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封 面】【目 录】【下一页】 中国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网  
耶稣是伟大的诗人

耶稣是谁?

耶稣在世时,有一次在该撒利亚腓立比境内,“就问门徒说:人说我人子是谁?他们说:有人说是施洗的约翰;有人说是以利亚;又有人说是耶利米,或是先知里的一位。耶稣说:你们说我是谁?西门彼得回答说:你是基督,是永生上帝的儿子。耶稣对他说:西门巴约拿,你是有福的!因为这不是属血肉的指示你的,乃是我在天上的父指示的。”太16:13-17.

这段记载很有研讨价值。耶稣善于用发问的方式教育门徒;耶稣;注意人们对他的评论,尤其是关心门徒对他的认识;耶稣没有否认人们对他的种种评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有各的理由,但欠中肯;对彼得说他是基督,是永生上帝的儿子,立刻表示赞赏,指明这是天父的指示,这正是耶稣期望门徒能掌握的真理。

耶稣是基督,是永生上帝的儿子,是人类的救主,这是我们每一位基督徒得到天父的指示,乐意承认并信靠的。人们说耶稣是谁呢?他们有什么看法,理由又是什么呢?他们的看法不是绝对的真理,但其中有没有相对的真理呢?这些看法,是否有助于我们全面认识耶稣呢?

翻阅人们所编写的《耶稣传》,和书刊言谈中对耶稣的评述,圣耶稣是谁,确实是众说纷纭。有人说耶稣是天才的宗教家,没有什么地位学问和财产,却成了名闻古今中外,信徒以亿万计的基督教教主。有人仔细研究四福音中所记载的耶稣言行和所产生的影响,说耶稣是深刻的思想家,因为他有他自己彻底的宇宙观和人生观,卓然超凡入圣。有人说耶稣是伟大的社会改革者,他毫不留情地指出当代社会的弊端,提出了崇高的目标和奋斗的方向。有人说耶稣是伟大的医师,不但解除了人肉体的痛苦,也注意有除人心灵上的负担和精神枷锁。也有些学者称耶稣是万代师表,他是伟大的教师,可并不是受传统信条束缚的拉比,也不是寻章摘句咬文嚼字的教书匠。以上这些观点,有论点,有论据,论证的方法也非常合理,我们不能说它们是错误的,只是因他们像盲人摸象一样,只看主一面示能看到整体,更未得其精髓,显得有些片面了。

耶稣是伟大的诗人

在众多的廉洁当中,有些作者从文学的角度进行研究,他们得出共同的结论:耶稣是伟大的诗人。黄农在他编写的《耶稣传》中说:“我们可以把他列于诗人之林,因为他是一切爱人的领袖。”芮农的作品素来有“第五福音”的称赞,早经公认是世界文学中的杰作。他把耶稣列在诗人之林,很有眼光。

不仅外国《耶稣传》的作者认为耶稣是诗人,我国赵紫宸编写的《耶稣传》中,有一段评论诗人耶稣的作品时,曾这样说:

“他的话是图画,是诗歌,只疏疏的几笔就将宇宙中的精妙,都活跃地烘托出来。哲学、科学都像浮云一般,有进飘荡着,转眼就变迁了,或是消灭了,只是诗人的生命中所流露的,不会丢掉了美,竟可以历万古而常新。”

正因为耶稣具有诗人的气质和诗人的作品,所以古今有不少大诗人也确认耶稣是诗人。例如雪莱吧,他虽自称为无神论者,但他却尊崇耶稣是“最超凡入圣的诗人”,而且是“谋求改革社会的诗人”。王尔德也曾说:“基督的地位确是和诗人同列的”。勃来克甚至称耶稣是“诗的化身”或“创造天才的化身”。

常言道:“英雄识英雄,惺惺识惺惺”(惺惺:聪慧的人)。我们说:诗人识诗人,是当然的事;诗人评诗人,更有说服力。

诗人的气质和作品有什么特点呢?概括地说,就是有丰富浓厚的感情,正确细腻的思想情感,非凡旺盛的想象力,简洁凝炼的语言和作品具有感动人心的力量。

耶稣的一生和所讲的真理,是否符合这诗人的气质和诗歌的特征呢?我们下面根据四福音有关耶稣生平和言行的记载进行分别讨论。

情感丰富    爱憎分明

爱是耶稣教训的中心。他曾说:“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上帝。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彷,就是要爱人如已。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太22:37-42.他不仅这样说,他也是这样身体力行的。他除爱圣父和自己的父母之外,也爱天真纯洁的儿童,爱善良的渔夫,爱穷苦的同胞,爱病痛中的人们——瞎眼的,瘸腿的,长大麻疯的。他也爱众人所贱视的异族和罪人,爱那些运动会替罗马政府收税而不惜剥削同胞因而触犯众怒的税吏,只要他们肯悔改,便甘心和他们作伴交往,还挑选马太作他的门徒。犯奸时被抓到将置之死地的淫妇,耶稣也对她动了慈心,温和而带着鼓励地说:“我也不定你的罪,去吧,不要再犯罪了。”罪大恶重的强盗,已经钉在十架上,耶稣见他认罪悔改,追求救恩和永生,就向他许诺将来定进乐园。他见到困苦流离中的人们,如同没有牧人的羊群,便动了极大的同情心,教训他们,施行神迹,让他们饱足,自己宣称“我是好牧人,好牧人为羊舍命”。

