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上一页】【封 面】【目 录】【下一页】 | 中国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网 |
第二十二章 复临信徒得救的保证(二) | |
甲、从上帝性格而得的保证
有些复临信徒缺乏自身得救的信念,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充分认识天父上帝“热爱”罪人的性格。英文詹姆氏圣经译本有一个字,用了四十二次,中文和合译本把这个字译为多个不同的词语。这个字的原意,是分担别人的痛苦,所以笔者采用“热爱”这一词语,希望能包含中文译本多个不同的词语,如怜恤、怜悯、哀怜、可怜、慈怜、慈悲、悲悯和“就动了慈心”等等。 这一个字,被提出四十二次,有多次是描述上帝和耶稣对罪人的“热爱”。当然,读者也许已经分别地读过下列描述上帝“热爱”罪人的章节,但是笔者还是恳请读者把这些经节一口气读完,深信必能更充分认识天父和耶稣的大爱,因而得着自己得救的保证: “他们的心向祂不正,他们不遵守跟祂立的约。然而,上帝怜悯祂的子民,祂赦免他们的罪,不灭绝他们。”诗篇七十八篇卅七、卅八节 “我们不至于被消灭,是出于耶和华诸般的慈爱。因着祂的怜悯,我们不至断绝。”杰里迈亚哀歌三章卅二节 “主啊,是有怜悯有恩典的上帝,不轻易发怒,充满了丰盛的慈爱和诚实。”诗篇八十六篇十五节 “上帝行了奇事,祂有恩惠,充满了怜悯。”诗篇一百十一篇四节 “我的上帝阿,人们要述说的良善,歌颂的公义。耶和华有恩惠、有怜悯,祂不轻易发怒,满有不改变的爱。”诗篇一百四十五篇七、八节 “耶和华他们祖先的上帝不断地派遣先知去警告祂的子民,因为祂仍珍惜他们。”历代志下卅六章十五节 “上帝虽然使我们忧愁,祂却仍旧要照祂诸般的慈爱向我们施怜悯。”杰里迈亚哀歌三章卅二节 “上帝阿,还有什么神能够跟相比,赦免了劫后余生的子民,又不长久怀怒,喜爱施恩惠,再一次以仁慈待我们,将我们的罪孽踏在脚下,又将我们一切的罪投于深海。”弥迦书七章十八至十九节 请读者看看耶稣在世界上传道时“热爱”罪人的表现: “耶稣周游各市镇乡村,在各会堂里教训人,并治好民间的各种疾病。当祂看见一群群的人,就怜悯他们,因为他们困苦流离,像没有牧人的羊群一样。”马太福音九章卅五、卅六节 “耶稣出来,看见许多的人,就怜悯他们,治好了他们的疾病。”马太福音十四章十四节 “有一个痲疯病人来到耶稣跟前,跪下来求祂说:“只要肯,能够使我洁净。耶稣动了慈心,伸手摸他,说:“我肯,你洁净了罢。大痲疯立刻离开了他,他就洁净了。”马可福音一章四十至四十二节 “耶稣来到城门口,刚好一队送殡的行列出来,那死者是一个寡妇的独生儿子。耶稣看见那寡妇,心中充满了悲悯,就对她说:不要哭!然后上前按着抬架,抬的人就站住。耶稣说:年轻人,我吩咐你起来!那死人就坐起来,并且开始说话。耶稣便把他交给他的母亲。”路加福音七章十二至十五节 耶稣讲一个比喻,描述上帝对罪人的“热爱”。祂说:“天国好像一个王,要跟他的臣仆结账。 侍卫把一个欠王一千万圆的人带到王面前。因为这个人没法还债,王就下令把他卖作奴隶,连他的妻子儿子和产业,也要全部卖清还债。那人向王跪下哀求说:请宽容我罢!我一定把一切债务还清。王动了慈心,免了他的债,并且把他释放了。”马太福音十八章廿三至卅七节 耶稣所讲最脍炙人口的浪子比喻中,形容上帝和耶稣对罪人的“热爱”,说:“浪子起来走往父亲家去,当他离家还远,父亲望见了他,就充满爱怜之心,跑去紧抱着他,不停地与他亲嘴。”路加福音十五章(上列经文都有“热爱”一词) 笔者一口气书写上列表达上帝对世人“热爱”的经文,心中感觉有一阵无法形容的热力(比温暖热得多)充盈在心灵里。有这样“热爱”我们的上帝,我们怎能没有得救的保证?为要避免误解,笔者在引述上列描述上帝“热爱”的经节之后,也应该把上帝的另一重要性格相提并论,免得有人视上帝为纵容姑息和溺爱孙儿的祖父(我也许是一个这样的祖父)。要知道圣经也强调上帝是一位忌邪的上帝,祂万不以有罪为无罪,因为祂的另一重要性格,就是公义。 乙、从耶稣而得的保证 上帝本着祂对世人“热爱”的性格,便差遣自己独生的儿子耶稣到世上来。耶稣在世上三十三年的工作和成就,为我们带来了得救的保证。 