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封 面】【目 录】【下一页】 中国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网  
第二十章 复临信徒信心的峰顶

第二十章 复临信徒信心的峰顶——“即或不然”的信心

  翻开经文汇编、或圣经词典的“假”字,可以看见圣经里面提到假神、假基督、假先知、假弟兄、假预言、假道理、假见证、假善等等。有真便有假,信心也没有例外。保罗论到提摩太,他母亲和他外祖母的信心,是纯真的信心,是没有丝毫假冒的信心;这是复临信徒在末世时代最需要培养的,因为这种信心乃是获得上帝喜悦的信心(希伯来书十一章),更是使我们胜过世界的信心(约翰一书五章)。

  圣经提及信、信心、信靠、不信、小信等字眼,不下一千次,可见上帝多么重视人的信心,我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可是耶稣说了一句十分感叹的话:“当人子来临的时候,祂会在世上找得到这种信心吗?”(照原文直译)

  耶稣这一句话,很明确地显示在祂复临的时候,世界上必定有其它种类的信心,是与祂心目中的信心大不相同。我们且看看现时代,二十一世纪基督教界里面,有什么在耶稣心目中视为大不相同的别类信心。

  有一位学者指出今时代基督教界里假冒的信心,具有三个特征:

  (一)信心变成了一种技术,其实是挂上了基督教牌子的幻术。这技术包括一些秘密的口诀、咒语、或一些宗教的仪式。假如你学会这一些信心的技术,你便有能力去操纵上帝,你可以驱使祂超自然的神力。你呼风唤雨,上帝便依从你的意愿而行。换句话来说,上帝变成了世人的差役。

  一位灵恩运动的领导人说:“你信靠你自己的信心吗?”这就是把信靠的对象从上帝身上转移到自己身上来。

  (二)今日基督教界里面许多从事“信心治病”的人,都相信在人的脑子里面,有上帝治病的能力,所以人可以借着信心,随从己意去使用这种能力,治愈一切疾病。这种想法,是人要跟上帝分庭抗礼的想法。耶稣虽然身为上帝的儿子,祂在忍受极大苦难的时候,甘心乐意地说了三次:“父阿,只要照的旨意。”

  (三)这位学者用很不客气的词语批评这些妄用信心的人,称他们为“自专自大僭越上帝权限的宗教骗子。”在电视或在巨型球场上举办的信心治病,主持人宣讲的口吻,处处叫人感觉只要他们发号施令,上帝便得唯命是从;上帝不是主,他们才是主。这些人更在证道和著作中讲论健康之道和致富之道。

  说到宗教骗子,我便想起一个自身的经验。我在澳洲的时候,有一位以信心治病著名的牧师从美国到雪梨市来,在一个巨型球场举办信心治病大会,我被好奇心驱使去赴会。一切的布局安排得十分紧凑,晚上七时半开会,呈献十分动人的节目,多项的音乐和见证,随着是冗长讲论信心治病的证道。到了九时许,主讲人召请一切有病患想得医治的人到讲台前来,每晚都有数以百计的病人步上台前。牧师雇用一大队助理人员,他们把病人分为两组:第一组是那些真正病入膏肓的病人,人数不太多。他们被亲人掺扶到讲台前、助理人员便把他们带到一间房子里去,并对病人说:现在时间已经晚了,牧师正在帮助数目众多的人要得到信心的治疗,请你们先回家去,明天晚上,再依时来。

  第二组病人是什么样的病人呢?医生护士们都知道,到医院或诊所来的病人,许许多多只是患轻微的疾病,其中不少更是自己以为有病,是心理和精神上不正常的现象,而不是真正患病。这第二组的人,听了信心治病的讲道,心情兴奋至极,十分相信牧师能行一个神迹,把他们治愈。在极度神秘和紧张的气氛中,牧师把手按在他们头上的时候,他们便立时感觉已被治愈,大叫哈利路阿!大呼赞美主!事实上,这不过是肾上腺大量的内分泌使人兴奋所致。

