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封 面】【目 录】【下一页】 中国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网  
57.你曾进入到海源

你曾进入到海源,在深渊的隐秘处行走吗?

  你曾进到海源,在深渊的隐秘处行走吗(伯3816

  这是圣经《约伯记》中所记载的,上帝问约伯一系列问题之一。三千五百年前的约伯不能回答这此问题。他只能说:这些事太奇妙,是我不知道的。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现今,人类已进入太空探测时代,但是仍然无人能讲得清楚海的泉源(the springs of the sea,即海的源头)在哪里,也就谈不上进到海源去观察。至于说在深渊的隐秘处行走(in the search of the depth),那是多少年来人们所想望的,但是至今无人完全如愿以偿。

  有关海的源头在哪里,三千年前以色列王所罗门曾说过:“江河都往海里流,海却不满;江河从何处流,仍归还何处。”(传道书17)这与现代地球水文循环的理论相一致。为什么江河都往海里流,海都不满呢?这是因海水经广阔的海面蒸发,形成水汽升腾到其上空,然后由风刮到大陆上空,水汽遇冷凝成雨滴,降落到地面,一部分渗入地下,成为地下水,一部分汇入江河,流归海洋。如此循环不已,保持海水既不满溢也不枯竭(参见本系列文章第33篇“江河都往海里流,海却不满”)然而这只是讲现今的海水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尚未讲清海水源头在哪里(或者说起初海水是从哪里来的)。

  关于起初海水是从哪里来的,人们有各种推测,但都无法证实。有的地质学家说,在地球早期,地壳形成后,其下全是“岩浆海洋”,由于地球自转使其内部物质发生重力分异,即比重小的上浮,大的下沉。而含水分较多的岩浆(水在其中不仅以气态和液态存在,而且以结晶水形成加入固态晶体之中)。因其比重较小,就浮到地球上层来。由于早期地壳不稳固,地下岩浆在不断翻滚,加之来自太空的陨石不断撞击地面,因而常有地震与火山暴发,喷出大量岩浆与火山气体以及火山灰。火山气体中水汽含量高达75%以上,经推算,一次火山喷发,可产生几百万公斤的水。每次火山暴发,喷出的水汽直冲高空,使空气以上的水汽愈积愈多,但因气温高难以达到饱和点。这样空气以上的水汽就能保存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后来当遇到一些大陨石或是小行星撞击地面时,就会引发全球性的大地震与诸多火山一同暴发,有大量的水汽与火山灰源源不断上腾入高空,致使空气以上的水汽达到饱和,且因大量火山灰可成为水汽的凝结中心,形成的雨滴甚大,于是就形成为特大暴雨降落地面。这样的暴雨连降不止(因空气以上的水积累甚多),且为全球性的,所以发生全球性的洪水大泛滥。各地汹涌的洪流经千川万壑,在地球表面低洼处聚集起来,连成一片,成为巨大的水体。这样就形成了原始海洋。原始海洋形成之后,才有海洋之水、空气之水、江河之水的循环往复,如前所述。

  如今全球海洋之水约有14亿立方公里,若是按一次火山喷发可产生500万公斤水计算,生成全球海洋水要有280亿个火山喷发;若一年全球有280次火山喷发,则要经1亿年才生成全球海洋水;若一年全球喷发2800次,则要经1千万年。原始海洋到底何时形成的呢?无人确知。

  此外,也有人推测,是太空“冰球”与地球相撞而融化成原始海水。此推测的依据是:1986年由卫星观察发现,每天都有“太空冰泥球”(大者直径十米以上)降落地球;1997年有人观察到“太空雪球”闯进大气圈,破碎后形成水和云团。有人估计,每12万年,仅太空来的水就可使地球海平面升高约2.5厘米。现今海洋平均深度为4000米,依此计算至少也要经16亿年才能形成如今的海洋。

