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封 面】【目 录】【下一页】 中国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网  
第十二章

 【本会注释】
1 在租给不感恩的园户的葡萄园的比喻中,基督预示了对犹太人的斥责,和对外邦人的呼召。13 他避开了法利赛人和希律一党的人关于纳税给该撒的网罗:18 使否认复活的撒都该人知错:28 解决那个询问诫命中的第一是什么的文士的问题:35 驳倒文士们对基督持有的观点:38 吩咐百姓防备文士们的野心和假冒为善:41 因穷寡妇的两个小钱称赞她在众人之上。

凶恶佃户的比喻
可12:1 耶稣就用比喻对他们说:“有人栽了一个葡萄园,周围圈上篱笆,挖了一个压酒池,盖了一座楼,租给园户,就往外国去了。
【本会注释】
  耶稣就用比喻对他们说。[凶恶的园户,可12:1-12=太21:33-46=路20:9-19。主要的注释在:马太福音。] 马可省略了两个儿子的比喻和那个没有穿婚宴礼服之人的比喻,而那两个比喻在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的上下文中都有。显然马可选择了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个比喻,作为基督寻求要在这些最后的比喻中阐明的真理的代表。
  压酒池。希腊文是hupolēnion,“酒池”,槽或容器,葡萄汁从酒榨直接流到它上面(见太21:33注释)。
可12:2 到了时候,打发一个仆人到园户那里,要从园户收葡萄园的果子。
【本会注释】
  收果子。直译是:“来自果子”,即,果子中的一些,意思是属于他的那部分(见太21:34注释)。
可12:3 园户拿住他,打了他,叫他空手回去。
【本会注释】
  园户拿住他。关于这个比喻在福音记录中的不同,涉及所打发的仆人和给与他们的待遇,见太21:35注释。
可12:4 再打发一个仆人到他们那里。他们打伤他的头,并且凌辱他。
【本会注释】
  他们向他扔石头。原文证据支持(参本卷注释第146页)省略这些话,也省略“驱逐了他。”
可12:5 又打发一个仆人去,他们就杀了他。后又打发好些仆人去,有被他们打的,有被他们杀的。
可12:6 园主还有一位是他的爱子,末后又打发他去,意思说:‘他们必尊敬我的儿子。’
【本会注释】
  他的爱子。可能耶稣想到的是他受洗时天父所说的话(见太3:17)。
可12:7 不料,那些园户彼此说:‘这是承受产业的。来吧,我们杀他,产业就归我们了!’
可12:8 于是拿住他,杀了他,把他丢在园外。
可12:9 这样,葡萄园的主人要怎样办呢?他要来除灭那些园户,将葡萄园转给别人。
可12:10 经上写着说:匠人所弃的石头,已作了房角的头块石头。
可12:11 这是主所做的,在我们眼中看为希奇。这经你们没有念过吗?”
可12:12 他们看出这比喻是指着他们说的,就想要捉拿他,只是惧怕百姓,于是离开他走了。
【本会注释】
  离开他走了。即,在他给他们讲了没有穿婚宴礼服之人的比喻之后(见太22:15)。

纳税给该撒的问题
可12:13 后来,他们打发几个法利赛人和几个希律党的人到耶稣那里,要就着他的话陷害他。
【本会注释】
  他们打发……到耶稣那里。[纳税给该撒,可12:13-17=太22:15-22=路20:20-26。主要的注释在:马太福音。]
  陷害。希腊文是agreuō,“捕获”,即,“猎获”,来自agra,“捕获物”,无论是野味还是鱼。
可12:14 他们来了,就对他说:“夫子,我们知道你是诚实的,什么人你都不徇情面;因为你不看人的外貌,乃是诚诚实实传上帝的道。纳税给该撒可以不可以?
可12:15 我们该纳不该纳?”耶稣知道他们的假意,就对他们说:“你们为什么试探我?拿一个银钱来给我看!”
可12:16 他们就拿了来。耶稣说:“这像和这号是谁的?”他们说:“是该撒的。”
可12:17 耶稣说:“该撒的物当归给该撒,上帝的物当归给上帝。”他们就很希奇他。

