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约瑟
37:1-50:26 (一)雅各的兒子們在迦南地的生活狀況 37:1-38:30 1.雅各的兒子們以牧羊為工作,約瑟常常打小報告,又獲得父親的寵愛, 導致哥哥恨惡約瑟。 37:1-4 ●「雅各的記略如下」:原文是「這些是雅各的後代」。表明底下紀錄 的是雅各後代的事情。 ◎ 37:2 沒有紀錄到「利亞」的兒子們。原因不詳。 ●「童子」:原文是「少年」或「僕人」,但由於前面經文提過他的年 齡,因此這字意思可能偏向「幫手」或「僕人」。 ●「惡行」:「惡的耳語」、「惡的誹謗」、「罪惡的報導」。此處沒 有評論約瑟所說的是否有誇大渲染的問題,不過此處所用 的原文「耳語」、「毀謗」、「謠言」就有「誇大渲染」 的暗示。 ●「做了」一件彩衣:原文型態顯示這是雅各親手做的。 ●「彩衣」:七十士譯本和武加大譯本翻譯成「彩色的外袍」,不過目 前大部分的學者認為這是指「長及手掌和腳掌的束腰外衣 」。聖經中僅有 撒下 13:18 公主她瑪是同樣的裝束,可 見這是上流社會的穿著,而非牧羊人的服裝。 經文: 約瑟做了一夢,告訴他哥哥們,他們就越發恨他。約瑟對他們說:請聽我所做的夢:我們在田裡捆禾稼,我的捆起來站著,你們的捆來圍著我的捆下拜。他的哥哥們回答說:難道你真要作我們的王嗎?難道你真要管轄我們嗎?他們就因為他的夢和他的話越發恨他。後來他又做了一夢,也告訴他的哥哥們說:看哪,我又做了一夢,夢見太陽、月亮,與十一個星向我下拜。約瑟將這夢告訴他父親和他哥哥們,他父親就責備他說:你做的這是甚麼夢!難道我和你母親、你弟兄果然要來俯伏在地,向你下拜麼?他哥哥們都嫉妒他,他父親卻把這話存在心裡。 37:5-37:11 註釋: 2.約瑟做了兩個怪夢,顯示出親人要拜他,他說出內容導致哥哥們嫉妒他 。 37:5-11 ●「不與」:原文是「不能夠」。 ●「和睦的話」:字義是「平安、和平」。 ●「下拜」:字義是「跪拜」。 ●「你母親」:有可能這裡的母親是指「利亞」。因為約瑟的夢中提到 十一個星星,所以便雅憫已經出生,拉結已經死亡。 ●「存在心裡」:原文是「看守這話語」。 ◎「責備」:由 37:11 中可以看出約瑟的哥哥是真的生氣約瑟作這樣 的夢,但是雅各的責備可能是一種策略性的責備,只是要 降低約瑟與哥哥們之間的緊張。因為他的反應是仔細的把 這話語記起來。 ◎看起來此時的約瑟還有點幼稚,就算他講的都是實話,但是在不當的 場合講給不適當的人聽,下場還是很悲慘,只是火上加油罷了。 經文: 約瑟的哥哥們往示劍去放他們父親的羊。以色列對約瑟說:你哥哥們不是在示劍放羊嗎?你來,我要打發你往他們那裡去。約瑟說:我在這裡。以色列說:你去看看你哥哥們平安不平安,群羊平安不平安,就回來報信給我;於是打發他出希伯崙谷,他就往示劍去了。有人遇見他在田野走迷了路,就問他說:你找甚麼?他說:我找我的哥哥們,求你告訴我,他們在何處放羊。那人說:他們已經走了,我聽見他們說要往多坍去。約瑟就去追趕他哥哥們,遇見他們在多坍。 37:12-37:17 註釋: 3.約瑟去看哥哥放羊的狀況,卻被賣給以實瑪利人,而被帶到埃及去。 賣給法老的內臣波提乏。 37:12-36 (1)約瑟奉雅各的命令去示劍看哥哥們放羊的狀況,他直走到多坍才找 到哥哥們。 37:12-17 ●「我在這裡」:也可以譯為「好!我去」。 ◎可能因為之前以色列的兒子們曾經殺害示劍所有的男丁 34:25-30 ,因此雅各怕他們在示劍附近放羊會遭遇報復,所 以才派約瑟去看一看。約瑟由希伯崙谷到示劍大概有80公里的 距離。 ◎雅各顯然不知道他的兒子們已經這樣恨約瑟了,所以才會派約瑟 出去查訪哥哥的狀況。約瑟相當負責,甚至迷路也還是不斷地尋 找,有這樣的精神難怪會獲得父親的歡心。 ●「多坍」:字義是「雙井」,當地水源充足,距離示劍大概24 公里左右。 經文: 他們遠遠地看見他,趁他還沒有走到跟前,大家就同謀要害死他,彼此說:你看!那做夢的來了。來吧!我們將他殺了,丟在一個坑裡,就說有惡獸把他吃了。我們且看他的夢將來怎麼樣。流便聽見了,要救他脫離他們的手,說:我們不可害他的性命;又說:不可流他的血,可以把他丟在這野地的坑裡,不可下手害他。流便的意思是要救他脫離他們的手,把他歸還他的父親。 37:18-37:22 註釋: (2)約瑟的哥哥們計畫要害死約瑟,但是流便阻擋兄弟們的計畫。 37:18-22 ●「同謀」:原文是「行詭詐」。 ●「做夢的」:字義是「做夢之主」、「做夢之王」。 ●「野地」:「曠野」。 ●「坑」:「坑」、「井」。這是當時的人存放水用的地洞,有 2到7公尺深。 ◎流便可能因為自己是長子,所以必須像父親交代整個團隊的安 危,因此特別不希望害死自己的弟弟。流便此時大約是24歲。 經文: 約瑟到了他哥哥們那裡,他們就剝了他的外衣,就是他穿的那件彩衣,把他丟在坑裡;那坑是空的,裡頭沒有水。他們坐下吃飯,舉目觀看,見有一夥米甸的以實瑪利人從基列來,用駱駝馱著香料、乳香、沒藥,要帶下埃及去。猶大對眾弟兄說:我們殺我們的兄弟,藏了他的血有甚麼益處呢?我們不如將他賣給以實瑪利人,不可下手害他;因為他是我們的兄弟,我們的骨肉。眾弟兄就聽從了他。有些米甸的商人從那裡經過,哥哥們就把約瑟從坑裡拉上來,講定二十舍客勒銀子,把約瑟賣給以實瑪利人。他們就把約瑟帶到埃及去了。 37:23-37:28 註釋: (3)約瑟的哥哥脫下約瑟的外衣,將之丟在坑中,後來猶大就提議將 約瑟賣給以實瑪利人,約瑟就被帶到埃及去。 37:23-28 ◎「吃飯」:把弟弟丟下深洞之後還有心情吃飯,這些以色列人 真是缺乏惻隱之心。 ●「基列」:位於約但河東,以出產乳香馳名。 ●「乳香」:盛產於印度、阿拉伯西南部與非洲東北,是一種琥 珀色的樹脂,表面覆有白色粉末。這是聖膏油的成 分之一 出 30:34 。 ●「沒藥」:是一種香的膠或香樹脂,產於南阿拉伯和北非洲。 ●「益處」:不是比喻,而是相當難聽形容錢財的字,好像「贓 物」、「不白之財」。 ●「二十舍客勒銀子」:這是漢摩拉比法典規定的奴隸售價,也 是牧羊人工作三年的工資,大約是300 公克的銀子。 利 27:5 也是記載這樣 的奴隸價格。 ●「米甸」:跟以實瑪利人指著同一群人,例如: 士 8:22-24 就將兩個名詞混用。這些人也是亞伯拉罕的後裔。 創 25:2 ,後來米但、米甸和以實瑪利就混用了 。「米甸」字義是「爭鬥」。 ● 37:28 意義有點不確定,可能是「有些米甸人從那裡經過, 就把約瑟從坑裡拉上來,他們以二十塊銀子,把約瑟賣給以實 瑪利人....」。亦即把約瑟拉起來賣掉的,不是哥哥們,而是 米甸人。或者是「拉起約瑟」、「賣給以實瑪利人」的,都是 約瑟的哥哥們。不過看上下文應該是約瑟的哥哥們作這些事才 對。 ◎從基列地經多坍的路線,是大馬色與往南方的沿海道路之間, 一條極古老的通道;香料則是賣給埃及的主要土產。 經文: 流便回到坑邊,見約瑟不在坑裡,就撕裂衣服,回到兄弟們那裡,說:童子沒有了。我往那裡去才好呢?他們宰了一隻公山羊,把約瑟的那件彩衣染了血,打發人送到他們的父親那裡,說:我們撿了這個;請認一認是你兒子的外衣不是?他認得,就說:這是我兒子的外衣。有惡獸把他吃了,約瑟被撕碎了!撕碎了!雅各便撕裂衣服,腰間圍上麻布,為他兒子悲哀了多日。他的兒女都起來安慰他,他卻不肯受安慰,說:我必悲哀著下陰間,到我兒子那裡。約瑟的父親就為他哀哭。米甸人帶約瑟到埃及,把他賣給法老的內臣─護衛長波提乏。 37:29-37:36 註釋: (4)約瑟的哥哥們用羊血冒充約瑟已經死了,雅各為之悲哀多日,約 瑟卻被賣給埃及法老的護衛長波提乏。 37:29-36 ◎雅各曾經用山羊羔的皮騙了父親 創 27:16 ,現在他被兒子們 用公山羊的血騙。 ◎流便的缺席,符合現實狀況,既然有羊群要照顧,出入總為難 免。流便既想設法營救,便顯然會伺機離開,不引起大家的注 意。 ●「撕裂」:此字僅在舊約出現,多指「撕裂衣服」或「奪回」 。 ●「撕碎了、撕碎了」:兩個動詞不太一樣,前者是「撕裂、扯 碎」,後者則強調「被撕成碎片」(完 成式)。 ●「麻布」:一種用黑山羊毛織成的粗布,被用來做喪服,表示 哀悼。 ●「女兒」:此字為複數,因此有可能包括媳婦在內。 ●「陰間」:當時的人認為人死後所在的地方,跟「地獄」不同 。 ●「內臣」:此自在西元前1000年以後就是「太監」的意思,但 是西元前2000年僅有「臣僕」的意思。 ●「護衛長」:「貼身保鑣的領袖」、「禁衛軍統領」。 ●「波提乏」:字義是「屬於太陽的」,這是典型的埃及名字。 尤其常常在西元前2100-1600的埃及出現。 ◎很難想像兄弟間累積這麼多的恨,導致要殺死兄弟或賣掉兄弟 。不過即使人性醜惡,上帝仍然掌權。誰知道約瑟這一去,是 要為了整個以色列人可以逃避旱災呢?! 經文: 那時,猶大離開他弟兄下去,到一個亞杜蘭人名叫希拉的家裡去。猶大在那裡看見一個迦南人名叫書亞的女兒,就娶她為妻,與她同房,他就懷孕生了兒子,猶大給他起名叫珥。他又懷孕生了兒子,母親給他起名叫俄南。他復又生了兒子,給他起名叫示拉。他生示拉的時候,猶大正在基悉。 38:1-38:5 註釋: 4.猶大由兒媳婦她瑪生了雙胞胎。 38:1-30 (1)猶大娶了迦南人書亞的女兒為妻,生了珥、俄南和謝拉。 38:1-5 ●「那時」:指「約瑟被賣到埃及的時候」。 ●「到」:「擴展」、「紮營」、「支搭帳棚」。 ●「亞杜蘭」:位於伯利恆西南20公里處,字義是「人民的正義 」。此處位於希伯崙西北。 ●「希拉」:字義是「高貴的家庭」。 ●「書亞」:字義是「財富」。 ●「猶大給他起名」:原文是「他給他起名」,所以翻譯為「猶 大給他起名」,不過撒瑪利亞五經、七十 士譯本都作「她給他起名」。 ●「珥」:字義是「清醒」。 ●「俄南」:字義是「強壯的」。 ●「示拉」:字義是「懇求」。 ●「基悉」:字義是「錯誤的」。也就是後來的「亞革悉」 書 15:44 ,是後來猶大支派的城鎮。 ◎猶大娶迦南婦人,直接違背 24:3-4 亞伯拉罕與 28:1 以撒的 教誨,看起來雅各子女的信仰已經相當混亂了。猶大娶妻的理 由是「看見」,暗示猶大只是因為迦南女子漂亮就娶她,沒有 什麼深刻的感情在內,以致聖經連這迦南女子的姓名都沒記。 ◎猶太傳統認為猶大是因為雅各喪子哀痛,導致建議賣掉約瑟的 猶大遭到兄弟們的白眼,因此猶大索性離開兄弟。 經文: 猶大為長子珥娶妻,名叫她瑪。猶大的長子珥在耶和華眼中看為惡,耶和華就叫他死了。猶大對俄南說:你當與你哥哥的妻子同房,向她盡你為弟的本分,為你哥哥生子立後。俄南知道生子不歸自己,所以同房的時候便遺在地,免得給他哥哥留後。俄南所做的在耶和華眼中看為惡,耶和華也就叫他死了。猶大心裡說:恐怕示拉也死,像他兩個哥哥一樣,就對他兒婦她瑪說:你去,在你父親家裡守寡,等我兒子示拉長大。她瑪就回去,住在他父親家裡。 38:6-38:11 註釋: (2)猶大的長子死了,俄南也死了,猶大怕示拉也死,要她瑪回去父 家住。 38:6-11 ●「她瑪」:字義是「棕櫚樹」。 ◎聖經並沒有記載「珥」的詳細死因。俄南的死因則是很清楚的 因為他惡意的僅要與她瑪同房,卻不願意留後代給珥。我們常 常忘記上帝是公義的神,他會賞善罰惡。因此,俄南這種惡行 上帝直接以「死亡」作為處罰。此處是舊約第一次記載上帝用 死亡刑罰個人。 ●「向她盡你為弟的本分」:原文僅是「兄弟」「小叔制度」兩 字,其中「小叔制度」這個字,意 義是「弟弟與嫂嫂成婚,生的第一 個兒子歸於哥哥的名下」這種制度 。弟弟也可以拒絕執行這種制度, 但要接受公開的羞辱。拖鞋之家的 記載在 申 25:5-10 。 ●「同房的時候」:原文型態顯示「每次同房的時候」。原文動 詞是進行式,顯示俄南是心存惡意,每次行 房都這麼做。 ●「遺」:「損壞」、「毀壞」。 ● 38:11 中猶大要求兒媳婦回去守寡(而不是改嫁),就表示要 將示拉為她瑪執行小叔制。只是沒想到猶大說的是一套,做的又 是一套。而且如果要兒媳婦回娘家,照說就是要讓她可以隨意改 嫁,又不讓示拉娶她,又要她回娘家(不養她),又要人家守寡 ,真是甚麼好處都被猶大佔盡了。 ◎照理說,她瑪可以成為猶大家庭繼承人的母親,但是現在她僅 僅是一個寡婦。俄南其實也可以直接拒絕行使小叔制度,但是 他卻一面公開表示自己願意執行,一面又私下不讓嫂嫂受孕。 這樣做可以繼續與嫂嫂行房,最後又可以因為哥哥無後而獨佔 父親的產業。 ◎俄南此無恥自私的行為,為他在此後英文中賺得一席之地, 「onanism」俄南主義,指中斷性交或手淫。 經文: 過了許久,猶大的妻子書亞的女兒死了。猶大得了安慰,就和他朋友亞杜蘭人希拉上亭拿去,到他剪羊毛的人那裡。有人告訴她瑪說:你的公公上亭拿剪羊毛去了。她瑪見示拉已經長大,還沒有娶她為妻,就脫了她作寡婦的衣裳,用帕子蒙著臉,又遮住身體,坐在亭拿路上的伊拿印城門口。猶大看見她,以為是妓女,因為她蒙著臉。猶大就轉到他那裡去,說:來吧!讓我與你同寢。他原不知道是他的兒婦。她瑪說:你要與我同寢,把甚麼給我呢?猶大說:我從羊群裡取一隻山羊羔,打發人送來給你。她瑪說:在未送以先,你願意給我一個當頭嗎?他說:我給你甚麼當頭呢?她瑪說:你的印、你的帶子,和你手裡的杖。猶大就給了他,與他同寢,他就從猶大懷了孕。她瑪起來走了,除去帕子,仍舊穿上作寡婦的衣裳。猶大託他朋友亞杜蘭人送一隻山羊羔去,要從那女人手裡取回當頭來,卻找不著他,就問那地方的人說:伊拿印路旁的妓女在那裡?他們說:這裡並沒有妓女。他回去見猶大說:我沒有找著他,並且那地方的人說:這裡沒有妓女。猶大說:我把這山羊羔送去了,你竟找不著她。任憑她拿去吧,免得我們被羞辱。 38:12-38:23 註釋: (3)猶大的妻子死了以後,她瑪用計由猶大懷孕。 38:12-23 ●「亭拿」:位於亞杜蘭西北19公里左右。 ●「他剪羊毛的人」:「為他(猶大)剪羊毛的人」。 ●「伊拿印」:字義是「眼睛」。這地方在哪裡,不僅現在人 無從確認它的位置,翻遍整本聖經也都找不到 它。 ●以為是「妓女」:指「一般的賣淫妓女」。 ●「蒙著臉」:依照亞述的法律規定,出嫁的廟妓外出時要蒙著 臉,不過我們不肯定此處也有這種習俗。迦南宗 教的廟妓女都蒙臉,她們不只在等候客人上門時 蒙臉,性交時也全程戴上帕子,以使和她們性交 的男人有個幻想,認為自己是和一位女神從事性 行為,於是就能說服(找藉口?)自己做的不是不 是性而是「敬拜」。難怪當時神嚴格禁止以色列 人與迦南人往來。 ●「當頭」:「抵押保證」、「抵押品」。 ◎ 38:17 顯示猶大是臨時起意召妓,所以他沒有帶任何財物可 以付費。一頭山羊羔,這當時算是很高的價錢,可能猶大不熟 悉妓女的行情,或是想故意展現自己慷慨大方? ●「印」:當時印章是有地位的人才擁有的,個人印章在任何文 件上做印記,就表示那個文件是屬於他的重要文件。 這個印章通常帶在脖子上或當成戒指帶在手上。 ●「帶子」:原文是「細繩」或「線」。可能就是繫印章的繩子 。 ●「杖」:可能是牧羊或走路用的拐杖,杖頭很可能刻了一些特 殊的圖形用以辨識。 ◎「印」、「帶子」、「杖」可以用來辨識擁有者的身份。 ◎猶大託朋友送山羊羔給妓女,原因可能是因為當時的社會對召 妓有負面的看法,所以猶大避免自己出面。 38:23 的意思是 要停止找妓女用山羊羔換回猶大的印章等等的努力,以免四處 去尋找的過程中,猶大的名譽受損。 ●路旁的「妓女」:「妓女」、「廟妓」、「神妓」。這是迦南 的敗俗,所以猶大告訴亞杜蘭人自己是去找 迦南的廟妓(這樣會被認為是具有宗教熱誠 )。 ●「羞辱」:「輕視」。 ◎看起來猶大一定常常尋花問柳,而且喪妻之後性對猶大的誘惑 力比較大。再者,剪羊毛時是牧羊人收穫的季節,猶大難免稍 稍放縱自己一下,所以她瑪有把握自己扮演妓女就能取得後裔 。猶大的表現與 39:7-12 中約瑟的表現差異甚大,約瑟能夠 抗拒女色的誘惑,但猶大還會主動找妓女。 經文: 約過了三個月,有人告訴猶大說:你的兒婦她瑪作了妓女,且因行淫有了身孕。猶大說:拉出她來,把她燒了!她瑪被拉出來的時候便打發人去見他公公,對他說:這些東西是誰的,我就是從誰懷的孕。請你認一認,這印和帶子並杖都是誰的?猶大承認說:她比我更有義,因為我沒有將她給我的兒子示拉。從此猶大不再與她同寢了。 38:24-38:26 註釋: (4)猶大知道她瑪懷孕之後要燒死她瑪,她瑪取出證物,猶大承認自 己不對。 38:24-26 ●「作了妓女」:「行淫」、「姦淫」、「作妓女」。 ●「把她燒了」:當時習慣用火燒死犯重罪的人。 ●「認一認」:「承認」、「認識」,與 37:32 的「認一認」 原文相同。 ●「她比我更有義」:原文是「她是公義的,我不是」。 ◎他瑪在最後一刻才拿出證據,讓猶大來個措手不及無法將情勢 扭轉成對自己有利的狀況。「出來」:原文時態是「分詞」。 ◎這裡顯示她瑪是冒著生命的危險來取得後裔,可以想像「後裔 」對當時的人有多重要,也間接可以看出猶大的確是嚴重的虧 負了媳婦。 ◎猶大雖然犯了很多錯,不過他並不是無恥強辯的人。被指出有 錯之後,就直接承認自己犯錯,而且立刻改正。這種態度,讓 猶大由墮落中返回。 經文: 她瑪將要生產,不料她腹裡是一對雙生。到生產的時候,一個孩子伸出一隻手來;收生婆拿紅線拴在他手上,說:這是頭生的。隨後這孩子把手收回去,他哥哥生出來了;收生婆說:你為甚麼搶著來呢?因此給他起名叫法勒斯。後來,他兄弟那手上有紅線的也生出來,就給他起名叫謝拉。 38:27-38:30 註釋: (5)她瑪生了雙胞胎,取名為法勒斯和謝拉。 38:27-30 ●「腹裡」:原文是「子宮」。 ●「你為甚麼搶著來呢?」:原文是「你竟然為自己弄出一個裂 縫!」。 ●「法勒斯」:字義是「違規」、「破壞」。法勒斯在家族上列 為長子,大衛與耶穌基督都是他的後代。 ●「謝拉」:字義是「升起」。 ◎他瑪最後在路得記裡面得到稱讚( 得 4:12 ),法勒斯也被記 載在耶穌的家譜中。 經文: 約瑟被帶下埃及去。有一個埃及人,是法老的內臣─護衛長波提乏,從那些帶下他來的以實瑪利人手下買了他去。約瑟住在他主人埃及人的家中,耶和華與他同在,他就百事順利。他主人見耶和華與他同在,又見耶和華使他手裡所辦的盡都順利,約瑟就在主人眼前蒙恩,伺候他主人,並且主人派他管理家務,把一切所有的都交在他手裡。自從主人派約瑟管理家務和他一切所有的,耶和華就因約瑟的緣故賜福與那埃及人的家;凡家裡和田間一切所有的都蒙耶和華賜福。波提乏將一切所有的都交在約瑟的手中,除了自己所吃的飯,別的事一概不知。約瑟原來秀雅俊美。 39:1-39:6 註釋: (二)約瑟在波提乏家的遭遇 39:1-20 1.約瑟被埃及護衛長波提乏買去,被派管理家務,蒙上帝賜福一切都 順利,且獲得主人的完全信賴。 39:1-6 ●「約瑟被帶下埃及去」:原文是「然後,約瑟已經被帶下埃及去 」。 ●「管理家務」:應該就是擔任「管家」的職務,這個職務常常出 現在古埃及的文件中,他們管理所有的財產。 ●「除了自己所吃的飯」:可能是一種慣用語,表示一切都不管, 或者真的僅有飲食這件事情波提乏自己 決定。 ◎一般奴隸常常都在田間做粗活,約瑟是已經升為家中的總管了。 39:5 的記載,讓人想起拉班也對雅各說過同樣的話 30:27 , 上帝同在的結果,連他的雇主、主人都獲得好處。 ●「秀雅」:「身材美麗」、「外型美麗」。 ●「俊美」:「容貌美麗」。 ●「秀雅俊美」: 29:17 記載約瑟的母親拉結也是身材和容貌都 美麗。 ◎我們的上司對我們有波提乏對約瑟那樣的信賴嗎?別人可以從我 們的工作果效上看到我們所信仰的神嗎? ◎雖然約瑟被賣為奴,但卻能蒙神的保守,提醒我們在困境中神仍 然掌權,看顧我們。 經文: 這事以後,約瑟主人的妻以目送情給約瑟,說:你與我同寢吧!約瑟不從,對他主人的妻說:看哪,一切家務,我主人都不知道;他把所有的都交在我手裡。在這家裡沒有比我大的;並且他沒有留下一樣不交給我,只留下了你,因為你是他的妻子。我怎能作這大惡,得罪神呢?後來她天天和約瑟說,約瑟卻不聽從她,不與她同寢,也不和她在一處。 39:7-39:10 註釋: 2.約瑟主人的妻誘惑約瑟,約瑟不願意得罪神,當面拒絕。 39:7-10 ●「這事」:原文是複數型態,指約瑟被不斷提拔成總管這些事。 ●「以目送情」:原文是「眼睛向著約瑟」,意思接近是「貪婪的 注視」。 ●「與我同寢吧」:原文時態是命令句,意思是主母直接命令約瑟 提供性服務。 ●「一切家務」:「家中的一切」。 ◎舊約聖經中很少記載像約瑟的主母這樣的女性,居然天天要求約 瑟提供性服務,約瑟則是用逃避的方式解決問題。 經文: 有一天,約瑟進屋裡去辦事,家中人沒有一個在那屋裡,婦人就拉住他的衣裳,說:你與我同寢吧!約瑟把衣裳丟在婦人手裡,跑到外邊去了。婦人看見約瑟把衣裳丟在她手裡跑出去了,就叫了家裡的人來,對他們說:你們看!他帶了一個希伯來人進入我們家裡,要戲弄我們。他到我這裡來,要與我同寢,我就大聲喊叫。他聽見我放聲喊起來,就把衣裳丟在我這裡,跑到外邊去了。婦人把約瑟的衣裳放在自己那裡,等著他主人回家,就對他如此如此說:你所帶到我們這裡的那希伯來僕人進來要戲弄我,我放聲喊起來,他就把衣裳丟在我這裡,跑出去了。 39:11-39:18 註釋: 3.約瑟逃避主人之妻的誘惑,反遭其陷害。 39:11-18 ●「辦事」:「做工作」。 ●「放聲」:原文是「抬高音調」。 ●「家裡的人」:指的應該是「家中其他的僕人」。 ●「放在自己那裡」:「放在自己旁邊」。 ●「你所帶到我們這裡的那希伯來僕人進來要戲弄我」:如果把「 進來要戲弄我」當成從屬子句,那麼這句就變成「....那希伯來 僕人,就是進來要戲弄我的」, 這等於是指控波提乏是罪魁禍首 ,是引狼入室的,可能可以解釋波提乏生氣的原因。 ◎約瑟的主母也相當懂得權謀,第一時間就惡人先告狀,而且用 種族的理由來貶低約瑟的地位。一般人多半會相信男性欺侮女 性,加上約瑟是外族男性,自然百口莫辯。 ◎神的福只並不代表不遇見困難與試探,但他所遭遇的不公卻裝 備、磨練他,使他具備以後成為宰相的能力。 經文: 約瑟的主人聽見他妻子對他所說的話,說:你的僕人如此如此待我,他就生氣,把約瑟下在監裡,就是王的囚犯被囚的地方。於是約瑟在那裡坐監。 39:19-39:20 註釋: 4.約瑟的主人聽信妻子的話,將約瑟下在監獄中。 39:19-20 ●「生氣」:「怒火中燒」,表達「非常生氣」。不過原文倒沒 說約瑟的主人為什麼事生氣,雖然我們都會認為是 氣約瑟的行為,不過也有可能是氣事情的發展。 ●「把」:「抓起來」、「抓拿」。 ●「監」裡:原文是「圓形的屋子」,可能是埃及字或監獄的 名字。 ●「王的囚犯」:指「政治犯」。 ◎通常奴隸侵犯主母這樣的罪行應該會被判處死刑,參考 申 22:25-27 創 38:24 ,但此處約瑟的主人並沒有殺死 約瑟,甚至監禁的地方也不是一般的監獄,可能顯示出約瑟 的主人懷疑事情的真相,或者約瑟的主人感念約瑟過去的忠 實,免去其死罪。不過約瑟在獄中還是吃了不少苦頭,參 詩 105:18 。 ◎不過約瑟的「抵抗誘惑」並不帶來好報,反倒帶來牢獄之災 。我們是否僅僅是為了「好下場」才來做正確的事呢? 經文: 但耶和華與約瑟同在,向他施恩,使他在司獄的眼前蒙恩。司獄就把監裡所有的囚犯都交在約瑟的手下;他們在那裡所辦的事都是經他的手。凡在約瑟手下的事,司獄一概不察,因為耶和華與約瑟同在;耶和華使他所做的盡都順利。 39:21-39:23 註釋: (三)約瑟在埃及監獄中的遭遇 39:21-40:23 1.約瑟獲得管理監獄的人的信任,將一切事情交給約瑟管理。 39:21-23 ●施「恩」:「良善」、「慈愛」、「忠誠」。 ◎西元前十三世紀末(約西元前1225年)有一份埃及的文件, 提到兩兄弟和哥哥的太太的事情,嫂嫂勾引弟弟,弟弟拒絕 ,嫂嫂就誣陷弟弟。導致哥哥要追殺弟弟,直到最後才真相 大白,哥哥回去殺死嫂嫂。有人認為創世記的記載就是修改 自這份文件。但是此處波提乏有名有姓,而且兩份故事的內 容不一致,很難下此定論。再者,到底哪一份文件先出現, 也很難說。 經文: 這事以後,埃及王的酒政和膳長得罪了他們的主─埃及王,法老就惱怒酒政和膳長這二臣,把他們下在護衛長府內的監裡,就是約瑟被囚的地方。護衛長把他們交給約瑟,約瑟便伺候他們;他們有些日子在監裡。 40:1-40:4 註釋: 2.埃及王的酒政和膳長正好都被下在約瑟的監獄中,護衛長命令 約瑟服事他們。 40:1-4 ●「酒政」:「飲料」、「司酒長」。「酒政」的職責是為國 王挑選美酒、試酒、倒酒,防範有人在酒中下毒 ,並且陪國王喝酒作樂。通常是國王的親信,也 是國王消遣的伙伴。 尼 1:11 中記載尼希米也 是這個職位,不過用的原文與此處不同。 ●「膳長」:「廚師長」、「麵包長」。 ●「惱怒」:「充滿憤怒」、「狂怒」。 ●「護衛長」:應該還是「波提乏」。此處他親自把兩位大臣 交給約瑟,似乎表示他對約瑟還有一定的信賴 。其他人也不可能特別相信約瑟。而且這裡護 衛長「親自」為酒政和膳長做安排,而非他的 屬下「司獄」來處理。 ●「有些日子」:「一段日子」,時間長短不能確定。 ◎可能因為這兩個官員官位較大,所以可以有約瑟專門來侍奉 他們。 經文: 被囚在監之埃及王的酒政和膳長二人同夜各做一夢,各夢都有講解。到了早晨,約瑟進到他們那裡,見他們有愁悶的樣子。他便問法老的二臣,就是與他同囚在他主人府裡的,說:他們今日為甚麼面帶愁容呢?他們對他說:我們各人做了一夢,沒有人能解。約瑟說:解夢不是出於神嗎?請你們將夢告訴我。 40:5-40:8 註釋: 3.約瑟為法老的兩臣解夢 40:5-19 (1)法老的兩臣同時各自做了一個夢,不過無人能解夢,約瑟自 告奮勇要為兩臣解夢 40:5-8 ◎古埃及人相信夢是神明向他們傳達心意的管道,甚至還有 專門的解夢人,還有解夢用的夢書。因此兩個大臣同時做 奇怪的夢,卻不知道意義為何,自然會心情不好。不過約 瑟也很細心,會注意到自己服侍的人心情不好。 ●「各夢都有講解」:「各自的夢有各自的意義」。 ●「解」夢:「解釋」,這裡所用的字十分稀有,只有這幾 章有出現。 ◎「解夢不是出於神嗎」:不知道約瑟之前有沒有解過夢 ?不然他怎麼會這麼有信心要幫忙。而且約瑟的理由跟 埃及人認為解夢要專業的解夢人的想法完全不同,這樣 直接說出來似乎表示他對解夢也很有自信。可能是上帝 已經給他啟示要幫助他。 經文: 酒政便將他的夢告訴約瑟說:我夢見在我面前有一棵葡萄樹,樹上有三根枝子,好像發了芽,開了花,上頭的葡萄都成熟了。法老的杯在我手中,我就拿葡萄擠在法老的杯裡,將杯遞在他手中。約瑟對他說:他所做的夢是這樣解:三根枝子就是三天;三天之內,法老必提你出監,叫你官復原職,你仍要遞杯在法老的手中,和先前作他的酒政一樣。但你得好處的時候,求你記念我,施恩與我,在法老面前題說我,救我出這監牢。我實在是從希伯來人之地被拐來的;我在這裡也沒有做過甚麼,叫他們把我下在監裡。 40:9-40:15 註釋: (2)酒政說明他的夢,約瑟預言三天後酒政將會官復原職,並要 求酒政施恩救他出監牢。 40:9-15 ●「提你出監」:原文是「舉起你的頭」。 ●「記念」、「題說」:原文相同,只是動詞形式不同,都 是「記得」、「回想」的意思。 ●「拐來」:「偷取」、「拐帶」。 ◎本來解夢者就可以要一些酬勞,約瑟的要求,奠基於他相 信自己的解夢是真的,而且也是奠基於他被奪去的正義。 看 40:15 約瑟的理由可以看出約瑟真正希望的是歸回本 家。 經文: 膳長見夢解得好,就對約瑟說:我在夢中見我頭上頂著三筐白餅;極上的筐子裡有為法老烤的各樣食物,有飛鳥來吃我頭上筐子裡的食物。約瑟說:你的夢是這樣解:三個筐子就是三天;三天之內,法老必斬斷你的頭,把你掛在木頭上,必有飛鳥來吃你身上的肉。 40:16-40:19 註釋: (3)膳長說明他的夢,約瑟預言他三天後會被殺。 40:16-19 ●「解得好」:可能是「解的正確」或「解的吉祥」。也 可能兩者的意義都有。 ●「白餅」:「白麵包」、「糕餅」。埃及人以善於製作 麵包聞名,埃及文字典記載了數十種蛋糕和 麵包。 ●「極上的」:意思是「至高的」。 ◎埃及古墓中的壁畫顯示筐子的放置通常是,最頂的筐子 裡面有為法老烤的各樣食物。 ●「斬斷你的頭」:跟 40:13 的「提你出監」原文類似 ,都是「舉起你的頭」。不過此處加 上「從你」,意思就變成是「首身分 離」,也就是「斬首」。 ◎這件事顯示出約瑟的另一個特點,他解釋兩個人的夢, 不論是好是壞,他總是說誠實話。不過這也跟約瑟的信 念一致,因為約瑟認為解夢的是耶和華,所以他必須誠 實表達。 經文: 到了第三天,是法老的生日,他為眾臣僕設擺筵席,把酒政和膳長提出監來,使酒政官復原職,他仍舊遞杯在法老手中;但把膳長掛起來,正如約瑟向他們所解的話。酒政卻不記念約瑟,竟忘了他。 40:20-40:23 註釋: 4.三天後正好是法老生日,於是約瑟的解夢應驗,但是酒政忘記 約瑟了。 40:20-23 ◎不知道酒政為何忘記約瑟,不過酒政可能覺得自己是蒙法老 寵信才獲得赦免,也可能因為約瑟只是解夢,並不是直接幫 助酒政出獄的力量,不管怎樣,人難免會忘記曾經幫助自己 的人,我們應該小心不要忘記別人的恩情。
