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上一页】【封 面】【目 录】【下一页】 | 中国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网 |
一.米所波大米的原野 | |
四千年前在世界文化及圣经历史发源地米所波大米出生了一位伟大的圣经人物,名叫亚伯拉罕。米所波大米区东北有底格里斯河,西南有幼发拉底河,故又称为两河流域。今天我从伊朗西南边境波斯湾北岸处,坐小木艇横过美丽平静的底格里斯河,踏上伊拉克王国的领土。 以圣经历史说来,除了尚未有确实考证的挪亚方舟山(亚拉腊山,今日土耳其东部)外,伊拉克王国的米所波大米区可说是最早期的圣经地区。它有吾珥城,即亚伯拉罕的故乡,又有巴比伦城,即但以理书尼布甲尼撒王的京都,及约拿书中的尼尼微城,即亚述帝国的首都。 一八〇〇年左右,庞大世界性的“东印度公司”在伊拉克国都百达城分行的负责人利查氏,利用他死前十年的光阴遍游无数亚述巴比伦的古迹,收集极多上古史期的石碑文物,运回伦敦大英博物馆收藏。这批上古史期楔形文字的碑石无人能懂,顿时引起考古学界的兴趣。因利查氏出版的考古书使法国人要求政府遣派副领事包特氏往伊拉克国北部收集考古碑石文物。 包特氏打探情势,知当地村民一向发掘古碑及古时雕刻的石像,将之焚烧以取石灰作为建筑材料。他便选择一个小山邱作对象开工。为什么考古家都找山邱为对象呢?原来上古时代或村或城的居民要建新屋,大多是把旧屋拆下,夷平旧屋砖石(地台便因此增高),再从城墙外别处运来砖石建造新屋。所以一代一代拆下,夷平,建造,全城便因而愈来愈高。马太福音书5:14“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隐藏的”,除了耶路撒冷是天然石山外,当时各城经过许多世代的建造,都已成为人造山邱。所以要找寻古碑,非向山邱动手不成。 包特在这山邱掘了两年,发现重要古物极众。多年以来,怀疑圣经的学者都指着以赛亚书20:1所提到的亚述王撒珥根质问卫护圣经的学者,此是何人?在一切古史传记及石碑上,从未见过他的名字。圣经既有古史不能证实的假名,怎能是一本确实可靠的书?包特在一八四二至四四年的发掘收获中,最重要的莫如撒珥根石碑,碑文说:“我围困攻取撒玛利亚,并掳去二万七干二百九十居民”。原来撒珥根就是圣经中亚述大王西拿基立之父(以赛亚书36章)。在这发现中,不但此名不见经传的亚述王突然复起斥驳怀疑圣经的人,更证明圣经所载他攻打帕勒斯厅的历史都是真确无疑的。 上帝容许这些碑石在沙堆下埋藏了二干五百年之久,到祂要显扬圣经的时候,被挖出来作证。法国派出一队人去发掘,近年来芝加哥大学在此工作,掘出撒珥根的故宫,及极多碑石,石像、石画、巨型的人首牛身或狮身像、器物、家具等,现陈于芝加哥博物馆中。 当游客到此参观时往往会大失所望。除了一条死静的小村外,欧美诗人所歌颂的亚述大国的威荣,如今安在呢?回想当年在撒珥根故宫坚固的围墙上,哨兵日夜巡视,商人从各地运来奢华的物资,歌舞宴乐,好不热闹。然而曾几何时,亚述的豪势荣华消失,美丽雄壮的宫殿变成废邱,至终连撒珥根的大名也被人忘记得一干二净。然而把撒珥根名字保存起来的圣经,却永存永立,因为它是上帝所写的圣书! 假如你有机会在米所波大米坐火车经过平沙无垠的原野时,你会想象早期在此考古人的苦闷。千百方哩内平得像湖面一般。到处一个一个人造山邱,又无可靠的地图,怎能知道你所发掘的是什么城呢?人人都想掘出尼尼微大城,故当包特开挖撒珥根故宫时,他竟以为这必是尼尼微城无疑,所以他在此地发掘的记录误命其名为“尼尼微的古迹”。现代地名也使人混乱不清,例如尼尼微今日的名称是约拿城,这还有点合理,因为约拿曾奉命到此大城警告居民。