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封 面】【目 录】【下一页】中国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网  
第三章 从“西布伦、以萨迦之门”进入新耶路撒冷

    以萨迦、西布伦这两兄弟,是雅各第九、第十个儿子。以萨迦是“上帝给我价值”的意思。西布伦是“上帝赐我厚赏,我夫必与我同住”的意思。两人的名字同有“感谢上帝的赏赐”之意。这两位同母的手足,性情即有显著的不同。

 

    雅各临终祝福儿子时,分别指出他们各自的特点:“西布伦必住在海口,必作为停船的海口,他的境界必延到西顿。”“以萨迦是个强壮的驴,卧在羊圈之中;他以安静为佳,以肥地为美,便低肩负重,成为服苦的仆人。”(491314)

 

    摩西临终祝福十二支派时,把这两个支派相提对比,这是罕见的,而且和雅各一样,把弟弟西布伦,放在哥哥以萨迦的前面。先是分论:“西布伦哪!你出外可以欢喜,以萨迦啊!在你帐棚里可以快乐。”然后是合论:“他们要将列邦召到山上,在那里献公义的祭,因为他们要吸取海里的丰富,并沙中所藏的珍宝。”(331819)

 

    从这两段的祝福,不难看出他们性格各异、能力才干各有所长,也可以从中悟出,两个属灵支派的信徒,所具有的不同特色。

 

    先看西布伦的特点是什么?他“住在海口,必成为停船的海口”,“要吸取海里的丰富。”是什么含意呢?海是众水汇集之处,在圣经中常用以指人多的地方。“耶和华已经向海伸手,震动列国。”(2311)“众水就是多民、多人、多国、多方。”(1715)

 

    “海口”是众民的商埠,是人烟稠密、交通便利、贸易集中、文化交流繁忙的港口“你居住海口,是众民的商埠;你的交易通到许多的海岛。”(273)

 

    “停船的海口”是便于停泊船只的港口,可以躲避风浪的袭击,不受海盗的抢劫和骚扰,保障旅客和货物的安全。这里又是有良好的卸运货物的设备,交通方便,吞吐量大的城镇。

 

    “停船的海口”有“避难所”、“避风港”的意思,指在人生的征途上,有属灵方面的平安和稳固可靠。“他们在苦难中,哀求耶和华,他从他们的祸患中领出他们来。他使狂风止息,波浪就平静。风息浪静,他们便欢喜。他就引他们到所愿去的海口。”(10728-30)

 

    每个人都是一条船,在生活的海洋中,经受风浪,随时都有被罪恶的巨涛掀翻沉没,遭受灭顶之灾的危险。唯“有上帝叫我们逃往避难所,……有这指望,如同灵魂的锚,又坚固又牢靠,且通入幔内。”(61819)

 

    耶稣在世时,一次和门徒上船渡海,忽然起了暴风,船被波浪淹盖,耶稣安睡。门徒向主呼救“主啊,救我们!我们丧命啦!耶稣起来。斥责风和海,风海平静,他们便安然到达要去的彼岸。(见太823-27)耶稣和门徒这段经历,象征地教训我们:上帝是我们的避风港;每位信徒都该成为停船的海口,领人奔往主的怀抱。

 

    西布伦“出外可以欢喜”寓意他们乐意与人交往,以救人为乐:“吸取海里的丰富”,在出外救人的过程中,获得许多真理的珍宝,领悟人生的真谛,和大自然丰盛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多救生灵,“将列邦召到山上,在那里献公义的祭。”

 

    “西布伦是拼命敢死的”(518)。当上帝的选民,受到异邦的迫害和撒但的攻击时,他们敢挺身而出,投入为维护真理的战斗。

 

    综上所述,属灵方面的西布伦人,似应具有以下的特点:他们的性格是属于外向型的,善于交际,人缘甚佳。由于爱好或职业工作的关系,常外出旅行,利用与人来往接触的机会散播真理的种子,引导那些在苦海之中颠簸挣扎的人,获得信主得救的希望。

 

    他们有较广泛的知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属灵的感召力,给人以可信赖的感觉,愿意向他倾诉自己的烦恼、空虚、不幸,寻求指导和帮助,从而获得安全感和指南针,明确奔驰的方向。

 

    他们又是勇敢、愿意为真理而牺牲的信徒,遇见他人或教会有困难和危险时,敢挺身而出,据理力争。

 

    我们谈到这里,很容易想起古代的瓦典西人,他们是忠贞的擎光者:也想起本会一百多年来的文字布道士、布道家。他们是“现代的西布伦。”

 

    以萨迦的性格和西布伦不同,他的性格是内向型,喜欢家居宁静。“他以安静为佳,以肥地为美。”他在帐棚里可以快乐,他们生活贫穷低微,但毫无怨言,肯吃苦耐劳,乐意服事人,为圣工尽心竭力“任劳任怨,低头负重,成为服苦的仆人。”

 

    有许多忠诚事主的基督徒,他们满足于简陋的住所。和贫乏的物质生活,不追求名利享受,知足常乐,他们并不因此怨天尤人,不贪图安逸。愿负重任,流汗出力,不计报酬,一辈子从事平凡的,琐细的服役工作。正和我国北方农村的小草驴那样,纯朴耐劳,小车不倒向前拉。

 

    他们淡泊名利,宁静致远,不以物喜,不为己悲。他们时刻仰望主耶稣,以他为榜样。牢记他的教训:“人子来,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并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2028)“他在日光之下,上帝赐他一生的年日,要从劳碌中,时常享受所得的。”(815)

 

    我们从以萨迦的评语中,会联想到主在世曾称赞良善的撒玛利亚人,他对在路上所遇见的陌生而被强盗打伤的人,动了慈心,用油和酒为他敷伤包裹,扶他骑上自己的牲口;自己却步行,把受伤的人,送到店里亲自照顾,临走时还拿出银子交给店主,请店主好好照应病人。(见路1030-35)

 

    我们也很自然地联想起,在各国各族各方广大农村中的许多虔诚信徒,他们物质生活是清贫艰苦的,但他们乐意为主的圣工奉献自己的财物和精力,照顾困苦中的弟兄姐妹,向邻居亲友传福音,吸取“沙中所藏的珍宝”。

 

    以萨迦和西布伦这一对兄弟,具有不同的性格,但同样发出闪烁的光辉。我们也联想到马大和马利亚,这一对同胞姐妹,性格和表现不同,但同样成为主耶稣亲密的朋友。(见路103839)

 

    在末世,要将福音完成遍传天下的使命,需要在信徒中涌现许许多多的西布伦和以萨迦,他们将来必能从其门进入新耶路撒冷。

【上一页】【封 面】【目 录】【下一页】

□ 本书版权所有---张垂裕牧师
心雨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