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上一页】【封 面】【目 录】【下一页】 | 中国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网 |
十七.死海之“游” | |
在死海沿岸一带所要参观的古迹甚多,行程时间排得很挤,所以根本没有预算花时间在死海里游泳。主后六十八年罗马皇瓦斯比珊(VESPASIAN)带着一班卫兵到死海来游玩。他曾听人说死海的水很重(物理学称为比重大)竟能把人浮起来,很想知道是否属实。但当然身为皇帝,不能因好奇心而自行跳下试浮。假如人所说的非真,岂不被淹死而罗马帝国失去一个英主?所以他下令挑了几个不会游泳的卫兵,把他们双手绑在背后,投掷在深处。果然,浪花落处,水面回复平静时,这几个可怜冒死的士兵一个一个浮出水面,再不下沉。(约瑟弗没有题说他们有没有从水面高呼“皇上万岁”!) 今天旅程上想不到有半小时的空闲,便与司机议价,多给他五元美金,带我们到一个游泳场去。泳场内看见从世界各国来此游泳的旅客。严格来说在死海里只能浸身,谈不上游泳。到处都有告示板写着:“当心勿让海水入口入眼”。我有一位同事不慎让水入眼,痛了几天。水内除了盐份更含大量氯化镁(MAGNESIUM
CHLORIDE),所以水味苦涩之极,且能暂时损坏舌头上的味蕾,叫你三日不知肉味。(可怜那几个卫兵!) 初进入水里感觉有点奇异,海水在皮肤上很是滑腻,就如涂上花生油一般,这是因为它含多量的氯化钙(CALCIUM
CHLORIDE)。我仰天浮在水面上,那种轻快缥渺的感觉,其妙莫名。男游客们浮在水上用双手看书籍看报纸,也有围在小浮桌上打牌。女士们浮在水进行种种美容的步骤,各适其适。还有些人到此浸浴,要藉水内各种磺物盐把皮肤病治愈,我想这很有道理,因为没有细菌能吃得消这样浓厚的腌制。原来我在水里浸了二十余分钟后,全身皮肤便开始有一种很特异而又不舒快的感觉,是一辈子未有过的。我想这也许是捕鱼人把活生生的鱼埋在盐粒里腌制咸鱼时,那些鱼所经受的感觉。出水后,不一两分钟,皮肤上可见白盐粒,匆匆到浴房把海水冲净,这种随咸鱼的感觉随之而消失。 沿路向死海南行发现路旁白沙粒、白沙堆愈来愈多,就如雪溶稀残一般。前面有一个牌子,停下车来仔细看看,只有一个字看得懂,就是亚伯拉罕的侄儿罗得的名字。司机说这是亚拉伯文,说罗得之妻是在此区变为盐柱。这白沙粒、白沙堆都是食盐。你若不小心,导游多赚几元美金会带你去看罗得之妻所变成那条盐柱哩!(差不多经历了四千年的风霜雨晒。)这里是个盐世界,科学家估计死海里有11,600,000,000吨食盐,故又名盐海;陆上有极大面积的盐山(岩盐)。第一次领会耶稣的话:“你们是世上的盐”,盐能调味,盐能防腐,盐是生命的要素。基督徒在社会应作盐,增加世人生活的乐趣,防止社会腐败,更能将基督的生命带给世人。把世界五大海洋中的盐抽出来,能筑一道一里宽,一百八十里高的盐墙,环绕赤道一圈,上帝造这许多盐,处处提醒我们要发扬盐那样的美德。 我们在路上看见不少工厂,有引海水入田而蒸发制食盐的,有提取炭酸钾作肥田粉的,但最有兴趣的却是观察死海极南端的水底地区。大多数考古家和圣经学者认为这就是所多玛蛾摩拉二城的古址。