但称创世记10:11的迦拉城为宁录,则易使人大惑不解,因为宁录所建造的城有多个。“古实又生宁录,他为世上英雄之首;他在耶和华面前是个英勇的猎户。所以俗语说,像宁录在耶和华面前是个英勇的猎户。他国的起头是巴别、以力、亚甲、甲尼,都在示拿地。他从那地出来往亚述去建造尼尼微、利河伯、迦拉、和尼尼微迦拉中间的利鲜,这就是那大城。”(创世记10:8—12) 有一个英国青年名叫里约氏,在一八四五年到底格里斯河考察,见有一个巨型人造山邱,村人称之为宁录城,他决定在此发掘。两星期后一天,他在帐棚中与一位土酋谈话时,两个工人从发掘地区乘马急速赶来说:「快来看,我们挖出了宁录本人,你不信吗?我们亲眼看见宁录。」里约和酋长鞭马飞驰,果然看见一个巨型带翅膀的人首狮身像。
这消息一传十十传百,传到二十里外的土耳其省长耳中,他不知挖出来的是宁录的老骨头(四千年的骨头!?)抑或是这位英勇猎户的图像,便妄然下令里约停止发掘。不久里约再行发掘,但他在记录中误命其名为“尼尼微城遗迹”,怎知这乃是迦拉城。 这些错误非但无关重要,更有证实圣经之效。因为在包特及里约拼命发掘且大有收获时,正是十九世纪中叶。当时无神派、怀疑派,反对圣经及企图毁灭人对基督教信仰的学者,正乘着文艺复兴的浪潮,高呼理智时代,一切须赖理智判定,信心绝不可靠。一八六九年大名鼎鼎的学者赫胥黎首创“不可知论”Agnosticism一词,针对宗教信仰施暴;上帝的存在,天使的服役,永生,神迹等,若不能用科学方法证明,在试管里证实,则人不可知,人既不可知,则不可信。
反对圣经派系中,有所谓批评圣经系。此系虽然尽力挑剔所谓“圣经的错误及矛盾”以期摧毁圣经的权威,它却分为两派。㈠
低级评经:针对圣经的上古版本及字句而着手批评,这还可说是脚踏实地,有点根据。但最不合情理的就是㈡
高级评经:它并无实在事实的根据,不过是凭幻想更是凭空批评,称之为高级也很适当。十九世纪中期,千万基督徒被高级评经所迷惑,抛弃信仰,丢下圣经,为什么?因为旧约圣经所记载的大城如尼尼微、迦拉、迦勒底的吾珥及其他的地点,仍被埋藏在沙土之下,未被发现。由此而推,宁录、亚伯拉罕、尼布甲尼撒、伯沙撒等圣经人物,必都是天方夜谭之类怪诞神奇小说的物,结论就是:圣经信不得也。 就在这时,包特、里约及其他考古学者一面挖错了城却一面挖出了无数的圣经铁证,堵住各级评经家的口(暂时)。里约极多发现中最惊动基督教界的莫如亚述王撒缦以色碑,以黑岗岩石凿成。我在伦敦大英博物馆观看此碑时,深知上帝的手引导这个发掘。因此碑刻着旧约列王记下所载的以色列王耶户事迹,且刻着一幅石画,耶户全身跪倒伏在撒缦以色王面前进贡投降。到今日为止,古以色列诸王中只有耶户的肖像存于人世,诚如耶稣所说:“这些石头必要呼叫起来”。
圣经的历史性是绝对可靠的,除了上述例证之外,不妨看看旧约列王记中亚哈王的象牙之宫(列王记上22:39)。里约在两河流域一带多个故宫遗址或坟墓中,掘出极多的象牙牌匾及碎片。当宫殿被敌人侵占时,这些精美的象牙装饰品从墙上剥下,完好的带走,破碎的留下。考古学家一直想探查它们的来源。
数年前,另一批考古队,在离伊拉克几近一千哩远的以色列国古都撒玛利亚,发掘亚哈王故宫的时候,发现不少的象牙碎片和牌匾,也极其精美。他们便想起里约一百年前的发现,便把两组象牙比较,发觉在大小、形状、精工技巧上完全相同。原来主前七二二年亚述侵占亚哈的象牙宫,掳去一切精美象牙物品以装饰亚述国的王宫,但一百年后,亚述王宫遭遇同样命运,所以两国故宫都有同样象牙品遗留到今日。 怀疑派人在这两地发掘之前,怀疑圣经的记录,哪有这么许多象牙来建造象牙宫,也许这宫是用象牙色的漆着色罢了,哪知圣经的记载都是确实无可怀疑的。
(古吾珥王墓入口) (吾珥城废墟) |
|
|
□ 本书版权所有---何汉从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