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上一页】【封 面】【目 录】【下一页】 | 中国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网 |
9、古代安纳托利亚历史的复原 | |
在安纳托利亚,即小亚细亚,并没有出土大量有助于解读圣经的文物。但本文还是要简要地提及这里所开展的考古工作。 除了圣经的记载以外,曾有一段时期人们对赫梯人一无所知。一些批评家甚至理直气壮地宣称赫梯人根本就不曾存在,圣经中所提到的“赫人的诸王”纯属传说。 但从1879年以来,情况发生了变化。A·H·塞泽和W·莱特指出,在叙利亚北部和安纳托利亚所发现奇怪的象形文字碑问就是久被遗忘的赫梯人的纪念碑。许多学者试图解读这些不断被挖掘出来的碑文。据我们现在所知,这些碑文是在公元前1600年至700年间由赫梯人所写的。但他们似乎一直不想公开他们长期保守的秘密。直到1947年波塞尔特在基利家的卡拉特皮遗址上终于发现了双语的碑文,是用腓尼基语和象形的赫梯语写成的。从那时以后,这种神秘文字的解读取得了迅速的进展。历史学家和圣经学者们都热密切期待着能完全解读赫梯象形文字,就像解读其他古代民族的语言一样,好使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古代世界。 1906年至1912年,雨果·温克勒发掘了赫梯人的首都哈图萨斯,即现在的博阿兹柯伊。他幸运地发现了用楔形赫梯语书写的王室档案。这是赫梯人在象形文字之外所使用的一种文字。捷克学者赫鲁兹尼很快于1915年解读了楔形赫梯语。此后许多学者翻译了在博阿兹柯伊发现的文献。这些文献使我们认识到赫梯人曾是强大的民族。《大英百科全书》1860年版仅用了八行文字描述赫梯人,而1947年版则用了十页多的文字叙述赫梯人的历史,文化和宗教。 叙利亚部赫梯王国与所罗门有过贸易往来的若干城市(王上10:29)也发掘出来了。其中最重要的是分别由德国人(1888-1902年)和英国人(1911-14年及1920年)所发掘的森结利和迦基米施。亚兰文与赫梯语的碑文和许多雕像等的发现,使我们能复原这些国家的历史,并更好地理解圣经的有关记载。 |
|
|
□ 本书版权所有---SDA圣经注释 译 吴涤申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