他预先看到国都耶路撒冷将要毁灭荒凉,居民惨遭屠杀的景象,哀叹不已,怆然泪下,爱国爱民的感情表现无遗。

更伟大的爱就是为了拯救人类脱离罪恶,甘心钉在十字架上,为我们死去。“人为朋友舍命,人的爱心没有比这个更大的。”所以女诗人洛赛蒂说:耶稣是“爱的化身”,他的一生充满了爱。

然而耶稣不单能爱,有所爱,也必有所恨。他所恨的是什么呢?他恨的是非曲直那些利用宗教而做奸商谋私利的守财奴,他恨的是那些伪君子,假冒为善的法利赛人,斥责他们是毒蛇的种类,是粉饰的坟墓。他爱怜诚实坦白的罪人,却痛恨奸诈虚伪的名流。

诗人应具的气质就是忧世忧民,热爱祖国,热爱善良,心地正直,憎恨罪恶,讨厌虚伪,把自己的感情和极大多数人融合在一起。从这方面来说,称耶稣是伟大的诗人,他是当之无愧的。

正确的思想    高尚的情操

伟大的诗人情感丰富,爱憎分明已如上述,但还需要有正确的思想,高尚的情操,才能赢得他人的景仰和赞赏。

我国最早的大诗人屈原(约公元前340-278)所作《离骚》,《九章》,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他主张彰明法度,举贤使能,但遭谗去职,时被放逐,目睹楚国沦亡,恨自己无力挽救,政治理想无法实现,遂湍汩罗江而死,端午节吃烷子就是记念他。人们不以成财论英雄,是佩服他的正直爱国,不附权贵的思想情操。

再举唐代大诗人杜甫为例,他读书时就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厚”的高尚理想,但官场失意,加上变史之乱,他接近人民大众,观察到社会的黑暗,说写诗揭露阶级对立,抒写忧国忧民怀抱,留下许多悲愤深沉的爱国主义诗篇——如《三吏》,《三别》,《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后人称他为“诗史”,“诗圣”。

耶稣降世为人,就是要救人脱离罪恶的捆绑,让天国的思想深入人心,领人从迷路中回转,得享受真理的自由。他宣称自己“就是道路、真理、生命”约14:6.,“我是世界的光,跟从我的,就不在黑暗里走,必要得着生全的光”约8:12.,“我对你们所说的话,就是灵,就是生命”约6:63.他短暂的一生,传福音,医治病人,周流四方行善事,斥责残害百姓的官吏和宗教权贵,拒绝百姓推他为王,最后被卖,被诬告,甘愿钉在十字架上。这是何等高尚的理想和情操。

耶稣高尚的理想和情操,不是来自从某门学科中苦求出来的知识,而是来自上头的智慧,雅3:17.,掌握了永恒的、普遍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他洞察人心,知道人类的弱点和需要,愿意帮助人改变旧的心志,追求圣洁的生活,就是他对尼哥底母说的:“人若不 重生,就不得见上帝的国。”约3:3.

正因为他拥有绝对正确的真理,所以耶稣说话坚决有力,常用“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们”这样坚定的语气说话,从不说“也许”,“可能”,“或者”之类模棱两可,含糊不清意在敷衍塞责的空话、废话。人们听了,就觉得有权柄,能折服人心,路4:32.在这一点,耶稣作为诗人的素质远起那些“诗仙”,“诗圣”和“诗翁”。

想象丰富    善于启发

我国南朝梁文学批评家刘勰(约465-532)在《文心雕龙物色篇》中,曾谈到:

“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沈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漏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这段话译成现代汉语是:

“诗人对景物的感触,所引起的联想是无穷的;在多种多样的现象中流连玩赏,在看到听到的范围内,吟味体察;对事物的情态和形状的描绘,需要围绕着事物反复地观察;描摹事物的色彩和声音,要联系着自己的心情来回斟的。”

这段话的中心思想就是:诗人的联想力和想象力是非常丰富多彩的,描述事物是生动形象的。屈原的《离骚》和《天问》,就是把大量的神话传说,历史人物,自然现象等,都化入诗篇的意境,让丰富多彩的想象展翅飞翔,古往今来,天上地下,任其驰骋。

