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 赎罪祭——上帝的救赎
存心节:律法既因肉体软弱,有所不能行的,上帝就差遣自己的儿子,成为罪身的形状,作了赎罪祭,在肉体中定了罪案,使律法的义成就在我们这不随从肉体、只随从圣灵的人身上。罗8:3-4 本课综缆:根据利未记4:1~35,6:24~30节、利未记《本会圣经注释》和《但以理之研究》第九章。 赎罪祭和馨香祭(即燔祭、素祭、平安祭)不同:后者预表基督的完全,被上帝悦纳如同馨香;前者预表基督“成为罪”,“被列在罪犯之中”(林后5:21;赛53:12)。祂并非是一个罪人,祂是被算为一个罪人,受罪的刑罚而被钉十字架,使我们靠祂的宝血罪得赦免。献赎罪祭目的是教导上帝的子民如何对付罪。恢复和上帝的关系。 安息一、罪——无可推诿 罗2:1 1、罪有原谅的借口和推诿的理由吗?利4:2、13、22、27 这些话说明上帝只注意人犯罪的事实。但不论其犯罪动机如何,对罪的认识如何,都不能叫犯罪的事成为不是罪。
“罪恶乃是侵入宇宙的仇敌,它的出现是毫无理由的。……原谅它等于袒护它。如果能找到一点足以原谅它的理由,或是指出它存在的原因,那么罪就不成为罪了。”《信仰基础》第60页 2、罪与赎罪祭是否有关系? “罪”与“赎罪祭”这两个词是从同一个希伯来词,chatta'th,翻译过来的。这一事实暗示着两者之间紧密的关系。“罪”暗示了对一种为罪而献之祭的需要。献赎罪祭暗示了罪已被犯了。《圣经注释》 3、圣经中用来定义和描述罪,给予那些词汇及概念? ①
罪是对一种明确标准的偏离,对上帝律法的违背;约壹3:4 ② 罪是亏缺,未能达到完美的目标;罗3:23 ③ 罪是悖逆; 悖逆只有在知道律法并干犯律法的情况下才可能存在。悖逆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罪行,上帝为此做了必要的准备。但一切的过犯都是严重的。拒不悔过的人终将犯下不可赦免的罪。 ④ 罪是一种对上帝的得罪。 “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路15:18)。他正确地说明了问题之所在。不论他对人的伤害有多大,他最首要的是得罪了上帝。一切的罪都是如此。 安息二、不是自愿而是必须 4、为什么要献赎罪祭?利4:3、14、23、28 ①
赎罪祭不属自愿,而是律法规定必须献的祭。当人知道自己已犯罪的时候,就要献赎罪祭,求上帝赦免那些不能偿还或误犯的罪(罪行)。祂不喜悦罪人灭亡,而是盼望他们得拯救。罪得蒙赦免,不至于死。(结18:23) ② 本章列有四种人要献赎罪祭:受膏的祭司(3-12)、以色列全会众(13-21)、官长—民间的领袖(22-26),和民众每一人(27-35)。 ③ 犯误:就是“不知情地”(英文RSV版),不故意地,不经意地,轻率地,或不小心地。徒17:30 5、有三类的罪不为赎罪祭所包括: ① 擅敢、公然向上帝挑战,蔑视上帝的罪;撒上15:23 ② 故意触犯十诫;箴28:9;多3:11 ③ 故意不守宗教礼仪。 安息三、转移和担当 5、赎罪祭向人讲明罪恶转移仪式和原理:利4:4、15、24、29 按手在其头上,宰杀它。“按手”这和献其他供物的样式相同,具有相同的含义。这里没有提到任何有关认罪的事情,但这却在按手的举动中被暗示了。若没有认罪,供物的奉献将是徒劳的,借着在祭牲的头上按手,罪人与它融为了一体。“当时他的嘴唇颤动,而显出他心中的忧伤。于是用刀宰杀那只羔羊,藉着信心,他就与在格挖利流血的羔羊的救赎有份。并且他的罪担从他的心上就落在上帝羔羊救主的身上。”《但以理之研究》第175页 6、赎罪祭又向我们启示担罪仪式和原理:利4:6、17、25、30 “宰羊的人谨慎的接受那羊的血,看为至宝,因为羊是代替了他自己的死,并也预表上帝羔羊所要流的血,随即就有一位祭司,将羊的血带到幔子前。献祭的人此时在外立候,只等到为他献祭的祭司出圣幕的时候(利4:27-35;民5:6-7)。”《但以理之研究》第176页 祭司和会众犯罪献祭,祭牲的血是转移到圣所里,但官长和百姓犯罪献赎罪祭,血并没有带进圣所内,只是抹在燔祭坛的四角上,剩余的血倒在燔祭坛脚那里。那么,这里的罪是通过什么方法除去呢?(利6:24-30,10:17)可以看出,这是赎罪的另一种形式,前者是转移,后者是担当,犯罪者按手在祭牲头上,承认了自己的罪,罪便由祭牲担当;祭牲被杀后,肉被祭司吃了。