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创十八1】「耶和华在幔利橡树那里,向亚伯拉罕显现出来。那时正热,亚伯拉罕坐在帐棚门口,」 【创十八1】「耶和华在幔利橡树那里,向亚伯拉罕显现。」
幔利的橡树是在希伯仑(创十三18),希伯仑是交通的意思。所以这里是说,亚伯拉罕是在交通的地位上得着神的显现。――
倪柝声《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神》 【25
亚伯拉罕在帐棚门口看见那三个人是天使么?创十八1-10】 答:天使就是耶和华的使者,有时候就是神的自显,有时候乃是借着人的形像和人交谈(参上册27题);此处提到亚伯拉罕在帐棚门口看见三个人在对面站着,就谦卑俯伏在地,称说我主,并且殷勤接待他们,预备饮食,加添心力。这样看来,他们都是人了(16)。虽然说是人,但从十八17,20,22-23节中,可知其中一位是耶和华自己,其他二位是天使(22,十九1,10,12,13,15,16)。亚伯拉罕起初并不认得那三位是谁,但用爱心接待他们,视同客旅,不知不觉就接待了天使(来十三2)。这里的记载,一开始,就指明那显现的是耶和华(1),且有力地显示那天使,为三位一体真神之第二位圣子耶稣基督的预表。――
李道生《旧约圣经问题总解》 【创十八2】「举目观看,见有三个人在对面站着。他一见,就从帐棚门口跑去迎接他们,俯伏在地,」 【创十八2~8】对于偶而来访者极度的礼遇──不论时间上多不方便(当时正是午休时刻,1下),仍热烈欢迎,肯定他们的驾临是极大的荣幸(3节),甚至是天意227(5下,AV),把丰富的款待谦称为一点饼(5节以下),这正是游牧民族的好客特色;有时主人甚至会坚持站在一旁(8下),直到客人用餐完毕228。读者可以看出,这份敬意之适切,远超乎人的想象;新约后来说明,这里的作法不只是偶而为之的举动(参来十三2;太二十五35)。──《丁道尔圣经注释》 【27.天使是什么? (创十八2; 十九
1)】 答:在圣经中有好些经文记载,关于天使Angel的事情。其形像、名字、本性、职务,以及最后堕落的情形,都有各样不同的述说: 1 天使的形像,有时显现直与人同,能吃喝,是神所差来的使者,或者就是神,圣洁,光明,大有能力和荣耀。(创十八1 2 天使为神所造,有天使长米迦勒Michael(但十二1,启十二7,可能是武天使),和天使加百列Gabriel(但八
16,路一19
26,可能是文天使)之名字。 没有形像,乃是服役的灵,奉差遣为人效力,天嫁娶生老病死的事。(来十一14,路廿35
36,太廿30)。它向人报信息,伺候主,搭救,保护,安慰人。(路二8—11,太四11,路廿二43,诗卅四7,徒五19,诗九一11,徒廿七23
24)。神曾藉它传授律法(加三
19,徒七
53,来二
2),将来同主降临时审判万民,(太十六27,廿五31—33,十三39
41 49)。 3 解经家根据圣经记述,认为依天使的德行,可分为善恶二种天使Good
And Evil Angel。善天使就是那些保有原先被造时的良善,公义,和圣洁的天使。(犹
6,太六
10,十八
10,可八
33,提前五
21,参创一
31)。恶天使就是那些不守被造时之本位,离开自己的住处,失去良善,公义,和圣洁的天使。而凭自己的自由意志,自甘堕落败坏,背叛神,成为神与人永远的仇敌,等候审判,永远受痛苦。(犹
6,彼后二
4,太廿五
