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封 面】【目 录】【下一页】 | 中国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网 |
序 言 | |
一、卷名 自古以来,该卷书就被称为《使徒行传》,但在正文中并没有出现这个标题。在现存最早的纸莎草抄本45号和西奈抄本中,该卷卷名仅为“行传”,而未提到“使徒”。这是有道理的。因为该卷书并未记载使徒的全部历史。有几章描写了彼得和约翰的工作,其余的章节则记载了保罗的悔改和传道工作,直到他第一次在罗马被囚。所以该书并没有完整地记叙任何一位使徒的工作,也没有讲到大多数的使徒。在十二个使徒中,只有彼得,约翰和雅各在叙述中占有主要地位。书中大量篇幅用来记述保罗。他虽然身为使徒,但不是原来的门徒之一。所以采用“行传”为卷名已足够了。 公元二世纪以后,出现了一系列声称记述使徒生平和经历的作品。这些作品也称为“行传”。也许是为了把正典的“行传”与这些仿制的外传区别开来,才将该卷书定名为“使徒行传”。 二、作者 《使徒行传》的序言(徒1:1-4)清楚地说明《路加福音》和《使徒行传》出自同一位作者之手。 早期教会从未真正怀疑过该卷书的正典地位。它很快就在新约的著作中获得一个可靠的位置。 三、历史背景 罗马帝国正处在鼎盛时期。奥古斯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的继位者中强者可以在其上建造,弱者也无法摧毁它。即使统治者懦弱又专制,罗马公民仍然享受着罗马文明所带给他们的好处。在《使徒行传》中所述及的时期中(公元31-63年),作皇帝的是提比略(14-37),卡利古拉(37-41),克劳狄(41-54)和尼禄(54-68)。其中提比略和克劳狄运用他们的才能,为其辽阔的属地谋利,卡利古拉和尼禄则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尽管统治者这样的盛衰无定,罗马帝国继续处在有利于福音传播的状况之中。相对稳定的政府,共同的行政制度,罗马的司法体系,日益扩大的公民权利,由训练有素的军队所维持的和平,伸展到当时世界每个角落的道路,以及差不多大家都懂的语言(希腊语)──这一切因素都有利于使徒的工作。 这个新的宗教起先得益于与犹太教的联系。上帝所拣选的这个民族散布在罗马帝国的许多地方,其基本信仰最终被罗马人所容忍。基督教作为原来犹太人信仰的一个分支也得到了这种宽容。后来犹太教失了宠。在克劳狄统治时期,皈依犹太教的人被赶出罗马城(徒18:2)。强烈的犹太人民族意识导致巴勒斯坦的起义和灾难性的战争(公元66-70),结果耶路撒冷于公元70年毁灭。随着犹太教地位的恶化,基督教的处境也更加危险了。这个宗教没有法律地位,其成员不受法律保护。一旦发生麻烦,如公元64年罗马城的大火,就很容易把基督教当作替罪羊。随之而来的迫害就开创了一个可怕的先例,为后世经常所仿效。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路加搜集了早期教会的历史,写下了《使徒行传》。 四、主题 路加说他的“前书,论到耶稣开头一切所行所教训的”(徒1:1)。他以清晰的属灵眼光看出,耶稣在地上的工作只是一个开始。《路加福音》所记载的,就是这个“开头”。但是他知道,如果不记录耶稣在升天之后藉着早期的教会所行的事,这段历史就不完整。所以他着手继续记叙基督藉着祂的门徒所做的工作。他以徒1:8作为使徒们开展活动的主题,有次序地进行叙述。门徒们遵照主的命令,先在耶路撒冷,接着在犹太全地,撒玛利亚,直到地极作见证。路加在记叙他们行踪的时候,自然也进行这样的划分。他的书就这样记叙了基督教在地域上的发展过程。 他还记录了另一重大的进展。教会原来是在犹太人中形成的。可是如果它继续留在犹太教排外性宗教的限制范围内,就无法完成普世性的使命。它必须摆脱这种排外精神。路加概述了教会如何一步一步地摆脱犹太教的限制,从犹太教的一个分支发展成为一个国际性的宗教,直到保罗能够说福音已“传与普天下万人听”(西1:23)。路加记载了成千的犹太人,包括一些祭司,很早就接受了福音(徒6:7)。逼迫使腓利把福音传给撒玛利亚人和部分犹太化的埃提阿伯(埃塞俄比亚)人(徒8)。