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本书最末的一章,也是总结的一章。本书的要旨是述说耶稣在世上为我们的缘故过了三十三年的生活,成全了救赎我们的大功。有一位神学家说耶稣到世上来不单是为我们死,他更是要教导我们生活。耶稣的生活,是绝对信靠他在天上的天父而过的生活。照样,我们作他信徒的生活,也必须是绝对信靠耶稣而过的生活,为此,我们应当切实知道:无论在我们的生命中遭遇什么事,耶稣自己早已知道要怎样作事帮助我们,照顾我们,卫护我们。
请看约翰福音第六章第五节:“耶稣举目观看,见一大群人向他走过来,就对腓力说:我们从哪里买饼给这些人吃呢?他说这话,是要试验腓力,因为他自己早已知道要怎样做。腓力回答:就算二百银币买的饼,每人分一点点,也是不够的。有一个门徒,就是西门彼得的弟弟安得烈,对耶稣说:这里有个小孩子,带着五个大麦饼,两条鱼,只是分给这么多人,有什么用呢?耶稣吩咐门徒:你们叫众人坐下。原来那地方的草很多,众人就坐下,单是男人的数目约有五千。耶稣拿起饼来,祝谢了,就分给坐着的,分鱼也是这样,都是随着他们所需要的。他们吃饱了之后,耶稣对门徒说:把剩下的零碎收拾起来,装满了十二个篮子。”
马可说那天耶稣的讲道很长,到太阳下了山才讲完。耶稣知道在他面前有成千上万饥饿的群众,他也知道他们快要欲饫饱麦饼和鱼,他却先问腓力说:“我们在哪里能买讲给他们充饥?”这是要试验腓力的信心。耶稣想要的不是食物而是信心。如果腓力信心充足,他也许会说:“伟大的主啊,我们不需买什么食物,你比摩西伟大得多了。他借着你的权力喂养二百多万以色列人达四十年之久。你现在只须说一声,饼如雨从天下降,所以我们不需要买什么。”
如果腓力有更大的信心,也许他会说:“主啊,我不知道往哪里去买饼。但是在我想来,要喂饱这许多人,根本不需要给他们吃真的麦饼也可以叫他们的肠胃感觉十分饱足,饱到不能再多吃一口。因为经上记着说: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更是要靠上帝口里所说出的一切话。所以只要说一句话,他们就都给喂饱了。”读者,你想腓力能有这样大的信心吗?我想他应当能够。他亲眼看见耶稣医治长大麻疯的病人,百夫长的仆人,和彼得的岳母。有一次腓力和众门徒在加利利海往加大拉途中,忽然风浪大作,甚至船被波浪掩盖,快要下沉时,耶稣斥责风和海,风和海立时听命平静下来。他也看见他叫睚鲁死了的女儿复活,医治瞎子哑子聋子和那两个被鬼附的疯子。他是个能叫医院和殡仪馆关门的全能者,要喂饱这几万人,不会是一回大不了的事。
当耶稣问腓力在哪里可以买到麦饼时,他却显出十分微小的信心,你看他第一个反应是什么?他先想到计算银币,当时罗马的币制中,这银币叫做丁那利。一个丁那利是普通工人一天的工资,所以国际圣经新译本说是八个月的工资。腓力便开始计算银币,一、二、三。四…·,·,说:主啊,就算二百个银币能买到的麦饼,也是不够的。其实耶稣没有问腓力需要多少钱才够,他是问他要怎样办理,从哪里可以买饼。司布真牧师评论这段经文说:“腓力向着消极的方向去想:不够。不足、不能应付。我亲爱的基督信徒啊,你们还不知道你们自己的力量是不够不足和不能应付吗?无论什么时候,我们若闯进这消极思想的领域里,总是会叫我们失望和沮丧,心灰和意冷的。”
保罗对哥林多教会教友说的话,大可以用在本会教友身上:“你们想想,你们这些蒙召的,按人来看,有智慧的不多,有权势的不多,出身尊贵的也不多。”不错,我们常常说,本会是在一八六三年正式成立,第一次代表大会只有二十个代表,全体教友人数也只有区区几百人。今日(这篇讲道是一九九九年印行)全球的教友人数已达一千多万但是我们应当想一想:这一千多万的信徒,跟全球几万万佛教徒,八万万回教徒,和十万万的天主教徒还有六/七万万的印度教徒,数量上怎能相比呢?我们若用人数来计算,怎能把三天使的讯息传给全世界上六十多亿的居民呢?
