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 面】【目 录】【下一页】 中国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前 言

南方工作的经历

 

 怀爱伦在1890年代一再呼吁教会派遣布道队伍进入南方大园地。第一次呼吁于1891年发表在影响深远的给教会领袖的证言中,题为《我们对有色人种的责任》。这份文件以手稿的形式流通,然后印成小册子。就是这本小册子激起了怀爱伦儿子雅各·爱德森·怀特的布道热情,引导他在南方被忽视的人群中间开创布道和教育工作。为此他建了一艘名为“晨星号”的布道船。这艘船提供了住处,教堂,教室和印刷所。布道工作于18951月在密西西比州的维克斯堡开始。{SWk 5.1}

怀爱伦刊与于《评论与通讯》的十篇文章迅速补充了1891年的基本呼吁。这些文章是1895年和1896年怀夫人住在澳大利亚时发表的。{SWk 5.2}

怀爱伦于189511月出席了一次重要的讨论会。在会上主的使者进一步发表了勉言和告诫,随后又不时地发出鼓励和指导的信息。{SWk 5.3}

雅各·爱德森·怀特长老肩负着双重的责任。当他的布道船沿着南方的河流定期往返时,他手中的工作蒸蒸日上。他经常鼓励更多的家庭从北方过来,努力增添和加强他的力量。他还要指导这些新成员如何在这块特殊的园地中工作。{SWk 5.4}

作为完成这项工作的手段之一,爱德森·怀特决定把他母亲为南方工作所写的基本材料印成一本便宜的小册子,包括1891年的呼吁,《评论与通讯》文章和一些劝勉的书信。1898年夏季,印刷的文字排好了版,并在他“晨星号”小小的印刷所里印成了,题为《南方工作》。它是袖珍版的,钉在一起,包上蓝色或绿色的亚麻布。115页使得这本小册子将近有一英寸厚。{SWk 5.5}

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南方工作的发展,怀爱伦继续撰写勉言,以应付所出现的特殊问题。雅各·爱德森·怀特于1901年把其中的一些文字搜集在一起作为附录,但页数编在《论南方工作》的正文之后,首先作为无封面32页文献单独分发。后来附录与正文合成147页的小册子。这本小册子对所有关心南方工作的人而言是非常宝贵的。{SWk 6.1}

1902年怀爱伦出版了《教会证言》卷七。在这本书的当中,她在有26页的一章中论述了南方园地的需要并对那片广阔园地的工作进展予以指导。见《证言》卷七第220-245页。《教会证言》卷八在两年以后出版,在第3459-6191137150205页中提到了南方工作。主的使者不断地向教会提出这项重要的工作。{SWk 6.2}

令人欣慰的是这些反复发出的劝告和呼吁并未归于徒然。工作开始以越来越大的力量推进。这就引起了南方工作发展的程序问题。怀爱伦不断用曾最明确的话语告诉弟兄们,全人类是以手足的情谊连在一起的。她还提到当时的环境是,教会如果要实现她接触所有种族和阶级的使命,就不能忽视某些区域所存在的风俗和偏见,并需要极大的审慎。这一点以及此项工作的迫切性是1901年怀爱伦所出版的《教会证言》卷九第六编勉言的主旨。见《证言》卷九199-226页《在有色人种中工作》。细心的读者会发现,采用这里所提出的方法,是出于最高利益的考虑, “直到主指示我们更好的方式”(《证言》卷九207页)。{SWk 6.3}

对于绝版已久的《论南方工作》,一直有再版的强烈要求。这次的重印,使我们获得一份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预言之灵勉言。这份材料会促使教会了解自己的责任,清楚地阐述了伟大的基本原则,导致一项发展兴旺之工作的开创。在重读这些勉言的时候,要考虑到1890年代写作时发背景。国家摆脱奴隶制仅2530年。黑人的境况是凄惨的。教会需要为当时忽略了主大葡萄园这个重要的部分而受到责罚。正是文章里所清晰描述的这些状况构成了这份具有历史意义的文献——《论南方工作》。{SWk 6.4}

有见识的读者十分了解人类所迈出的伟大步伐一直遭到误解和可悲的忽略,也知道教会已奋起行动,越来越多地接受面前如此急迫的布道见证挑战。其结果是在美国,有色人种信徒的比例超过了白色人种。有能力的黑人在我们教会的机构和组织中占据了负责和重要的位置,从地方教会的牧师,教会学校的教师到总会的工作人员。{SWk 7.1}

为承载更为完整的记录,从而补充历史的背景资料,《论南方工作》以此便携廉价的形式再版。本书包括了1898年《论南方工作》初版和1901年增订版的全部内容。{SWk 7.2}

为了确保材料的准确性,已认真查阅了文献的出处,仔细地与原材料校对过。一篇显然被雅各·爱德森·怀特忽视了的《评论与通讯》文章,已经加入。有一章按照正确的时间顺序改动了在这本小册子中的位置。有几处插入了一些对历史背景的说明。目录提供了很有用的信息,涉及各段的出处及其与原文的关系。每章标题后面均注明更早版本的页数。我们努力使这本重印版成为一份准确、有教育意义和有益的文献。{SWk 7.3}

怀爱伦著作托管委员会

1966322日于美国首都华盛顿


□ 本书版权所有---怀爱伦 译 李少波 李冬妮 校 吴涤申

蔡有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