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封 面】【目 录】【下一页】 中国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网  
58.从约伯在尘土

从约伯在尘土和炉灰中懊悔所想到的

  “我所说的,是我不明白的;这些事太奇妙,是我不知道的……因此我厌恶自己,在尘土和炉灰中懊悔。”(伯4216

  此前,我们就约伯对一些自然现象所作的观察与论断,以现代科学知识来解读、论证,使我们不能不惊奇地认同:三千五百年前的约伯超前他同时代人,走得多么远。因他是个敬畏上帝的义人,上帝就赐他智慧聪明,使他对上帝创造之工有所认识有所明白,但他说:“这不过是上帝工作的些微”(伯2617)由于他显然超越他同时代人,理所当然得到人们特别尊重。然而他也曾因此而骄傲,自以为是,自以为义。当他回忆壮年往事时,曾沾沾自喜地说:“王子在我面前都停止说话,用手捂口;首领静默无声,舌头贴住上膛。”(伯299)“人听见我而仰望我,静默等候我的指教;我说过之后,他们就不再说。”(伯292122)但是上帝允许以灾祸灾病试炼他,终使他领悟到:“他试炼我之后,我必如精金。”最后上帝问他一系列问题,使他哑巴无言,不能回答,只是说:“这些事太奇妙,是我不知道的……因此我厌恶自己,在尘土和炉灰中懊悔。”

  上帝问约伯一系列问题,也只是涉及上帝创造天地万物之工的些微,但是却含盖了数理化天地生等各个方面,对这些问题即便是当代成就卓著的科学家,恐怕也只能回答其中一些罢了,不可能全知。因此就难怪约伯了,他终究是有自知之明的。

  一切被造之物都是有限的,有其生成也必有其衰亡。惟有创造万物的主昔在今在永在的神是无限的。人生在世年日非常有限,窄如手掌,在神面前如同无有(见诗395)。一个谦卑而敬畏上帝的人,能够认识上帝创造之工的些微,但是极其有限。有限的人怎能完全认识无限之神的一切创造之工呢?即使人类知识世代积累,也是有限的。何况科学知识只是属物质世界的知识,不能完全用来说明灵界的事。

  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现代,人们盼望“上天”、“入地”、“下海”,从各方面进行 探测,以便弄明白各方面的问题。然而各方面的进展却非常有限,而有关的问题却都提出越来越多。而且越是有成就的科学家,到头来会发觉不明白的问题越多。

  比如说“上天”,人们希望弄清太空星球是否也有生命存在?特别是有无象地球人类一样的智能生物存在?宇宙天体是怎么形成的又怎么发展及衰亡的?现代星云说以及宇宙大爆炸说等等科学假说都有待于验证。最直接的也就是最有效的验证,就是用航天飞行器,飞到各星球去,直接采集其大气层(若是有的话)以及星球表层的土壤、岩石以及深层的物质样本,带回地球来进行测试化验。然后才能得出合乎实际的有说服力的结论。为此目前世界各国都热衷于登月探测以及对水星、金星、土星等星球进行探测。20048月美国发射太空飞行器去探测水星,预计要飞行六年才能进入水星轨道。至于说去探测太阳系之外的星球,仅银河系就有千亿颗恒星,银河系外还有数十亿个象银河系那样的大星系,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4.2光年,人若搭上最快的宇宙飞船,也要花2万多年才能抵达。对此人们不禁感到茫然。

