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封 面】【目 录】【下一页】 中国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网  
第十四章

 【本会注释】
第十四章
1 共谋反对基督。3 一个女人将珍贵的香膏浇在他头上。10 犹大为钱卖了他的夫子。12 基督亲自预言他要怎样被自己的一个门徒出卖:22 在预备并吃了逾越节的筵席之后,设立了他的圣餐:26 预先宣布了他的门徒们都会逃跑,以及彼得会不认他。43 犹大用一个亲吻出卖了他。46 他在园中被捕,53 受到虚假的控告,并且被犹太公会不信地定罪了:65 被他们可耻的虐待:66 三次被彼得否认。

祭司长图谋杀害耶稣
可14:1 过两天是逾越节,又是除酵节,祭司长和文士想法子怎么用诡计捉拿耶稣,杀他。
【本会注释】
  过两天。[卖主的阴谋,可14:1,2,10,11=太26:1-5,14-16=路22:1-6=约12:10,11。主要的注释在:马太福音。]
可14:2 只是说:“当节的日子不可,恐怕百姓生乱。”

珍贵的香膏
可14:3 耶稣在伯大尼长大麻疯的西门家里坐席的时候,有一个女人拿着一玉瓶至贵的真哪哒香膏来,打破玉瓶,把膏浇在耶稣的头上。
【本会注释】
  在伯大尼。[西门的筵席,可14:3-9=太26:6-13=路7:36-50=约12:1-9。主要的注释在: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
可14:4 有几个人心中很不喜悦,说:“何用这样枉费香膏呢?
可14:5 这香膏可以卖三十多两银子周济穷人。”他们就向那女人生气。
可14:6 耶稣说:“由她吧!为什么难为她呢?她在我身上做的是一件美事。
可14:7 因为常有穷人和你们同在,要向他们行善随时都可以;只是你们不常有我。
可14:8 她所做的,是尽她所能的;她是为我安葬的事把香膏预先浇在我身上。
【本会注释】
  尽她所能做的。即,她充分利用了手边所能用的。那就是上帝期待每个人的,不多不少。
可14:9 我实在告诉你们,普天之下,无论在什么地方传这福音,也要述说这女人所做的,以为记念。”

犹大出卖耶稣
可14:10 十二门徒之中,有一个加略人犹大去见祭司长,要把耶稣交给他们。
可14:11 他们听见就欢喜,又应许给他银子;他就寻思如何得便把耶稣交给他们。
【本会注释】
  他们就欢喜。可能正当他们准备放弃立即实施他们的计划时,犹大就来提议了(见太26:15注释)。
  得便。见太26:5注释;参可14:2。

和门徒同度逾越节
可14:12 除酵节的第一天,就是宰逾越羊羔的那一天,门徒对耶稣说:“你吃逾越节的筵席要我们往哪里去预备呢?”
【本会注释】
  宰逾越节。[预备逾越节,可14:12-16=太26:17-19=路22:7-13。主要的注释在:马太福音。]
可14:13 耶稣就打发两个门徒,对他们说:“你们进城去,必有人拿着一瓶水迎面而来,你们就跟着他。
【本会注释】
  有人。显然是一个仆人,而不是这房子的主人(见14节)。男人携带“水罐”或盛水的瓦罐是不同寻常的;这通常是女性做的工作。男人一般用水袋运水。
可14:14 他进哪家去,你们就对那家的主人说:‘夫子说:客房在哪里?我与门徒好在那里吃逾越节的筵席。’
【本会注释】
  主人。希腊文是despotēs(见路2:29注释)。
  客房。希腊文是kataluma,在纸莎草文献中,这个词用来形容任何一个寄宿的处所(见路2:7注释)。
可14:15 他必指给你们摆设整齐的一间大楼,你们就在那里为我们预备。”
【本会注释】
  一间大楼。希腊文是anagaion,直译是:在地面上的所有房间,所以是,房屋上层的房间。请比较希腊文huperōon,它是严格意义上的“楼房”(徒1:13;等等)。关于这个房间的鉴定意见,见太26:18注释。
  摆设整齐。直译是“展开”。在这里,大概指的是房间里睡椅或卧榻的布置(见可2:15注释)。
  预备。大概是预先为逾越节预备。
可14:16 门徒出去,进了城,所遇见的正如耶稣所说的。他们就预备了逾越节的筵席。
可14:17 到了晚上,耶稣和十二个门徒都来了。
【本会注释】
  晚上。[进逾越节,可14:17,18a=太26:20=路22:14-16。主要的注释在:路加福音。] 即,“除酵节的前一天”的晚上(12节)。关于最后的晚餐的时间顺序的论述,见太26的附注,注2。
可14:18 他们坐席正吃的时候,耶稣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中间有一个与我同吃的人要卖我了。”
【本会注释】
  他们坐席的时候。[揭露出卖者,可14:18b-21=太26:21-25=路22:21-23=约13:21-30。主要的注释在:马太福音和约翰福音。] 也可译作“他们斜倚着的时候”(见可2:15注释)。
可14:19 他们就忧愁起来,一个一个的问他说:“是我吗?”
可14:20 耶稣对他们说:“是十二个门徒中同我蘸手在盘子里的那个人。
可14:21 人子必要去世,正如经上指着他所写的;但卖人子的人有祸了!那人不生在世上倒好。”

