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封 面】【目 录】【下一页】 中国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网  
第十二章 教会

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相信……

  教会是承认耶稣基督为主、为救主的信徒的社团。继旧约时代上帝的子民之后,我们蒙召从世界出来,一同聚集,为要崇拜、交通,学习上帝的圣言,举行圣餐,服务人群,及向普世宣讲福音。教会从成为肉身的道基督,与写下的道圣经获得权柄。教会是上帝的家,祂收纳为儿女,其中的分子活在新约的基础上。教会是基督的身体,是以基督为首的信仰的团体。教会是基督为之舍命使其洁净与成圣的新妇。在祂凯旋时,祂会献给自己一个荣耀的教会,就是自己宝血所买来的历代以来忠心的信徒,没有玷污、皱纹等类的病,是圣洁没有瑕疵的。 ——基本信仰第十二条


  那位老人完全为怒气所控制,用他所带的杖,敲打盘石。他将杖抽回来后,又再挥起,并且喊着说:“你们这些背逆的人听我说,我为你们使水从这盘石中流出来么?”

  水流从岩石中涌出,满足了以色列人的需要。但是摩西将得水的功劳归给自己,而未归给那盘石,他犯罪了。就因为那罪,他不能进入应许之地(见民20:7-12)。

  那盘石乃是基督,是上帝建立祂百姓的根基,包括个人与集体。这个意象贯穿着整本圣经。

  摩西向以色列人所讲的最后一篇道中,可能记起了这件事。他曾用盘石的比喻,描写上帝的不变与可靠:

  “你们要将大德归于我们的上帝
   祂是盘石,祂的作为完全
   祂所行的无不公平
   是诚实无误的上帝
   又公义,又正直。”(申32:3,4)

  几百年之后,大卫回应着同一个主题──他的救主是盘石:

  “我的拯救,我的荣耀,都在乎上帝。
   我力量的盘石,
   我的避难所,都在乎上帝。”(诗62:7)

  以赛亚用同一个比喻,讲到要来的弥赛亚:“一块石头,作为根基,是试验过的石头,是稳固根基,宝贵的房角石。”(赛28:16)

  彼得见证说,基督已经应验了这项预言,但不是一块普通的石头,而是“活石,固然是被人所弃的,却是被上帝所拣选,所宝贵的”(彼前2:4)。保罗指出祂是唯一的稳固根基时说:“那已经立好的根基,就是耶稣基督,此外没有人能立别的根基。”(林前3:11)他讲到摩西击打的盘石说:“都喝了一样的灵水,所喝的是出于随着他们的灵盘石,那盘石就是基督。”(林前10:4)

  耶稣基督自己也曾直接使用这项比喻。祂说:“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盘石上,阴间的权柄不能胜过他。”(太16:18)祂将基督徒的教会建造在祂自己,那活石身上。祂自己的身子要为世人的罪被献为祭,盘石要被击打。没有什么能够胜过建造在祂提供的坚固基础上的教会。从这盘石,那医治的众水,就会流向干渴的万国。(参阅结47:1-12;约7:37,38;启22:1-5)

  基督作此宣告时,教会何等软弱!她只有少数疲惫的、怀疑的、相争为大的门徒,几个妇女,以及一枇多变的、盘石被击打时就不见踪影的群众。但是,教会却不是建造在人软弱的智慧聪明上,而是建造在万古盘石上。时间会显明,没有什么能摧毁祂的教会,或阻碍她荣耀上帝,及引领男女来就救主的使命。(参阅徒4:12,13,20-33)

圣经中教会一词的意义

  在圣经中,教会(注一)一词,系由希腊文 ekklesia 一字译成。此字原意为“召出”之意,这个词通常用在任何由呼召聚集之会众身上。

  圣经七十士译本,就是耶稣时代流行的希伯来文旧约圣经之希腊文译本,使用 ekklesia 翻译希伯来文的 qahal 一字,该字意为“聚集”、“会议”、“会众”(申9:10;18:16;撒上17:47;王上8:14;代上13:2)。(注二)

  这项用法在新约中的范围更广。请注意教会一词如何使用:(1)在某一地方聚集崇拜的信徒(林前11:18;14:19,28)。(2)住在某个地方的信徒(林前16:1;加1:2;帖前2:14)。(3)在某一信徒家中的一群信徒(林前16:19;西4:15;门2)。(4)在一地理区域中的一些会众团体(徒9:31)。(注三)(5)普天下信徒全体(太16:18;林前10:32;12:28;弗4:11-16)。(6)天地间一切忠心的受造之物(弗1:20-22;腓2:9-11)。

教会的性质

  圣经描写教会为一神圣的机构,称她为上帝的教会(徒20:28;林前1:2)。耶稣赋予教会神圣的权柄(太18:17,18)。藉着观察旧约中教会的根源,及新约中用以讲说教会的的各种比喻,我们就能了解教会的性质。

