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教会事件与家庭教会合法化研讨会召开
![]() |
10月17日,中国福音会(China Ministries International )在洛杉矶中国福音会会议中心举办「守望教会事件与家庭教会合法化研讨会」。 |
![]() |
刘同苏牧师发言。(图∶大会提供) |
10月17日,中国福音会(China Ministries International)在洛杉矶中国福音会会议中心举办「守望教会事件与家庭教会合法化研讨会」。由海内外关心家庭教会的牧者、学者、信徒和媒体参与。洪予健牧师、刘同苏牧师和中国家庭教会传道人曼德、郑乐国、林悦恩等与会者发布了精彩的演说。
会议由中国福音会会长赵享恩牧师主持。会议开始先由北京守望教会早期会员林悦恩介绍守望教会情况,守望教会因为被剥夺了敬拜的场所,所以不得不进行户外敬拜。在至今已经28次的户外敬拜中,守望教会领导层都被软禁,很多信徒被遣返回老家,强迫下丢失了工作和住房。政府对守望教会的敬拜场所至今不给任何处理方法,还占据守望教会募集的2700万房款。她呼吁海内外华人更多关注守望教会事件。
洪予健牧师指出这次海内外教会不少信徒积极声援守望教会,但是就签名来看,西方人的签名是4,000多,华人才400多,华人不到10分之1。中国人的事情倒是西方人热心帮助,中国的基督徒到底怎麽了。不少海外华人教会对社会事务的冷漠、对公义的漠视,成为普遍现象。恐共、畏共,变成华人教会的特色。完全失去了教会应该做社会先锋、与黑暗争战的本色。
刘同苏牧师指出守望教会不畏强权的举止,为北京乃至全国各地家庭教会信仰自由的拓展取得了促进作用,其他家庭教会因为守望教会吸引了北京的维稳力量而得以有了较大的发展空间,北京已经再没有能力对付第二个将要出现的守望教会。经济、人力等维稳成本使北京不得不向家庭教会不断妥协,以前20人左右的敬拜聚会就干涉,现在已经把这个底线提高到200人。信仰自由度的扩大完全在於改革开放以来家庭教会信徒不断伸张自己权利的结果。
家庭教会传道人曼德指出中国宗教政策虽然比起「文革」有很大进步,但对家庭教会的政策还是继续钳制自由的五化∶「非法化、隐蔽化、分散化、控制化、三自化」。对此五化政策,新生代教会和信徒的诉求则是「合法化、公开化、整体化、自治化、独立化」。有些老信徒指责守望「现在比文革时好多了,还闹什麽?」,可见老一代家庭教会和信徒大多已经满足现状,但守望教会为代表的新生代教会和信徒,会通过诉诸法律或户外敬拜等维护信仰权利行动,不断拓展家庭教会的自由空间。
温州教会传道人郑乐国发表了「家庭教会争取教产合法化的必然性」演说。指出教产是基督徒实行圣礼崇拜的必然物质空间,信仰的属地性必然要求信徒拥有一定的物质空间,而且此空间必然是公共的。家庭是私人领域,真正的敬拜是在公共领域,所以,谋求家庭教会的教产的合法化和公开化是当代基督徒的必然要求。
参加会议的还有洛杉矶基督徒义显社的曾博士、洛杉矶当地的戴牧师、邱牧师、王牧师、DR.JOHN和艾迪牧师等近60位参与者。他们对一致呼吁海内外教会、同情守望者对守望教会施以援手、参与到推动中国信仰自由度和家庭教会合法化、公开化的进程当中。
中国福音会会将更详细的会议资料整理後向外界公布。
本报导由曼德撰文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