  明天晚上,第一组人中,有些人回来,却是跟昨天晚上一样,得不着丝毫的帮助。

  我有一位朋友,他是警察,身体十分魁伟,他也受好奇心所驱使,便到讲台前,在第二组人的行列中,面向着牧师前行。在他前面是一位弱不禁风的妇人,当她走到牧师面前的时候,心情过度兴奋便晕倒在地上。想不到牧师竟然不理会她,任由她躺在地上,反而走到警察面前要按手治他的病。我这位警察朋友是位脾气很坏的人,便伸手要打牧师,但是站在牧师身旁保护他的几个打手立时把警察抱走。

  过了几天,雪梨日报登载一则新闻,报导这位牧师已被驱逐出境,澳洲政府不准他再回来,因为他从听众中获得了一大笔款项,违犯了澳洲法律。

  我们可以想象得到许多第一组的病人,因这些所谓凭借信心治疗的骗子而失望,甚至失去信靠上帝的心。我们更应该知道一件事,当日耶稣在世行神迹治病的时候,祂并没有医治犹太国所有的病人。照样,在上帝的计划中,虽然祂在今日仍然施行神迹治病,但同时也有许多人死在疾病之中。今日尚未曾到达上帝擦去人间一切眼泪的时候。

  我知道有些主持信心治病的人是遵照圣经的原则行事的。但是要小心,世上宗教骗子,却仍比比皆是。我也深深相信上帝今日仍在世界上施行神迹医治疾病,因为祂借着使徒雅各布对我们说:“你们中间有害病的吗?他应该请教会的长老来,他们可以奉主的名用油抹他,出于信心的祷告,要救那病人,主必叫他起来。”

  “主必叫他起来”一语,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圣经评注说:“若把圣经其它关于信心治病的经节比较一下,如哥林多后书十二章保罗三次恳求上帝医治他的病,上帝却没有医治他,也许‘主必叫他起来’这句话,在雅各布的心目中,应作如下的解释:‘假若上帝知道治愈他,对他是最好的安排,主必叫他起来’。因为在圣经中有些最爱上帝的人却没有得到祂的治愈。”至是,就让我们进入本文讨论的主题——信心吧。

  本文开始时,曾引述耶稣所说一句十分感叹的话:“当人子来临的时候,祂会在世上找得到这种信心吗?”

  这种信心是什么样的信心呢?耶稣说及那句感叹话之前,讲了一则比喻,要帮助信徒继续不断地祷告,不可因为得不着上帝立时的答应,便灰心起来,不再祷告。这比喻说:“某城里有一个法官,他既不敬畏上帝,也不尊重人。那城里有一个寡妇常常去见他,请求他主持公道,制裁她的冤家。这个法官一直拖延,但后来心想:我虽然不敬畏上帝,也不尊重人,可是这个寡妇不断地烦扰我,不如为她伸冤,免得她经常上门,纠缠不休。”耶稣接着说:“你们听听那不义法官所说的话罢!难道上帝不会替那些日夜向祂求援的子民伸冤吗?祂会迟延援助他们吗?我告诉你们,祂一定尽快为他们伸冤。可是,当人子来临的时候,祂会在世上找得到这种信心吗?”