感谢上帝,我们不须灰心丧胆,不须因为自身不足不够而自暴自弃。五个饼两条鱼虽然是微不足道,但是只要放在耶稣手里,这天国的福音,必能被传遍天下,对万民作见证,耶稣必有完成他的圣工,照着他所定的日期,准时回来,这是以整个教会来说,当我们遭遇不如意事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光在计算心痛头痛的事和不好过的遭遇。我们有没有计算上帝的全能,有没有数算地的恩典?
除了试验腓力的信心,耶稣也是试验他的爱心。腓力爱人的心也许比他的信心大一些。耶稣好像是对腓力说:你肯帮助我喂饱这一大群人吗?“我们”从哪里买饼给这些人吃呢?我需要你的帮助,“我们”应当怎样办?
腓力很爱耶稣,他很乐意帮忙这事,所以他首先使用他的数学。别的门徒都叫耶稣打发群众散去,到附近各村镇自己买食物。腓力却爱群众,想法叫人人能吃一口也好。有一个评经家说:“腓力对人的爱,是很重要的性格。上帝极少选用心肠冷酷无情的人(约拿也许是这样的人),基督徒若没有爱人的心,就不能为基督去救助世人。只有在我们心中贮存温暖,才可以在别人心中产生温暖。”
许多信徒心中存有的爱心比信心大。我们且看看耶稣怎样增加腓力的爱心和信心,如果你是位老师,你班上有一百个学生,一般来说,有十个是聪明过人,甚至是青山出于蓝的学生。又有十个是冥顽不灵,广东人叫做拉牛上树天资欠佳的学生。中间八十个是中等人,我是其中之一。腓力在十二门徒中不像是出人头地的头十名,看他有一次对耶稣说:“主啊,请把天父显给我们看,我们就知足了。”这显然不是十分聪明的要求,所以耶稣说:“腓力,人看见了我,就是看见了父,你怎么说将父显给我们看呢?”虽然他不是十二人中最聪明的一个,我想他也不是最笨拙的一个。许多人认为彼得雅各和约翰是名列前茅,跟着就是安得烈和多马,也许腓力是在中间,第六名。才智平常的人需要被试验,叫他们可以有长进。因为绝大多数的世人才智中庸,所以他们常有苦难和不如意的事,叫他们能在灵性上生长。这便引入这篇讲道的题目:耶稣自己早已知道要怎样做。
耶稣“知道”,他从来没有迷乱,昏乱,瞠目结舌,不知如何是好。仔细看看四福音的记载,耶稣对万事应付自如,对百事胸有成竹,从没有措手不及或是感觉某些事是突如其来而无从应对。他从来没有着急,也没有迟到早退,永远是按时赴约。习惯迟到的人,是经常在慌忙甚至混乱状态中,但是耶稣却有充裕的时间去做他要做的事务。
上述约翰福音的经文告诉我们一件事:无论什么时候,我们有需要,或遭遇困难,耶稣不单知道,他更知道要怎样供给我们的需要,怎样解决我们的困难。在安得烈还没有告诉他那个男童带着五个饼两条鱼之前,耶稣早已知道了。我不知道那个男童清早离家的时候,为什么要带五个大麦饼和两条鱼。我却深信耶稣感动他的心,说:“童子,你要多带些午餐的食物,把那些饼都带去,又不要忘记多带几条鱼。”所以三万多人的群众中,只有这个童子带来食物,耶稣是知道的。读者在你遭遇困难的时候,耶稣早已知道怎样帮助你。你不知道,他却知道。
可是这里常常发生一个问题。不错,耶稣自己早已知道要怎样做。只是他要怎样做跟我们要他怎样做往往是背道而驰。在这段经文中,耶稣问非腓力从哪里买饼,其实他早已知道不要买什么。耶稣提及“买”,是因为门徒催促他遣散群众到别处去买食物,所以买饼不是耶稣的主意,而是门徒的主意。耶稣的主意是要运用神迹,造出饼和鱼来供给群众的需要,门徒却只想使用普通的食品,一位基督教作家说:“耶稣基督行神迹跟今日电视上牧师行神迹是大不相同的。有些教会极度强调神迹,如果是这些牧师行五饼二鱼的神迹,他们会像变把戏那样把两条鱼向上抛,叫观众可以看见这两条鱼在空中变成四条、八条、十六、三十二、六十四。一百二十八、二百五十六……到变成够三万人吃饱的鱼山为止。那五个饼也是用最戏剧化的方式越变越多。耶稣却不是这样。他知道要怎样做,他却是以他自己最尊严的方式去做。”