他述说彼得如何传道给罗马百夫长哥尼流(徒10章)。他强调了塞浦路斯人和古利奈人怎样第一次向非犹太人传道(徒11章);在打开了门户以后,保罗和他的同工又是怎样向大批外邦人传道的(徒13,14章),他们又是怎样在彼得和雅各的帮助下,确认了外邦信徒不需要遵守犹太教的仪文(徒15章)。在《使徒行传》的最后,他生动地描写了福音传遍了罗马帝国的东部(徒16-28章)。他看见基督教成为一个主要由外邦人所信奉的宗教。 路加特别适合于记载这一段的历史。据认为他原是外邦人,非常关心向非犹太人传道。他蒙拣选撰写向外邦人传福音的故事,这是多么恰当啊! 《使徒行传》的作者充分认识到在幼小的教会发展的过程中圣灵的作用,从耶稣“藉着圣灵,吩咐所拣选的使徒”(徒1:2)时起,圣灵一直显现作为教会领袖及其同工的顾问。在五旬节的奇迹中,“他们就都被圣灵充满,按着圣灵所赐的口才,说起别国的话来”(徒2:4)。不久以后,信徒们也“被圣灵充满,放胆讲论上帝的道”(徒4:31)。选举出来的七位执事也“被圣灵充满”(徒6:3),其中最突出的是司提反,“乃是大有信心,圣灵充满的人”(徒6:5)。在往后的叙述中圣灵继续充当向导──在扫罗被拣选时(徒9:17),在接受外邦人加入教会之际(徒10:44-47),在巴拿巴和保罗奉派传道时(徒13:2-4),在耶路撒冷会议上(徒15:28),以及在保罗的传道行程中(徒16:6,7)。《使徒行传》可以说是部分记录了圣灵藉着使徒及其同工所成就的工作。 五、纲要 (一)序言
徒1:1-11 1、路加的“前书”──路1:1 2、传福音的使命
徒1:2-8 3、基督升天
徒1:9-11 (二)在耶路撒冷的传道工作
徒1:12-7:60 1、等候圣灵的能力
徒1:12-26 1)使徒回到耶路撒冷 徒1:12,13 2)祈祷 徒1:14 3)犹大之死 徒1:15-20 4)选马提亚代替犹大 徒1:21-26 2、圣灵的大能
徒2:1-47 1)圣灵下降 徒2:1-13 2)彼得讲道 徒2:14-36 3)讲道的效果 徒2:37-41 4)初期教会的热心和发展 徒2:42-47 3、医治瘸子
徒3:1-4:31 1)奉基督的名行医病的神迹 徒3:1-11 2)彼得的演讲 徒3:12-26 a.对犹太人的指责 徒3:12-18 b.呼吁悔改 徒3:19-26 3)彼得和约翰被捕 徒4:1-4 4)使徒的受审和获释 徒4:5-22 5)教会的颂赞 徒4:23-31 4、早期的基督教团体
徒4:32-6:7 1)共享财物的团体 徒4:32-5:11 a.信徒们共享他们的财产 徒4:32-37 b.亚拿尼亚和撒非喇的欺骗和死亡徒5:1-11 2)当局的迫害 徒5:12-40 a.医病的神迹 徒5:12-16 b.使徒的被捕,逃脱和再被捕徒5:17-28 c.彼得的辨护 徒5:29-32 d.迦玛列呼吁释放使徒 徒5:33-40 3)挨家传道 徒5:41,42 4)设立执事 徒6:1-7 5、司提反的被捕和牺牲
徒6:8-7:60 1)七执事之一司提反的传道 徒6:8-10 2)司提反被捕和受审 徒6:11-7:53 a.被捕 徒6:11-14 b.司提反脸发光 徒6:15 c.司提反的辨护 徒7:1-53 3)司提反的牺牲
徒7:54-60 (三)在巴勒斯坦和叙利亚的传道工作
徒8:1-12:23 1、因逼迫而教会分散
徒8:1-4 2、腓利,彼得和约翰在撒玛利亚
徒8:1-4 1)腓利成功的传道工作 徒8:5-13 2)彼得斥责西门贿买圣灵之罪 徒8:14-25 3、腓利继续传道
徒8:26-40 1)腓利和埃提阿伯太监 徒8:26-39 2)腓利在亚锁都和该撒利亚 徒8:40 4、扫罗悔改
徒9:1-31 1)逼迫人的大数人扫罗 徒9:1,2 2)基督向扫罗显现,扫罗悔改 徒9:3-17 3)扫罗受洗,和他最初的传道 徒9:18-22 4)犹太人密谋杀害扫罗 徒9:23,24 5)与巴拿巴逃回耶路撒冷,回到大数 徒9:25-30 6)教会暂得平安 徒9:31 5、彼得后来的传道工作
徒9:32-10:48 1)医病的神迹 徒9:32-42 a.医好以尼雅的瘫痪 徒9:32-35 b.令多加复活 徒9:36-42 2)哥尼流的悔改 徒9:43-10:48 a.哥尼流蒙指示派人去约帕找彼得 徒9:43-10:8 b.彼得见有关洁净和不洁净的异象 徒10:9-16 c.彼得前往该撒利亚指教哥尼流 徒10:17-43 d.哥尼流及其亲友受洗 徒10:44-48 6、福音传给外邦人
