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封 面】【目 录】【下一页】中国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网  
第十三章北方王国
      王上十二~廿三;王下一~十七

 

    神曾藉着亚希雅向耶罗波安预言王国的分裂,事情的背景在我们研究过的历史中已经可看出,自寄居埃及的日子始,犹大与以法莲支派就互相嫉妒。犹大支派人多势众,在众支派飘流旷野的时候,已获得群龙之首的尊荣。相反地,以法莲是其中一个较弱小的支派(注一),出自约瑟,但雅各给予他超越玛拿西的地位;而且伟大的领袖约书亚也是属以法莲支派的。在士师期间,以法莲曾经两度显出自命不凡的作风:一次向基甸(士八13),而后来向耶弗他(士十二16),每次都埋怨在与敌对抗中,他并未获得适当的认可。

    王国创立的时候,神从这两个敌对支派之间的便雅悯支派中,拣选以色列的第一任君王,可见这种基本的裂痕确实存在。扫罗逝世后,这种裂痕更为明显化;因为只有犹大拥护大卫,而北方众支派却转而归顺伊施波设。押沙龙叛变与大卫重获政权后,北方众支派在便雅悯人示巴的领导下,再度偏行己路。然而这次只有数天的时间(撒下十九41~廿22)。亚希雅所预言的和所罗门所惧怕的,迫使耶罗波安逃奔埃及,这只不过有如旧病复发而已。鉴于此,任何登上以色列宝座的君王,都应该份外小心,避免导致任何新的分裂事件,尤其是在所罗门离世的时候,不满已经存在了。然而,所罗门之子罗波安并未持守这种谨慎的态度,因此产生了最后的决裂。

  

第一节     

                 (王上十二124;代下十)

 

    罗波安愿意前往示剑与北方众支派的首领会合,可见他已稍微警觉到面临的事态严重,若事情一如以往,毫无风浪,众首领应该聚集在京城耶路撒冷,为他举行就职典礼。他们拣选示剑,因为对那些不满的支派来说,它的位置显然较适中,另一方面也是基于它占有重要的历史性地位(注二)。耶罗波安自埃及的避难所返回后,也在这次的聚集中露面。他显然是应北方众支派之邀请而来的,他们不知怎么也知道亚希雅曾膏立耶罗波安,及所罗门曾采取的报复手段,如今他被北方众支派接纳为领袖,领导他们进行谈判。

    聚集的众支派心里有数,若接纳罗波安为王,他们该有什么要求,就是所罗门实行的重税与徭役制度应予以减轻。他们已经忍受许久,并想强行改变它。这个要求显然是出自耶罗波安的口。后来罗波安寻求应如何作答的忠告。他首先垂问年长的一群——一些经历所罗门苛政的人,后来询问一些与他年龄相仿的人,那些较年轻的当然盼望继续享受宫中的奢侈生活,因此力劝罗波安拒绝请求,罗波安竟听从了。十个支派随即退出王国,并开始建立自己的国家,拥立耶罗波安为首任君王,正如亚希雅所预言的。

    罗波安仍在示剑的时候,曾努力想维持他在北方的统辖权,他差遣税吏长亚多兰征收课税,但却因此遭百姓用石头打死。后来,罗波安机智并迅速地退回耶路撒冷的安全地带。在耶路撒冷,他自犹大和便雅悯(注三)两个属自己的支派,召聚十八万大军,决定强制叛徒执行他的意思。但神藉先知示玛雅禁止他采取行动,因此,罗波安适时地取消这个念头,正如神藉亚希雅所预言的,这种分裂会延续下去,罗波安只得安份守己地统治仅有的两个支派。

 

第二节  王国的早期

         主前九三一~八八五(王上十二25~十六20

 

一、耶罗波安为王  主前九三一~九一○年(王上十二25~十四20

    1.新的王国:耶罗波安既成为以色列国十支派的首任统治者,他面临的挑战是设立一个新的王国。若能得知他所采取的步骤和他行政的情况,必是一件有趣的事,但这两方面的资料我们都缺乏。无论如何,执行政府开始作业了,为此必定曾细心的策划,并勤劳地服务,可见他是一个能干的人。我们假设他效法大卫与所罗门所执行的行政体系。除此以外,鉴于百姓对罗波安的要求,我们可以相信,他一定会尝试减轻课税,并完全废除徭役制度。

    起初首都设在示剑,就是与罗波安相会的地方(王上十二25)。但后来耶罗波安在约但河外,雅博河的昆努伊勒督导建筑活动,可见他也以此为交替的居所。然而,他最后在得撒(Tirzah)建立永久的首都(王上十四17,十五2133;十六689;及其他经文)可能就是今日的台伊发拉(Tell el-Farah)(注四),位于示剑之东北约六哩。

    2.另设祭坛敬拜:在宗教方面,耶罗波安犯了神眼中看为极重的罪,他为地方的百姓另设祭坛敬拜(王上十二2633)。他认为若不如此,百姓归同耶路撒冷敬拜之时,必然被吸引,以致两国重修旧好再度联盘。因此他在北端的但与南端的伯特利(注五)设立新的敬拜中心。在各中心树立金牛犊的像作为这个新计划的表记。他的存心仍然是要敬拜耶和华,只是采取新的途径(注六)。他在各中心建殿(邱坛上的房屋),可能为安置金家与祭坛用(王上十二3133),又立凡民(非利未人)为祭司事奉。他不按着摩西律法的要求任用利未人,原因之一是因为,许多利未人或大部份的利未人已启程回犹大,显然是对这些革新以示抗议(代下十一1314)。耶罗波安更私定年中的节期,代替法定的住棚节,将守节的日子延后整整一个月。

二、耶罗波安遭责罚(王上十三~十四18

    耶罗波安的所作所为在神眼中构成严重的罪行。因这事与神藉摩西颁布的律法直接相抵触,而且使得真正的崇拜与巴力生殖力之宗教有混合的趋向。无可否认的,耶罗波安的改变,使巴力崇拜在亚哈和耶洗别(Jezebel)时代更易于传入(王上十六3033),因为迦南人把牛参与到他们的宗教活动中,他们假设巴力或哈达(Hadad)站在牛背上(注七)。

    因此,神不久便差遣使者指责耶罗波安。一个仅被称为「神人」的使者,自犹大北上,向伯特利的坛宣告凶言,预言其对头大卫家的一位王子,名叫约西亚(Josiah)(注八),有一天要将耶罗波安众祭司的尸骨烧在坛上(王上十三13;王下廿三1516)。耶罗波安因这样的警告怒气填膺,伸手指着使者,并命令就近的侍从捉拿他,但神奇地,他的手「枯干」了。其后耶罗波安恳求那位使者祈求神使他的手复原,当使者祈祷后,神使他的手痊愈。这事件必定使耶罗波安再次思想他的敬拜方式,但并无记载说明他曾做任何的修改。

    后来,先知亚希雅透过耶罗波安的妻子,指责这种虚假的崇拜(王上十四118)。王后曾改装会晤亚希雅,求问关于她儿子的重病能否痊愈。亚希雅既蒙神启示,知道她会改装来求问,便趁着机会,不单预告她儿子会死,更指责皇室极大的罪,并预言他们全家必被除尽。耶罗波安差遣妻子寻问先知,因他认为亚希雅曾一度偏爱他,预言他要当政,现今也必定拥护他的。然而他发觉,神的先知并不希罕王室的恩宠,而且不管后果怎样,他们只宣告神的真理。正如亚希雅预言的,孩子病逝,而后来整个王室遭受继承者巴沙(Baasha)的剿灭。

三、损失国土

    耶罗波安并未妥善经营他登基时所继承的土地。假设除犹大所保有的地外,在他登基时,所罗门会统治过的领土全归他管辖;若果真如此,以色列早期君王统治时,已失去相当重要的领土了,而大部份是在耶罗波安的统治之下。其中一部份的失地位于北方的大马色境。所罗门统治期间,因为利逊剧烈的抗拒,早已多少失去此地的实际管辖权了。但在耶罗波安治理下,大马色地竟丢失了;这个事实,从利逊死的时候,大马色已成为独立亚兰国之首都可见一般(注九)。另一部份是在西南方,非利士人重新活跃,收复他们部份的失地,耶罗波安的儿子和继承人拿答的统治期间,觉得必须从非利士人手中重夺基比顿(Gibbton),但没有成功(王上十五27)。在东部,至少失去摩押,因为摩押石碑(Moabite  Stone)(注十)记载,它曾再度被以色列第六任君王暗利(Omri)所征服。

    除失去这些土地外,耶罗波安的国家至少遭受一次严重的外敌入侵,甚至进入其领土的心脏地带,这次灾祸来自埃及王示撒。耶罗波安逃避所罗门时,示撒曾供给他藏身之所。然而,示撒首先在犹大南部酿成严重的损失,然后领军迈进并横扫耶罗波安的境内,广泛地摧毁生命与财产(注十一)。

四、耶罗波安之死(王上十四1920;代下十三20

    耶罗波安并没有被人刺死,神的这种惩罚反而临到他儿子拿答。二十二年的统治后,耶罗波安寿终正寝。虽然他曾显露才华,但却因罪而失去神的祝福。他给这个新的国家带来开始,却未能使它成为强盛、壮健的国家,事实上,他遗留于国内许多不满的种子,以致产生了暗杀王室、迅速地更换朝代和严重的懦弱无能的统治。

五、拿答  主前九一○~九○九(王上十五2531

    拿答(注十二)继承父亲,在得撒统治两年。唯一记载到他的努力就是上文所说,围攻非利土地的基比顿(注十三)。他正在围困基比顿的时候,却遭出身寒微的巴沙所杀(五上十五2728),其后巴沙起而执政,将耶罗波安全家灭绝净尽,正如亚希雅所预言的。

    在宗教上,拿答步其父的后尘。他特别被形容为继续犯他父亲「使以色列人陷在罪里的那罪」(王上十五26)。类似这句的形容片语,曾重复地来描述耶罗波安以后的十八位继承者(比较王上十五34;十六192631;廿二52;以及其他),都是指着在金牛犊中心崇拜的罪。十八位全都继续这种取代的崇拜方式,因此神斥责告人犯了重罪。

