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 赎愆祭——恢复交通

【返回上级目录】

存心节:我要宽恕他们的不义,不再记念他们的罪愆。来8:12

 

 本课综缆:根据利未记5:136:77:17节、利未记《本会圣经注释》、《喜乐的泉源》第34章和《罗马书之旅》等。

 

赎愆祭与赎罪祭并没有多大分别,为何上帝为了人的罪与过犯要定两个似乎是相同的祭呢?虽然祭的名字略有不同,但是罪与愆并没有多大区别。罪是一定有愆,而愆又一定脱不掉罪的关系。还有,就是在赎愆祭里实际执行献祭的时候,圣经明明说是赎罪(利56911)祭,这显然又是赎罪祭的实际了。那么上帝为何将它们分别定规两个祭?其心意是什么?向我们说明什么?

 

安息一、两种祭一个条例

 

1、两种祭一个条例是否有不同意义?利7:7

 

两种祭处理祭牲的条例是一样的,并非说两种祭的意义是否一样的。赎罪祭和赎愆祭肯定是有分别的否则就不会规定两种祭了。

 

从利未记5章的经文看。赎愆祭有两个特点和赎罪祭不同:

 

是犯的罪。是“不知道”, “误犯了罪”和故意犯的罪不同。

 

赎愆祭的显著特征是犯了需要赔偿的罪。而献的赔偿必须在实行献祭之先。

 

各预表的意义不同

 

1) 赎罪祭预表基督作成的救恩;加4:47;弗2:11316

 

2) 赎愆祭预表基督使上帝儿女与祂恢复交通的根据。

 

人因信称义之后与上帝的关系恢复正常了。不再是罪人,而是成了上帝的儿女,享用救恩的喜乐。时常我们还会犯罪,暂时性与上帝的交通就中断了。恢复与上帝的相交就是赎愆祭的作用。

 

基督作赎罪祭的祭牲是为我们在上帝面前全部的罪;基督为我们作赎愆祭的祭牲是为我们个别的罪、每样的罪和每天的罪。

 

安息二、认罪要确实

 

2、什么时候与什么情况下献赎愆祭?偶然被过犯所胜;加61

 

“偶然”一词的全部意义。……在不知不觉间被引诱去犯罪--不是故意去犯罪,乃因缺少儆醒祷告,不能辨察撒但的试探,因而陷入他的网罗之中--的确,这与自己预谋并有意陷于试探之中,或事先规划好一套犯罪过程的人,是迥然不同的。”《崇高的恩召》6月20日

 

思考:圣经上说:“义人…跌倒”(箴24:16),为什么‘义人’跌倒呢?在这里能让我们悟出什么来?又向我们说明什么?

 

3、上帝在赎愆祭上向人指明认罪时要如何确切?

 

有些人喜欢在祷告时说:“我们若犯有什么罪,求主饶恕。”这样的祷告是不够确切的,乃是敷衍之辞。圣灵若进入我们心中,必叫我们“为罪、为义、为审判,自己责备自己。”人必须知道自己所犯的是何罪,认罪时也就具体化了。

 

当说的没有说;利51

 

对于罪恶的观念,一般人认为作错了事,违背上帝的旨意就是罪。上帝在这里让我们看见,不单是作错了是罪。该作的、该说的,却没有说、没有作也是罪(雅417)。上帝要人在生活上表现出积极的生活,好显出上帝的公义,免得伤害无辜。

 

只要碰到不洁和死亡之物的;利523

 

“凡摸过死尸的人,不论如何摸过,都算是仪式上不洁的。这是要加强希伯来人心中的印象,明白死亡是由犯罪而来,因此死亡乃是罪的表号。”《证言精选卷一》第89章1段

 

语言上的过失——冒失开口、发誓;利54;太5:3337

 

“声音是一种恩赐、声音是一种蒙委托的恩赐,当用以帮助,鼓励,并坚固我们的同胞。……一句话说得合宜,就象一粒好种子落在娇幼的心田中,导领他们走上正义的道途。但一句不良的言语,却可能引使他们踏入败亡的路径。”《复临信徒家庭》第71章3段箴25:11

 

得了不应得的;利623

 

1) 干犯:译自maal,“行奸诈”、“不忠实”。

 

  在邻舍交付他的物上……行了诡诈。诡诈在这里首先被算为是对上帝的干犯,然后被算为是对个人邻舍的得罪。一个人“在邻舍交付他的物上”撒谎并且是误行的,这是不可想象的。当他确认说他从未受到已经委托给他的东西时,他显然知道他没说实话。对他而言,撒谎并且保留属于邻舍的东西,这将是一种双重的过犯;这既是撒谎又是偷盗。这人犯有故意的罪。

 

  2) 在交易上:就是合伙或合同关系。在合伙关系中,基督徒必须时刻留意每个合伙人都得到了他的份额;而在合同关系中,和约双方必须忠实地履行合同。绝对不可有非分之举、或利用漏洞,而应殷勤地为对方的利益着想。若不是这样的话,违约方就有罪了。

 

  3) 抢夺人的财物:只有大大地曲解实情才可能声称这是误行的。有人曾试图为此问题辩解说那人以为他所拿的是他的东西,他有权以武力将它夺回。然而那人有罪,并且必须带来他的“赎愆祭”。

 

4) 欺压邻舍:欺压标志着有意识的策划。

 

5) 没有拾金不昧;这比前面提到的情况要更严重一些,因为那人不仅撒谎,而且还以一个誓言来确认他的谎言。这可能是一种法定的誓言,但很可能并不是。不论如何,他都犯有对谎言发誓的罪。

 