☆古埃及的歷史 1.古王國時期 西元前2700-2200年第三到六王朝 2.第一中間期 西元前2200-2000年第七到十王朝 3.中王國時期 西元前2000-1700年第十一到十二王朝 4.第二中間期 西元前1700-1540年第十三到十七王朝 此時希克索人入侵埃及,把馬匹帶入埃及。 5.新王國時期 西元前1540-1100年第十八到二十王朝 第十九王朝的蘭塞二世西元前1299-1232年與以色列人出埃及有 關。因為在其第十三子的碑文中提及擊敗以色列一族。 ◎約瑟作王時的法老,可能是希克索人時期,而出埃及是新王國時 期。 因為新王國時期,極力抹滅希克索王朝的歷史,且希克索王朝的 一位統治者的墳墓紀錄一次埃及大飢荒的因應措施。再者,約瑟 時代法老王宮接近歌珊地,正好希克索王朝的王宮在尼羅河三角 洲東北的阿華里斯。當然,還是有人認為約瑟是中王國時期被賣 到埃及,希克索人統治時期以色列人出埃及,不過這樣的說法比 較少人接受。 ◎依照上面的說法,鄺炳釗認為底下的年代表比較可能: 亞伯拉罕離開哈蘭 西元前1912年 以撒生 西元前1887年 撒拉死 西元前1857年 雅各生 西元前1827年 下埃及 西元前1697年 經文: 過了兩年,法老做夢,夢見自己站在河邊,有七隻母牛從河裡上來,又美好又肥壯,在蘆荻中吃草。隨後又有七隻母牛從河裡上來,又醜陋又乾瘦,與那七隻母牛一同站在河邊。這又醜陋又乾瘦的七隻母牛吃盡了那又美好又肥壯的七隻母牛。法老就醒了。他又睡著,第二回做夢,夢見一棵麥子長了七個穗子,又肥大又佳美,隨後又長了七個穗子,又細弱又被東風吹焦了。這細弱的穗子吞了那七個又肥大又飽滿的穗子。法老醒了,不料是個夢。到了早晨,法老心裡不安,就差人召了埃及所有的術士和博士來;法老就把所做的夢告訴他們,卻沒有人能給法老圓解。 41:1-41:8 註釋: (四)約瑟在埃及王宮的遭遇 41:1-57 1.兩年後法老做夢,埃及的術士無法解夢。 41:1-8 ◎有時候我們遇到某些事情,生涯規劃延遲個一年(例如:晚一 年畢業),我們都覺得好像是世界末日,但是約瑟由解夢獲得 出獄的大好機會之後,卻一等就等了兩年。我們是否有足夠的 耐心等候神呢? ●「河」:指「尼羅河」。 ●「母牛」:是當時埃及的代表動物。 ●「蘆荻」:「蘆葦」。 ●「東風」:指「沙漠吹來的焚風」。 ●「不料是個夢」:原文是「看阿!是夢」。 ●「術士」:「占卜者」、「魔術師」、「觀天象的人」。當時 的米所波大米和埃及人都有他們的術士,他們都是 居較高位的祭司之類,他們被認為善於參透神的旨 意並且將他傳達於人。而他們有書本和公式解夢。 ●「博士」:「智慧的人」、「博學的人」。 ● 41:8 的「夢」原文是單數,但是「圓解」的受詞卻是複數。 因為法老的夢是二合一的,可能埃及的術士認為意義是兩個以 上。依照馬里文獻的記載,連續兩晚做相同的夢就加強夢中信 息的重要性,此處法老卻一晚做兩次意義相同的夢。 ●「圓解」:「解釋」。 ◎很難想像術士都沒有提出任何可能的解釋,有些學者認為這個 夢看起來是兇兆,所以術士們不敢亂解釋,也有人認為術士們 提出某些建議,但是不能滿足法老。不管怎樣,這個問題就僵 在那裡。 經文: 那時酒政對法老說:我今日想起我的罪來。從前法老惱怒臣僕,把我和膳長下在護衛長府內的監裡。我們二人同夜各做一夢,各夢都有講解。在那裡同著我們有一個希伯來的少年人,是護衛長的僕人,我們告訴他,他就把我們的夢圓解,是按著各人的夢圓解的。後來正如他給我們圓解的成就了;我官復原職,膳長被掛起來了。 41:9-41:13 註釋: 2.酒政以自己被解夢的經歷來推薦約瑟。 41:9-13 ●「少年人」:「童子」,此時約瑟已經有28歲,還是被稱為「 童子」。不過這也有可能是酒政盡量用詞謹慎、 強調約瑟的身份卑微,以合理化他忽略約瑟的行 為。 經文: 法老遂即差人去召約瑟,他們便急忙帶他出監,他就剃頭,刮臉,換衣裳,進到法老面前。法老對約瑟說:我做了一夢,沒有人能解;我聽見人說,你聽了夢就能解。約瑟回答法老說:這不在乎我,神必將平安的話回答法老。法老對約瑟說:我夢見我站在河邊,有七隻母牛從河裡上來,又肥壯又美好,在蘆荻中吃草。隨後又有七隻母牛上來,又軟弱又醜陋又乾瘦,在埃及遍地,我沒有見過這樣不好的。這又乾瘦又醜陋的母牛吃盡了那以先的七隻肥母牛,吃了以後卻看不出是吃了,那醜陋的樣子仍舊和先前一樣。我就醒了。我又夢見一棵麥子,長了七個穗子,又飽滿又佳美,隨後又長了七個穗子,枯槁細弱,被東風吹焦了。這些細弱的穗子吞了那七個佳美的穗子。我將這夢告訴了術士,卻沒有人能給我解說。 41:14-41:24 註釋: 3.法老召約瑟並且說明夢境內容。 41:14-24 ●急忙帶他出「監」:原文是「坑」、「地牢」、「監獄」。與 37:20-29 的「坑」相呼應。 ●「剃頭,刮臉」:原文是「剃」,應該是指「把體毛剃除」。 埃及的壁畫顯示埃及人常常都把所有體毛剃 除。但巴勒斯坦人則蓄鬍鬚 撒下 10:5 , 利 19:27 利 21:5 。 ◎ 41:15 中,法老大概認為約瑟是解夢專家,所以聽到夢就能 解釋,不過 41:16 中約瑟糾正法老的觀念,把解夢的能力歸 因於上帝。約瑟剛剛由監獄出來,他這樣的反應顯示他相當有 原則,也相當勇敢。 ●「平安的話回答」:可能是「平安的回答」、「完全的回答」 、「正確的回答」。 ●「枯槁」:「乾枯」、「硬化」、「枯萎」。聖經中僅出現於 此。 ●「解說」:「說明」、「宣揚」、「讓人知道」。 ◎法老對約瑟說明夢境時,特別強調美、瘦的差異與吃了卻不改 變其瘦弱本質的令人訝異。讓我們更覺得法老為這個奇異的夢 境感到驚慌。 經文: 約瑟對法老說:法老的夢乃是一個。神已將所要做的事指示法老了。七隻好母牛是七年,七個好穗子也是七年;這夢乃是一個。那隨後上來的七隻又乾瘦又醜陋的母牛是七年,那七個虛空、被東風吹焦的穗子也是七年,都是七個荒年。這就是我對法老所說,神已將所要做的事顯明給法老了。埃及遍地必來七個大豐年,隨後又要來七個荒年,甚至在埃及地都忘了先前的豐收,全地必被饑荒所滅。因那以後的饑荒甚大,便不覺得先前的豐收了。至於法老兩回做夢,是因神命定這事,而且必速速成就。所以,法老當揀選一個有聰明有智慧的人,派他治理埃及地。法老當這樣行,又派官員管理這地。當七個豐年的時候,征收埃及地的五分之一,叫他們把將來豐年一切的糧食聚斂起來,積蓄五穀,收存在各城裡做食物,歸於法老的手下。所積蓄的糧食可以防備埃及地將來的七個荒年,免得這地被饑荒所滅。 41:25-41:36 註釋: 4.約瑟為法老解夢,並且建議要趁豐年囤積糧食以待荒年。 41:25-36 ●「滅」:字義是「導致失敗」、「精疲力竭」、「耗盡」、「 花費」。 ●「速速成就」:「急速去做」、「快速去做」。 ◎「神命定這事,而且必速速成就」:白話一點的說法是「神已 經準備好了,神會快快地處理」,兩次提到神,更加強調夢的 來源和解釋都是出於祂,約瑟並不把「了不起的解夢家」這樣 的褒獎加到自己身上。 ●「征收埃及地的五分之一」:有另一種翻譯是「組織、管理埃 及地」。 ●「揀選」:原文是「看」、「考慮」、「發現」。 ●「官員」:原文是複數,表示派遣一批執行的官員。 ◎約瑟的建議本於其對自己解夢準確的信心,好像已經看到自己 所預言的發生一樣。 ◎在這裡約瑟扮演了先知的角色,亞伯拉罕 創 20:7 、以撒 創 27:27-29 、雅各 創 48:15-49:27 也都曾預言未來的事 或扮演先知的角色。解夢的重點在於七個荒年,七個豐年用一 句話就帶過了,七個荒年卻用了五句來陳述 41:30-31 。而且 約瑟講解的很詳細,甚至是法老的外加補述:「吃了以後卻看 不出(察覺不出)是吃了」,他都回應了:「....饑荒甚大, 便不覺得(察覺不出)先前的豐收了」。
經文: 法老和他一切臣僕都以這事為妙。法老對臣僕說:像這樣的人,有神的靈在他裡頭,我們豈能找得著呢?法老對約瑟說:神既將這事都指示你,可見沒有人像你這樣有聰明有智慧。你可以掌管我的家;我的民都必聽從你的話。惟獨在寶座上我比你大。法老又對約瑟說:我派你治理埃及全地。法老就摘下手上打印的戒指,戴在約瑟的手上,給他穿上細麻衣,把金鍊戴在他的頸項上,又叫約瑟坐他的副車,喝道的在前呼叫說:跪下。這樣、法老派他治理埃及全地。法老對約瑟說:我是法老,在埃及全地,若沒有你的命令,不許人擅自辦事【原文作動手動腳】。法老賜名給約瑟,叫撒發那忒巴內亞,又將安城的祭司波提非拉的女兒亞西納給他為妻。約瑟就出去巡行埃及地。約瑟見埃及王法老的時候年三十歲。他從法老面前出去,遍行埃及全地。 41:37-41:46 註釋: 5.約瑟被立為埃及的宰相,治理埃及全地,並為他改名、娶妻。 41:37-46 ●「這事」為妙:「這話語」。 ●這事「為妙」:「好的」、「美好」。 ●「神的靈」:法老接受約瑟在 41:16 的說法,不過此處應該是 在多神信仰下說出的「神的靈」。傳統上埃及的法 老都自認為神,因此法老說這話,很可能是因為這 是希克索人的法老,所以神的自覺比較沒有那麼強 。 ●我的「家」:「房屋」,引申為「宮殿」、「國家」。約瑟曾經 擔任波提乏的管家,也當過「圓形房子」的總管, 如今當法老房子的總管。 ●「我的民都必聽從你的話」:原文是「你的口,我的民都必親嘴 」,其中「親嘴」的母音略作修改 ,就有「服從」的意思。原始的經 文沒有標注母音,因此很可能就是 「服從」而不是「親嘴」。也有人 解釋「親嘴」是「親吻土地」的簡 稱,那就有「磕頭、服從的」意思 。 ●「打印的戒指」:當時下埃及的首相另一個官銜是「皇室圖章的 攜帶者」。擁有法老的戒指,就可以代表法老 在文件上蓋章、發號施令。 ●「細麻衣」:一般埃及人是赤著上身,穿細麻衣是表示尊貴。 ●「副車」:「副手的馬車」、「第二馬車」。 ●「跪下」:意義不確定,可能是埃及文的「跪下」或約瑟的「官 銜」。 ●「擅自辦事」:原文是「舉手舉腳」,意思是「做任何事」。 ●「撒發那忒巴內亞」:字義有多種說法「世代的保護者」、「其 餘榮耀之民的寶藏」、「神說:他必存活 」等。 ●「安城」:位於尼羅河三角洲東面,開羅東北邊13公里左右,是 敬拜太陽神的中心。現今叫做Heliopolis。字義是「 力量或活力的城」。 ●「波提非拉」:字義是「Re 所給與的人」,「Re」就是埃及的 太陽神。 ●「安城的祭司」:這在當時是最重要的祭司,是相當有權勢的人 。 ●「亞西納」:字義是「屬於 Neith 女神的」,「Neith」是埃及 的戰爭女神。 ●「三十歲」:距離 37:2 約瑟被賣前的年齡(17歲),已經過了 十三年,也就是約瑟已經在埃及做了大約十三年 的奴隸。 ◎比起當初被賣時的年少無知(還會隨便亂告狀,任意把夢告訴關 係人),現在的約瑟已經成熟穩重多了。這十三年的經歷,讓約 瑟可以承擔重責大任。如果約瑟是留在雅各家,頂多就是一個得 寵的富家少爺。我們可以在自己身上找到上帝斧鑿、訓練的痕跡 嗎? ◎看到法老對約瑟的安排顯出他對約瑟還蠻照顧的,注意到約瑟是 否能夠真正進入統治階級。約瑟也很務實,一接首相就去巡行遍 地了解埃及的狀況,我們現在曾深入去了解我們服務的對象、服 事的對象嗎? 經文: 七個豐年之內,地的出產極豐極盛【原文作一把一把的】,約瑟聚歛埃及地七個豐年一切的糧食,把糧食積存在各城裡;各城周圍田地的糧食都積存在本城裡。約瑟積蓄五穀甚多,如同海邊的沙,無法計算,因為穀不可勝數。荒年未到以前,安城的祭司波提非拉的女兒亞西納給約瑟生了兩個兒子。約瑟給長子起名叫瑪拿西【就是使之忘了的意思】,因為他說:神使我忘了一切的困苦和我父的全家。他給次子起名叫以法蓮【就是使之昌盛的意思】,因為他說:神使我在受苦的地方昌盛。埃及地的七個豐年一完,七個荒年就來了。正如約瑟所說的,各地都有饑荒;惟獨埃及全地有糧食。