天国的使者们保持着交通,而且我一直都在不断地学习有关上帝的知识,学习有关上帝怎样不断地为人工作,好把他们从错谬的道路上引到上帝之光的明亮中。”—怀爱伦,《证言选粹》,卷3,英文版第71页(Ellen G. White, Selected Messages, book 3, p. 71.)。
因此当我们将怀爱伦早年的著作,同她较晚时期的著作相比时,我们有时就会发现,她较晚时期的著作对她早期的著作有所修正,或增补,并反映了对上帝信息更深刻的认识。
她不是一位系统神学家,而更是一位布道家和上帝信息的宣讲者。她对神学的认识,固然是建立在圣经的基础上,并有异象的指导,但也会随着她多年研究圣经、博览群书,及圣灵引导而不断地增长。
我们要谨慎,不能把上帝的神性,比如全知(知道一切)等,硬加在先知身上。看先知是毫无错误的,并在人的一切问题上都有全备的知识会有什么危险?
星期四 2月26日
当先知犯错的时候
读撒下 7:1–7。拿单给大卫的建议有什么问题,为什么上帝不允许大卫为他建造圣殿?代上 22: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先知拿 单是一位有智慧,能为他人着想,并敬畏上帝的人。但并不是先知所说的,或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圣灵感动之下而行的。在支持大卫的建殿计划的事情上,拿单是 作为王的朋友,而不是以其先知的身份在说话。毕竟为上帝造一个永久居住的殿宇该是大多数虔诚人所渴望的一件事吧。然而在晚间的异象中(撒下 7:4-17),上帝却指示拿单他告诉大卫的话是错的,他要再去向大卫说他说错话了。
怀爱伦也不是正确无误的,而且,她也从来没有过如此声称。她有成长的过程,也在一些问题上有所改变,并且不断地接受新的亮光。
特别是在有件事上:当南方的出版社经营得不好时,她也赞成把它改成评阅宣报出版社的贮藏室。她说,“照你们的想法去做吧。不能让上帝的工作蒙羞。在按正确原则重新组织工作的时候,有些人会恼火,不用管他是谁。. . . . . . 爱得生(Edson, 怀爱伦的大儿子)应该将自己投入到传道和写作中去。. . . . . . 经营财务不是他所擅长的。”-《怀氏书札》,卷17,英文版第270页(Manuscript Releases, vol. 17, p. 270)。但在二十四小时内,怀爱伦就接到异象,使她不得不改口。她告诉全球总会说,“让南方有当地出版的书籍。”怀亚瑟,《怀爱伦:初到榆园的日子》,英文版第193页( Arthur L. White, Ellen G. White: The Early Elmshaven Years, p. 193.)。
我们必须记住,先知并不是随时都在岗位上的。也就是说,他们不总是为上帝在传达信息。“总会有日常的事情要说,一般的想法要想,普通的信件要写的时候,也有信息要传给人,是同工之间彼此传递的信息。诸如此类的话和信息,不是在上帝圣灵的特别感动之下产生的。”—怀爱伦,《信息选粹》,卷3,第58页(Ellen G. White, Selected Messages, book 3, p. 58.)。
但历史也已经告诉我们,如果一个先知发了一道错误的信息,上帝自己会出面纠正其错误的。
有些人喜欢把精力花在圣经或是怀著(小光)的每一个错误的地方。这样的态度为什么很危险,并且很不健康?你怎样能保守自己不落入这种陷阱里去?
星期五 2月27日
进修资料: 阅读怀爱伦,《证言选粹》,卷3,英文版第62-67页, “影响力的问题” (Ellen G. White, “The Question of Influence,” pp. 62-67 in Selected Messages, book 3.)。
“怀爱伦对她工作的声称是毫不含糊,毫无妥协余地的。她声称自己所见到的事情,只可能来自于超自然的灵感。要么她的声称是真实的,要么她就是个精神错乱之人,和/或一个大能的说谎者。她把她那些颠狂的胡言乱语,或惊世骇俗的诡计从十九世纪中叶一直散步到二十世纪的头二十年。
对 于一个声称自己在异象中,见到了那些她声称见过的事情之人,存在些什么合乎理性的看法呢?她声称自己见过耶稣带着得救的人进入圣城;她声称曾看到人生活在 别的星球上,并有天使保护上帝的子民;她声称曾在异象中见到耶稣在天上的圣所,以及撒但堕落前在天上的模样;她声称曾看到过天使在伊甸园造访亚当和夏娃。 它声称曾看到当亚当意识到夏娃犯罪之后他脸上的表情;她声称曾在异象中看到耶稣,以及他在旷野禁食之后的容颜;她声称曾看到耶稣从坟墓里复活,也看到一位 天使释放保罗和西拉出监;她声称曾看到在第二次复活之后,撒但率领堕落众生对上帝发动最后的叛乱;她声称在异象中曾看到新天新地,等等,等等。这些声称有 什么用呢?那些把她的工作同马丁•路德相提并论的人,实际上是生活在不合逻辑的梦幻世界中。要么我们承认她对自己的声称(当然,这样一来就引出了一系列的问题,是我们,作为一个教会,往往无法提供完美答案的问题),要么我们拒绝她,说她是个撒谎的,一个神经错乱的人,或是个魔鬼附身的人。只有这些才是合乎逻辑的看法。”—高斯坦,《至圣所里的涂鸦》,英文版第172,173页((Clifford Goldstein, Graffiti in the Holy of Holies (Nampa, Idaho: Pacific Press®, 2003), pp. 172, 173.)。
讨论问题:
? 1,阅读以上的论点。意思很简单:由于她为自己所做的种种声称,怀爱伦没有给我们留下多少余地,让我们能对她的工作进行种种合乎逻辑的评判。就我们所知有关她的生平,她的教训,以及她留下来的著作遗产,哪一种评判是对她生平及工作最好的,最合乎逻辑的解释?