41,启廿
10)。──
李道生《旧约圣经问题总解(上)》 【创十八3】「说:“我主,我若在你眼前蒙恩,求你不要离开仆人往前去。」 「我若在你眼前蒙恩」这种表达方式常用于向上司或特别尊敬的人说话。这并不是说亚伯拉罕已经认出三人当中有一位是上帝。 「不要离开」亚伯拉罕带着典型的东方人的热情与好客将这些陌生人请进家中,让他们得到充分的休息。亚伯拉罕显然是那些“不知不觉就接待了天使”(来十三2)之人中的一位。 【创十八4】「容我拿点水来,你们洗洗脚,在树下歇息歇息。」 【创十八5】「我再拿一点饼来,你们可以加添心力,然后往前去。你们既到仆人这里来,理当如此。”他们说:“就照你说的行吧!”」 【创十八6】「亚伯拉罕急忙进帐棚见撒拉说:“你速速拿三细亚细面调和做饼。”」 【创十八7】「亚伯拉罕又跑到牛群里,牵了一只又嫩又好的牛犊来,交给仆人,仆人急忙预备好了。」 【创十八8】「亚伯拉罕又取了奶油和奶,并预备好的牛犊来,摆在他们面前,自己在树下站在旁边,他们就吃了。」 【创十八9】「他们问亚伯拉罕说:“你妻子撒拉在哪里?”他说:“在帐棚里。”」 【创十八10】「三人中有一位说:“到明年这时候,我必要回到你这里,你的妻子撒拉必生一个儿子。”撒拉在那人后边的帐棚门口也听见了这话。」 【创十八11】「亚伯拉罕和撒拉年纪老迈,撒拉的月经已断绝了。」 【创十八12】「撒拉心里暗笑说:“我既已衰败,我主也老迈,岂能有这喜事呢?”」 「我主」撒拉虽然有明显的缺点,但她对亚伯拉罕的尊重和顺服却是值得称道的。即使是跟自己说话,她也称他为“我主”。所以新约称赞她是基督徒妻子美德的典范(彼前三6)。 【创十八13】「耶和华对亚伯拉罕说:“撒拉为什么暗笑说:‘我既已年老,果真能生养吗?’」 【创十八14】「 耶和华岂有难成的事吗?到了日期,明年这时候,我必回到你这里,撒拉必生一个儿子。”」 【创十八15】「撒拉就害怕,不承认,说:“我没有笑。”那位说:“不然,你实在笑了。”」 「你实在笑了」就象对待伊甸园中的第一对犯错者一样,上帝用简洁的话语严肃地指出她的否认与事实不符。撒拉接下来的沉默表明她承认了上帝的话,而她怀上以撒的事实说明她的悔改和得蒙宽恕。 【创十八16】「三人就从那里起行,向所多玛观看,亚伯拉罕也与他们同行,要送他们一程。」 「亚伯拉罕也与他们同行」按照一种一直延续至新约时代的表达友情的古老习俗(罗十五24;林前十六11;徒廿38;约三6),亚伯拉罕陪同他的客人一同走了一小段路。在东方国家中,当客人要离去时,主人仍有送客的习惯。送客的路程的长短标志着主人向客人所表示尊敬的程度。根据古老的传说,亚伯拉罕一直送到迦法巴录卡,这是位于希伯仑向东至东北有七、八公里路程的一个山地。从这里,人们便可以看到死海。亚伯拉罕可能正是在这里和他的客人们一起观望平原上繁荣的城邦的。 【创十八16~17】「三人就从那里起行...亚伯拉罕也与他们同行,要送他们一程。耶和华说:我所要作的事,岂可瞒着亚伯拉罕呢?」
亚伯拉罕与神交通并同行,就是作神的朋友,而神也以对待朋友的态度对待亚伯拉罕,使他知道了人所不能知道的旨意。神的旨意只给与神同行的人知道。所以,与神同行的宝贵,就是能认识神。也就是说,与神交通的结果,就产生了认识神的知识。――
