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上帝要我们做祂的朋友,为什么在圣经多处的记录上,祂不像是十分友善的神?圣经说:「人若要有朋友,他自己必须是友善的人。但有一朋友,比弟兄更亲密。」(箴18:24,1611年英皇占姆士译本)人人都知道一个不友善的人不会有许多朋友。不少近代译本不同意这节圣经头一句的译法,所以新译本把第一句译为:
「有些朋友只是假伪的朋友,但有一朋友比弟兄更亲密」,或「有些朋友玩弄友情,真实的朋友比肉身最亲近的人更要亲密」,或「有些朋友不是永久的朋友,但有些朋友比弟兄更忠诚可靠。」
在耶稣称门徒为朋友时,祂是不是玩弄友情?祂是不是给他们假伪的友情?没有忠诚和信靠就不能有永久性的友情。有什么好理由叫我们相信耶稣是比弟兄更亲密的朋友?那些叫苏格兰掘墓人害怕的圣经故事,也许会叫人相信耶稣是和蔼可亲,但天父却是严酷可怕。天父像耶稣吗?
名叫腓力的门徒亲耳听见耶稣邀请他们做朋友那一席话。他似乎也觉得耶稣的可爱与约天父的严酷都是无可否认的,所以他对耶稣说:「求主将父显给我们看,我们就知足了。」
耶稣对他说:「腓力,我与你们同在这样长久,你还不认识我么?」
腓力说:「我们认识你又爱你。虽然我们把你当作上帝的儿子敬拜,我们接近你时一点也不害怕。我们想问的乃是圣父,在西乃山打雷降临,用大水淹死全人类,又烧灭所多玛和蛾摩拉两个大城。杀死了大祭司亚伦两个儿子舒答和亚比卢,使地开口吞灭了反叛摩西的可拉,大坍和亚比兰,吩咐用石头把亚干和他全家打死,又在迦密山降下火来。耶稣,圣父像不像你?」
耶稣回答说:「你们若真认识我,也就必认识天父。凡看见我的就是已经看见了天父,你怎么说把天父显给你看?你不相信天父与我是合一的吗?你若信靠我,也可以信靠差我来的父。」也许耶稣可以继续说:「那些刑罚和处死的事实,并不证明天父没有我那么友善。照实情来说,领导以色列人行走旷野的就是我。吩咐用石头打死亚干也是我。」
保罗深知此理,所以他说:「以色列人都喝了一样的灵水,所喝的是出于随着他们的灵磐石,那磐石就是基督」(林前10:4)假如腓力再多问,门徒必听到耶稣更详细的解释。腓力可以问:「耶稣,为什么称吩咐用石头打死亚干全家,却阻止法利赛人用石头打死行淫时被捉拿的妇人?你为什么在西乃山发响声如雷,现在却用柔和的声音跟我们谈话?」
很可惜,当晚门徒只想着要坐筵席的高位,彼此争大,却没有多发问题。但我们知道耶稣十分欢迎我们向他发问。
上帝为什麽在西乃山用雷声说话?
