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会注释】
1 他劝提摩太要慎重殷勤地尽自己的职责,6 向他证实自己的死期已近,9
愿意他快点过来,并把马可带来,也带来他信上所写的东西,14 警告他防备铜匠亚历山大,16 告诉他自己第一次申诉时发生的事,19 稍后就是结束语。
提后4:1
我在上帝面前,并在将来审判活人死人的基督耶稣面前,凭着他的显现和他的国度嘱咐你:
【本会注释】
嘱咐。见提前5:21的注释。保罗在这里开始对他年经的同工提摩太作最后的激励。使徒在本章写满了他的肺腑之言。保罗面对着自己的髑髅地,却处在一种胜利的心境中。他的勇敢坚毅达到了顶点。
上帝,并主耶稣基督。或“上帝,就是基督耶稣”。
将来。希腊文是mellō,“即将”做某事,“正要”做某事。
审判。请比较帖前4:16,17。见启22:12的注释。
活人。或“活的”。
在。更可说是“凭着”。保罗在这里用了誓言,凭着“显现”和“国度”发誓。
显现。希腊文是epiphaneia,“看得见的表现”(见提前6:14的注释)。
国度。请比较太6:10。基督复临之后,紧接着就是建立他公义平安的永恒国度(见但7:14,27;太25:31;提后4:18;启11:15)。
提后4:2
务要传道,无论得时不得时,总要专心;并用百般的忍耐,各样的教训,责备人、警戒人、劝勉人。
【本会注释】
传。希腊文是kērussō,“传达”。其名词形式kērux见提前2:7的注释。保罗在这里开始列举了恳切嘱咐提摩太要履行的责任(提后4:1)。
道。即,“上帝的道”(提后2:9),“真理的道”(15节)。基督传达真理的方法是每一个基督徒效法的模式。基督全神贯注于启示真理;他不肯浪费时间去讨论错误的学说或驳斥其倡导者。耶稣强调触及听众的生活经验的实际职责。他希望人们得到力量应付每日生活所需。所以,他没有传新奇的教义或耸人听闻的臆测,以满足好奇心或在反复无常的群众中确立自己的威望。照样,现今的传道人也不要在讲道中包含只不过是人的遗传和观点。只有上帝的道才足以应付被罪削弱之男女的需要。令人高兴的故事,只能哗众取宠,招来笑声,与自称代表基督的传道人的严肃职责是不能共容的。
“传道”一词暗示的内容是要帮助男女应付试探,逐日解决生活中的难题。这个吩咐禁止一切轻浮的言谈举止、一切以不准确的注释为依据的妄解,以及一切微不足道的题目。只有在传达真理的时候,圣灵才会与传道人的努力合作。作为上帝的“使者”,传道人只能传“道”,否则他就是一个骗子(见提后3:13的注释)。
现今的传道人若能认识到自己的使命是作为上帝的丰富供应和人类的需要之间的活链环时,他们所传的信息就必完全是纯正的生命之粮了(见约6:51,63),他们就会以一种不但会使听众满意于真理的表达而且会被迫记住所阐明的真理原则的方式构思自己的讲道。真正的道会建立新的习惯并创造新的志向和盼望。
总要专心。希腊文是ephistēmi,“支持”,“准备好”。
无论得时不得时。即,不管方便不方便讲道。无论人们有没有认识到,他们总是需要福音的。
责备人。希腊文是elegchō,“使人知罪”,即,用充分的证据(见约8:46;提前5:20的注释)。其名词形式elegmos见提后3:16的注释。每个人的罪都应该得到警告,但是要基于圣经无可辩驳的证据。
警戒人。或“指责”。公然的罪恶应予以严厉的谴责,教会的责任存在于表明上帝对罪恶的立场。必须谴责罪恶,但要爱罪人。上帝的道是实施指责的标准。
劝勉人。希腊文是parakaleō,“叫到一边”,“鼓励”(见太5:4的注释)。只有上帝的道能充分地劝勉并鼓励衰弱的心灵和疲乏的脚步。