设立圣餐
可14:22 他们吃的时候,耶稣拿起饼来,祝了福,就擘开,递给他们,说:“你们拿着吃,这是我的身体”;
【本会注释】
  他们吃的时候。[主的晚餐,可14:22-25=太26:26-29=路22:17-20。主要的注释在:马太福音。]
可14:23 又拿起杯来,祝谢了,递给他们;他们都喝了。
可14:24 耶稣说:“这是我立约的血,为多人流出来的。
可14:25 我实在告诉你们,我不再喝这葡萄汁,直到我在上帝的国里喝新的那日子。”
可14:26 他们唱了诗,就出来,往橄榄山去。
【本会注释】
  唱了诗。[退到客西马尼园,可14:26=太26:30=路22:39。主要的注释在:马太福音。]

预言彼得不认主
可14:27 耶稣对他们说:“你们都要跌倒了,因为经上记着说:我要击打牧人,羊就分散了。
【本会注释】
  你们都要跌倒了。[对彼得和十个门徒的警告,可14:27-31=太26:31-35=路22:31-38。主要的注释在:马太福音。]
  今晚为我的缘故。原文证据支持省略(参本卷注释第146页)此处的这句话,但在太26:31中证明有这句话。
可14:28 但我复活以后,要在你们以先往加利利去。”
可14:29 彼得说:“众人虽然跌倒,我总不能。”
可14:30 耶稣对他说:“我实在告诉你,就在今天夜里,鸡叫两遍以先,你要三次不认我。”
【本会注释】
  今天。依照犹太人的计算方法,这周的第六日在日落时已经开始了,耶稣受审与被钉将发生在次日日落前。
  两遍。只有马可提到了这个细节。
可14:31 彼得却极力的说:“我就是必须和你同死,也总不能不认你。”众门徒都是这样说。

在客西马尼祷告
可14:32 他们来到一个地方,名叫客西马尼。耶稣对门徒说:“你们坐在这里,等我祷告。”
【本会注释】
  他们来到。[客西马尼,可14:32-52=太26:36-56=路22:40-53=约18:1-12。主要的注释在:马太福音。]
可14:33 于是带着彼得、雅各、约翰同去,就惊恐起来,极其难过,
可14:34 对他们说:“我心里甚是忧伤,几乎要死;你们在这里等候,警醒。”
可14:35 他就稍往前走,俯伏在地,祷告说:“倘若可行,便叫那时候过去。”
【本会注释】
  那时候。即,那时候的事件。
可14:36 他说:“阿爸!父啊!在你凡事都能;求你将这杯撤去。然而,不要从我的意思,只要从你的意思。”
可14:37 耶稣回来,见他们睡着了,就对彼得说:“西门,你睡觉吗?不能警醒片时吗?
可14:38 总要警醒祷告,免得入了迷惑。你们心灵固然愿意,肉体却软弱了。”
可14:39 耶稣又去祷告,说的话还是与先前一样,
可14:40 又来见他们睡着了,因为他们的眼睛甚是困倦;他们也不知道怎么回答。
【本会注释】
  他们也不知道。一个只有马可提到了的细节。关于门徒在其中也不知道说什么好的类似情形,见可9:6。
可14:41 第三次来,对他们说:“现在你们仍然睡觉安歇吧(吧:或作吗?)!够了,时候到了。看哪,人子被卖在罪人手里了。
【本会注释】
  够了。在纸莎草文献中,被译为“够了”的那个希腊词出现在表明完全支付了的收据上(见太6:2注释)。可能耶稣在这里的意思是说门徒们已经睡的够久了。或者,他的意思可能是对那个特殊问题的讨论结束了。
可14:42 起来!我们走吧。看哪,那卖我的人近了。”