六、巴沙  主前九○九~八八六(王上十五32~十六6;代下十六15

    巴沙统治了二十四年漫长的岁月,然而除了他继续不断地与南部的犹大发生冲突外,关于他的统治根本没有其他的记载。圣经描述一件特别事件:巴沙曾企图坚固拉玛,拉玛刚位于便雅悯境内,在耶路撒冷之北仅四哩。他存心要控制犹大首都以北的南北交通要道,这显然是经济而非军事上的策略。犹大王亚撒(Asa)采取报复手段,怂恿在大马色日渐兴盛的亚兰王便哈达一世(Benhadad I主前八九六~八七四左右)袭击巴沙北方的城邑。便哈达依计行事,显然无需任何藉口,结果巴沙被逼搁置在拉玛的努力,转而维护自己的国土。当时便哈达对抗巴沙的战果如何,并未有任何说明。至少巴沙未能完全随心所欲地与犹大作对。

    在宗教方面,巴沙仍然步二位前王的后尘,因此神透过先知耶户(Johu)警告他,预言他的家要与耶罗波安的家遭遇相同的命运(王上十六17)。

七、以拉(Elah)和心利(Zimri)(主前八八六~八八五;王上十六822

    以拉继承父亲,作王两年。非利士人的城邑基比顿对他具有同样的吸引力,因此他差遣元帅暗利再度围困基比顿。当暗利仍在基比顿的时候,另一位军事人物心利图谋叛变,刺杀以拉。心利继灭尽巴沙全家,正如耶户所预言的,并且自立为王。当时,暗利在基比顿风闻这暗杀事件,他的随从就拥立他为王,并返回得撒,平息心利的叛乱。当暗利攻入城内之后,心利只好火烧宫殿,自焚而死。他只作王七天。

    然而心利死后,暗利的王位别人也想得,有一位仅知其姓名的提比尼(Tibni)受部份以色列民拥立竟然也为王,这种分裂的政权僵持了四年之久(注十四)。后来,暗利得他的随从支持,以致分出胜负,建立以色列第四代的王室。

 

第三节  暗利王朝

    主前八八五~八四一(王上十六23~廿二53;王下一~八)

 

一、政治情况

    暗利登基后,以色列境内的政治情况再度稳定下来。我们可以推测,这种情况颇得民心。在短短三年内,暗利代表着第三个执政的王室。以拉只统治两年,而心利只有七天;而且暗利与提比尼之间的磨擦更使众人不胜烦扰。但是解决这种分裂状态后,暗利建立了一个世袭三代的统治王室。

    以色列的稳定来得适逢其时,以大马色为首都的北方亚兰王国,势力迅速地蒸蒸日上。犹大的亚撒曾向她的王便哈达求援对抗巴沙。便哈达是富有侵略性的。他遗留在阿勒坡(Aleppo)的一根石碑说明,约在主前八五○年左右,他已经伸张势力远达北叙利亚(注十五)。若以色列长久软弱无能,面对如此强大的统治者,便毫无招架之馀地了。当暗利之子亚哈时,发觉时势一如以往,异常艰巨。

    除了大马色以外,在遥远的东方掀起了更大的危机。数十年来,亚述一直意图跃身于世界列强之中,但却受制于美坦尼人、何利人(Hurrians)和后来的幼发拉底河上游地带的亚兰人,但现今却能冲破这些牵制了(注十六);特别在亚述拿西帕二世(Ashur-nasirpal2)治下成为事实。他以残暴和无情的手段闻名于世(注十七)。从他开始,亚述帝国时期揭开了第一页。特别是他挥军横渡幼发拉底河,并且占领土地远至位地中海岸的比布罗斯、西顿和推罗(注十八)。当时暗利在以色列执政;虽然他的国家并未受这位征服者影响,却受其继承者撒缦以色三世(Shalmaneser 3)的影响。

二、暗利的统治  主前八八五~八七四(王上十六2328

    暗利是一位精力充沛的统治者,可以说是北方以色列前所未有的、最能干与积极之君王。一个意外得着的资料提供有关这方面的明显证据,因为一世纪后的亚述统治者仍然称呼以色列为「暗利之地」(注十九),虽然圣经只轻描淡写的提及他,但他的功绩必定是出类拔萃的,以致使这强国的统治者印象深刻。有三方面的成就是特别值得一提的。

    1.新都撒玛利亚(王上十六24))圣经确曾记述一项成就,暗利曾为以色列建造新都撒玛利亚城。自耶罗波安时,得撒一向是都城。暗利与对手提比尼互不相让的时候,仍然留居得撒,但两年后他购买一块新的土地——撒玛利亚山,建造一座焕然一新的城邑(注二十)。这种决定性的行动说明他是一个具有异像与胆量的人。他必须超越一切难以避免的反对,实施详加考虑的计划。他的动机是赤裸裸的,为要建造一个在军事上更易于防范袭击的京都。历史证明他选择的智慧,因为撒玛利亚几乎成为牢不可破的要塞。考古发掘也显示,无与伦比的精工绝艺是这次建筑事业的特色(注二一)。根据所购买的山而命名的撒玛利亚城,一直成为以色列的首都,直至主前七二二年,被亚述攻陷为止。

    2.征服摩押:从摩押石碑的碑文(注二二),我们知道第二件功绩。这块珍贵的纪念碑是一八九八年一位德国宣教士在亚嫩河附近发现的。碑文由摩押王米沙(Mesha王下三4)书写,内容明说在米沙之父的日子,「以色列王暗利」会征服摩押。米沙言下之意是说,因着他的神基抹的祝福,他能够摆脱暗利所定规的贡物(注二三)。后来,暗利虽因国内近日的叛乱而比较软弱,却仍能从国中招募大军,战败如摩押般地位的国家。意思是说,他为人非常能干,不单能维持他所拥有之地,更能加以扩展。由此推测,他必曾向大马色的亚兰人宣战,并经历某些限度的成功,否则他若大大畏惧北方的大马色,就不可能冒险袭击位东南部的摩押了。

    3.腓尼基联盟:第三个成就隐含于他儿子亚哈与腓尼基公主耶洗别联婚的事中。他极可能与耶洗别之父谒巴力(Ethbaal)(注二四)缔结盟约;因为如前文所述的,这类的联婚是正式联盟的标准印记。以色列与腓尼基之间的约定必定是相得益彰的:以色列从利巴嫩获得香柏木,自沿海的腓尼基进口精美商品;腓尼基除了自以色列获得通往南方顾客贸易路线外,更得谷物和橄榄油。除此以外,在对抗大马色日益强大的亚兰人势力上,均有彼此增加力量之感(注二五)。这个联盟与随之而来的婚姻,当时虽然似乎是明智之举,但后来却被证实为严重的错误;因为它开启了巴力崇拜进入以色列的门户。

三、亚哈与耶洗别  主前八七四~八五三(王上十六2834;廿~廿二40

    1.倡导巴力崇拜:北方以色列史中,最为人所熟悉的两个名字要算亚哈王与王后耶洗别了。但他们之所以为众所周知是因圣经记载说,他们行神眼中看为恶的事,较前人所作的更甚(王上十六30)。这个控告的主因是,他们在以色列倡导那洗别本国的宗教(注二六),崇拜巴力美耳刻(BaalMelqart)(注二七)。在王国成立以前,以色列支派中已开始敬拜迦南人的神巴力,这是撒母耳认为必须竭力排斥的。最后,大卫成功地从国中剔除这种异邦堕落的宗教,但现在却因崇拜推罗神巴力美耳刻,又死灰复燃了。

    固执而搅权的耶洗别,并不满意她的宗教与耶和华的敬拜共存。她盼望它能取代先存的,因此费尽心思以求达到目的。特别从她心狠手棘地屠杀耶和华的众先知(王上十八4)来看,可说是快达到了她的目标。而且她在宗教事件上必已操大权,否则她身为外国人应该不敢轻举妄动的(注二八),耶罗波安先前设立金牛犊崇拜的罪已十分严重了;但这次提倡巴力的崇拜更为恶劣。它显明一种公认不讳的替代神只——以多神教取代一神救——而且是一种堕落、放荡不羁的敬拜,包括宗教性的淫乱。

    2.英明的统治:然而,若避而下谈这些严重的宗教过失,亚哈也算是一位能干的统治者,竭力效法他父亲的榜样。其中之一是亚哈继续努力建筑工程。在撒玛利亚的发掘物中,显示他在宫廷四通内外建造防御的城墙(各五尺和十九尺厚)。位于暗利宫殿附近一座宏伟建筑的坚固地基,被认为就是亚哈的「象牙塔」(王上廿二39;比较摩三15;六4)。这座建筑的墙壁都覆盖着白色的大理石,乍看之下有如象牙;另外有一间储藏室中,发现超过两百种真正的象牙人像、徽章和小型的浮雕画板,可能用以装饰家俱和墙壁(注二九)。圣经也说到亚哈为百姓建造城邑(王上廿二39)。

    3.战争中的经历:虽然有宗教上的过失,但基于神仁慈的祝福,亚哈在军事上也颇有成就。他曾两度击退亚兰人的军队,正如耶和华的「一位先知」所预言的(王上廿134)。在第二次事件中,便哈达(注三十)的谋士建议他自山谷中袭击以色列人,而不要像前次在山上争战,因为耶和华以色列的神是众山之神,而非平原之神。便哈达依计而行,但发觉场地并未导致不同的结果。这次神赋予亚哈力量,使他覆没敌人,更胜以往,因此大马色的统治者被逼求饶。然而亚哈所定的条约非常宽大仁慈,以致便哈达受宠若惊(注三一),耶和华的先知也觉得惊奇,后来先知蒙指示传达斥责的信息(王上廿3543)。

    伟大的亚述王撒缦以色三世(八五九~八二四)所形成的威胁,解释了亚哈王慈悲为怀的动机。若要便哈达帮忙亚哈及其他西方的统治者,一起对抗这个强大的公敌,便不应该剥夺他的军队。实际上值得注意的,不出数个月内,在主前八五三年,亚哈与便哈达的确加入一个地方联盟,在俄隆提斯河的夸夸(Qarqar)阻止撒缦以色的浩荡大军。亚哈投入这个联盟军的兵力,有战车二千辆、步兵一万,便哈达则有战车一千二百辆、骑兵一千二百、步兵二万(注三)。

