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封 面】【目 录】【下一页】 | 中国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网 |
圣经难题解答 ( 上 ) | |
读圣经的人, 往往会从经文得到些印象,
是与圣经大体的教训相反的,
所以就以为圣经自相矛盾。现在我们就要考虑些常遇到的似乎不符合圣经总的教导的问题。 1. 有人说:
旧约圣经的耶和华是一位严厉的神, 而新约的耶稣是一位慈爱的主,
二者是不同的神, 对吗? 答:
这是个肤浅的认识, 不符合圣经全面的启示。不论旧约或新约圣经中,
都有上帝严厉的一面, 也有他慈悲的一面。如在旧约里的出
34:6-7, 上帝宣告自己的名说:“耶和华,
耶和华, 是有怜悯, 有恩典的上帝, 不轻易发怒, 并有丰盛的慈爱和诚实。为千万人存留慈爱, 赦免罪孽, 过犯和罪恶,
万不以有罪的为无罪, 必追讨他的罪,
自父及子, 直到三四代。”这话是上帝亲口宣告的, 当然意义重大。其特点是上帝既赦罪, 又不以有罪的为无罪。这话似乎矛盾,
但实际上包含着上帝的救赎计划。上帝之所以能赦罪, 同时不以有罪的为无罪, 全因耶稣担当我们的罪, 成了“有罪的”;天父便向他追讨我们的罪。林后
5:21 说:“上帝使那无罪的,替我们成为罪;好叫我们在他里面成为上帝的义。”可见,全部圣经的信息,是耶稣基督为人钉十字架的真理;因为他的死,
上帝才能合法地赦免我们的罪,同时维护律法的尊严。如果凭空赦罪,那就等于废除律法了。 2. 噢, 我懂了, 上帝的公义和慈爱相辅相成,
不矛盾。我们能否说:旧约强调主的公义, 新约突出他的爱? 答:
那是某些人的看法,
却不是圣经的教训。人若全面研究圣经,就必发现,新约的教训都来自旧约。如爱仇敌的教训:人们常以为是新约里的,其实,罗 12:20 的话:“你的仇敌若锇了,就给他饭吃, 若渴了,就给他水喝”, 是引自旧约箴言
25:21 的。而圣经中对违背上帝命令之人最严厉的警告,记在新约经书的启
14:9-11:“若有人拜兽和兽像, 在额上或在手上受了印记,
这人也必喝上帝大怒的酒, 此酒斟在上帝忿怒的杯中纯一不杂,
他要在圣天使和羔羊面前, 在火与硫磺之中受痛苦;他受痛苦的烟往上冒, 直到永永远远。”这里所说拜兽的问题,
先前讲过, 这里不重复。今再读一遍来说明这是新约里的话,
强调上帝是“轻慢不得的”,而这个“轻慢不得的”讲法也是新约,
加 6:7 的话:“不要自欺, 上帝是轻慢不得的;人种的是什么, 收的也是什么。顺着情欲撒种的, 必从情欲收败坏, 顺着圣灵撒种的,
必从圣灵收永生。”自然规律和道德规律都是上帝定的。自然规律是无情的, 道德规律也是不妥协的。而在基督的十字架上,
上帝的慈爱与公义奇妙地统一起来了。 3. 关于爱仇敌, 罗 12:14 说:“只要祝福,
不可咒诅”, 为什么有些诗篇, 如诗 109 篇, 对仇敌讲咒诅的话? 答:
诗 109:9 说:“愿他的儿女为孤儿, 他的妻子为寡妇。”这是咒诅的话,表面看, 不符合耶稣爱仇敌的精神。他曾为杀他的人祷告说:“父啊, 赦免他们, 因为他们所作的,
他们不晓得。”(路 23:34) 然而, 耶稣的比喻中也对敌讲报仇的话, 如路
19:12-27 的比喻里那往远方去得国回来的贵胄,“他本国的人却恨他, ...说:‘我们不愿意这个人作我们的王。’”那贵胄说:“我那些仇敌不要我作他们王的,把他们拉来, 在我面前杀了吧。”同一个《路加福音》,
既讲耶稣为仇敌祷告, 又讲他要杀掉仇敌的故事,
如何解释? 这里看到耶稣既是罪人的救主,
又是审判者。见约 5:27。救主要讲爱,
审判则讲公义。他是“上帝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但凡不领情, 顽抗到底的人,
只好按公义判刑。执行时, 就铁面无私。诗篇里咒诅的话,是圣灵默示对顽抗者的判决, 如徒 1:20 引诗 109:8
论卖主的犹大说:“诗篇上写着说:‘愿别人得他的职分。’”上帝固然不轻易发怒, 但不是永远不发怒;即使上帝的羔羊耶稣,也有发怒之日,
届时谁能站得住呢? (启
6:16,17) 4. 犹大卖主,
是个难题。我不理解, 门徒既都是耶稣选派的,
他又预知犹大要出卖他, 他为什么选了他呢? 答:
耶稣说:“我不是拣选了你们十二个门徒吗?
