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封 面】【目 录】【下一页】 中国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第四章 直线思维的错误和一个最著名的预言(注1)

第四章 中心思想

〈启示录〉呼吁已经或即将被阉割的复临信徒,要在为时太晚之前醒来,要传扬那使复临运动成为普世运动的信息, 我们与羔羊般的狮子联合起来。耶稣基督希望跨上白马,结束世界混乱的历史。同时,〈启示录〉个别地呼吁你和我,要传扬一个有关于末后的新信息。这个信息虽然运用十九世纪的亮光,但适用于二十一世纪。

 

一些人可能要说,《圣经》关于善恶大斗争的教训是非常明确的;这个特别的启示显然不像许多人所认为的,是源于怀爱伦。但是我们生活在一个文明的时代,很少有人对「星期日为圣」的话题有兴趣,更不用说星期日律法和发生在十九世纪的事了。我们只要继续传福音,做一些真正重要的事情,例如喂饱饥饿的人。

对此我也有同感,但是当我详细考察了《圣经》预言的发展,以及末世政治、科技和人口变化的历史进程后,我的想法就不同了。

 

直线思维的不可靠

我们大多数人都习惯于直线思维。我们当中有许多人在年轻的时候,常引用〈彼得后书〉33节来应付非复临信徒:「……要知道,在末世必有好讥诮的人……说:『他要来临的应许在哪里呢?因为从列祖长眠以来,万物与起初创造的时候仍是一样啊!』」

但是现在愈来愈多讥诮的人来自复临教会。我们等候耶稣的「快来」,似乎等累了。关于我们的时代,我建议大家注意〈启示录〉18章的重要经文,其中论到巴比伦的倾覆和世界的文明:

1,「……一时之间,你的审判要来到了。」(10节)

2,「一时之间,这么多的财富就归于无有了。……」(17节)

3,「……她在一时之间就成为荒芜。……巴比伦大城……绝对见不到了。」(1921节)

《圣经》所展示的画面,不是缓慢地演进到将来,而是在短短的时间内,迅速进入最后的危机。我们可以从不久前所发生的事件中看到例证。

一个例子是「九一一」危机。几乎每一个人都从这件事上看到末日的征兆。各地信奉宗教的人多了起来。如果「九一一」只是一个开始,那会是怎样呢?如果「九一二」是莫斯科,……,「九一四」是伦敦,「九一五」是圣保罗,……那将会如何呢?我们有可能在三十天之内,地球历史的「一时之间」,采取行动建立一个国际性的警察国家来「保护人民」。

地球处处面临着末世的危险。发达国家加快抢夺和消耗地球的资源。发展中国家也决定步其后尘。特别是中国和印度经济的飞速发展,加上她们二十几亿的消费者。我们已经开始感受到地球资源所面临的压力。戴蒙德在《崩溃:社会如何选择失败或成功》一书中指出:「许多乐观主义者认为地球能够维持两倍于目前的人口。他们只考虑人口的增加,而没有考虑人均资源消耗的增加。可是我还没有遇到任何人,愿意相信地球能够承受超过目前人均消耗量十二倍的压力,虽然达到这种地步,还需要所有第三世界的居民都提升到了第一世界的生活标准。」(注2

如果世界上五、六个主要的粮食出口国出现连续两年的干旱,或者是北美的五大湖、从得克萨斯州到加拿大的大规模产粮区出现干旱,那将会怎样呢?在粮食短缺的时候,谁先得粮食呢?

人们从1970年代开始,设法用救生艇理论来解答这个问题。支持这种社会观点的基本理念是:「每一个富裕的国家都是一艘救生艇。它只有不把有限的资源浪费在周围水域里漂浮的饥饿大众身上,才能生存下来。如果我们今天大家都吃,那么明天我们大家都得挨饿。」(注3

人们往往以合作和危机为名讨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有人主张在重大危机的时刻,只能让那些与强势者「打球」的人吃。不必考虑个人的权利,而要考虑社会的整体利益。那些不配合的人就得牺牲。「让太多的人进入救生艇,它就会沉掉。我们这艘叫作地球的宇宙飞船也是如此。」(注4

