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封 面】【目 录】【下一页】 中国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网  
第十一章 在冬天前赶到
引 言

  英语基督教界出版了许多讲道集。其中有一篇被誉为“有历史性”的讲道,以“在冬天前赶到”作为它的题目。

  美国宾夕维尼亚州的一个城中,有三间医学院,彼此相近。离医学院不远之处,有一所长老会的教堂。因此,每周的崇拜聚会中,听众大都是这些医学院的学生。

  该堂的主任是马革尼牧师,他知道有些学生只是为了好奇心所驱使而来听道,更有些人是为了找寻嘲讽基督教的话柄而来。马牧师为要帮助他们接受耶稣,纠正他们生活上的错误,在一九一五年宣讲他的讲道“在冬天前赶到”,有人称这篇讲道为“智识人士灵性奋兴的呼召”。那些存着不太纯正动机而来的学生,听了这篇讲道后便一周一周的继续回来,至终接受耶稣为救主。

  学生们对这篇讲道的反应,热烈非常。许多人写信或寄咭来道谢,有人应许立时改变人生的方向,有人说与自己的姐姐互相仇恨了十年,断绝了关系,定意当夜写信与她修好。又有一位对患病快死的母亲毫不关怀的学生,当夜立时执笔写信给母亲。果然,次日便收到报导母亲垂死的电报,他赶急回家,在母亲的枕头下找着他把握时机所写的那封信。

  因而,马革尼牧师在每年十月冬天快将到来的时候,把这篇讲道重讲一次,成为该长老会教堂的传统,四十年如一日(一九一五年至一九五五年)。一九四五年是这篇讲道的第三十周年纪念,当地最大的印刷公司把这篇讲道印成单行本发售,全美国各地大学附近教堂的牧师,大都采用这篇讲道吸引学生来赴聚会。笔者也在罗马林达大学医学院附近的华人教会将它字斟句酌用为证道,特于此把它迻译中文,与读者分享。

  在冬天前赶到

  年老的使徒保罗知道自己离世的时候为期不远,便写信给提摩太,叮嘱他说:“你要赶紧到我这里来……,你要尽快在冬天之前赶到这里来。”(提摩太后书四章九、廿一节)

  法国的拿破仑和使徒保罗是历史上最有名的囚犯。前者被人监禁,使世界有平安;后者被监禁,是因为他要把世人自身缺乏的平安带给他们。人若得着这平安,没有谁可以把它夺去。前者在牢狱中能以回想的,是他所毁灭许多的城市和无数的家庭;后者却能追想许多城镇和家庭因他所宣讲的真理而得着福乐。前者杀人无数;后者却是为基督的缘故被人击打流血。前者一将名成万骨枯,从西班牙到莫斯科,从埃及到滑铁卢,杀人盈城,伏尸遍野。后者留芳名于百世,从各地为上帝的国招聚生灵,自身终于被囚被杀,却有永生不死的应许和盼望。

  拿破仑说:“我不爱任何人,连我同胞的兄弟,我也不爱。”以此,当他在大西洋孤岛被囚禁的时候,喟然感叹说:“世界上有没有一个真心爱我的人呢?”对于他,这是最自然而有的问题。使徒保罗却绝对不会产生这样的问题,他爱一切的世人,他从罗马城孤寂的监牢中发出书信,内容洋溢着对别人的怜爱和关怀,他那不能压抑的友情,于字里行间,表露无遗。

  人到了生死的关头,若有几位他能全心信托的朋友,他就是一个很幸福的人。保罗有三位这样的朋友,第一位当然就是全世界上人人的朋友,曾为我们舍命的那一位。他的第二位朋友,是人人在呱呱堕地时最先看见和死前最后看见的,就是医生。保罗称路加为“亲爱的路加医生”,又说“独有路加在我这里”。他的第三位朋友,就是年轻的提摩太,保罗称他为“因信主作我真儿子的提摩太”。当保罗在路司得城被匪徒打个半死,然后把他拖到城外置之不理,奄奄待毙的时候,也许就是提摩太等到匪徒散去,在夜间出来,从石块和垃圾堆中找到浑身流血的保罗,双手抱他的颈项,然后把他脸上的血迹抹去,将水灌进他的口中,带他回到外祖母罗以和母亲友尼基家里受他她们的照顾。假如你跟某人一同经过沉船没顶的危险,你们一定要成为好朋友。苦难能像锤子把人心像金属片锤成不能分离的一块合金。保罗和提摩太就是这样亲密的朋友。

