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旧约》的文稿

【返回上级目录】

古代的书写材料——古代人有好几种书写材料,如泥板,木板,石灰石片,碎陶片,鞣畜皮和纸莎草纸。纸莎草纸是现代纸张的前身,用沼泽地里所长的纸莎草制成的。据悉,埃及人用来记载较长文稿的最早的书写材料,就是纸莎草纸。圣经头几卷可能就写在纸莎草纸上,所以需要对这种书写材料略加说明。

 

  先将纸莎纸草的茎切成910英寸的狭条,把狭条并排铺起来,再把第二层并排的狭条横着铺在上面加压。经过锤打,用浮石磨擦,使纸的表面均匀,光滑。这种纸通常不超过10英寸见方,相互粘连成长卷,一般不超过30英尺,但有些需长得多,如大英博物馆所收藏的哈里斯纸莎草纸卷就长达150英尺。文字通常写在正面,有时也写在反面。

 

  已知最早的纸莎草文稿属于公元前二千年中期的埃及第五王朝。埃及原是纸莎草纸的大生产国,曾大批出口这种书写材料。圣经头几卷的作者摩西、既然在埃及受过教育,又在埃及附近写作,就有可能是写在纸莎草纸上的。

 

  根据耶利米的记载,文稿是放在瓦器里的。(耶32:14)后来在挖掘古城的过程中,也发现许多古代文稿是放在瓦器里。这就证实了耶利米的记载。

 

  埃及历史文件证明,从公元前15世纪起开始使用皮卷。最早的大型皮卷文稿来自公元前5世纪。在需要更多经文的书写材料时就用皮卷。所以下面所要提到的,大约来自一个会堂图书馆的死海古卷,就是写在皮卷上的。

 

  羔羊纸是一种用幼畜(牛、山羊、绵羊、鹿)皮精制的纸、直到公元前2世纪才出了名。这是一种最昂贵的书写材料,只用来书写极珍贵的的文稿,如公元四世纪基督教的圣经文稿。在那时基督教已经有钱有势了。

 

  在纸莎草纸上书写的笔是制成小软刷状的芦苇。但在皮上写字,就要用尖头的笔。古代文士所用的墨水大多是烟灰加树胶制成。现已发现早在公元前6世纪的墨水样品,里面含铁、也许来自栎五倍子。

 

  死海古卷——1947年以前,已知最早的希伯来圣经文稿只是一份记着十诫和《申命记》645的纸莎草纸残卷。这个残卷称为“拿什纸莎草纸卷 ”、大约写于公元前100年,在1947年以前,它比任何其他已知的希伯来圣经文稿早100年。

 

  1947年,一些贝多因人在死海西北岸附近的一个洞穴里发现一些皮卷和碎片。这是现代圣经文稿的最大发现。由于这些古卷过去从未发现过,当地的主人很难将之推销。买主唯恐是赝品。但最后,古卷有一部分到了希伯来大学教授E.L.苏格聂手中,有一部分为耶路撒冷的叙利亚修道院所拥有。当时在耶路撒冷的美国东方研究学校代理主任约翰.C.贝弗博士是第一个认识到这些是古卷,并使之引起美国的专家们注意的学者。

 

  1948年春天,死海古卷发现的消息一传到西方世界,就引起基督徒和犹太人的注意。自从25年以前埃及图坦克哈曼王(Tatankhamen)的墓被完好无损地发现以来,还没有什么考古的发现引起这样的注意。人们想到犹太荒漠的干旱气候保存了皮卷之类的易腐古董,而这些东西在圣地的其他地方因为潮湿的冬天早已腐烂。于是就掀起了一股寻找其他古卷的热潮。不久又发现了一些洞穴藏有古卷和成千的残卷。在第一个洞穴所处的库姆兰地区,后来又发现了十一个藏有古卷的洞穴。一些是贝多因人发现的,还有一些是考古学家发现的。这些古卷被称为“库姆兰古卷”。而“死海古卷”,除此以外还包括死海附近的犹太干漠其他地方发现的古卷。一些在伯利恒东南的穆拉拜阿拉特干河谷发现,一些在隐基底南面的海韦尔干河发现,还有一些是在发掘马萨达犹太堡垒的废墟时发现,该堡垒于公元73年被罗马人所摧毁。