从死海北部到中部(即全海三分之二)极深,约一千三百尺,故在亚伯拉罕时代,这死海里便已存在。历代以来河水流入稍微超过蒸发,所以过去一百年,科学家准确记录水面极慢上涨。南部的三分之一则不超过十六尺深,我们看见不少树木在浅水中生长,可知四千年前必是罗得所住的所多玛城。 今天游客仍可在岸边看见从南端海底涌出的沥青块,符合创世记14:1—10所说:“所多玛王比拉蛾摩拉王比沙……在西订谷会合,西汀谷就是盐海,……西订谷有许多石漆(即沥青)坑”。多位古史家都与约瑟弗(保罗时代犹太史家)同样形容死海南部曾有大火毁灭数城,在他们的时代仍看很见此焦土黑色的遗迹。我们的车在此区巡行的时候,因为汽油便宜,请司机四处兜行,尽量观看这一带的情景。原来死海东南有几条小溪流入死海,这一区今日仍是极度肥沃的耕地,故此很可能今日死海南部三分之一浅水滩处,就是古代肥美的所多玛和蛾摩拉。“罗得举目看见约但河的全平原,直到琐珥(今日也是在死海南端)都是滋润的。那地在耶和华未灭所多玛蛾摩拉以先,如同耶和华的园子(伊甸园),也像埃及地(尼罗河肥沃的流域)”。创世记13:10。 相传罗得之妻在此变为盐柱 反过来,在死海其他地区所见的情景,恰巧相反。我一辈子第一次进入名副其实的盐世界,盐山盐地盐海,连空气也带盐味,怪不得寸草不生,所以连动物也绝了迹。只有一样方便,我们忘记了带盐,午饭时俯拾即是。人都说“天下乌鸦一样黑”真假不得而知,幸而天下的盐是一样咸。读者可想像这是怎样的一个死世界,只有棕黑色,绝无青绿,这正符合(申命记29:23):“又看见遍地有硫磺、有盐卤、有火迹、没有耕种、没有出产、连草都不生长,好像耶和华在怒中所倾覆的所多玛、蛾摩拉、押玛、洗扁一样」。 除了以上多项事实,考古学界最负盛誉的权威柯百里(W.F.ALBRIGHT)博士在此发现主前一千八百年前(亚伯拉罕时代)一座大庙堂的遗址,显然是古代每年一次庆祝和祭神之处。因此庙堂面积庞大,证明这一带必有千万居民和城邑。所以学者们认为死海南部的三分之一应当是所多玛、蛾摩拉的旧址无疑。这就引起一个很有趣的问题:我在这一带兜来兜去,向去看,向平原看,又向浅水看,想找寻一个圣经问题的答案。 许多基督徒相信人若反抗上帝,将来要在地狱里永远被火烧,因为他们看见圣经说:“那些违背(耶和华)人的尸首,他们的虫是不死的,他们的火是不灭的」。(以赛亚书66:24)“火不灭”,岂不是用永火烧罪人烧到永远?又启示录14:10—11说罪人要“……在圣天使和羔羊面前,在火与硫磺之中受痛苦。他受痛苦的烟往上冒,直到永永远远”。假如没有永火,又怎能看见其烟永永远远向上冒? 研究圣经和研究其他书籍,都有两种方式:㈠ 皮毛。㈡
深入。若只拿住“火不灾”,或“烟往上冒直到永远”几个字便咬定地狱永远有火烧烤罪人,也许就谈不上是深入的研经。要作深入研经有两个方法:㈠求上帝的圣灵开导。㈡
把全本圣经六十六卷内一切(一切一切)与此题目有关的章节,互相比对,去找出正确的答案来。 甲、圣灵开导 上帝的圣灵曾开导一班基督徒的思想,其推理步骤如下: ㈠
“上帝就是爱”,这是圣经干百次提及的事实,也是圣经的主题。既然如此,一位以仁爱慈怜为怀的上帝,怎能永远焚烧罪人。(这真是不可想像的暴行)。近代无神派学者们,因为对圣经没有作深入的研究,人云亦云,误信了这绝非出自圣经的“永火”假道理,而藉此攻击上帝,诋毁祂为宇宙最不仁最残酷的暴君(假如永火是真的,我也不会敬拜一位如此残酷的神。) ㈡ 耶稣明说:“信子的人有永生。不信子的得不着永生”。(约翰福音30:36)假如恶人要被永火烧到永远,他岂不是要得着永生?这却是直接违反耶稣的话。 ㈢
