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 摩西的蒙召

【返回上级目录】

存心节:故此,我要打发你去见法老,使你可以将我的百姓以色列人从埃及领出来。出3:10

 

本课综缆:根据出埃及记2:23—3:22节内容和先祖与先知第二十二章,出埃及本会圣经注释,还有旧约史。诚信守约的上帝如何顾念以色列人,为他们兴起一位先知?上帝如何选召摩西担当重任?选召摩西之时为什么选择在荆棘中显现?如今主是否也在呼召我们去担任福音的使命呢?

 

安息一、时机的成熟   86

 

1、摩西品格准备的如何?

 

摩西似乎是侍立在主面前,为他的权能所荫蔽.在这里,他的骄傲和自恃都已扫除净尽。在他严格淳朴的旷野生活中,埃及的安逸和奢侈在他身上的影响完全消除了。于是摩西成了一个忍耐,恭谨,虚己的人极其谦和,胜过世上的众人.”(民12:3)然而他对雅各全能者的信心仍是坚强的。

 

2、以色列人状况如何?出2:23

 

上帝改变环境,使以色列民从过去得宠爱的地位变成作苦工为奴的生活。将他们中间部分人苟且偷安的思想打消了。他们回想上帝的应许,埃及不是他们永久的家乡。于是他们便切切祈求,盼望上帝早日兴起拯救,使他们能脱离这为奴之家。

 

 “他听到上帝的声音告诉他不要希望立时承受应许之地,并预先指明他的后裔必须先受许多的苦,然后才能在迦南建国。”《祖》1120  

 

安息二、诚信守约的上帝 

 

3、上帝与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立了什么约?224;创1718;创2625、创4614

 

所以上帝对摩西说:“我是你父亲的上帝,是亚伯拉罕的上帝,以撒的上帝,雅各的上帝。” 上帝多次宣告他是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的上帝,说明了他是守约的上帝。当上帝看到以色列受苦之时,就记念他和以色列人列祖所立的约。(出 3:8

 

4、上帝如何顾念以色列人?

 

上帝的选民亚伯拉罕的后裔,正在埃及的铁炉中经受着苦难的磨炼,重轭、苦工、皮鞭、鲜血、呻吟、哀哭交织在一起,绘画了一幅令人心酸的画面。上帝听见他们的哀声,就记念他与亚伯拉罕、以撒、雅各所立的约。

 

知道以色列人的苦情;出171112

 

“我实在看见了。”“我也听见了。”“我原知道他的痛苦。”从这里我们看到,上帝的子民,遭受一切的痛苦,上天都已经知道。经上记着说:他们在一切苦难中,他也同受苦难,并且他面前的使者拯救他们;他以慈爱和怜悯救赎他们;在古时的日子,常保抱他们,怀搋他们。(赛63:9

 

主动的来救赎;出38

 

上帝说:“我下来要救他们。”“上帝先爱我们。”“你不要心里说,谁要升到天上去呢?就是要领上基督来。”(罗106)这就向我们揭示了上帝的伟大救赎之爱。也就是主动的爱,主动的救赎。(约一4:19

 

兴起一位拯救者;出310
   拯救的时候到了,上帝亲自来召选摩西,救赎以色列人出埃及,让他们得自由和平安。摩西乃是预表基督,他自己曾对以色列人说:“耶和华你的上帝要从你们弟兄中间,给你们兴起一位先知像我”(申1815)。上帝如何选用摩西拯救了以色列人,同样要差遣耶稣基督成功的救赎人类。

 

安息三、在荆棘中显现 

 

5、摩西在米甸的旷野见到了什么异象?出312

 

6、火烧荆棘的异象有什么预表及意义?

 

荆棘与火焰的预表:

 

     荆棘预表了我们有罪卑微的人类,以及我们恶劣的品格。(弥 7:4)烈火象征了上帝。圣经说:“上帝乃是烈火”。(申424

 

上帝在荆棘中显现的意义:

 

象征耶稣:道成肉身。(提前316

 

成为罪身。(罗83

 

受苦受难。(赛5335

 

“基督曾在烧着的荆棘中向摩西显现,这荆棘显示了上帝。那被选择来代表真神的表号,竟是外表上毫不动人的荆棘。……照样,基督来也是取了“我们这卑贱的身体”(3:21),“成为人的样式”。在世人看来,他虽无“佳形美荣”可使他们羡慕,但他却是取了肉身的上帝,是天上和地下的光。他遮掩了他的荣耀,隐藏了他的伟大和威仪,以便接近忧伤和被试探的人们。”《历代愿望》

 

荆棘却没有被烧坏。赛434

 

   这是摩西平生所见的第一个异象,上帝要让他在大工开始之前得到救恩的启示。坚定他的信心。摩西一生是行在荆棘与火的试炼艰难之中,但是,火却不能毁灭他。

 

   7、上帝怎样吩咐摩西侍立在他面前?出35

 

    上帝吩咐摩西把脚上的鞋脱下来,这乃是教育摩西明白上帝工作的神圣,站在上帝面前的工人必须具有的资格――要脱去沾染世俗的尘埃的鞋子,敬畏侍立在主前,“因为经上记着说:你们要圣洁,因为我是圣洁的。”(彼前 1:16、提后 2:21

 

 “凡到上帝面前来的人,态度必须谦卑恭敬。我们可以奉耶稣的名,凭着信心来到上帝面前,但是我们不可以擅自大胆的就近他,好象他与我们同等一样。有人称呼至大全能圣洁的上帝,就是那住在人不能靠近之光里的主,好象是与同等的人,甚至于低级的人谈话一样。有人在上帝圣殿里的举止行动,是不敢在地上元首谒见室里作出的。这些人应当记得,他们是在那撒拉弗所敬拜,众天使所掩面不敢正视的上帝面前。”《先祖与先知》传513

 

思考:上帝在荆棘中向摩西显现有什么目的?