忍耐。希腊文是makrothumia,“持久”,“忍耐”(见提后3:10)。关于这个词的动词形式,见雅5:7的注释。传道人工作的每一方面,无论是责备人、警戒人,还是劝勉人,都要本着忍耐与同情的恩慈。严厉冷酷的谴责决不会把罪人带到基督面前来。
教训。或“教导”,是一切真基督徒经验的形式和基础。各样的教训乃是关于上帝及其计划的各项事实;它们是传道人对付错谬的唯一武器,也是他过正确生活的唯一指南(见提后3:16的注释)。
提后4:3
因为时候要到,人必厌烦纯正的道理,耳朵发痒,就随从自己的情欲,增添好些师傅,
【本会注释】
时候要到。使徒无疑想到了教会中不久要发展的大背道,它会继续危害教会直到基督复临(见太24:23-27;徒20:28-31;帖后2:1-12;提前4:1-3;提后3:1-5的注释)。
不忍耐[厌烦]。即,不愿意听。
纯正的。或“健康的”(见提后1:13的注释)。只有真理才会给基督徒带来力量和生命力。错误的教训只能产生争论和心灵的贫乏(参提前6:3-5;提后2:14,16,17,23;3:8)。
道理。即,“道”(2节)。请比较“纯正话语”(提后1:13)。
随从。即,与……和谐一致。
情欲。或“私欲”(见提后3:6的注释)。
增添。即,在自己周围积累。
耳朵发痒。根据希腊原文,显然可以看出不是指师傅们,而是指那些“厌烦纯正道理”的人。这些肤浅的人由于自己不正当的“情欲”,就“耳朵发痒”,爱听对圣经的妄解,藉以满足他们自己的好奇心和个人的“愿望”。他们只对圣经中那些他们能解释为应许他们平安与保障的经文感兴趣。他们忽略了深深刺入人心的“纯正道理”的严格要求。他们对宗教有一种肤浅的愿望,但也只在不打扰他们不正当的日常生活时,才有这么一点愿望。
提后4:4
并且掩耳不听真道,偏向荒渺的言语。
【本会注释】
掩耳不听。那些“厌烦纯正道理”的人,甘心选择了他们自己的命运。没有一个人的意志是被强迫的;没有一个人沉沦是因为上帝或他人判决他灭亡。保罗在这里形容的那些人拒绝接受圣经作为他们的宗教教义和个人行为的唯一权威和标准。
真道。“纯正的道理”(3节)并不赞美人。反而,它暴露了人悲惨可怜的状况,并且启示了没有上帝恩典介入的可耻命运。“真理”显示上帝的本性和他对罪病的治疗之方。生活的调整,兴趣与目标的全然改向,与真理相和谐,构成了人对“纯正道理”唯一蒙悦纳的回应。
荒渺的言语。见提前1:4的注释。这些不忠诚的基督徒甚至在使用圣经时,添加他们个人的道理学说,以满足他们个人的私欲。圣经的话披拂他们个人的思想,所表达出来的观点充满了错谬。所引用的圣经章节偏离其原意和上下文,从而证明仅仅靠赖人的话语的指导是不安全的。
提后4:5
你却要凡事谨慎,忍受苦难,作传道的工夫,尽你的职分。
【本会注释】
凡事谨慎。或“要镇静,有自制力”。保罗在这里告诫提摩太要先寻求安静沉着,那会使他准备好去应付可能发生的任何困难。作为基督教会的负责人之一,提摩太要表现得与前述教师(3,4节)截然不同。正确地教导“真理”(4节)需要一种平静、清醒的态度。
忍受苦难。希腊文是kakopatheō,“忍受艰难”(见提后2:9的注释)。
尽。希腊文是plērophoreō,“填满”,“完成”。
职分。希腊文是diakonia,“服务”(见罗12:7的注释),即,“服务”他人。在提摩太满足教内教外男男女女的各种需要的努力中,什么都不可缺少。
提后4:6
我现在被浇奠,我离世的时候到了。
【本会注释】
因为。和提摩太比起来,保罗没有更多机会去完成传道人通常履行的许多服务了。提摩太要继续开展工作,而保罗将要殉道了。
