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会注释】
2 基督与法利赛人辩论关于离婚的问题:13 祝福被带到他身边的儿童:17 判定一个富有的人怎样才可以承受永生:23
告诉门徒们财富的危险:28 应许奖赏那些为福音放弃一切的人:32 预言他的死和复活:35 吩咐那两个野心勃勃的请求者更应该考虑与他一同受苦:46
恢复巴底买的视力。
耶稣关于离婚的教导
可10:1
耶稣从那里起身,来到犹太的境界并约但河外。众人又聚集到他那里,他又照常教训他们。
【本会注释】
耶稣从那里起身。[撒玛利亚-比哩亚传道时期的开始,可10:1=太19:1,2=路9:51-56。主要的注释在: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
即,从迦百农起身(见可9:33)。
约旦河外。即,比哩亚(见太19:1注释)。
他又照常。即,像他素常在加利利传道期间所做的一样。
可10:2
有法利赛人来问他说:“人休妻可以不可以?”意思要试探他。
【本会注释】
有法利赛人来。[结婚与离婚,可10:2-12=太19:3-12。主要的注释在:马太福音。]
可10:3 耶稣回答说:“摩西吩咐你们的是什么?”
可10:4 他们说:“摩西许人写了休书便可以休妻。”
可10:5
耶稣说:“摩西因为你们的心硬,所以写这条例给你们;
可10:6 但从起初创造的时候,上帝造人是造男造女。
可10:7
因此,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
可10:8 既然如此,夫妻不再是两个人,乃是一体的了。
可10:9
所以上帝配合的,人不可分开。”
可10:10 到了屋里,门徒就问他这事。
可10:11 耶稣对他们说:“凡休妻另娶的,就是犯奸淫,辜负他的妻子;
可10:12
妻子若离弃丈夫另嫁,也是犯奸淫了。”
【本会注释】
妻子若。摩西律法没有关于妻子离弃丈夫的规定。然而,古犹太文献说明确实有些犹太女子这样做过。在罗马社会,女人们这样做就很常见了。
耶稣为小孩祝福
可10:13
有人带着小孩子来见耶稣,要耶稣摸他们,门徒便责备那些人。
【本会注释】
带着小孩子。[为小孩祝福,可10:13-16=太19:13-15=路18:15-17。主要的注释在:马太福音。]
可10:14
耶稣看见就恼怒,对门徒说:“让小孩子到我这里来,不要禁止他们;因为在上帝国的,正是这样的人。
【本会注释】
恼怒。希腊文是aganakteō,“非常愤慨”。
可10:15
我实在告诉你们,凡要承受上帝国的,若不象小孩子,断不能进去。”
【本会注释】
实在。见太5:18注释。
承受上帝的国。见太18:3注释。耶稣此时把一个小孩子带到众人面前作为成人应该效法的榜样。小孩子的单纯信靠与爱的顺从代表了天国所高度珍重的品格特性。请注意耶稣说到“小”孩子,指那些还没有从成人的卑劣榜样学到怀疑与悖逆之罪的人。
可10:16
于是抱着小孩子,给他们按手,为他们祝福。
【本会注释】
抱着。他使这些小孩子与自己有最亲密的关系,乃是对门徒们企图使他们与他分离的一种无言的斥责。无论什么也比不了这种亲爱的姿势更好地证明了耶稣个人对他们所怀有的温暖关怀(见太18:2;路9:47)。
青年财主
可10:17
耶稣出来行路的时候,有一个人跑来,跪在他面前,问他说:“良善的夫子,我当做什么事才可以承受永生?”
【本会注释】
有一个人跑来。[富足的少年官,可10:17-31=太19:16-30=路18:18-30。主要的注释在:马太福音。]
可10:18 耶稣对他说:“你为什么称我是良善的?除了上帝一位之外,再没有良善的。
可10:19
诫命你是晓得的: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见证;不可亏负人;当孝敬父母。”
【本会注释】
不可亏负人。只有马可提到了这个。
可10:20 他对耶稣说:“夫子,这一切我从小都遵守了。”
可10:21
耶稣看着他,就爱他,对他说:“你还缺少一件:去变卖你所有的,分给穷人,就必有财宝在天上;你还要来跟从我。”
【本会注释】
背起十字架。原文证据支持(参本卷注释第146页)省略这个子句。
可10:22 他听见这话,脸上就变了色,忧忧愁愁的走了,因为他的产业很多。
可10:23
耶稣周围一看,对门徒说:“有钱财的人进上帝的国是何等的难哪!”
【本会注释】
周围一看。马可所描绘的一个生动的画面。似乎可以看到耶稣一个一个地观看门徒,要观察他们对这个青年官的决定作何反应。
可10:24 门徒希奇他的话。耶稣又对他们说:“小子,倚靠钱财的人进上帝的国是何等的难哪!
可10:25
骆驼穿过针的眼,比财主进上帝的国还容易呢。”
可10:26
门徒就分外希奇,对他说:“这样谁能得救呢?”