及至埃及全地有了饑荒,眾民向法老哀求糧食,法老對他們說:你們往約瑟那裡去,凡他所說的,你們都要做。當時饑荒遍滿天下,約瑟開了各處的倉,糶糧給埃及人;在埃及地饑荒甚大。各地的人都往埃及去,到約瑟那裡糴糧,因為天下的饑荒甚大。 41:47-41:57 註釋: 6.七個豐年之內約瑟生了兩個兒子,七個荒年接著豐年而來,約 瑟開糧倉讓人民買糧食。 41:47-57 ●「瑪拿西」:字義是「導致遺忘」。由 41:51 後文中可以看出 約瑟是打算徹頭徹尾做一個埃及人,所以他也不 主動與父家聯絡。 ●「困苦」:原文是「辛勞」、「患難」。 ●「以法蓮」:字義是「兩堆灰塵: 我將獲雙倍果子」。 ●「受苦」:原文是「貧窮」、「不幸」、「悲慘」。以色列人受 埃及人的欺壓而受苦,也是用這個字 出 3:7,17 。 我們可以發現,約瑟由受苦而被高升的經驗也是以色 列人未來命運的描寫。。 ●「昌盛」:原文是「結實累累」。 ●「天下的饑荒甚大」:原文是「飢荒抓住整個地」。 ●「糴糧」:「買糧食」。 ◎雖然「瑪拿西」這個名字顯出約瑟打算與父家中斷關係,在埃 及安身立命。但是由瑪拿西予以法蓮這兩個名字都是希伯來名 字,就知道約瑟並不是打算捨棄他的信仰與種族。我們也由約 瑟取「瑪拿西」這個名字,了解解夢並非是一種「技術」,學 了就不會忘,所以約瑟並不知道他十七歲的夢是個會實現的異 夢,因此他覺得自己已經不可能跟父家接觸。 ◎解夢、建議是一回事,實際去完成收集糧食的工作又是另外一 回事。我們可以很合理的推測 41:46 中約瑟就任宰相一開始 就去了解埃及各地的狀況,選定儲存糧食的地點,然後在豐收 的七年之內,做著「傻事」。把出產過剩的糧食變成可以保存 十年以上的乾燥狀態,存在倉庫中,而且要清點、保護。如果 不是擁有強烈的信念,沒有人能這樣堅持到荒年來臨的。 經文: 雅各見埃及有糧,就對兒子們說:你們為甚麼彼此觀望呢?我聽見埃及有糧,你們可以下去,從那裡為我們糴些來,使我們可以存活,不至於死。於是,約瑟的十個哥哥都下埃及糴糧去了。但約瑟的兄弟便雅憫,雅各沒有打發他和哥哥們同去,因為雅各說:恐怕他遭害。 42:1-42:4 註釋: (五)雅各的兒子們第一次下埃及買糧食 42:1-38 1.雅各要求他的兒子們到埃及買糧食,但便雅憫沒有跟去。 42:1-4 ●「....我聽見....」:原文在前面有「看哪!」。 ●「糧」:原文是「榖粒」、「小麥」。 ●「彼此觀望」:「彼此乾瞪眼」。 ●「遭害」:「遭遇邪惡」、「遭遇傷害」。 ◎此處可以看見雅各還是偏愛拉結所生的小孩,多所保護,對十 個哥哥,比較不聞不問。不然便雅憫去埃及可能會遭遇傷害, 十個哥哥就不會嗎?不過這也可能是雅各開始懷疑約瑟的事情 跟哥哥們有關。 ◎十頭驢子大約可以馱回半公噸的糧食。 經文: 來糴糧的人中有以色列的兒子們,因為迦南地也有饑荒。當時治理埃及地的是約瑟;糶糧給那地眾民的就是他。約瑟的哥哥們來了,臉伏於地,向他下拜。約瑟看見他哥哥們,就認得他們,卻裝作生人,向他們說些嚴厲話,問他們說:你們從那裡來?他們說:我們從迦南地來糴糧。約瑟認得他哥哥們,他們卻不認得他。約瑟想起從前所做的那兩個夢,就對他們說:你們是奸細,來窺探這地的虛實。他們對他說:我主啊,不是的。僕人們是糴糧來的。我們都是一個人的兒子,是誠實人;僕人們並不是奸細。約瑟說:不然,你們必是窺探這地的虛實來的。他們說:僕人們本是弟兄十二人,是迦南地一個人的兒子,頂小的現今在我們的父親那裡,有一個沒有了。約瑟說:我才說你們是奸細,這話實在不錯。我指著法老的性命起誓,若是你們的小兄弟不到這裡,你們就不得出這地方,從此就可以把你們證驗出來了。須要打發你們中間一個人去,把你們的兄弟帶來。至於你們,都要囚在這裡,好證驗你們的話真不真,若不真,我指著法老的性命起誓,你們一定是奸細。於是約瑟把他們都下在監裡三天。到了第三天,約瑟對他們說:我是敬畏神的;你們照我的話行就可以存活。你們如果是誠實人,可以留你們中間的一個人囚在監裡,但你們可以帶著糧食回去,救你們家裡的饑荒。把你們的小兄弟帶到我這裡來,如此,你們的話便有證據,你們也不至於死。他們就照樣而行。 42:5-42:20 註釋: 2.約瑟認出哥哥們,把他們關在監獄中三天,後來決定留一個人質 ,讓哥哥們帶糧食回去,並要求要把便雅憫帶來。 42:5-20 ●「迦南地也有饑荒」: 創 12:10 26:1 都提到迦南地饑荒導 致列祖離開迦南地。 ◎比較令人驚訝的是約瑟應該日理萬機,怎麼會有機會遇到由迦 南地來買糧食的哥哥?很可能約瑟本來就知道迦南地饑荒嚴重 ,因此推測到哥哥可能來買糧食。也有可能約瑟根本就規定外 國來採購糧食的人必須經過他的批准。 ●「就認得他們」:暗示約瑟預期會見到哥哥們。 ●「裝作生人」:原文是「舉動或待人像外國人或陌生人, 喬裝 」。有人把這個字和 創 37:18 的「同謀」 (原文是「行事詭詐、無賴」)相比較,兩個 字的原文十分相近,意思是約瑟裝做不認識哥 哥們,甚至嚴厲地問話,實際上是在回應當初 哥哥們想要謀害他,這只是他們應得的。 ●「那兩個夢」:可參考 創 37:7-10 。原文沒有寫「兩個」, 只是「夢」的複數型態。 ●「奸細」:「刺探者」、「間諜」。約瑟以奸細的罪名監禁哥 哥在當時的國際局勢是十分合理的。 ●「虛實」:原文是「裸體」,比喻「無防備的」、「弱點」。 ◎約瑟想起自己的夢(全家都跪拜他),導致他誣指哥哥是間諜 。很可能是要將哥哥扣上個罪名,才能使他們害怕,而得到家 族的最真實狀況。這表示他防備哥哥們會說謊,又覺得自己目 前是家族的中心,必須知道家族的現況才能知道怎樣處理。 ◎「我們都是一個人的兒子」:不太可能一家十個人都成為高風 險的間諜一起出動,因為這樣只 要一出事,一家就無後了。因此 哥哥們用這樣的說詞來辯解。 ●「頂小的」:原文只有「年幼的、小的」意思,沒有「最小的 」意思。 ●「證驗」:試驗、被試、證明。 ◎很難推測約瑟這裡的動機,也很可能在情況突然發生的時候, 約瑟也不能想得很清楚,只能先探查家裡的狀況,並且把兄弟 留下來,以便進一步的處理。不過可以想見約瑟聽到還有一個 小兄弟存在,他就想要見這個兄弟。 ●「敬畏神」:此處的「神」有點模擬兩可,不一定是指「耶和 華」。不過至少約瑟保證他是有信仰的人,一定 言而有信。 ●「救」:原文中沒有這個字。 ◎約瑟三天後改變作法,本來他想留下九個,放走一個。不過後 來他可能考慮一個人無法帶足夠的糧食回去,所以改成留下一 個放走九個。這樣的改變也正說明他與哥哥相見的處理方式, 並不「完全在計畫中」。 經文: 他們彼此說:我們在兄弟身上實在有罪。他哀求我們的時候,我們見他心裡的愁苦,卻不肯聽,所以這場苦難臨到我們身上。流便說:我豈不是對你們說過,不可傷害那孩子嗎?只是你們不肯聽,所以流他血的罪向我們追討。他們不知道約瑟聽得出來,因為在他們中間用通事傳話。約瑟轉身退去,哭了一場,又回來對他們說話,就從他們中間挑出西緬來,在他們眼前把他捆綁。 42:21-42:24 註釋: 3.哥哥們認為是賣掉約瑟的罪導致這場苦難,約瑟退去哭過後,捆綁 西緬。 42:21-24 ◎在埃及三天的牢獄之災,應該讓哥哥們想起約瑟的遭遇,也會覺 得這些莫名其妙加在自己身上的苦難是「報應」。 ● 42:22 可參考 創 37:21-22 ,流便還清晰記得二十二年前(此 時是荒年的第二年,約瑟是30+7+2=39歲距離他被賣時的十七歲 過了22年)的經過,很可能這些事情常常被他回憶起。 ●「他哀求我們的時候」:原文是「懇求我們可憐他」。 ●「通事」:「口譯者」。 ◎ 42:24 約瑟終於看到他兄弟認錯悔改,還知道長子流便幫他求 情過。雖然在 42:15 約瑟要兄長帶小弟弟來,大概就已經準備 與家人重聚,不過在此的哭泣,應該是進一步復和的關鍵。 ●「西緬」:雅各的次子,流便既然幫忙求情過,西緬可能是帶頭 賣掉約瑟的人。 經文: 約瑟吩咐人把糧食裝滿他們的器具,把各人的銀子歸還在各人的口袋裡,又給他們路上用的食物,人就照他的話辦了。他們就把糧食馱在驢上,離開那裡去了。到了住宿的地方,他們中間有一個人打開口袋,要拿料餵驢,才看見自己的銀子仍在口袋裡,就對弟兄們說:我的銀子歸還了,看哪,仍在我口袋裡!他們就提心吊膽,戰戰兢兢的彼此說:這是神向我們做甚麼呢? 42:25-42:28 註釋: 4.約瑟給予哥哥們糧食、歸還金錢之後,讓他們回去。但是哥哥們卻 為出現的金銀提心吊膽。 42:25-28 ●「住宿的地方」:由埃及到迦南地需要一個星期。 ●「餧(ㄨㄟˋ)驢」:餵食驢子,「驢子」原文是雄性。 ●「提心吊膽」:原文是「心出去了」。 ◎為何約瑟要把銀子歸還哥哥?有許多不同的看法,有人的認為這 是要試驗哥哥們是否會為了錢不理會兄弟西緬(這樣的說法是假 設約瑟有意讓這些錢使得雅各家中提心吊膽)。另有人認為約瑟 只是好意,不要收取兄弟的錢,並且多方照顧哥哥,沒想到這些 錢產生副作用。參考 43:18-23 的記載,應該約瑟是好意導致副 作用比較可能。 經文: 他們來到迦南地、他們的父親雅各那裡,將所遭遇的事都告訴他,說:那地的主對我們說嚴厲的話,把我們當作窺探那地的奸細。我們對他說:我們是誠實人,並不是奸細。我們本是弟兄十二人,都是一個父親的兒子,有一個沒有了,頂小的如今同我們的父親在迦南地。那地的主對我們說:若要我知道你們是誠實人,可以留下你們中間的一個人在我這裡,你們可以帶著糧食回去,救你們家裡的饑荒。把你們的小兄弟帶到我這裡來,我便知道你們不是奸細,乃是誠實人。這樣,我就把你們的弟兄交給你們,你們也可以在這地做買賣。 42:29-42:34 註釋: 5.雅各的兒子們將經過回報雅各。 42:29-34 ●「那地的主」:「那地的總管」。 ◎基本上雅各的兒子們是「報喜不報憂」,隱瞞了西緬被囚禁的事 實,卻也說明了不得不透漏自己家庭結構的理由。這樣的說法, 當然是希望能夠把便雅憫帶去埃及,換回西緬。 經文: 後來他們倒口袋,不料,各人的銀包都在口袋裡;他們和父親看見銀包就都害怕。他們的父親雅各對他們說:你們使我喪失我的兒子:約瑟沒有了,西緬也沒有了,你們又要將便雅憫帶去;這些事都歸到我身上了。流便對他父親說:我若不帶他回來交給你,你可以殺我的兩個兒子。