? 2,就象圣经一样,关于怀爱伦的工作,也有一些问题存在。问题是:我们是否要着眼于那几个少数的问题,而忽略她工作的大体。抑或我们着眼于她工作的大体,而同时知道,就象任何一件事一样,都会存在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
[NextPage]
第 10 课 *2月28日–3月6日
先知的信息
安息日 下午
阅读本周学课有关经文: 出 20:1–17;利 16;太 24:24–31;罗 3:21–28;来 8:1,2;9:23。
存心节: “你要谨慎自己和自己的教训,要在这些事上恒心;因为这样行,又能救自己,又能救听你的人”(提前 4:16)。
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教义的轮廓,是由一小班献身的复临信徒先贤们构建的。那些讨论教义的会议都是以迫切的研究圣经和祷告为特征的。在1904年,已经是半个多世纪以后了,怀爱伦仍然对当时的那些聚会记忆犹新:“我们常在一起聚会到深夜,有时甚至会通宵达旦,为寻求亮光祷告并查考圣经。”—怀爱伦,《证言选粹》,卷1,第206页(Ellen G. White, Selected Messages, book 1, p. 206.)。有时,他们被一个问题拦住了,而停滞不前,于是怀爱论就把从异象中得到的答案补充进去。但是她从来没有在教义的形成过程中起过带头作用。上帝 赐下那些异象,不是要代替人的信心,让人被动接受,逃避艰苦的钻研或对圣经的学习。我们需要记住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我们教会的教义是只建立在圣经的基础之上的。虽然怀爱伦在澄清某些教义上起过作用,但我们的教义并不是依靠的她的著作建立起来的。
主题思想: 既然我们是靠恩得救,为什么我们还需要守律法?洁净天上的圣所是什么意思?遵守安息日的诫命同其它的诫命有什么不同之处?人死后会发生什么,为什么有关人死后的知识很重要?圣经对于基督再来的样式有些什么教训?
*学习本周学课,为3月7日,安息日作准备。
星期日 3月1日
因信称义
人的共同命运是什么,为什么?我们为自己找的唯一解决办法是什么?王上 8:46,罗 3:21–28,5:1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罪是我们面临的最大 问题。埃及人认为死亡是人类的最大问题,因此,他们发明了木乃伊,并为存放木乃伊修造了金字塔。希腊哲学家们则认为无知是真幸福的首要敌人,因此他们强调 教育。但是人类的首要问题是罪。罪破坏了人类的幸福和内心的平安。罪杀人,而且没有任何现代药物能医治它。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开始走向死亡。唯 一的疗法就是耶稣基督和十字架。“再没有什么内容更需要热切地强调、一再地重复、并在所有的人心中加深印象了,那就是‘堕落的人类绝不可能凭自己最大努力的好行为去建立功德,赚取救恩’。救恩唯独因信耶稣基督而来。”—怀爱伦,《信心与行为》, 第一章, “导言”(Ellen G. White, Faith and Works, p. 19.)。
根据希腊诗人荷马,凡穿越墨西拿(Messina) 海峡的船会要么在海峡的一边遭遇锡拉岩礁(Scylla ),要么就在另一边遭遇卡律布迪斯(Charybdis)旋涡。基督徒们往往也会走两个极端,要么是律法主义,要么是廉价救恩。有人怕因为讲得救的把握, 就会导致廉价救恩,让人轻看罪恶行为。因此,他们会强调顺从的重要性。而另有一些人怕因为讲顺从和基督徒得胜的人生而导致人转离基督,以至于产生律法主 义,因此,他们就强调上帝在人得救过程中的所起的作用。
平衡的基督徒既有在 耶稣里得救的把握,同时又能度一个得胜的基督徒人生。我们不能要这个弃那个。我们只能因信得救,但那使人得救的信心不是单独存在的,会有好行为生发出来。 但好行为即或是在圣灵恩膏之下行出来的,也绝不可能让我们在上帝面前称义。我们的得救只能建立在耶稣为我们所成就之工的基础之上。
你因自己的属灵生活而灰心丧气吗?你没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得胜生活吗?我们蒙上帝的悦纳完全在于耶稣为我们所做的,而不在于我们个人的得胜或失败。知道了这个事实后,给你带来了什么希望?为什么这一希望能让你坚持不懈地同罪恶和自我作斗争?
星期一 3月2日
圣所
旧约圣所中有哪些工作,它们怎样说明了救赎的计划?来 9:1–8。
上帝藉着圣所的崇祀,将伟大的救赎计划生动地演绎出来,让罪人能够明白。每一天,每一年,认罪,献祭,赦罪,信心,和解,圣洁,这一切道理都图画般地在地上圣所的崇祀中演示着。
根据来 8:1,2,耶稣在天上的圣所供职。他的工作包括了哪些内容,为什么来 9:23说天上的圣所需要洁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旧约圣经时代,罪人的罪得赦免,是因信那应许中后裔的赎罪宝血(创 3:15)。这后裔就是圣所崇拜中的动物祭牲所预表的。每年年终的时候,地上圣所崇祀中就有个赎罪大日,一个审判的日子。这一日,圣所被洁净。同样,在基督复临前,在天上的圣所崇祀里,也有审判的日子。
复临前的审判,是要让全宇宙众生看明:在承认基督的人中哪些是真正跟从他的。上帝,要在全宇宙面前,打开案卷,让他们都知道他对每个人所作的每个决定都是公义的。从那个角度来说,这场审判会显明上帝在拯救那些信耶稣之人的事上是公义的(罗 3:4)。
利16:有个不断重复出现的字就是 “血。”其实这是有道理的,因为这一章讲的是赎罪大日。什么是赎罪,难道它不是上帝救赎我们的工作吗?因此,审判应该是个好消息,是上帝救赎我们的工作, 因为我们无法自救。地上的大祭司从来都没有不带血进入至圣所的,我们也同样,因为不带血进入至圣所就等于去送死,而不是赎罪。思想这些教训。对我们这些生 活在赎罪大日所预表之时代的人来说,这些道理能给我们带来什么盼望和鼓励?
