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封 面】【目 录】【下一页】 中国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网  
耶稣先锋施洗约翰的说教赏析

一、有关弥赛亚先锋的预言

1,公元前七百多年,以赛亚先知在预言弥赛亚降生、工作、受苦、受难的同时,得到上帝的启示,也预言弥赛亚先锋的出现。

“有人声喊着说:在旷野预备耶和华的路,在沙漠地修平我们上帝的道。一切山洼都要填满,大小山岗都要削平,高高低低的要改为平坦,崎崎岖岖的必成为平原。耶和华的荣耀必然显现,凡有血气的必一同看见,因为这是耶和华亲口说的。”(赛40:3-5

在(太3:3)施洗约翰将这话引用在自己身上。

2、公元五世纪中叶(相当于我国春秋时代)先知玛拉基曾预言弥赛亚先锋的工作。

“看哪,耶和华大而可畏之日未到以前,我必差遣先知以利亚到你们那里去。他必使父亲的心转向儿女,儿女的心转向父亲,免得我来咒诅遍地。”(玛5:6

(太11:10,1417:9-13)耶稣指出,玛拉基的预言应验在施洗约翰身上。

3施洗约翰未生之前,天使向他父亲撒迦利亚预言施洗约翰的工作。

“你的妻子以利沙伯要给你生一个儿子,你要给他起名叫约翰(这个名字的意思是“耶和华是有恩惠的”)。……有许多人因他出世,也必喜乐。他在主面前将要为大。……他要使许多以色列人回转,归于主他们的上帝。他必有以利亚的心志能力,行在主的前面,叫为父的心转向儿女,叫悖逆的人转从义人的智慧;又为主预备合用的百姓。”(路1:13-17

天使的预言显然引用了玛拉基的预言。

这些预言给我们提出了不少问题:

为什么在“旷野”、“沙漠”预备耶和华的道路呢?

要“填满”、“削平”的“山洼”、“山冈”,“高高低低”、“崎崎岖岖”,指的是什么?怎样填满、削平呢?

“使父亲的心转向儿女,儿女的心转向父亲”,指的是什么?

“他在主面前将要为大”,指的是哪方面为大呢?

“为主预备合用的百姓”的具体条件和作法是什么?

二、施洗约翰工作时的历史背景

犹太落入罗马帝国和掌握之中,犹太人在希腊时代享有的独立自主权,已完全丧失,罗马人将犹大并入叙利亚省。罗马大将军庞贝曾发兵围攻耶路撒冷,破城时曾杀死一万二千名犹太人,庞贝和将官闯入至圣所,但未加破坏,容许犹太人继续在圣殿中敬拜,耶路撒冷成为罗马直接控制的属地。被罗马政府封为犹大统治者的大希律(公元前37年到公元前4年),暴行劣迹作恶多端,尽管人民对他深恶痛绝,他仍想方设法讨好百姓,巩固他的政权,大兴土木,重建圣殿,兴建堡垒、浴室、公园、市场等希腊化的享乐设备。全国正处在激昂不满,近乎革命的状态之中,国人痛恨罗马的心越发加剧,积极要挣脱罗马的权势。

在宗教、文化、风俗方面,基督降生前的两百年中,犹太社会先后出现了法利赛人、撒都该人、希律党人、爱色尼人、奋锐党人等具有宗教性和政治性的派别。第一世纪犹太史学家约瑟夫说,法利赛派、撒都该派和爱色尼派是犹太教内三大流派。

“法利赛”是“分别出来的人”的意思。这一派强调摩西五经的成文律法,又提出要把犹太人的传统当作“口传律法”来遵守,如怎样守安息日,各种洁净的礼仪,吃饭前洗手,不向在宗教礼仪上不洁净的“罪人”购买食品,也不到“罪人”家中吃饭等,骄傲自满,自以为敬虔圣洁。

撒都该人全部来自贵族和祭司,执掌圣殿的大小事务,主张崇拜礼仪,极力向政要们靠拢,追求名利。他们只承认摩西律法的权威,不相信复活、灵略或天使的存在。法利赛人欢迎外邦人入教(太23:15);撒都该人则不属祭司或贵族家系的人,不得入派。

爱色尼派生活上纪律严明,对律法一丝不苟,有禁欲、苦修行思想,自以为只有他们才是忠实圣洁的以色列民,因此不屑与参与“败坏了的”耶路撒冷圣殿的宗教生活。

这三派的人各代表形式主义、怀疑论和神秘主义,此外还有文士,他们是当时宗教的律法师,他们并不曾组织一个教派,都是有专门职业的人。

以上这些教派对弥赛亚一般的概念都不正确,他们远离了福音的中心——“义人必因信得生”,想靠自己的好行为生活得救。他们要有一位为犹太人建立一个具有特权强大国家的弥赛亚,推翻罗马统治,恢复大卫、所罗门时代的国度。