倪柝声《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神》 【创十八17】「耶和华说:“我所要做的事岂可瞒着亚伯拉罕呢?」 【创十八18】「亚伯拉罕必要成为强大的国,地上的万国都必因他得福。」 【创十八18~19】一是因为亚伯拉罕必要成为强大的国,地上的万国都必因他得福,换句话说亚伯拉罕要成为信心的祖先、福的根源。二是因为神选择他教神的话语。神眷顾亚伯拉罕,为要叫他吩咐他的众子和他的眷属遵守神的道,秉公行义。神要与亚伯拉罕同工,成全与亚伯拉罕所定的救赎万民的工作。——无名氏《创世记十五讲》 【创十八19】「我眷顾他,为要叫他吩咐他的众子和他的眷属遵守我的道,秉公行义,使我所应许亚伯拉罕的话都成就了。”」 【创十八20】「耶和华说:“所多玛和蛾摩拉的罪恶甚着,声闻于我。」 【26.所多玛,蛾摩拉二城在何处? (创十八
20)】 答:所多玛Sodom─—意思是焚烧,蛾摩拉Gomorah意思是淹没或一片废墟。这二城的位置,有人说是在死海的南端或北端。但究竟何处是其确定的位置,甚难考证。古时的作家们多认为今日之死海,为其埋葬之遗址。是因其罪恶深重而受神降下天火烧灭。城中连十个义人也没有,真是恶贯满盈,罪无可逭。幸有罗得一家之得救,实因他的伯父亚伯拉罕之蒙神纪念而得脱险也。(创十八20—十九
29)。这一次的毁灭,乃是末世将临用火灭世灾难的预兆,为我们最好的鉴戒。(彼后二5
6,三7
10—13)。──
李道生《旧约圣经问题总解(上)》 【创十八20~33】当神把祂的秘密透露给亚伯拉罕之后,亚伯拉罕就立刻作代祷的工作。代祷是受交通支配的,代祷也是受知识支配的。有了交通就产生知识,有了知识就有代祷的负担。――
倪柝声《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神》
亚伯拉罕在这里的祷告,乃是认识神,与神表同情的祷告。亚伯拉罕的祷告是站在神一边的,是完全为神的公义着想的。换句话说,亚伯拉罕的代祷,并不是为着感动神的心,而是为着表明神的心。所以,认识神的心的祷告,并不是要改变神的旨意,而是要显明神的旨意。――
倪柝声《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神》 【创十八21】「我现在要下去,察看他们所行的,果然尽像那达到我耳中的声音一样吗?若是不然,我也必知道。”」 【创十八22】「二人转身离开那里,向所多玛去,但亚伯拉罕仍旧站在耶和华面前。」 【创十八23】「亚伯拉罕近前来说:“无论善恶,你都要剿灭吗?」 「不论善恶,你都要剿灭吗」这种对同胞的关爱是亚伯拉罕品格的崇高特征之一。他为他们的代求是圣经中记载的许多类似经验中的一个(见出卅二11~32;伯四十二10;结十四14;但九3~19;路廿三34;徒七60)。亚伯拉罕不仅关心罗得,而且深深地同情所多玛的居民。他在营救他们脱离美索不达米亚诸王之手的过程中与他们当中的许多人相识。亚伯拉罕一定有理由相信平原居民中的一些人已经被他早先的服务所感化。他显然没有忘记罗得,但没有提他的名。亚伯拉罕可能想起自己在先前的经历也需要宽恕之恩,故他的的同情之心更加强烈了。 【创十八24】「假若那城里有五十个义人,你还剿灭那地方吗?不为城里这五十个义人饶恕其中的人吗?」 【创十八25】「将义人与恶人同杀,将义人与恶人一样看待,这断不是你所行的。审判全地的主岂不行公义吗?”」 【创十八26】「耶和华说:“我若在所多玛城里见有五十个义人,我就为他们的缘故饶恕那地方的众人。”」 【创十八27】「亚伯拉罕说:“我虽然是灰尘,还敢对主说话。」 【创十八28】「假若这五十个义人短了五个,你就因为短了五个毁灭全城吗?”