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封 面】【目 录】【下一页】 中国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网  
第三十三章 复临信徒的人际关系(二)
饶恕是什么?

  下面是我的一则日记:

  今天我参加两个婚礼,都是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华人教友的婚礼。我和这两起婚礼的家人很熟悉,第一个婚礼由我主持福证,新郎父母卅一年前的婚礼,也是我主持的福证。在婚礼前等候的片时,我看见新郎叔父的女儿,她是一位在我服务的教会中长大的好青年。我问她说:你的父母今天要来赴侄儿的婚礼吗?她说:他们都不会来。原来新郎叔父和他的父亲,虽是同胞兄弟,却多年结仇相恨。两人每安息日都到教堂敬拜上帝,又彼此住在步行几分钟的近邻,却是老死不相往来。他们那住在大儿子家里的老母亲,实堪令人表示同情与怜悯的。

  这两个婚礼同时举行,所以我只能赴第二个婚礼的喜筵。在喜筵中我数一数那些住得不远,应当来赴婚礼的同父母亲生的同胞家人和他们的眷属,这些近亲缺席者不下三十人,他们都是自称爱上帝切望到天国的信徒,却对亲人敌忾同仇,结下不共戴天的仇恨,太可哀可惜了。

  这是很可悲的复临信徒不饶恕人的实例。许多牧师都知道时常在教会里几个信徒之间有血海深仇,却一同到教堂来敬拜上帝,在教堂中彼此回避。有些人宁可到别的教会聚会,避免彼此怒目相视,却一点没有去解决这不肯饶恕人的软弱。

  不久前,我居住地区的联合会会长致函给联合会的每一位复临信徒。联合会会长是我们属灵的牧者,十分关怀信徒灵性的健康。我读过这信以后,深受感动,兹特摘要录出,以与读者分享:(他曾当过教会牧师多年)

  我们常常因耶稣的公义把我们从罪中拯救出来而赞美上帝。祂不单止饶恕我们在过往所犯的罪,祂更是不断地饶恕我们每天向祂祈求赦免的罪过。在我们的教会里,有许多十分虔诚的信徒,毕生在教会里事奉上帝,在各方面用财力物力支持教会。

  但是可惜在这些人中,我深知道他们不停地在犯不可赦的罪,因为他们不肯饶恕别人的罪。耶稣说:“你们若不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不饶恕你们的过犯”,这就是不可赦的罪。

  我多次看见信徒不肯彼此饶恕,把教会分裂了。我多次看见离婚的父母,彼此仇恨,使幼小儿女在贫困中生活。我多次看见亲人结怨,老死不相往来。

  我们接受上帝的饶恕,一点不会感觉困难。但是我们转过头来,竟不肯饶恕别人。不肯饶恕人,就是不爱人。上帝绝不会让一个没有爱心的人进入天国。祂既是无条件地饶恕我们,祂便要我们也无条件地饶恕伤害我们的人。耶稣在十字架上将要死亡之时求天父饶恕把祂钉死的恶人,我们便须效法祂的榜样。(节录至此完结)

  不久前,附近一所守星期日大教堂的牧师,在他每天早上的广播说:我可以列举人与人之间彼此伤害的事例,最少有十三项:(一)朋友向你借钱,决心赖债,绝没有偿还的打算,(二)你的父母、教师、上司对你不公平,(三)你受到别人的种族歧视,(四)你是牧师,有位长老或教友处处难为你,(五)骗子叫你投资,丧失银钱,(六)你的丈夫或妻子对你不忠实,(七)和你合作经营的股东存心欺诈,骗了你的钱,(八)你是研究人员,你的上司或同事把你的发现说是他们的发现,(九)医生为你治病,作出错误的诊断,(十)邻居把垃圾抛在你的后园里,(十一)你全心信赖一个人,他却利用你,(十二)你很要好的朋友向你翻脸,反对你,(十三)你成年的儿女跟你决裂。

  也许读者在这十三项事例之外,很容易多加几项,就如小童不幸幼年丧父母,被继父或继母虐待,又或亲人被谋杀。我且援引一个私人的例子,是人际关系中惯见的事。当我父亲在追求我母亲的时候,另一位青年男子也追求她。我父亲似乎占着上风,所以这位男子见自己失去希望,便对她造谣说:妳知道吗?他染有痲疯病!(今日的用语是:他染有艾滋病!)是一种必死的病,没有根治的特效药。