复活的问题
可12:18 撒都该人常说没有复活的事。他们来问耶稣说:
【本会注释】
  撒都该人。[婚姻与复活,可12:18-27=太22:23-33=路20:27-38。主要的注释在:马太福音。]
可12:19 “夫子,摩西为我们写着说:‘人若死了,撇下妻子,没有孩子,他兄弟当娶他的妻,为哥哥生子立后。’
可12:20 有弟兄七人,第一个娶了妻,死了,没有留下孩子。
可12:21 第二个娶了她,也死了,没有留下孩子。第三个也是这样。
可12:22 那七个人都没有留下孩子;末了,那妇人也死了。
可12:23 当复活的时候,她是哪一个的妻子呢?因为他们七个人都娶过她。”
【本会注释】
  当复活的时候。原文证据(参本卷注释第146页)在保留还是省略这些字之间有分歧。
可12:24 耶稣说:“你们所以错了,岂不是因为不明白圣经,不晓得上帝的大能吗?
【本会注释】
  岂不是。希腊文中这个问句的形式暗示耶稣期待一个肯定的回答。
可12:25 人从死里复活,也不娶也不嫁,乃象天上的使者一样。
可12:26 论到死人复活,你们没有念过摩西的书荆棘篇上所载的吗?上帝对摩西说:‘我是亚伯拉罕的上帝,以撒的上帝,雅各的上帝。’
【本会注释】
  论到死人复活。即,关于他们从死里复活。
  荆棘篇。见出3:2,6。
可12:27 上帝不是死人的上帝,乃是活人的上帝。你们是大错了。”
【本会注释】
  大错了。只在马可福音里有以这种强烈的形式出现的断然的声明。

最大的诫命
可12:28 有一个文士来,听见他们辩论,晓得耶稣回答的好,就问他说:“诫命中哪是第一要紧的呢?”
【本会注释】
  一个文士。[最大的诫命,可12:28-34=太22:34-40=路20:39,40。主要的注释在:马可福音。]
  晓得。决定执行法利赛人诱骗耶稣的这个最后的图谋的那文士(见太22:34,35的)显然是心地诚实的。他公平到足以看出耶稣“回答得好”。
可12:29 耶稣回答说:“第一要紧的就是说:‘以色列啊,你要听,主我们上帝是独一的主。
【本会注释】
  上帝是独一的主。见申6:4注释。这里引用的经文是以色列长久以来历代相传的神圣口号。反映了犹太人对一位真上帝的特色信仰,与列国的多神形成了对照。在殿中的早祷和晚祷以这些话开始,直到今日还是犹太会堂崇祀的一个常规部分。
可12:30 你要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主你的上帝。’
可12:31 其次就是说:‘要爱人如己。’再没有比这两条诫命更大的了。”
可12:32 那文士对耶稣说:“夫子说,上帝是一位,实在不错;除了他以外,再没有别的上帝;
【本会注释】
  不错,夫子。即,“您说的很好,老师”,或者“您说的对,老师”(修正标准本)。
  实在。这文士承认耶稣对前述问题的回答是正确且适宜的(见28节注释),于是就诚实地称赞他关于这个问题的回答。
可12:33 并且尽心、尽智、尽力爱他,又爱人如己,就比一切燔祭和各样祭祀好的多。”
【本会注释】
  燔祭。请比较撒上15:22。这文士主动的坦白说明他洞察了圣殿礼仪的相对重要性和意义。
可12:34 耶稣见他回答的有智慧,就对他说:“你离上帝的国不远了。”从此以后,没有人敢再问他什么。
【本会注释】
  有智慧。希腊文是nounechōs,“有悟性”,即,“聪明地”。
  离上帝的国。这文士认识了真理(见33节),并且诚实地承认它是真理(见32节)。他正在天国门口了。请比较耶稣对那个富有的青年官的反应(见可10:20,21;见太19:20,21注释)。

基督与大卫的关系
可12:35 耶稣在殿里教训人,就问他们说:“文士怎么说基督是大卫的子孙呢?
【本会注释】
  耶稣在殿里教训人。[耶稣使他的批评者沉默,可12:35-37=太22:41-46=路20:41-44。主要的注释在:马太福音。] 只有马可提到耶稣还在圣殿里施教。
  文士怎么说。另一个只有马可记载了的细节。耶稣注意到文士们称赞弥赛亚是上帝的儿子,预备再次唤起人注意他就是真弥赛亚。
可12:36 大卫被圣灵感动,说:主对我主说,你坐在我的右边,等我使你仇敌作你的脚凳。
可12:37 大卫既自己称他为主,他怎么又是大卫的子孙呢?”众人都喜欢听他。
【本会注释】
  众人。即,大部分百姓,或群众全体。这是另一个只有马可提到了的细节。

