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上一页】【封 面】【目 录】【下一页】 | 中国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网 |
第三十八章 复临信徒与教会的关系(一) | |
教堂的后门
我出生在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教友的家庭,自孩童时代便在教会里长大。到十八、十九岁时,我对教会只有两种感觉:(一)人人都爱护教会,(二)教会确是一个十分甜美的大家庭,是上帝为要赐我们特别的福气而亲自设立的。五十年后,我对第二种感觉仍无改变,若有的话,只是感觉教会对自己的灵智体带来了无限的福乐,因为亲尝这个大家庭的甜美,已逾古稀的年数,感谢和赞美主不尽!祈求主帮助我保持这宝贵的感觉,直到祂再来或我自己安息主怀之日,阿们。 至于第一种感觉,是缘于幼稚和缺乏经验而生的错误感觉。其实有些人不单止不爱护教会,还要伤害教会,这真是最可惜不过的现象。记得在广州读中学的时候,常常收到从美国寄来的英文小册子,是一所称为“牧人杖”的机构寄发到全世界各地的基督复临安息日会信徒家庭的刊物(不会寄给任何别的人),内容大都是攻击全球总会的领袖,这是一种十分伤害教会的行动。细心分析许多反对教会脱离教会最后致力伤害教会的人,为争论教义或信条的,为数极少。正如一位学者所说,百分之九十九是为了与教会领袖不和,为了争权夺利而脱离教会,自立门户,甚是可哀。 一位确切知道上帝设立教会苦心的信徒,绝对不会伤害教会。 “教会”这一专有名词,在旧约圣经里是找不到的。但是下面所提新约时代教会的多种特色,无一不在旧约圣经的字里行间找得到的,就如上帝呼召亚伯拉罕,拣选他的后代以色列人,作为祂自己的子民,旧约圣经称这些人为“在旷野的会众”,所以事实上,他们就是旧约时代的教会。 在新约圣经里,马太福音十六章第一次提到耶稣建立教会,说是“祂的”教会。换句话来说,教会并不是由几个人,或是几十个人决定要组织,便有了教会的存在。教会乃是耶稣亲自降到世上来所组成的宗教团体,使男女信徒在上帝的政权之下度日。上帝乃是教会的创办者,又是教会的最高领袖。“教会”这一词义,希腊原文是“被呼召出来的人们”,有很丰富的含意。信徒是上帝从罪恶的世界里呼召出来成为祂子民的人。使徒彼得说:信徒是“被拣选的一族人,是御用的祭司,是神圣的邦国,是上帝的子民,为的是要你们宣扬上帝的大德,因祂曾呼召你们出离黑暗,进入奇妙的光明里。” 有一次,耶稣在房子里对许多人讲道,有人进来对祂说:“的母亲和的弟兄站在外面找。”耶稣回答说:“谁是我的母亲呢?谁是我的弟兄呢?凡遵行上帝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弟兄姐妹和母亲了。”在教会里面作信徒的人,应该是立志遵行上帝旨意的人。马太记载耶稣传道开宗明义第一句话说:“天国近了”。其后,祂不停地随走随传“天国近了”的讯息。全本马太福音有三十六次提及“天国”,都是出自耶稣的口中。在耶稣的心目中,地球上有两个国,天国,就是上帝的国;世界,就是撒但的国。新约圣经阐明上帝的国分为两个时期:(一)耶稣复临时是荣耀的国度开始的时候;(二)当耶稣降世的时候,便开始了恩典的国度。上帝的教会,就是上帝恩典的国度,因为在教会里面,上帝掌权,在教会里面,上帝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我们信徒若把这些道理拳拳服膺,对教会便能尽力爱护,尽力支持。 使徒保罗特别强调教会是基督的身体;人若要把教会分裂,那就等于把基督的身体分裂,是一件不可想象的恶行。他更强调基督乃是教会的头,教会又是耶稣基督的新妇,教会与耶稣之间有最亲密的关系。保罗未信耶稣之时曾逼害教会,在大马色的路上听闻耶稣问他说:“扫罗,扫罗,你为什么逼迫我?”扫罗问:“主阿,是谁?”