被浇奠。希腊文是spendō,“奉献奠祭”(见腓2:17的注释)。在腓2:17中预料的事现在实现了。这些是充满道德光辉的话语。没有显示任何的自怜自哀,没有因无情的苦难而悲伤。
离世。希腊文是analusis,“松开”,就如拆卸帐篷时解开绳索,或准备起航时解开系船索。保罗说的是预期的死刑,将自己的死比作拆卸帐篷或轮船离港。
到了。或“现在”。保罗的书信成了他给提摩太和基督教会全体的遗嘱和信仰声明。
美好的仗。字面意义是:“那美好的战斗”。定冠词强调“为真道”最后的战斗(见提前6:12的注释),这场战斗所有基督徒都在参加。
当跑的路。即,上帝已为他指定的人生道路。保罗已经实现了上帝对他的计划;他没有松懈也没有动摇,他以基督徒的乐观和决心应付了每一挑战,甚至是他的死刑。请比较徒20:24。关于保罗的工作结束时教会的范围,见“保罗传道结束时的教会”。
守住了。希腊文是tēreō,“守卫”。
所信的道。请比较提前6:12。当打“美好的仗”和跑上帝指派他跑的“路”时,保罗曾感到满意的知道,虽然他经常面对极大的艰难和试探,但他已经守住并保护了所托付他的真道(见提前1:11;提后1:12的注释)。保罗忠心的榜样对提摩太和每一个将来的福音传道人都会成为一个激励。个人的信心依赖于坚持上帝的道。每一个基督徒都要通过亲自表现信仰的原则“守住真道”。基督徒个人信仰的真诚是通过其对这些原则的反映程度来衡量的。
提后4:7 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
提后4:8
从此以后,有公义的冠冕为我存留,就是按着公义审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赐给我的;不但赐给我,也赐给凡爱慕他显现的人。
【本会注释】
从此以后。希腊文是loipon,或者是“将来”或者是“至于其他”。留给保罗的乃是天上奖赏的荣耀。罗马当局已经剥夺了他进一步传扬福音的机会;迫近的死刑打消了他享受很该得到的安息和与朋友们共处的指望。但是上帝召唤的手足以使地上所有的愿望黯然失色。
存留。或“储藏”。保罗用现在时态强调他现在就拥有永恒的奖赏。请比较约3:16。在他为真道打美好之仗的黑暗时辰,他的主所做应许的光辉曾给了他勇气和盼望(见西1:5的注释)。
保罗并不指望这胜利的“冠冕”会在他死时授予他;这冠冕要为他“存留”,到将来那一天,基督“显现”的日子才给他。
冠冕。希腊文是stephanos,“小王冠”(见启2:10的注释),一种胜利的标志。
公义的。希腊文是dikaiosunē,“正义的品格”(见太5:6的注释)。保罗,因为他公义的生活,将会得到上帝已为赎民预备的一切特权的报赏。上帝已应许给所有打完“美好的仗”和跑尽当跑的“路”的人永生。
公义审判。或“公正的士师”,即,“在他显现时要审判活人死人的”耶稣基督(见提前6:14的注释)。请比较约5:22,27,30;林后5:10。救赎计划既为拯救罪人也为维护上帝的品格和智慧。当上帝最终宣布对罪和罪人的最后判决的时候,救赎计划和上帝的品格都必证明是“公义的”(见罗3:26;腓2:10,11的注释)。虽然保罗受到了地上法官不公正的审判,但他相信上帝不会犯任何错误。
要赐给。希腊文是apodidōmi,“归还”,“奖赏”,“报偿”。请比较罗2:6;启22:12。
到了那日。即,基督复临,“他显现”的那日(见提前6:14;参提后1:12,18)。死了的义人那时要复活得永生(见帖前4:16,17;启20:2的注释)。保罗知道自己不会在死时立即进入天国;基督复临才是赎民得到永生奖赏的“那日”。