【本会注释】
对他说。原文证据在(参本卷注释第146页)读作“彼此说”和“对他说”之间有分歧。
可10:27 耶稣看着他们,说:“在人是不能,在上帝却不然,因为上帝凡事都能。”
可10:28
彼得就对他说:“看哪,我们已经撇下所有的跟从你了。”
可10:29 耶稣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人为我和福音撇下房屋,或是弟兄、姐妹、父母、儿女、田地,
可10:30 没有不在今世得百倍的,就是房屋、弟兄、姐妹、母亲、儿女、田地,并且要受逼迫,在来世必得永生。
可10:31
然而,有许多在前的,将要在后,在后的,将要在前。”
耶稣第三次预言受难和复活
可10:32
他们行路上耶路撒冷去。耶稣在前头走,门徒就希奇,跟从的人也害怕。耶稣又叫过十二个门徒来,把自己将要遭遇的事告诉他们说:
【本会注释】
行路上耶路撒冷去。[耶稣预言他的死,可10:32-34=太20:17-19=路18:31-34。主要的注释在:马太福音。]
在前头走。耶稣的行为反映出最后这次走近耶路撒冷的严肃性。他显然故意地走在他们前面,与他素常所行的相反,显然是想要独自一人。
门徒就希奇。耶稣空前的行为使门徒们惊讶,他们的心中充满了忧虑(参《历》第六十章)。
又叫过十二个门徒来。这十二个门徒十分清楚正在进行中的要取他们夫子性命的阴谋(见路13:31注释;参约11:7,8),但是他们没能认识到:最后,那些人的阴谋会成功(见路18:34)。马太和马可很少说到这个事实:十二个门徒没能领会耶稣所作说明的重要性,而只是记录了一个事件,表明他们对这问题明白的多么少(太20:20-28;可10:35-45)。
可10:33 “看哪,我们上耶路撒冷去,人子将要被交给祭司长和文士,他们要定他死罪,交给外邦人。
可10:34
他们要戏弄他,吐唾沫在他脸上,鞭打他,杀害他。过了三天,他要复活。”
【本会注释】
过了三天。见本卷注释第248-250页。
为首与为仆
可10:35
西庇太的儿子雅各、约翰进前来,对耶稣说:“夫子,我们无论求你什么,愿你给我们做。”
【本会注释】
雅各和约翰。[雅各和约翰的野心,可10:35-45=太20:20-28。主要的注释在:马太福音。]
可10:36 耶稣说:“要我给你们做什么?”
可10:37 他们说:“赐我们在你的荣耀里,一个坐在你右边,一个坐在你左边。”
可10:38 耶稣说:“你们不知道所求的是什么,我所喝的杯,你们能喝吗?我所受的洗,你们能受吗?”
可10:39
他们说:“我们能。”耶稣说:“我所喝的杯,你们也要喝;我所受的洗,你们也要受;
可10:40
只是坐在我的左右,不是我可以赐的,乃是为谁预备的,就赐给谁。”
可10:41 那十个门徒听见,就恼怒雅各、约翰。
可10:42
耶稣叫他们来,对他们说:“你们知道,外邦人有尊为君王的,治理他们,有大臣操权管束他们。
可10:43
只是在你们中间,不是这样。你们中间,谁愿为大,就必作你们的用人;
【本会注释】
用人。希腊文是diakonos(见可9:35注释)。
可10:44 在你们中间,谁愿为首,就必做众人的仆人。
【本会注释】
仆人。希腊文是doulos(见可9:35注释)。
可10:45 因为人子来,并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并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
治好盲人巴底买
可10:46
到了耶利哥;耶稣同门徒并许多人出耶利哥的时候,有一个讨饭的瞎子,是底买的儿子巴底买,坐在路旁。
【本会注释】
他们到了耶利哥。[瞎子巴底买,可10:46-52=太20:29-34=路18:35-43。主要的注释在:马可福音。见“比哩亚末期的传道”;“主耶稣的传道生涯”;关于神迹见本卷注释第208-213页。]
即,他们已经到了耶利哥,从比哩亚到耶路撒冷去参加逾越节途中最大的一个停靠地点(见太20:17;21:1注释)。关于紧接在到达耶利哥前沿路发生的事,见太20:17-28注释。
穿越约旦河的一个重要浅滩在耶利哥东边5.5英里(9公里)处。耶利哥城位于约旦河流域的西部边缘地区,靠近向西升山脉的丘陵地带(见路10:30注释)。新约时代的耶利哥在旧约时代的耶利哥遗迹南边超过1英里(约2公里)。大希律曾美化了这座城,并且在那里保持了一座冬宫。耶利哥以其附近的温泉闻名,大希律在患致命的疾病期间曾到那里去,盼望得医治。虽然这是唯一一次耶稣访问耶利哥的记录,但是满可以料想耶稣在早先到耶路撒冷去参加节期的旅行中曾访问过耶利哥,并且当他从比哩亚启程去复活拉撒路时,很可能也曾途经耶利哥。