首先,在祂受洗和禁食后,圣灵引导祂到旷野去跟撒但面对面作短兵相接,一决雌雄的战斗。一位新西兰的神学家说: “耶稣要根治人类的罪病,就得先行打败撒但,打破撒但控制人类的权力。罪人被关在撒但国度的监牢里,耶稣的责任是要把罪人带进上帝的国度来。” 在旷野这场战斗中,撒但一败涂地,便叫耶稣从此所向无敌,百战百胜。耶稣说:“我靠上帝的灵赶鬼,证明上帝的国已经来到你们中间了。我也已经把壮士捆绑起来了。”耶稣看见撒但像闪电般从天上坠落,就是说他的大势已去。当然,耶稣还没有把他治死,所以我们世人仍然受到他的扰害。但是耶稣已经击破了撒但的权势,叫他苟延残喘,等待被抛进硫磺火湖里受永死的刑罚。为此,我们信徒得救的保证是千真万确,无庸置疑的。 路德马丁和另一位领导改正教运动的卡尔文,把耶稣的三重身份,大加发挥,简述如下: (一)先知。先知是上帝的发言人,耶稣知道自己有先知的身份。祂指着自己对经学家和法利赛人说:“看阿,现在有一位比乔纳更大的在这里。”一切的先知是替上帝说话的人,从上帝那里得到要说的话。耶稣本身就是上帝的话,所以祂比一切的先知都大。 (二)祭司。在旧约时代,只有利未支派作祭司的,才有赦人罪过的权力。耶稣属犹大支派(一切君王都是从犹大支派而出),所以当祂对瘫子说:“你的罪赦免了”,经学家和法利赛人不禁怒形于色,说:“除了上帝之外,谁能赦罪呢?简直是狂妄干犯了上帝!”耶稣施行神迹医好瘫子,证明祂有赦罪的权柄。 希伯来书强调耶稣在十字架上作成了赦罪的大工,然后直到今日仍不停地在天上的圣所为我们施行赦罪的工作。怀爱伦先知在历代愿望书中写了一句极为精采的描述:“祂本身是祭司,祂本身也是受害的牺牲者。” 为叫我们有确实得救的保证,使徒保罗下了一个结论,说:“耶稣有着永不更改祭司的职位,所以那些靠着祂进到上帝面前的人,祂都能拯救到底,因为祂是长远活着,为他们祈求。”这就是今日,二十一世纪,此时此刻信徒得救的保证。 (三)君王。天使加百列奉上帝的差遣向童女马利亚宣布耶稣要降生的佳音时,说:“耶稣要为大, 被称为至高者的儿子,主上帝要把祂祖戴维的王位赐给祂。祂要作雅各布家的王,直到永远,祂的国永无穷尽。” 诗篇中的第二,四十五,八十九和一百一十篇被称为王族之诗。新约圣经引用一百一十篇有三十三次之多。耶稣回答大祭司说:“将来你们要看见人子,坐在那权能者的右边,驾着天上的云降临,”就是引用这篇诗。 路德马丁和卡尔文论耶稣这三重身份——先知、祭 司和君王——为信徒的得救,带来最可靠的保证。 有一次,耶稣向一班经学家发一个问题,说:“你们对基督的看法如何?”这班饱学之士竟瞠目结舌,哑口无言。又有一次耶稣向祂的门徒查询:“一般人说人子是谁”? 在耶稣的心目中,信徒对祂所存的观念,极为重要。我们对耶稣若有正确的观念,很有助于获致得救的保证。相信读者还记得有一天耶稣在会堂讲道,众人听了大受感动,那些拿撒勒人却竟说:“祂不就是那个木匠吗?祂不就是马利亚的大儿子吗?雅各布、约西、犹大、西门不就是祂的弟弟吗?”他们便厌弃祂。 希律王相信耶稣是施洗约翰复活的化身。有些人相信祂是伊莱贾,或是杰里迈亚,或是古代先知中的一位。我们看看四福音里,当时的人怎样称呼耶稣,很能发人深省。那个忧忧愁愁离开耶稣不肯跟从祂的少年官员只称祂为夫子,连民众的宗教教师尼哥底母也只称祂为拉比——教师。但是那个生来瞎眼被耶稣医好重见天日的人,却拜祂,并称祂为“主”。马大和马利亚自然而然地称祂为“主”。那位为病得要死的仆人来求耶稣救治的百夫长毕恭毕敬地称祂为“主”。彼得在水面上行走忽然害怕正在要沉下去时不假思索地大叫,“主阿救我”!我们信徒在祷告时也常常称上帝和耶稣为“主”。要知道从亚伯拉罕的时代开始便有了奴隶的制度和阶级的存在。奴隶“主”高高在上,对奴隶严加辖制。奴隶的一切都属于主人,奴隶的命运全操在主人手中。我们作耶稣信徒的人,能以作为祂的奴隶,可说是万分有幸。祂处处为我们的幸福设想,无微不至。祂甚至说:“以后,我不再称你们为我的奴隶(原文是奴隶,不是仆人),因为奴隶不知道主人的事。但我从父所听见的一切,都已经告诉你们了,我是要称你们为朋友。”耶稣对我们信徒这种深厚的恩情,就是我们得救的保证。 上文曾引述耶稣向门徒发出问题:“一般人说人子是谁?”他们回答说:“有人说是施洗约翰,有人说是伊莱贾,也有人说是杰里迈亚,更有人说是古时先知中的一位。” 耶稣听了,便问:“你们说我是谁?” 