  保罗最后的一封信,是写给他最亲爱的这位朋友提摩太,当时提摩太是在领导远方的以弗所教会。他请提摩太立即动程到罗马城来,在路上先到特罗亚城,把他的书卷和皮卷带来。保罗毕生都是一位学者,各位,我们要时常与良好的书籍为友,良好的读物对我们大有帮助。他又请提摩太把他留在加布家里的外衣也带来。假如使徒保罗今天在我们中间,信徒们要为他缝制一件多么华美的外衣呀!可是保罗就只有这件外衣。这件外衣曾被地中海的咸水浸透,被加拉太城寒冬的雪片染白,被步行荒野路上的尘土染黄,又为基督的名被打得皮破血流而染红。现在罗马城已入凉秋季节,他需要这件外衣保暖。最重要的却是提摩太自己,保罗渴想提摩太的友情,所以他在信上说:“你要赶紧到我这里来……你要尽快在冬天之前赶到这里来。”

  为什么要在冬天之前赶到呢?因为冬天到了,地中海的一切船只便得停止航行。船只若在冬天出海,危险万分,保罗不久前身受沉船的险阻,是个好例证。假如提摩太延搁到冬天,他便须等待到春天才可以成行。年老的保罗有预感,他相信自己不能度过这一年的冬天,他在信中说:“我离世的时候到了”。

  今天我们都喜欢心中存有这样的一个拟想:当提摩太在以弗所收到保罗书信的时候,他不稍作稽延,即日便动身到特罗亚城,从加布的家中取了那些书卷,羊皮卷和外衣,走到海旁买了船票,乘船往腓立比城去。他从腓立比向西北步行,经过马其顿平原,来到亚底亚海岸,从那里再乘船西行,到达意大利半岛,上岸后往西步行到罗马城,找着了保罗被囚的地方。他在监牢里为保罗诵读旧约圣经,又执笔写保罗最后的几封信,然后陪伴保罗到刑场,目睹保罗接受荣耀冠冕的应许而为道殉身。

  “在冬天之前”要做好,不然,百事俱废!在人生中,有些事情若不能“在冬天之前”完成,便永远再无完成的机会。冬天要来,冬天也要去,人生的机会,也是一样。今天是秋日,黄金似的机会之门大开,可是明年的秋日,机会之门也许要永远关闭。今日的机会多得像洪水泛滥,可是明年秋日的机会,也许像潮水退落那么稀少了。

  我很喜欢季节的转换。我爱寒冬,鼻孔可以吸进清鲜的空气,夜间可以看见天空星宿闪烁,叫我心神向往。我也喜爱春天,百花到处怒放,生气洋溢。夏日也是我所爱的季节,柔风掠过树顶,百鸟齐鸣,和那冗长的黄昏。但是我最爱的是秋天,所谓秋高气爽,看见田里金黄色的庄稼,一望无际,树林秋色,由绿而红,由红而黄,目不暇给。怎知正在依恋秋色的时候,秋季便迅速消逝。秋季好像比其它季节消逝得更快速,也好像比其它季节更短暂。(这是美国人的想法,与中国人的想法不谋而合。记得我的中学 国文老师教我背一首诗,叙述一个不肯把握读书机会的学生。诗云:“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等得秋来冬又到,不如收拾待明年。”这首诗的第三句“等得秋来冬又到”,正是作者对秋季短暂的感叹。秋季只是一年四季中的一季,四分之一是很短暂的时间。)

  尤有进者,今天我尽情欣赏树林的秋色,就是所罗门王极荣华时候所穿戴的,也没有这么美丽。但是明天大雨淋漓,狂风四起,木叶尽落,景象萧条。所以每年的秋季都叫我重新感觉在人生中获得永生机会的可贵,和这些机会的短暂。让我们在研究使徒保罗从罗马城监狱写给远方以弗所城提摩太的信中,听闻“在冬天前赶到”诚恳的呼唤声。要知道,一年后也许再听不到这呼唤的声音了。

  (一)呼唤改造品格的声音

  你当然可以洗心革面,弃恶从善,但是这种改革是大受时间限制的。记得我童年时最喜欢在冬天夜里站在制造铁条的工场前,看见从熔炉倒出来炽热的铁浆。工人把铁浆注入模范里,便制成铁条;工人若不及时把铁浆注入模范中,却让它冷下来,便不能铸成铁条了。人的品格也像铁浆,在炽热的时候,还可以任意改造和革新,但是错过了这千载一时的机会,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图改造,悔之晚矣!