一个被称为罗马俱乐部的国际智囊团,精彩地归纳了末世生态和人口的潜在危机。它报告说:「议事会希望纠正有关人权的三个错误观念。一是人权只涉及个人的自由,不适用于团体。这个观念的根源是十九世纪的自由主义,并经由强调 『个人得救』 的教会所倡导。事实上在社会的各个群组中都有践踏人权的现象,应该予以消除。第二个错误观念认为人权是非政治问题。议事会认为人权属政治问题。……第三个需要纠正的观念,就是人权的标准只适用于『别人』,而我们的情况则不同。所以需要进行国际合作来确保人权的标准真正得到普遍的应用。 」(注5

简而言之,世俗团体和社会科学家早已制订了应变措施,来对付会影响世界正常向前发展的重大危机。我们的世界正从各方面变得愈来愈相互依存,而一旦有重大危机来到,就会进入一种在危险中求生存的模式了。

这会是一个甚么样的危机呢?到了千禧年时再回来问我,我对这个问题可能说得更加明确一点。可是我知道,当我们大多数复临信徒蹲在地堡里不多谈论这个话题时,《新闻周刊》之类的媒体却不断吹奏出愈来愈与启示相吻合的号声,以下是最近的几个话题:

◎「否认的真理」强调了全球变暖的问题,暗示全球的温度可能上升若干度。这听起来似乎不多,但我们要知道,上一个冰河时期的温度只比现在低摄氏5度。

◎「新式战争」问这样的问题,「如何阻止价值仅一个薄饼的杀人装置。问题也许是:你能够制止他们吗?」

◎「焦虑的状态」讲到世界的核国家之一巴基斯坦解体所可能有的后果。有了核武器,拉登(Bin Laden)的活动将更加猖獗。

历史频道「两小时电视事件」节目的广告,标题就是「人类以后的生命」,和「欢迎到零人口的地球来」。

我不是先知,对将来知之不多。但我有足够的智慧认识到眼下的大量事实足能震撼地球,使之脱离常规,造成世界性的社会和政治危机。

有趣的是,最好的末世论著作,却不是出自基督教出版社。厄立克(Paul Erlich)的《人口爆炸》 "Population Bomb"  曾在1960年为我开拓了新的思路。戴蒙德2005年的畅销书《崩溃:社会如何选择失败或成功》成为给当前形势把脉的必读之作。戴蒙德当然希望我们都能放下私心,在为时太晚之前团结起来。对于这个不太现实的愿望,我在那本书的空白处写道:「试看我们因自私而犯下的罪恶,以及这些罪恶在不同时代造成的世界各地文明的败落。」

对于那些想要看看非本会之基督徒观点的人,请阅读斯温森《冲向灭亡:合乎逻辑的末日理由》。该书涉及「进展的不可逆转性」,暗示万物的加速老化,「世界体系的败落」,以及在这种局面下我们普遍的「麻痹状态」(注6)。

对于那些希望了解本会特殊观点的人,穆尔的《真的会发生吗?》—按历史和时事解读启示录第13章提供了大量有趣的数据。(注7

当然,我知道阅读这一类书籍在年深日久的复临信徒中,似乎已属不合时宜。但是尝试去阅读,你就会明白自己为甚么是复临信徒。直线思维可能会使我们感到很舒服,可以不用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但它不仅会为《圣经》所否定,在这个科技迅速发展的世代中,它也会被受日益增加的大灾难威胁所否定。

戴蒙德的《崩溃》一书探讨了古今已经崩溃和正在崩溃的社会,发现了一个奇怪的事实,就是社会往往在最顺利,最繁荣昌盛的时候自我毁灭。他的结论与〈启示录〉一再出现的「一时之间」(启18101719)异曲同工。

我不是先知,不知道将来会如何,但我知道耶稣已经预言到直线思维的结束。祂在〈路加福音〉2126节中指出:「人想到那要临到世界的事,就都吓得魂不附体,......」。

我也知道纽约大学社会学家巴肯(Michael Barkun)的发现:「灾难造成了特别适合于信仰体系迅速转变的条件。」(注8 换一句话说,只要出现了足够严重的危机,人们就会作出无法预料的举动来。

一个恰当的事例,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久,与我一同上学的日本美国混血儿。他们早年是在一个美国的「安置中心」度过的,实际上就是民主美国的集中营的美称而已。珍珠港事件发生后,有「超过十一万人,他们大部分是生在美国,却从未经过犯罪的指控或法庭审讯」,就被关押在从加利福尼亚州的荒漠到阿肯色州的沼泽地里的战时集中营内(注9)。若干年前,我有幸参观了在加利福尼亚州曼萨拿(Manzanar)的集中营和位于德国达豪(Dachau)的纳粹集中营。引人注意的是,它们的楼层布局是一样的。但这不是唯一的共同点。在两处集中营里,大部分人遭到关押只是因为他们「与众不同」。