只管把他交在我手裡,我必帶他回來交給你。雅各說:我的兒子不可與你們一同下去;他哥哥死了,只剩下他,他若在你們所行的路上遭害,那便是你們使我白髮蒼蒼、悲悲慘慘的下陰間去了。 42:35-42:38 註釋: 6.雅各的兒子們倒口袋發現金錢都還在,雅各一家就害怕起來。流便 還是希望雅各讓便雅憫去埃及,但是雅各不同意。 42:35-38 ●「陰間」:這字帶有著死後無法得安息的意味。 ◎流便用自己兒子的性命作擔保,但雅各豈會殺死自己的孫子呢? ◎看到少了一個兒子,多了糧食,金錢沒少,也難怪雅各怕起來了 。不過,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雅各寧可犧牲西緬,也不願意便 雅憫遭遇危險,雅各偏愛的狀況完全沒有改變。 經文: 那地的饑荒甚大。他們從埃及帶來的糧食吃盡了,他們的父親就對他們說:『你們再去給我糴些糧來。』猶大對他說:『那人諄諄地告誡我們說:「你們的兄弟若不與你們同來,你們就不得見我的面。」你若打發我們的兄弟與我們同去,我們就下去給你糴糧;你若不打發他去,我們就不下去,因為那人對我們說:「你們的兄弟若不與你們同來,你們就不得見我的面。」』以色列說:『你們為什麼這樣害我,告訴那人你們還有兄弟呢?』他們回答說:『那人詳細問到我們和我們的親屬,說:「你們的父親還在嗎?你們還有兄弟嗎?」我們就按著他所問的告訴他,焉能知道他要說「必須把你們的兄弟帶下來」呢?』猶大又對他父親以色列說:『你打發童子與我同去,我們就起身下去,好叫我們和你,並我們的婦人孩子,都得存活,不至於死。我為他作保;你可以從我手中追討,我若不帶他回來交在你面前,我情願永遠擔罪。我們若沒有耽擱,如今第二次都回來了。』他們的父親以色列說:『若必須如此,你們就當這樣行:可以將這地土產中最好的乳香、蜂蜜、香料、沒藥、榧子、杏仁都取一點,收在器具裡,帶下去送給那人作禮物,又要手裡加倍地帶銀子,並將歸還在你們口袋內的銀子仍帶在手裡;那或者是錯了。也帶著你們的兄弟,起身去見那人。但願全能的神使你們在那人面前蒙憐憫,釋放你們的那弟兄和便雅憫回來。我若喪了兒子,就喪了吧!』 43:1-43:14 註釋: (六)雅各的兒子們第二次下埃及買糧食 43:1-45:28 1.雅各吩咐兒子們再去埃及買糧食,不得已也讓便雅憫跟去。 43:1-14 ●「那地」:指「迦南地」。 ●糴「些」糧:「一點點」、「少量」。 ◎顯然雅各也不是不知道要再取得糧食,必須讓便雅憫也去埃及, 所以他一開始只要求兒子們去買少量的糧食,或者可以不用讓便 雅憫去冒險。無奈,猶大直接告訴雅各:「不可能」。 ●「那人」:指的應該是 42:30,33 「那地的主」。 ●「諄諄地告誡」:原文是「告誡、告誡」,強調「嚴厲的警告」 。 ●「婦人孩子」:原文只有「孩童」。 ●「我情願永遠擔罪」:直譯是「我情願對你永遠擔罪」。 ●「第二次」:原文應該是「兩次」而非「第二次」。 ●「乳香:字義是「一種可產出香脂的植物」、「芳香性樹脂」、 「軟膏」。 ●「香料」:也許指「特拉加康斯樹膠」 ●「沒藥」:是由岩玫瑰的葉子所流出的一種芬芳的膠脂。 ●「榧子」: 阿月渾子樹的果實、俗稱「開心果」。 ●「禮物」:在當時是朝見高貴之人不可少的禮節。 ●「全能的神」:是在與亞伯拉罕立約時特別使用的稱號。 ◎為什麼上次是流便發言,這次卻變成猶大發言呢?很可能是因為 上次流便發言被父親拒絕,這次就推派跟父親關係比較好的老四 猶大(西緬被關,利未做了屠戮示劍城的事 34:26-28 )發言。 經文: 於是,他們拿著那禮物,又手裡加倍地帶銀子,並且帶著便雅憫,起身下到埃及,站在約瑟面前。約瑟見便雅憫和他們同來,就對家宰說:『將這些人領到屋裡。要宰殺牲畜,預備筵席,因為晌午這些人同我吃飯。』家宰就遵著約瑟的命去行,領他們進約瑟的屋裡。他們因為被領到約瑟的屋裡,就害怕,說:『領我們到這裡來,必是因為頭次歸還在我們口袋裡的銀子,找我們的錯縫,下手害我們,強取我們為奴僕,搶奪我們的驢。』他們就挨近約瑟的家宰,在屋門口和他說話,說:『我主啊,我們頭次下來實在是要糴糧。後來到了住宿的地方,我們打開口袋,不料,各人的銀子,分量足數,仍在各人的口袋內,現在我們手裡又帶回來了。另外又帶下銀子來糴糧。不知道先前誰把銀子放在我們的口袋裡。』家宰說:『你們可以放心,不要害怕,是你們的神和你們父親的神賜給你們財寶在你們的口袋裡;你們的銀子,我早已收了。』他就把西緬帶出來,交給他們。家宰就領他們進約瑟的屋裡,給他們水洗腳,又給他們草料餵驢。他們就預備那禮物,等候約瑟晌午來,因為他們聽見要在那裡吃飯。 43:15-43:25 註釋: 2.雅各的兒子們抵達埃及,約瑟決定請他們吃飯,哥哥們卻怕其中有 詐。 43:15-25 ●「晌午」:「中午」、「正午」。 ◎由 43:16 看起來約瑟應該已經等待哥哥們很久了,所以一看到 哥哥們來,就立刻下令預備大餐。 ●「找我們的錯縫,下手害我們」:原文是「滾我們,落在我們身 上,抓我們作奴僕」。這些正 好是哥哥們對付約瑟的方法。 ◎說起來埃及的宰相何等位高權重,怎樣也不會為了少少的銀子用 這樣麻煩的方法來解決。不過莫名其妙被請去宰相家吃飯,約瑟 的哥哥們已經嚇壞了,因此盡力想先討好管家、向管家解釋。 ●頭次「下來」:原文是「頭次下來 下來」。 ●「你們可以放心」:原文是「平安歸於你們」。 ●「財寶」:「隱藏的財寶」。管家講話很有技巧,約瑟的確是雅 各家「隱藏的財寶」。 ●「帶出來」:顯示哥哥們還在約瑟家門口,所以西緬是被「帶出 來」。聖經中沒有記載西緬被扣留多久,但是至少 有幾個星期之久(用迦南到埃及的路程來推測)。 經文: 約瑟來到家裡,他們就把手中的禮物拿進屋去給他,又俯伏在地,向他下拜。約瑟問他們好,又問:『你們的父親─就是你們所說的那老人家平安嗎?他還在嗎?』他們回答說:『你僕人─我們的父親平安;他還在。』於是他們低頭下拜。約瑟舉目看見他同母的兄弟便雅憫,就說:『你們向我所說那頂小的兄弟就是這位嗎?』又說:『小兒啊,願神賜恩給你!』約瑟愛弟之情發動,就急忙尋找可哭之地,進入自己的屋裡,哭了一場。他洗了臉出來,勉強隱忍,吩咐人擺飯。他們就為約瑟單擺了一席,為那些人又擺了一席,也為和約瑟同吃飯的埃及人另擺了一席,因為埃及人不可和希伯來人一同吃飯;那原是埃及人所厭惡的。約瑟使眾弟兄在他面前排列坐席,都按著長幼的次序,眾弟兄就彼此詫異。約瑟把他面前的食物分出來,送給他們;但便雅憫所得的比別人多五倍。他們就飲酒,和約瑟一同宴樂。 43:26-43:34 註釋: 3.約瑟和兄弟見面,問起家中的狀況。 43:26-34 ●「問他們好」:「問他們的平安」。 ●「還在嗎?」:原文是「還有氣息、活力嗎?」。 ●「你僕人─我們的父親」:承認雅各是約瑟的僕人,這是謙恭之 詞。 ●「小兒啊」:原文是「我兒阿」。這應該是埃及高官稱呼低階層 的人的用語。 ●「勉強隱忍」:「克制」、「勉強自己」。 ●「吩咐人擺飯」:原文是「說:上菜」。 ●「厭惡」:「憎惡」、「令人作嘔」。希羅多德曾提到埃及人厭 惡希臘人,因為希臘人吃牛肉,而埃及人視牛為神聖 的動物。 ◎「便雅憫所得的比別人多五倍」,這樣的安排應該是預備一個嫉 妒的檢驗,讓拉結的兒子再次處在比較優渥的環境中,看看是否 哥哥們會像以前一樣嫉妒他。 ●「宴樂」:原文是「喝醉」。這顯示他們已經完全相信約瑟的善 意。 ◎可見當初約瑟被賣,對他內心造成很大的陰影,以致他在酒席不 能認親,一定得要再多一個嚴苛的測試之後,才願意認哥哥們。 我們是否曾經傷害人呢?如果傷害過,可能要用很多倍的努力才 能換回復合。 經文: 約瑟吩咐家宰說:『把糧食裝滿這些人的口袋,儘著他們的驢所能馱的,又把各人的銀子放在各人的口袋裡,並將我的銀杯和那少年人糴糧的銀子一同裝在他的口袋裡。』家宰就照約瑟所說的話行了;天一亮就打發那些人帶著驢走了。 44:1-44:3 註釋: 4.約瑟吩咐人把糧食、銀子裝滿哥哥們的口袋,而且把銀杯裝在便雅 憫的口袋中,送走他們。 44:1-3 ●「儘著他們的驢所能馱的」:原文沒有「驢」,僅是「照他們能 力所能帶的」。 ●「那少年人」:「那年幼的」,指的當然是便雅憫。 ◎一大早就請雅各的兒子們離開,應該是要讓他們沒空檢查裝備, 也不至於把銀杯遷移到其他地方。 經文: 他們出城走了不遠,約瑟對家宰說:『起來,追那些人去,追上了就對他們說:「你們為甚麼以惡報善呢?這不是我主人飲酒的杯嗎?豈不是他占卜用的嗎?你們這樣行是作惡了。」』家宰追上他們,將這些話對他們說了。他們回答說:『我主為甚麼說這樣的話呢?你僕人斷不能作這樣的事。你看,我們從前在口袋裡所見的銀子,尚且從迦南地帶來還你,我們怎能從你主人家裡偷竊金銀呢?你僕人中無論在誰那裡搜出來,就叫他死,我們也作我主的奴僕。』家宰說:『現在就照你們的話行吧!在誰那裡搜出來,誰就作我的奴僕;其餘的都沒有罪。』於是他們各人急忙把口袋卸在地下,各人打開口袋。家宰就搜查,從年長的起到年幼的為止,那杯竟在便雅憫的口袋裡搜出來。他們就撕裂衣服,各人把馱子抬在驢上,回城去了。 44:4-44:13 註釋: 5.約瑟吩咐僕人去追趕哥哥們,並且誣指有人偷了約瑟的酒杯。哥哥 們承諾只要搜出是誰偷的,所有的兄弟就做約瑟的奴僕。結果在便 雅憫口袋中搜出銀杯,於是哥哥們就都回城去了。 44:4-13 ◎「占卜」:當時習慣把油和水在杯中混合,,看其波紋或流動的 狀況來預測所要求問的事。雅各的兒子們應該熟悉這 樣的風俗,但約瑟不一定有這種習慣,很可能只是約 瑟編造出來嚇唬哥哥們的。 ●用來「占卜」:原文是「占卜占卜」。 ●「斷不能」:「絕不是那樣」。 ●「沒有罪」:原文作「成為無辜者」。 ◎通常偷竊不至於被判死刑,不過雅各的兒子們不相信自己兄弟會 做出這種事,所以把偷竊的刑罰加重,也願全員一起做奴僕。 ◎此處沒有記載哥哥們說了什麼,不過他們都一致撕裂衣服,陪同 便雅憫回城,就說明了他們的痛心與願意一起承擔問題。 37:34 雅各就是用同樣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失去約瑟的傷痛。 經文: 猶大和他弟兄們來到約瑟的屋中,約瑟還在那裡,他們就在他面前俯伏於地。約瑟對他們說:『你們作的是甚麼事呢?