  耶稣时代的毕士大池,带着治病机会的天使下来搅动池水,病人若立即进入水里,便被治愈。但若等到别人先下去或在池水平静后才下到水中,便是为时已晚,得不到治疗了。

  有一个人多年被恶习捆锁,亟欲挣脱。一天晚上他在旅店住宿,毒瘾大作,正在要降服被恶魔所胜时,忽然好像有位天使站在面前对他说:“这是你的好机会,你若胜过试探,你便永远作自由自主的人。但是你若向魔鬼降服,他必至终毁灭你。”他顺从天使的劝导,抵抗魔鬼,胜过了罪恶的引诱。许多信徒因能当机立断,在生活中听从圣灵借着良心给他们的引导,胜过罪恶。

  (二)呼唤爱顾亲人友人,爱戴耶稣的声音

  假如提摩太在读了保罗要他在冬天前赶到那封信后,作这样想:“我要到罗马城去,但是在动程之先,我要在以弗所教会办好几件重要的事,然后到歌罗西教会封立多位长老,再到士每拿教会举行圣餐礼,然后起程向罗马城进发。”在他办理好这一切似乎是急不容缓的事之后,便步行到特罗亚城,在那里查问开往腓立比城的船期。他们回复说:地中海海上交通,现在已经完全停止,要到春季才恢复航行,明年四月之前,没有船只可乘!

  我们可以想象在整个冬季的时日中,提摩太天天怨恨自己没有在收到保罗的信时,立即动程到罗马城去。他天天在想保罗现在怎样生活。他乘坐四月第一班开往腓立比城的船只,我在想象中看见他在马其顿平原赶路,又在意大利半岛上急速跑往罗马城,找着了囚禁保罗的监牢,却被守卫兵驱逐。他赶到罗马城好几位教友家中探寻保罗的消息。他们都反问他说:“你是提摩太吗?你还不知道保罗在去年十二月已被斩首殉道吗?每次狱卒用钥匙开监门的时候,他总以为是你来了。他最后的遗言是:提摩太来到的时候,告诉他我爱他,因为他是因信主作我真儿子的提摩太。”你想他是多么悔恨没有在冬天前赶到!

  冬天之前赶到,不然,百事俱废!当门徒齐声责备马利亚不把那大笔款项赒济穷人,却把它耗费在贵价香膏的时候,耶稣说:“常有穷人和你们同在,只是你们不常有我。”“只是你们不常有我”,这话用在我们的朋友亲人身上,也很适切。我们所爱的亲友,尚未信主,今年他们还健在,明年如何,便无法预知。我们若要把他们带到耶稣脚前,便必须“在冬天前”把他们带来。

  卡拉尔是十九世纪苏格兰的大文豪,可惜他完全不关怀他的妻子,不照顾她,不太瞅睬她,不跟她倾心吐意说话。她死后,卡拉尔在心咎之余,在她的墓碑上写了如下的话:“她在四十年之间,是丈夫的贤内助。再没有人能像她那样爱丈夫,帮助丈夫创立事业。命运之神突然从她丈夫身旁抢走,她的死叫丈夫感觉他自己生命的灯光已经熄灭了”,真是一字一泪,可哀可叹。有人说在全英语的文学中,再没有比卡拉尔日记里这句话更悲伤,更叫人肝肠寸断:“啊!我若再能有妳在我身旁五分钟,我要向妳细细诉说衷肠!”

  不要以为我们的亲人友人会时常与我们同在。当卡拉尔痛定思痛之后,他诚恳地劝人说:“要珍惜你所亲所爱的人,不要等到他们离开后才渴念他们。我们在爱顾人的事上好像又聋又盲;我们却应当这样想,要趁着他们还健在的时候便爱顾他们,不要等到死神把他们抓去了才哀伤地痛失那去而不返的良机。”

  几年前我引用“在冬天前赶到”的话讲道时,附近医学院的一位学生来听道。散会后他回到宿舍里,“在冬天前赶到”这句话,不停地在他的脑子里盘旋。他想:我母亲病重,我许久没有写信给她,也许今天晚上我应该写一封长信给她。他写了这信,在深夜跑到街道上投在邮箱里。次日在上课的时候,有人把电报送在他手中,他拆开来看,电报说:“你的母亲病重危殆,立即回家。”他即夜赶乘一列火车,再转乘第二列火车,到了终站,再乘汽车回到家里。他跑到楼上母亲的卧室,幸好母亲仍是清醒,看见了他,她脸上露出喜乐和满足的微笑。这微笑,叫他看见之后永远不能忘记。母亲知道儿子回到,便安然与世长辞。在她的枕下珍藏着的,正是那封长信,这信好像牧师给信徒辞世时吃的圣餐饼,在她辞世前给她带来无限的安慰。他日后看见我,对我说:“感谢你‘在冬天前赶到’那篇讲道,我要毕生为它在我身上的效果而欢欣。”