    同年(注三三)亚哈再度与便哈达争战,这次事件发生于基列的拉末(注三四)。亚哈战死沙场,正应验了大无畏的先知米该雅(Micaiah)的预言和警告(王上廿二1339)。犹大王约沙法与亚哈联盟参战,被敌人误认为是亚哈,因而险遭杀身之祸。亚哈因着米该雅的预言而伪装出战,但是却防不胜防地被杀了。

    4.与犹大联盟:约沙法与亚哈同赴战场,这可说必定是因以色列与犹大的联盟。亚哈的女儿亚他利雅(Athaliah)与约沙法的儿子约兰(Jehoram)结亲,就是类似约定的正式印记(王下八26)。自暗利的统治开始到如今,和平长存的条约,已存在于两国之间。其次,继之而来的,约沙法也屡次协助亚哈的众子,因此更进一步说明这种正式的关系(注三五)。虽然这个联盟可能产生经济上的益处,但对犹大的宗教而言是有损的。以色列巴力崇拜的影响,特别是因有关的联姻之结果,带给犹大宗教生活严重的腐败。

四、先知以利亚(Elijah)(王上十七~十九;廿一;王下1~二11

    亚哈统治期间,以色列一位出类拔萃的先知正在执行任务,这就是以利亚。若不是这样大篇幅地记载这个人的动态,关于亚哈与那洗别的事迹便鲜为人知了。

    1.饥荒与火焰(王上十七~十九):以利亚出身于约但河外落后的基列地,他简单地以骆驼毛裹身(王下18)。他显出过人的胆量与信心,反对那洗别所力倡的巴力美耳刻崇拜。他的第一个行动是向亚哈宣告说,神因为这种可恶的新宗教,将要命可怕的饥荒临到这个国家(王上十七1)(注三六)。其后四十二个月的饥荒中,以利亚躲避亚哈(路四25;雅五百)(注三七):首先在基烈溪(brook  Cherith),后来在推罗与西顿之间的外邦地撒勒法(Zarephath,王上十七224)。亚哈大大不悦,甚至往国外寻找以利亚(王上十八10)。随后他按着神的指示,重现在亚哈眼前,进言协力(注三八)在迦密山安排一次竞赛,目的为要证明谁是真神——耶和华或巴力美耳刻(王上十八1720)。竞赛进行的时候,唯独耶和华降火在坛上(王上十八38),这是会前说明的一个决定性的记号;而以利亚成功地说服那些有影响力的观众(注三九),不要单单口称耶和华是真神,乃要付诸行动,协助杀戮那些敌对的巴力先知(王上十八3940)(注四十)。

    2.失败与更新:在这时候,大可以使全国迈向真正的耶和华敬拜;但却因以利亚本身偶而的软弱,破坏了整个局面。当那洗别恐吓他的时候,他竟自国中逃跑(王上十九13)。其实这种恐吓,似乎只应该惊吓并惊醒那些最近在迦密山上变更宗教的重家(注四一)。因此,稍后以利亚抵达何烈山的时候,神曾遣责他;但后来神指示他担任一种新的、性质不同的事工,差遣他返回以色列(王上十九818)。(注四二)新指示的其中一点是训练一位名叫以利沙(Elisha)的新助手,他顺命而行了。二人同工约十年之久(注四三),继续对抗亚哈与那洗别玫权下宗教与道德的腐败。

    3.三段较晚的插曲:从这些后期的服事中,记载了三件事情,其中之一,是以利亚严斥亚哈王,因为他用不义的手段夺取在那斯列(Jezreel)靠近他宫殿的葡萄园(王上廿一129)。耶洗别藉着一场安排好的审讯,设计害死了园主拿伯(Naboth),于是亚哈便将园子据为己有。但以利亚在葡萄园常面斥责他,并预告毁灭印将临及他全家。第二段插曲中,以利亚责备亚哈的儿子继承者亚哈谢(Ahaziah),因他差人到非利士以革伦城(注四四)的神巴力西卜(Baal-zebub)前,询问有关他自己跌伤后复原的机会(王下一216)。以利亚中途拦截众使者,命令他们返回王面前,传达亚哈谢将要死亡的消息,并附带申斥他差遣使者到以色列外寻求答案,好像以色列中没有神一般。在这次事件中,亚哈谢接二连三的差遣使者召见以利亚,其中两队各五十人皆被火烧灭。最后以利亚出现在王的眼前,再一次地指责他。第三件事件,就是在以利亚的先知门徒及助手以利沙注视之下,神用特殊的方法将他接到天上(王下二111)。这是神给予以利亚的一个莫大的光荣,并暗示神对他的传道事工极为赞许。以利沙拾起以利亚的外衣,这是他被接上升时从肩上掉下来的。以利沙穿上外衣,作为神膏立他的一个记号。

    正如所计划的,以利亚在以色列主要的影响就是,他曾强烈地敌对耶洗别所倡导的巴力美耳刻崇拜。它的果效不易计算得出,但显然是相当大的。如前文所述,若他不因耶洗别的恐吓而逃跑,果效则更为显著。但是,饥荒所带来的全面性的影响、迦密山上的竞争、和后期与以利沙共同进行的忠心的服事,仍然留下永垂不朽的效果。若以利亚没有如此生活与工作,巴力崇拜将会更深入地侵蚀以色列人的生活。

五、亚哈谢  主前八五三~八五二(王下一218

    亚哈的两个儿子继承他:先是亚哈谢,后是约兰。亚哈谢统治两年,死时并无子继位,因此其弟约兰继位。亚哈谢显然因从上层的格子窗摔下,重伤至死。前文已提及,众使者受差遣往以革伦的巴力西卜,询问亚哈谢复原的机会,却遭以利亚中途阻止,所以带着先知的申斥而折回。圣经另有记载他统治时期其馀的两件事。一是摩押王米沙叛变,因为约兰的祖父暗利要求过重的贡物(注四五)。后来,在约兰的治下,也同样经历这个叛乱的恶果。另一是亚哈谢与约沙法携手合作,共同进行航海事业,显然存心维持他父亲与犹大共订的盟约(代下廿3537)。然而他们的事业灾情惨重,甚至在处女航以前,所建造的船都全军覆没。这次毁灭正应验了先知以利以谢的预言,说明神厌恶约沙法再度(注四六)与以色列诡诈的君王并肩合作。

六、约兰  主前八五二~八四一(王下三)

    约兰统治的时间较他的兄长要长,共十二年之久(王下三1)。当他统治时发生了许多事件,使他执政的重要性超过「十二年」这个数目所给予人的印象。两件事实说明给人如此印象的原因:第一,在他统治期间,大马色的亚兰人特别活跃,常打以色列的主意;第二,伟大的先知以利沙的传道事工,正迈进黄金时期。

    1.宗教观:关于约兰对巴力崇拜的态度,按圣经记载,他曾经除掉他父亲所造的一尊巴力像(王下三2),因此人们难免会揣测他可能禁止巴力崇拜,或至少不同情这种宗教活动。然而其他的事情证明事实并非如此。例如当他稍后有燃眉之急的时候,以利沙冷嘲热讽地吩咐他向其父母的先知求助。暗示这是他的一贯作风(王下三13)。况且,他的继承人耶户登基的时候,发觉有杀灭巴力先知的必要(王下十1928)。在约兰统治期间,他那揽权的母亲那洗别仍然存活(王下九3033),根据这件事实,我们相信约兰仍然信奉巴力崇拜。约兰在撒玛利亚废除偶像,可能特别为安抚某一部份的居民而已。

    2.摩押的叛变(王下三427):在约兰的统治中,引入注目的另一事项是关于近邻摩押的叛变,上文讨论亚哈谢的统治时已提到。摩押王米沙显然因为亚哈已死于亚兰人手中,所以明目张胆地拒绝进奉早年暗利所要求的贡物。但这些贡物在亚哈之时会带来经济上的利益。约兰既不甘遭受损失,想采取武力强迫他们继续进贡,就要求约沙法助他一臂之力。双方同意后,约沙法第三次与亚哈家共同合作,维持与亚哈的联盟,但在神面前罪又加多了。联军(注四七)在进攻摩押途中,约沙法陷于困境,发觉他们处身在干旱无水的沙漠地带,面临死亡的威胁。幸好以利沙及时插手,他们才免于一死(注四八)。其后,联军向摩押地迈进,在米沙王措手不及之际,肆加严重的毁灭。这次的胜利,是因为他们出乎意料地取道南方路线,制胜了无防备的米沙(注四九)。但米沙及时重整旗鼓,使他的国家免至全军覆没。而最后,藉着戏剧性的献上长子,竟促使敌军全然彻退。这次献祭与撤退的真正关系,并没有清楚的交代。但圣经的记载,支持米沙在摩押碑上(注五十)的狂言——在他的日子,他曾成功地拯救国家脱离以色列的辖制。

 

七、约兰治下的亚兰插曲(王下五~七;八2829

    虽然自巳沙统治期间始,以色列与亚兰一直保持来往,但在约兰治下所提及的亚兰事件,较所有其他君王治下所提及的要多(注五一)。从圣经的角度来看,这些特殊的来往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其中牵涉到当代伟大的先知以利沙。

    1.亚兰人的元帅乃缦(Naaman)(王下五):圣经记载的第一段插曲,是关于亚兰军队的元帅乃缦,他在便哈达二世麾下服务。可能乃缦承担这个职份已有一段日子了,并且曾领导作战,对抗亚哈,如先前所提及的。但现在却要向以色列求援,因为他患上麻疯病。一位被掳的以色列少女转告他,以色列的先知能使他痊愈。便哈达乐意为他那尊贵的元帅寻到帮助,因此,他差乃缦携带适当的公函,前访撒玛利亚的约兰;但以色列王即时的反应认为这是引起战争的挑衅。然而,以利沙风闻这种处境后,要这位外邦元帅与他会晤,因此使约兰如释重负,乃缦既期望他人承认他的尊位,故此当以利沙只吩咐他在约但河沐浴七次,便得痊愈的时候,他感觉深深受辱,因此,几乎失去身体得治的良机。然而一位智慧的臣仆劝告,说服他顺从后,他确实经历到不平凡的复原。因此,他承认以色列的耶和华是至高无上的,并应允从今以后,单单事奉他(注五二)。