  这种信心,就是那位寡妇的信心。她虽然多日来求法官,却一直没有得着什么帮助。但她还是天天来求,天天相信终久必得伸冤。她一点也没有灰心,也没有疑惑,这是圣经提示的第一种信心。

  圣经又提示另一种信心,可以称之为峰顶的信心,至高无上的信心,是复临信徒必须要培养的信心。为什么又称之为“即使上帝不救我们”的信心呢?请看下面的经文:

  尼布甲尼撒王造了一尊高九十呎,阔九呎的金像,立在巴比伦省的杜拉平原。他召集全国各地的总督、行政首长、省长、谋士、府库官、审判官、司法官和各省的官员,一同来参加这像的奉献礼。于是全国的显要都齐集一处,站在这尊宏伟的金像面前。传令官大声宣布说:“各国各族的人民,这是王所颁布的命令:你们一听见乐声奏起,就要俯伏在地敬拜尼布甲尼撒王的金像。任何人胆敢违抗,必立时遭抛进洪炉里。

  随即乐队开始奏乐,在场的人都俯伏在地,向那像下拜。当时,有几个迦勒底人走到王面前,控诉一些不肯向像下拜的犹太人说:陛下御旨规定,当乐队奏响音乐时任何人若不俯伏敬拜金像,就必要处死。可是现在沙得拉、米煞、埃布尔尼歌这几个陛下委派管理巴比伦事务的犹太人竟然违抗圣旨,不肯拜陛下所立的金像。

  尼布甲尼撒王勃然大怒,立即命令人把沙得拉、米煞、埃布尔尼歌带来,质问他们:沙得拉、米煞、埃布尔尼歌,你们真的拒绝跪拜我的神,又不肯敬拜我所立的金像吗?我再给你们一次机会,音乐奏响时,你们若俯伏敬拜这像,我就饶了你们;不然,就必立即将你们抛进洪炉里。看看那时还有什么神能够拯救你们?

  沙得拉、米煞、埃布尔尼歌回答说:陛下,臣仆毋须回答您的问题,我们也不忧虑这种遭遇。倘若我们真的被抛进洪炉里,上帝必能拯救我们脱离险境,即或不然,陛下也当明白,无论如何,臣仆绝不事奉陛下的神,也不敬拜陛下所立的金像。 (但以理书三章当代圣经译本)

  “即或不然”,概可想见这三位希伯来的青年人能以攀到信心的额非尔士峰峰顶,这一句话,很明显地含有下列三个重要的意义:

  (一)他们知道上帝若要拯救他们,对祂来说,易如反掌,祂一定办得到。他们深知自己所事奉的上帝,是全能的上帝,不是一个软弱没有能力的神。

  (二)他们知道上帝无所不知,为着他们最大的好处,祂有决定不拯救他们的可能。所以他们乐意任由上帝安排,任由祂作最后的决定。

  (三)他们不忧虑后果,决心向祂尽忠到底。是的,他们知道上帝有拯救的能力,也有决定不拯救他们的可能。就算上帝不施行拯救,他们也要至死忠心,事奉上帝。

  这就是信心,这就是耶稣所说的“这种信心”。“这种信心”的基本原素就是忠心。以诚心或尽忠于上帝来建立的信心,是像盘石那样坚固。反之,一个信徒若苦苦强求神迹去建立信心,那种信心是全无根基的信心,根本说不上是信心。

  新约圣经的人物,也有“即或不然”的信心,使徒保罗便是一个好例证。他有一种肉身感受的痛苦,他称之为“肉体上的一根刺”,这痛苦十分剧烈难受,他称之为“魔鬼的爪牙”。他没有说明这根刺是什么, 怀爱伦夫人认为这是他的眼疾。他曾三次求上帝把这根刺拔掉,就像耶稣在客西马尼园里三次求天父把苦杯拿走。上帝按着祂无穷的智慧没有把苦杯拿走;照样,上帝也没有把保罗肉体上的那根刺拔去。保罗说了几句表现“即或不然”信心的话:

  但是上帝对我的请求只说:我的恩典足够你用。你软弱无能的时候,就反显出我是能力浩大的了。主既然这样说,我就欢欢喜喜的坦白承认自己的软弱,好叫基督的能力更能覆庇我。因此,我虽然多有软弱,又屡次遭受凌辱和逼害,遇到不少艰辛和困苦,我仍是觉得快乐,因为这一切都是为主受的。我软弱无能的时候,正是我靠主刚强的时候!

