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14:1-12 亚伯兰的侄儿罗得被掳 约但河平原的五王本来臣服以拦王基大老玛,已向他进贡了十二年, 但在第十三年背叛他;故此基大老玛经过一年筹备,便联同三个盟国 的君主来扑灭叛乱。 1 「示拿」:即巴比伦; 「以拉撒」:在巴比伦之北; 「以拦」:位於巴比伦的东面; 「戈印」:指巴比伦东北的地区。 这四个王从巴比伦一带出发,往迦南地攻打约但河平原的五个 王 (2「所多玛」、「蛾摩拉」、「押玛」、「洗扁」、「比 拉」五城均位於死海附近)。四王的联军首先北上进军大马色 ,然後转向约但河东岸,又南下至加低斯,再北上和五王交战。 5 「亚特律加宁」:在巴珊境内,位於加利利海东北约三十二公 里(二十英里)。 「哈麦」:在死海东北。 「沙微基列亭」:位於约但河东面摩押境内。 6 「西珥山」:在以东境内。 「伊勒巴兰」:位於红海附近(即今日的伊拉,是以色列最南 端的海港)。 7 「加低斯」:位於死海西南一百六十公里(一百英里)。 「哈洗逊他玛」:即隐基底,位於死海西岸。 8 「西订谷」:位於死海南边,谷里到处都是石漆坑(10)。 10 「石漆」:乃是一种黏性物质,有如修补马路的柏油;故此, 任何人掉在坑里就会被黏住,不能再逃跑。 14:13-16 亚伯兰救回罗得 他率领家中壮丁和盟友在夜间分队出战,杀败敌人,抢回侄儿和财物。 14 「三百一十八人」:在上古时候那是一支强大的军队。根据於 埃及古城亚玛拿出土主前一四○○年的亚玛拿信集记载,当时 两国交战,打仗的军兵数目只是二十至五十。三百一十八人加 上盟友,足可和四王一战高下。 「何把」:在大马色以北约二百三十公里(一百五十英里)。 14:17-20 亚伯兰与麦基洗德 亚伯兰凯旋归来,撒冷王麦基洗德出来迎接他,又给他祝福。 17 「沙微谷」:就是耶路撒冷东面的汲沦谷。 18 「撒冷」:是耶路撒冷的简称。 「麦基洗德」:是耶路撒冷的君王和祭司,身兼两职。诗篇一 百一十篇指出弥赛亚不但是君王,也按麦基洗德的等次永远为 祭司。希伯来书进一步解释麦基洗德的等次远超过亚伦的等次 ,主耶稣(弥赛亚)既按麦基洗德等次作祭司,故比亚伦高超 。 14:21-24 亚伯兰与所多玛王 亚伯兰本有权利享用夺回来的财物,但他不肯受惠於所多玛王,免得 所多玛王以後可以说:「我使亚伯兰发财」(23)。亚伯兰知道赐他 财富的乃是耶和华。 思想问题(第14章) 1 亚伯兰为营救侄儿罗得付上了什麽代价? 在这件事上他给我们什麽榜样? 2 亚伯兰胜回来时遇见所多玛王及撒冷王二人,前者可以立即增添 他的财富,而後者所给他的祝福却不能立时看到,结果他怎样选 择呢? 当你须在鱼与熊掌之间作取舍时,你会怎样选择呢?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