    2.失明的亚兰人(王下六823);事隔不久,亚兰人差遣全营的军兵,捉拿以利沙,但却咎由自取,双目失明。导致这段不寻常的插曲之原因,是以利沙三番四次(王下六10)通报约开关于亚兰人预备袭击以色列人的时地(注五三)。当便哈达的谋士揭发约兰成功之秘密后,他便派兵前往先知居住的多坍捉拿他。以利沙的仆人因围困的兵丁而大惊失色,但以利沙安慰他,并求神开他的眼睛,看见神更多的护术军。其后,以利沙祈求神使这些敌人眼失明,并亲自领他们,如同羊群一般,前往首都撒玛利亚以南十哩外的地方。当时他们重见光明,察觉自己危险的处境。但以利沙指示约兰以仁慈待他们,供应粮食,并容许他们返回大马色。

    3.围困撒玛利亚(王下六24~七20):数月后,亚兰人以更多的军力,卷土重来,围困撒玛利亚城。双方僵特相当的日子后,撒玛利亚城因被困而面临饥荒,甚至有一些百姓不得不宰吃自己的孩子(王下六2829)。结果以利沙遭受约兰的埋怨,可能因为以利沙先前曾预告这种围困会临到,作为罪的刑罚。然而先知预言说,次日各人可以随心所欲的获得食物。当天晚上,亚兰人在幻觉中听见战车的声音,误以为是埃及的援军,因而漏夜惊慌逃走,遣下了所有的食物与财物。一些饥饿的麻疯病患,在绝望之馀,投奔亚兰军营,发觉这个大逃亡,他们将弃营内有粮食的好消息带回城中。次日,所有的百姓各按所需的得以饱足。

    4.遭亚兰人所伤(王下八2829):与亚兰人最后一次的接触,导致约兰的死亡。约兰如他父亲一样,在基列的拉末与亚兰人会战。在战争中,也获得犹大王亚哈谢的援助,这表明两国之间的盟约仍存不废。约兰在战场上受重伤后,返回耶斯列休养。耶斯列是暗利王朝的另一个首都。稍后,亚哈谢自战场返回犹大后,前往耶斯列探望约兰。当时耶户带来暴风雨般的毁灭,亚哈谢也被卷入漩涡之中,结果二王均死于非命。

八、先知以利法

    1.背景资料:以利沙作先知的工作,原则上与以利亚大同小异——对抗巴力美军刻的崇拜。以利亚被接上升的时候,以利沙有双倍以利亚的灵(王下二9),以致他如以利亚一样,在工作上获得属灵的能力。以利沙可能出自富豪之家,因为他第一次蒙以利亚呼召的时候(王上十九19),正在田间赶牛犁田,另外还有十二对牛也正在忙碌中,可能这些牛都是属于他父亲的。若果真如此他在这方面与他的主人以利亚则构成尖锐的对比。因为以利亚是在靠近沙漠贫脊的基列地长大的。但以利沙跟随以利亚的心志,确定而果决。他宰杀自己的牛,邀请亲朋戚友举行一个饯别宴,且用套牛工具的木材作为燃料(王下十九21)。

    以利沙的传道生涯,较以利亚更长久。始于约兰的初期,经过耶户和约哈斯(Jehoahaz)的统治期,而死于约阿施(Jehoash)仍在位的时候(王下十三20),为期约五十年(主前八五○~八○○左右)。虽然他的传道目标与以利亚相同,但他达成目标的方法却大不相同。与他的背景相符的,以利沙在城邑中较为释放,甚至在宫殿内,常伴君王的左右。再者,以利亚是一个情绪不稳定的人,不是勇猛非凡,就是失望欲续;但以利沙却能自我抑制,性情沉静平和,未曾见他有戏剧性的竞争表演,或在沙漠中郁郁寡欢的表现。很可能以利沙更关心百姓的需要,因为与以利亚恰恰相反的,许多他的神迹是帮助、医治和释放他所接触的百姓。

2.以利沙的经历:圣经藉着一连串十八段单独的插曲,来描述以利沙。它与以利亚的故事迥然不同,因为他的事迹连载于三章圣经内(王上十七~十九)。关于以利沙的故事,大部份发生于约兰统治时期,它们在时间上并没有相差太远,但仍非连续的事件。其中数段插曲已经提过了。其他的只需要列举便可:使恶劣的水变为甘甜,好作饮用(王下二1922);斥责讥笑他的顽童(王下二2325);供应油给寡妇还债(王下四17);为善待他的书念妇人祷告,遂其渴想有孩子的心愿,后来,使那小孩从死里复生(王下四837);使误放毒草的食物能以食用(王下四3841);在饥荒的日子,倍增食物,供养一百名青年先知(王下四4244);命定仆人基哈西(Gehazi)长大麻疯,因为他言而下实(王下五2027);寻获丢失约但河内的斧头(王下六17);设法使王归还原属书念妇人的产业,因为她曾按着以利沙的忠告,在饥荒的日子,离开本地(王下八16);膏立一位名哈薛(Hazael)的作大马色王,又膏立约兰的将军耶户作王,继承在撒玛利亚的约兰(王下八715;九110);后来约阿施执政时期,预言他三次战胜亚兰人(王下十三1419)。

    以利沙的主要负担之一是,训练年轻的先知服事(王下二371518;四3841;六1;九1)(注五四)。可能以利亚是创办人,在吉甲、伯特利和耶利哥设立学校,但以利沙接棒并扩展。他常与被称为先知门徒的学生为伍。他的目的是供应一些献身、受过训练的人,按着以利亚和他自己的方式,执行真先知的任务。充满罪恶和巴力崇拜的以色列,迫切需要他们。

 

第四节  耶户王朝

    主前八四一~七五二(王下九11~十36;十三;十四1629

 

    以色列两个最强大的统治之家相继执政:第一是暗利家,刚讨论过;第二是耶户家,耶户王朝的统治时期较暗利王朝长——八十九年与四十四年之比——它包括五代(耶户、约哈斯、约阿施、耶罗波安二世(Jeroboam  2)和撒迦利雅(Zechariah),暗利家只有三代,然而耶户王朝的统治却比暗利王朝逊色,因为在这期间,以色列在亚兰与亚述人手中遭受极大损失。在宗教方面,各王朝均有严重的过失,但耶户家至少不像暗利家,鼓励助长巴力崇拜。

一、耶户毁灭暗利家(王下九11~十28

    第五个统治王朝的第一任君王耶户,以屠杀除灭第四朝代而闻名。二十年前,神曾藉着先知以利亚预告,这个刑罚要临到暗利家(王上十九1519;廿一2124)。在以利亚与以利沙的力劝下,暗利家有充裕的时机,为巴力崇拜的罪和淫乱腐败的生活而悔改。现在是报应的时刻了。

    以利沙亲自点燃火种,耶户却煽动火势。以利沙差遣一位「先知门徒」,膏立耶户为王,以取代约兰,并吩咐他有关击杀事件(王下九110)。约兰的军事领袖耶户,仍然置身于最后战事的战场基列的拉末,他毫不考虑地接受这份尊荣。他的随邑也皆大欢喜,整队迫不及待地横渡约但河,直往那斯列执行任务。

    第一个遭杀身之祸的,是仍在疗伤之中的约兰王(注五五)。正在访问慰病的犹大王亚哈谢,自那斯列逃命,但却为耶户差遣的追捕者所杀(注五六)。耶户浩浩荡荡的进入那斯列,命令耶洗别的侍从,将正在楼上往外观看的那洗别扔出窗外。他们迅速地顺从,饿狗吞吃她的肉,正如以利亚先前所预言的(王上廿一23)。耶户写信给撒玛利亚之政治领袖,要他们将亚哈七十个儿子的头颅送到那斯列的耶户手中;他将它们堆列在城门口示众。后来他屠杀所有在那斯列的内阁官员。其后,他独自前往撒玛利亚,途中遇见四十二位亚哈谢的亲属(注五七),他们正前往探望两位君王,当时二人皆已死于非命。耶户将他们杀戮净尽。事隔不久,他与利甲(Rechab)之子约拿达(Jehonadab)相遇(注五八)。约拿达表示同情与支持耶户的策略,使得以登上耶户的战车,协助推行革命。耶户抵达首都后,横杀当地所有的官员,可能包括那些先前杀死亚哈众子以取悦耶户的人。最后,耶户聚集所有巴力的先知和祭司在撒玛利亚的庙中,似乎是要格外施恩,实则上差派八十个随员,进入庙中,杀灭他们不留一人。历史上鲜有见到对前任王室和受欢迎的宗教有如此彻底的屠杀。

二、耶户为王  主前八四一~八一四(王下十2936

    耶户统治的能力,与他剔除暗利家势力的热诚,并不相配。二十八年统治生涯的标志是不安与混乱,在百姓中盛行着社会与经济上严重的弊病(注五九)。同时他也无能保卫国家,免除亚兰人与亚述人的入侵与凌辱。

    在宗教方面,耶户统治初期,因为顺从神,毁灭暗利家(王下十30),而受到神的赞许,但他未能贯彻始终,神是准许那血腥的击杀,然而耶户所杀的显然过于神所要求的,而这件流血事件,是构成多年前向这个邪恶之家预告的刑罚,并且给予巴力美军刻崇拜致命的一击。因此,神应许耶户家四代能继承其位。然而其后耶户步向耶罗波安那不蒙神喜悦的途径——继续在但与伯特利的崇拜(王下十29),因此丧失神喜悦的明证,结果经历艰难的时刻。

    1.哈薛在以色列广肆破坏(王下十3233):耶户统治期间,特别提到以色列在外邦列强手下所受的凌辱,主要是来自哈薛领导之下的亚兰人,再度应验神藉以利亚所预言的(王上十九1517)。