基督教会的根源

  旧约圣经描写教会是一个上帝子民有组织的会众。从最古的时候起,在亚当、塞特、挪亚、闪、亚伯拉罕的族系中敬畏上帝的家庭,乃是祂真理的保卫者。这些以父亲为祭司的家,可以视为小教会。上帝赐给亚伯拉罕丰盛的应许,藉着这应许,这个上帝的家庭,要渐渐成为一个国。以色列的使命不过是亚伯拉罕使命的延伸而已:要使万国得福(创12:1-3),彰显上帝对世人的爱。

  上帝从埃及带出来的民族,被称为“旷野会”(徒7:38),其中的会友,被视为“祭司的国度,圣洁的国民”(出19:5,6),上帝的“圣民”(申28:9;参阅利26:12)──祂的教会。

  上帝将他们放在巴勒斯坦,世界各主要文化的中心。三大洲,欧、亚、非,在巴勒斯坦相遇。在此,犹太人要成为其它民族的仆人,邀请其他民族与他们联合,成为上帝的子民。总之,上帝呼召他们出来,为的是呼召所有的民族进来(赛56:7)。祂要藉着以色列创造出地上最大的教会──地上万族的代表都会来到这教会中崇拜,学习认识真神上帝,将救恩的信息带回去给自己的同胞。

  虽然上帝不断照顾祂的子民,以色列仍然落入偶像崇拜、孤立主义、民族主义、骄傲、与以自我为中心之中。上帝的子民未能完成他们的使命。

  在耶稣里,以色列来到一个转折点。那时上帝的子民正在寻求一位弥赛亚来使他们的国家获得自由,而不是使他们脱离自我的捆绑。在十字架,以色列灵性的破产已经显明。他们将基督钉在十字架上,就将他们内心的腐败表现出来。当他们喊着说:“除了该撒,我们没有王”(约19:15)时,就是拒绝了上帝统治他们。

  在十字架,两项相反的使命都达到顶点。第一,教会的使命被歪扭了,她如此以自我为中心,以致瞎了眼,竟不认识那造她的。第二,基督的使命,如此以爱人为中心,以致代他们死,好使他们得着永生。

  十字架代表以色列使命的结束,基督复活则代表基督教会及其使命的开始,那就是:宣讲藉着基督宝血得救的福音,当犹太人失去了他们的使命时,他们就只是另一个民族,不再是上帝的教会。上帝建立了一个新民族──教会,取代了他们的地位,以推进上帝在世上的工作(太21:41,43)。

  与古以色列宗教社会密切关联着的新约时代的教会(注四),是由悔改的犹太人,及信耶稣基督的外邦人所组成。这样,真正的以色列人,乃是凡因信接受基督的人(见加3:26-29)。保罗曾用两棵树的比喻,说明这各种不同的人之间的活关系:好橄榄与野橄榄分别代表以色列人与外邦人。那不接受基督的犹太人,不再是上帝的儿女(罗9:6-8),并由好橄榄树砍下的枝子所代表。而那些接受基督的犹太人,则保持连结在好橄榄树上。

  保罗描写那接受基督的外邦人是野橄榄树上的枝子,接在好橄榄树上(罗11:17-25)。他教导这些新的外邦基督徒,要尊重上帝拣选器皿神圣的承袭,“树根若是圣洁,树枝也就圣洁了。若有几根枝子被拆下来,你这野橄榄得接在其中,一同得着橄榄枝的肥汁,你就不可向旧枝子夸口,若是夸口,当知道,不是你托着根,乃是根托着你。”(罗11:16-18)

  新约时代的教会,与旧约时代的对等团体差异极大。使徒时代的教会成了一个独立的组织,与以色列民族分开。国家的疆界废止了,赋与教会一种普世的性质。她不但不是民族或国家性的教会,更成了一个布道性的教会,其存在是要完成上帝原先的计划。这计划在其创始者耶稣基督的命令中重述出来:“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太28:19)

教会的比喻

  新约教会比喻性的描写说明了教会的性质。

1. 教会有如身体

  身体的比喻强调教会的合一,以及每一肢体在功能上与整体间的关系。十字架使所有信徒与上帝和好“归为一体”(弗2:16)。藉着圣灵,他们“受洗成了一个身体”(林前12:13)──教会。作为身体,教会正是基督的身体(弗1:23)。她是基督将祂的丰盛充满的组织。信徒是她身体上的肢体(弗5:30)。因此,藉着祂的恩典与能力,祂将属灵的生命赐给每一真实信徒。基督是这身体的头(西1:18),是“教会的头”(弗5:23)。

  上帝凭祂的慈爱,已经赐给祂教会身体的每一肢体至少一种属灵的恩赐,使其能发挥一种生命的功能。正如每一器官对人体都重要一样,教会能成功的完成她的使命,也靠赖每一位获赐属灵恩赐的教友。身体若无心脏有何用处?缺少了一只眼,一条腿,效率会减少多少?教友若不献上他们的恩赐,教会就会死去、或瞎眼、或至少成了跛子。但是,上帝赐下这些特别的恩赐,其目的不在于恩赐本身(见本书第十六章)。