耶稣被捕
可14:43 说话之间,忽然那十二个门徒里的犹大来了,并有许多人带着刀棒,从祭司长和文士并长老那里与他同来。
可14:44 卖耶稣的人曾给他们一个暗号,说:“我与谁亲嘴,谁就是他。你们把他拿住,牢牢靠靠的带去。”
可14:45 犹大来了,随即到耶稣跟前,说:“拉比”,便与他亲嘴。
可14:46 他们就下手拿住他。
可14:47 旁边站着的人,有一个拔出刀来,将大祭司的仆人砍了一刀,削掉了他一个耳朵。
可14:48 耶稣对他们说:“你们带着刀棒出来拿我,如同拿强盗吗?
可14:49 我天天教训人,同你们在殿里,你们并没有拿我。但这事成就,为要应验经上的话。”
可14:50 门徒都离开他,逃走了。
可14:51 有一个少年人,赤身披着一块麻布,跟随耶稣,众人就捉拿他。
【本会注释】
  有一个少年人。这个显然微不足道的事件似乎与那晚的大事没有任何特别的关系,然而灵感将它包括在这事的叙述中必有某种原因。有人提出本福音书的作者,约翰·马可(见徒12:12)在这里秘密地将自己与耶稣的被捕联系起来了。这个“少年人”几乎不可能是门徒中的一个,因为他们已经离弃他逃走了(可14:50)。然而,应该指出的是,关于这个少年人的身份的任何意见虽然可能看来合理,但都只不过是臆测。请比较约翰故意地不提自己的名字(约21:20-24)。
  众人。原文证据支持(参本卷注释第146页)只读作“他们”。
可14:52 他却丢了麻布,赤身逃走了。
【本会注释】
  赤身。可能完全或差不多完全赤身,只穿着他的内衣,或长套衫(见太5:40;约21:7注释)。

耶稣在公会里受审
可14:53 他们把耶稣带到大祭司那里,又有众祭司长和长老并文士都来和大祭司一同聚集。
【本会注释】
  把耶稣带到。[在公会面前的夜间受审,可14:53-72=太26:57-75=路22:54-65=约18:25-27。主要的注释在:马太福音。]
可14:54 彼得远远的跟着耶稣,一直进入大祭司的院里,和差役一同坐在火光里烤火。
【本会注释】
  火光。直译是,“光”。显然是照出彼得的火光。
可14:55 祭司长和全公会寻找见证控告耶稣,要治死他,却寻不着。
可14:56 因为有好些人做假见证告他,只是他们的见证各不相合。
可14:57 又有几个人站起来做假见证告他,说:
可14:58 “我们听见他说:‘我要拆毁这人手所造的殿,三日内就另造一座不是人手所造的。’”
可14:59 他们就是这么做见证,也是各不相合。
可14:60 大祭司起来站在中间,问耶稣说:“你什么都不回答吗?这些人做见证告你的是什么呢?”
可14:61 耶稣却不言语,一句也不回答。大祭司又问他说:“你是那当称颂者的儿子基督不是?”
【本会注释】
  当称颂者的。上帝的一个名称,为要避免使用神圣的名字耶和华或Yahweh雅威(见卷一,第171,172页)。
可14:62 耶稣说:“我是。你们必看见人子坐在那权能者的右边,驾着天上的云降临。”
可14:63 大祭司就撕开衣服,说:“我们何必再用见证人呢?
可14:64 你们已经听见他这僭妄的话了。你们的意见如何?”他们都定他该死的罪。
可14:65 就有人吐唾沫在他脸上,又蒙着他的脸,用拳头打他,对他说:“你说预言吧!”差役接过他来,用手掌打他。

彼得三次不认主
可14:66 彼得在下边院子里;来了大祭司的一个使女,
可14:67 见彼得烤火,就看着他,说:“你素来也是同拿撒勒人耶稣一伙的。”
可14:68 彼得却不承认,说:“我不知道,也不明白你说的是什么。”于是出来,到了前院,鸡就叫了。
可14:69 那使女看见他,又对旁边站着的人说:“这也是他们一党的。”
可14:70 彼得又不承认。过了不多的时候,旁边站着的人又对彼得说:“你真是他们一党的!因为你是加利利人。”
可14:71 彼得就发咒起誓的说:“我不认得你们说的这个人。”
可14:72 立时鸡叫了第二遍。彼得想起耶稣对他所说的话:“鸡叫两遍以先,你要三次不认我。”思想起来,就哭了。


□ 本书版权所有---SDA圣经注释

心雨文字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