    自以利沙北上大马色膏哈薛为亚兰王的时候,以利亚的预言便开始兑现了(王下八715)。以利沙履行任务的时候,不禁悲衷哭泣,因为他深知这人会带给以色列极大的祸息,膏立的仪式仅在耶户受膏以前(注六十)。虽然哈薛如何进行蹂躏并未有明文的记载,但破坏的范围是不容置疑的。他成功地自以色列夺外约但,包括玛拿西、迦得和流便等支派的领土(比较摩一3)。后来,虽然并未直接记载,他必定也会深入地侵略约但河西的以色列;因为耶户之子约哈斯的时代,曾记载哈薛甚至能够命定以色列王所能保有的马匹、战车和步兵的数目(王下十五7)(注六一)。其次在约哈斯时代,一个关于犹大王约阿施的评语,有更进一步的阐明。它记载说,哈薛竟能深入南至非利土地的迦特(注六二),围困这城,强迫约阿施进贡,好叫耶路撒冷免遭同等待遇(王下十二1718)。假如哈薛能够如此通行无阻,甚而南至迦特和耶路撒冷,他必然已使以色列饱受凌辱了。这种行为显然始于耶户统治时期。

    2.在亚述前的凌辱:耶户统治期间,以色列也在亚述手下受难。事实上亚述在哈薛之前已入侵,因此哈薛的国土较以色列地受害更大。这次事件仅存于亚述的记载中(注六三)。

    当时名噪一时的亚述王撒缦以色三世,即十二年前,亚哈与便哈达在夸夸加入十二国联军,奋力对抗的那一位。到目前为止,他第十六次横渡幼发拉底河,从事军事活动。他一帆风顺地率领大军直逼大马色,虽然并未实际的攻取它,却使城中遭受很大的损害,其后他继续强迫以色列的耶户大量进贡(注六四)。一八四六年在宁若(Nimrud)发现的著名黑色方尖塔(Black Obelisk)(注六五)上,撒缦以色列出贡物的名称,并以半浮虽图描绘以色列王跪伏于地,谦卑顺服地呈献贡物。虽然撒缦以色并未声言他曾在以色列肆意摧毁,但他所要求的贡物,数量之多,简直是一种侮辱,并且在经济压力上也令人难以喘息。三年后(注六六),撒缦以色再度卷土重来,作普遍性的侵略,并且再度获胜,但是详情则不明。约三十年内,亚述军兵不再犯境,使哈薛可以恢复元气,有足够的力量加害以色列,正如前述的。

    3.耶户软弱的原因:大体而言,整个故事经已提示,耶户无能更有效地保卫国家的某些因素。其中一个较重要的原因是,他在血腥整肃暗利家的时候,横杀了无数的领导精英。耶户在这次的流血事件上超越神所意愿的,不分皂白地消灭许多可能性的助手,特别是在那斯列和撒玛利亚的朝廷官员。有经验之士是难以迅速地补充的。另一个原因是,他那些随员目睹那凶残的流虚事件后,也拒绝予以合作。因此,他大概要与不少貌合神离的人同工。更进一步的,因为整肃的后果,历年来与犹大和腓尼基的联盟便告中断。犹大因亚哈谢王及其亲属之死而脱离关系(注六七),腓尼基则以巴力美军刻祭司被杀为藉口。但可能最为重要的是,耶户本身缺乏能力。或许他的战术十分高明,因为他是约兰手下的将领;但却缺乏外交手腕和判断的能力,从他卤莽地残杀前任的政权可见一般。这一切的因素,固然都在神的控制之下,因为他容许这个国家经历刑罚,正如祖先前向以利亚宣告的(王上十九1517)。

三、约哈斯  主前八一四~七九八(王下十三19

    约哈斯继承父亲耶户执政十七年。除了有关更进一步地臣服哈薛外,没有提到他的统治情形。另外记载的一件事情是,他寻求神的帮助,以对抗哈薛。神赐他一位「拯救者」(王下十三5),然而不可思议的,这位拯救者竟然是亚述三亚大得尼拉力三世(Adadnirari3 主前八一○~七八三)。他在约哈斯统治期间登基。他确曾成为以色列的「拯救者」,因他在主前八○三年(注六八)进攻扫荡大马色,使以色列脱离亚兰的辖制。无可否认的,以色列和推罗、西顿、以东及非利士都被逼进贡,但却免受大马色的蹂躏。亚兰国既饱受摧残,元气大伤,以色列便能够长远地迈向壮大的路了。

四、约阿施  主前七九八~七八二(王下十三1025;十四1516

    约哈斯逝世后,他儿子约阿施继位。在他的治下,以色列在这条复原的路上,迅速地阔步跨进。登基后不久,以利沙应许约阿施军事地位上的复兴。以利沙已经是一位老人了,他召见新王,并预言要战胜大马色。他吩咐约阿施以箭打地。王按吩咐而行,但只敲打三次;以利沙指责他没有多敲打,因为他可以按着敲打的次数击败大马色。然而,他仍可三战三胜。在未来的岁月中,约阿施经历预言的兑现,他并且收复先前被大马色所夺取的以色列城邑(王下十三25)。

    约阿施的军力也足以抵抗犹大王亚玛谢(Amaziah)的袭击(王下十四814)。事实上,他足以重创亚玛谢。这件事下章将更详细地讨论。

    另一项更重要的是,约阿施指派他的儿子共同摄政。约阿施执玫共十六年,但在第五年的时候,耶罗波安二世就被任命为摄政王了(注六九),其中的原因可见于约阿施与犹大的战争中。在参与战事以前,他将儿子安置在宝座上,以便出征时,耶罗波安能代他执玫。显然约阿施预料这次的战役是耗时的努力(注七十)。

五、耶罗波安二世  主前七九三~七五三(王下十四2329

    耶罗波安二世是耶户系列第三位登上王位的后裔,他被证实为以色列最英明能干的统治者之一。在他的治下,以色列跃至举足轻重的地位,成为地中海沿岸一带的当然领袖。圣经没有提到使他有此成就的一些战役,但最后的成就可以看出此事实。耶罗波安竟能恢复在东方和北方的疆界,大致上与大卫和所罗门帝国时代的疆界所差无几。圣经明说,他扩展以色列北方的地界至「哈马口」(王下十四25),与形容所罗门北方边界的话语相同(王上八65)。又说「他收回大马色和先前属犹大的哈马」(王下十四28),先前显然是指大卫与所罗门的时代,因为自此以后,这些城邑再不隶属以色列了。我们或许观察到,这一种比较的参照方式,暗示以色列与各城邑之间,已恢复了先前有的关系。另一方面,耶罗波安既控制了大马色,必定也收复了先前哈薛所夺的外约但。以色列恢复从前广阔的疆界后,便成为地中海东部最强大和最有影响力的国家了。耶罗波安二世这个名字必定是闻名遐迩,众望所归的。

    至少有三个因素导致以色列的地位有如此显著的改变。第一、如前文所述的,原为群龙之首的敌人大马色,被亚大得尼拉力三世的袭击削弱了。第二、约阿施,尤其是耶罗波安二世,都是精明能干的统治者;关于约阿施,从他成功地战胜犹大可以说明(王下十四814,代下廿五1724);关于耶罗波安,刚描述的成就可以说明。第三、亚述若力量许可,必定干预;但现在却如大马色一样,陷于极度的低潮。衰败的原因是受北方乌拉图国(Urartu)日渐频繁的搅扰,加上内在纷争和接二连三的庸君(注七一)。在他们的治下,亚述几乎丢失所有在幼发拉底西部的据点,并且无能阻止远方以色列的领土扩张计划。

六、主前第八世纪的众先知

    自摩西时代,以色列中已有先知(注七二)。其中有撒母耳、拿单、迦得、亚希雅、以利亚和以利沙较为显要。许多其他的先知曾经存活,他们的影响力也颇值得注意。他们主要是针对个人特殊的罪行,特别是君王的,因为他们处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位。然而,在第八世纪,所采用的方法有所更改(注七三)。虽然先知的基本信息,仍然是传讲遵守耶和华律法的必须性,但开始较以国家为单位,整体性的向百姓发言;而且所指责的,是国家的罪,非个人的罪;更进一步的,许多先知不单口传,并开始书写他们的信息。结果,先知文学问世,它们构成旧约重要的一部份。

    在这些有著作的先知中,有三位在耶罗波安二世的统治时期,当职事奉。一位是约拿(Jonah)(王下十四25),他被差往亚述大城尼尼微宣教。他抵达尼尼微,带来该地居民的悔改,其时可能就是刚才论及的亚述衰败时期。因为这种光景比较富强的光景更有助于悔改。当时不单有政治与军事上的难处,更有一连串的时疫蔓延当地,导致大量的死亡。除此以外,主前七六三年六月十五日太阳全蚀,产生广泛而错综复杂的惊惧感(注七四)。在这种气氛之下,约拿所传递的关于尼尼微即将灭亡的信息,果效奇佳。因此百姓所表现的不平常之悔改,也不难明白了。

    其他两位先知是阿摩司(Amos)和何西阿(Hosea),前文早已提及。阿摩司是提哥亚(Tekoa)的一位牧人。他是犹大公民,但在「耶罗波安在位的时候」(摩一1),奉差遣上以色列,传达神的警告。以色列的公民何西阿也是在「耶罗波安做王的时候」(何一1)说预言。何西阿开始传道的日子,可能稍后于阿摩司,因为他自述工作的时期是从乌西雅(Uzziah)、约坦(Jotham)、亚哈斯(Ahaz)到西希家(Hezekeah)等犹大王的治下(注七五);而阿摩司只提及乌西雅。耶罗波安治下普遍的富庶,带来奢侈、闲懒与罪行,这三项都是众先知众手所指的(注七六)。何西阿大部份的信息,是根据他婚姻上惨痛的经历,因为他遭那位行为不检的妻子遗弃,他将她的不贞比喻以色列人对神的态度(注七七)。

七、撒迦利雅  主前七五二(王下十五812

    耶罗波安的儿子撒迦利雅继位,成为耶户皇族第四位登上宝座的。然而他执政时间短暂,六个月后便被他的继承者沙龙(Shallum)刺杀(注七八)。除了记载他在但与伯利恒继续奉行耶罗波安那种假宗教外,撒迦利雅也是无善可陈的。他可能不及他父亲英明,这就是刺杀能够成功地策划进行的原因之一。

