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封 面】【目 录】【下一页】中国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网  
§第四十三章 试图事奉上帝,又事奉玛门

  追求属世的利益,有损失一切的危险;因为求财深切,就会把更崇高的事物忘掉。在地上积聚财宝,便会产生忧虑与愁烦,再没有时间或心思来衡量永久财富的价值了……“因为你的财宝在哪里,你的心也在那里。”你的思想、计划和动机会变成世俗化,你的灵魂也会因贪婪和自私而受到玷污。“人就是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

  人的心灵可能是圣灵的居所。属于基督的那种出人意外的平安,可能常住在你的心灵之中;祂恩惠的变化之能,也可能在你的生命中运行,使你配得进入荣耀天庭。但你若心身全部用作自我服务,那么,上帝和天国就不是在你的人生中第一件重要的事。既然已把一切的精力置于世俗的一边,就不能把基督的恩典交织于你的品格中。也许你会成功地把财宝积聚于地上,并荣耀了自己,然而“你的财宝在哪里,你的心也在那里。”永恒的事物便会变成次要,而你仍可在外表上参与崇拜,可是,这样的敬拜却是在天上的上帝所憎恶的。你不能同时事奉上帝和玛门,若不是把心思和意志降服于上帝这一边,就是把你的精力用来事奉世界。三心两意的事奉,上帝是不会接受的。(评阅宣报1910年9月1日)

持久的财宝抑或是黄梁一梦

  基督呼召祂教会的会友们,要珍视福音中的确实与真纯的希望。祂对他们指向上面,并清楚地向他们保证说,持久的财宝是在上面,而不是在下面;他们的希望是在天上,而不是在地上。“你们要先求祂的国和祂的义,”祂说:“这些东西”--为你好处的一切重要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

  此世之事物令许多人的视线模糊不清,以至不能看见那等待着至高者的圣徒之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他们无法分辨确实、真纯和持久的财宝,与那些虚假、赝造之泡影,有什么不同之处。基督恳求他们把眼前遮盖永恒事物的东西移去,这就是祂坚持要移去那造成幻影与实物混肴的缘由。上帝恳求祂的子民把身、心、灵的力量,用作从事祂所期望的服务,并要他们知悉今生的财富和利益,实不足以跟永恒的财富作比较,这原是为殷勤追求永生的清醒之人而设的。(评阅宣报1904年6月23日)

全神贯注于追求财富

  那仇敌现正象洪水之前般坚忍地作工,他利用各样的生意计划和发明,致力使人全神贯注于此世之物;并用尽一切的才智,为要使人作出愚蠢的表现,令人专注于商务事业,而危及他们永生的盼望;又设计各样发明,使人的生命陷于危险。人们既随从他的领导,就会照他所设计的去行,因而变成全神贯注于追寻地上的财富和权势,以至全不留意“耶和华如此说”这话了。

  撒但看到自己能成功地使人心转离那与永生有关的严肃和尊贵之事物,而欢欣狂喜。他极力把上帝的思想挤出人心之外,并以世俗和商业精神取代之。他期望这世界能常处于黑暗之中,并要人忘记上帝和天国,又尽他所能管辖一切的生灵,这就是他的精心设计。在最后,他还提出各样的事业和发明,来占有人的注意力,使之没有时间思念天上的事物。上帝的子民,现今必须要醒起来,进行他们所忽略的工作。我们必须使用一切的心思能力来策划,不遗余力地宣扬在耶稣里的真理,简明而又有力地使人心大受感动。当我们计划工作的时候,要用尽量省钱的方法,因为这工作必须扩展至更遥远的区域。(评阅宣报1910年12月15日)

得自犹大的教训

  犹大本来有高贵的品质,但在他得救之先,必须把品格上的一些特性除去。他需要重生,不是从能坏的种子,乃是由不能坏的种子。使他趋于罪恶的,就是从遗传和培植而来的贪心,习以为常,贪心便成了他在一切交易上的方式,他的理财习惯渐渐发展成为吝啬的精神,结果成了致命的网罗。他用财利来量度正确的宗教经验,故此,一切真实公义的事都受压制。在他的生活方式上,没有为基督化的正直和公义原则留有余地。……