星期二 3月3日
安息日
安息日和婚姻是地上仅有的两个源自人类犯罪以前的制度。因此,它们有时也被称作是乐园里的孪生姐妹。看看现今的世代,就知道撒但为破坏和污秽这两个制度耗尽心机。
读出 20:1–17。是什么让安息日的诫命与其他的诫命如此与众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第四条诫命是一条试验人的诫命。它试验人的灵性。因为它是针对时间的,而时间是看不见的,也不是能被看见的东西。因此,它能试验人对上帝的态度。我们对安 息日的感受就是我们对上帝之感受的指示灯。只有这条诫命,一个人可以不遵守它,而仍能被任何一个保守的基督教团体看成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好人。
从某种角度来说,守安息日的诫命是很武断的。为什么非要是第七日,而不是别的日子呢?因为上帝如此吩咐了,这就是为什么。在不偷盗,不杀人,不贪心等等诫命中,能找到很多明显的,合乎逻辑的理由。你用不着非得成为基督徒才会遵守这些规则,实际上许多非基督徒都遵守它们。
但遵守安息日,这样 一个不是建立在自然现象基础上的诫命,就是为了要显明人对上帝的甘心顺从。单单因为上帝告诉了我们要这么做,我们就照着做。我们守安息日,不是因为它是社 会所公认的,也不是因为它很流行,更不是因为它符合任何自然界的循环规律。不,我们遵守安息日,是因为上帝命令我们遵守,而且作为新约圣经靠恩得救的基督 徒,我们藉着顺从上帝的诫命,来显明我们的信心(雅2:10, 11; 约一 5:2, 3; 启14:12)。
事实上,藉着在安息日休息,我们向世人显明了,我们所有关于在基督里安息的理论不是仅仅停留在口头上。作为遵守安息日的信徒,我们真正地安息在基督为我们所做的救赎大工中,不仅仅是每日的,而是每个礼拜,并且以一种特别的方式。藉着在安息日休息(参来4:1-11),我们显示出在基督里得救的全备信心。因此安息日是我们在基督里安息的外在表现。
虽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安息日的诫命是武断的,但想想我们从守安息日得到了那些看的见的,实际的好处?我们该做些什么,好让我们能更好地享受遵守安息日的福气?
星期三 3月4日
人死后的状况
以下经文告诉我们人死后的状况怎样? 诗 146:4; 传 9:5, 6; 约 11:11–14; 徒 2:3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圣经告诉我们只有上帝是永远不死的(提前 6:16),并且人离开了上帝就落在了死亡的权势之下。耶稣说人死等于睡觉,之后有两次复活。第一次复活得永生,第二次复活遭永死(约翰 5:28, 29)William Temple)认识到了这一点,他写道:“从本性上来说,人不是永生的,也没有永生的权利。然而他却是能够永生的,并且如果他愿意从上帝那里、按照上帝的要求接受永生的话,他就拥有从死里复活得永生的机会。”—《自然界,人与上帝》,第472页(Nature, Man, and God, p. 472.)。 。坎特伯雷大主教威廉•腾颇(
我们该怎样理解诸如太 25:46和启 14:9-11等类的经文? 它们有教导地狱里的永刑吗?
灵魂不死的观念是一 切原始的,泛神论的,和多神论的宗教都相信的。这也是希腊哲学的一个重要观念。希腊哲学里的地狱(死人的世界)是一个灵界的,幻影似的阴间,灵魂在那里晦 暗地生活着。希腊人认为人是由身体和灵魂构成的。人死的时候,身体同灵魂分开,使灵魂从身体这个物质的监狱里得释放,从而开始独立地存在。
在太25和启14中,被翻译成“永”或“永远”的那个希腊词不一定就是无休止的意思。被翻译成“永远”的希腊文 aion 和 aionios 形容的是一段时间,而这段时间的长短取决于被形容之事物本身的性质。举例说吧,犹7告诉我们说所多玛和俄摩拉都受了永(aionios)火的刑罚。但彼后 2:6 却说他们都成灰了。当所修饰的主语是蒙赎得永生之人的生命时,“永”或“永远”就有无穷无尽的意思。当它形容的是那些不得永生之恶人的刑罚时,这个字所代 表的就是一个有限的时段。
从有名的传道人到眼下流行的电影,招魂术(认为死人还以另一种方式存在着的学说)充斥了这个世界。明白了人死后的真实状况能怎样保守我们免受这一可怕的欺骗?
星期四 3月5日
基督再来
自从1970年代以来,海尔•琳德色(Hal Lindsey)的《已逝的大地球》已经销售了一千五百多万册。最近,又有莱希(Tim LaHaye)和杰里•詹金斯(Jerry B. Jenkins)的《末世迷踪》系列出现,也已经销售了一百多万册。
我们教会名称中复临一词表明着我们非常相信基督的复临,以至于它成为了我们身份的一个标志。然而我们对复临的理解同《末世迷踪》系列或海尔•琳德色的书中所鼓吹的大相径庭。
圣经教导的,有关基督复临的样式是怎样的,为什么明白这个真理至关重要?关于他复临的样式,耶稣对将来会有的迷惑给过我们什么警告?太 24:5, 24–31; 启1: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督复临分两个阶段的观点,最初是由十九世纪的约翰•达比(John N. Darby)提出来的,至今已被许多基督教徒所接受。第一个假设的阶段包括了秘密升天。在这个阶段里,所有真正的基督徒都要被接上升与基督同在。关于第二个阶段,据说是基督会在七年之后显现并降临地球,并在地上统治1000年。
基督复临安息日信徒找不到任何圣经根据,能证明基督复临分秘密升天和复临显现两个阶段。根据新约圣经,耶稣的复临将是不可分割的,一次性的,实实在在的,听得见的和看得见的(1 帖4:16, 17; 启19:11–21)。同样重要的是,耶稣警告过我们有关他复临样式的错误观点。耶稣显然知道末世的欺骗将会很猖獗(太24:24),这也就是为什么圣经把基督要怎样复临描述得特别清楚。
虽然每一天都让我们离基督复临更近一步,但每一天也让他的再来似乎更推迟了。我们怎样能在盼望基督复临与办理日常生活事务之间找到平衡点?
星期五 3月6日
进修资料: 阅读怀爱伦,《善恶之争》,Ellen G. White, “Can Our Dead Speak to Us?” pp. 551-562; “God’s People Delivered,” pp. 635-652 in The Great Controversy.
