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封 面】【目 录】【下一页】 中国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网  
53.地中石头有蓝宝石

地中石头有蓝宝石,并有金沙——以现代矿床地质学知识来解读

  “地中的石头有蓝宝石,并有金沙。”(伯286

  古今中外,在各种各样珍宝中,被人特别看好的,莫过于黄金与蓝宝石,黄金之贵重是人所共知的。由于黄金具有金光灿烂,且经久不锈,特别是延展性极好,可压成0.0001毫米厚的金箔(能透光),也可拉成直径为0.001毫米的细丝,以便于制作各样精致首饰和贵重器具。古代各国的皇冠都不约而同地用黄金来制作,如今科技高度发达,尽管出现许多东西比黄金更值钱,但是人们都依然如故地看好黄金。而且自古以来黄金都被作为世界各国通用的金币,大量用作储备;一个国家拥有黄金的数量,是其财力的标志。在当代宇宙工业上,金还有特殊用途,宇宙服镀上一层2×10-4毫米厚的黄金,就可免受辐射和太阳热。

 

  至于蓝宝石,人们就不如对黄金那样熟悉了。因为它为人所少见,然而物以稀为贵嘛。蓝宝石之所以贵重,不仅仅是因为稀有,更因它比其它宝石有独到之处。蓝宝石与红宝石同属于刚玉,其化学成分为三氧化二铝(AL2O3),常成柱状结晶体。蓝色透明者称为蓝宝石,红色透明者称为红宝石。通常人们说的宝石蓝就是指蓝宝石特有的颜色。刚玉的最大特点就是它特别硬(刚就是硬,刚玉又叫刚石,人们可以顾名思义)。刚玉的硬度,仅次于金刚石。人们把矿物的硬度划分为10级,金刚石乃硬度之最为10,刚玉为9,人们所熟悉的石英为7,滑石为1。由于刚玉坚硬耐磨,故可作为仪表轴承与特殊的研磨材料。现在各国都在研究应用激光,而激光发射器的材料是红宝石。因此使红宝石的身价倍增。然而人们依然喜爱把蓝宝石、红宝石作为珍宝收藏起来。蓝宝石比红宝石更为少见,因而更加贵重。

 

 

  在汉语中以金玉(玉为宝石之泛称)作比喻的词语,可以找出许多来,比如:金玉良言,金科玉律,金相玉质等等。人们都知道金玉之贵重,可是熟悉其特性的人却不多,而晓得其生成来历的人更是少而又少。因此人们常常不能识别真假优劣而上当受骗,把假冒伪劣的赝品次品当作“真宝”而珍藏。三千五百年前的约伯不仅知道黄金与蓝宝石之贵重,而且晓得其生成来历。他说:“地中的石头有蓝宝石,并有金沙(it hath dust of gold.)”这就是说蓝宝石是从地中的石头开采来的,金子也可从地中的石头开采,也可从沙里淘金。按KJV版圣经后半句英文表达为:it hath dust of gold it代表the earth(地球,地中)可译为地中有沙金或地中有尘埃状金子。用现代矿床地质学的知识来说,矿床按其生成来历之不同,可分为内生矿床、沉积矿床、接触交代与变质矿床等几大类型。内生矿床是与地中岩浆活动有关的,有的是岩浆凝固过程中某种矿物特别富集,从而形成相关的矿床,比如磁铁矿(Fe304)特别富集而成铁矿;有的是岩浆后期富含金属元素的热液,填充到已有的岩石裂隙中,经冷却结晶生成多金属矿床,多呈脉状,故称矿脉,比如闪锌矿(ZnS)、方铅矿(P6S)、黄铜矿(CuS)、黄铁矿(FeS,外观很像黄金,故称为愚人金)等,它们常伴生在一起。黄金矿也属于此类,由于金的化学性质稳定,在自然界可以元素单质存在,但因含量少,多呈星点状、稀沙状、尘埃状散布于岩石或矿脉之中。通常按金沙粒度,划分为粗粒金(粒径大于0.07毫米)、细粒金(0.070.01毫米)、微粒金(粒径小于0.01毫米)。常见的含金石英脉,肉眼可见到尘埃状金子就算含量很高了,这种含金石英脉拿在手里就有沉重的感觉。刚玉矿(含蓝宝石、红宝石)也属热液矿床之类。

  且说沉积矿床,是在河流、湖沼、海洋等水体中经沉积作用形成的。有的是因重力分异而成矿的,比如沙金矿,它是由原生的含金岩石或矿脉,经风化破碎,被水流冲刷到江河中,又经河水搬运与重力分选的结果,在某一有利地段沉积而富集成沙金矿。沙里淘金就是照此原现进行的。有的沉积作用是经化学作用而成的,如石灰石(CaCO3)与石膏的生成。至于约伯所说的金沙,可以说是含金石英脉或含金岩石,也可以说是水成的沙金。

  再说接触交代与变质作用生成的矿床。比如早已生成的石灰岩,受后来岩浆侵入,在接触带附近,因被烘烤而重新结晶,生成沙糖状的汉白玉或大理石,这是最简单的一种变质作用。较为复杂的是在接触带发生物质交换与化学反应,而生成新的矿物。刚玉(含蓝宝石、红宝石)就是接触交代作用的产物。

  以现代矿床地质学的知识,来解读三千五百年前约伯所说:“地中石头有蓝宝石,并有沙金。”人们不能不承认,所说的是符合现代矿床地质学原理的,由此可见约伯超前他同时代的人是多么远。他还说:“在无人居住之处刨开矿穴,过路的人也想不到他们。又与人远离,悬在空中摇来摇去。”“矿中的路鸷鸟不得知道,鹰眼也未见过。狂傲的野兽未曾行过,猛烈的狮子也未曾经过。”(伯28478)这生动地说明了黄金与宝石来之不易,而人们却对此无知。这也进而说明了黄金与宝石之所以贵重。

  约伯讲黄金与宝石之贵重不是他的目的,他是以黄金与宝石之贵重来比喻上帝赐予人智慧的价值。他说:“智慧的价值无人能知,在活人之地也无处可寻。……俄斐金和贵重的红玛瑙,并蓝宝石,不足与较量。智慧的价值胜过红宝石”。(伯28131618)既然人们都把黄金和蓝宝石视为珍宝之中的至宝,而它们与上帝赐于人智慧的价值却不足以较量;那么,理所当然的结论就是:智慧是无价之宝。

  说到这里,人们不禁会问:“智慧从何处来呢?”约伯告诉人们:“上帝明白智慧的道路,晓得智慧的所在。” “敬畏主就是智慧,远离恶便是聪明。”(伯282328

  上帝赐予以色列王所罗门超越常人的智慧,如圣经中《列王记》所记载:“上帝赐给所罗门极大的智慧聪明和广大的心,如同海边的沙不可测量。所罗门的智慧超过东方人和埃及人的一切智慧。……他写箴言三千句,诗歌一千零五首。他讲论草木,自黎巴嫩的香柏树,直到墙上长的牛藤草;又讲论飞禽走兽、昆虫水族。天下列王听见所罗门的智慧,就都差人来听他的智慧话。”(王上42934)然而所罗门告诉人得智慧的秘诀是:“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认识至圣者便是聪明。”(箴910


□ 本书版权所有---诚 证

心雨文字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