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爱 心

【返回上级目录】

冰雪消融。他的爱在十字架上与血一同倾流,得到完全的释放。各各他是宇宙中最慷慨的场所,上帝把一切都舍在那里了。

    因信称义的基督徒不是空谈理论者,亚伯拉罕的信仰和生活是和谐一致的。他在仰望基督的侍奉中,能吸收基督舍已的爱,每一次的交通,都使他心中积聚了更丰富的爱,而且,每一次的积聚都是为了释放而作准备,好把基督的爱表现出来,造福于人。真实的信仰和口头的信仰的区别就在于有没有爱的积聚和释放。千万次的述说基督的爱,如果对于我们的心不起作用,这种信仰是毫无所得,也是毫无价值的。感叹几句是没有用的,我们要去吸收基督的爱。如果我们说自己很明白基督的爱,但没有将他的爱释放出来,这也是空乏的、苍白的、无力的信仰。

    二、爱的机会

    满了爱的心是不会没有机会的。亚伯拉罕在幔利橡树那里居住时,一个暑天的中午,他在帐棚门口眺望风景,忽然看见远远有三个旅客过来。这么一件事,这么一场情景,对于亚伯拉罕来说也成了他释放爱心的机会。“他一见,就从帐棚门口跑去迎接他们,俯伏在地,说:我若在你眼前蒙恩,求你不要离开仆人往前去。容我拿点水来,你们洗洗脚,在树下歇息歇息。我再拿点饼来,你们可以加添心力,然后往前去,你们既到仆人这里来,理当如此。”亚伯拉罕认为接待人是在人眼前蒙恩,认为服侍人是“理所当然”。这是什么理?是舍已的理!我们失去的机会太多了。昨天已不能再属于我们,只有今天是我们的机会。表现基督的机会往往是那么不容易引起我们的注意。那些在主降临时,被列在右边的绵羊,能在每一个机会中作不失时机的人。见饿了的人,给他吃;渴了,给他喝;赤身露体,给他穿;……而左边的山羊,却在等待着某一个十分显著的机会。如果今日耶稣站在我们的面前,向我们要求什么,我们必定尽力而为,但这些“小”的,不值得也不配得我们的爱心。结果使自己成为往永刑的人。

    三、爱的目的

    只有基督的爱是不含自私成份的。人间的所谓爱,其目的是求自己的好处。实则这不是爱,乃是一种方法、一种手段、一种交易。基督的爱是求别人的好处。这三个陌生的客旅,引起亚伯拉罕全心全意的爱,决不是亚伯拉罕想在他们身上得什么好处,乃是要想借着爱心的接待,消除他们的疲劳,加添他们心力,好继续走前面的路。对于亚伯拉罕,爱不是出于一时的冲动,乃是他处世为人的神圣原则,惟有基督居于内心的人才有这样的爱。我们爱,因为上帝先爱我们,爱成为生命的本能流露,也是人生的福祉。

    目的与动机是神悦纳我们的决定条件。自私的人也表现出一些爱心的举动,如同洗巴带着礼物来馈赠给逃难的大卫一样。表面看来如同雪中送炭,爱心用得很合时,实际上,洗巴是利用这一机会来夺取主人的财产。(见撒下16:1-4)

    我们留意一下圣经中描写亚伯拉罕接待客人时所用的几个词,主可明白当时的爱到了什么程度:“急忙进帐棚见撒拉”急别人所急;“你速速拿三细亚细面调和作饼”;又“跑到牛群里,牵了一只又好又嫩的牛犊来,交给仆人,仆人急忙预备好”。又是“急忙”,又是“速速”,又是“跑”,并挑了一只“又好又嫩”的牛犊,待一切预备好了,自己在旁侍候。不多的描写,刻划了亚伯拉罕内心丰富的爱,无私的爱。基督成为一个普通客旅的模样出现在亚伯拉罕的眼前,正是试验他动机的方法。每当我们跪倒在主脚前,向他祈祷的时候,我们是乞求、贪欲、发泄?或是感恩、赞美、奉献?

    四、爱的奇迹

    爱虽是不求报偿的,但却不能没有报偿。亚伯拉罕为这三位陌生客旅忙碌的情景,都被记在主的心里,他拣选这个机会,告诉亚伯拉罕说:“到明年这时候,我必回到你这里,你的妻子撒拉必生一个儿子。”因为基督看到亚伯拉罕的举动,心中高兴满意,他真为这位信心的英雄而欢乐。虽然,上帝以迟延的应许来试验他的心,但亚伯拉罕仍然没有改变对主的爱。这是亚伯拉罕最高的喜乐,也是基督最高的喜乐,这是爱的奇迹,连接天地的最坚固的金链就是爱。这时候,基督因享受爱的欢欣而再一次通知亚伯拉罕,撒拉将要生一个儿子,使他心中的悬念之情减轻,预尝喜乐。

    真奇妙,我们这些虫一般的人,向主表达一份爱,竟使伟大原创造主喜乐。竟使他引发更多的爱,伟大的爱激动我们微弱的爱,微弱的爱更激动伟大的爱。这是爱的循环,爱的交通。

    五、爱的交通

    爱是心心相印、心心相通的。基督这次要同天使来执行一项特殊任务——察看所多玛城的罪恶,并将施行刑罚,对于这一位亚伯拉罕,基督说:“我所要作的事,岂能瞒着亚伯拉罕呢?”是的,爱是没有可隐瞒的,爱是以敞开的心、敞开的灵进行交通的。我们在主面前没有隐瞒的交通、倾诉,主也决不会对我们隐瞒他的旨意。

    亚伯拉罕称为上帝的朋友,朋友若知心,作事岂能隐瞒呢?知心的朋友是可以推心置腹时,与上帝作朋友自当作知心的朋友,互相之间就能深层了解了。

    “耶和华与敬畏他的人亲密”(诗25:14)。亚伯拉罕敬畏主,所以主也看重他,将自己的旨意启示给他。我们远离主,主也自然不与我们亲密了。对主的旨意开始模糊起来,忘却交通的结果是完全的失去启示。

    六、爱的持久

    一瞬间的爱并不能表明一个人的品格,那或是一时的冲动。唯有持久的爱才表明是来源于基督的。

    当亚伯拉罕听上帝说,这次是为惩罚罪恶深重的所多玛城而来时,竟大胆地近前为所多玛人代求。他有一个理由,公义的上帝在降罚时不能不顾及义人。在他的思想意识里,所多玛这么一个大城难道连五十个义人都没有吗?如果有五十个义人,岂能让这些义人无故遭难。甚至,当他听到连五十个义人都没有,还是不灰心,从四十五个一直降低到十个,仍不断地恳求,表现了极度的怜悯和同情。罗得被掳得到拯救后,又回到所多玛城内,没有从经历打击中领受上帝的旨意,亚伯拉罕不仅关心这忘恩的一家,也关心那些与自己毫无关系的罪人。

    亚伯拉罕为所多玛的代求,是出于一颗怜爱将亡之生灵的赤心。他虽然憎恶那败坏之城的罪恶,但他仍希望罪人可以得救。他的精神就是基督的精神,上帝的儿子本身就是为罪人代求的伟大中保。唯有基督完全纯洁的品格,才能对罪恶有绝对的憎恨,而且也只有基督的无限良善,才能对一个罪人怀有绝对的慈爱。亚伯拉罕,经上记着说:“他又得称为上帝的朋友。”“叫他作一切……信之人的父。”(雅2:23,罗4:11)可见他已进入基督的爱的深度之中。有真理的人生,有爱的芬芳。

【返回上级目录】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蔡有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