当时以色列人的生活状况差不多与按上帝的计划他们应有的状况是完全相反的。要他们接受那即将来临道成肉身为人类赎罪而牺牲的弥赛亚,许许多多的山洼、山冈,高低、崎岖的思想,生活习惯,错误信仰都必须填满、削平,才能成为上帝合用的百姓。

三、弥赛亚的先锋必需用特殊的方式教育培养

如何培养教育这位为弥赛亚预备道路的先锋呢?天使给撒迦利亚和以利沙伯这对夫妇具体的指示让他们去执行。

约翰要作耶和华的使者,将上帝的光带给世人,他必须给世人的思想一个新的方向,那就是要认识上帝所需要的圣洁和完美的公义。作为这样的使者,他本人必须是圣洁的,他必须成为上帝圣灵居住的殿。“从母腹里就被圣灵充满了”(路1:15)他必须具有健全的体格、智力和灵性,才能完成他特殊的使命(路1:80)。

因此,他需要克服食欲和情欲,具有能控制自己一切的能力,“淡酒浓酒都不可喝”。(路1:15

另一方面,在当时的社会,贪爱钱财、喜好奢侈、炫耀的习气,很是流行。肉体的享乐、宴会和醉酒,造成了身体的疾病和衰弱,麻痹了属灵的理解力,减低了对罪恶的警惕性。约翰,作为一个改革者,要以他节制的生活、简朴的服装,来斥责时代的奢侈和放纵。

基于以上的原因,约翰不能进入拉比学校受训练,而是住在旷野,使他得以避开那几乎完全充斥着怀疑、不信和不洁的社会;使他可以认识大自然和大自然的上帝。他穿的是古时先知所穿骆驼毛的衣服,腰束皮带;吃的是旷野里的“蝗虫、野蜜”,喝的是山间的清泉。

他研读圣经,在先知的书卷中,查考有关弥赛亚降临的启示,就是那应许要伤蛇的头的女人的后裔,是“细罗”……“赐平安者”,是凭公义行政,以“正直判断世上的谦卑人”的王。约翰并不完全明白弥赛亚之国的性质,他也期望以色列从罗马统治者手中被救出来,“必有一王秉公义行正”,并建立以色列为圣洁的国度。

约翰从以赛亚和玛拉基有关耶和华的使者为主预备道路和合用百姓的预言,又从他父母口中得知天使对他的谈论,他对自己的特殊身份和任务,不可能没有一个大概、轮廓的认识,促使他朝这个方向去努力准备自己的一切。因此,约翰的生活并不是消磨于安逸、苦修、消沉和自私的孤独之中,他时时出去与人来往,并且经常留意世上的动态。他细察时事的发展,凭圣灵的启迪,研究世人品性,以便明白怎么样将天上的信息送到他们的心中。他常将自己的使命放在心上,为摆在前面一生的工作,藉着默想和祈祷,努力将自己的心灵武装起来。约翰看到他的同胞受骗、自满,并醉生梦死在他们 的罪恶之中,非常失望痛心,他渴望唤醒他们过更圣洁的生活。等待时机来临,他就挺身而出,向他们传扬上帝的信息,为弥赛亚作真正的先锋。

四、施洗约翰的说教工作

1,宣布弥赛亚即将降临,并劝告众人悔改

全国正在一片扰攘不安之中,从旷野传来一个惊人的既严肃又满含希望的信息:“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短短的两句话,具有激动人心的力量。先知们预言基督的降临,是一件将来、遥远的大事;但约翰却公共宣言说:“天国近了!”,这岂不是意味着推翻罗马的统治,复兴以色列国的时机就在眼前了吗?复兴以色列国这个大计,需要计划准备的事太多了,为什么只提“应当悔改”呢?听者诸多猜测,蜂拥到旷野去,他们看见约翰身穿骆驼毛的衣服,腰束皮带,这种奇异的外表,又使他们联想到古代的先知以利亚,增加了这个信息的可信度。约翰本着以利亚的精神和能力,痛斥国家统治价层的腐败,谴责流行的罪恶,并宣布弥赛亚即将在人间出现。他的言语清楚、尖锐,切中时弊,听众无不折服,都觉得实在有悔改的必要。

这个信息为弥赛亚的降临初步铺平了道路,也是耶稣出来传道时说:“日期满了,上帝的国近了;你们当悔改信福音”(可1:15)的前奏曲,为人们接受弥赛亚所宣布的福音奠定基础。