2. 教会为圣殿

  教会是“上帝所建造的房屋”、“上帝的殿”,圣灵居住的所在。基督是其根基,是主要的房角石(林前3:9-16;弗2:20)。这殿并非死的建筑物,它显露出充沛的生长力。正如基督是“活石”,彼得说,信徒也一样是建成“灵宫”的活石(彼前2:4-6)。

  这个建筑尚未完工,新的活石经常加在这殿上,“同被建造,成为上帝藉着圣灵居住的所在”(弗2:22)。保罗鼓励信徒在这圣殿中要使用最好的建材,好在审判大日经得住火的试验(林前3:12-15)。

  圣殿的比喻强调全教会及地方会众的圣洁。保罗说:上帝的殿是圣的。“若有人毁坏上帝的殿,上帝必要毁坏那人。”(林前3:17)保罗说:与非信徒亲密地连结,乃是与其圣洁的性质相反,应该避免。“义和不义有什么相交呢?……上帝的殿和偶像有什么相同呢?”(林后6:14-16)(他的教导对婚姻关系及商业关系都适切)教会应受最高的尊重,因为她是上帝给与至大关心的对象。

3. 教会是新妇

  教会被宣称为新妇,主为新郎。主严肃地保证说:“我必聘你永远归我为妻,以仁义、公平、慈爱、怜悯,聘你归我。”(何2:19)祂更保证说:“我作你们的丈夫。”(耶3:14)

  保罗使用同一比喻:“要把你们如同贞洁的童女,献给基督。”(林后11:2)基督对教会的爱,如此深而恒久,以至祂为教会舍己(弗5:26)。祂如此牺牲,是为了“要用水藉着道,把教会洗净,成为圣洁。”(弗5:25-27)

  藉着上帝真理的道使人成圣的感化力(约17:17),以及洗礼所提供的洁净,基督可以洁净教会的教友,脱下他们污秽的衣服,将祂全然公义的义袍给他们穿上。这样,祂可以准备教会作祂的新妇──一个“荣耀的教会,毫无玷污,皱纹等类的病,乃是圣洁没有瑕庛的。”(弗5:27)教会丰盛的荣耀与华美,要到基督复临时才会见到。

4. 教会是在上的耶路撒冷

  圣经称耶路撒冷为锡安,上帝在那里与祂的子民同住(诗9:11)。救恩就是从锡安而出(诗14:7;53:6),那座城要成为“为全地所喜悦”的城(诗48:2)。

  新约圣经视教会为“在上的耶路撒冷”,是地上耶路撒冷属灵上的对等者(加4:26)。这个耶路撒冷城的居民,乃是天上的国民(腓3:20)。他们是“按着圣灵生的”、“应许的儿女”,享受基督释放他们的自由(加4:28,29;5:1)。这座城中的居民已不再在试图“行律法称义”的捆绑之下(加4:22,26,31;5:4)。“他们靠着圣灵”、“凭着信心”、“热切等候”、“所盼望的义”。他们深知,那使他们获得国民资格的,乃是那在基督耶稣里“生发仁爱的信心”(加5:5,6)。

  那些属于这荣耀队伍的人,“来到锡安山,永生上帝的城邑,就是天上的耶路撒冷,那里有千万的天使,有名录在天上诸长子之会所共聚的总会。”(来12:22,23)

5. 教会是家

  在天上及地上的教会,都被视为家(弗3:15)。有两个比喻被用来描写人如何加入这个家庭:收养(罗8:14-16;弗1:4-6),与重生(约3:8)。藉着在基督里的信心,新受洗的人不再是奴仆,而是天父的儿女(加3:26-4:7),活在新约基础上。现在他们是“上帝家里的人”(弗2:19),是“信徒一家的人”(加6:10)。

  上帝家里的人称上帝为父(加4:6),彼此的关系是弟兄姐妹(雅2:15;林前8:11;罗16:1)。保罗因为曾带领许多人进入教会家庭,就看自己是一位属灵的父亲。他说:“因我在基督耶稣里用福音生了你们。”(林前4:15)他称那些他带进教会的是:“我所亲爱的儿女。”(林前4:14;弗5:1)

  教会作为家庭的一个特征是交通。基督徒的交通,不仅仅是社交,而且是在福音上心意相通(腓1:5)。它关系到与圣父、圣子、圣灵的相交(约壹1:3;林前1:9;林后13:14),及与信徒的相交(约壹1:3,7)。所以,家中的人,就与任何成为家中的人,“用右手行相交之礼”(加2:9)。

  家的比喻,显示出一个关心的教会,“是人被爱、受尊重、被重视的地方,是一个其中的人承认需要互相帮助的地方,是才干得以发展的地方,是人成长的地方,是人人都获得满足的地方。”(注五)它也表示责任,对属灵父母的尊敬,对属灵弟兄姐妹的看顾。最后,它代表家中每一分子,都怀着因彼此之间深厚的忠诚而产生的支持与鼓励之爱。