美国联邦政府的三大部门都支持关押日本人。最高法院不止一次发布关押令。最高法院的法官布莱克(Hugo Black)在一次为法院辩解的时候承认,在非战争时期,这种剥夺某一民族群体公民权利的做法是违宪的。但是他说,战争有其难处。让日裔美国人来承受苦难是出于国家安全的需要(注10)。这种逻辑,实际上就出现在美国宪法的前言中,暗示只要发生了威胁国家「整体利益」的事情,政府就可以出面干预。这就是「自由之邦」中所谓的自由。只要发生重大的危机,「一日之内」一切都会改观。

日本人的遭遇使宪法历史学家凯利和哈比森得出结论说:「在未来的战争中,任何属于种族、宗教、文化或政治少数派的人都有可能在公众偏见和固执的影像下,以军事需要之名被镇压,失去作为自由社会一员的基本公民权利。」(注11

只要有重大危机和随之而来的恐惧,直线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就会结束。顺着这条思路,我们务要记住,那个名叫阿道夫.希特勒的奥地利下士,并不是通过革命或政变来夺取世界上最文明国度领导权利的。相反,是那些饥饿和需要汽车的民众选举他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德国,就是二十一世纪「一日之内」可能发生之事的历史预表。在重大的危机中,会有奇异的事情发生。

根据《圣经》,历史和当前的形势,请不要对我说在美国或世界其他地方会发生或不会发生甚么事情。直线思维只是美丽的理想而已,它绝非这个脆弱世界的现实。

现在的复临信仰,使我想起了我们的好友福尔摩斯和他的伙伴华生的一次野营旅行。(注12)半夜福尔摩斯摇醒华生,问他:「你看见了甚么?」华生滔滔不绝地说起了美丽的星空,北斗七星的形状和银河的壮观。福尔摩斯打断他说:「傻瓜,有人偷了我们的帐篷!」

这个故事让我们想到二十一世纪的复临教会。我们已经丧失了一些重要的东西,可是我们还在坐观星空。殊不知我们所失去的东西,就使我们的信息被阉割了。

 

怀爱伦最著名的异象

这使我想起了怀爱伦最著名的预言。她在长期服务之中很少对将来发出具体的预言。可是我们在她184412月的第一个异象中却发现了这样的预言。她回忆说「我参加一个家庭礼拜,正在祈祷的时候,圣灵降在我的身上。……我举目向上观看,见有一条笔直的窄路,远远高过这个世界。那些复临信徒正在这路上往圣城走去。圣城是在这路的尽头。在他们的后面,就是这路的起点处,有一道明光;有一位天使告诉我说,这光就是那『夜半的呼声』(184410月预言应验的预言知识)。这光照耀着全部路程,使他们可以看清楚自己的脚步,不致跌倒。他们若定睛仰望行在他们前面领他们走向那城的耶稣,就得安全。但不久就有人感到疲倦,并说那城离他们太远。……其他的人则轻率地否认那在他们后面的光,说那领他们奔走这遥远路程的不是上帝。于是他们后面的光就熄灭了,他们的脚步也就陷于全然黑暗之中;他们既看不见耶稣和前面的目标,便从那路上跌到下面黑暗罪恶的世界中去了。」(注13

请回顾一下184412月的状况。那些后来成为美国福音复临会和复临基督徒会的复临信徒,到1845年夏天至少有五万之众。灵意派的复临教会在1845年初也拥有大批信徒。但这两个团体均放弃了他们的预言传统,在以后的一百六十年时间里都消失了。(注14

相比之下,倡导守安息日的复临教会在1845年人数寥寥无几,直到18471848年才逐渐多起来。但守安息日的复临信徒坚持预言的传统,在〈启示录〉1011节和146节并启示异象的推动下,发展到天涯海角。到2008年,教友人数达到一千七百万。

目前,两个复临运动后产生的教派已经消失,有三个在勉强维持,各自都只有几千人。而那个坚持启示传统的宗派则发展壮大了。

但这个教会不一定会继续发展。我希望自己在撰写本会历史的时候,不会像上帝第七日会和复临基督徒会那样,最后一篇的题目是,「一个将亡的教会」,而文章最后引用基督给撒狄教会的信息:「按名你是活的,其实是死的。」(注15

同样,休伊特三大卷的《复临基督徒会历史》中,最后部分的的标题是「一个宗派是否应该知道,她自己已经不行了?」这本书的结束语是:「我真诚地希望有人会听。阿们」(注16)!