教会刚建立时,我们的许多先辈们在讲道的时候,对律法的讲解有偏差。因此,怀爱伦在1890如此写道:“作为一班子民,我们讲律法,已经把我们自己讲得来象基利波的山丘那样枯燥,没有一点雨露了。我们必须传讲律法里的耶稣。”—《评阅宣报》,1890年3月11日(Review & Herald, March 11, 1890.)。在1888年明尼阿波利斯(Minneapolis)的全球总会代表大会上,瓦格钠(E. J. Waggoner)和琼斯(A. T. Jones)所做的正是怀爱伦所说的。他们信息的目的就是“要确认一项真理,那就是:称义的唯一途径只有藉着对上帝羔羊之活泼的信心。这羔羊的血是作为世 人的赎罪祭,流在髑髅地的十字架上的。凡没有批戴基督无瑕义袍的人都不能进入上帝的国。这义袍既不能用金银买,也无法凭好行为赚。这一信息是一个感人的呼 召,要人将基督和他的义放在我们生活和传道的中心。它特别强调,因信称义是真实的、个人的经验,而不仅仅是理论。”—奥尔森,《从危机到得胜 1888-1901》(A. V. Olson, Through Crisis to Victory 1888-1901,Washington, D.C.: Review and Herald Publ. Assoc., 1966),英文版第35页。瓦格纳也教导说,人的顺从永远无法满足上帝律法的要求。只有基督归到我们身上的义才是我们蒙上帝悦纳的基础。不仅仅是我们过 去的罪需要基督之义的遮盖,在我们信主之后也一直都需要。怀爱伦支持瓦格纳。她称他的宣道是“最宝贵的信息。” —《传道良助》(Testimonies to Ministers, p. 91.)。
讨论问题:
? 1, 在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教义中,有什么教义不是根据我们对圣经的理解而产生的?也就是说,在我们教会的教义中,是否有从怀爱伦而来,而不是从圣经来的?虽然 我们相信先知的恩赐,那又为什么,我们作为一班子民,必须要搞清楚一件事,就是:我们教会的一切教义都来自于圣经,而且只来自于圣经呢?如果我们依靠怀爱 伦来建立我们教义的话,会有什么危险?但同时我们也要想想,为什么怀爱伦对我们进一步明确理解我们查考圣经得来的真理有如此大的帮助?
? 2,默想以下道理:遵守安息日表达了我们在基督里的安息,并且说明了我们的得救在于他为我们所做的,而不在于我们自己的行为。这个道理怎样帮助我们回答了一个无端指控,就是,认为我们遵守安息日是在否认上帝的恩典?
? 3,就是那些批判怀爱伦的人也承认,她对把安息日会从律法主义的道路上引到一个以十字架为中心的救恩的道路上起了相当的作用。这不是一个假先知(许多人这样说她)会做的事,对吗? 这些批评家们一方面说她是假先知,而另一方面又承认她引导了安息日会脱离律法主义,他们对怀爱伦的这两种评价,怎样暴露了他们自身存在的矛盾?
第 11 课 *3月7日–13日
解释先知的著作
安息日 下午
阅读本周学课有关经文:赛 65:17;可 1:15; 罗 2:14-16; 弗 2:8, 9; 雅2:14-26; 约一 5:12, 13。
存心节: “於是从摩西和众先知起,凡经上所指着自己的话都给他们讲解明白了”(路 24:27)。
作为基督复临安息日信徒,我们相信怀爱伦有先知的恩赐。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我们怎样解释她的著作?
虽然我们相信她 的权威同旧约、新约先知不一样,但蒙受默示的程度同他们却是一样的。所以当我们在解释她的著作时,我们必须应用解释圣经的同样原则。虽然圣经在权威上高过 预言之灵,但解释圣经的原则同样适用于对怀著的解释。拿美国的法律来打个比方吧:我们可以按照解释美国最高法院判决的原则,来解释一个低级法院的判决,但 最高法院具有终极判决权。
主题思想: 解经性地使用圣经经文与说教性地使用圣经经文有什么不同之处?为什么经文的背景很重要?那些从来没有听过福音的人能得救吗?上帝恩典的国与上帝荣耀的国有何不同之处?
*学习本周学课,为3月14日,安息日作准备。
星期日 3月8日
解经
解经关心的是经文本来的意思。它注重的是作者想要说的,以及当时的读者对经文的理解。
罗 2:14-16本来的或解经性的意思是什么? 比较结 3:17–19和罗 10:12-17。
毫无疑问,在天国里肯定有从来没听到过福音的人。“即 使在异教徒中,也有仁慈为怀的人,在生命之道还没有进入他们耳中之前,就已善待所遇到的传教士,甚至冒生命危险去帮 助他们。还有一些外邦人,他们在蒙昧无知之中敬拜上帝。从来没有人把真光传给他们,但他们也不至灭亡。他们虽然不知晓上帝明文的律法,却听见上帝在大自然 中向他们说话,而且照着律法的要求行事。他们的行为证明,圣灵已经感动他们的心,他们也就被承认为上帝的儿女。”—怀爱伦,《历代愿望》,中文版第70章(Ellen G. White, The Desire of Ages, p. 638.)。
有时,上帝会在人间 使者以外,亲自将自己启示给外邦的一些人以拯救他们。他们得救是因为圣灵感动了他们的心,并且他们也正确地对待了圣灵的工作,有他们自己的好行为为证据。 他们得救,不是因为他们按照自己的良心行事的结果。假如是这样的话,那他们就是靠守律法得救了。新约明确地否认了那种可能性(罗 3:28, 加 2:16)凡 没有律法犯了罪的,也必不按律法灭亡;凡在律法以下犯了罪的,也必按律法受审判。”那些“没有律法”的是外邦人,他们没有象以色列人一样,在西奈山有成文 的律法颁布给他们。然而,他们也会灭亡,不是因为他们没有成文的律法,而是因为他们是罪人,违背了那“刻在他们心里”的律法(第15节)。。罗 2 :11–16讨论的是犹太人和外邦人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问题,而不是他们的得救问题。保罗在罗 2:12就说明了上帝不偏待人这一事实(第11节):“
在审判的时候,犹太人和外邦人都要受审判,并按照他们各自的律法被定罪。犹太人因他们的成文律法被定罪,外邦人因那“刻在他们心里的”律法而被定罪。在外邦人中,良心所起的作用,同犹太人的成文律法相同。圣经明确地说,“没有义人,连一个也没有”(罗 3:10)。这就说明了犹太人和外邦人都同样是罪人,并且他们得救的方法都是一个,不是靠守律法,而是单靠耶稣在十字架上的牺牲。
你的良心有多可靠?凭良心做事能够经常保证你作正确的决定吗?为你的答案提供论据。
星期一 3月9日
说教术
说教术是证道的艺术。在说教术的课上,学生会学习怎样准备讲道稿,怎样在证道的时候使用圣经。有时讲道人为了要说明一个问题,或在讲道的时候作呼召,会单单使用经文的语言,而毫不顾及它本来的意思,这样使用圣经的方式就是说教性的。
在可1:15中,耶稣所传的天国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耶稣那时所传的天国 是恩典的国度,是他第一次降临时建立的。但这段经文也适用于我们今天的情形。一个讲道人可以在安息日早上告诉他的会众说:“圣经上一切有关时间的预言都已 经应验了,上帝的国近了。”而且,他还可能呼召他们说,今天我们就当悔改信福音。然而,有一点要注意的,就是这位现代讲道人所说的天国,已经不是恩典的国 度了,而是基督荣耀的国度,在他复临时开创的国度。对可1:15的第一种解释是解经性的,而第二种解释就是说教性的。
根据可 1:17,有一天,耶稣在加利利海边行走,他看到了西门和他兄弟安德烈,在朝海里撒网(他们是渔夫)。耶稣对他们说:“‘来跟从我,我要叫你们得人如得鱼一样’”,他们立刻撇下了他们的鱼网跟从了他。
一位现代的讲道人可以用可 1:17来呼召教信徒们跟从耶稣,因为只有耶稣能让我们成为得人的渔夫。从解经的角度讲,这段经文讲的是西门和安德烈,但是从说教的角度来讲,它又可以用在任何一个基督徒的身上,因为耶稣希望我们所有的人都成为得人的渔夫(太 28:19, 20)。
怀爱伦常常说教性地使用圣经。她深谙圣经的语言。每当她讲道或写作的时,她都使用圣经的语言和经文来传达她从主那里领受的信息。比如说,在〈教育论〉里,有一章是关于对生理学的研究的。在谈到正确的姿势时,她说:“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不拘或坐或立都应有良好的姿势。上帝所造的人是正直的;他不但要人在肉体方面得益,也要他在心智 与道德上得益;温雅,庄重与沉着,有勇敢与自持,都是正直的姿势大可促成的。”—《教育论》,中文版第21章(Education, p. 198.)。“上帝造人原是正直”这句话是引用的传 7:29,但当所罗门在写传道书时,他所指的是道德上的正直,而不是姿势上的。
星期二 3月10日
时间和地点
解释圣经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则就是要研究该经文的写作时间,写作的环境以及作者。
耶利米在耶4:23-26中描述的是什么?
