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级目录】
经文:徒七:17 - 45,林前十:1 - 11,罗十五:4 - 5,来三:1 - 6
主旨:认识出埃及记的背景、作者、文体、主题等。
1。提防一个陷阱:(太十七:4)
不错,我们都很喜欢阅读圣经人物的生平,甚至废寝忘食,着了迷。但我不得不提醒大家,不要把阅读他们的生平,变为属灵的抽鸦片,上了瘾,
在虚幻中飘飘然的,忘记了我们是活在现实中,在地上要执行基督给我们的大使命。
2。读旧约的目的: (林前十:1 - 11, 罗十五:4 - 5)
“为教训我们写的,叫我们因圣经所生的忍耐和安慰可以得着盼望。。 彼此同心,效法基督耶稣。。”
“这些事都是我们的鉴戒。。”
祷告求主,开启我们心灵的眼睛,让我们读旧约的时候,看到基督, 效法基督。
3。作者:圣灵启示之下,摩西写的。不信的人却说这本书是神话故事,是由来源不同的文件,经过一段很长的时间,由不知名的编者编辑综合而成。
摩西有足够的资格写这本书。徒七:22
说:“摩西学了埃及人一切的学问。”上帝也屡次吩咐他把经历过的写下:出十七:14,二十四:4,三十四:27,申三十一:9,24。主耶稣亲自说:“你们没有念过摩西的书么?”(可
十二:26)
4。著作日期:不详。一般学者推论是摩西当以色列人在在西乃山下安营之时, 或是在离开那里不久以后,写这卷书。(约主前 1446 年)
5。写作目的与主题:在创世记,上帝曾与亚伯拉罕立约,说他要使亚伯拉罕的后裔极其繁多,国度从他而立,君王从他而出。他要作亚伯拉罕和他后裔的上帝,又要将他所
寄居的迦南全地,赐给他和他的后裔永远为业,他也必作他们的上帝。出埃及 记所记载的就是上帝怎样奇妙地拯救以色列人,使他们得以脱离埃及人的奴役
,以及上帝藉着一种新的“宪法”,使他们全族在摩西领导之下,建立一个神 权统治的国家 - 作祭司的国度,为圣洁的子民。这宪法就是摩西之约。(出十九 :3 -
19) 这本书印证了上帝的信实,他的应许必定成就。
全书的主题: 救赎
6。历史背景:(这课程是根据“早年派”出埃及论)
A。约瑟被立为埃及宰相和雅各跟众子一行七十人下埃及居住的时候,埃及的法老可能是中王国时期(Middle Kingdom) ,第十二王朝的
Sesostris II (1897- 1878 BC) 和 Sesostris III (1878 - 1843 BC) 。
这是埃及在艺术与手工艺的黄金时期。
B。接下来,埃及经历一个间断时期(大约由主前 1786 - 1567 年),这里包括第十三至十七王朝:
在十三与十四王朝,埃及衰败。
在第十五与十六朝代,埃及被许克所斯(Hyksos, 就是牧羊王朝) 所征服将近一个半世纪,直至底比斯( Thebes)
王的太子背叛。
C。埃及的亚模西士一世(Ahmose I) 在底比斯定都,开始了新王国时期(New Kingdom)
,第十八至十九王朝。这是埃及历史上最辉煌的朝代之一。
在第十八王朝时期,发生了以色列人出埃及的事件。这是埃及人民族主义的新浪潮时期,他们取代了牧羊王朝容忍外国人的政策。埃及人着手建造他们的帝国,他们使用希伯来人作苦工,叫他们建造防御工事以及皇宫。
D。摩西大约是诞生在 1520 BC。法老是杜得模西士一世。(Thutmose I 1525 -
1508 BC) 他的女儿是著名的哈特茜普苏德 (Hatshepsut, 1504 - 1482 BC)
公主。她可能是当时尼罗河边发现婴儿摩西得那位公主。
E。当杜得模西士二世逝世的时候( 1508 - 1504BC) ,杜得模西士三世(Thutmose III 1482 - 1450 BC)
非常年轻。他的继母哈特茜普苏德遂与他一同 作王直至 1482 BC。他自己单独作王到 1450
BC。在位时,他在皇宫中大举清算,要使他继母的名字从埃及地除掉。摩西可能就在这个不安定的时候逃到米甸(出二:15)
F。杜得模西士三世由亚门诺裴斯二世(Amenhotep II, 1450 - 1425 BC) 继位。 他就是以色列人出埃及时期的法老。(主前
1446 年)
G。继承他的是杜得模西士四世,有趣的是,他的石碑 (Dream Stela)
上说神明在梦中告诉他,将来有一天他会作王。如果他是长子,便是当然的王储,他根本无须借此证明自己有继承王位之权。所以,我们可以合理地推论他不是亚门诺裴斯二世的长子,因为长子已在
逾越节的晚上被杀。(出十二:29)
附件:以色列人出埃及时的法老王是谁?
7。简纲:
A。以色列在埃及(一至十二章)
(1) 拯救的原因(一章)
(2) 拯救者的准备(二至四章)
(3) 拯救的过程(五至十二章)
B。以色列出埃及(十三至十八章)
(1) 往红海(十三章)
(2) 过红海(十四至十五章)
(3) 往西乃(十六至十八章)
C。以色列在西乃(十九至四十章)
(1) 赐给诫命(十九至三十一章)、
(2) 打碎诫命(三十二至三十三章)
(3) 重赐诫命(三十四至四十章)
8。文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