细心看看上文引以赛亚书的话,纵然是“虫不死”,“火不灭”的话,须知道虫所咬的,火所烧的,也不过是恶人的尸体,而并非活人的身体。 原来古希腊古埃及哲学家闭门造车而产生的恶人永远受苦说法,传到今日,大多欧西人士信以为真,在东方更有十八层地狱之说。此外,有些基督教竟信永苦炼狱的话,造成普世的人类,基督徒与非基督徒,都不假思索地相信这种说法。 乙、以经解经 论恶人的刑罚,圣经曾说:恶人要: ㈠ 如粪灭亡,如梦飞去,不再寻见。约伯记20:5—8。 ㈡ 如羊的脂油消灭,如烟消灭。诗篇37:20。 ㈢ 如烟被风吹散,如腊被火熔化。诗篇68:2。 ㈣ 如暴风一过,归于无有。箴言10:25。 ㈤ 如早晨的云雾,速散的露水,糠秕被狂风吹去,又像烟气腾于窗外,何西阿书13:3。 ㈥ 如碎稭被烧尽,树根树枝一无存留。玛拉基书4:1。 ㈦ 必成为灰(原文无尘字)。玛拉基4:3。 ㈧ 如稗子被丢在火炉里烧(耶稣的话)。马太福音13:38—50。 ㈨ 如葡萄废枝被丢在火里烧了。约翰福音15:6。 ㈩ 被剪除被拔出。箴言2:22。 (十一) 要归于无有,连他的住处也要归于无有。诗篇37:10。 还可以引不少同义的章节,但也许没有需要了。归纳这堆经文,就可看到这个题目“全豹”:恶人要归于无有,(而不是活生生地在地狱被永火焚烧。)有人相信身体可以毁灭,但灵魂却可永远活着受罚。耶稣说人的身体和灵魂都可以被毁灭。马太福音10:28。 用以经解经的方法研究永火的题目,则更有趣。全旧约中用“永远”或“永永远远”共四百四十八次,但从无一次是用来形容活生生的恶人被火烧。再看看上帝说: ㈠ 烧以东的火昼夜不熄灭,烟气永远上腾。以赛亚书34:10。 ㈡ “所多玛蛾摩拉……受永火的刑罚”。犹大书7。 以东是在死海南部一带的沙漠山丘地带,我在这几百万里内兜游遍境,没有看见不熄灭的火焰。今日站在死海南岸上,向山看,向平原看,又向所多玛、蛾摩拉的故址死海水面看,连星星之火也看不见,更看不到永火。我便满心感谢上帝,祂从前用永火烧毁这几座恶城,将来用火永烧灭恶人,都是极短期时间的火,正如耶利米说:“所多玛……是转眼之间被倾覆”(耶利米哀歌4:6)。我今日也看不见烟气上腾,就知道这位仁爱的上帝,虽然为恶人本身的好处(因为恶人在天国和新天地无罪完美的效善环境中,必感觉万分局促不安)把他们消灭,他“必不永远怀怒”。 原来这“永远”的形容词,依圣经上文下理的用法,乃是指这火的功能——永远消灭,永远成为无有。并且这火的效果是世世代代成为荒废。以赛亚书34:10。 虽然我在死海旁几天热得要命,然而确实知道将来必无地狱永远的火炉,也觉得凉快多了。
死海岸边之岩洞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死海荒漠 死海之游(左边的是作者) 世界最低之陆地——死海岸边 死海夕照 死海北部附近的典型小镇 |
|
|
□ 本书版权所有---何汉从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