西门彼得回答说:“是基督,是永生上帝的儿子。” 耶稣大事赞扬彼得的回答,并说彼得的识别力不是出于他自己,却是天父给他的启示。天父亲自启示彼得,说明耶稣是基督。这特别的启示叫我们得着从耶稣而来得救的保证。 基督,这名字的希伯来文字音是弥赛亚。这名字的希伯来文字义是受膏(把膏油浇在头上)者,所以当代圣经译本把诗篇第二篇二节译为“祂(上帝)所膏立的王),很合原文的意思。 耶稣是受膏者,祂被上帝封立有三个职位,前文已提及,兹再简述一次: (一) 先知。耶稣在世人面前代表父上帝。(申命记十八章十五节) (二) 祭司。耶稣升天后,在父上帝面前代表罪人。(撒迦利亚书一章十一至十四节) (三) 君王。耶稣从罪的权势中释放了一切信靠祂的人,更要把他们接进将来荣耀的国度里。 耶稣时代犹太国的宗教领袖仇视耶稣最大的原因,就是祂多次宣称自己的神格:“我与父原是一体”、“看见我就是看见父上帝了”、“天父使人尊敬儿子、像尊敬天父一样”。此外,有一次耶稣对法利赛人和经学家说: “你们的祖宗亚伯拉罕曾欢欢喜喜地仰望我的日子,他一看见了,就非常快乐。” 他们问祂说:“还不到五十岁,见过亚伯拉罕吗?” 耶稣回答:“我确实的告诉你们,亚伯拉罕还没有出生,我已经存在了。” 法利赛人和经学家听闻这话,怒不可遏,便拾起石头要击打耶稣。 为什么?因为耶稣说“我已经存在了”,就跟耶和华上帝向摩西说“我是自有永有的”是同一词语。亲爱的读者,我们所信赖的耶稣原是三位一体真神中的一位,祂给你我得救的保证,是最可靠的保证。祂凭着自己的神格说: “认识天父是惟一的真神,并且认识天父所差来的耶稣基督,这就是永生”,(永生是在现时开始) “凡是天父赐给我的人都会到我这里来。到我这里来的,我绝对不会拒绝他,或丢弃他”, “凡接待我的,就是接待差遣我来的那一位。” 笔者不幸善忘,但是多年前曾拜读过一位本会神学家的论说,一读便不能忘记。他的大意是说:上帝绝对不会叫人归信祂之后,便一辈子过着彷徨、徘徊、犹预不知去向,全无得救保证的生活。这是非人的生活,还比不上酒徒的生活。酒徒尚能知道自己的去向,就是沉迷醉乡,说:“我酒醒了,还要再来多干一杯!”(见箴言廿三章) 有人批评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相信查案审判,所以得不着得救的保证。其实查案审判乃是圣经的要道,圣经提到审判一词,有二百次之多,说明上帝要审判世上的每一个人。读者可从下列几节经文中知道虽然我们必须站在上帝的审判台前受审判,然而借着全心全意信赖耶稣,我们可以获致得救的保证: “上帝所立定的耶稣,要作审判活人和死人的主,” “天父不审判任何人,祂把审判的事交给儿子,” “耶稣是按着公义审判人的主,” “住在爱里面的,就是住在上帝里面。这样,爱就借着我们完全实现了,我们就可以在审判的日子,坦然无惧。” 有这样得救的保证,我们应要诚心感谢上帝这一尽善尽美的安排,专心等候耶和华的大日来临。 保罗深明审判的道理,却有得救的保证。他说:“按着定命,人人都有一死,而且死后还有审判,”他侃侃而说:“我离世的时候到了。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从今以后,有公义的冠冕为我存留,就是按着公义审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赐给我的。”笔者写到这里,喜极而泣,不禁老泪纵横。保罗说出审判,却怀存着多么确实得救的保证,为我们带来极为振奋的佳音! 基督复临安息日会还强调另一项真理,是信徒得救保证的大好消息,就是今天耶稣仍在天上的至圣所里,为我们得救的事工工作。保罗说: “我们有这盼望,正像灵魂的锚,既可靠、又牢固,一直通入天上圣所的幔子里面。耶稣又为我们作了先锋,先到了那里,早已成为与麦基洗德同等地位的永远大祭司,替我们先进入幔子里面。 “所以凡靠着耶稣亲近上帝的人,耶稣能把他们拯救到底。因为祂是永远活着,替他们求告上帝。” 亲爱的读者,我祈求上帝借着祂的话,为你带来得救的保证,阿们阿们。 本文大部分资料来自安德烈大学一位神学教授,特此致谢。 |
|
|
□ 本书版权所有---何汉从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