  假如你是上列十六种受害人之一,请问你对伤害你的人有什么样的反应?我自己若要回答这个问题,我要很诚实地说,我最自然最不假思索的反应,不是饶恕伤害我的人,而是要向他报仇、雪恨。英国大戏剧家莎士比亚深明世人的性格,在他剧中一位主角说:“啊呀!报仇雪恨,多么甜密!多么快意!”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英国首相丘吉尔,是当代的大政治家,却是一个死不肯饶恕人的人。他在政坛中当然有许多政敌,其中一位女议员更是他的死敌。一天,在国会辩论中,他骂女议员:“妳真貌丑!”(我们男士绝不可骂 任何女士为面貌丑恶,这是十分不礼貌之举)她深知丘吉尔性喜醉酒,便反骂说:“你那一天不是个醉汉!”他说:“明天早上,我便会清醒不醉,妳却还是一样难看!”你打我一拳,我踢你一脚,互不相让,这是我们罪人生来的本性。

  记得曾读过一位西洋诗人作的一首诗,大意是说:“什么事能叫我得到人生的快乐呢?假如我可以住在一个美丽幽静的小小湖边上,后面园子里栽满了各种美丽的花卉,前园有十来棵大树。白天有三顿饱餐吃,夜间有温暖的床睡觉。这样的人生,是快乐的人生。但是叫我有比这更大快乐的,莫如可以看见人生中那十来个我最深恨的仇人,一个一个被挂在前园的树上!”假如我们是诚实的话,这就是我们每一个带有罪性的人的愿望。

  这罪性还有更凶的一面。你打我一拳,我还了你一脚之后,却还不肯罢休。报章上时常有新闻说有人谋杀仇人的全家。别人伤了我的一只眼睛,我却要把他的两只眼睛都毁掉。为此,摩西制订出“一只眼偿还一只眼,一只牙偿还一只牙,”简称之为“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法律。印度国一代大政治家甘地曾在英国留学,与基督教有接触,十分敬仰耶稣的言论。他读到耶稣这一段训言说:“你们也听过‘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话,我却要告诉你们,受了恶人欺负,也不要报复。”甘地读了,五体投地,佩服之至地说:“耶稣教导人不要以眼还眼,这真是最高的原则,不然,全世界的人都要变为瞎子了。”外国人有句至理名言:你还未达到向别人报复的目的之前,很可能自己已经先得着胃溃疡的病症了。

  为什么摩西在上帝指导之下,颁布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律法呢?耶稣在世上的时候,亲自回答这个问题,祂说虽然摩西准许他们报复,这却不是上帝的理想。祂说因为以色列人的心硬,所以摩西勉强准许他们。耶稣又说:“若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我们若细读四本福音书记载耶稣受难的最后几章,有恶人打祂,用手掌掴祂,却找不着祂转过脸来让人打的记录。大多数的圣经学者认为耶稣的话是教导人不要存报复的心;人若不企图报复,在饶恕别人的事上,便容易得多了。

  有些人对“饶恕”更作深一层的认识。譬如说,饶恕并不是忘记别人怎样得罪了你,像婆婆向媳妇,或女婿向岳父说难听甚至不礼貌的话,是没齿不能忘记的。试想上帝怎能忘记戴维的双重罪过呢?

  其次,饶恕人并不是任由别人欺负你(英文说任由人在你身上践踏你)。耶稣说:“如果有一位弟兄开罪了你,你要找个机会跟他独在一起,诚恳地指出他的错处。如果他肯接受劝告,承认错误,你就得了一位弟兄。但如果他的态度傲慢,不肯听从,你便要多带 一两位弟兄去见他,让双方的谈话,有两三个人作证。如果他仍执迷不悟,就当向教会报告。假如他连教会也不管,你就干脆把他当作不信上帝的人,或贪官污吏一样看待好了”(见马太十八章当代圣经译本)。