  成为教会家庭中的一分子,能使性情彼此有着极大差异的每一个人,相处融洽并互相关怀。教会家庭的分子,能学会活在合一之中,而不失去各人的个性。

6. 教会是真理的柱石与根基

  永生上帝的教会,乃是“真理的柱石和根基”(提前3:15)。它是真理的堡垒与储存所,保护真理不受敌人的攻击。但是真理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若教友说得到了新亮光──一项新教义,或对圣经有了新的解释,──有经验的人,就该用圣经去试验这新教训(赛8:20)。若新亮光合乎这项标准,教会就必须接受。若不,就该拒绝。全体教友都应该听从这基于圣经的判断。因为“谋士多,民就安居”(箴11:14)。

  藉着传播真理,就是藉着为真理作见证,教会就成了“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隐藏的”、“世上的光”及“世上的盐”(太5:13-15)。

7. 教会有如军队──战斗及得胜

  地上的教会有如战场上的一枝军队。它被召赴战场与属灵的黑暗势力争战。“我们并不是与属血气的争战,乃是与那些执政的、掌权的、管辖这幽暗世界的,以及天空属灵气的恶魔争战。”(弗6:12)基督徒必须“拿起上帝所赐的全副军装,好在磨难的日子,抵挡仇敌,并且成就了一切,还能站立得住。”(弗6:13)

  许多世纪以来,教会必须与内在与外在双方面的仇敌争战(见徒20:29,30;提前4:1)。它已有惊人的进展,获得胜利,但是还未成为得胜的教会。不幸的是,教会仍有极大的缺点。藉着另一个比喻,耶稣解释教会内部不完全的原因:“天国好象人撒好种在田里,及至人睡觉的时候,有仇敌来,将稗子撒在麦子里,就走了。”(太13:24,25)当仆人要将稗子薅出来时,田主说:“恐怕薅稗子,连麦子也拔出来,容这两样一齐长,等着收割。”(太13:29,30)

  田中的麦子与稗子都生长茂盛。上帝引领悔改的信徒到教会时,撒但将未悔改的人也带入教会。这两群人影响着全体──其中一群为净化而努力,另一群则为败坏而努力,其间的争战──在教会内──会持续到基督复临收割之时。

  教会内部的争战也还没有过去,患难与纷争还在前面。撒但因知道自己的时候不多,就向上帝的教会发怒(启12:12,17),将为教会带来“大艰难,从有国以来直到此时没有这样的”(但12:1)。但是基督会为祂忠心的百姓行事,“凡名录在册上的,必得拯救”(但12:1)。耶稣向我们保证说:“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太24:13)

  在基督复临时,得胜的教会将要出现。那时,祂就能将之“献给自己,作个荣耀的教会”,是祂宝血所买来的历代以来忠心的百姓,“毫无玷污,皱纹等类的病,乃是圣洁没有瑕庛的。”(弗5:27)

有形与无形的教会

  “有形”与“无形”两个词,已被用来区别地上教会的两方面。以上我们所讨论过的教会的比喻,特别适用在有形的教会身上。

1. 有形的教会

  有形的教会是为服务所组织的上帝的教会。她要完成基督的大使命,将福音传给世人(太28:19,20),并使人预备好,迎接祂的荣临(帖前5:23;弗5:27)。

  作为基督所特别拣选的见证人,她照亮这个世界,并像祂一样服务,传福音给贫穷的人,医好伤心的人,报告被掳的得释放,使瞎眼的得看见,使被欺压的得释放,及报告上帝悦纳人的禧年(路4:18,19)。

2. 无形的教会

  无形的教会,也称为普世性的教会,由世上所有上帝子民所组成。她包括有形教会中的信徒,以及许多虽然不属任何教会组织,但却顺从了基督所赐所有亮光的人(约1:9)。后者包括那些从未有机会知道有关耶稣基督的真理,但却曾回应圣灵,“顺着本性行律法上的事”的人(罗2:14)。

  无形教会的存在显示出对上帝的敬拜,其最高意义,乃是用心灵敬拜。耶稣说:“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灵和诚实拜祂,因为父要这样的人拜祂。”(约4:23)由于崇拜之属灵的性质,人是无法精确的测出谁是属于上帝的教会,或谁不属于上帝的教会。

  藉着圣灵,上帝从无形的教会,领导祂的子民与祂有形的教会相联结。“我另外有羊,不是这圈里的,我必须领他们来,他们也要听我的声音,并且要合成一群,归一个牧人了。”(约10:16)只有在有形的教会中,他们才能充分经验上帝的真理、爱、与交通,因为祂已经赐给有形教会属灵的恩赐,藉以集体或个别造就教会的教友(弗4:4-16)。当保罗悔改时,上帝使他与祂有形的教会相接触,然后才指派他领导教会布道工作(徒9:10-22)。今天也是如此,祂要领导祂的子民进入祂有形的、以忠心遵守上帝诫命和耶稣真道为特征的教会。这样,他们就可参与完成祂地上的圣工(启14:12;18:4;太24:14;参见本书第十二章)。