我想问问:「为什么上帝在西乃山响声如雷?叫人震耳欲聋?」请想像一下:上帝下到西乃山来与以色列人讲话,这是极度威严的场面。在上帝面前,整个西乃山震动,全山冒烟,又有雷轰电闪和密云,号角声长鸣。上帝对摩西说:「要拦住百姓,不准人闯上山来,凡摸这山的必被杀死。要在山脚的四周围定界限,凡闯过界前来看我的,必被杀灭。不管是人或是牲畜,过界的必被石头打死或用箭射死。」(看出19:20)众人看见就都发颤,远远站立,便对摩西说:「求你和我们说话,我们必听,不要上帝和我们说话,恐怕我们死亡。」
摩西极力劝他们不要惧怕上帝,因为他知道上帝是他的朋友。摩西每次到上帝面前,存着最恭敬的态度,却没有恐惧心。圣经说:「耶和华与摩西面对面说话,像人与朋友说话一样。」(出33:11)你还记得那次上帝说要灭绝全以色列人,却要叫摩西的子孙成为大族,摩西恭敬地却是毫无惧怕地跟上帝言论。从出离埃及到西乃山的全程中,众百姓虽然看见上帝行大神迹带领他们过红海,供给他们食粮和水,他们却对上帝极度无礼,不停地向 发怨言。上帝可用什么方法叫他们留心去听要讲的话?假如 用微小的柔声,像日后与以利亚那样柔声讲话,或为他们哭泣,像耶稣日后为耶路撒冷城哭泣,他们绝不会留心去听。
只得大显威荣,但在大显威荣的时候,便容易引起群众的误会,这可以说是上帝要冒的险,他如果不冒险便不能与他们联系。上帝宁愿被人误会也不愿与他的儿女失去联系。
真诚的爱也是有冒险性
假如你是个小学教师,多年以来你从没有在学生面前狂声大叫,现在校长通知你全座教室失火,你要指导学生尽快出离课室。学生刚从休息回来,嘈声很大,听不到你柔声讲话。假如你关怀他们的安全,你必会站在桌子上,挥手狂叫。学生看见这位素来温文的老师怒形于色,吃了大惊安静下来。你说:「你们回家不要告诉父母我向你们发怒。我是要你们安静下来听我的话。这全座教室失火,我要保护你们,现在立刻排队从这门出去!」
管教也是带有冒险性
请问:避免叫学生害怕便不肯高声狂叫(可能使学生烧死),或是高声狂叫救护学生,那一样显出更大的爱心?一次上帝纠正和管教祂的百姓,都可能被人误解。但圣经说:「因为主所爱的,祂必管教。」(来12:6)管教是包含教导,用纪律训练和改正的功用,当然也有刑罚的含意。但管教的目的不是刑罚而是教导,所罗门王的箴言也说明上帝的管教是以爱为出发点:
“我儿,你不可轻看耶和华的管教,
也不可厌烦祂的责备,
因为耶和华所爱的,祂必责备,正如父亲责备所喜爱的儿子。”(箴3:11,12)
希伯来书引用箴言的话去鼓励上帝的儿女。「你们所忍受的,是上帝管教你们,待你们如同待儿子,那有儿子不被父亲管教的呢?管教原来是众儿子所共受的,你们若不受管教的,就是私生子,不是儿子了,再者,我们都有生身的父管教我们,我们尚且敬重他。何况万灵的父,我们岂不更当顺服 ,以求得到生命么?生身的父都是暂随已意管教我们,惟有万灵的父管教我们,是要我们得益处,使我们在 的圣洁上有分。」(来12:7-11)
楼梯最低一级所学的教训
我母亲是一位慈心温柔的妇人。有时她决定要管教我,她也知道我很可能误解她的好意。我们在英国住一座两层楼的房子,入门处有个柜,柜上有一面大镜子,又有挂帽和雨伞的架子,两个抽屉可放手套,里面有两条皮鞭,我从不知道为什么要有两条。我今日仍清楚记得母亲拉抽屉和拿皮鞭的声音。母亲拿了皮鞭带我到楼梯处,我们两人坐在最低的一级上。她一面跟我讨论我犯的错,一面用皮鞭打我。犯错越严重,讨论的时间越长,当然打得更多。我知道我当时绝没有这样想:母亲这样打我,她是多么仁慈可爱。她真好,不怕我会误解她又或甚至恨她,为恐惧而顺从她,我真爱她。