大多数的复临信徒在读这段经文时,他们所想到的就是千禧年。然而,耶利米写这段经文的年代是公元前600年左右,而他所想到的却不是什么千禧年。这段经文的背景是公元前586年时发生的耶路撒冷遭毁灭的事件。在第一节,上帝对以色列说:“你若回来归向我,若从我眼前除掉你可憎的偶像,你就不被迁移。”换句话说,他们仍然有机会悔改。如果他们归向主,他们就不会被掳到巴比伦了。
藉着耶利米,上帝呼唤他的子民从恶道中回转,但他们却置若罔闻。在耶4:23-26,先知在异象中看到他们背逆的后果。他用诗歌的语言描述了那即将临到的毁坏和荒凉,因为以色列背弃了上帝。因此当我们解释圣经的时候,要知道该经文的写作时间,及其时代背景。
公元前586 年在犹大和耶路撒冷发生的事件,是将来临到全世界之大灾难的预表。当耶稣再来的时候,地球要被火洁净。耶 4:23-26所描写的,正好是地球在千禧年时的状况。因此,从解经的角度来说,耶 4:23-26指的是耶路撒冷的毁灭。然而,它也象征性的指示着千禧年时地球上的情形。因此怀爱伦引用了耶 4:来描述地球在千禧年时的状况。—〈善恶之争〉,中文版第页(The Great Controversy, p. 659.)。
在读怀著时,我们也需要考虑时间和环境。比如说,在1897年,怀师母写道:“—〈传道良助〉,中文版第页。Testimonies to Ministers, p. 398.
在十九世纪末,自行车不是一种便宜的交通工具,而是有钱人的玩偶。早期的自行车,最好的要卖$150,这个价格在当时,相当于我们今天买一辆昂贵汽车的价钱。为了要拥有这一在当时看来豪华的物件,人们提前将他们好几个月的工资抵押出去。但在几年后,自行车发展成了实用经济的交通工具,因此她以后也就再没有反对使用自行车了。
她对自行车的政策是建立在基督徒应当作好管家的这一圣经原则上的。如果她今天还活着的话,她可能会将这个原则应用到其它的导致人们挥霍钱财的物品上。
时间和环境的重要性,不仅表现在解释圣灵默示的著作上,还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对事实还没有调查清楚的情况下,你会多迅速地去论断别人的行为?
星期三 3月11日
上下文背景
读赛 65:17。以赛亚提到的新天新地是什么?他指的是我们基督徒常说的将来的新天新地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赛 65:17的上下文中有这样一节经文:“其中必没有数日夭亡的婴孩,也没有寿数不满的老者;因为百岁死的仍算孩童,有百岁死的罪人算被咒诅”(赛65:20)。在新天新地里还有死亡?这绝对不是我们所盼望的千禧年以后的新天新地。那么在赛 65:17中的新天新地又是什么呢?
其实以赛亚在这段经文里所描述的“新天新地”是针对以色列说的。如果以色列在巴比伦被掳归回之后,能对上帝保持忠心,实现上帝交托他们的作世界之光的神圣使命(赛 42:6)的 话,那么这段经文就能应验在他们身上了。遗憾的是,以色列却没能做到这一点,因此这个条件性的预言也就无法应验,这个“新天新地”也就从未实现过。但不管 怎样,经文的第二层意思却指向未来,预报了那将在千禧年后开创的“新天新地。”那时,在得救之人中,将不会再有新生婴儿出生(太 22:30),也不会有悲伤和死亡(启21:4) 。所以我们需要谨慎,要注意不要让我们的想象力超过经文所允许的范围。
在《基督比喻实训》里,怀爱伦说,“凡接受救主的人,不论他们的悔改是多么地诚恳,切不可教他们夸说或感觉他们是已经得救了。”—中文版,第13章(英文版第 155页)。 这是在说我们永不可能对自己的得救有把握吗?约一 5:12,13。
当我们 读这段话的上下文以后,我们就发现她讨论的问题是,一个人在悔改信主以后还有没有从恩典中堕落的可能性。在怀爱伦的时代,许多基督徒都相信“一次得救,永 远得救。”怀爱伦很明确地反对这一学说。她说:“我们永远不能安全地将信心建立在自己或个人感觉上,认为我们在试探面前是刀枪不入的。”—p. 155.
所以看上下文,她的 意思就很明确。她所针对的,是悔改信主之后,信徒的自信心与试探的问题。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永远都会面临被试探的危险,我们永远都不能说:我们不可能犯 罪,因为我们已经得救了,因此我们就在试探面前刀枪不入了。尽管如此,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每天地在耶稣里有得救的把握。
如果你的得救在于耶稣为你所做的,你怎么可能不拥有得救的把握呢?但如果你只看自己,你又怎能有得救的把握呢?