不但赐给我。保罗在这里给出进一步的证据,说明他不指望在死时立即进入天国。死了的和活着的义人都要在“那日”同时得到永生的奖赏(见林前15:51-54的注释)。
爱。希腊文是agapaō(见太5:43;约21:15的注释)。这个词暗示远远不只是感情的冲动;它要求整个生命,思想与行动的每一方面,都要以所爱的人为导向。基督复临的快乐前景支配着基督徒对时间与金钱的使用,影响着他对朋友的选择,并且提供强大的动力消除品格上的缺陷,变得更象基督(见约壹3:3的注释)。
显现。希腊文是epiphaneia,“看得见的表现”(见提前6:14的注释)。
个人的嘱咐
提后4:9
你要赶紧的到我这里来。
【本会注释】
你要赶紧地。或“加速”,“尽力”。保罗渴望提摩太的陪伴就象基督在受难前的黑暗时辰中渴望他最亲密的朋友陪伴一样(太26:38)。
提后4:10
因为底马贪爱现今的世界,就离弃我往帖撒罗尼迦去了,革勒士往加拉太去,提多往挞马太去,
【本会注释】
底马。一度曾是保罗的同工(见西4:14;门24)。不知何故他离弃了使徒。或许保罗被囚的羞辱和随之而来的自身面临的危险对底马的勇气是太大的考验,他承受不了了。他的名字,象许米乃和亚历山大的名字一样(提前1:20),只给人留下了遗憾和耻辱的记忆。
贪爱现今的世界。底马贪爱世界的利益和尊荣与爱慕基督“显现”的真基督徒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贪爱世界的愿望使基督徒不可能成功地“打美好的仗”,跑完“当跑的路”(7节)。
革勒士。关于他的更多情况不得而知。他显然和提多一样,是依照保罗的要求离开罗马的,好使福音获得某些新的进展。
提多。见多1:4的注释。保罗曾派提多去哥林多恢复和睦,并查明哥林多信徒对他信中的责备的反应(见林后2:12,13的注释)。后来,提多陪伴使徒去了克里特,在那里的时候监督了教会的组建(见多1:5的注释)。然后保罗指示提多到尼哥波立去见他(见多3:12的注释)。他多半一直与保罗在一起,直到这次往亚德里亚海边的罗马伊利里肯省的挞马太去。见“导致保罗写提多书的事件”。
提后4:11
独有路加在我这里。你来的时候,要把马可带来,因为他在传道(或作:服事我)的事上于我有益处。
【本会注释】
独有。在公元64年尼禄的猛烈逼迫之下,显然很少有基督徒在罗马幸存下来。保罗可能也认为那些剩下的基督徒不引人注意地生活着,直到逼迫的悲惨时辰过去是明智的考虑。
路加。关于路加的工作的论述,见本注释第五册原文第663,664的注释。除了著述《路加福音》和《使徒行传》以外,路加还是保罗最亲密的同伴之一(见徒27:1;28:11,16;西4:14;门23,24)。保罗被囚的耻辱环境并没有使路加动摇。虽然他的医生职业能给他带来声望和财富,但他看与保罗同受苦难的友谊是更高的尊荣(参《历》第二十三章)。
马可。本节表明保罗早先认为失败的马可现在成功的服务,也表现了保罗宽宏大量的精神,他没有因马可先前的失败而对他怀有任何怨恨(见徒13:13;15:37的注释)。在帕弗不幸的插曲过去一段时间之后(徒13:13),马可重新调整了自己去满足传道的要求,经上的记录表明了他作为保罗最忠实的一个助手的新效用(见西4:10;门24)。目前他正在小亚细亚辅助提摩太。他曾在保罗第一次被囚期间在罗马陪伴他,先前的这一经验使他在保罗最后的痛苦考验中特别有价值。
有益处。或“有用”。11节的最后一句可以译为:“他在服侍我的事上有益处”。保罗死后,马可与彼得在罗马同工(见本注释第六册原文第34,35页)。他很可能就在这段时期写了《马可福音》(见本注释第五册原文第564页)。