 

  库兰姆社区遗址是第一个洞附近的废墟,位于库兰姆干河河口。该干河在耶利哥南部几英里处通入死海。遗址发掘出来以后,居然发现是一个严格的犹太教派,也许是艾赛尼派的社区中心。发掘工作揭示了这个教派的生活。附近发现的古卷原为他们所有。在这个修道院式的社区中,教派的成员一起工作、饮食、举行宗教仪式,敬拜上帝。他们住在周围的洞穴里。库兰姆的建筑毁于第一次罗马——犹太战争(公元6073)。当时该教派的成员可能被消灭了,因为这个团体当时已不复存在。许多书卷显然是在大难临头时藏在洞里。主人从来没有回来取走这些书卷。

 

  各洞穴所发现的文稿并不一样。在第一个洞里存有一卷完整的《以赛亚书》。和一卷《以赛亚书》残本,《哈巴谷书》注释,《创世记》,《申命记》,《士师记》和《但以理书》的残片,都是用希伯来方形字体书写,该字体是在巴比伦亡国以后所使用的;还有《利末记》的残片是用被掳巴比伦以前的文字写的。开头在其他洞穴里还发现大量文卷,如《诗篇》,《撒母耳记》,《利未记》,最后所有其他旧约圣经除《以斯帖记》以外都有残片发现。古卷和残片上的其他希伯来文稿有次经和外传,以前不为人知的属于教派性质的著作以及一些非宗教性作品。文稿均用辅音字母,因为当时希伯来语没有元音字母。

 

  对这些古卷的研究,产生了一门新的圣经学科。第一库姆兰洞穴发现至今已有数十年之久,所发现的文稿中尚有半数没有发表。可是有关死海古卷的文章都有成千上万篇。这些文章的书目就有洋洋数卷之多。有一份学术刊物《库姆兰评论》专门研究古卷,可见学者们对死海古卷的兴趣是多么大。

 

  古卷发现后的头几年中,人们就对文卷的真实性和年代展开激烈的争论,但不久,疑惑的声音就止息了。后来,当专业的考古学家进行探测和发掘时发现了与贝多因人找到的相同书卷。甚至最持怀疑态度的人也看得出,死海书卷决不是现代或中世纪的赝品,而是古代的真迹。

 

  一般认为库姆兰古卷写于公元前三世纪至公元一世纪。而上述其他地区发现的古卷则写于公元12世纪。这些发现向我们提供的圣经文本比以前发现的最早的希伯来圣经还要早一千年。这是很重要的,因为我们可以从中获得基督传道时除一卷外所有各卷旧约圣经的样品。换句话说,我们可以知道基督时代的圣经是什么样子的。事实上,我们发现其文字同我们现代译本所依据的原文没有什么区别。死海古卷尽管存在语言上的特点,如拼法或语法形式上,然而这些差异是次要的,如果译成英语,就与其他英语译本没有什么不同。古卷有力地见证了古人在多世纪中忠实地抄录圣经,使希伯来文本流传了下来。死海古卷的发现向我们证明我们所持有的《旧约》正是耶稣基督所熟悉和宣扬的圣经。

 

  马所拉学者的工作——公元头五个世纪的犹太学者完成了把圣经分成大小段落的工作,这种分段仍然反映在今日的希伯来语圣经中。这种分段不同于英语圣经的章节,那是后来分的。犹太拉比们还采纳了若干符号来指出难懂篇章的位置,并用他们自己的著作加以解释。由于这段时期所写的圣经文稿没有保存下来,我们有关于这些犹太学者如何处置希伯来语圣经的资料均来自《塔木德》。

 

  那些在公元500年左右以来保存《旧约》经文传统的犹太学者被称为马所拉派。该词来自希伯来术语“马所拉”,意为“有关圣经经文正确形式的早期传说。”这些人努力确保把圣经经句正确无误地传给后代,写下了许多有关圣经的专著和注释。

 