星期四 3月12日
更大的背景
更大的背景指的是在该段经文的上下文以外的背景,它可以是该卷书里的其他章节,或整卷书,或整本圣经。
我们得救是单凭信心呢,还是也需要好行为?(弗 2:8, 9; 雅2:14-26)。在得救的问题上,保罗同雅各有矛盾吗?以下经文就得救的问题有些什么说法?罗 3:21-28, 罗 4:3, 加 3:6-12。
当我们考查圣经的大 背景,看还有哪些经文也论到这个问题时,我们就发现,其实雅各并不是在争辩,说好行为是得救的必要条件。相反,他所坚持的是有两种信心存在,一个是有果效 的,另一个是无果效的。保罗说的是有好行为生发出来的、有果效的信心;而雅各说的是那只停留在知识层面上的无果效的信心,这样的信心只是一种对上帝的思想 上的赞同,是与行为脱节的。
保罗用亚伯拉罕的例子来说明我们被称义是凭着有果效的,或真实的信心。雅各说明了亚伯拉罕的信心是真实的,因为它产生了好行为(顺从)。因此,在信心、有果效的信心之外,我们不需要凭任何东西得救,我们的行为,会显明我们的信心是否是有果效的。
看怀著的时候,我们 也需要看她著作的大背景,也即是,她就某个问题所写的一切资料。我们不能只片面地强调她就某个问题所说的一、两句话,并以它们为原则。比如说,在吃肉的问 题上,她说过一些相当绝对的话,但她也说过许多比较柔和的话,因此在对待吃肉的问题上,我们应当同时考虑这两方面的证言。
比如说,在《论饮食》里,她说:“应当用蔬菜、水果和五谷来组成我们的食物,连一两的肉食也不应让其进入我们的胃中。我们现今要归回到上帝在创造人类时的原始旨意中。”—中文版第23章(英文版第 380页)。任何一个人,在读到这段话的时候,都会下结论说:无论在什么情况之下,我们都不能吃肉。然而,就在几页之后,她又说了以下这段话:“肉类并不是最健康的食物,但我也不愿意说,每一个人都当废弃肉食。那些消化器官衰弱的人,在不能食用蔬菜、水果或粥类 之时,是可以常用肉食的。”—中文版第23章(英文版第 394, 395页,也请参星期五的学课内容。)当我们看她就某个问题所发表的所有证言后,我们就能得到适合每个虔诚基督徒的,平衡的观点。
虽然我们不能把吃肉喝水当成我们信仰的一切,上帝却已经给了我们良言忠告,为我们身体的健康提供了积极的指导作用。你在自己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上有多谨慎?为什么你非要等到疾病缠身才开始改良自己呢?
星期五 3月13日
进修资料: 读怀爱伦,《信心与行为》第三章,“基督是我们的义”;第四章,“怀爱伦划清界线”;第五章,“信心与行为”。
解释受上帝默示之书籍的更多的指导方针:
除了我们本课学习的那些原则以外,我们还需要(1) 在学习上帝话语的时候求告圣灵的帮助;(2)要保证有一、两本好的圣经译本;(3)找那些通用的,适合于所有人,所有地方,所有时代的原则;(4)要愿意 顺服我们发现的真理;(5)要有开放的头脑,并愿意放弃以前所持的观点;(6)避免走极端;(7)找经验丰富的人做参谋;(8) 运用常识。
怀爱伦论一次得救,永远得救:
“在 上帝看来,再没有比骄傲自负更可憎的;就人类而言,也再没有比这更危险的了。在一切罪愆之中,这是最没有希望的不治之症。彼得的跌倒并非偶然,乃是逐渐形 成的。一种自恃之心使他相信自己已经得救了,于是他便一步一步地走着下坡路,直到他竟 否认他的主。我们切不可安然自信,或在我们尚未进入天国之前感到自己是不怕受试探的。凡接受救主的人,不论他们的悔改是多么地诚恳,切不可教他们夸说或感 觉他们是已经得救了。这是导入歧途的。当教导各人怀抱希望和信心;但就是在我们将自己献给基督并且确知他已经收纳我们了,我们还不是在试探的范围之外。” —怀爱伦,《基督比喻实训》,中文版第13章(Ellen G. White, Christ’s Object Lessons, pp. 154, 155.)。
讨论问题:
? 1, 研究怀爱伦以上这段话的整个背景。然后再读一遍说我们不能讲自己已经得救的那句话。我们多么容易犯一个错误,就是:断章取义地理解一句话,使它完全违背了 作者的企图。为什么我们必须常常小心不要断章取义?你能从别人身上找到些什么断章取义的例子?为什么人们如此容易地犯此等错误?
? 2,还存在些什么滥用怀著的方式?有人会因为某些证言被滥用,而索性弃绝一切证言。对此,我们能做什么,好避免陷入这同样的错误?
? 想想上帝藉怀著给我们的健康改良信息。如果我们正确使用它们的话,我们将享受哪些大福份?我们必须注意避免些什么错误?
[NextPage]
第 12 课 *3月1日4–20日
先知恩赐的福气
安息日下午
阅读本周学课经文: 出 17:14, 34:27, 利 11:1–8, 申 6:4–7, 赛 44:8, 49:6。
存心节: “主耶和华若不将奥秘指示他的仆人众先知,就一无所行” (摩 3:7)。
贯穿整个圣经历史,主都是 藉先知在作工(包括那些著作没有收录在圣经里的先知),让他们去鼓励,超拔,并警告上帝的子民。无论他们的信息有多么不受欢迎,也不管别人怎样误会她们的 动机,这班人都只有一个目标:去让上帝的教会蒙福受益。这对怀爱伦及她的先知恩赐来说也不例外。
本周我们将看看上帝藉先知的恩赐给他子民的福气。如果没有上帝藉着预言之灵的带领的话,今天的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根本不可能存在。
主题思想:上帝为什么要拣选以色列民做他的选民?旧约时期以色列的年轻人是怎样受教的?上帝给以色列人一些什么有关健康的勉言?为什么以色列人把上帝的话刻在门框上?主怎样使用了先知的恩赐,让它造就了教会?
