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返回上级目录】

         天使來訪亞伯拉罕

解讀:
第十八、十九章所多瑪與蛾摩拉。
這兩個罪惡的淵藪離亞伯拉罕的家鄉希伯崙,和麥基洗德的家鄉耶路撒冷都不過幾哩,然而它們的罪惡卻是那樣的深重,以致天上都聽見了。其實那時距離洪水才不過400年的光景,洪水的事幾乎還存在於一般人的記憶中,然而他們竟忘記了那一次洪水滅世的教訓。因此神就將「硫磺與火」降與這兩個城,為要提醒人類的記憶,並且警戒人類,使人知道神的忿怒就是為著人類罪惡而存留的。由此看來,也許這一次的毀滅就是末世用火毀滅世界的前兆(彼後二56,三710)
耶穌說衪降臨的時候好像所多瑪的日子(路十七29),又像洪水的日子。我們知道這兩個時期都是罪大惡極的時代;看看今天世上,戰爭四起,民攻打民,國攻打國,殘忍,兇惡,草菅人命,犯罪的本能,真是歷史上前所未有的,那麼今天這個世界的結局是甚麼,當然我們是不難想像得到的。不管今天有多少善人和政治家想避免這個噩運,然而除了有一個全世界的歸主運動之外,審判的日子是不會距離現在太遠的。
2-5
節:亞伯拉罕熱情款待這三位客人,羅得也一樣(192)。當時,個人的聲譽與是否殷勤好客大有關係,即便對陌生人,也會像貴賓一樣來接待。真誠地款待客人、供應食宿,不但過去或是現在都是最直接和實際地表示對神順服的方式,也被證明是建立良好人際關係的方法。當我們有機會接待陌生人的時候,應當記得亞伯拉罕的榜樣(參來12)。
14
節:沒有任何事會難倒神。我們要習慣作如此思考:"我想改變的這種習慣,對主是否太難呢?""我個人在溝通上有問題,在主是難成的事嗎?"這樣的問題提醒我們神願意親自參與我們的生命,也鼓勵我們尋求祂的幫助。
15
節:撒拉因為怕被人知道她笑了,所以撒謊。我們害怕別人知道我們內心的思想和感情,或者發現我們做錯了事,這些懼怕最容易叫人撒謊;但是撒謊比講出實情令事情更複雜、帶來更多的麻煩。我們不從心底信靠神,我們的麻煩會比我們最初想像的更多。
20-33
節:亞伯拉罕改變了神的心意嗎?當然沒有。其實是神改變了亞伯拉罕的心意。亞伯拉罕知道神是公義的,並且要刑罰罪,但他有可能懷疑神的慈愛。他似乎想探測神的心意,要知道祂究竟有多少憐憫。他與神交談後,相信祂是慈愛公義的。我們的禱告不會改變神的心意,但是可以幫助我們明白祂的心意,並改變我們的心意。
20-33
節:亞伯拉罕知道神一定刑罰罪惡,但是他也知道神對罪人是滿有憐憫的。神知道在所多瑪城裡不會有十個義人,但是祂滿有慈愛,讓亞伯拉罕為那座城求情,甚至幫助亞伯拉罕的侄兒羅得逃出所多瑪,然後才將那城毀滅。神不是以毀滅惡人為樂,但祂必要消滅罪惡。神既公義又有憐憫,我們要因祂的慈愛臨到我們而感謝祂。
21
節:神給予所多瑪城的人一個公平的測試。祂並非漠視他們的惡行,只是耐心地、公平地給他們悔改的最後機會。現在,神仍在等候,賜人回轉歸向祂的機會(參彼後9)。聰明的人會在神懲罰罪惡以前,就歸向祂。
25
節:正好相反,這裡顯出祂的公平:1)祂同意為了城裡十個義人而赦免全城;(2)祂對羅得--全城中惟一一個跟祂有關係的人非常憐憫;(3)祂對羅得顯出極大的耐心,在毀滅所多瑪前,幾乎是強行將他拖走(參1916)。當你想神是不公平的時候,要記得神的忍耐。即使最敬虔的人都該受神公義的審判。我們應當慶幸,因為神沒有像刑罰所多瑪那樣審判我們。
33
節:神向亞伯拉罕表示,他可以向祂祈求任何的事,但須明白,神將按照自己的旨意來回答。我們所求的往往與神的答覆有出入。只有神知道事情的全部,你是否因神的答覆與自己期望不符而忽略了神答允你的禱告呢?

【返回上级目录】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蔡有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