就在这里我要问读者一个极重要的问题:你愿不愿意让耶稣照他的意思为你做事。我的先父是牧师,他也希望上帝能使用我引导人信主。我从小就想做医生,我父亲也知道,他说:病人很尊重医生的话,有时候医生劝他们信主,效果比牧师还大。我读完了四年医预科,同班毕业的有位孙汉东弟兄,十分爱主,他也希望做医药布道工作。我们为了进医学院祷告多年。只是耶稣的想法跟我两人的想法大不相同,结果,我们都没有功读医科。孙汉东弟兄赚了许多钱,资助传道工作。至于我,耶稣早已知道他要我做他的仆人,在我来说,这真是何等荣幸的委任。
我去澳洲读神学,没有钱买船票。耶稣安排了一位朋友借我一张船票的钱,便成行了。在第一年课程读完时,我欠学校一万元。这是一所工读学校,可是那年学生人数太多,粥少僧多,没有办法找到工作。耶稣早已知道他要怎样解决我这个难题,事务主任找我,他说:“你们外国学生入校先交了一笔保证金(也许是几百元,)我疏忽了,没有经常查看你的经济状况。我已为你找到一份工作,在本会的食品工厂,离男宿舍五分钟路程。工资十分好,只是常常要当夜班,晚上十时至凌晨二时或凌晨二时至六时,待明天上课时,便打瞌睡,但是毕业之时手上持有几千元离校。
毕业前曾与新加坡本会的东南亚联合大学签了合约,资助我到美国安得烈大学进修,然后回去教书。船票也买好了,就在启程前几天,东南亚联合大学校长打电报给我说:他和我所签的合约要作废,因为他不知道我完成学业时,新加坡移民局肯不肯让我入境。当时有如晴天霹雳,今日回想起来,耶稣早已知道他要我在澳洲为他工作。因为我全心全意要到美国进修,所以当澳洲政府订定某一短期间准许香港学生申请居留,我便没有申请,差不多要被驱逐出境。又是耶稣早已知道为我办理居留,当时澳洲悉尼市有一位不懂中文朱姓中国牧师。他极想有一个能讲中文的传道土,为中国人工作。他来找我,说:“我的表弟在移民局工作,叫他为你申请居留,不过是举手之劳。”
在澳洲服务十四年后,我觉得若能到安得烈大学多学一些知识,也许能为上帝多作一点事。我便写信给我在美国的妹妹询问情况。回信说:你有两个女儿在念中学,美国学费十分高,你有没有想通这些问题?耶稣早已知道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一家四口在安得烈大学三年半期间,天天四个人到校上课,没有一个人工作赚钱,没有受教会任何供给,没有借债度日,也没有受饥挨饿,轻轻松松一无挂虑地念书,耶稣对我们一家实在是太慷慨了。
在安得烈读完书,应召到罗马林达华人教会服务。刚到时有一位十分好意的友人私下对我说:“这几十位教友大谈要建造自己的会堂。你千万不要上当,就在大学课室聚会好了。这里的人没有钱,你要筹募一两百万元。必定招致心脏病。”这人今天仍是我顶要好的朋友,但是耶稣自己知道他要在罗马林达建立一所美轮美奂的圣殿。他的两位好管家陈俊博士夫妇捐献全部建筑费用的一半,以此鼓励这里热心的弟兄姊妹捐献其余的一半。他更感动澳洲华人教会的建筑师欧阳泽先生自费到这里来,用将近一年的时间日以继夜为新堂设计。今年是开幕后第十年,仍不断有人来欣赏这独特的设计。
亲爱的读者们,只要我们肯让耶稣在我们的生命中作主作王,他知道怎样引导我们,叫我们不停地高歌:“我一路蒙救主引导。”阿们!
(这篇讲道一部分的构思是从司布真牧师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