  这和耶稣说“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的意思”相同,把“即或不然”的信心表露无遗。

  保罗和耶稣的信心给我们带来多项属灵的启示:

  (一)耶稣说:你们在世界上会遭受苦难。今日许多基督教领袖宣讲信徒不会有病痛或苦难,是不符合圣经的教导的。

  (二)我们在抵受苦难的时候,应该像保罗和耶稣那样向上帝陈诉,祈求(诗篇满纸都是人向上帝陈诉和祈求)。

  (三)我们应该知道神迹之所以为神迹,就是因为神迹是“例外”,而不是司空惯见的事。天天照例发生的事,就不是神迹了。当我们遭受苦难的时候向上帝求助,祂没有立时答应,不要以为祂不理睬我们。原来我们人类只能看得见又细小又狭窄的范围,独有上帝能窥全豹,所以我们便需要培养信靠祂的心。祂应许万事互相效力,叫爱祂的人得益处。

  (四)“即或不然”的信心,叫我们知道虽然上帝没有依照我们的意愿行事,祂却无时不是与我们同在,共尝我们的苦难;祂应许永远不会丢弃我们,也不会撇下我们。祂的恩典永远与我们同在,这恩典足够我们使用,从不缺乏。

  “即或不然”、“即使祂不救我们”、“就算上帝不拯救”

  “即或不然”,这一句语,翻译得很好。另一中文译本,把这段经文的上文下理,和字里行间的含意完全表达出来:“即使祂不救我们”(现代中文译本修订版)。其意思乃是说:“就算上帝不拯救我们,就算上帝任由我们被洪炉里的烈火烧死,我们也要向祂尽忠到底,绝不会事奉外邦的假神。”

  再把“即使祂不救我们”这句话应用在我们复临信徒不幸的遭遇上,这便是说:“就算车祸,横祸杀死了我的儿子,亲人;就算医师说我的癌病业已蔓延,就算我失业破产;就算我凄惨面临婚姻破裂……我还是要向上帝忠心到底!”这就是信心,这更是信心的巅峰。

  最近披阅全球总会寄来一份刊物,其中一篇文章的题目是:“你的信心足够吗”?作者出生在本会信徒的家庭,从孩童到年轻,直至年长的岁月中,熟悉上帝答允信徒祷告的真实故事,就如在农产丰富的加里福尼亚州的农村里,有一位忠心纳十分之一的信徒,在庄稼快要收获的时候,突然看见田间有一大群甲虫,深知数小时之内,甲虫将要把全部庄稼吃尽。他的小女儿对他说:“爸爸,你一直忠心献给上帝你收入的十分之一,为什么不求祂把甲虫赶走呢?”父女二人便在田畴之中跪下求上帝照祂在玛拉基书三章十一节所应许的,保护他们的庄稼。祷告完了,他们睁开眼睛,看见几只黑鸟从天而来,降落在甲虫的中间。继有一群一群又一群的黑鸟像一阵阵的乌云,遮天盖地而来,降落在甲虫中间,几分钟后便全都飞走,没有留下一只甲虫在田里,全被黑鸟吃尽。这位农夫的庄稼毫无损失。

  我在教会中主持查经班时,很喜欢引用本会英文最畅销书“你的圣经与你”其中一个真实的故事,藉以培植青少年人的信心。该书作者叙述一九三一年非洲大陆蝗虫灾害十分惨重,政府大力救助饥民的时候,蝗虫所经之处,没有一片青绿的叶子不被吃尽。

  有一信徒,是一位忠心奉献十分之一的农夫,他祈求上帝保护他的庄稼。有几个不信上帝的邻居农夫讥笑他的信心,说他们的神不能保护他们的庄稼,照样,上帝也必不能保护他的庄稼。当蝗虫掠过他们的农区之后,只有这位信徒所栽种的农作物,又青缘、又肥壮,有如沙漠中的一片绿洲。当蝗虫来到这位信徒的田地时,便向左向右绕道前进,毫不吞吃这位信徒的庄稼。这广大灾区的农田霎时之间变成一块焦土,焦土中间却留下一片绿洲,吸引远近居民,纷纷到此来观看这一片藉神迹得保全的田土。