2,为人施洗,向众人介绍弥赛亚

约翰传信息的同时,劝告众人悔改,并在约但河里为他们施洗,作为悔改和从罪恶里得到洁净的表号。他用这富有意义的实际行动,宣布那些自称为上帝选民的人,已经被罪恶所玷污,而且警告他们,他们的心灵和生活若不洁净,就在弥赛亚的国里无份了。

这从上帝来的严肃的警告,引起了各种职业、各个阶层的人的惊慌。许多人因而悔改领受洗礼,为要参加他所宣告即将建立的国家,都愿意履行施洗约翰所提出的条件,全国沸腾起来;成群结队的人蜂拥奔往旷野,围拢在施洗约翰的周围,承认自己的罪,愿意追求清洁的生活。这种感召的力量,固然来自圣灵的感动,但和这位弥赛亚的先锋善于选择最动人的语句,以清楚尖锐的口吻,用诚挚恳切的态度,通过这洗浸的仪式,来传扬上帝给那世代的信息,促进人真正的悔改,是有很大关系的。

施洗约翰时刻都记住自己的使命是为弥赛亚预备道路,为主预备合用的百姓,因此他讲道时,总是向人们宣传那将要来的耶稣。他向广大的群众说:“我是用水给你们施洗,叫你们悔改;但那在我以后来的,能力比我更大,我就是给他提鞋,也不配;他要用圣灵和火给你们施洗。”(太3:11),“我”和“用水”在原文这两个词语,都是加重语气的,那就是说,我约翰力所能做的充其量只是用水给你们施洗,这只是悔改的表记。那用圣灵与火给你们施洗的,才能彻底烧尽你们的罪恶。以赛亚曾宣称:耶和华要“以公义的灵,和焚烧的灵”洁净他子民的罪孽,“炼尽你的渣滓,除净你的杂质”。(赛4:4;1:25)对于罪,“我们的上帝乃是烈火”(来12:29)。凡完全服从上帝管理的人,上帝的灵必在他们里面烧尽罪恶。但是人若依恋着罪,他们便与罪化为一体,于是上帝毁灭罪恶的荣光,也必毁灭他们。

群众中也有人存在约翰就是弥赛亚的希望,但约翰看见民众在转向他,他就利用每一个机会,将他们的信仰,引向那将来的弥赛亚。耶稣到他那里受洗时,约翰一见就认出了他是弥赛亚,说:“我当受你的洗,你反倒上我这里来么?”他向自己的门徒和众人介绍耶稣:“看哪,上帝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他的一些门徒离开他,去跟从耶稣,他满怀喜悦,因为他知道,为主预备合用的百姓,乃是自己的使命。

3,针对不同的听众给以不同的指导,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这是约翰说教中一个很鲜明和特色。来到他面前认罪受洗的人,其中动机不同、犯罪的性质和程度不同、职业不同、文化不同、对信仰的认识不同,约翰以不同的态度对待,给以针对性的警告和劝勉。

有文士和法利赛人,也到旷野施洗约翰面前认罪,并要求受洗,约翰却严厉地质问他们说:“毒蛇的种类,谁指示你们逃避将来的忿怒呢?你们要结出果子来,与悔改的心相称。不要自己心里说:有亚伯拉罕为我们的祖宗;我告诉你们,上帝能从这些石头中,给亚伯拉罕兴起子孙来。现在斧子已经放在树根上,凡不结好果子的树,就砍下来丢在火里。”(太3:7-10

为什么约翰对前来请求受洗的文士和法利赛人,称他们为“毒蛇和种类”,发出严厉的斥责和警告呢?因为他们动机不纯,对于自己的罪并未真正的悔改。他们常高抬自己,认为自己比别人强,设法使百姓称赞和佩服他们的虔诚。如今他们的罪恶被暴露出来了,他们竭力要保住自己的地位和利益,毫无决心与自己的罪行彻底决裂。他们这伙机会主义者来到旷野受洗的目的,乃是希望藉着在这著名的青年教师手中受了洗礼,可以巩固自己在百姓中的势力;同时,又希望能以先知朋友的资格,可以得到那将来之王的赏识,能在以色列国复兴时,占有较高的位置。他们用心险恶欺诈,叫他们为“毒蛇的种类”,是非常恰当的。“谁指示你们逃避将来的忿怒呢?”,“将来的忿怒”,即审判的日子,文士和法利赛人一直教导百姓,弥赛亚的审判是要施行在他们的异邦侵略者身上的,现在约翰却指出要向他们施行审判,而且日子即将来到,不能自以为是亚伯拉罕的子孙,就可享受得救的特权。斧子要砍掉不结好果子的树,这是非常形象逼真意义深刻的比喻。树的价值,不在乎名称,而在乎果实。果子不好,单靠名称决不能逃免砍伐。约翰用这比喻宣布:他们在上帝面前的地位,是根据他们的品格和生活来决定,单单口说是上帝的选民是不够的。劝他们要结出果子来,与悔改的心相称,斥责虽然严厉,但还是给他们指出希望和生活。