谴责文士
可12:38 耶稣在教训之间,说:“你们要防备文士;他们好穿长衣游行,喜爱人在街市上问他们的安,
【本会注释】
  耶稣,说。[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可12:38-40=太23:1-39=路20:45-47。主要的注释在:马太福音。]
  在教训之间。直译是:“在他的教导中”(见太7:28注释)。
  防备文士。马可只简短摘录了关于文士和法利赛人的假冒为善的相当长的论述(见太23)。与山上宝训(见太5 至 7)和海边布道(见太13)一样,马太对耶稣的演讲比别的福音作者们记录的都多。
  长衣。这些长衣直垂到脚,是法学博士们常穿的服装,作为其职业的一种标记。
  喜爱……问安。见太23:7注释。
  街市上。见太11:16注释。
可12:39 又喜爱会堂里的高位,筵席上的首座。
【本会注释】
  高位。见太23:6注释。
可12:40 他们侵吞寡妇的家产,假意做很长的祷告。这些人要受更重的刑罚!”
【本会注释】
  侵吞寡妇的家产。见太23:14注释。

寡妇的奉献
可12:41 耶稣对银库坐着,看众人怎样投钱入库。有好些财主往里投了若干的钱。
【本会注释】
  耶稣……坐着。[寡妇的小钱,可12:41-44=路21:1-4。主要的注释:马可福音。] 这件事发生在当天的晚些时候,很可能在星期二(见太23:1,38,39;见“受难周”)。耶稣刚才曾现身于与国家的领袖们持久而痛苦的斗争,现在即将永远离开这殿的神圣区域了。
  对。即,“对面”,在那里他能观察敬拜者们作奉献。
  银库。马可在这里指的并不是储藏并保护圣殿财产的保险库,而是指在宽敞的女院里的奉献箱。
  投。也可译作:“正在投”。显然富人一个接一个地经过并放下他的礼物。
可12:42 有一个穷寡妇来,往里投了两个小钱,就是一个大钱。
【本会注释】
  穷。希腊文是ptōchos,“处于极其贫困之中的[一个人]”,或“什么都缺少”。路加用的是penichros,是penēs的晚期诗意形式,意思是过着无隔宿之粮的生活,必须每天都劳动才能得以糊口的人(见路21:2)。Penēs来自动词penomai,“作工以谋生”。可能耶稣意指这穷寡妇的精神与法利赛人对寡妇们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个寡妇的贫穷可能部分是因为某些在场的文士和法利赛人的贪婪造成的(见太23:14注释)。基督说:他们“侵吞寡妇的家产”(可12:40)。但是在这里却有一个寡妇,从内心涌流出了对上帝的爱,“把她一切养生的都投上了”(44节)。这是何等的对比啊!
  小钱。希腊文是lepton,一个价值相当于一美分的一小部分的硬币(见本卷注释第49页)。lepton是流通着的最小的犹太铜币。
  大钱。希腊文是kodrantēs,相当于2lepta,或“小钱”(见本卷注释第49页),就是1/64罗马便士,在基督时代一天的工钱(见太20:2注释)。人们经常再三地强调这寡妇奉献的数量确实微小。难道不该更多强调这奉献的相当广博性吗(见44节注释)?
可12:43 耶稣叫门徒来,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这穷寡妇投入库里的,比众人所投的更多。
【本会注释】
  门徒。见太24:1注释。
  实在。或:“真实地”(见太5:18;约1:51注释)。
  所投的比众人投的更多。即,比富人们奉献的总合还多。在上天看来,有价值的并不在于礼物的实际数量,而在于奉献礼物的动机。上天只感兴趣于礼物所代表的爱与献身,而不是其货币价值。这是上帝奖赏人的唯一根据,就像耶稣那么尖锐地用在葡萄园作工的比喻所阐明的一样(见太20:15注释)。耶稣对这个寡妇的称赞,乃是基于促使她奉献礼物的精神,而不是礼物的内在价值。
可12:44 因为,他们都是自己有余,拿出来投在里头;但这寡妇是自己不足,把她一切养生的都投上了。”
【本会注释】
  有余。希腊文是perisseuma,这个词的意思除了“充裕”之外,还有“有余”的意思,因此是“剩余”,或“多余”。富人有过余的钱;他们所拥有的多于他们所需要的。他们是从其多余的钱财中拿出来奉献的,他们的奉献不必付出什么代价。在爱与献身方面,他们的礼物价值很少或没有价值,因为他们的礼物并不代表舍己。
  不足。希腊文是hustere-sis,“缺乏”,“贫穷”,“穷困”。
  她一切。证明她对上帝最大可能的爱与献身。
  养生的。希腊文是bios,“谋生”,而不是zoē,“生活”本身。很可能这寡妇并不知道自己的下一餐从何而来。


□ 本书版权所有---SDA圣经注释

心雨文字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