徒11:1-30 1)彼得在使徒面前为他传福音给外邦人辩护 徒11:1-18 2)福音传给巴勒斯坦境外的犹太人 徒11:19-21 3)巴拿巴和保罗在安提阿 徒11:22-26 4)安提阿的基督徒救济犹大地的饥荒 徒11:27-30 7、对雅各和彼得的迫害
徒12:1-23 1)雅各被希律亚基帕一世囚禁和处死 徒12:1,2 2)彼得被囚和神奇地蒙救 徒12:3-19 3)希律亚基帕一世之死 徒12:20-23 (四)保罗第一次传道行程
徒12:24-14:28 1、保罗和巴拿巴在安提阿
徒12:24,25 2、保罗和巴拿巴受安提阿的先知和教师所委派
徒13:1-3 3、外出传道
徒13:4-14:28 1)居比路 徒13:4-12 2)别加,约翰马可的离去 徒13:13 3)彼西底的安提阿 徒13:14-50 4)以哥念 徒13:51-14:5 5)路司得 徒14:6-19 6)特庇,经尹彼西底回来 徒14:20-23 7)回到安提阿 徒14:24-28 (五)耶路撒冷会议
徒15:1-35 1、与犹太教师的纠纷
徒15:1,5 2、派代表赴会
徒15:1-4 3、讨论
徒15:6-18 4、决议
徒15:19-29 5、决议在安提阿宣布
徒15:30-33 6、西拉,保罗和巴拿巴留在安提阿
徒15:34,35 (六)保罗第二次传道行程
徒15:36-18:22 1、保罗和巴拿巴分手
徒15:36-39 2、保罗和西拉动身前往基利家
徒15:40,41 3、提摩太在路司得被召
徒16:1-3 4、在加拉太的传道工作
徒16:4-10 1)照看众教会 徒16:4,5 2)圣灵不许他们前往亚西亚和庇推尼讲道 徒16:6,7 3)在特罗西听到马其顿的呼声 徒16:8-11 5、福音传到欧洲
徒16:11-18:17 1)腓立比 徒16:11-40 2)帖撒罗尼迦 徒17:1-9 3)庇哩亚 徒17:10-14 4)雅典 徒17:15-34 5)哥林多 徒18:1-17 a.保罗的工作 徒18:1-5 b.被赶出会堂 徒18:6-11 c.迦流的干预 徒18:12-17 6、回安提阿
徒18:18-22 (七)保罗第三次传道行程
徒18:23-21:17 1、在加拉太和弗吕家传道
徒18:23 2、亚波罗在以弗所和哥林多
徒18:24-28 3、保罗为受过约翰之洗的人重新施洗
徒19:1-7 4、在以弗所传道
徒19:8-41 5、在马其顿和希腊传道
徒20:1-5 6、在特罗亚第一日的聚会
徒20:6-12 7、在米利都会见以弗所诸长老
徒20:13-38 8、前往耶路撒冷
徒21:1-17 (八)保罗被捕和受审
徒21:18-26:32 1、保罗向使徒汇报,在圣殿行洁净之礼
徒21:18-26 2、骚乱
徒21:27-32 3、保罗被扣押
徒21:33-39 4、保罗在众人前为自己辩护
徒21:4-22:22 5、保罗第一次被囚
徒22:22-26:32 1)被扣押要举行听审 徒22:22-30 2)在公会前辩护 徒23:1-10 3)保罗见异象 徒23:11 4)犹太人密谋害保罗 徒23:12-22 5)保罗被送往该撒利亚 徒23:23-35 6)在腓力斯手下被扣押 徒24:1-27 7)保罗向非斯都申请上诉该撒 徒25:1-12 8)非斯都与希律亚基帕二世商量 徒25:1-12 9)保罗在非斯都和亚基帕面前辩护 徒26:1-29 10)他的无辜得到证实 徒26:30-32 (九)到罗马和被囚
徒27:1-28:31 1、航程
徒27:1-28:16 1)从该撒利亚到每拉 徒27:1-5 2)从每拉到佳澳 徒27:6-12 3)从革哩底到失事 徒27:13-44 a.风景 徒27:13-20 b.保罗对最后安全的保证 徒27:21-26 c.沉船 徒27:27-44 4)在马耳他上岸 徒28:1-10 5)到达罗马 徒28:11-16 2、保罗在罗马的犹太人面前辩护
徒28:17-29 3、保罗在罗马两年 徒28:30,31 |
|
|
□ 本书版权所有---SDA圣经注释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