  又如“下海”,虽然如今深海探测有许多进展,但是至今仍然无人能在“深渊的隐秘处行走”,更无人能说得清“海的源头”在哪里。(或说海水最初是从哪里来的?参见本系列文章第57篇“你曾进到海源,在深渊的隐秘处行走吗?”)海洋面积占全球总面积的2/3,人类对海洋的认识远不如陆地,尤其是对广阔的深海了解甚微少,其中可能有许许多多奇奇怪怪的生物为人所不知。1977年美国的“阿尔文号”潜水器在太平洋海盆水深2500米海岭上,在地下高层热泉喷出处附近,发现了能生活在2500C3000C265个大气压下的生物群落,如热水蠕虫、贝类、蟹类、鱼类等。经解剖与化验发现,在这些热水生物体内充满着以硫化氢为食物的硫细菌(硫化氢对别的生物是有毒气体,能使生物窒息而亡)。热水生物体内的血红素除了具有常规运载氧气功能外,对硫化氢具有极强的吸附能力,可以携带硫化氢并输送到硫细菌寄生的各器官内,供硫细菌作为食物,而硫细菌则制造碳水化合物来回报宿主。热水生物的发现令全球科学界震惊,引发了人们对深海探测的热潮。后来不断发现了其它类型的怪异生物,如在墨西哥湾发现了以“甲烷细菌”作为食物链基础的“碳氢化合物生物群落”;在佛罗里达外海发现了极端嗜盐的“超盐水生物群落”。这些人们前所未闻的怪异生物,它们在暗无天日的海底,各有自己的独特的活法,无需光合作用,无需以植物作为食物链的基础而以化学合成代替光合作用,以地热能代替太阳能,以硫或甲烷代替氧,打破了“万物生长靠太阳”的禁锢戒律。然而这些零星的发现,好象是大海捞针,也可以说只不过是见到冰山之一角。

  再如“入地”,这比“上天”与“下海”都更难。至今人们主要是通过间接探测手段,特别是根据地震波在地下传播特征,大体上搞清了地球内部的结构。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0公里,从地表向下可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等圈层。地壳的平均厚度为33公里,高山区可达70公里,大洋区仅6公里左右,地幔厚度约2900公里,其中存在有大规模热对流活动。地核主要由铁镍组成,其半径为3480公里。地核究竟由什么物质构成,至今仍然众说纷纭:有的说是液态铁质构成,有的说是在液态铁质之中,包含一个固态的铁镍合金;最近美国的地球物理学家推测说,固态地核心不是铁镍合金,而是放射性钾与铁的合金,钾能发生放射性衰变,而释放巨大热能,因此说地核心是一座巨大无比的原子能反应堆,成为地球内部热能的泉源。上述各种说法都只是推测,有待于对地球深部直至地心进行直接探测。若能直接采集样本进行测试分析,就是最有力的证明。为此各国先后进行过地球深层钻探,如1970年原苏联在科拉半岛花7年打了一口世界最深的钻井,其深度为12262米,这只不过是地球半径的1/400,对地壳而言也只有1/30 。这就像一个鸭蛋的壳还没穿透,离中心还远着呢?

  然而打进地心谈何容易!有一系列问题至今难以解决。比如据推测地核温度为400045000C,压力为400万个大气压,那么打入地心的钻头用什么物质才能耐此高温高压呢?此外用什么做为打进地心的推动力呢?目前的钻机是用柴油发动机,以此动力是绝对打不进地心的。再看,打进地心时如何保证钻头方向直指地心而不偏离呢?把现有的卫星与导弹的导航系统搬来用可行吗?有人设想研制一种“地下飞行器”(或称“地老鼠”),利用定向等离子束和激光束开路,使之像穿山甲那样在地下漫游。

  美国行星科学家史蒂文设想个方案:利用核爆炸,在地表炸开一条300米长、300米深、1米宽的裂缝,然后注入几亿吨熔化的铁水,利用地心引力使铁水向下贯注,从而挤出一条直达地核外层层通道(共长约3000公里),随后将表面包裹着钻石层的耐热探测器放入通道里,以便获取地下各圈层以至地心的温度、物质成分、地磁场等各种数据,将信息传回地面接收。据估算,此项计划将耗资100亿美元。

  上述各种设想至今都未见付诸实施。因为难度太大,耗费也太大。那么人类何时才能实现打进地心的梦想呢?即使将来人类打进地心取得成果,能够证明地球内部构造、物质组成及其状态,那也只是认识了上帝创造之工的些微罢了。人的智慧与能力,在上帝的大能创造面前显得多么软弱无能啊。难怪当代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爱因斯坦会说:“我只是在真理的海边徘徊,一无所获。”也难得有自知之明的约伯,在三千五百年前就说:“这些事太奇妙,是我不知道的,……因此我厌恶自己,在尘土和炉灰中懊悔。”


□ 本书版权所有---诚 证

心雨文字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