提后4:12
我已经打发推基古往以弗所去。
【本会注释】
推基古。保罗在福音事业中的另一位忠实同工(见徒20:4;多3:12)。当使徒写《歌罗西书》时,他和提摩太与保罗同在罗马(见西1:1;4:7)。他是把使徒的信从罗马带到以弗所的信使(弗6:21,22)。
提后4:13
我在特罗亚留于加布的那件外衣,你来的时候可以带来,那些书也要带来,更要紧的是那些皮卷。
【本会注释】
外衣。即,只在冬天需用的厚重外套大衣。在阴冷潮湿的监狱里,他需要这样的衣服。保罗并没有奢侈的要求。
那些书。希腊文是biblia,英文词“Bible”(圣经)即源于此,但这里的意思是莎草纸卷轴(见本注释第五册原文第113页)。可能保罗需要自己全部信函的文档,以便在罗马的法庭上就加给他的草率指控为自己作辩护。
皮卷。也是卷轴,由动物的皮制成。保罗大概渴望的是当时流通着的七十士译本的抄本和基督言论的早期抄本(见本注释第五册原文第124页)。甚至在这种形势险恶的环境中,学者保罗都继续研究上帝的真理。
提后4:14
铜匠亚力山大多多的害我;主必照他所行的报应他。
【本会注释】
亚历山大。一个很常见的名字,因此,这个人可能不是若干年前被开除的小亚细亚的亚历山大。本节提到的这个人可能是一位罗马公民,他在罗马法庭上诬告保罗,从而促成了保罗的第二次被囚(见第15节)。
铜匠。指加工任何一种金属工艺之人的一个泛称。
报应。希腊文是apodidōmi,“报答”,“报复”。请比较8节。
提后4:15
你也要防备他,因为他极力敌挡了我们的话。
【本会注释】
要防备。希腊文是phulassō,“守卫”,“保护”。当提摩太要到罗马来的时候(9节),他要防备亚历山大和他那类人的诡计。可能亚历山大曾蓄意讨好保罗以拉拢关系,而在审讯使徒时却为利否认与他的关系。
极力抵挡。保罗在为自己的性命辩护的时候,无疑向外邦听众传讲了福音。但亚历山大努力反驳他的话,显然有效地导致了不利的判决。亚历山大虽然获得了暂时的利益,但他却丧失了永远的产业。
靠主力量传扬福音
提后4:16
我初次申诉,没有人前来帮助,竟都离弃我;但愿这罪不归与他们。
【本会注释】
申诉。希腊文是apologia,“辩护”。很可能是在保罗第二次受审期间的第一次听证会上。没有证据证明这里形容的是若干年前他第一次受审的实况。可能连同通常被控煽动暴乱一起,保罗还被控教唆人火烧罗马。
没有人。即,没有一个有影响力的人出来说情。路加、提多、革勒士或推基古在这方面都帮不了保罗。显然,一些有地位有影响的人本来可以为保罗说句话,但他们没有说。可能尼禄的严厉逼迫使得就连承认与保罗的友谊都极其危险。
竟都。即,有影响的人们,不是保罗的密友们。
离弃我。与因被认为犯有保罗这种罪行而被囚的人联合是很危险的。
这罪。或“帐目”,“记录”。请比较基督(路23:34)和司提反(徒7:60)对控告他们之人的宽宏大量。
提后4:17
惟有主站在我旁边,加给我力量,使福音被我尽都传明,叫外邦人都听见;我也从狮子口里被救出来。
【本会注释】
唯有。或“但是”。
主站在。请比较徒27:23。保罗象基督一样(约16:32),知道在危机时刻,在必须顶着压倒性的反对为信仰辩护时,他实际上决不是孤身一人。上帝始终是保罗的“避难所和力量,患难中随时的帮助”(诗46:1)。即使保罗得不到有势力的朋友们的支持(提后4:16),他的勇气也仍保强劲,因为比万有更有能力的一位,仍然站在他身边。
加给我力量。字面意义是:“使我能够”(见提前1:2的注释)。