你們豈不知像我這樣的人必能占卜嗎?』猶大說:『我們對我主說甚麼呢?還有甚麼話可說呢?我們怎能自己表白出來呢?神已經查出僕人的罪孽了。我們與那在他手中搜出杯來的都是我主的奴僕。約瑟說:『我斷不能這樣行!在誰的手中搜出杯來,誰就作我的奴僕;至於你們,可以平平安安地上你們父親那裡去。』猶大挨近他,說:『我主啊,求你容僕人說一句話給我主聽,不要向僕人發烈怒,因為你如同法老一樣。我主曾問僕人們說:「你們有父親有兄弟沒有?」我們對我主說:「我們有父親,已經年老,還有他老年所生的一個小孩子。他哥哥死了,他母親只撇下他一人,他父親疼愛他。」你對僕人說:「把他帶到我這裡來,叫我親眼看看他。」我們對我主說:童子不能離開他父親,若是離開,他父親必死。你對僕人說:你們的小兄弟若不與你們一同下來,你們就不得再見我的面。我們上到你僕人─我們父親那裡,就把我主的話告訴了他。我們的父親說:你們再去給我糴些糧來。我們就說:我們不能下去。我們的小兄弟若和我們同往,我們就可以下去。因為,小兄弟若不與我們同往,我們必不得見那人的面。你僕人─我父親對我們說:你們知道我的妻子給我生了兩個兒子。一個離開我出去了;我說他必是被撕碎了,直到如今我也沒有見他。現在你們又要把這個帶去離開我,倘若他遭害,那便是你們使我白髮蒼蒼、悲悲慘慘地下陰間去了。我父親的命與這童子的命相連。如今我回到你僕人─我父親那裡,若沒有童子與我們同在,我們的父親見沒有童子,他就必死。這便是我們使你僕人─我們的父親白髮蒼蒼、悲悲慘慘地下陰間去了。因為僕人曾向我父親為這童子作保,說:我若不帶他回來交給父親,我便在父親面前永遠擔罪。現在求你容僕人住下,替這童子作我主的奴僕,叫童子和他哥哥們一同上去。若童子不和我同去,我怎能上去見我父親呢?恐怕我看見災禍臨到我父親身上。 44:14-44:34 註釋: 6.約瑟恐嚇要把便雅憫當成奴隸,但是猶大向約瑟陳明緣由,並願意 為便雅憫當約瑟的奴隸,希望能換得父親的平安。 44:14-34 ●「發烈怒」:原文是「燃燒怒氣」。 ●「小孩子」:這裡應該改譯成「年輕人」較適合,此時便雅憫至 少已經二十多歲,也有可能已滿三十歲,因為約瑟 這時候約四十歲。參考 37:2 41:46,53 。此時長 子流便大約是四十六歲。 ●糴「些」糧:原文是「一點點」。 ●「悲悲慘慘地」:字義是「邪惡的、災禍的」。 44:29 ●「相連」:字義是「束縛」。 ●「悲悲慘慘地」:字義是「憂傷」。 44:31 ◎ 44:16 中猶大並沒有承認便雅憫偷竊,只是將刑罰修改成:兄 弟都當約瑟的奴隸。這樣可以減免便雅憫的死刑,但也比便雅憫 一人當奴隸嚴重。更重要的是「神已經查出僕人的罪孽了」大概 暗示上帝正在追討他們把約瑟賣為奴隸的罪惡,所以報應他們成 為埃及奴隸。 ◎ 44:18-34 是創世記中最長的對話,顯示作者對此對話之看重。 猶大並沒有跟約瑟針對刑罰的種類討價還價(例如:換成罰款) 就是準備直接替便雅憫受罰。猶大這裡捨己的態度—不求憐憫, 只求替代受苦,令人想到摩西的代求,參 出 32:9-14 。 ◎猶大的求情,以父親的性命為關懷的中心。他也很清楚知道雅各 偏愛便雅憫,但是他還是願意為了父親的性命(可能因為偏愛而 喪命)犧牲自己,這與當時他們因為父親的偏愛而報復約瑟大不 相同 37:26-27 。多年前猶大提議要把約瑟賣給米甸商人,後來 經歷他瑪的事件,多年後已願意謙卑地代替他的弟弟受罰。 ◎這段並不難懂,但其中表現的情操卻是相當高超。有時候高貴的 行為,並不需要透過繁複的手續就能被理解,但是我們能夠跟著 做到嗎? 經文: 約瑟在左右站著的人面前情不自禁,吩咐一聲說:人都要離開我出去!約瑟和弟兄們相認的時候並沒有一人站在他面前。他就放聲大哭,埃及人和法老家中的人都聽見了。約瑟對他弟兄們說:我是約瑟。我的父親還在嗎?他弟兄不能回答,因為在他面前都驚惶。約瑟又對他弟兄們說:請你們近前來。他們就近前來。他說:我是你們的兄弟約瑟,就是你們所賣到埃及的。現在,不要因為把我賣到這裡自憂自恨。這是神差我在你們以先來,為要保全生命。現在這地的饑荒已經二年了,還有五年不能耕種,不能收成。神差我在你們以先來,為要給你們存留餘種在世上,又要大施拯救,保全你們的生命。這樣看來,差我到這裡來的不是你們,乃是神。他又使我如法老的父,作他全家的主,並埃及全地的宰相。你們要趕緊上到我父親那裡。對他說:你兒子約瑟這樣說:神使我作全埃及的主,請你下到我這裡來,不要耽延。你和你的兒子孫子,連牛群羊群,並一切所有的,都可以住在歌珊地,與我相近。我要在那裡奉養你;因為還有五年的饑荒,免得你和你的眷屬,並一切所有的,都敗落了。況且你們的眼和我兄弟便雅憫的眼都看見是我親口對你們說話。你們也要將我在埃及一切的榮耀和你們所看見的事都告訴我父親,又要趕緊的將我父親搬到我這裡來。於是約瑟伏在他兄弟便雅憫的頸項上哭,便雅憫也在他的頸項上哭。他又與眾弟兄親嘴,抱著他們哭,隨後他弟兄們就和他說話。 45:1-45:15 註釋: 7.約瑟支開所有人之後,就與兄弟相認,並且陳明自己被賣是為了家 族的生存,並要整個家族都搬來埃及。 45:1-15 ●「人都要離開我....」、「並沒有一人....」:這裡的人應該都 是指「僕人」。 ●「埃及人」:應該是指在約瑟家中服務的埃及官員。 ◎「法老家中的人都聽見了」:可能是因為法老跟約瑟住在附近, 或者消息很快的傳達到法老家中。 ●父親「還在」嗎:「活的」、「活人」。 ◎「我的父親還在嗎」: 43:28 中哥哥們已經告訴約瑟雅各還活 著,此處約瑟還問,可能是因為激動而語 無倫次,或者他還想確認一次父親的狀況 。 ●自「憂」自恨:「痛苦」。 ●自憂自「恨」:「因....發怒」。「自恨」意思應該是「生自己 的氣」。 ●「不要....自憂自恨」:原文是「不要悲痛、不要生自己的氣」 。 ◎是的,約瑟的哥哥們的確是惡意的,但是上帝用這種惡意來成就 他的美意。有時候我們也會遇到他人的惡意,我們是否也能看到 背後上帝的恩典呢?如果這些都是上帝的恩典,那我們又何必一 定要報復?所以約瑟也不報復哥哥們。 ●「餘種」:「餘留者」、「剩餘物」。 ●「大施拯救」:可以解釋成「大的拯救」或「大量逃脫的人」。 ●「法老的父」:法老朝廷中好幾種高官都有這樣的職銜,「父」 是「諮詢」、「顧問」、「智囊」的意義。 ●「歌珊」:字義是「拉近」。這是閃族語系的名字。位於尼羅河 三角洲東岸,詳細位置不詳。 ●「奉養」:原文是「維持」、「保持」。 ●「敗落」:「成為貧窮」。 ◎約瑟要他的哥哥們把父親儘速勸來埃及,因為如果繼續在迦南地 待,整個家族都要成為貧窮了。由這整段談話之中可以看出約瑟 最在意的是父親的狀況,所以他先交代父親的事情在對兄弟進行 擁抱。 ●「他弟兄們就和他說話」:參考 37:4 ,當時哥哥們不跟約瑟說 和睦的話,現在就可以自由的對話了 。 ◎當約瑟與兄弟相認之後,就積極安排拯救安頓家族的工作,完全 沒有「忘了我父全家」 41:51 的作法。我們是否也正視自己對 家族的責任?願意超越家人對自己的傷害,保護扶持家人? 經文: 這風聲傳到法老的宮裡,說:約瑟的弟兄們來了。法老和他的臣僕都很喜歡。法老對約瑟說:你吩咐你的弟兄們說:你們要這樣行:把馱子抬在牲口上,起身往迦南地去。將你們的父親和你們的眷屬都搬到我這裡來,我要把埃及地的美物賜給你們,你們也要吃這地肥美的出產。現在我吩咐你們要這樣行:從埃及地帶著車輛去,把你們的孩子和妻子,並你們的父親都搬來。你們眼中不要愛惜你們的家具,因為埃及全地的美物都是你們的。以色列的兒子們就如此行。約瑟照著法老的吩咐給他們車輛和路上用的食物,又給他們各人一套衣服,惟獨給便雅憫三百銀子,五套衣服;送給他父親公驢十匹,馱著埃及的美物,母驢十匹,馱著糧食與餅和菜,為他父親路上用。於是約瑟打發他弟兄們回去,又對他們說:你們不要在路上相爭。 45:16-45:24 註釋: 8.法老知道這個消息,出面歡迎約瑟的家族,並要他們搬來埃及 。 45:16-24 ●「風聲」:「聲音」。 ●「喜歡」:「歡喜」、「喜悅」。 ◎ 41:38-46 中把約瑟高升,主要是法老的意見,但是此時似乎連 埃及的官員也都認可約瑟的才幹與貢獻,所以都歡迎約瑟的家人 到埃及來。 ●「把馱子抬在牲口上」:「負載到牲口上」、「把貨物放到 牲口背上」。 ●「肥美的出產」:原文是「脂肪」,引申為「上選的」、「 最好的土地出產的產品」。 ●「車輛」:可能是「牛拉的雙輪車」。 ●「衣服」:原文是「可更換的衣服」,是比較一般的衣服。 3801 37:23 的「彩衣」則是較高級的衣服2487 8071。 ●「三百銀子」:就是約瑟賣價的十五倍 37:28 ,大約是4.5 公斤重,牧羊人工作45年的所得。 ●「菜」:原文是「食物」,大概就是指「糧食」與「餅(麵 包)」之外的其他食物。 ●「相爭」:原文字義包括「震動」、「憂慮」、「激動的」 。此字可能一語多關,包含「爭吵」與「恐懼」 的意義,正可表達約瑟心中的多種想法。約瑟 這樣說或許是因為指出他們早年欺騙雅各的事 被顯露出來而會在路上相互指責,又或許他們 會擔心路上的危險或者到埃及會遇到危險。 ◎這一段法老聽到約瑟弟兄來的消息後十分高興,賜給他們很 多東西,又承諾將來他們移民埃及時會好好招待他們,但此 時埃及的背景是全地正饑荒中,只有糧倉有糧,據約瑟對法 老夢的解釋可能還有五年的荒年,法老如此對約瑟弟兄的態 度看得出來約瑟在他心中的地位真的很重要。 經文: 他們從埃及上去,來到迦南地、他們的父親雅各那裡,告訴他說:約瑟還在,並且作埃及全地的宰相。雅各心裡冰涼,因為不信他們。他們便將約瑟對他們說的一切話都告訴了他。他們父親雅各又看見約瑟打發來接他的車輛,心就甦醒了。以色列說:罷了!罷了!我的兒子約瑟還在,趁我未死以先,我要去見他一面。 45:25-45:28 註釋: 9.哥哥們到迦南地報告雅各,雅各看到接他的車輛,就決定下埃 及去見約瑟了。 45:25-28 ●「冰涼」:「虛弱」、「麻木」、「沒感覺」。 ●「心」:「人內在的意志」、「理解力」、「情感與勇氣」 。 ◎這邊的「心」和「靈」共用,似乎視兩者為一樣的東西。有 時候「靈」專指「耶和華的靈」或「人的生命氣息」(參 創 1:2 伯 12:10 ,有時候則和此處一樣,指人的「心」 ,意即思想和情感 箴 18:14 。 ●「心就甦醒」:原文是「靈就復甦」。 ●「罷了!罷了!」:原文是「足夠了」。 ◎雅各決定去埃及的主要原因不是因為約瑟的權勢或埃及的美 好,乃是他想要見約瑟一面,純粹的父子之情。 ◎上帝無比的主權和人的行為、意志間如何彼此調和,是個值 得思考的問題,從約瑟的人生經歷中,神使用並且超越了哥 哥們的陰謀。一方面我們知道神擁有無比的主權: 45:5 「 ....神差我....」、 45:8 「....差我到這裡來的不是你們 ,乃是神....」、 50:20 「....神的意思原是好的,要保 全許多人的性命....」,另一方面人也要負起做錯事的後果 :讓約瑟受苦,讓父親憂傷與不信任 42:38 ,讓罪咎感揮 之不去 44:16 50:15 等,是人的罪惡導致的。神擁有祂自 己的計畫,甚至可以扭轉人的作為,使災禍變為祝福,但人 也要承擔自己行為的後果,不能推卸責任。 經文: 以色列帶著一切所有的,起身來到別是巴,就獻祭給他父親以撒的神。夜間,神在異象中對以色列說:雅各!雅各!他說:我在這裡。神說:我是神,就是你父親的神。你下埃及去不要害怕,因為我必使你在那裡成為大族。我要和你同下埃及去,也必定帶你上來;約瑟必給你送終【原文作將手按在你的眼睛上】。 46:1-46:4 註釋: (七)雅各全家下埃及 46:1-47:31 1.上帝在別示巴啟示雅各,要他下埃及。 46:1-4 ◎ 35:27 37:14 雅各住在希伯崙,下埃及的途中路經別示巴 。 ●「別是巴」:是迦南地最南端的城市,以撒曾經在此築壇 26:23,25 。 ●約瑟「必給你送終」:原文作「將手按在你的眼睛上」, 可能是指約瑟在雅各去世後為他闔 上雙眼。 ◎「夜間,神在異象中」: 創 28:11-16 記載上帝在伯特利 , 創 32:22-32 在毗努伊勒晚上 向雅各說話。不過在 32:22-32 中雅各已經被改名為以色列,但 在此處上帝還是叫他雅各。 ◎「不要害怕」:顯然雅各一定在害怕,所以上帝才安慰他 「不要害怕」。他可能害怕離開應許之地 這件事情,因為 26:2 上帝曾命令以撒不 可下埃及,並且雅各自己多次選擇留在應 許之地,此時雖然是被時勢所逼,但雅各 難免害怕。 ◎雅各此行去埃及實為環境所逼,相信他也在尋求遷離迦南 地的許可,所以選擇在別是巴敬拜、等待神,而神也回應 了他的需要。 ◎神在異象中對年老的雅各重申他的應許:他的後裔必成為 大族,且保證會將他帶回迦南。嚴格的說,會將雅各葬在 麥拉比他先祖的墳墓裡。 ◎神最後應許約瑟必給雅各送終,這與 37:35 雅各對自己 過世的悲慘預測恰好相反。 經文: 雅各就從別是巴起行。以色列的兒子們使他們的父親雅各和他們的妻子、兒女都坐在法老為雅各送來的車上。他們又帶著迦南地所得的牲畜、貨財來到埃及。雅各和他的一切子孫都一同來了,雅各把他的兒子、孫子、女兒、孫女,並他的子子孫孫,一同帶到埃及。來到埃及的以色列人名字記在下面。雅各和他的兒孫:雅各的長子是流便。流便的兒子是哈諾、法路、希斯倫、迦米。西緬的兒子是耶母利、雅憫、阿轄、雅斤、瑣轄,還有迦南女子所生的掃羅。利未的兒子是革順、哥轄、米拉利。猶大的兒子是珥、俄南、示拉、法勒斯、謝拉;惟有珥與俄南死在迦南地。法勒斯的兒子是希斯倫、哈母勒。以薩迦的兒子是陀拉、普瓦、約伯、伸崙。西布倫的兒子是西烈、以倫、雅利。這是利亞在巴旦?亞蘭給雅各所生的兒子,還在女兒底拿。兒孫共有三十三人。迦得的兒子是洗非芸、哈基、書尼、以斯本、以利、亞羅底、亞列利。亞設的兒子是音拿、亦施瓦、亦施韋、比利亞,還有他們的妹子西拉。比利亞的兒子是希別、瑪結。這是拉班給他女兒利亞的婢女悉帕從雅各所生的兒孫,共有十六人。雅各之妻拉結的兒子是約瑟和便雅憫。約瑟在埃及地生了瑪拿西和以法蓮,就是安城的祭司波提非拉的女兒亞西納給約瑟生的。便雅憫的兒子是比拉、比結、亞實別、基拉、乃幔、以希、羅實、母平、戶平、亞勒。這是拉結給雅各所生的兒孫,共有十四人。但的兒子是戶伸。拿弗他利的兒子是雅薛、沽尼、耶色、示冷。這是拉班給他女兒拉結的婢女辟拉從雅各所生的兒孫,共有七人。那與雅各同到埃及的,除了他兒婦之外,凡從他所生的,共有六十六人。還有約瑟在埃及所生的兩個兒子。雅各家來到埃及的共有七十人。 46:5-46:27 註釋: 2.雅各率領全家族七十人往埃及去。 46:5-27 ◎ 46:5 暗示雅各離開別示巴之前,並沒有坐法老的車子。 ◎ 49:31 記載此時利亞已經去世,葬在麥比拉洞,拉結更早 就死去,聖經沒有記載剩下兩個使女悉帕和辟拉此時是否 活著。 ●「哈諾」:同「以諾」,字義是「獻身的」。 ●「法路」:字義是「可辨別的」。 ●「希斯倫」:字義是「被牆圍住」。 ●「迦米」:字義是「我的葡萄園」。 ●「耶母利」:字義是「上帝的日子」。 ●「雅憫」:字義是「右手」。 ●「阿轄」:字義是「聯合的」。 ●「阿轄」:這個字和「瑣轄」的原文字型很接近。有人建 議應該把這個名字去掉,因為有兩段平行名單 ( 民 26:12-13 代上 4:24 )沒有提到這 個名字,另有一段有包含( 出 6:15 )。 事實上出埃及記的記載與本段一樣。另兩段可 能是別名或誤抄導致的。 上述的推測並沒有有力證據,另兩處有差異的 經文如下: 民 26:12 按著家族,西緬的眾子: 屬尼母利的,有尼母利族; 屬雅憫的,有雅憫族; 屬雅斤的,有雅斤族; 屬謝拉的,有謝拉族; 屬掃羅的,有掃羅族。 代上 4:24 西緬的兒子是 尼母利、雅憫、雅立、謝拉、掃羅。 ●「雅斤」:字義是「他將建立」。 ●「瑣轄」:字義是「黃褐色的」。 ●「掃羅」:字義是「所想望的」。 ●「革順」:字義是「流亡」。 ●「哥轄」:字義是「集會」。 ●「米拉利」:字義是「苦味」。 ●「法勒斯」:字義是「破壞」。 ●「謝拉」:字義是「升起」。 ●「哈母勒」:字義是「留下」。 ●「陀拉」:字義是「蟲」。 ●「普瓦」:字義是「燦爛的」。 ●「約伯」:字義是「受迫害的」。與約伯記的「約伯」不 同。 ●「伸崙」:字義是「守望高處」。 ●「西烈」:字義是「畏懼害怕的」。 ●「以倫」:字義是「松節油」、「強大的」。 ●「雅利」:字義是「上帝等候」。 ●「洗非芸」:字義是「警戒」。 ●「哈基」:字義是「慶祝」。 ●「書尼」:字義是「幸運的」。 ●「以斯本」:字義是「我將擴張」。 ●「以利」:字義是「警惕的」。 ●「亞羅底」:字義是「我將征服」、「我將漫步」。 ●「亞列利」:字義是「上帝之獅」。 ●「音拿」:字義是「右手」。 ●「亦施瓦」:字義是「他相像」。 ●「亦施韋」:字義是「他像我一樣」。 ●「比利亞」:字義是「與朋友一起」。 ●「西拉」:字義是「王子呼吸」。 ●「希別」:字義是「忠實的同伴」。 ●「瑪結」:字義是「我的王是上帝」。 ●「比拉」:字義是「破壞」。 ●「比結」:字義是「幼小的駱駝」。 ●「亞實別」:字義是「屬神的人」。 ●「基拉」:字義是「一粒穀粒」。 ●「乃幔」:字義是「愉快舒適」。 ●「以希」:字義是「我的兄弟」。 ●「羅實」:字義是「頭」。 ●「母平」:字義是「蛇」。 ●「戶平」:字義是「受保護的」。 ●「亞勒」:字義是「我將征服」。 ●「戶伸」:字義是「急促的人」。 ●「雅薛」:字義是「神分別出來的」。 ●「沽尼」:字義是「我的防禦者」。 ●「耶色」:字義是「形成」。 ●「示冷」:字義是「償還」。 ●「六十六人」:應該是指33+16+14+7+1(底拿)=71,扣掉 猶大兩個已死的兒子和約瑟及他在埃及 生的兩個兒子,共六十六人。 ●「七十人」: 徒 7:14 說是七十五人,是因為七十士譯 本記載是七十五人。可見當時有兩個版本 :七十人,是無爭議的66人加上雅各、約 瑟、瑪拿西、以法蓮。七十五人,則是無 爭議的66人加上約瑟的九個兒子,不算雅 各與約瑟的結果。 ◎利亞的子孫,減去已死的,加上底拿,總共三十二人,而 他的使女悉帕的子孫總共十六人。拉結的子孫總共十四人 ,而拉結的使女辟拉的子孫也是一半七人。這樣的數字似 乎有特殊的含意,並非偶然。亦即這份家譜應該是作者挑 選編輯過的,事實上聖經中的家譜通常也都是挑選編輯過 的。 經文: 雅各打發猶大先去見約瑟,請派人引路往歌珊去;於是他們來到歌珊地。約瑟套車往歌珊去,迎接他父親以色列,及至見了面,就伏在父親的頸項,哭了許久。以色列對約瑟說:我既得見你的面,知道你還在,就是死我也甘心。約瑟對他的弟兄和他父的全家說:我要上去告訴法老,對他說:我的弟兄和我父的全家從前在迦南地,現今都到我這裡來了。他們本是牧羊的人,以養牲畜為業;他們把羊群牛群和一切所有的都帶來了。等法老召你們的時候,問你們說:你們以何事為業?你們要說:你的僕人,從幼年直到如今,都以養牲畜為業,連我們的祖宗也都以此為業。這樣,你們可以住在歌珊地,因為凡牧羊的都被埃及人所厭惡。 46:28-46:34 註釋: 3.雅各與約瑟在埃及重逢,約瑟教導他們與法老的應對方式。 46:28-34 ●「請派人引路往歌珊去」:意思應該是「以便猶大在雅各 前面引路到歌珊去」。 ●「套車」:用繩子把車與馬捆好,車應該是指古代的雙輪 戰車。 ◎「死我也甘心」:雅各此時130歲,死時147歲,所以是17 年後才死 47:28 。 ◎ 46:32-34 約瑟要哥哥們講的,並非謊話。但是這樣說哥 哥們就不能改行,也不可能利用約瑟的職位進入宮廷。不 過他應該是意圖讓家人居住在埃及東部邊境,不讓家人與 埃及人混合,並且也方便讓家人以後可以離開埃及回到迦 南地。 ◎約瑟對法老的說詞強調了兩點:第一,他們的職業是牧羊 、牧牛的。第二,他們把牲畜都帶來了。意思是說,我的 家屬來這邊是有正當職業的,不是靠裙帶關係來白吃白喝 ,而是能養活自己。不只如此,把牲畜都帶來了意味著他 們需要有適合的放養地,這也為他們能住在歌珊地的請求 (下文 47:4 ),提供好了理由。 ◎「凡牧羊的都被埃及人所厭惡」:這是創世記第二次提到 了這點(參 43:32 )。埃及文獻當中並沒有特別提到這 點,不過壁畫當中確實鮮少看到牧羊人。有人認為這是城 市居民對游牧、遷徙居民的反感,就像吉普塞人或嬉皮一 族在近代不受歡迎。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