 

第五节  以色列的衰败

主前七五二~七二二(王下十五13~十七41

 

    耶罗波安二世的统治,是北方以色列一段光辉的日子。但他儿子逝世后,国家的势力与地位更急转直下。这一段衰败时期结束于主前七二二年,撒玛利亚失陷于伟大而善战的亚述手中。

一、沙龙  主前七五二(王下十五1315

    沙龙刺杀撒迦利雅后,自立为王,建立了以色列第六代统治王室。但他只执玫一个月,便遭米拿现(Menahem)报复性的杀害。米拿现可能是撒迦利雅属下的军事领袖。圣经并没有进一步记载沙龙的事。

二、米拿现  主前七五二~七四二(王下十五1622

    米拿现自立为王后,成立以色列第七代统治王室。他执政了十年。他在撒玛利亚篡杀沙龙的时候,圣经描述他来自「得撒」(王上十五14)。言下之意他在得撒已是当权人物(注七九),可能是耶罗波安二世差派的。杀死沙龙后,他不仅为撒迦利雅报了仇,也达到他僭取王位的野心。然而可能他的所作所为,遭提斐萨城(Tiphsah)(注八十)的反对,因为他一旦登基后,便进行屠杀城中无数的居民。

    米拿现执政期间,地中海各国再度饱尝亚述的压力。提革拉毗列色三世(Tiglath-pileser 3七四五~七二七)算是亚述超群绝伦的强者(与前任诸王成尖锐的对比)。他登基后,便力图恢复亚述帝国的声望。他首先旗开得胜地制服南方的巴比伦、北方的乌拉图;其后横渡幼发拉底,向西方迈进。在西方也是马到功成的。每征服一个地方,提革拉毗列色便施行一种与先前诸王不同的政策。从前的王仅满足于有名无实的管辖和接受贡物,如此叛乱频频产生。提革拉毗列色却将所征服的土地,归并成亚述帝国的行省,并将有可能煽动叛乱的当地领袖放逐出境。这种政策相当有效,因此后继君王便照样实施。

    提革拉毗列色在主前七四三年(注八一)的战争中直驱以色列,而米拿现被卷入漩涡(注八二)。他还不能将以色列地归拼为行政省,但却向米拿现征收贡物(注八三)。所苛求的一千他连得银子,是米拿现向国内的「大富户」征收入头税筹募的。他要求各人付款五十舍客勒(注八四)。由于这次的进贡,米拿现就能够「坚定国位」,但却因此成为亚述王的另一个附庸国(王下十五1920)。

三、比加辖(Pekahiah)主前七四二~七四○(王下十五2326

    比加(Pekah主前七五二~七三二(王下十五2731

 

    米拿现既逝世,他的儿子比加辖自然继承他。然而他只执政两年,便在撒玛利亚的宫中,遭受他的一位军事领袖比加所杀害。比加自立为王,建立以色列第八代统治王室。圣经说到比加统治二十年之久。然这二十年必须追溯并包括米拿现与比加辖的统治时期,才能协调年代上的问题。比加最后的一年是主前七三二年(注八五),因此,他的二十年始于主前七五二年,即米拿现登基的年代。这样看来比加只有八年独自执政。泰利(Thiele)认为,比加从前曾在约但河外的基列地施政,与米拿现和比加辖誓不两立,后来储备足够的勇气与支援后,便率领五十名基列人横渡约但河,杀死比加辖攫取王位(注八六)。假如事实果真如此,比加起初十二年的统治只局限于基列地,而米拿现与比加辖相继地认可他的管辖权。这事说明他被称为比加辖的将军之原因(王下十五15),温格尔(Unger)指出,或许因为米拿现的人头税政策,使以色列中蕴酿着一个反亚述暗流,为比加的叛乱铺路(注八七)。这个见解与事实相符,因为比加在撒玛利亚登基为王后,的确站在一个强烈反亚述的地怔,并且与大马色的利汛(Rezin)携手合作,抵抗这个东方强权。

 

[ 图十一  提革拉毗列色三世的战役 ]

 

    比加独立统治第六年,主前七三四年,提革拉毗列色三世再次回到西方,镇压这个叛变的联盟。他是应邀而来的,因为犹大王亚哈斯在耶路撒冷遭比加与利汛围困(代下廿八58;赛七1及下文)。联盟国盼望强迫亚哈斯参与叛变,但遭拒绝,亚哈斯且向亚述王求助(注八八)。提革拉毗列色立即应允,并指挥主前七三四~七三二年著名的战役(注八九)。主前七三四年,他首先沿地中海岸南下,直抵非利士,制服当地的各城,特别是迦萨,显然要截断同盟军从埃及得着任何的援助。后来也许是七三三年,他挥军迈进以色列,扫荡全加利利的城邑(注九十),并掳去许多百姓(王下十五29)。最后,主前七三二年他朝向大马色。可能从开始,大马色就是他主要的目标。他毁坏这个国家,夺下首都,杀死利汛王。提革拉毗列色并未亲自杀死以色列王比加,因为继承比加的何细亚(Hoshea)代办了。何细亚显然是与征服者亚述同流合污,因为亚述王宣称立何细亚登上以色列的宝座(王下十五30)(注九一)。

四、何细亚  主前七三二~七二二(王下十七16

    篡杀比加后,何细亚开始当政,设立以色列第九代且是最后一代的王室。何细亚即位之时的以色列,已经是地小人稀的了。亚述已经夺去北方(加利利)和外约但,将它们合并为亚述的省份(注九二),只留下约但河西的山脊地带给何细亚。何细亚本身仅是一个附庸,耶罗波安二世治下以色列的尊荣,已荡然无存了。即便如此,何细亚再次叛变那令人憎恶的亚述。何细亚当初的归顺,显然是权宜之计而已。撒缦以色五世(Shalmaneser  V)继承其父提革拉毗列色后不久,这次暴乱便应运而起(七二七~七二二)。何细亚愚拙地与埃及立约。这时的埃及软弱无能,四分五裂,因此无能给予何细亚所需的援助。何细亚既与埃及联盟,便拒绝继续每年向亚述进贡。

    在主前七二四年,撒缦以色五世领军迈进以色列(王下十七36),何细亚出迎觐见,并带着那些过期的贡物,但却不能迎合亚述王的心意。何细亚印时被拿,撒缦以色继续挥军前往撒玛利亚,围困京城,既然以色列王已成阶下囚,京城迅速失陷是意料中事,但它却顽强地抵抗。这次的围困自主前七二四年相持至七二二年(注九三)。然而,最后,难以避免的事发生了,撒玛利亚失陷,结束了以色列独立自主的日子(注九四)。

 

[ 图十二  巴勒斯坦区的亚述省份 ]

 

第六节  一个亚述的行政省

 

    撒玛利亚陷落后,一位亚述的总督被派管理这地,使约但河西的以色列地也合并为一个省份,在最后的瓦解前或瓦解的时候,大量的以色列人被掳至亚述(注九五),代替他们的是一群自国外迁入的上层阶级份子(注九六)。这种混杂人口的策略,也是提革拉毗列色三世的权宜之计,为要减少藩属国内叛变的机会。它在以色列显然获得如期的效果,但宗教上受到很大损伤,外邦民族输入各人的本上神观及崇拜的方式。结果导致一种混合宗教,同时敬奉假神和真神耶和华(王下十七2941)。人口上的混杂也导致互相的通婚。当时,留居当地的以色列人较多,而外邦的新居民较少。这种杂婚而生的后裔,被称为撒玛利亚人。

 

第七节     

 

    以色列王国的寿命,只有两个世纪,从主前九三一~七二二年。共有十九位君王执政,代表着九个统治王室。八位君王是被刺杀或自杀的。这十九位都不合神的心意,因为各人都在金牛犊中心敬拜,或敬拜更为可憎的巴力。因此,神拒绝赐福。藉着以利亚和以利沙,神警告暗利家转离巴力美耳刻的滔天大罪。既然他们毫无悔意,刑罚便接踵而至,首先是耶户毁灭暗利家,其后是全以色列在大马色的亚兰人前,信受难堪可耻的羞辱。在耶罗波安二世治下繁荣富庶的日子中,警告再度藉着阿摩司和何西阿临到耶户家,评击当日与物质富裕有关的奸险诡诈,但百姓仍然充耳不闻,神第二次允准国家在强大的亚述面前蒙受奇耻大辱,直至撒玛利亚陷落,以色列失去独立自主权,这些事件才告停止。神曾给予以色列悔改的机会,但她无动于衷,神的忿怒便降临在她身上了。

 

注释:

 

  一:在旷野,以法莲支派的数目自四万零五百人锐减为三万二千五百人(民一33;廿六37),阵容仅稍胜西缅支派。相反地,犹大支派人数自七万四千六百人增至七万六千五百人(民一27;廿六22)。

  二:参考第三章,五四页,注十二;及第八章,二一二页,注三六。

  三:当时少有来自便雅悯支派的。按历史而言,便雅悯支派素来与地方众支派结连,可能渐渐受制于罗波安;参考第十四章,三七三~三七五页。

  四:关于发掘的情况,参考R.De Vaux,RB19471952

  五:伯特利刚位于便雅悯支派边境以北(书十八12),与犹大领土非常相近因此,在耶罗波安的治下,继承罗波安的犹大王亚比央(Abijam,译者注:或作亚比维Abijah)曾一度攻陷它(代下十三19),当时耶罗波安可能懊悔不应将这个中心地设置太南边。

  六:耶罗波安显然希望这样能和耶路撒冷的敬拜相同,竭力避免触怒同情耶路撒冷的份子。因此,Albright认为这些牛只并非代表耶和华,只是百姓可以藉着这些动物,联想到耶和华具体地站在众人西前。这种思想,与迦南人脑海中的巴力和哈达(大)一模一样;参考AlbrightFSAC,二○三、二二九页。