他说:“我在那里若见有四十五个,也不毁灭那城。”」 【创十八29】「亚伯拉罕又对他说:“假若在那里见有四十个怎么样呢?”他说:“为这四十个的缘故,我也不做这事。”」 【创十八30】「亚伯拉罕说:“求主不要动怒,容我说,假若在那里见有三十个怎么样呢?”他说:“我在那里若见有三十个,我也不做这事。”」 【创十八31】「亚伯拉罕说:“我还敢对主说话,假若在那里见有二十个怎么样呢?”他说:“为这二十个的缘故,我也不毁灭那城。”」 【创十八32】「亚伯拉罕说:“求主不要动怒,我再说这一次,假若在那里见有十个呢?”他说:“为这十个的缘故,我也不毁灭那城。”」 【创十八32】「我再说这一次,假若在那里有十个呢?」
亚伯拉罕所关切的,乃是神的荣耀。因为在他看来,当神审判恶人的时候,如果义人也遭受其害,那么神的义就受到了破坏。基于这个关切,他与神理论,从五十个义人一直减到十个义人,神每一次都答应了。亚伯拉罕停止在十个义人,神却实行不使义人和恶人一灭亡的原则,而搭救了罗得。这里给我们一个非常明显的教训:如果我们关心祂的荣耀,祂愿意照着我们信心的程度引领我们,并且以祂的信实为保证,使我们得着超过我们所求所想的。――
摩根《话中之光》 【创十八33】「耶和华与亚伯拉罕说完了话就走了;亚伯拉罕也回到自己的地方去了。」 每一个真正爱上帝的人都会同样地爱他的邻舍,而且如果必要的话,他们也愿意作出牺牲来增进邻舍的福利。我们无法防止人得罪上帝,但我们可以为他们代求,并恳劝他们。上帝悦纳这样的代求,因为这正反映了祂自己的大爱。义人积极的祷告经常具有何等大的收益啊!当亚伯拉罕凭着爱心和信心就近上帝,谦卑地为罪人代求时,上帝便凭怜悯亲近他,仁慈地应允他的每一个请求。今日那些跟随信心之父脚步的人也会有相同的经验。 【亚伯拉罕的祷告(创十八22~33)】 一、坦然无惧(23,25节;来四15~16) 二、诚恳恒心(24,29~32;路十八1~8) 三、十分虔敬(30,32节;传五1~2) 四、急切代求──因见罪人有危险,比方(诗廿三34) 五、蒙主应允(十九29;雅五16末句) ── 丁良才《经题模范》 【忠心仆人的模式(十八1~15)】 一、知道事奉神是蒙恩的机会(3) 二、找着机会乐意事奉神(3) 三、谦卑的事奉(4) 四、把最好的献给神(7) 五、有责任感(2、6、7) 六、牺牲付代价的精神(8) ——《新旧约辅读》 【神的朋友(十八16~33)】 一、神的朋友看见神的计划(17、20~21) 二、神的朋友必得神的眷顾(19) 三、神的朋友必要像祂(19) 四、神的朋友必享受神的应许(19) 五、对神的态度(22) 六、对自己的态度(27) 七、对别人的态度(24~33) ——《新旧约辅读》 【作为神的同工所拥有的特权是什么?(十八20~33)】 一、知道神的国的奥秘 二、能进行中保祷告 1、祈求怜悯 2、神会听基于公义的祷告 3、神会听坚持不懈的祷告 4、充满牧者心情的祷告 ——无名氏《创世记十五讲》 【创世纪第十八章】 一、拜访亚伯拉罕(十八1~15) 二、亚伯拉罕为所多玛代求(十八16~33) ──《丁道尔圣经注释》 【亚伯拉罕的中保祷告(十八章)】 一、接待客人的亚伯拉罕(1~8) 二、神应许撒拉生子(9~15) 三、亚伯拉罕的中保祷告(16~33) ——无名氏《创世记十五讲》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