  无形教会的观念,也被认为包括天上地上的联合教会(弗1:22,23),以及在逼迫时期躲藏的教会(启12:6,14)。

教会的组织

  基督传福音给全世界的命令,也关系到对那些已接受福音之人的培训。新教友必须在信心上生根,并受教使用上帝所赐的才干与恩赐参加教会的工作。“因为上帝不是叫人混乱”,但要凡事都“规规矩矩的按着次序行”(林前14:33,40),故此,教会必须有一简单有效的组织。

组织的性质

  让我们来考虑一下教会的教友与组织。

1. 教会的教友

  当悔改的信徒具备了某些特定的资格时,就成为新约信仰社团的一员。教友资格包括了接受对其他的人,对政府,对上帝的新关系。

 a、教友资格──盼望成为上帝教会教友的人,必须接受耶稣基督为救主,悔改他们的罪,并受洗(徒2:36-41;参见4:10-12)。他们应已经验重生,并接受基督所说:“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的使命(参见太28:20)。

 b、平等与服务──依照基督所说:“你们都是弟兄”以及“你们中间谁为大,谁就作你们的用人”(太23:8,11),教友们应以平等为基础建立彼此间的关系。但是他们也要认识到,效学基督榜样的意思,就是为他人的需要服务,引领他们到主跟前。

 c、信徒都是祭司──既有基督在天上圣所中服务,利未制度下的祭司工作,就已经结束。如今教会已成为“圣洁的祭司”(彼前2:5)。彼得说:“惟有你们是被拣选的族类,是有君尊的祭司,是圣洁的国度,是属上帝的子民,要叫你们宣扬那召你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彼前2:9)

  这项新制度──所有信徒都是祭司的制度,并非允许个人可依他或她所选择的去思想、相信、教导人,而不需对教会负任何责任。它的意思是,每一教会教友都有责任奉上帝的名为他人服务,可以直接与上帝交通,无需任何人作中间人。它不但强调教会教友的独立,也强调教友之间的互相依赖。这项祭司身分,使教牧人员与平信徒之间不存有任何资质上的区分,但却容许二者有角色与功能上的不同。

 d、对上帝与对国家的忠诚──圣经承认政府是上帝的手所建立的,吩咐信徒尊重及顺从政府的权威。掌权的乃是“上帝的用人,是伸冤的,刑罚那作恶的”(罗13:4)。故此,教友必须对“当得粮的,给他纳粮,当得税的,给他上税,当惧怕的,惧怕他,当恭敬的,恭敬他。”(罗13:7)

  教友对政府的态度,必须由基督的原则所领导:“该撒的物,当归给该撒,上帝的物,当归给上帝。”(太22:21)但若是政府妨碍上帝的命令,他们至高的忠诚是应该献给上帝的。使徒说:“顺从上帝,不顺从人,是应当的。”(徒5:29)

2. 教会组织的主要功能

  教会的组织,乃是要完成上帝的计划,让这个地球充满上帝荣耀的知识。惟有有形的教会能够提供为达成此项目的的一些重要功能。

 a、崇拜与训诲──有史以来,教会都是上帝聚集信徒在安息日崇拜创造主的机构。基督与祂的使徒们沿用这项崇拜的办法。圣经也教导今日的信徒“不可停止聚会,……倒要彼此劝勉,既知道那日子临近,就更当如此。”(来10:25;参阅3:13)集体崇拜会带给崇拜的人鼓励,喜乐,并重新得力。

 b、基督徒的交谊──藉着教会,教友对心灵相通方面的深切需要,就能得到充分的满足。“你们是同心合意的兴旺福音。”(腓1:5)这种相通超越了一切其它关系,因为它不仅提供了与其他相同信仰之人亲密的关系,也提供了一种与上帝之间亲密的关系(约壹1:3,6,7)。

 c、教导圣经──基督赐给教会“天国的钥匙”(太16:19)。这钥匙就是基督的话──全部的圣经。说得更 清楚一些,它包括如何进入天国的“知识的钥匙”(路11:52)。耶稣的话,对领受的人就是灵,就是生命(约6:63)。它们会带来永生(约6:68)。(注六)

  当教会宣讲圣经的真理时,这些救恩的钥匙就有能力去释放或捆绑,去打开或关闭天国。因为它们宣布人被接受或被拒绝,得救或失丧的标准。如此,教会的福音宣讲,就会发出“活的香气”或“死的香气”(林后2:16)。

  耶稣知道“靠上帝口里所出的一切话”而活的重要性(太4:4)。惟有如此行,教会对耶稣所吩咐,要教导万民,“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的命令,才能完成(太28:20)。

 d、举行圣礼──教会是上帝举行洗礼的工具,那是进入教会的仪式(见本书第十四章)。还有洗脚礼与圣餐礼(见本书第十五章)。

 e、向普世宣讲福音──教会的组织是为了传道,去完成以色列未完成的工作。正如在主的生平中所见的,教会能提供给世人的最大服务,乃是完全献身,因受圣灵之洗而有能力,完成福音向万民作见证的使命。