  此外,更有一位信徒,当冰雹毁坏广大农区的时候,他恳切求上帝保护他田间的作业,便得以丝毫不受毁损。更有信徒患上必死的癌症,全体教友为他举行整夜禁食祷告,得到上帝答允,立即痊愈,医生为之大惑不解。

  上述甲虫、蝗虫、冰雹、及癌病等事例,都是近代上帝答允信徒祷告,施行神迹,与圣经记载的许多神迹相类。上帝答允信徒祷告,叫我们的信心加增,这是无可置疑的。但是上述“你的信心足够吗”一文中,提出一个或许是更重要的问题:假如上帝本着祂无穷的智慧,不按照我们的意愿答允我们的祈求,我们有没有足够的信心继续忠心事奉上帝,继续信靠祂,继续乐意照祂的旨意而行呢?这就是达到巅峰的信心,与为饼而来的信心有天渊之别(其实为饼而来的信心根本说不上是信心)。

  该文更探索另一些问题:假如你一直忠心献上十分之一,竟然破产、破财,你的信心足够应付吗?假如你刻己牺牲把儿女送到教会学校受教育,待得他们成年后,竟叛离上帝,甚至对你忤逆,你的信心足够应付吗?医生说你的病症没有治愈的可能,你的信心足够应付吗?你所爱的人忍受剧烈的疼痛,至终药石罔效而卒,你的信心足够应付吗?

  希伯来书十一章被称为“信心之章”,这章圣经的内容大部分描述挪亚、亚伯拉罕、撒拉、摩西、基甸、戴维和许多伟人的信心,他们经历极大的艰辛却得着上帝神迹救助,以喜剧作为他们的收场,他们都是“因着信”而得到胜利,他们的信心是足够应对任何遭遇的信心,自然不在话下。这章圣经末后的小部分却是对任何遭遇具应付裕如的信心者的写照。有不计其数信心达到巅峰的人物,他们在许多世代中“遭受戏弄、鞭打、捆锁、囚禁和各种磨炼;他们被人用石头打死,被锯锯成两截,受威迫利诱,丧生刀剑之下;更有些人披着绵羊和山羊的皮,四处奔跑,受尽贫乏,痛苦和虐待;他们在荒漠崇山之间,巨穴小洞之内,漂流无定”(希伯来书十一章卅六至卅八节,当代圣经译本)。

  这些在我们看来是以悲剧收场的伟人,保罗说他们还没有得着所应许的,上帝赞赏他们“足够”的信心,就是“即或不然”的信心,为他们预备了“更美的事”。亲爱的读者,这为我们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信徒,是绝妙佳音。因为保罗说这“更美的事”,也是为我们复临信徒所预备的。

  用两节圣经作为本文的结论,也许是十分合适的。第一节是本书第二十四章详细讨论复临信徒与人生的苦难引用耶稣给门徒临别赠言说的一句话:“你们在世上会遭受苦难”,这就是说我们信靠耶稣的人,会在人生的途程中遭受患难和痛苦。第二节圣经是使徒彼得语重心长,畅论苦难的话:“亲爱的弟兄姊妹,那如火一般的熬炼临到你们的时候,不要惊奇惧怕,以为发生了什么非常的事。反倒要欢喜快乐,因为你们落在磨炼之中,便是与基督一起受苦了!当祂带着荣耀显现的时候,你们就可以和祂一同欢喜快乐(彼得前书四章十二、十三节,当代圣经译本)。