罪又转到祭司身上,由祭司担当罪孽。 上帝救赎的计划就是将罪人的罪通过转移和担当来归到祂爱子身上。救主是我们的替身,“他诚然担当我们的忧患,背负我们的痛苦;我们却以为他受责罚,被上帝击打苦待了。”赛53:4约壹1:7 安息四、赎罪祭的条例 利6:24-30 7、献赎罪祭的祭牲是什么? 要带合适的祭牲来到上帝的面前作为赎罪祭—罪必须付上代价。地位越高,付的代价越大。祭司或全会众—公牛犊、官长—公山羊、百姓—母山羊,绵羊羔。 “论到罪恶,在人看来有大小轻重的不同,在上帝看来,也是这样,然而有时人以为是无关紧要的小错,在上帝看来却没有一样是小罪。人的判断有偏见,不足为准;上帝权衡一切事,总是照着实情。”《喜乐的泉源》第3章21段
8、如何处理献赎罪祭牲的血?来9:22 “按著律法,凡物差不多都是用血洁净的;若不流血,罪就不得赦免。”宰羊的人谨慎的接受那羊的血,看为至宝。 ①
“弹血”:预表以祭牲的死,使罪人与上帝来往的路畅通。来10:19-20 ② “抹血”:
基督要在天上的至圣所里,献上自己的宝血,为人代求。来9:11-12 ③
“倒血”:预表救主所要舍去的生命;也预表那为人的缘故,受咒诅的地,藉着上帝所应许的救主,将来也必被洁净,而脱离罪恶的影响。《但以理之研究》第176页 9、脂油和余下的血如何处理? ①
取下脂油依平安祭的办法处理; 罪人亲自把羊的脂油,用刀取下,交给祭司焚烧,表明他们必须与主一同作工,并且藉着主所赐的力量,凡事都能作。那罪人仔细割下一切脂油的时候,他便觉悟到人身要成为圣灵殿的教训。从前所犯的罪蒙赦免,而且只有蒙悦纳的时候,才能作为上帝之灵的居所。再者圣灵进入人里面的时候,就似两刃的刀,把罪恶——剥去,使之从罪人的身上除掉,好使他属灵的殿得洁净。同上 ②
余下的皮、肉和内脏都要移到营外; 预表那与人已经分开的罪恶除掉了,这罪既已除灭,那罪人藉着基督就有一种新生活。也预表末时的毁灭,那时恶人要灭亡,耶和华的仇敌,要像羔羊的脂油,他们要烧灭,如烟消灭。(彼后3:11-12;玛4:1) 安息五、真实的祭品——耶稣 赛53:10 10、赎罪祭的真理留给我们什么启发与教训?罗3:25加1:4 “基督献了一次永远的赎罪祭,”(来10:6-8,12;9:12-13) 圣经清楚指出基督流出他的宝血,并不是为了平息上帝的愤怒。相反的,上帝“设立耶稣作挽回祭”,“这就是爱了”,约翰这么说:“不是我们爱上帝,乃是上帝爱我们,差他的儿子为我们的罪作了挽回祭,这就是爱了。”(约一4:10)彼前2:24 因此,十字架并不代表上帝改变祂对罪人的态度,而是对祂的大爱的一种崇高的表达法。预言之灵说:“天父爱我们,不是因我们赎价的重大;乃是因疼爱我们,才为我们预备了重大的赎价。基督是个媒介,上帝借着他就将无穷的大爱倾在堕落的世界上。“上帝在基督里,叫世人与自己和好。”(林后5:19)天父与他的儿子同受苦难。在客西马尼园的悲恸和髑髅地的惨死上面,大有爱心的主竟亲自为我们付了赎罪的重价。”《喜乐的泉源》第1章10段 今日的好消息是基督为我们代死,那大好的信息是基督为我个人而死。那无比的佳音,就是上帝藉着基督使人称义、救赎、献上挽回祭。简言之,上帝拯救所有不能自救的人。那就是你和我。 挽回祭、救赎、称义与和好这四种概念,无不连结并建立在基督流出他宝血的基础上。耶稣,感谢你为我代死,让我拥有你的生命。难怪保罗称它为福音。难怪基督教的伟大诗歌,高举基督的宝血。 《罗马书之旅》 预备日、“出到营外,就了他去” 来13:11~14 11、为什么要出到营外呢?罗4:25 ① “就了祂去”;耶稣基督是身体连血都献在十字架上,钉死的地点在“城门外”。(约19:20、42)“凡到祂面前来的,祂都能拯救到底(来7:25)”。我们救主的生、死和复活,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故事。它能改变任何愿意接受之人的人生。耶稣在为我们的罪代死之后,复活了,使我们得称为义。上帝不能以我们的罪为义,但祂能藉着祂的恩典,使我们称义——算为义。我们该如何感谢祂?藉着在今天为祂而活。生出忧伤痛悔、真正认罪的心 (诗51篇) 。 ② “忍受祂所受的凌辱”;彼前2:19、21 思考问题: 1、上帝制定赎罪祭的目的是什么? 2、赎罪祭对什么是无效的?为什么? 3、从赎罪祭的真理中,我们得到什么启发与教训?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