主说:“我就是你所逼迫的耶稣。”逼迫教会的,就是逼迫耶稣,伤害教会的,就是伤害耶稣。为此,保罗对哥林多教会的信徒说:“你若叫基督舍命救回的弟兄陷在罪里,你就是得罪了基督。” 笔者写这本书的对象,是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华人信徒,所以我认定读者是本会教友,我也认定读者深信上帝在末世时代设立向世人宣讲耶稣再来的教会,就是基督复临安息日会。这样,我们便应当研讨两个很重要的问题:(一)为什么有些本会信徒离开教会,不再作本会的信徒?(二)我们自己是否保持对教会的爱护,把教会视为自己属灵的家庭?本文开始时曾提及笔者出生在本会信徒的家中,很有好处。我不曾喝过酒,也没有吸过烟,没有尝过猪肉,不必戒这样戒那样。可是我的内子是在佛教家庭长大,后来到守星期日的教会聚会。她十八岁那年参赴本会举办的布道大会,始闻三天使讯息,守安息日,基督复临,死人景况,不洁食物(她最爱吃猪肉,肥膏愈多便愈可口,那时医学界还不知道胆固醇为何物)等讲论,茅塞为之顿开,对圣经要道产生新奇感觉,有相见恨晚之意。“半途出家”自有它的好处(或作半途加入教会的好处,是我没有亲尝过的美味)。我曾读过一位中途加入本会女士写的感言,在此与读者分享: 我不是从电话本的某页广告里找到基督复临安息日会。这个教会的教堂并不是最宏伟的建筑物,它也没有最大最优美的圣歌班。我选择加入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有许多原因:它对圣经预言解释的详尽,它对圣经道理绝对真诚的态度,它处处高举耶稣,它为我的人生带来真正的意义。而且,上帝的圣灵用微声对我说:“这是你应当加入的教会!” 我第一次踏足进入教堂的时候,感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信徒是像天使那般纯洁和良善,是哥林多前书十三章所描述大有爱心的信徒。我对他们的仰慕十分高,他们都是圣徒,教会是圣徒所组成的团体,教会不是罪人的医院。自然,这教会里的一切牧师都是一流的证道人员,那位帮助我研究圣经真理,继而为我施浸的牧师,更是如此,他们都是圣洁的神职人员。我十分喜爱这个教会的信徒和牧师,我有如获至宝的感觉。 可惜好景不常,六个月后,我敬佩的牧师被调到别处,新来的牧师口才没有前任牧师那么好,他的作风也不像前任牧师那样受欢迎。我有点不喜欢他的证道,但是新牧师看来是个十分善良的人,为什么我不喜欢这位善良牧师的证道呢?我便自觉有罪。难道我加入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是因为前任牧师的口才吗? 很凑巧,就在这个时候接二连三地发生了几桩事。有几家人知道我是新教友,合起来请我在安息天吃午餐。他们都是十分热心的教友,是教会的柱石。怎知吃饭的时候,他们竟得意忘形地批评教会里面的人,说今天崇拜聚会中独唱那位男子,不知道他是颂赞上帝,还是炫耀他那难听的嗓子!他们又把早上牧师的讲道四马分尸,把它弄得体无完肤。我感到极度惊讶,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教友应当不会这样做,我知道我自己不会这样做。 还有,我带邻 居的太太到我的教堂来聚会,希望她能认识耶稣。在回家路上,她说我们的教堂聚会时,太不安静。我向她解释了一回,心中却知道在聚会中收捐款的时候,坐在我后排的两位女教友谈说怎样煮豆腐,我的邻居也听见了。 有人告诉我,某教友骗了人的钱,叫我要当心,不要被骗。我想: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教友绝不会骗人的钱。然而事实上竟真有其事。 安息日学分班研究学课的时候,教员忽然题我的名,问道:“请你告诉我们,善恶之争第四百九十六面说什么?”难道他不知到我是新教友吗?这叫我很难为情。