耶稣讲道的想象力极其丰富,他善于用浅显明白的比喻和事物,得深奥的真理,启发人们去理解并遵行。举个例子来说:“天国”的含义和情况,到底怎么样?这是普通老百姓不容易理解的。耶稣发挥其伟大的想象力,用各种比喻来说明天国,启发听众运用自己的经验体会,去领悟天国的真谛。他曾经说过:“天国好象人撒好种在田里”,“天国好象一粒芥菜种,有人拿去种在田里”,“天国好象面酵,藏在三斗面里”,“天国好象网撒在海里”,“天国好比十个童女,拿着灯出去迎接新郎”,“天国又好比一个人往外国去,就叫了仆人来,把他的家业交给他们”,“一个人摆设大竹筵席,请了许多客”等等。这些比喻都是人们熟悉的事物,人们听了自然会反复思考其中含义,去理解天国的奥秘。

更可贵的是耶稣能通过想象,设身处地的替从生设想,把戏他的慈怜同情,实现在全人类的关系之中。他了解麻疯病人的痛苦,瞎子的黑暗,追求享乐者的空虚、悲惨,富贵人士的贫乏……,凡别人所遭遇的事,他那慈悲的心怀,都看成自己切身的遭遇,因而产生强烈的同情和怜恤,毫不吝异地伸出其不意援助之手。

语言简洁   凝练   精辟

诗人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崇敬爱戴,原因之一是由于诗人有娴熟地驾驭语言的技巧,有常人所不能运用的词藻,简洁凝练形象,给人美的感受,有一般人无法达到的感染力。例如:唐杜甫的“东门酒肉臭,路子有冻死骨”,十个字就形象地刻划时代出贫富悬殊的阶级矛盾尖锐的生活。宋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名句一直被后人传诵。

耶稣虽然没有上过学校,学作诗,怎么讲究韵律对仗,但他满腹经纶出口成章,无论是讲道、谈话、辩论,甚至是斥责,驾驭语言,显得异常精辟形象,人们易记心中,经久难忘。例如:

“所以不要为明天忧虑,因为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太6:34.

“你的眼睛若昏花,那么全身就要黑暗啦;

你心里的光若黑暗了,那黑暗是何等的大呀!”太6:23.

“狐狸有洞,天空的飞鸟有窝,只是人了没有枕头的地方。“路9:58.

“我差你们去,如同羊进入狼群,所以你们中灵巧像蛇,驯良象鸽子。”太10:16.

“我不求你叫他们离开世界,只求你保守他们脱离那恶者。”约17:15.

上面所引的几行,含义深远精辟,也极有说服力。当时有听耶稣说话的人都希奇,因为他们觉得他“说话象有权柄的人”

为什么成千上万的人紧跟着耶稣,到山上,到湖边,或旷野去听他讲道呢?为什么大祭司和法利赛人人动手捉拿耶稣而惧怕百姓呢?因为他用银锤一般的声音,诗一般的语句,拔动了众人的心弦,把他们吸住了。我们要注意,耶稣说话之所以有很大的感召力,不单靠语言的技巧,主要的是在于他有绝对的真理和伟大的品格。

为什么耶稣具有伟大诗人的素质呢?

有人从血统关系去考察,说耶稣是真正诗人的后裔。他是大卫的子孙,大卫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许多诗篇千古传诵。大卫的儿子所罗门,则抒情诗和哲理诗的著名作者。又说耶稣的母亲马利亚就是寓于灵感的伟大母性诗人。她在怀耶稣期间就曾受圣灵感动,随口唱出不朽的名歌,“尊王颂”路1:46-55.可见耶稣胎教是富于诗人的素质的。

还有人从耶稣所处的环境去分析,他们认为耶稣幼年所生活的环境十分适合诗人的修养条件。首先是自然风景的清静,他可以自由自在地在兰天下,山旁,湖滨,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通过大自然接近上帝。他出来传道时,一直到死,大部分时光都亲近大自然,白天常在高山旁,湖水边,野地中向群众谈论真理;晚上经常在旷野彻夜祷告、默想,借此得到圣父赐给他新的力量,新的灵感。其次,耶稣所处的社会环境,人民受异国欺凌,百姓普遍期待弥赛亚领导民族复兴。耶稣不得不负起“改造环境,复兴国家”的责任,当拯救心灵的诗人。

还有人认为耶稣之所以成为诗人,和他熟悉旧约圣经有关。虽然他未进过当代的拉比学校,但自幼在母亲的教育下,深研旧约圣经——希伯来古代文学的宝库,得到很好的文学修养,摩西、大卫、以赛亚等著作,浸润着他的心灵,到了传道时,就喷出来,诗情诗间诗一般的语句。以上三种见解——诗学的渊源,环境的薰陶和时代的要求,古代文学的修养,从三方面来说明耶稣成为伟大诗人的原因,固然也有一定的理由和根据,但尚未能揭示出真正的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他的名叫真理的源头。他必须以确切的言语,向人们清晰有力地解说上帝救赎人类的计划和天国的原则。让人们遵守生命的定律,掌握抵御试探的武器。高尚的心灵必然会吟诵出诗一般的语言,发出滋润心田的感化力。


□ 本书版权所有---张垂裕牧师

心雨文字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