出耶利哥。马太(太20:29)和马可一致提到这事发生在耶稣和十二使徒离开这城的时候,而路加却说他们将近耶利哥的时候(见路18:35)。已经有各种意见被提出来,尽力要协调这个表面上的矛盾之处。
有些人的意见是虽然被译为“将近”(路18:35)那个希腊词通常的意思是“接近”或“走近”,但也可能路加的意思只是在这事发生时,耶稣在耶利哥附近。有些人的意见是耶稣可能是在新耶利哥和旧耶利哥之间的路上遇到这两个讨饭的瞎子的,旧耶利哥在北边约1英里,在他去耶路撒冷的途中。然而,对于这种解释,至少有两个主要难点。首先,当时旧耶利哥已经是废墟了,很难想像路加会不顾距离那么近的新耶利哥城的存在,而称呼一堆古老的废墟为“耶利哥”。其次,从新约时代的耶利哥到耶路撒冷的公路并不通向旧约的耶利哥,而是通向西部的丘陵地带,它在那里沿着Wadi
Qelt进了山(见路10:30注释)。
可能下述内容是更为可能的解释。路加在记录了医治巴底买的事之后,马上记述了撒该的事(见路18:35至19:10)。撒该和巴底买显然都住在耶利哥,耶稣在遇见他们中一个不久之后又遇见了另一个。根据路加福音中叙述的顺序,耶稣在医治了两个瞎子之后才在税吏长撒该家里座席。很可能是因为撒该无力在耶利哥城的街上看见耶稣,所以就使他有必要跑到人群前面找到一颗合适爬上去的树,大概就在该城的市郊(见路19:4注释),他在那里等候耶稣到来。依照路19:1,耶稣在遇见撒该之前,曾“经过”耶利哥。在遇见撒该的时候,耶稣就与他一同返回了耶利哥,在他家里过了那天余下的光阴,有充分的理由可以认为那两个瞎子是在耶稣回到该城的路上成功地获得了他的注意。在这种情况下,路加说耶稣正在进入该城才是正确的,而马太和马可说他正在离开该城也是正确的。
许多人。在逾越节前几日,会有大批群众在通向耶路撒冷的旅途中。
巴底买。这个名字来自亚兰文Bar-Tim'ai,是马可为其读者们翻译的。马太说到两个瞎子(见太20:30)。马可只提到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关于吸引马可的这个人的有些事对马可福音的读者具有特殊的重要性(见可5:2注释)。可能巴底买后来成了耶稣更为众所周知的跟随者之一。见马太福音第3章的附注,注2。
路。希腊文是hodos,“道路”,“小路”或“大道”(见可11:4注释)。这两个讨饭的很可能就坐在城门口的道边,在那里过路的人可以向他们施怜悯。
可10:47
他听见是拿撒勒的耶稣,就喊着说:“大卫的子孙耶稣啊!可怜我吧!”
【本会注释】
他听见。现在不断有人群走这条路前往耶路撒冷。这两个讨饭的人无疑无意中听到某些旁观者说耶稣也在这群特别人群之中。
大卫的子孙。使用这一严格用于弥赛亚的称号,暗示对耶稣作为所应许的那位的认识已经达到了相当的程度(见太1:1;9:27注释)。
可怜。请比较太9:27;15:22。
可10:48
有许多人责备他,不许他做声。他却越发大声喊着说:“大卫的子孙哪,可怜我吧!”
【本会注释】
责备他。或“谴责他”。很可能他们在努力防止公开的事件,以免犹太人或罗马当局抓住藉口逮捕他。见太19:1,3;20:18注释。
不许他作声。直译是:“默默无声”。
越发大声喊。巴底买认识到这可能是他在耶稣的手下得医治的唯一机会了。他的坚持证明了他真诚地相信耶稣的能力。
可10:49 耶稣就站住,说:“叫过他来。”他们就叫那瞎子,对他说:“放心,起来!他叫你啦。”
【本会注释】
放心。或:“真有勇气”。
可10:50
瞎子就丢下衣服,跳起来,走到耶稣那里。
【本会注释】
衣服。希腊文是himation,“斗篷”,即,外衣(见太5:40注释)。
起来。原文证据支持(参本卷注释第146页)读作“跳起来”。
可10:51
耶稣说:“要我为你做什么?”瞎子说:“拉波尼(就是夫子),我要能看见。”
【本会注释】
要我为你作什么。显然这个瞎子寻求的是恢复他的视力。然而,耶稣还是照常希望恳求的人作出明确的请求,作为对需要和承认和信心的证据。然而,耶稣不只对巴底买本人提出这个问题。他希望那些目睹这事的人都会更好的理解这个神迹的意义(见可5:32,34注释)。
我要能看见。直译是:“重新获得我的视力”。希腊原文说明巴底买不是生来就瞎眼的,而是在出生后变成瞎子的。
可10:52
耶稣说:“你去吧!你的信救了你了。”瞎子立刻看见了,就在路上跟随耶稣。
【本会注释】
你的信。见可5:34;路7:50注释。
跟随耶稣。那些已经得医治的人愿意留在耶稣身边是很自然的事。请比较格拉森被鬼附之人的请求(见可5:18-20注释)。不确定耶稣是在他去撒该家的路上(见可10:46注释),还是去耶路撒冷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