  这项使命包括宣讲准备基督复临的信息,这信息向教会本身宣讲(林前1:7,8;彼后3:14;启3:14-22;14:5),也要向其他的人宣讲(启14:6-12;18:4)。

教会的管理

  耶稣升天之后,教会的领导权就落在使徒手中。他们第一个有组织的行动,就是与其他信徒商议之后,拣选了另外一个使徒代替犹大(徒1:15-26)。

  因为教会的增长,使徒们认识到,要一面传讲福音同时一面照顾教会属世的事务,乃是不可能的。因此他们将教会的事务交给教会所指派的七个人。虽然教会将“传道”的职事与“管理饭食”加以区别(徒6:1-4),但却不是要在完成教会使命上,将教牧人员与平信徒分别开来。其实,这七个人中的两个人,司提反与腓利,是在讲道与传福音上很有名气的(徒7,8章)。

  教会扩展到了亚洲与欧洲,在组织上就需要采取进一步的行动。由于无数新教会的设立,就在各教会按立了长老,以确保领导的稳定(徒14:23)。

  当一个重大问题发生时,有关各方可在一个由使徒及代表各教会的长老所组成的大会中说明他们各自的立场。这个会议的决定,曾对有关各方都具约束力,并被接受为上帝的声音(徒15:1-29)。这件事说明了,当一个问题影响到全体教会时,就需要比地方教会更广阔的意见与权威,在此案例中,此次会议的决定,乃是由有关各方的代表同意所达成的(徒15:22,25)。

  新约圣经清楚地说明,在有需要的时候,上帝会引导祂圣工的领袖。藉着上帝的领导,及与教会商议,他们就形成了一个教会行政当局。如果今天我们也如此行,就会帮助保护教会免于背道,使其有能力完成她伟大的使命。

教会行政管理的圣经原则

1. 基督是教会的头

  基督是教会的头,主要的是基于祂中保的工作。自祂在十字架上胜过了撒但以来,天上地上的一切权柄都已经赐给基督(太28:18)。上帝已“将万有服在祂的脚下,使祂为教会作万有之首”(弗1:22;参阅腓2:10,11)。所以,祂是“万主之主,万王之王”(启17:14)。

  因为教会是基督的身体,所以基督也是教会的头(弗1:23;西1:18)。信徒乃是“祂身上的肢体,祂的骨,祂的肉”(弗5:30)。他们必须与祂有亲密的连结,因为教会是“靠着祂筋节得以相助联络,就因上帝大得长进。”(西2:19)

2. 基督是教会一切权柄的根源

  基督显示祂的权柄在(a)建立基督教会(太16:18)。(b)设立教会所必须举行的圣礼(太26:26-30;28:19-20;林前11:23-29;约13:1-17)。(c)赐给教会神圣的权柄奉祂的名行事(太16:19;18:15-18;约20:21-23)。(d)差遣圣灵在祂的权柄之下领导教会(约15:26;16:13-15)。(e)在教会内分赐特别的恩赐,使个人能担任使徒、先知、传福音的、牧师、和教师的职分,以准备教友去服务,并建造基督的身体,直到全体教友经验在真道上同归于一,反映出基督的丰盛(弗4:7-13)。

3. 圣经带着基督的权柄

  虽然基督藉着圣灵领导祂的教会,但上帝的圣言乃是教会行事的唯一准则。全体教友都应该顺从那圣言,因为它就是绝对的法律。一切人类的遗传、风俗及文化的作为,都应顺服于圣经的权威之下(提后3:15-17)。

4. 基督的权威与教会的各种职分

  基督是藉着祂的教会及祂所特别指派的仆人施行祂的权柄,但祂从未转移祂的权能。没有人能在基督与祂的话之外有独立的权柄。

  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会众拣选他们的教会职员。这些职员虽然作为教友的代表行事,但他们的权柄乃得自基督。选出的教会职员主要的责任,乃是使教会遵从圣经有关崇拜、教义、管教及福音宣讲的教训。因为教会是基督的身体,他们在决定与行动上也应该寻求教会的意见。

新约圣经中教会的职员

  新约圣经讲到两种教会职员──长老与执事。这些职务的重要性,可在所列出担任该项职务之人应具备之崇高道德标准及灵性的条件上看出来。教会则藉着按立的仪式,按手礼,承认蒙召为领袖的神圣性(徒6:6;13:2,3;提前4:14;5:22)

1. 长老

 a、什么是长老?──长老(希腊文 presbuteros)或监督(episkopos),是教会中最重要的职员。长老一词,意为年长者,含有尊严与恭敬之意。他的地位与犹太会堂的监督相似。监督一词,意为“监工者”。保罗轮换使用这两个词,长老就是监督(徒20:17,18;多1:5,7)。