  上帝深知人类不肯饶恕人的罪性,所以在圣经中多次教导饶恕的道理。耶稣开始工作时,马太记载祂第一篇讲道,也是四福音中祂一切讲道中最长的,就是山边宝训。祂在这篇讲道中教导我们怎样祷告,祂给我们留下主祷文,是模范的祷告词,说:“免我们的罪债,好像我们饶恕得罪我们的人。”换句话说,假如我不肯饶恕别人,我便不要妄想或奢望上帝肯赦免我的罪,道理就是这么简单。我得先行饶恕人,然后才有资格求上帝饶恕我。

  当耶稣说了阿们去结束主祷文后,也许因为祂太知晓世人不肯饶恕人的本性,便再用正反两面的方式劝导我们要饶恕人,说:“你们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饶恕你们的过犯;你们不饶恕别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不饶恕你们的过犯。”这样看来,我们复临信徒的人际关系,要决定我们与上帝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件最严肃不过的事。有一位神学家说,将来有许多自称为基督信徒的人不能得救,是因为他们不肯饶恕人!这真是至理之言,与基督的教导相符。

  耶稣在主祷文用“债”来代表罪。我们干犯上帝的律法,犯了罪,就是欠了上帝一笔债。我们悔改了,便要祈求上帝说:“免我们的债”。照样,别人得罪了我们,他们便欠了我们一笔债。我们若肯饶恕他们,就等于把他们所欠的债,一笔勾销,再也不念旧恶,不究既往。当然,上列十六项世人彼此伤害的事中,有大有小,小者如朋友借你一两百块钱,不还给你,或邻居把垃圾抛在你的后园里。我要引用宋朝俞文豹的“灵玉集”中一则故事,说河南省汝南县有一个棋艺极精的道人,与人下棋时先让人几步,最后却一定得胜。他作了一首诗,诗的最后一句说:“得饶人处且饶人”。人欠我一两百块钱,邻居把垃圾抛在我后园子里,原谅了他罢,不斤斤计较,不必逼人太甚,做事不要做绝,留一些余地,这是涵养的工夫,可敬可佩。

  但是其它的十多项事情中,有许多是大事,以常人来说,都不是得饶人处且饶人的小事。就如有人叫你破产,叫你家散人亡,夫或妻不忠实,亲人被杀害,叫你患上不治之症(诊断错误),叫你失尽天伦之乐(儿女与你决裂),叫你毕生受害(年幼受虐,至于伤残)。这是血海深仇,应当与加害者誓不两立,因为这是不共戴天的仇恨。这些债项大得无比,比山更高,比海更深,所以有些信徒觉得怎能够随随便便,一下子把它一笔勾销?怎能轻易就说我饶恕了你?这种仇恨,这些巨大的债项,绝不能靠赖“得饶人处且饶人”的涵养去把它了结。且看下面的例子。

  福特汽车公司的老板是福特亨利,他雇了一位经理,名叫埃亚高。埃亚高十分能干,制成“野马号”车辆,畅销全世界,叫福特公司发了大财。老板亨利懦弱无能,不单止对埃亚高没有感谢之心,反满怀嫉妒,八年之间藉老板的地位,处处为难他。后来,另一间汽车公司陷入破产的危机,请埃亚高当经理,他把这间公司起死回生,立时成为美国人心目中的大英雄。我买了他的自传来看,书中详述福特亨利对他的伤害,说:“我和我的妻子,两个女儿,受亨利精神虐待,我永远不会饶恕他!”埃亚高的一个女儿说:“认识我父亲的人都知道他要一生背负这个重担,把仇恨带到坟墓里去!”

  六千年前,是人类历史开始的时候,我们可以从圣经的第一首诗看见不肯饶恕人的精神。亚当的第六代孙子拉麦作诗说:“壮年人伤我,我把他杀了。少年人损我,我也把他杀了。若杀该隐,必遭报七倍,杀拉麦的,必遭报七十七倍!”比起拉麦,埃亚高算是个十分善良的人了。

  许久之前,我笔录了几句话,现在已忘记是从那里抄来的了:“中国人有句话说,印度人有句话说,美国人有句话说,亚拉伯人有句话说,爱斯基摩人有句话说,……这差不多包括全世界的人了。这一切的话都是异口同声地说的一句话:别人加在我身上的伤害,我绝对不能忘记,也更不会饶恕他。”记得我幼年时在广州长大,多次听人对骂,他们都说:“我死后变了鬼也要回来报复你!”广州通俗谚语有云:“有恩不报非君子,有仇不报枉为人,”这就是没有悔改重生世人的本性。

  我在澳洲华人教会服务的时候,有一位好教友切想胜过不肯饶恕人的恶性。他对我说:“何牧师,三十年前我跟某人大闹,他已经死了多年,我对他仍是恨之入骨。更可怕的,就是夜深人静的时候,那人的音容恶相,历历如在目前,就好像是昨天发生那样逼真,我无法把它忘记,叫我很是苦痛。我怎样可以消除这个仇恨?我怎样可以放下这个重担?”