 

火焰在荆棘中显现有什么救恩的奥秘?

 

安息四、上帝呼召摩西

 

8、上帝打发摩西作什么?出3710

 

9、摩西怎样回答上帝的呼召?3:11

 

我是什么人,这乃是谦卑。民123

 

我们把摩西的人生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四十年,摩西认为自己‘我能’,所以勇敢的举起拳头。第二个四十年是‘我不能’承认自己什么也不会作。第三个四十年是‘神能’。参《先祖与先知》

 

 人若具备敬虔与谦卑的特质,上帝便会将其圣工之重大责任,托付于他。当上帝在旷野呼召摩西时,看出摩西缺少自信心。他自觉不配担当这份主所呼召他从事的要职;但当他一旦接受了主所托付的工作,便成为上帝手中磨光的器皿,以完成那从未托付于人的大事。”《你必得能力》九月五日 

 

10、上帝如何对摩西作出保证与应许?出31112

 

“我必与你同在”;

 

虽然摩西的使命困难重重,百姓不一定会信任他,法老甚至不肯见他。更令人担心的,是法老会杀害他,又更严厉地逼害以色列人。但神是信实的,是守约的,他对摩西作出甚具鼓舞性的挑战──「我必与你同在」。他不会离开我们,令人担心的乃是我们会离开他。

 

    今天上帝是否也向我们作出同样宝贵的应许呢?耶稣离世时曾祷告说:“ 我要求父,父就另外赐给你们一位保惠师,叫他永远与你们同在”(约14:16)。
  基督常与同在的应许,也赐给我们了。时移岁易,但衪在分离时所作的应许,却依然毫无改变。衪今日与我们同在,确如衪从前与门徒同在一般,而且衪还要常与我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证言精选卷三》3513

 

自我的宣告:出31315

 

摩西想到所要遭遇的艰难,想到他同胞的盲目,无知,和不信,其中有许多人几乎不知道有一位上帝。他说:我到以色列人那里,对他们说:你们祖宗的上帝打发我到你们这里来;他们若问我说,他叫什么名字,我要对他们说什么呢?

 

上帝的存在是无原因,是绝对独立的。“我是自有永有的”意思是“耶和华”。上帝的独立性或自存性是上帝自身存在的基础,意味着除了自身之外,不依靠任何事物,是与人不同的。上帝是独立存在的。他所有的道德和行为都是独立存在的,使所有的被造物都以他为依靠而生存。

 

“我是自有永有”(I am)的意思就是永远的现在。过去、现在、将来,在上帝看来都是一样的。祂看过去历史最遥远的事和相离未来很远的事都是很清楚的,正如我们看日日所发生的那些事一样,我们不知道我们前面的道路,即使我们知道了,这也不会给我们永远的幸福,上帝赐给我们去操练信心和依赖那伟大的自有永有者的机会。(1895.5a号手稿)(诗36:990:27:3

 

宣告祂要作的事,摩西是与上帝同工的。31617

 

11、摩西的使命是什么?

 

向百姓传达的信息;

 

向百姓传扬上帝是一位眷顾人的上帝;将神的百姓从埃及的困苦中领出来;并到“流奶与蜜之地”。(申78

 

向埃及法老传达信息;

 

耶和华希伯来人的上帝遇见了我们;走三天的路程,为要祭祀耶和华我们的上帝

 

安息五、上帝的预告 出31922

 

12、摩西受了什么预告?

 

法老要拒绝他们的请求,不肯让以色列人去;出52

 

耶和华必要借此在法老和他众民面前彰显他的能力;

 

叫你们在埃及人眼前蒙恩……;出123536

 

出埃及虽有仇敌的工作,撒但的拦阻,但一切都在上帝的撑握之中。上帝必要在他们中间施行大事。让他的百姓蒙恩出埃及。

 

13、上帝对今天要准备出埃及进迦南的子民预告了什么?

 

我们进入上帝的国,必须经历许多艰难。142211:33-37

 

“救主深知什么是最好的。信心是由于与疑惑、困难、试炼争斗而得以增强的。德行是由于抗拒试探而得以长进的。忠诚的精兵之人生,乃是不住地作战前进的人生。”《崇高的恩召》12115

 

安息六、今日上帝的呼召“谁肯为我去呢?”赛68

 

我们愿意见耶稣(约122021)!“世人渴望寻找来就基督之路的人比我们所想到还多。”《助》P1583

 

许多人今日在埃及作苦工,正等待着我们去救他们,领他们“出黑暗入光明”,但你在哪里呢?人被拉到死地,将要被杀,你在哪里?有人却说“这事我未曾听到。”(耶1320,箴241112

 

思考问题:

 

1、摩西替岳父牧养羊群和他日後的事奉有什麽关系呢?

 

信徒对自己目前的工作应有什麽评价?

 

2、解释“我是自有永有的”这句话的意义?

 

3、神在什麽地方,用什麽媒介向摩西显现呢?

 

  你想今日上帝会用那些媒介向信徒显现?

【返回上级目录】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蔡有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