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封 面】【目 录】【下一页】 中国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网  
31.好象母鸡把小鸡

好象母鸡把小鸡聚集在翅膀底下

  耶稣说:“耶路撒冷啊!……我多次愿意聚集你的儿女,好象母鸡把小鸡聚集在翅膀底下,只是你们不愿意。看哪!你们的家成为荒场,留给你们。『太2337-38

  我们看到,母鸡带着小鸡,当遇到危险时,比如见到老鹰在天空盘旋,就会发出急促的咯咯叫声,并张开翅膀,把小鸡聚集在翅膀底下。此时若有人走近来,母鸡就会瞪大眼睛,怒目前视,发出急促的叫声,以示警告;若是人再往前走,它就会猛然冲过来,凶狠地啄人的脚;这是它拼死保卫小鸡的争战,即使人用脚踢它,它仍然不断地向人发起进攻,直至人退避开,它才安静下来,重新把小鸡聚集在翅膀下。母鸡虽是弱小动物,当遇危险时,护庇其小鸡却表现出果敢无畏,实在令人肃然起敬。母鸡尚且能如此护庇它的儿女,可想而知,我们的天父以其无比大能的膀臂护庇他的儿女,是多么安全可靠。

  

  

  

  合神心意的大卫知道投靠主的护庇最为安全可靠:“住在至高者的隐秘处的,必住在全能者的荫下。”“他必用自己的翎毛遮蔽你;你要投靠在他的翅膀底下。他的诚实,是大小的盾牌。”『诗91:1,4』当他遇到急难时,就求告主:“主啊!求你怜悯我,怜悯我;因为我的心投靠你。我要投在你翅膀的荫下,等到灾害过去。”『诗57:』主垂听大卫的恳切祷告,就施行大能的拯救,使他脱离仇敌,化险为夷,出死入生。比如,当大卫在王宫里作扫罗王的侍卫时,扫罗因恶魔缠身,出于嫉妒而害怕大卫会取代他作王,就欲置大卫于死地而后快,几次叫大卫来身边弹琴,突然间用尖枪刺向大卫,想刺透大卫钉在墙壁上,但是每次都没有刺准,枪扎进墙壁,大卫却安然躲开。扫罗本是身经百战的勇士,在如此近距离内刺杀大卫,怎么刺不准呢?若不是神的使者护庇大卫,恐怕大卫早就丧命了。所以大卫说:“耶和华的使者,在敬畏他的人四围安营,搭救他们。”

  当耶稣基督出来向犹太人传天国福音时,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拒绝接受耶稣是拯救他们的弥赛亚。耶稣责备他们:“你们正当人前,把天国的门关了;自己不进去,正要进去的人,你们也不容进去。”于是耶稣指出他们假冒为善的“八祸”,要他们悔改。但他们不但不听从,反要寻机迫害我们的主耶稣。因此主发出警告:“耶路撒冷啊!耶路撒冷!你常杀害先知……我多次愿意聚集你的儿女,好象母鸡把小鸡聚集在翅膀底下,只是你们不愿意。看哪!你们的家成为荒场,留给你们。”『太23:37-38

  主耶稣预言耶路撒冷与圣殿将要被毁,犹太人不但不听,反而作假见证说:“这个人曾说:‘我能拆毁神的殿,三日内又建造起来。’”主耶稣对此不作申辩,大祭司就问:“我指着永生上帝叫你起誓告诉我们,你是上帝的儿子基督不是?”主耶稣说:“你说的是。”大祭司以为抓到把柄:“他说了僭妄的话,我们何必再用见证人呢?”最后怀着不信恶心的犹太人在法利赛人和祭司长等上层宗教人士指使下,竟然把耶稣基督钉死在十字架上。

  四十年后,主耶稣对耶路撒冷与圣殿被毁的预言应验了。在公元七十年,罗马帝国派薛提亚将军率领大军围攻耶路撒冷。正当罗马军兵顺利进攻时,出人意外地罗马将军下令要军兵撤退。犹太人则乘机追杀撤退的罗马军兵,杀死了许多敌人。这样就激怒了罗马军了兵,酿成了日后更大的报复行动。然而就在罗马军兵撤离而犹太人不顾一切地追杀之时,城中所有的犹太人基督徒都毫无阻拦地从城东门出走,迅速转移到约旦河外的一个安全小镇去。因为他们都记住主耶稣的警告与预言;“你们看见耶路撒冷被兵围困,就可知道它成为荒场的日子近了,那时在犹太的,应当逃到山上;在城里的,应当出来。在乡下的不要进城;因为这是报应的日子,使经上所写的都得应验。”『路21:20-22』他们相信主耶稣预言就要应验了,他们感谢主给他开通撤离城里的出路。随后罗马军兵改由提多大将率领下,重新包围耶路撒冷。提多将军顾及此城是历史名城,不愿使此城完全被毁,暂不发动强攻,只是要城中的犹太人出城交战或投降。而犹太人却坚守城中,顽抗到底。但是城被围困数月后,犹太人因饥荒瘟疫流行而成千上万地死亡,当粮食用尽,有的妇人竟然亲手煮食自己的儿女。

  最后提多将军决定猛攻圣殿。疯狂的罗马军兵因战争的兴奋与抢掠的贪婪欲望,纷纷冲进圣殿。混乱之中,有人将火把丢进圣殿门内,于是火势凶猛席卷而来,顷刻之间高大壮丽的圣殿就被烧毁。在这场战乱中,犹太人死了百余万,余下的人被掳,有的被作为战利品带到罗马,有的被卖为奴,有的分散到世界各国,长期成为无国也无家园可归的族群。

  耶稣基督当年警告犹太人并发出预言说:“我多次愿意聚集你的儿女,好象母鸡把小鸡聚集在翅膀底下,只是你们不愿意。看哪!你们的家成为荒场,留给你们。”此预言被历史所证明,这使我们看到,犹太人顽梗地拒绝基督救恩,主就让他们自食其果。而信靠上帝的人,要象大卫那样,“要投靠在他的翅膀底下”,就必得着上帝无比大能的护庇。我们要从这正反两方面学到应学的功课。


□ 本书版权所有---诚 证

心雨文字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