*学习本周学课,为3月21日,安息日做准备。
星期日 三月15日
使命
为什么上帝拣选以色列为他特殊的选民?申 7:7, 8;赛 44:8;49:6。
上帝拣选以色列作他的见证人。地上的万族都要分享主所赐给他子民的福气。以色列要扬声赞美他 (赛 43:21),要在列邦中述说他的荣耀(赛 66:19), 要成为外邦人的光。
基督教会的使命是什么?对于这项使命,我们执行得怎样?太 28:19, 20。
在 历史上,基督教会经历了两个长足发展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在第一、二世纪时最初建立教会的时候。第二个时期是在十九世纪,这一世纪也被称作”布道世纪。” 继十八世纪及十九世纪的大奋兴(the Great Rivivals)之后, 基督教会在欧洲和美洲建立了许许多多的圣经工会和布道会。在 100 年内,基督教友的人数从1800年的世界人口的百分之十八增长到了十九世纪的百分之三十四。
在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最初建立的几十年里,教友们相信只要将福音传遍北美的所有移民,教会就完成了上帝要它去把福音传给万民听的使命了。然而,怀爱伦在 1871 年如此写到:“青年应该熟谙别国的方言,俾准备好以便上帝可以利用他们为媒介,将他救人的真理传与其他的国家。” —《基督徒经验谈》, 中文版第35章(Life Sketches of Ellen G. White, p. 204.)。
然后在 1874 年,她在异象中蒙指示要把三天使的信息传到世界各地。在梦里,她被告知:“你 们对于现时代的圣工实在眼光太狭窄了。. . . . . . 这个信息必要有力地传到世界各地。传到俄勒冈、欧洲、澳洲,各海岛,以及各国、各方、各民。务要保持真理的尊严。它必发展成为雄伟的规模。许多国家正在等 待着主所要传给他们的更清晰的亮光;可惜你们的信心太有限,太微小了。你们对于圣工的概念需要大大的放宽”—中文版第36章(英文版第 208, 209页)。
同 年,安德烈牧师(J. N. Andrews)成为基督复临安息日教会官方差派的第一位海外布道士。他和他的一对儿女被派到了瑞士。三年后,玛提森牧师(John G. Matteson)一家被派到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今天,在联合国承认的229个国家中,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在其中的二百多个国家中开展了圣工。
我们怎样能在海外布道的同时也顾及我们自己国内的布道事工?
星期一 三月16日
教育
在旧约圣经时代,以色列的年轻人是怎样受教育的? 从以下这些经文中,在关于属灵方面的教育问题上,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什么重要原则? 创 18:19;申 6:4–7, 20–2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藉 着父亲的教训,希伯来的儿童们被教导知道上帝过去对他子民的带领,也因此明白他们现在该怎样在他面前行,以及上帝对他们未来的应许。他们也蒙教导学会了凡 能使他们作自己社区成功的一员所必备的技能。因此,她们所受的教育实际上是实际技能配合着属灵及信仰指导的全面发展的教育。
在复临运动的早期,曾有好几次,我们先辈中的一些人出面,为复临信徒的子女兴办私立学堂。但没有一个持久的。
然 后在 1872 年初,怀爱伦见了异象,蒙指示有关教育的正确方针。在这个异象的基础上,她撰写了长达 30 页的教育学原理。在她所提到的众多原则中,她强调,“我们需要建立一所学校,好让凡愿献身传道的都能在那里至少能学习一些公共课程,也能更完全地领受上帝 之道为现代所提供的真理。”—《基督徒教育学原理》(Fundamentals of Christian Education),英文版第 45, 46 页。
1872 年 5 月,全球总会行政委员会同意负责兴办战溪(Battle Creek, Michigan)当地的一所学校。6 月 3 日,第一所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官方学校开学了(总共 12会名学生)。两年以后,100 名学生报名注册上了刚开办的战溪大学(Battle Creek College)。
今天安息日会拥有的六千多所学校、高等学院和综合性大学在全球为一百多万学生服务。
今天的安息日会学校应该是什么样的?同其它学校相比,安息日会的学校应该怎样与众不同?将安息日会学校应有的特色列出来,与学课小组讨论。
星期二 3月17日
健康
上帝告诉以色列说:“你若留意听耶和华你上帝的话,我就不将所加与埃及人的疾病加在你身上,因为我耶和华是医治你的”(出 15:26)上帝给了他们些什么有关健康的指示?利 7:22-26, 11:1-8, 13:46。
数世纪以来,中世纪的人一提到麻疯病及黑死病(Black Death)就如同谈虎色变。直到教会领袖记起来圣经是如何将麻疯病人隔离开来之后,采取了隔离的政策,这才止住了瘟疫的传播。
对 于绝大多数的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先辈们,我们可以说,他们或许什么都是,但就不是健康改良者。在 1848 年的安息日研讨会中,他们大多会是一起围着午餐桌子共飨猪肉排骨。在 1848 的异象中怀爱伦蒙指示说烟草,茶叶和咖啡都是有害物质,但要等到好几年之后,全教会的教友才会欣然接受这一教导。
1863 年 6 月 6 日,怀爱伦见异象,蒙指示要教会实行健康改良。“我看到爱惜我们的健康,并唤醒他人去尽他们的本分是一种神圣的义务。”—《证言选粹》(Selected Messages, book 3),英文版第 280 页。两年后,1865 年 12 月 25 日,她又蒙指示: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应开办康复学院。1866 年,战溪西部健康改良学院(Western Health Reform Institute)开始兴办。这就是安息日会今天所拥有的,由三百多家医院,诊所和防疫站组成的医疗网络系统的开始。
对于那些认为怀爱伦抄袭了她同时代健康改良家的信息的指控,我们能怎样回到?
近 来对怀爱伦的健康信息的研究表明她的健康原则与其同时代的健康改良家们所倡导的有着质的区别。“现代医学已经证明了她的大多数的健康原则的正确性。. . . 但那些被断定为她所抄袭的资料来源的正确度却很低。这一不同之处证明怀爱伦的健康信息根本不可能来源于她同时代的任何人造的资料。”—布兰德和麦克玛洪, 《先知与她的批判者们》(Leonard Brand and Don S. McMahon, The Prophet and Her Critics (Nampa, Idaho: Pacific Press Publishing Association, 2005), 英文版第 87, 88 页。
健康信息是上帝给我们的精美礼物。就象他所赐的其他一切礼物一样,健康信息也有被滥用的可能,它的确也已经被滥用了。我们怎样能避免将这一礼物变成咒诅呢?
星期三 3 月 18 日
出版业
根据圣经,摩西是第一位把上帝的话写成书的 (出 17:14,34:27,申 31:24)。 今天圣经是历史上发行量最大,读者最多的书。
以色列要把律法书上的话写在什么地方?你想想为什么上帝给他们这个命令?申 6:1-9, 11:18-20。
把重要的谚语和话语写在住宅区显著的位置上是近东一带地方盛行的风俗习惯。这种风俗在穆斯林国家及西方的一些民族中很流行。在英伦三岛,在德国,奥地利及瑞典一些国家,仍然有人将字题在房屋上。
在以色列,将上帝的话写在他们住家的门框上是为了让她们时常记住上帝的话语,也因此不懈地遵守上帝的诫命。
出版在早期的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历史上起过什么作用?