  耶稣在客西马尼园请求彼得,雅各布和约翰与祂一同儆醒,自己稍往前行祷告。怎知祂两次回到门徒那里,他们都睡着了,便问彼得说:“为什么你们不能同我儆醒片时呢?”当祂第三次回来看他们的时候,他们还是睡着了,便满心忧愁地对他们说:“现在你们继续睡觉安歇罢。”雅各布是十二门徒中第一位为耶稣牺牲性命;约翰为耶稣的缘故被囚在拔摩岛上;彼得为耶稣而被钉在十字架上。但是他们永远再没有在耶稣悲伤已极之际,与祂一同儆醒的机会。这是一去不复回的机会。有人告诉你某某人去世了,你说:“这绝不可能!我昨天还在市场跟他会过面。”不错,他昨天是在市场里,但是如今你永远不能再在市场里看见他了。对的,你计划要做一件事,要对某人说一句感谢的话,要帮助一位在苦难中的朋友,或是要纠正一桩不良的行为。那都是很好的计划,可惜你一拖再拖,迟不动手,机会错过了,人去楼空,你只听闻“继续睡觉安歇罢!睡觉!睡觉!睡觉!永远睡觉!”的声音,是良心责备的声音。

  (三)呼唤来跟从祂的声音

  我听闻比上述更恳切、更柔和、又更满带思念的声音,就是基督呼唤人到祂跟前来的声音,呼唤他们在冬天前到祂那里去。想起当日耶稣在加利利海边呼召安得烈、彼得、雅各布、约翰,又呼召坐在税关上的马太,我深愿读者和我自己都能在场听闻祂的声音。祂的声音必定是满有慈爱,满带权力,又诚恳和急不容缓的声音,叫他们听了便“舍下了一切,来跟从祂。”

  最能吸引人注意力,最能引人入胜的话,莫过于谈论永生的话。为此,当圣灵邀请人到基督跟前来得着永生的时候,祂绝不会说:“明天来罢”,却总是说:“今天要来”。你若能在圣经中找到圣灵说:“你明天要归信耶稣”,我这位牧师便要离开教堂的讲台,永不再在此讲道,因为我无道可讲。是的,圣灵总是说:“今天!”“现在就是上帝悦纳人的时候”,“现在就是上帝拯救人的日子”,“你们若在今天听闻上帝的声音,就不要硬着你们的心”,“要趁着还有今日”,不可延误!

  为什么到基督面前得着永生是这样急不容缓,不能稍为犹预的事呢?我可以提出最少两个理由:

  第一,人的生命无常,是不可预知的。你们都知道戴维与乔纳单最后一次会面时,戴维说:“我离死不过一步”。人人都是离死只有一步,人的生命,就是这样无定。有一位拉比(犹太教的牧者)常对人说:“你们应当在死前的一日悔改”。他们说:“拉比,我们不知道那一天要死。”拉比回答说:“这样,你们必须今天悔改”,这就是说:在冬天前赶到!

  第二,基督向人呼唤的时候,总是说:今天要来,祂绝不会说:明天来罢。为什么耶稣总是说今天呢?因为到了明天,你的心境,你的心情,你的心思,你的志趣,和你心灵的趋向,你一切的一切,都可能改变了,与今天完全不同了。人的心灵也有“合时”和“不合时”的分别。一次,有人请我去找他的弟弟来信耶稣,他说:“趁我弟弟的心仍是很柔软的时候。”对的,今天有一个人听我这篇讲道,他感觉满有意义,很受感动,很容易被劝服来接受基督,进入永生之路。可是,这人若一旦拖延搁置,不肯当机立断,只说:“今天不方便,今天晚上也不能作决定,等待明天罢。”一周过去,一月过去,一年也过去,这人再来听我这同一篇的讲道,却完全无动于中,因为他的心灵已像石头那么冰冻。我呼召人来悔改,来信靠耶稣,对有些人来说,就像这教堂墙壁和地板的大理石,毫无感觉,绝无反应。啊!假如这教堂的石块能呼叫,梁栋能诉说,它们要见证许许多多曾在这里几乎接受耶稣为救主的人,却因为迟疑不决,今天已经远离上帝的国,可哀之至;就是因为耶稣说:今天!他们却回答说:明天!

  明天,明天,明天,在引入永远死亡的路上,挤满了没有果断能力,因循耽误的人。我要再把使徒保罗的话,重说一次:“在冬天前赶到”。当我说这话的时候,人人的理智和良心也要说:在冬天前赶到;耶稣基督自己,圣灵,全本圣经,和一切已经接受耶稣的人,一齐同声说:在冬天前赶到!

  要在夏天的炎热消退之前赶到!

  要在秋风把树叶吹落净尽之前赶到!

  要在山顶积雪,溪水冻结之前赶到!

  要在你的心灵冰冷,渴望亲近上帝的诚意消失之前赶到!

  要在你的生命结束,在你要向上帝给你一切恩惠交账之前赶到!

  要在冬天前赶到,及时赶回到上帝这里来!

  要在生命的任何阶段(年幼年轻年老)中赶来!

  赶来!赶来!赶来!亲爱的朋友们,要在冬天之前赶到,阿们。


□ 本书版权所有---何汉从

心雨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