  七:要了解有关神站在动物背上的图片,参考ANEP,图500  501522534537

  八:是旧约中「直呼其名」的奇妙预言之一,约在此人开始统治以前三世纪就被提及了。

  九:关于当时的证据及亚兰人历史的概论,参考M.UngerIsrael and the Aramaeans of DamascusLcndonJames  ClarkCo.Ltd.,1957),三八~五七页。温格尔相信利逊可能就是列王纪上十五章18节的希旬(Hezion),便哈达一世许愿的石碑上刻有的名字。

  十:参考本章,三四一~三四二页。

注十一:关于这次入侵的论述,参考第十四章,三七五~三七八页。

注十二:拿答可能是耶罗波安的次子,这要看死于重疾的亚比雅是否是长子而定。这件事情并未交代清楚,但却很有可能性。

注十二:基比顿被认为就是Tell  el-Melat,位Aqir(可能是以革伦)东部三哩,基色以西三哩。虽然而积狭小,地位却甚为重要;因为二十六年后,以拉王的元帅暗利再度围攻它(王上十六1517)。参考J.SimonsGTT,二○一、三三七、三五九、五一○页。

注十四:暗利统治十二年(王上十六23),自亚撒第二十七年(王上十六15)至亚撒三十八年(王上十六29)。关于他在亚撒第三十一年开始统治的记载(王上十六23),必定是指着他独当一面执政说的。

注十五:关于这块石碑的论述,参考AlbrightBASOR871942),二三~二九页;Albright and Della VidaBASOR901943),三○一三四页。关于内容,注释及图片,参考DOTT,二三九~二四一页;内容与注释,参考ANET,五○一页。

注十六:简短的论述,参考第十章,二六一页。

注十七:他甚至在年史中炫耀他的残暴。参考FineganLAP,二○二~二○三页的引例,取材于LuckenbillAncient Records of Assyria and BabyloniaI  sec443447;以及ANET,二七五~二七六页,或是BartonAB,四五七页。

注十八:参考他的碑文,ANET,二七五~二七六页。

注十九:例如亚大得尼拉力三世(八一○~七八二),参考ANET,二八一~二八二页;提革拉毗列色三世(七四五~七二七),ANET,二八三~二八四页;撒珥根二世(七二一~七○五),ANET,二八四~二八五页。

注二十:撒玛利亚山是按它的主人撒玛(Shemer)命名的,位于示剑的西北部七哩,有三百尺高,是一座孤立的山峰,四面被其他的众山环绕。因此袭击者必须从下向上进攻。它的位置具战略性,因为它控制了南北贸易通道。

注二一:参考A ParrotSameriathe Capital of the Kingdom of IsraelEng. tr.LondonS. C. M. PressLtd.,1958)。

注二二:关于内容与论述,参考ANET,三二○页;内容讨论并附有图片的,参考D0TT,一九五~一九九页。

注二三:参考列王纪下三章427节有关米沙的叛变,和以色列强迫继续进贡的努力。参考本章,三四七~三四八页。

注二四:在列王纪上十六章31节谒巴力被称为「西顿王」,事实上他的首都是推罗,参考第十二章,三三三页,注二四。

注二五:可能大马色的便哈达早已与推罗结盟。在阿勒坡(Aleppo,参考本章,三六四页,注十五)发现他所立的石碑,是献给推罗神巴力美耳刻的,可见即使两国之间并未立约,至少也有一种友善的关系。因此,在暗利与推罗的盟约中,以色列是主要获益者。

注二六:事实上,巴力崇拜的主要倡导者是那洗别,不是亚哈。亚哈既允准,便当负责任;但那洗别是主要的促成者。巴力的先知是「那洗别所供养」的人(王上十八19),她是命令「杀耶和华众先知」的人(王上十八4),她也曾发命令恐吓以利亚(王上十九2)。至于亚哈,在需要忠告的时候,仍然寻求耶和华的先知(王上廿二612),他仿照耶和华的名字,为他的儿女取名为:亚他利雅、亚哈谢、约兰,然而,当时巴力的名字已相当盛行,在撒玛利亚发现的许多瓦片,都列有与巴力类同的名字:参考JW.JackSamaria in Ahabs Time:Harvard Excavations and Their ResultsEdinburhClark1929),三七页。虽然Albright认为这些瓦片的日期是在耶罗波安二世的统治期间,约在亚哈之后一世纪,但可能多年来这些名字都被采用。关于注释和内容,参考ANET,三二一页,又DOTT,二○四~二○八页。

注二七:这位推罗神名叫美耳刻。但美耳刻与旧迦南地的巴力意义相同。美耳刻对推罗人来说实际上是类似巴力的神,因此,在圣经的记载中被称为「巴力」,也颇为正确。

注二八:百姓对于本地圣职人贝遭外人的陷害之反应,通常较任何其他事物要迅速,那洗别必定是非常有把握,才着手进行屠杀。他们被杀后,她较任何一个时期更能任意而为了。

注二九:参考FineganLAP,一八七~一八八页。

注三十:这必是便哈达二世,便哈达的儿子。早年亚撒曾邀请他袭击巴沙,因为在列王纪上二十章34节中,他向亚哈提及他父亲在撒玛利亚的权益,而便哈达一世的父亲是希旬,他在建造撒玛利亚之前早已逝世。UngerIsrael and the Aramaens of DamascusJames  Clark Co.Ltd,,1947),五九~六一页,采取相反的看法。

注三一:从前自以色列夺去的城邑,现今要奉还;亚哈要求在大马色据有某些「街道」(可能是贸易地点),正如先前大马色在撒玛利亚所享受的权利一样。但是反常的,没有要求他们军队投降或削减军械兵力等。

注三二:关于撒缦以色所提供的资料,参考BartonAB,四五八页;又ANET二七八~二七九页;DOTT,四六~四九页。

注三三:参考ThieleMNHK,六六页,注七,解释关于同年所爆发的两次战争。

注三四:根据N.Glueck的提议(BASOR92(十二月,1943),即是Tell-Ramith,位约但河东约二十八哩,加利利海以南十五哩。

注三五:列王纪上二十二章44节,和历代志下十八章1节更进一步的证明这种关系。

注三六:以利亚预言旱灾,是直接向巴力美耳刻挑战,因为它是管理风暴与丰收的。耶和华说不下雨的时候,巴力能否带来雨水呢?四十二个月之久,百姓知道答案了,因而为迦密山上的求火之高潮铺路。

注三七:以利亚必须隐退,直至耶和华的真实性冲击巴力,使百姓印象深刻,并期待迦密山上的求火竞赛。

注三八:他必须取得王室的合作,才能保证巴力先知会出场比赛,因为这些巴力先知应这样的竞赛中,没有什么利益可得;他向一些可能出席的观众保证,他们绝对没有生命的危险,因为他们有足够的理由惧怕那洗别采取报复性的手段。

注三九:观众的数目约有一千五百,才能阻止四百五十个巴力先知逃跑(王上十八40)。他们必定是重要人物,且具有影响力。以利亚的目的是要摇撼全以色列,所以必定要求亚哈邀请一些说话有份量的人。

注四十:这种行动本身是令人厌恶的,但却是必须的。这是第一次除去外邦宗教的行动。这是顺从神命令的行动(申十三69;十七27),也是那些观众投身于朝夕盼望之宗教改革的一种有计划之行动。

注四一:耶洗别可以利用这个事实编造故事,将以利亚逃跑的消息遍传全国。也许她会采取其他的手段,她杀戮那些协助刺杀巴力先知的人。「一千五百人」中,必定有许多人难逃一死的。

注四二:这次是藉着实物教材(风、地震和火,跟着又有微小的声音)和说话来指责和教导的。「微小的声音」说明他新任务的性质,与前述之戏剧性的事件相反。

注四三:十年这个数字并未明说,但是可以估计出。被饥荒摧残的以色列,必须经过若干年的休养生息,才能养精蓄锐地与亚兰人争战;列王纪上二十章的两个战役,至少耗时两年;然后是与便哈达联盟的夸夸之战,在主前八五三年,随之而来的是基列拉末之战,亚哈战死其中;后来是亚哈谢统治两年(但不一定是二十四个月);最后约兰统治约一年的时间内,以利亚被提升天(王下二113)。

注四四:通常被认为是‘Aqir,位亚实突东北十哩。靠近非利士与以色列边境的交界,因此,经常辗转在两者的手中(士一18;撒上五10;七14;十七52)。当时,究竟是落在以色列或非利士人手中不详。

注四五:参考本章,三四一~三四二页。

注四六:第一次是约沙法在基列拉末之战协助亚哈,且险遭杀身之祸;参考本章,三四三~三四四页。

注四七:当时已有三国联军,因为自约兰与约沙法绕行死海南瑞后,以东王加入他们的阵容(王下三9)。

注四八:这是一个意义深长的场面:三位君王无能自助,需要询问耶和华的先知。耶和华透过先知,指示他们在营地的山谷中挖掘水沟。神降雨后,雨水流入山谷,注满水沟,使军队有充足的清水供应。

注四九:以色列既位于摩押的西北部,米沙便估计他们会自北方入侵。但约兰与约沙法绕行至死海南瑞后,便进入摩押的南部了。当时米沙仍然懂然不知。

注五十:参考本章,三六五页,注二二。

注五一:这是假设列王纪下五至八章的故事可能发生于他统治期间。但既然没有说明时间,一些学者则认为,这些事情发生于耶户或甚至约哈斯的治下。但是故事的记载位置与次序,却辩明它们全发生在约兰统治时期。

注五二:乃缦甚至求带「两骡子驮的土」回大马色(王下五17),目的要敬拜耶和华。在异教徒的思想中,神只与地土是息息相关的,乃缦认为获得耶和华的地土,就等于敬拜耶和华了。虽然这是一种不寻常的态度。他的作为显出一种异教徒的无知,但也显明他的真诚,因此以利沙显然应允他的要求。

注五三:若能知道是否刚刚悔改敬拜耶和华的乃缦带领争战,是很有趣的。但没有资料记载。

注五四:与早年撒母耳的负担相同,从撒母耳到以利沙之间,训练学校是否继续,不详,可能没有。

注五五:约兰的尸身被扔在拿伯的田间,是早年亚哈自拿伯手中抢夺的地方,约兰之死兑现了以利亚的预言(王上廿一19)。刑罚没有临到亚哈,因为他曾悔改(王上廿一2729),但却临到他的儿子约兰。