每次讨论和责打之后,她要我独自个儿坐在这最低一极上检讨这场管教。在我能到后园再玩之前,必须先去抱住母亲又和她接吻,告诉她我要改好。
有时我坐许久,不想去抱住母亲,但总是不能长久恼恨她,因为母亲从来没有发脾气乱打我,总是平心静气施行鞭打。她为我们儿女牺牲一切,爱护我们无微不至,耐心听我们讲话。我们成功,她当然引以为荣,我们失败,她也同情我们。
最近我旅游再到这所故居来,一切依然故旧,我坐在楼梯级似乎低了一点,我不能记忆从前受管教和鞭打的痛苦,却只能想起多年前千古的慈母,感觉她的大爱。
我希望永远不会忘记小时在最低梯极所学的管教。母亲帮助我明白上帝的管教。假如我长大成人后仍旧为管教鞭打而恨她一辈子,她会是多么伤心。她因爱我而冒被我误解的危险。上帝就是这样爱我们,祂同样地肯冒险。当然,我们若坚持要拒绝,是不会勉强我们的。但祂不会轻易放弃我们,总是百般忍耐地告戒,警告和管教我们。祂最喜欢用柔和的微声跟我们谈话,像在旧约时代与以利亚说话一样。但是我们若听而不闻,便要用地震,暴风和烈火叫我们听见。(参王上19章)这种惊险的场面会使我们恐惧,但这恐惧的心情却给上帝一个好机会来挽救我们。在我们被挽救后便不再对祂存恐惧的心。
上帝怎样得了扫罗的心
扫罗在往大马色城的路上遇见耶稣之前,极力要杀害基督徒,他深信基督教反对上帝,所以他要尽力维护上帝和 的真理。他绝对没有想到自己是上帝的仇敌。他强逼早期基督徒放弃基督,要他们回转信奉犹太教。扫罗误解上帝,把祂当作是一位极不友善和常用暴力行事的神。为此,扫罗帮助犹太人用石头打死司提反,他想:这位公义圣洁的上帝在西乃山曾吩咐用石头打死不顺从他命令的人,所以用石头打死司提反是对的。
「请饶恕扫罗」
上帝用什么方法把扫罗变成祂的朋友?那天扫罗赶路到大马色城去逼害基督徒,但他的脑子不停地回想帮助打死司提反的事。司提反十分熟悉圣经,扫罗自己也最信服圣经的权威。最叫他不安的就是他看见司提反死前跪下祷告说:「主阿,不要将这罪归给他们。」他也听闻人说耶稣在十字架上也曾祷告说:「父阿,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作的,他们不明白。」他想:这两个人若真是反对上帝的人,怎能在受苦时显出像上帝那样恩慈的态度?也许他又想起旧约圣经许多故事,上帝发怒消灭罪人。
再者他手上拿着捕捉基督徒的证件,是大祭司发给他的。他现在继续向主的信徒口吐威吓凶杀的话。假如上帝轻轻拍扫罗的肩膀说:扫罗,静下来听我说句话,他必定听不见也觉不得。上帝不能不使用强烈的方法惊醒他,他发射一道强烈的亮光把他推倒在地上,又使他暂时双目失明,叫他不能不静下来听听上帝的话。他卧在地上,发现这位把他推倒的竟是素常柔和谦卑的耶稣。他一直鄙视耶稣叫人爱仇敌和为罗马人祷告等等教导。
扫罗也许在想:耶稣大可以把我当场杀死,我要是有他的权力,我会这样做。我一直残杀祂的信徒,为什么 不把我杀掉?相反地,现在 用柔声对我说话,感动我的良心。扫罗对耶稣说:我犯了大错,请原谅我,收我作你的仆人,吩咐我为你作事。
作仆人的保罗
多年之后,保罗(扫罗改名为保罗)写信给住在罗马城的信徒,在这信上自称为耶稣基督的仆人,也就是 的奴隶。但是在上帝的计划中,保罗不单只是一个唯命是从的仆人。耶稣说:「你起来,进入大马色城,必有人告诉你所当行的事。」