对那些真诚认罪悔改请求受洗的人,约翰分别根据他们的职业、能力提出具体明白切实可行的要求。

“众人向他说:这样我们当作什么呢?约翰问答说:有两件衣裳的,就分给那没有的,有食物的,也当这样行。又有税吏来要受洗,问他说:夫子,我们当作什么呢?约翰说:除了例定的数目,不要多取。又有兵丁问他说:我们当作什么呢?约翰说:不要以强暴待人,也不要讹诈人,自己有钱粮就当知足。”(路3:10-14

虽然对各人问题的回答不一样,但总的精神是一致的。这就是:凡成为基督国里一分子的人,必须显出信心和悔改的凭据,他们在生活上、工作上,必须显出仁慈、诚实和忠义的美德。不能强施暴力,不能以权谋私,要帮助贫寒的人,并奉献礼物给上帝。他们也要保卫无依无靠的人,并留下善良与同情的榜样。

照样,今天凡是立志跟从基督的人,也必须有具体的表现,证明圣灵更新人心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上,能看出正义、怜悯,和爱上帝的美德。不然的话,光挂基督徒的虚名,也要像那丢在火里的糠秕一样。

4,谦虚无私,功成身退

耶稣受洗开始传道以后,声望日隆,门徒天天增多,相对之下,约翰身边的人则日见减少。约翰的门徒心怀不平对约翰说:“拉比,从前同你在约旦河外,你所见证的那位,现在施洗,众人都往那里去了。”(约3:26)这句话带有严重的试探,责备耶稣忘恩负义,另树一帜;挑拨约翰进行反击,否则失败衰微,惹人耻笑。

约翰生存在一种不为自私和野心所沾染的环境之中,他了解自己的使命业已完成,现在该是自己退居后面让弥赛马亚担任主角的时候了。他担心的是他的门徒会坠入在嫉妒、忌恨、分裂的试探之中,所以他抓住机会,教育他的门徒。

“若不是从天上赐的,人就不能得什么。我曾说:我不是基督,是奉差遣在他前面的。”(约3:27-28)基督的工作是上帝的旨意安排,不该嫉妒,也无法破坏,明白自己的身份,就该功成身退。

约翰把自己比做朋友,把耶稣比作新郎。新郎娶了新妇,介绍人的任务已经完成,应当庆祝新婚夫妇,为他们的幸福喜乐,怎能妒忌破坏呢?

“他必兴旺,我必衰微”多么谦虚,毫无自私个人野心,指出必然趋势,要他的门徒投靠仰望信赖弥赛亚,这是多么伟大的先锋。

耶稣后来对门徒评述约翰说:“他比先知大多了。”“凡妇人所生的,没有一个兴起来大过施洗约翰的。”(太11:9-11)他比先知大,是因为先知不能像约翰那样亲眼看见基督的降临。约翰在主眼前为大,是因为他在门徒和众人面前,不求自己的荣耀,只引人归向基督,他对基督的工作所表现的无私喜乐,是人类所能表现的最高尚的品质。

五、我们该如何效学施洗约翰的说教方法。

我们知道主第二次在荣耀中降临之前,玛拉基先知所讲的“差遣以利亚到你们那里去”的预言,还要再度应验。传扬三天使信息的佘民教会的信徒,肩负为主复临预备道路和预备合用的百姓的伟大使命。因此,必须很好地研究施洗约翰的工作准备和说教方法,结合时势加以运用,以便提高功效。

我们应该培养不为世俗罪恶所沾染缠累的清洁的品德,消除自私和野心。我们应当追求体力、智力和灵性的均衡发展,从圣经和大自然中,认识上帝的品德,充实知识和智慧,熟悉社会的时弊和需要。我们传福音时,要简短明了地发出震憾人心的信息促人猛省,唤起人悔改的愿望。我们高举基督,引人到十架面前祈求上帝羔羊的救赎,切勿炫耀自己、图谋私利。我们要针对不同的人提出切实可行的要求和努力方向,身教重于言教。


□ 本书版权所有---张垂裕牧师

心雨文字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