  有的人认为,水是地球固有的,当地球从原始的星云中凝聚出来时,就携带有这部分水。后来地壳凝固形成,一部分水存于空气中,一部分水以水汽、液态水及结晶水等形式被封存于岩石中。随着火山爆发,就有水汽从地内释放出来。可是对来自火山的“初生水”进行同位素测定时发现,它们与地面水具有十分相似的同位素组成。因此认为,火山水汽与热泉主要是地面水渗入地下,经岩浆加热变为水汽,随火山喷发加入空气。但是不排斥火山水汽有一部分是由岩浆释放出来的“初生水”。

  以上各种说法都只是推测,都无法证实。我们注意到,圣经讲海的泉源是用复数表达:the springs of the sea。这就意味着,其来源不只是一个。然而究竟哪些是真源泉,哪个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至今依然是奥秘,无人确知。

  再说“在深渊的隐秘处行走”的问题。如今人们采用声纳测深法,测得大量的海深数据。已知全球海洋平均深度为4000米,全球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深度为11034米。然而至今尚无人在这深渊的隐秘处行走过。看来,下深海难于上青天。其难处主要是:

  第一,     深海缺氧,这是众所周知的。2003年有人创造了不借助任何呼吸器潜入深水的世界记录是122米,这离深渊远着呢。

  第二,     深海黑暗无光。因阳光射入水体后,很快被水吸收或散射掉。到水深100米处,光能只有水面的1%;到200米以下,就完全无光而成为黑暗世界。难怪人们把如此深渊比作“地狱之门”。

  第三,     即使人使用呼吸器与照明设备,人体也难以适应深海强大水压。在海水中每深入10米,水压就增加一个大气压,每平方厘米面积压力增加一公斤。在全球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其水压为1100个大气压,人若下到此处岂不被压成“肉饼”吗?1960年,英国“的里雅斯特号”潜水器,创造了载人潜入马里亚纳海沟10916米的世界记录。尽管它是采用特制的超强合金材料造的,但遭受极大的水压(1100个大气压)后,潜水器的直径被压缩了1.5毫米。

  虽然人们不能走出“的里亚斯特”潜水器,而直接在深渊里行走,但是透过特别玻璃窗口,借助极强的灯光,在万米深水中发现了长达30厘米的比目鱼和在泥水中游动的大红虾。1977年美国的阿尔文号潜水器在太平洋海岭上发现了能生活于2500C3000C以及265个大气压的热水蠕虫、贝类、蟹类、鱼类等完整的生物群落。这一发现实在令人震撼。

  1998年美国研制出“深海飞行器”“深潜1号”,它可载人在海水里飞行(航速为350/分)、翻滚,如同一架F16战斗机,其性能是普通潜水器无法比拟的,今后随着深海探测技术的发展,将会有更多的新发现。

  深海不仅有人所未见的千奇百怪的生物,还蕴藏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以及多种金属矿(主要是富含铁、锰、铜、钴、镍和稀土元素等多种金属成分的结核以及含钢、铅、锌、银、金等多种金属的热液矿床)。近年来,在海洋钻探中还发现了可作为新能源的“可燃冰”。这是一种“天然气水合物”,由甲烷和水分子组成(CH4H2O)。它是在地下低温、高压条件下生成的(最佳生成温度00C100C,压力大于100个大气压)多存在于油气田的周围。据测试,1立方米可燃冰可以释放出164立方米的天然气,且其效能是普通天然气的25倍。

  上述新发现只不过见到冰山一角而已。若是人能在深渊的隐秘处行走,必将有更多意想不到的令人震惊的发现。但是人不可因此而骄傲,以为人是无所不能的,甚至竟敢说“人定胜天”;人若骄傲自大,势必遭上帝的惩罚,其后果更是人所料不到的。也许上帝为避免人因此骄傲自大,就使人永不可能在深渊的隐秘处行走。


□ 本书版权所有---诚 证

心雨文字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