我们教会的出版业不是出于人的智慧。在 1848 年,怀爱伦在麻省的多尔切斯特(Dorchester, Massachusetts)的尼哥耳斯(Otis Nichols)弟兄家见异象。出异象之后,她对怀雅各牧师说:我有信息要传给你。你必须开始编印一种小型刊物,分送与人。起初的规模虽小,但在人们阅读之后,他们就必寄钱给你以供印刷之用,而这工作从开始就必成功。我蒙指示,从这微小的开始,必要象一道一道的明光,环绕全世界。”—《基督徒经验谈》(Life Sketches of Ellen G. White), 中文版22章。
“一道一道的明光,环绕全世界”!这怎么可能呢?耶稣很快就要来了。安息日会的复临信徒人数又那么少。在他们当中也没有什么富有的人或有伟大的学者。整个世界也处于不信当中。但这个年前的妇女却预言她身无分文的丈夫要开创一项出版事业,并且还要将它发展成为全球性的? 自此以后,怀雅各花了六个多月的时间,才终于有了很小很小的一个开始。他总算以赊帐的方式印出了一千份八页长的杂志。今天安息日会拥有五十多家出版社,用二百二十多种语言传扬上帝的信息。
安息日会的印数品对你自己属灵的生命产生了什么影响?
星期四 3 月 19日
神学
贯 穿整个圣经历史,上帝都使用先知来保守他的子民避免神学上的偏差。怀爱伦的事奉也一样。在我们教会的早期,她要同形形色色的狂热主义现象抗争。一些人声称 自己已经完全了,另有一些人说不应该再工作了,还有一些人不断地为基督复临设定时间。在上个世纪初的卡洛格(Kellogg)危机中,她的证言将教会从泛 神论(pantheism)的危险中挽救出来。同时,她有几乎是单枪匹马地把教会带出了半阿里乌斯派(semi-Arian,不相信耶稣是上帝)的学说, 而进入了三一真神的真理(Trinitarian)。当班林吉尔(A. F. Ballenger)试图改变本会圣所的教导时,她又挺身而出,坚决他的学说。在使教会不至于陷入律法主义的过程中,怀爱伦也起了相当的作用。同琼斯 (A. T. Jones)和瓦格纳(E. J. Waggoner)一起,她是宣讲“只靠信耶稣得救,不靠守律法称义”的伟大的支持者。
去世之后,她的著作仍然为教会提供指导。在最近几年,她的著作为创造论问题提供了方向,而最近,创造论甚至在我们本会内部也开始遭到攻击。
在有关人类生命的起源问题上,旧约圣经有什么教导?创 1:1–3,出 20:8–11,诗 33:6, 赛 42:5。
根据旧约圣经的记载,主在六日创造了地上的生命。被翻译成 “日”的希伯来原文在创 1 中是 yom。 每当这个字在圣经的历史书卷中,同数字连着一起出现时,它都是指一段以24小时为间隔的时期(参 创 7:11, 出 16:1)。 藉着在创造周的第七日安息,上帝设立了安息日作为他完成创造大工的永远的纪念。简而言之,就是,不管我们当中有多少人想要予以否认,我们的坚持从字面上来理解六日创造的观点是建立在不可动摇的圣经基础上的。
虽然怀爱伦已经去世了近一个世纪,但在这个问题上,她的证言仍然对这一伟大的圣经真理予以了确认: “我被带回到起初创造的日子,蒙指示知道创造的第一周,就是上帝I在六日创造,第七日在安息日歇工的那一周同其他任何一周没有一点不同之处。”—《属灵的恩赐》(Spiritual Gifts)卷 3,英文版第 90 页。
虽 然有圣经明确的见证,虽然有怀爱伦有力的确认,但我们当中仍然有人坚持上帝创造人类生命是用了数百万年的时间,让其逐渐进化而来的。在圣经中我们能找到什 么例子说明有人因为深受他们那个时代的世俗之气的影响,以至于对重要真理盲然不顾?我们怎样能保守自己不落入同样的陷阱?
星期五 3月 20日
进修资料:阅读怀爱伦,《服务真诠》第九章,“训诲与治病”;《教育论》第一章,“真教育的根源与目的”及“教育对于救赎的关系”。
怀 著中的许多健康生活的原则,已经被她同时代的一些健康改良家们在小范围内所倡导。但我们发现他们的教导中有许多错误和极端,而怀爱伦因为有从上帝那里来的 指示,得以避免犯同样的错误。比如说,格拉翰(Sylvester Graham)和简克生(James Jackson),怀爱伦时代的两位重要的健康改革家, 就都教导说“不要吃盐。”而怀爱伦写道:“我用一些盐,而且常常使用。因为言不仅对身体无害,实际上还是血液的基本成分。”—《教会证言》(Testimonies for the Church)卷 9,英文版第 162页。
十 九世纪的其他健康改良家们所犯的错误,但却是被怀爱伦所避免的还包括:不要剪头;不要喝水–只应从水果中摄取水分;吃肉的时候,要多吃肥肉;肥胖之人才是 健康的人;不要使用香皂,等等。(参布兰德和麦克玛洪的《先知与她的批判者们》, Leonard Brand and Don S. McMahon, The Prophet and Her Critics, pp. 77, 78).
讨论问题:
? 在学课小组内,将你们对星期一学课的最后一个问题的答案拿出来分享。
?我们生活在科学至上的时代。许多人认为科学是唯一通向真理的道路。有趣的事,我们所教导的这一切(基督复临,因信得救,人死后的状况,等等)真理中,只有一项是可以用科学来验证的:健康信息。请思想这个事实所包含的深渊意义。
? 作为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信徒,我们坚持,并且理应坚持的一点就是我们所有的教义都来自于圣经,并且只来自于圣经。同时,如果我们相信怀爱伦是先知的话,难道我们不应该在教义问题上也将她的著作纳如我们的考虑范畴吗?我们怎样能平衡地使用她的著作来处理教义上的问题?
? 就象圣经一样,在怀著中也有一些难以理解的问题存在。我们怎样才能保守自己不将主要精力花在那些难以明白的问题上,以至于钻牛角尖,而看不到更大的画面?
[Next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