  使徒彼得对熬炼信徒的苦难,有十分深切的了解。在他的想象中,耶稣第一次降生到世上来的主题,就是受苦。这就很符合以赛亚五十三章的描述,说耶稣“被藐视,被人厌弃,多受痛苦,常经忧患,背负我们的痛苦,被上帝击打苦待,为我们的过犯受害,为我们的罪孽压伤、受刑罚、被鞭伤、受欺压、在受苦的时候不开口,像羊羔被牵到宰杀之地,被夺去、被剪除、受痛苦、作赎罪祭,将命倾倒,以致于死,被列在罪犯之中,耶稣为我们所受的,是何等苦痛的人生!感谢主!

  在彼得的心目中,耶稣第二次降临到世上来的主题,却是极大无比的权能和荣耀,因为耶稣好几次谈说祂要有大荣耀驾着天上的云降临,坐在荣耀的宝座上。为此,彼得强调两个字,“一起”(与基督一起受苦)和“一同”(与基督一同享受祂复临的荣耀)。现代中文译本修订版把“一起”和“一同”的观念译作“分担”(也有分享之意),很合原文的字义。

  我们复临信徒在抵受今生苦痛的时候,这与基督“一起”或“一同”受苦的观念,对培植我们“即或不然”和足够的信心,有极大的帮助,这是从人的观点来说。

  先知戴维却从上帝的观点,给我们指明“即或不然”信心的可贵。他用“我虽然行过死荫的幽谷”来形容他人生中所经受的苦难,他却能畅言上帝在他的身旁,用牧人的杖和竿保护他、安慰他。上帝更用油膏抹他的头,叫他的福杯满溢。上帝使他感觉自己的一生一世都有天来的恩惠和慈爱陪伴着他。换句话来说,上帝是在死荫幽谷的路程中,与戴维“一同”受苦。

  信心的培植

  我和内子有两个女儿,她们在家中住了二十四年才结婚。她们离家的时候,当然有不舍之意,幸而她们的住所和我们的很靠近,每周总可以见面三四次。有时两三天不见面,也不至有如隔三秋之感,而且电话给我们有通讯的方便。我常常这样想:上帝爱世人,祂是我们在天上的父亲。祂必定大有与祂的儿女面对面谈心的愿望,却因罪的障碍,不能如愿以偿,我想祂一定为此痛心不已。读者记得摩西想见上帝的面,上帝忍痛地说:“你不能见我的面,因为人见我的面就不能存活”,你想上帝是多么的难过。

  为要培植我们的信心,为要帮助我们与上帝建立密切的关系,上帝赐给我们应有尽有的启示,就是圣经。研读圣经是把供给信心增长所需的营养带进信徒的心灵里面。此外,上帝更赐给我们祷告的特权,祂是一位爱听人祷告的上帝。在信徒的祷告中,求上帝给我们物质上的需要或求祂为我行事,应当只占小小的一部分。我们祷告的主要部分,应该是与天父谈心, 怀爱伦夫人说得十分好,“像与朋友谈心一样”。愈多与上帝谈心,信心便愈增长,不难到达最高峰——“即或不然”的巅峰。

  在结束本文的时候,笔者要强调一项十分重要的真理。本文开始时所引述耶稣所讲比喻中那位在长期间来恳求法官为自己伸冤的寡妇,是我们复临信徒的好榜样。耶稣要我们效学她毫不灰心的精神。尽管那位不义之官不理睬她,她却天天前来恳求。耶稣在此更用一个极度强烈的对照,把一个满怀自私,不公平又不公义的法官与我们信奉这一位仁爱为怀,又公平又公义的上帝作个比对。所以若是上帝本着祂无穷的智慧,更是为了我们的好处,不按照我们的意愿答应我们的祈求,我们应当存着“即或不然”的信心,也就是本文所论述“足够的信心”,更就是“愿的旨意成全”的信心,常常祷告,恒切地祈求。


□ 本书版权所有---何汉从

心雨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