本会信徒也很有必要倾听。「凡有耳朵的都应当听圣灵向众教会所说的话。」(启322)根据其他复临运动后产生的宗派发展趋势,我们也许需要认真思考怀爱伦有关记住教会过去历史的教诲:「回顾我们过去的历史,我们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境地。我要说:赞美上帝!当我看到主所施行的工作时,我就充满了惊讶,坚信基督为我们的领导。我们毋须恐惧将来,除非我们忘记主带领我们走过的道路,以及祂过去的教诲」(注17)。

◎〈启示录〉呼吁已经或即将被阉割的复临信徒,要在为时太晚之前醒来。

◎〈启示录〉呼吁我们要传扬那使复临运动成为普世运动的信息。

◎〈启示录〉呼吁我们与羔羊般的狮子联合起来。祂希望跨上白马,结束世界混乱的历史。

◎〈启示录〉个别地呼吁你和我,要传扬一个有关于末后的新信息。这个信息虽然运用十九世纪的亮光,但适用于二十一世纪。

◎〈启示录〉是耶稣呼吁,凡有耳的都要倾听圣灵对教会所说的话。

愿上帝帮助祂的教会及其传道工作。阿们!

 

译校按:

1 直线思维,原文straight line thinking,意指把复杂事情简单化。

2 Jared Diamond, "Collapse: How Societies Choose to Fail or Succeed" (New York: Viking, 2005), p. 495.

3 Ronald J. Sider, "Rich Christians in an Age of Hunger" 《饥饿时代的富裕基督徒》, 4th ed. (Dallas: Word, 1997), p. 33.

4 Penelope ReVelle and Charles ReVelle ,"The Environment: Issuesand Choices for Society" 《环境:社会的论题和选择》(Boston:Willard Grant Press, 1984), p. 146-147

5 Ervin Laszlo et al,  "Goals for Mankind: A Report to the Club of Rome on the New Horizons of Global Community" 《罗马俱乐部关于人类社会新视野的报告》(New York: E. P. Dutton, 1977, p. 244.

6 Richard A. Swenson,  "Hurtling Toward Oblivion: A Logical Argument for the End of the Age"  (Colorado Springs, Co.: Navpress, 1999).

7 Marvin Moore,  "Could It Really Happen? Revelation 13 in the Light of History and Current Events"  (Boise, Idaho: Pacific Press, 2007).

8 Michael Barkun,  "Disasters and the Millennium" 《灾难与千禧年〉(New Haven, Con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74), p. 113, 引自穆尔的《真的会发生吗?》,239页。

9 Peter Irons,  "A Peoples History of the Supreme Court" 《最高法院人民史》(New York: Viking, 1999), p. 349Roger Daniels, "Prisoners Without Trial: Japanese Americans in World War II" 《未经审判的囚犯:二战期间的日裔美国人》(New York: Hill and Wang, 1993)

10 Kermit L. Hall, ed.,  "The Oxford Companion to the Supreme Court of the United States" 《美国最高法院指南》(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p. 944-945.

11 Alfred H Kelly and Winfred AHarbison,  "The American Constitution: Its Origins and Development" 《美国宪法的起源和发展》(New York: W. W. Norton, 1948), vol. 2, p. 822; 参丹尼尔斯《未经审判的囚犯》,107114 页。

12十九世纪末英国侦探小说人物。

13怀爱伦《早期著作》原文1415页。

14关于复临教派衰落的过程,见赖特《千禧年之热》原文327339页。

15 Richard C. Nickels,  "A History of the Seventh Day Church of God" 《上帝第七日会历史》(n.p., 1973).

16 Clyde E. Hewitt,  "Devotion and Development" 《献身与发展》(Charlotte, N.C.: Venture Books, 1990, p. 367-368.

17 Ellen G. White, Life  "Sketches of Ellen G. White"  (Mountain View,Calif.: Pacific Press, 1915), p. 196.


□ 本书版权所有---乔治 奈特 吴涤申 译

安息日会心雨文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