但你们中间有一个是魔鬼。”(约
6:70)“人子必要去世,正如经上指着他所写的, 但卖人子的有祸了;那人不生在世上倒好。”犹大问他说:“拉比,
是我吗?”耶稣说:“你说的是。”(太 26:24,25) 这话说明耶稣的预见, 以及圣经所预言的事“必须如此”应验。(太
26:54) 耶稣选的门徒代表着教会中信徒的各种类型。有心直口快的彼得,和性子暴躁的“雷子”约翰(可3:17);也有本性多疑的多马。犹大则代表骄傲自满,精明强干的一类人。他们都需要照耶稣的榜样和教训,自觉地克服弱点, 巩固优点, 自愿为天国献出一切。约翰和彼得果然得胜自己的癖性, 被圣灵充满,
成了教会的栋梁。可见各人的成败全在于其与基督合作的程度。犹大是个失败的实例:
他虽然亲身与主同在三年之久, 却没有接受圣灵的感化,
没有实行主的教训。非但如此,
他心中滋长了想左右耶稣行动的念头。因门徒承袭了犹太民族的理想,
指望弥赛亚来复兴以色列国。这有赛 9:7 的预言为根据,
但他们没看出赛 53 章预言基督必先受难,
然后“进入他的荣耀”。(路 24:26)
犹大的罪不能因应验预言而可原谅,因他是有自由意志的人,要为自己的行动负责。 5. 你说犹大想左右耶稣的行动,
这有什么经文根据? 这又同他出卖耶稣的行为有什么关系? 答:
约 12 章记马利亚用贵重香膏抹耶稣的脚,
被犹大批评:“这香膏为什么不卖三十两银子周济穷人呢?”约翰解释说:“他说这话,
不是挂念穷人, 乃因他是个贼,
又带着钱囊, 常取其中所存的。”(约 12:6) 可见: 1) 犹大管财务,
太 26:8,9 说众门徒附合他的意见。 2)
犹大习惯贪污。 3) 犹大轻看耶稣,
说他不配受马利亚这份厚礼。 “耶稣看出他们的意思, 就说:‘为什么难为这女人呢? 她在我身上作的,
是一件美事。因为常有穷人与你们同在, 只是你们不常有我。她将这香膏浇在我身上, 是为我安葬作的。我实在告诉你们, 普天之下, 无论在什么地方传这福音, 也要述说这女人所行的, 作个记念。’”(太 26:10-13)
如此, 犹大被主当众批评, “当下...去见祭司长, 说:‘我把他交给你们, 你们愿意给我多少钱?’他们就给了他三十块钱。从那时候, 他就找机会要把耶稣交给他们。”(太 26:14-16) 犹大这一招,
既要对耶稣报复, 又有逼他显示神威的目的。因犹大不理解,这位能行神迹的主, 为何不彰显自己的能力, 搞民族革命,
推翻罗马帝国。耶稣用五饼二鱼给五千人吃饱时, 门徒想趁热打铁,
发动群众强逼耶稣为王。耶稣却立即吩咐门徒乘船过海, 由他遣散会众,“独自退到山上去了。”(约 6:15)
对政治问题, 犹大最积极,
认为耶稣虽有神能, 却没政治眼光。犹大这好参谋,
他的夫子竟不知重用, 故犹大要把他逼上梁山。 6. 哦, 犹大出卖耶稣, 是逼他行个神迹摆脱坏人的围攻, 使敌人吓破胆, 认出他的身份, 就拜倒在他面前! 答:
其实, 吓唬敌人,
不解决问题。何况耶稣被捕时, 曾瞬间向抓他的人显示异常威仪,
把他们吓倒, 但过后恢复原状,
那些恶人爬起来, 还是把他逮捕,
因他们罪恶的内心没改变。耶稣这一举, 是为了突出一个真理:
人非重生, 就不能见上帝的国。耶稣不用武力征服世界,
乃用忘我之爱赢得人心, 才能把罪人彻底变成圣徒。 这段插曲记在约
18:4-12,耶稣“出来问他们说:‘你们找谁?’他们回答说:‘拿撒勒人耶稣。’耶稣说:‘我就是。’...他们就退后倒在地上。”犹大预料耶稣不会让人把他捉住的, 结果耶稣毫不抵抗, 接受暴徒凌辱, 被宗教法庭判死刑,
犹大才大为惊慌, 把那三十块钱丢在祭司面前,
说:“我卖了无辜人之血, 是有罪了!” 犹大的动机错综复杂。他既因耶稣当众反驳他批评马利亚的话而怀恨, 要报复他, 同时他要迫使耶稣行个神迹来救自己。犹大幻想他出卖耶稣,
倒能立一大功: 逼耶稣登上天国的宝座!
其实, 犹大对天国的认识根本错误。圣经说:“撒但入了犹大的心”(路 22:3),
使他以自我为生活中心。耶稣在约 6 章教人吃他的肉,
喝他的血时, 许多指望从他得到物质享受的人,
不领会这话。他便解释说:“叫人活着的乃是灵,
肉体是无益的,我对你们所说的话, 就是灵,
就是生命。”(约 6:63)
这表明主提供的不是物质的, 而是属灵之物,
在属世人看来无价值。“从此他门徒中多有退去的,
不再和他同行。”耶稣对门徒说:“你们也要去吗?”彼得答道:“主啊,你有永生之道,我们还跟从谁呢?”耶稣说:“我不是拣选了你们十二个门徒吗? 但你们中间有一个是魔鬼。” 7. 犹大的一生对我们有什么实际的教训?