“撒谎是今日之流行的罪恶之一,并逐渐被人们认为是值得尊重的。撒谎以其多变的形式,从大胆、公然的撒谎到圆滑外交的谎言或社交上“善意的谎言”,被普遍而广泛地实行着。撒谎以其较温和的形式被视为是一种缓和僵局的必要手段,并且被宽恕为一种公认的说话方式。优美而令人信服地撒谎乃是一种高超的社交和政治造诣,被视为胜任某些职位所必需的成就。”但我们要谨记:“喜好说谎言、编造虚谎的”人最终将在城外与“那些犬类、行邪术的、淫乱的、杀人的、拜偶像的”在一起(启22:15)。《利未记本会圣经注释》

 

透过赎愆祭使我们更准确的认识到罪的内容。怀爱伦说:“诚实的认罪,必定是确切的,必是承认一种指定的罪。所犯的罪,或只须向上帝承认就可以了;或是须在受损的人面前承认的;有的是得罪于大众,应当在大众面前承认的。但无论如何,认罪时务要确实指定所犯之罪为何,爽直的承认出来。”《喜乐的泉源》第四章4

 

安息三、承认所犯的罪  54

 

4、主已为我献上挽回祭,那我就不用再认罪了吧?

 

献祭的人若不肯悔改认罪,他献甚么祭物都不能除去罪。因为主基督在十字架上的受死,我们现在不再需要以牲畜献祭,但是认罪仍是不可少的,因为惟有认罪才表明认清罪恶,也表明上帝是圣洁的,我们在他面前谦卑,愿意离弃罪(参诗51:1617)。假使我们不肯悔改跟随主耶稣,他的死对我们就不能产生功效。

 

5、论到认罪上帝有何教训?利5:166:5;民5:67

 

得罪上帝——基本上和赎罪祭是一样的。先献祭,再赔偿;上帝不怕你不赔偿,而赔偿的数目,加上20%的赔偿。

 

得罪人——先赔偿,归还诈欺的数目,加上20%的赔偿,再献祭。这样的献祭上帝才接受。信徒应当为自己的过失道歉或作出适当的补偿(6:31)参《喜乐的泉源》第四章2

 

上帝允许献赎愆祭物从昂贵的到斑鸠、雏鸽或细面来代替—任何人,不管贫富,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寻求赦免。(利511

 

6、对于承认罪的人有何应许?箴28:13;约壹1:9

 

世人要得上帝的怜恤,条件是很简单,很公道,很合理的。上帝没有叫我们作什么难事,才肯赦免我们的罪。我们不必撇家离国,行走远路,或刻苦身体,才可亲近天上的上帝,将功补过;只要认罪悔改,弃绝罪愆,就可得蒙怜恤。”《喜乐的泉源》第41

 

“得赦免其过、遮盖其罪的,这人是有福的!凡心里没有诡诈、耶和华不算为有罪的,这人是有福的!”诗32:1~2

 

安息四、伤痛胜于献祭  511617

 

7、上帝乐于赦罪是出于什么原因?

 

基督是我们的挽回;罗3:25;弗17

 

上帝藉著他基督在十字架上所流的血成就了和平便藉著他叫万有……都与自己和好了(西1:20。上帝看在祂儿子的分上,叫“一切相信的人…因基督耶稣的救赎,就白白地称义。”(324)“基督的圣德代替了你的品性,上帝就悦纳你,好像你从未犯过罪一样。”《幸福阶梯》第38

 

真正的认罪悔改;徒3:2619

 

真正悔改的人必会想要把作错的事改正过来﹕路19:110

 

 “悔改包含着为罪痛心并离开罪的意思。但我们若没有看出罪之为罪,就不会厌弃罪;除非我们真心远离罪,我们一生的行为自然不能有真正的改变。”《喜乐的泉源》第三章2

 

安息五、只管坦然无惧到施恩座前  4:1416

 

8、当人悔改时,上帝赦免的面有多广?利6:7 55:7

 

“撒但想把我们的头脑,从大能的帮助者那里引升,叫我们思考心灵堕落的往事。耶稣虽然看到我们过去的罪孽,但祂却饶恕我们。我们不应该怀疑祂的爱心,而使祂伤心。”《高举主耶稣》830

 

    9、要得蒙上帝赦免的人当有什么精神?诗103:8-13

 

 “撒但可能私下对你说:你的罪孽甚大,连基督也救不了你。当你真的认识到自己有罪,不配蒙救赎,你可以向撒但叫喊,依靠宝血赎罪的力量,我声明基督是我的救主。我所依靠的并不是我自己的功劳,而是洗净我罪孽的耶稣宝血。际此时刻,我把自己软弱无助的心灵交托基督。”《高举主耶稣》923

 

    信心,福音是上帝的大能,救一切相信的人。先是犹太人,后是希利尼人。罗1:16

 

预备日、除去身体灵魂一切污秽   林后7:1

 

10、赎愆祭的最终要求:帖前437523

 

“人或许在品格上有显著的缺点,然而当他得以成为耶稣真诚的门徒时,神圣恩典的能力,使他成为新造的人。基督的爱使他改变过来,成为圣洁。”《成圣的人生》第七章55页

 

圣经上说:“就是在基督耶稣里成圣,蒙召作圣徒的,……(林前1:2-7)这些话不是只写给哥林多的教会,乃写给上帝所有的子民,直到末时。每一个基督徒,都能享受成圣的福惠。”《成圣的人生》第10章86页

 

思考问题:

 

1、对于献赎愆祭的人上帝对他有何应许?

 

2、试述赎愆祭的特点,拢统地认罪可以吗?

 

3、赎愆祭最终向我们要求的是什么?

【返回上级目录】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蔡有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