  担任此项职位的人,监督新成立的教会。长老是指这职位的地位或阶级;监督则指这职位的职责──“监工者”(注七)。因为使徒们也称他们自己为长老(彼前5:1;约贰1;约三1),显然有地方教会的长老,也有游行布道的长老,或众教会的长老,但这两种长老,都作牧养会众的工作。

 b、长老的资格──一个人要有资格作长老,就必须“无可指责,只作一个妇人的丈夫,有节制,自守,端庄,乐意接待远人,善于教导,不因酒滋事,不打人。只要温和,不争竞,不贪财,好好管理自己的家,使儿女凡事端庄顺服。人若不知道管理自己的家,焉能照管上帝的教会呢?初入教的不可作监督,恐怕他自高自大,就落在魔鬼所受的刑罚里。监督也必须在教外有好名声,恐怕被人毁谤,落在魔鬼的网罗里。”(提前3:2-7;参见多1:5-9)

  因此,在委任此项职位之前,候选人必须先在家中表现出领导的能力。“被提名担任此项职务之人的家庭必须予以考虑。他们顺服吗?这个人治理他的家时能受到尊敬吗?他孩子的品格如何?他们是否因父亲的感化,在人面前获得赞扬?如果他在管理自己的家时,缺乏机智、智慧、及敬虔,毫无疑问的,同样的缺点必带进教会,而且,那同一未成圣的管理也必将出现。”(注八)这位候选人,若是已婚,在受托上帝家中(提前3:15)领导责任之前,先应在自己家中表现出领导的能力。

  由于这项职位的重要,保罗教训说:“给人行按手的礼,不可急促。”(提前5:22)

 c、长老的责任与权柄──长老是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属灵的领袖。他蒙拣选“牧养上帝的教会”(徒20:28)。他的职责包括扶助软弱的教友(徒20:35),劝诫偏离正道的(帖前5:12),并时时留心提防那会造成分裂的任何教训(徒20:29-31)。长老必须在基督徒生活方式上作模范(来13:7;彼前5:3),并在慷慨上作榜样(徒20:35)。

 d、对长老的态度──教会领袖的效能,大部分要靠赖教友的忠心。保罗鼓励信徒要尊敬他们的领袖,“又因他们所作的工,用爱心格外尊重他们。”(帖前5:13)“那善于管理教会的长老,当以为配受加倍的敬奉,那劳苦传道教训人的,更当如此。”(提前5:17)

  圣经清楚讲到对教会领袖恭敬的必要。“你们要依从那些领导你们的,且要顺服,因他们为你们的灵魂时刻儆醒,好象那将来交账的人。”(来13:17;参阅彼前5:5)当教友使领袖难于执行上帝指派的职务时,二者都会经验到忧伤并失去上帝所赐兴盛的喜乐。

  圣经鼓励信徒观察领袖们像基督的生活方式。要“效法他们的信心,留心看他们为人的结局”(来13:7)。他们不可听人的闲言闲语。保罗警告说:“控告长老的呈子,非有两三个见证,就不要收。”(提前5:19)

2. 执事与女执事

  执事一词,出于希腊文 diakonos,意为仆人或助手。执事职分的设立,乃是要让使徒们“专心以祈祷传道为事”(徒6:4)。虽然执事是要照顾教会属世的事务,但他们也积极地参与传道工作(徒6:8;8:5-13,26-40)。

  这个名词阴性的形式出现在罗16:1(注九)。译者将这个名词译为“仆人”或“女执事”。“在这个经文中,这个名词与它的用法显示,女执事的职分在保罗写罗马书的时候可能已经设立。”(注十)

  正如长老一样,执事也是由教会根据道德与属灵的资格拣选出来(提前3:8-13)。

教会的纪律

  基督赐给教会权柄处罚她的教友,并给予行此事的适当原则。祂期望教会何时需要保持其崇高的呼召,成为“圣洁的祭司”、“圣洁的国度”时,就执行这些原则(参阅太18:15-18;彼前2:5,9)。但是教会也要感动犯错的教友,让他们知道需要改变所行的道。基督夸奖以弗所的教会是因为他们“不能容忍恶人”(启2:2)。祂责备别迦摩与推雅推拉的教会,因为他们容忍异端及奸淫(启2:14,15,20)。请注意以下经文对教会纪律的教训:

1. 处理私下的过犯

  当一个教友得罪了另外一个教友(太18:15-17)时,基督的劝导是,被得罪的人去找那得罪他的人──那偏离正道的人──劝他改变他的行为。若是无效,他应该带一两个公正的见证人去再作一次努力,若这次努力失败,就应该带到整个教会面前。

  若是那犯错的教友拒绝基督教会的智慧与权柄,他就是使自己与教会分离。教会将这位有罪的教友除名时,教会只是证实他或她的情况而已。若是在圣灵的领导之下,教会已小心的遵从了圣经的劝勉,教会的决定,天上也会承认。基督说:“凡你们在地上所捆绑的,在天上也要捆绑,凡你们在地上所释放的,在天上也要释放。”(太18:18)