注五六:亚哈谢显然逃向米吉多,耶户的随众在姑珥Gur(不详)击杀他,他抵达米吉多才身亡。历代志下二十二章9节说,在那时,亚哈谢藏身撒玛利亚,可能是先到此地,再往西北方的米吉多。详情不清楚。

注五七:这些人不可能是亚哈谢的直系兄弟,因为他们早在非利士人与阿拉伯人的袭击时被杀(代下廿一1617)。

注五八:耶户的态度说明他尊重此人。约拿达忠于耶和华,而且生活严谨。他成为利甲族的族长,这是敬虔的家族,他们谨守规条,若干年后的耶利米相当敬佩他们(那卅五119;参考代上二55利甲族的身份)。

注五九:阿摩司与何西阿的写作特别证实此事,二人皆是以色列的先知,他们描写耶户执政后五十年的情形。所提及的恶习,在耶户时代已经存在了。

注六十:撒缦以色三世的碑文证实了这个时间。在他第十四年(主前八四五年)的一块石碑中,他提到哈大底谢(便哈达二世)仍然是大马色的王;第十八年的(公元前八四一年)一块石碑中提及哈薛,也就是说哈薛在八四五与八四一年问登上宝座,而根据碑文内容的记载方式,他可能就在八四一年前登基的。

注六一:他只能拥有骑兵五十、战车十辆、步兵一万,与亚哈率领赴夸夸的二千辆战车成为尖锐的对比。

注六二:迦特原属非利士,但罗波安将它列入防御城的名单内,可见当时,或甚至到如今,它是属于犹大的(代下十一8)。哈薛可能与非利士人联盟,从犹大手中夺去迦特,因为在乌西亚期间,迦特似乎又落在非利士人的手中了(代下廿六6)。

注六三:这记载是撒缦以色三世所遗留下的。关于他的碑文,参考ANET,二七六~二八一页。

注六四:撒缦以色也列出其他进贡的两个城邑推罗和西顿。

注六五:这根四面形的黑色石灰住子高六尺半,有五行半浮雕绘图,四面刻有楔形文字书写的解释。在某一面的第二行刻有耶户,是唯一现存的以色列王的雕像。这个四方尖塔现保存于大英博物馆内。关于内容,参考ANET,二八○页;图片,参考ANFT,三五一~三五五图。

注六六:内容在ANET,二八○页。当时是撒缦以色的第二十一年。

注六七:亚哈的女儿亚他利雅,曾与约兰成亲,她用诡诈的手段夺取王位,在犹大揽权。事实上,犹大退出联盟是有益无损的,但以色列显然在经济与军事上都遭受损失。

注六八:关于亚大得尼拉力三世,参考ANET,八一~二八二页;又DOTT,五○~五二页。在袭击的当儿,哈薛的儿子即继承人便哈达三世已登上大马色的宝座了。

注六九:数段经文比较之下,我们可以看见事实果真如此。根据列王纪上十四章23节,公元前七八二年,耶罗波安二世在犹大王亚玛谢第十五年登基。但列王纪下第十五章1节所说,犹大王亚玛谢的继承人亚撒利雅在耶罗波安第二十七年的时候,开始执政。这一年就是公元前七六七年。若这年是耶罗波安第二十七年,那耶罗波安是在公元前七九三年开始统治的,当时是约阿施统治的第五年。意思是说,列王纪下十四章23节是自他独自当政时开始计算的。参考ThieleMNHK,七七~八一页。

注七十:不单单约阿施与犹大之战所费的时间是这种共同摄政开始的原因,列王纪下十四章1516节对约阿施统治的尾声又提到此战役(第一次记载在列王纪下十三章1213节),这比较不寻常。第二次的记载紧随这次战争之后(王下十四814),在摄政时期发生的战争似乎是导致摄政的原因之一。关于类似的论述,参考ThieleMNHK,八四~八五页

注七一:他们是撒缦以色四世(主前七八三~七七三),亚述但三世(Asshur-dan III主前七七三~七五四),和亚述尼拉力五世(Asshur-nirari V,主前七五四~七四六)。

注七二:摩西自称先知,并且预言要兴起像他的人(申十八1522)。

注七三:可能在第九世纪的后叶,俄巴底亚与约珥已兴起服事了,虽然他们只是犹大的先知。

注七四:参考A. T.OlmsteadHistory of Assyria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23)一六九~一七四页。

注七五:意思说,为期最短二十五年,最长超过一百年,后者没有可能性,要看他在乌西雅治下甚么时候开始工作,而在希西家治下持续多久。

注七六:摩二68;五1012;六18;八46;何二1423;四161319;七4

注七七:何二213;三15。撒玛利亚的瓦片文也见证以色列民对神不贞。这些瓦片文推定为这时期的(参考本章,三六五页,注二十七)。而瓦片上大部份的名字与「巴力」复合,可见仍然有不少人对这个外邦神只效忠,虽然耶户似乎已自国中剔除这种宗教了。

注七八:与阿摩司(七9)的预言吻合。

注七九:参考本章,三三七页。

注八十:位置不详,可能就是Thapsacus城,位于幼发拉底河西岸,但与故事不协调。这座城邑距离撒玛利亚不远。

注八一:这次战役的日期通常推定为主前七三八年,但泰利(Thiele)小心研究提革拉毗列色三世的事迹后,有力地提倡主前七四三年之说。参考ThieleMNHK,第94115页;MUngerIsrael and the Aramaeans of DamascusLondonJames Clark & Co. Ltd.,1957),九七页。

注八二:同年提革拉毗列色遇见一支西北联盟军,犹大王乌西雅(亚撒利雅)是领袖。参考第十四章的论述。

注八三:提革拉毗列色另列其他进贡的君王,包括HummuhKishtashpi,大马色王利汛(Rezin),推罗王希兰(Hiram),KueUrikki,迦基米施王(Carchemish Pisiris GurgumTarhularaMelidSulumal。内容参考ANET,二八三页;DOTT五四~五五页。

注八四:一他连得相等于三千舍克勒,因此六千人要缴纳课税。总额超过一百万美元。参考M.Unger,见前,一七五页,注五八。

注八五:列王纪下十五章30节和十七章1节提到比加的最后一年,何细亚的第一年,犹大的亚哈斯第十二年和犹大的约坦第二十年,都是同一年,因此,与犹大王互相关连,那一年是主前七三二年。提革拉毗列色的公告也证实此事(参考DOTT,五五页),他废掉比加,立何细亚代替他。这事发生于他在七三四~七三二年内的西方战役中。参考第十四章关于犹大王亚哈斯和约坦之日期的论述。

注八六:泰利MNHK一二四页及下文;又参考H.G.Stigers,“The lnterphased Chronology of JothamAhszHezekiah and Hoshea”,BETS9Spring,1966),八四~八六页。支持这个看法的理由如下:①比加刺杀比加辖的时候,有一群基列人与他同在(王下十五25);②遭米拿现所杀的沙龙是「雅比的儿子」(王下十五13),因此暗示他有基列雅比的背景。当沙龙被米拿现暗杀后,基列雅比只会支持比加而不会支持米拿现的;③米拿现向提革拉毗列色进贡,为要「帮助他坚定国位」,可见他有比加与他作对,而比加则企图从他手中夺取此地;④比加不敢过早抢夺撒玛利亚的王位,与米拿现因进贡获得提革拉毗列色的支助的事实相谋合;⑤自比加夺得撒玛利亚后不久(赛七1及下文),他与大马色的利汛便建立友好,可见当比加仅统治靠近大马色的基列地时,就已建立了基列——大马色的和约了。

注八七:M.Unger,见前,九九页。

注八八:参考第十四章,三八九~三九一页。

注八九:关于碑文内容,参考ANET,二八三~二八四页。更完整的碑文参考Luckenbill Ancient Records of Assyria and Babylonia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26),I777779节。

注九十:考古学的发掘显示出这次的蹂躏,特别在米吉多,第三层(参考WrightBAR,一六四页),和夏琐的第六层,其中一块瓦片刻有比加,pqh的名字(参考YadinBA19〔二月1956〕,pp21120〔五月1957〕,pp344721〔五月1958〕,pp304722〔二月1959〕,pp220)。

注九一:参考ANET,二八四页关于内容的论述。

注九二:大马色的领土也曾被合拼;参考BrightBHI,五七~二五八页中的论述及参考书籍。

注九三:圣经说从何细亚第七年至第九年(王下十七6;十八910)。更准确地估计,何细亚登基的那一年是七三二或七三一年,因此,被围困的年日是七二五或七二四至七二三或七二二年。参考泰利MNHK,一四一页及下文。「三年」(十七5;十八10)可指一整年和前后两年中的一段日子。意思是说,围困的日子最少有十四个月。

注九四:虽然撒缦以色五世的继承者撒珥根二世自称,当撒玛利亚陷落的时候,他是统治者(参考ANET,二八四~二八五页,或DOTT,五八~六三页中的内容),但有几个理由说明这是吹牛,而当时撒缦以色仍然执政:①列王纪下十七章16节记载撒缦以色攻陷撒玛利亚;②撒珥根早期的公文只字不提他曾攻取撒玛利亚,只有第十五年和十六年中的Khorsabad texts才有记载,这个文件目的是显示他的功绩;③撒珥根在主前七二二年十二月才开始执政,这时距离何细亚的第九年已有九个月了。关于此事的论述,参考ATOlmstead.“The Fall of Samaria,”AJSL2119041905),179182页,泰利(Thiele),MNHKpp141147;温格尔(Unger),见前,106108页;H.Tadmor,“The Campaigns of Sargon II of AssurA Chronological-Historical StudyJCS121958),39页。

注九五:撒珥根记录下二万七千二百九十俘掳,数目若是正确,必定是自撒玛利亚本部失陷后才被掳的。更多被提革毗列色和撒缦以色掳去。

注九六:根据列王纪下十七章24节,这些人是自「巴比伦、古他(Cuthah)、亚瓦(Avva)、悯马和西法瓦音(Sepharvaim)迁入的,这些地区广泛地分布在亚述境内。

【上一页】【封 面】【目 录】【下一页】

□ 本书版权所有---吴理恩
心雨文字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