一年后,一个安息日我迟到了,便坐在另一个安息日学班最后的一排,希望没有人注意我。怎知教员停止教课,高声向我说:“女士,请问妳是谁?”我在这小小教会赴会一年,还有人不认识我。一次,我坐在教堂最后排座位上,一位执事很粗鲁地说:“不要坐在这里,这排座位是留给有婴孩的母亲坐的!”因为我知道这是上帝在末世特别兴起的真教会,虽然有一些不愉快的事件,我绝对没有从教堂的后门溜出去的念头(从教堂的后门溜出去,是英文的述语,意即离开教会,不再回头)。 时日久了,这些叫我感觉讶异,以为不可能发生却竟然发生的事,给我带来失望的感觉。我在教会里面看见有些近于无耻的服装,有些圣歌班女班员涂上深色的口红。说到佩戴金银首饰和珠宝玉石,便更称奇。通常新近加入教会的女士都把它们脱下来,但是信道多年的教友却把它们戴上去。我又听见一位资深的教友在安息日下午畅谈素食的好处,星期日有人在麦当劳看见他吃汉堡包和喝咖啡。教堂举行健康讲座,有位过度狂热的主讲人提倡喝胡萝卜汁,说这是到天国去的必经路径,我想我不会走这条路到天国去。我也听闻有些人不相信 怀爱伦夫人的著作,我一直以为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教友都深信她是上帝的先知。又有一个人说 怀爱伦夫人的著作,跟现代生活毫不相关,当我愈细读,愈觉得她的教导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也许有些人感觉得太相关了)。 最可幸的,就是我在这个教会里面,看见有一群人,是真心诚意爱耶稣的人,他们全心全意地在等候祂回来,这班人给我很大的鼓励。在我头脑清醒的时候,我知道不应该看人,因为独有耶稣是我们的模范。就算教会全体都叫耶稣失望,人人都言行不一致,我也定意要跟随祂。为此,我便多用一些时间去读圣经、去祷告、去细想怀师母这一句话:“虽然在外表看来,教会好像要倒塌,教会却绝不会倒塌”,当我看见半开着的教堂后门,这句话叫我心中不存溜出去的思想。 虽然我还是在教会里面,有一件事,叫我十分作难。记得在我受洗前,牧师每周和我研究圣经。有一天他来要跟我研究一八四四年的大失望,我高声说:“谁要管一八四四年!”我告诉他我灵性生活中有一个难处,就是没有能力控制自己的坏脾气。试探来了,一次一次又一次我都打败仗;每次我祷告求耶稣赦免我的罪,我相信祂每次赦免了我的罪。难道耶稣的福音祇是不停地赦罪吗?福音能不能够帮助我作一个得胜的基督徒呢?福音有这样的能力吗?若是没有,我为什么不从大大开着的后门溜出去呢? 我虽然留在教会里面,却渐渐产生了反叛的思想。我到戏院去看电影一次,又一次,再一次。我喝咖啡,想着我不要走极端。我看电视,也随便得多,什么都看。也许我这样做,是要向亲友,向教会,甚至向上帝显示我可以做个叛徒。但是在夜深人静时,细想这样的行动,不过是把自己永远的命运作为儿戏,心中害怕非常。我知道通常反叛的行动,乃是求救求助的先声。 魔鬼当然看见我反叛的动作,便乘势用几种诱惑叫我从后门溜走。龙实在是向妇人发怒,去与她其余的儿女争战,它最恨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信徒,因为他们乃是在凡事上以上帝为首的信徒。第一种强烈难以抗拒的引诱,就是提倡灵恩运动的教会,用神迹奇事医病赶鬼,又在说方言。这些教会的信徒十分友善,万分热情(可能是过分热情),要把人人带进他们的教会里。另一个诱惑:假如我肯久不久一次在安息天上班,可以得着薪金很高的职位。再来一个诱惑:跟一位非教友结婚。我想,这不就等于出离教会。我又心里想:假如我不是一位教友,也许我对非信徒的影响力会大一些。教堂的后门不是大大开着吗? 在这段打败仗,反叛和犹疑的时期,极度忍耐的圣灵尽力防止我踏足在教堂的后门,所以我一直没有溜出外边去。不错,我看见教会里面有老底嘉不冷不热的情况,但是我要再说一次,在这教会里面,我看见一群真心诚意爱耶稣的人,他们都是十分善良的基督徒,就是为了他们的友情,我也不愿意离开教会。