他进了城,亚拿尼亚很友善地欢迎,说:我的弟兄扫罗,我要叫你能看见。跟着,亚拿尼亚把上帝指派保罗的工作详细讲说:「我们祖宗的上帝拣选了你,叫你明白祂的旨意,又得见那义者(耶稣),听祂口中所出的声音。因为你要将所看见的,所听见的,对着万人为祂作见证。」(徒22:14,15)
作上帝知心朋友的保罗
保罗时常思想上帝在往大马色路上怎样恩待他,帮助他悔改归正,他除了变为上帝忠心的仆人之外,更成为上帝知心的朋友。他人生最高的目标乃是要照上帝恩待他的样式去恩待别人。他写信给哥林多城的教友对他们说:「你们应当模仿我,像我模仿基督一样。」
他再没有用暴力去勉强别人依从他。他对那些与他意见不同的人说:「你们各人要心里意见坚定。」他又对那些批评他的人说:「你们为什么批评别人呢?」他本着基督那样的爱心去处理哥林多教会那些罪大恶极的信徒,证明他已真实认识上帝是怎样友善的神。他首先用爱和理智去劝导他们,就是我们最珍贵的哥林多前书十三章--爱的一章--可惜他们看了无动于衷,拒绝接受。
假如是在大马色路上悔改之前,保罗会把这班坏人监禁,或用石头打死几个人,以杀一儆百。现在,这是行不通的。所以他决定从以弗所城起程去探望他们。怎知他到了哥林多城的教会,他们竟侮辱他说他懦弱无能,不承认他是一位使徒,说他没有权去纠正他们,又有人嘲笑他,说:「保罗,你的信又沉重,又利害,及至见面,你却是气貌不扬,言语粗俗。」他知道他必须另想别法,才可以得到这班人的敬重。
回到以弗所城来,他知道若再用爱,再用柔声是会把局面恶化。像那位小学教师在火警时高声狂叫,虽然可能引起误解,却是大有收效。保罗要采用基督的方法,祂在西乃山大声说话,祂在大马色路上也是大声说话。保罗永远感谢祂肯大声向他说话。于是他写了一封一针见血的信,这信十分严厉,他一面写一面哭。信寄出后,他忧虑会被他们误解,所以不等他们回信,便又动身走去哥林多城;一面走一面后悔写这么严厉的信,怎知在路上收到好消息,这次大声说话收效甚佳。他们诚惶诚恐地接受这信的责备和劝勉。
处死亚干
我们能不能信靠这位曾吩咐用石头打死亚干的上帝呢?上文说保罗一面写那封信,他一面在哭。我想当上帝吩咐人用石头把亚干全家处死时,也是一面在哭。
为什么我们能信靠这位上帝?
要知道亚干犯罪的当儿,正是以色列人向迦南边界迈进的时候,当地居民极度仇视这群来侵犯国土的外人。危机四伏,以色列人每前行一步,都需要上帝的引导和保护。所以他们必须极度谨慎遵行祂的吩咐。
亚干叛逆和不尊重上帝的态度,若不及时制止,会使全体群众受害。所以日后约书亚继承摩西作首领时,群众自动对他说:若有人违背你的命令就必把他治死。圣经说上帝的眼看顾小小的麻雀,当群众用石头打死亚干的时候,上帝的心会是何等伤痛!
全本圣经显示上帝的性格
我是大学圣经教授,每年多次领导多个团体把圣经六十六卷书的主题仔细研究。在过去五十年间,完成了一百三十次研究。千百人在课程结束时,都看明圣经所显示的上帝是无所不能的神,但最重要的却是他的仁慈无量,所以我们可以绝对信靠他。
上帝对我们最大的期望,乃是要我们得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与祂建立像知已朋友的情谊。祂愿意纡尊降贵与我们沟通,慢步与我们同行。但在必要时,祂却肯冒被人误解的危险,为我们谋幸福。
当然,那些反对上帝的人,那些读圣经不求甚解的人,要引用亚干等等例子诬说上帝不友善的行事。但是对那些认识上帝美善性格的人,这些不幸的史实更可证明上帝的苦心,叫我们可以绝对信靠祂的善良,没有信靠,就没有真实的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