  由于希伯来语当时已有数世纪不用了,其口语已完全为亚兰语所代替,所以再过一段时间,希伯来的读音就有可能完全被人遗忘。为此马所拉人发明了一套元音符号加在希伯来辅音字母上。这样便于读希伯来语圣经,并确保了把当时的发音保存了下来。但不可忽视的是,现在通行的希伯来语圣经的读音是公元七世纪马所拉人的读法,与旧约时代的读音多少有些不同。

 

  马所拉人还发明了两套复杂的音调符号,一套用于散文,一套用于《诗篇》和《约伯记》。这是把许多不同的符号加在正文上,表示不同的读音和音调。

 

  当马所拉人觉得某些词语的读法应与书面形式不同时,他们在页边注上他们所建议的改变,可是对正文并不作变动。比如上帝名字的读写。上帝的名字由4个希伯来辅音YHWH组成。称为“四字符号”。在古时可能读为“亚卫”。但多世纪以来虔诚的犹太人唯恐冒犯这圣名,就不发出来。当他们遇到YHWH时就读为“阿东乃”(主)。马所拉人忠于不改动圣经的原则,仍保留了四个希伯来辅音字母YHWH,不过加上了“阿东乃”的元音。犹太本民族的读者虽然只看到“阿东乃”的元音加在YHWH上,他们也会将之读为“阿东乃”。由于宗教改革之初基督徒在学习使用希伯来语圣经时并不懂这条原则,所以就把上帝的名字译为“耶和华”。

 

  在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下译经家对于希伯来语圣经中上帝各个名称的译法。他们按习惯以“主”来称上帝的名,新约圣经福音书的作者也是这样做的。然而,在希伯来语中作为上帝的名字的除了YHWH(犹太人读为“阿东乃”)外,还有“阿东乃”(`Adonai主)。所以在钦定本和修订标准本中YHWH就译为Lord(主),但放在`Adonai后时译为“God”(上帝)。在美国标准本中YHWH译为Jehovah耶和华,“阿东乃”则译为Lord主。希伯来语`Elohim(埃洛希姆)指真神时也译为God(上帝)。如果记住了这些简单的原则,就容易识别《旧约》中上帝的名号了。现归纳如下。

 

  `Elohim埃洛希姆译为God上帝(创1:1

 

  YHWH`Elohim译为Lord God主上帝

 

  YHWH译为Lord主(创18:33)(创2:4

 

  `Adonai阿东乃译为Lord   (创18:30

 

  `AdonaiYHWH译为Lord God主上帝(创15:2

 

  马所拉人还制订了一些准确而详细的抄录圣经的规则。经文各行各栏的长度,所用墨水的颜色等一切事宜都不是由抄录者随意而定的。每卷书的字数要数好,先写中间的字,以便于检查新抄本的准确性。在每卷末尾要注明字数,中间词,以及其他统计资料。

 

  除了死海古卷以外,所有的古希伯来语圣经文稿都是马所拉人后期的抄本,最古的也许是大英博物馆所收藏的九世纪的五经抄本。不过,时间是根据字体确定的,不一定准确。最早的注明日期的希伯来圣经文稿是圣彼得堡的一份后先知抄本,写于公元916年。另有两种10世纪的希伯来圣经抄本。一份是藏于牛津的劳地安纳斯抄本,包括几乎全部的旧约,另一部是阿勒颇的阿希尔抄本,该抄本在1948年反犹暴乱的破坏中部分保存了下来。

 

  其他古代希伯来圣经的手稿是在开罗的会堂中发现的,也曾躲过了毁灭,这些手稿现在大部分在俄罗斯和英国剑桥大学图书馆。古希伯来圣经文稿这么少的原因是犹太人有一条法律禁止使用陈旧和破损的圣经。破旧的圣经埋起来或用其他方式处理掉,防止其中所载上帝的名受到冒犯。如果一份抄本用旧了,就放在会堂的经书贮藏室里以后再处理。迄今只有在开罗的一个会堂贮藏室里还有存留古卷。据我们所知,公元头一千年的所有其他圣经古卷皆不存在了。

 

  然而,犹太文士们极其谨慎地抄录经句,保证了古代圣经抄本的准确性。死海古卷要比以前发现的所有希伯来圣经抄本早一千年,证实了传到我们手中的旧约文本实际上与基督所用的是一样的。

【返回上级目录】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蔡有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