  那是四十年前的事了,我记不起当时怎样回答他的问题。假如我今天回答他,我会这样说:对的,恨人和不饶恕人,在短期中会给你带来一点点的快乐,我称之为罪中之乐。但是时间长了,这必成为一个重担。你的记忆力太好,这是与生俱来的本能,你无法控制。我们都知道上帝有完全的记忆力,祂绝不能忘记戴维夺人妻害人命的双重过犯。戴维用诗篇五十一篇声泪俱下地求上帝赦免他的罪行,饶恕他的大恶。上帝饶恕了戴维的罪,祂却不能够忘记戴维的罪。以上帝来说,祂饶恕了戴维,便永远不再把这两桩大恶向戴维兴师问罪。圣经说:“东离西有多远,祂叫我们的过犯,离我们也有多远。”我们犯罪的记录仍然存在,却离我们很远,上帝也不会旧事重提,把我们已被祂饶恕的罪,责难我们,这真是绝好的佳音。你若能效学上帝那样饶恕人,这重担必定要自行消失。

  甲和乙两人是很要好的同学,可惜在毕业后各散东西,一直没有相见的机会。二十年后,他们首次相聚,话旧甚欢。在言谈间,甲对乙说:“二十一年前,某月某日,我们在校园走往课室的路上,你讲了几句话得罪了我,你记得吗?”乙说:“记得。但我也记得我立时向你道歉,你也立时饶恕了我,你记得吗?”甲回答说:“我记得我饶恕了你。但是那几句话确实是很可憎的话,对不对?”乙说:“对的,那是很可憎的话。但你若是饶恕了我,你便不应当向我再提这件事了。”他们分手时,仍然是好朋友。

  再过了二十年,他们又喜相逢,两人独自个儿谈心。言谈之间,甲对乙说:“四十一年前,某月某日,我们在校园走往课室的路上,你讲了几句话得罪了我,你记得吗?”这叫乙立时想起约翰一书一章九节的话,又得了这话的新意义,“我们若认自己的罪,上帝是信实的,是公义的,必要赦免我们的罪,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祂不会不停地重提我们过往所犯的许多罪。主仆 怀爱伦夫人曾说,当上帝赦免我们罪过之后,我们在祂的眼前,就好像从来没有犯过那些罪一样。对我来说,当我相信上帝已经赦免我罪过的时候,我也绝对不敢以为自己从来没有犯过那些罪。连戴维也不敢以为他从来没有犯过那两桩大罪,所以他说:“求掩面不看我的罪”。上帝就是那么仁爱,那么慈怜对待真心悔罪的信徒,感谢祂!赞美祂!

  耶稣强调信徒必须饶恕人,最少有三个理由:

  (一)本篇文已稍为提及第一个理由,就是上帝为着我们自身的好处,免得我们一辈子挑着沉重艰苦的担子,促使我们早早进入坟墓之日,便吩咐我们要饶恕人。立意伤害你的人,就是你的仇人,对你不怀好意。他们要把你当作个傀儡,作个牵线木偶,他们拉线,你便蹦跳,你完全受着他们的控制。上帝却要你脱离恶人的控制,作自由自主的人,使你有心灵的平安和舒畅。你所付上的只是小小的代价,就是饶恕人。

  记得中学时代读历史,十九世纪最有名的美国黑人是华盛顿布克。当时黑人都是奴隶,受尽白种人的欺负和凌虐。华盛顿布克却说:“我绝不会任由人叫我仇恨他,把我的心灵败坏,阻滞我灵性的发展。为什么在伤害我的人安甜睡觉的时候,我却为图谋报复而失眠,辗转反侧?”他得着了饶恕人的好处,不容让人损害和摧毁他的灵命。

  下文要讨论余下两个饶恕人的原因。


□ 本书版权所有---何汉从

心雨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