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封 面】【目 录】【下一页】 中国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网  
35.风往南刮

风往南刮,又向北转,不住地旋转

  风往南刮,又向北转,不住地旋转,而且返回转行原道。(传道书16

  风是什么?在远古时代,人们不知风为何物,有的人甚至误以为风是妖魔作怪,如《西游记》所描写地那样。然而在三千多年前,以色列王所罗门对风的观察与判断,远超过他的同时代人,他不仅观察风的方向、路径,而且判断风的旋转而形成环流,即周期性循环流动。他说:“风往南刮,又向北转,不住地旋转,而返回转行原道。”此话的后半句英文表达是:the wind returneth again according to his circuits .其中circuits意为周期性环行,用复数表示多个环行路径。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风按其多个环行路径而返回形成环流。他的观察与判断被现代科学所证实。

  现在我们都知道,风无非是空气流动所致。为什么空气会流动?水之流动是因水位有高低,水往低处流这是自然规律;空气流动则是因气压有高低,风总是从各个方向往低气压吹。造成低气压的原因不外乎两种:其一是,因空气温差所致,比如炉子里烧火,热空气上升,炉子里就形成低气压,各方向的风都向炉中吹;其二是,空气中产生的旋风,则旋风的中心就形成低气压,如台风眼(即台风中心)。

  从全球范围来看,因高低气压的分布而形成大气基本环境。我们知道,空气受热而膨胀,密度降低,其气压也降低;反之,温度降低,空气密度则增大,空气下沉,气压则升高。因此在地球的赤道地带,近地面气温最高,其气压应是最低;而两极的气温最低,气压应是最高。所以近地面的是风,是从两极吹向赤道,所以在北半球是吹北风,南半球是吹南风。

  然而在高空气压变化的情况与地面的相反,在赤道高空,因空气膨胀上升而降温,密度则变大,气压亦增大,形成高压带;在两极地区由于地面空气不断流失(向南流动),由高空的空气不断下沉来补充,因而高空的空气变稀薄,气压就变小,形成低压区。所以在高空,风是从赤道向两极刮,即北半球高空刮南风,南半球高空刮北风。这与地面的风向相反。

 


 

  上述全球大气环流情况尚未考虑到地球自转对风向的影响。实际上大气环流受地球自转作用会改变方向,使风向朝其前进方向往右偏转。因此北半球近地面的北风变为东北风,其高空的南风变成西南风。先看高空气流的情况,在赤道上空向北刮的南风变为西南风,且越往北越偏向西,到北纬30度附近,就变为西风,与北极来的冷气流在这一带会合,因空气越积越多,形成下沉气流。因空气下沉,在近地面就形成一个高压带,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副热带高压。与此相仿,自北极向南刮的风,因地球自转作用变成东北风,到北纬60度附近地面,与来自副热带高压的气流会合,由于空气越积越多,就形成上升气流,从而在近地面形成副极地低压,其高空相应为副极地高压。副极地高压生成两支气流,一支往北流到北极上空,补充极地高压向外流出的空气,另一支向南流到北纬30度附近,与赤道高压北上的气流会合,如上所述。

  现在再来看近地面的大气环流情况。由于副热带高压的产生,在北半球近地面的风是从副热带高压朝南吹向赤道低压,并且朝北吹向副极地低压。所以在热带与亚热带(赤道至北纬30度左右),应多为北风,但因地球自转作用而偏转,变成东北风,且越往南越偏向东,到赤道附近成为近东风。因其方向稳定,风力也少变,是地球上最稳定的一种风系,故称为信风。在温带(北纬30度左右至北纬60度左右),近地面的风应多为南风,因地球自转作用而变成西南风,且越往北越偏向西,到北纬60度附近成为近西风。与此相仿,在南半球热带中多为东南信风,其温带中多为西北风(以西风为主)。

  这样就形成了全球的几个大气环流系统,各风系的方向与路径,大体上是稳定不变的。即如所罗门所说:“不住的旋转,而返回转行原道。”所罗门因上帝所赐聪明智慧,使他在三千多年前能简明而准确地指出地球风的循环运行规律。既成规律,就不随时而改变,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仍必如此。因此他说:“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三千多年前,所罗门有关风的路径与大气环流的论断,已被现代科学所证明。这就再次证明,圣经不仅包含科学,而且超越科学。


□ 本书版权所有---诚 证

心雨文字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