传明。希腊文是kērugma,“由传令官宣告”,这里指由传道巨匠保罗传达的基督教信息。显然,保罗蒙赐予机会在受审时传扬福音,正如在腓力斯(徒24:10-25)和亚基帕(徒26:1-32)面前一样。
叫外邦人都。或“所有国家”。请比较徒9:15;腓1:12,13。使徒把自己的受审更多看作是传福音的机会,而很少考虑自己的命运(见徒25:11的注释)。保罗最后这次受审时在罗马人面前所做的勇敢见证,促使基督教传到并进入了异教堡垒的大门。保罗在尼禄面前的辩护并不仅仅是一场小仗,那是这位老战士的伟大时刻,他曾光荣地“打过那美好的仗”(提前4:7)。
狮子口里。根据上下文,几乎可以确定保罗不是指距这次被囚(参第16节)若干年前他的第一次被囚和释放,也不是指他现在的被囚和受审(参第6节)。注释者们一般认为使徒在这里引用的是诗22:21,而且要在比喻意义上理解他的话,只是在表达巨大的危险。有些人提出他指的是撒但的忿怒,因他无法止息保罗无畏地为真理作见证。
提后4:18
主必救我脱离诸般的凶恶,也必救我进他的天国。愿荣耀归给他,直到永永远远。阿们。
【本会注释】
救。可能指的是主祷文:“救我们脱离凶恶”(太6:13),因而说明保罗始终不渝地信靠上帝,他在人需要的时候不会使人失望。保罗不知道惧怕;有上帝相伴,“就把惧怕除去”(约壹
4:18)。请比较诗23:4;27:1-3。
诸般的凶恶。即,撒但和保罗的敌人们为反对他并且反对上帝真理的推进所可能密谋的每一邪恶计划。
救。希腊文是sōzō,“拯救”。虽然他的肉身不会久存,但是保罗知道他永恒的将来是有保证的。当他在刽子手的刀下俯首时,他的主确实的应许使他从心中发出了歌声。
荣耀。上帝摆在保罗面前的“路”(7节)带领他经过了一次又一次艰难困苦。他很少享受正常生活的安舒,有时还受到同道教友甚至是其他使徒们的误解。那些外来的耻辱和屈辱构成了保罗传扬福音的大部分补偿。
问候与祝福
提后4:19
问百基拉、亚居拉,和阿尼色弗一家的人安。
【本会注释】
问安。或“问候”。
百基拉。或“普里西拉”(见徒18:2的注释)。
亚居拉。见徒18:2的注释。这一家人虽然曾在罗马住过一段时间(见罗16:3),但已回到他们从前工作过的以弗所了(见徒18:18-26)。
阿尼色弗。见提后1:16-18的注释。
提后4:20
以拉都在哥林多住下了。特罗非摩病了,我就留他在米利都。
【本会注释】
以拉都。见徒19:22的注释。在这里提到他,可能说明保罗在去罗马的途中,曾取道特罗亚去过哥林多(见提后4:13)。
特罗非摩。一个以弗所人(见徒20:1-5;21:29),在保罗从马其顿经特罗亚去米利都,并从米利都去耶路撒冷的旅程中,他曾与保罗在一起(见徒20:1-16;21:1-29)。
提后4:21
你要赶紧在冬天以前到我这里来。有友布罗、布田、利奴、革老底亚,和众弟兄都问你安。
【本会注释】
赶紧。见9节的注释。
在冬天以前。多风暴的天气会阻碍旅行,因而耽搁提摩太的来到。见9节的注释。
问你安。友布罗、布田、利奴和革老底亚的进一步情况不得而知。
利奴。依照传统说法,他是罗马第一任主教。
提后4:22
愿主与你的灵同在。愿恩惠常与你们同在!
【本会注释】
主耶稣基督。重要的原文证据(参本册注释原文第10页)可以被引用,支持省略这些词。
你们。这些话是写给教会全体的。
22节以后的后记没有出现在任何一卷古手稿中,显然是附加在原文上的。然而,在几份比较古老的手稿中,确实有“写自老底嘉”或“写自罗马”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