他们的友情,叫我联想到耶稣给我的大爱。我从别人的经验知道,离开教会的人,绝大多数也离开了耶稣,这正是离开教会的悲剧。请看使徒保罗的话: 谁能使我们与基督的爱分离呢?难道是患难吗?困苦吗?逼迫吗?饥饿吗?赤身露体吗? 我深信无论是死亡、是生存、是天使、是魔鬼的权势、是现在的事、是将来的事、是在天上的、是在深处里的,或是宇由中其它受造之物,都不能使我们与上帝的爱分离;这爱是借着我们主耶稣基督显明的。 罗马书第八章 教会请了一位牧师来证道,他的话语很简单,连小孩子也听得懂。他一开口,便讲论我打败仗的困扰,针针见血。他说我们当然要尽力抵抗试探,但是单单靠尽力抵抗,绝对不能解决我们打败仗的困扰。他说得对,我尽了九牛二虎之力,却一直在打败仗。他说单靠自己坚强的意志,也无济于事,因为靠着我们自己,绝对不能胜过试探度基督徒得胜的生活。 使徒保罗也饱尝打败仗的苦恼,他说自己是罪的奴隶,更哀声诉苦说:“我真不明白自己的所作所为,因为我一心想做的,却做不出来;而我最讨厌的恶事,反做了出来。我真是苦啊!”他多次打败仗,陷入绝境。幸而就在同一章里面,他也喜出望外地宣告他人生中最大的发现:“感谢上帝,祂借着主耶稣救了我们!”(见罗马书第七章) 牧师说有些人若不是多次打败仗,便不能确实知道靠着自己力量去过得胜的基督徒生活,是绝对没有可能的事。人若肯承认假如没有上帝在人身上施行神迹,必定要失去一切,这个人是个有希望的人。我们应当随时来到救主耶稣面前,祈求祂说:“主啊,我无力去抵抗这个试探,请为我抵抗。”我们也可以向祂说:“主啊,请看我多么软弱,犯了这么多罪,求救助我”,祂必定立时救助我们。得救的道理,就是这么简单。 牧师说:“我们生活在一个很复杂的时代中,我不想用太过简单的例子,但是我却想不出比这更好的例子。我们过基督徒的生活,有点像开汽车,有些信徒自己坐在驾车座位上驾驶,只请耶稣坐在旁边,甚至坐在后座。当然,耶稣会任由你驾驶,任由你自作主张。你一下子把汽车开到路旁的斜坡上,险些儿连人带车滚到山的下面去。又过一会儿,你把车子驶离公路,闯进“不准驶入”被水冲毁的小路上。耶稣坐在你旁边或后面,固然是一件好事,祂饶恕你的过失,甚至帮助你化险为夷。但是久而久之,你自知若是这样继续下去,前面的路不单止是惊险万分,终久必致车毁人亡,自己驾驶是取死之道。就在这绝境中,你对耶稣说:‘主啊!求坐在我的座位上,为我驾驶。’这就是信徒失败经历中的转折点。” 原来我们信徒过得胜的生活,不是靠赖什么秘诀,而是靠赖一位救主,这位救主就是信徒最可靠的朋友,祂乐意为你驾驶,乐意为你克胜罪恶的试探。这一来,我们跟耶稣开始建立友情,是时时刻刻不停地增长的友情。对我来说,这与耶稣之间的友情,足以把教堂后门紧紧地关闭了。从前,我曾以为福音只能赦罪,却不能防止人犯罪。我是错了,因为我和耶稣一同生活,祂不停地听我的祷告,不停地为我抵抗试探。我在那里,祂也在那里。不管我是在公共汽车上,或在办公室里,或在家中,虽然我不跪下却可以随时跟祂谈话,向祂领教,说:“主啊,这件事我不知道怎样决定,要我怎样做,我就怎样做。” 至于教会里面牧师和教友的缺点,甚至劣行,现在对我来说,都是无关重要的小事。其实那些不尽完善的事,更是微不足道。我能记住的,就是对我有动于衷的讲道,安息日学教员对我灵性有帮助的讲论,圣歌班和歌唱者引导会众的思想上达天庭的颂赞,和那一群诚心爱上帝的弟兄姊妹们的交谊。假如在教会里仍然有少数冷淡,言行不一致或言词粗鲁的人,也许他们是像我从前那样常打败仗,需要上帝的救助。 教会里面再没有人能做我的绊脚石。就算是牧师,长老从教堂的后门溜出去,我也绝对不会跟着他们溜走。我所信靠的,不是人,而是真理,是圣经,是预言之灵,最重要的,乃是我最敬最爱的耶稣,祂是我永远活着的救主,更是与我有深交的朋友。是的,对我来说,教堂的后门,是永远关闭的。阿们!阿们!(引述到此完结) |
|
|
□ 本书版权所有---何汉从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