  基督知道他已被贪心所败坏,所以给他听取许多宝贵教训的特权,他也曾听闻基督所订下的各样原则,就是那些愿意进入祂国度之人,所必须拥有的。他曾蒙赐机会,可接受基督作他个人的救主,但却将之拒绝,并不愿把人生方式和意志降服于基督。他没有改变自己的行径,所以这贪婪的精神,也没有纠正过来。他一方面在外表上继续作一个门徒,在另一方面,却当着耶稣面前,把原属祂府库的金钱据为己有。……

  犹大若愿意有一个公正的心,便可由这些教训中得益处,但他却被贪婪之欲望所克服,而受贪财之心所管辖。因放纵自己,他准许品格上这种特性生长起来,根深蒂固,以致将他心中所栽种的善良真理的种子挤出。(评阅宣报1897年10月5日)

被贪爱世界所弄瞎

  上帝的圣工应在我们的计划和所喜爱的事物中占首位,这圣工既需要金钱,就要坦诚地传扬有关放纵自我的信息。一些人是如此冷淡和退步,甚至不察觉他们正在把感情集中于这即将永远消逝的地上财宝之上。对世界的贪爱,就象厚布般把他们捆缚起来;除非能改变行径,否则,就不晓得为基督实行克己牺牲是何等珍贵。我必须把一切的偶像和贪爱世界,从心内逐出。有些传道人和忠实的朋友,看见包围着这些自私自利之人的危险,便诚恳地指出他们的错处来,然而,非但没有接受这些出于诚恳的劝谏而得益,反之,却起来敌对那些忠实对他们的人。

  啊!愿他们能从属灵的昏睡中醒悟起来,现在就认识上帝!这世界正在弄瞎他们的眼睛,使之无法看见这不可见的上帝。他们不能分辨那些永恒珍贵的事物,只能从暗淡的光中观看上帝的真理,因而觉得这是无甚重要。只不过是短暂之物的极细微东西,却僭取了很大的比例,而令关乎永恒的事物,都在他们的计算中失掉了。(评阅宣报1893年10月31日)

真正的慷慨遭毁灭

  至于那些比较穷苦的人,倒往往是最尽力支持上帝圣工的。他们的物质虽少,却是很大方慷慨。他们不断地作大量捐输,就加强了他们的慷慨热情。当他们的收支刚好相抵之时,就使贪图世利之欲念,无从乘隙生长了。

  许多人一开始积聚地上财富之时,就盘算自己在多久之后才得到某笔数目;但正当他们焦心苦思,为己积财之时,就不能在上帝面前富足了。他们的善行赶不上他们的积攒,他们爱好财富之欲既加强,他们的感情意念,就全都被绑于财宝之上了。财富愈增,欲念则更强,直到有些人竟以奉献主的什一为苛捐苦税了。圣经说:“若财宝加增,不要放在心上。”(诗62:10)许多人曾扬言:“我若象某某人那么富有,就要加倍我的捐献,送进上帝的府库中。我的钱财决不作别用,只是专为推进上帝的圣工。”上帝已试验这些人,赐给他们财富;然而与财富俱来的,确是更强烈的试探,而他们的善行,反比在穷苦时之善行,大为减少。贪得更多财富之欲念,吸住他们的心思,于是他们便犯了拜偶像的罪。(证言卷三第403面)

  有些人在贫贱之时,钱虽不多,但却慷慨;及至得到财利之后,反而又变成吝啬的人。他们信心太小的原因,就是在他们发达后没有继续前进,也没有本着牺牲来捐献给上帝的教会。(证言卷四第77面)

【上一页】【封 面】【目 录】【下一页】

□ 本书版权所有---怀爱伦
心雨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