2. 处理公开的过犯

  虽然“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上帝的荣耀”(罗3:23),那会带给教会责难的公然的、叛逆的罪,就应该立即处置,将犯罪的人除名。

  除名一方面是除去罪恶──否则就会发生像酵一样的作用──恢复教会的洁净,另一方面,对犯错的人,也是一种救赎性的医治。保罗知道了哥林多教会的一个淫乱的个案之后,就叫他们立刻采取行动。他说:“就是你们聚会的时候,我的心也同在,奉我们主耶稣的名,并用我们主耶稣的权能,要把这样的人交给撒但,败坏他的肉体,使他的灵魂在主耶稣的日子可以得救。……应当把旧酵除净,好使你们成为新团。”(林前5:4,5,7)他说:“若有称为弟兄,是行淫乱的、或贪娈的、或拜偶像的、或辱骂的、或醉酒的、或勒索的,这样的人不可与他相交,就是与他吃饭都不可。……你们应当把那恶人从你们中间赶出去。”(林前5:11,13)

3. 对待离间的人

  一个“不按规矩而行”(帖后3:11),不肯顺从圣经的教训,“离间你们,叫你们跌倒”的教友(罗16:17),应该躲避他,好叫他对自己的态度“自觉羞愧”(帖后3:14)。“但不要以他为仇人”,保罗说:“要劝他如弟兄。”(帖后3:15)若这离间的人,不肯听教会第二次的警告,就该弃绝他,“因为知道这等人已经背道,犯了罪,自己明知不是,还是去作。”(多3:10,11)

4. 重新接纳犯错的人

  教友不应该轻视、躲避、或忽视已经除名的人。他们应该努力使他们藉着悔改与重生恢复与基督的关系。当已经除名的人表现出足够真实悔改的凭据时,就可以恢复其教友的身分(林后2:6-10)。

  藉着重新接纳罪人回归教会,会特别彰显上帝的权能、荣耀与恩典。祂渴望使罪奴得自由,将他们从黑暗的国度迁到光明的国度里。上帝的教会,这宇宙的戏台,是在人的生活中展露出基督赎罪牺牲的大能。

  今天,基督藉着祂的教会邀请每一个人成为祂家庭的一分子。祂说:“看哪,我站在门外叩门,若有听见我声音就开门的,我要进到他那里去,我与他,他与我一同坐席。”(启3:20)
————————————————————————————————————————

注一:Berkhof 论到“教会”一词的来源时说:“教会这个字,kerk 或 kiche,并非从 ekklesia 而来,而是从 kuriake 而来,意为“属乎主”。它们强调教会是上帝的产业。名词 to kuriakon 或 he kuriake,意为教会聚集的地方。这地方被视为属乎主,故此,被称为 to kuriake(Systematic Theology 557面)。

注二: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百科全书302面 church,nature of 条;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圣经字典224面 church 条

注三:根据以 Codex Sinaiticus,Alexandrinus,Vaticanus 及 Ephraemi Rescriptus 圣经版本为基础,接受 Tisschendorfdan 单数的读法之现代翻译。

注四:除了关于耶稣的教训,早期教会的信仰,与犹太教的十分相似。犹太籍与外邦的基督徒都继续于安息日在犹太会堂里崇拜,听旧约圣经的解释(徒13:42-44;15:13,14,21)。圣殿幔子的破裂,代表各种仪节的预表,已经由实体应验。希伯来书为的是要使基督徒的思想从预表转到预表所代表的实体身上:耶稣赎罪的死,祂在天上的祭司工作,以及祂拯救的恩典,新约圣经时代,是一个过渡时期,虽然使徒们有时参与旧约的崇祀仪节,但第一次耶路撒冷会议的决定显明,它们不认为其中有任何拯救的效力。

注五:1886,11,20日号评阅宣报 15面 Charles E. Bradford 著“What the Church Means to Me?”

注六:见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圣经注释卷五432面

注七:见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圣经注释卷六26, 38面

注八:怀爱伦著《教会证言》卷五618面

注九:Diakonos 一字可以为阳性,也可以为阴性。因此,此处的性别乃由内容决定。因为“我们的姐妹”腓比是一个 Diakonos,虽然这字为阳性形,也必属阴性。

注十: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圣经字典277面“deaconess”条。在新约圣经时代,Diakonos 具有广泛的意义。“现在仍用以描写在教会中担任任何职分的人,保罗虽然是一个使徒,却常说他自己和提摩太是 Diakonoi(Diakonos 的复数形)(见林前3:5;林后3:6;6:4;11:23;弗3:7;西1:23;提前4:6)。”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圣经注释卷七300面。在这些情形下,英文圣经译本未译为 deacon(执事),而译为 minister(中文在一些地方仍译为执事,但取其广义──仆人,一些地方则译为仆人,或佣人)。


□ 本书版权所有---安息日全球总会

中国安息日会网心雨文字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