上帝是不是要我们检察自己, 不让我们有出卖耶稣的行为? 答:
是的。犹大不是特殊的, 而是典型的人物。每个教会都会出现犹大类型的信徒。《历代愿望》643 页评论如下:“基督...关于生命之粮的讲论, 是犹大生活史的转折点。他听基督说:‘你们若不吃人子的肉, 不喝人子的血,
就没有生命在你们里面。’(约 6:53)
他就看出基督所给的是属灵的, 不是属世的利益。犹大认为自己有远见, 并已看出:耶稣是不会登基称王的,
故他也不能给门徒什么高官厚录。于是, 犹大决定同基督只保持不即不离的关系, 以便随时退出。他要暂时观望一下, 而且是很警觉地观望着。...从那时起, 犹大散布了种种疑问,
把门徒的思想搅得很乱。... 但犹大作这些事的方法,
却让人以为他是在诚心寻求真理呢!...犹大的种种建议,
常引起追求属世荣誉的野心,...他们中间‘谁是最大’的纷争,
多半都是犹大所煽动的。” 耶稣对犹大特别容忍,
明知他在贪污, 也不揭发,
只是在马利亚献香膏的事上, 耶稣不得不讲几句公道话,
激怒了犹大。在吃逾越节晚餐时, 耶稣揭露了这叛徒的企图。他为门徒洗脚时, 也曾温慈地洗犹大的脚。可惜犹大拒绝基督最后的感化,
他的命运就此确定。耶稣洗过的脚, 就走出去干卖主的勾当。 祭司原定计划,
逮捕耶稣不在过节之时,“恐怕民间生乱。”(太 26:5) 但主是逾越节羔羊
(林前 5:7), 必须在逾越节被杀
(太 26:2)。结果照耶稣的话实现了,
因他稳操主动权。他在餐卓上透露犹大阴谋, 使他发慌,
心想, 主知道此事, 过节后定要出走, 故犹大急欲通知祭司必须立即行动。忽听耶稣说:“你所作的快作吧!”主为他开方便之门,
他便直奔祭司处;恶人便全照主的意思行动起来。主说:“没有人夺我的命去, 是我自己舍的。” 8. 读旧约的人常对其中多妻制不理解。大卫和所罗门王取那么多妻和妾,上帝为什么不责备与制止? 答:
这应从离婚问题谈起。耶稣说:“那起初造人的,
是造男造女, 并且说:‘因此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联合, 二人成为一体。’...既然如此, 夫妻不再是两个人,
乃是一体的了。所以上帝配合的, 人不可分开。”法利赛人说:“摩西为什么吩咐给妻子休书,
就可以休她呢?”耶稣说:“摩西因为你们的心硬, 所以许你们休妻,
但起初并不是这样。我告诉你们: 凡休妻另娶的,
若不是为淫乱的缘故, 就是犯奸淫了,
有人娶那被休的妇人, 也是犯奸淫了。”(太 19:4-9) 林前 7:4
肯定夫妻之间原始的高标准:“妻子没有权柄主张自己的身子;丈夫也没有权柄主张自己的身子, 乃在妻子。”一切偏离这标准的,
都因人的心硬, 作暂时迁就,
达不到起初的圣洁要求。 以色列民要求先知为他们立王时, 上帝又迁就了他们, 对撒母耳说:“百姓向你说的一切话, 你只管依从, 因为他们不是厌弃你, 乃是厌弃我, 不要我作他们的王。”(撒上 8:7) 这话再说明, 旧约时期, 上帝忍耐等待百姓, 从低水平自觉自愿地上升到他要他们达到的高水平:“你们要圣洁, 因为我是圣洁的。”(彼前 1:16) 申 17:17,18 规定国王“不可为自己多立妃嫔, 恐怕他心偏邪, 也不可为自己多积金银。他登了国位, 就要将祭司利未人面前的这律法书, 为自己抄录一本, 存在他那里, 要平生诵读, 好学习敬畏耶和华他的上帝, 谨守遵行这律法书上的一切言语, 和这些律例, 免得他向弟兄心高气傲, 偏左偏右, 离了这诫命。”玛 2:14-16 说:“耶和华在你和你幼年所娶的妻中间作见证;她虽是你的配偶, 又是你盟约的妻, 你却以诡诈待她。虽然上帝有灵的余力能造多人,他不是单造一人吗? 为何只造一人呢? 乃是他愿人得虔诚的后裔。所以当谨守你们的心,谁也不可以诡诈待幼年所娶的妻。耶和华以色列的上帝说:‘休妻的事, 和以强暴待妻的人, 都是我所恨恶的。”旧约最后一卷书说明上帝恨恶离婚和多妻纳妾的事, 但因人心刚硬, 主耐心容忍, 等待人渴慕真理, 力求最高标准。 |
|
|
□ 本书版权所有---林大卫牧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