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课 洁净条例之二:卫生改良

【返回上级目录】

存心节:要你们各人晓得怎样用圣洁、尊贵守著自己的身体。上帝召我们,本不是要我们沾染污秽,乃是要我们成为圣洁。帖前4:4、7

 

本课综缆:根据利12:115:33节、利未记《本会圣经注释》《服务真诠》第2021章《历代愿望》第27章,以及《奇妙之生命》等。

 

从十二章到十五章,记载身体上有关的洁净条例,针对的是个人的不洁净,包括身体上的和仪文上的不洁净,而不包括道德上的犯罪。即使“以色列人与他们的污秽隔绝,免得他们玷污我的帐幕,就因自己的污秽死亡。”(利十五31)。因此,卫生与我们的生与死、健康与疾病有重大的关系!不注重卫生可将百病招身。

 

安息一、看不见的仇敌

 

在我们周围,无论海洋、天空、或陆地,都充斥着无数亿万看不见的生物,也就是单细胞生物。由于它们是小得肉眼不能看到,我们有时便忘了它们的存在。虽然这样,而他们还是大大影响我们的生活;实际上,它们却操纵有我们的生死大权。

 

1、细菌怎样生长与繁殖?

 

纵使是把一千个细菌挪起来,其长度也不及英文字母‘i’字头上的上点那么大。细菌是靠着分裂来繁殖的,在不到三十分钟之内,由一而二、二而四,四而十六,……一路分裂而又分裂,结果,在24小时之内,一个细菌会分裂成一千六百万之多!

 

细菌也象其它生物一样,需要温暖、潮湿、及食物能源生长。有些需要氧气,有些则否。日光、热(或烧或煮)及某些化学品,都会杀死细菌,冰箱只能使它们生长较慢,但不能杀死它们。至于最冻的冰柜,也只能冻死一些细菌,及使其它的生长缓慢下来,但却不能全部消灭。参《奇妙之生命》

 

2、在空气、水及食物中有看不见的仇敌吗?王下2:19

 

细菌虽然没有翅膀,但却能藉空气来周游到处。这是怎么一回事?它们是由许多飞行的昆虫来交通的;带有病菌在身的人,也会从呼吸、咳嗽、打喷嚏中,经看不见的潮湿泡沫来把细菌传给别人。

 

食物在生产、加工、贮藏、运输、销售、烹调、食用的各个环节中都有可能受到污染而危害人的健康。

 

今天一切淡水源都受到破坏,水里也含着有害的细菌。(同上)

 

安息二、身体健康与卫生的关系

 

3、卫生与健康究竟有多少关系?

 

“要有健全的身体和健全的思想,非十分严密地注意清洁不可。…无论什么样的污秽,都是致病的。…绝对的清洁,充分的日光,以及家庭日常生活各方面的卫生的注意,是避免疾病维持一家之人的健康快乐所不可缺少的。”《服务真诠》第二十章184185页

 

安息三、生产与洁净之礼  12:18

 

4、上帝为什么要制定产妇不洁净期?利12:14

 

显示了上帝对母亲们的亲切关爱;

 

本章中有关生子的规则显示了上帝对母亲们的亲切关爱。妇女在上帝的计划中具有一个受尊敬的地位,而且这也是妇女应有的地位。在古代,女人的命运并不幸福。她要做许多通常应归于男人的重活。…家中和地里的活大多由妇女完成。在生孩子时所得到的照顾很少;事实上,残酷而非人的习惯乃是标准。” (参见《历》第512页)

 

  “正是在诸如此类的状况下,上帝才为以色列人的母亲们制定了这样的规定,为她们指定一个相对安息和孤立的时期,长达数周之久。她们可以享受安息和宁静,这是使她们重获体力的时期。”  

 

表明人生性不洁;

 

如大卫所言“我是在罪孽里生的,在我母亲怀胎的时候就有了罪”。(诗51:5)若不靠主洁净的条例,怎能自成圣洁呢?

 

表明人出身卑贱:不论世上何等人物,他出世时也不过是赤身而来,是被罪与死亡管辖。(传5:15,罗5:12

 

5、生男与生女不洁净期不同,为什么?利12:5

 

生男孩,“这是每位以色列妇人的愿望,因为弥赛亚应是“女人的后裔”(创3:15)。”至于“生女孩比生男孩要有更长之不洁净时期的原因在这里或其它地方都没有被说明。”(利未记《本会圣经注释》)

 

6、产妇如何得洁净?利12:68

 

先献燔祭,后献赎罪祭。她不需要为自己献此祭物。她只是将祭牲带到帐幕那里交给祭司,由祭司来为她献祭。这一步骤与先前提到过的常规顺序不同,因为献祭者通常需要亲自宰杀祭牲。这里还有另一个区别。当赎罪祭和燔祭被献时,赎罪祭总是在先,然后是燔祭。但在这里,燔祭却在先。另外,赎罪祭总是更主要和更贵重的。但在这里却相反。燔祭在先被献,而且是由一只羊羔构成的;而赎罪祭在后,而且是所有被献之祭物中最不值钱的祭牲,一只雏鸽或斑鸠。

 

  “人不论做什么都带着罪的污点。因此,赎罪祭在许多情况下都被指定,……而对于生孩子一事,这里似乎有一种有意对罪尽量少的强调,而且所要求的供物只是一种象征性的祭物。其中没有认罪或按手的仪式。”(利未记《本会圣经注释》)

 

安息四、疾病的预防   1314

 

“不单是在侍奉上帝的礼节上,即在日常的一切人事方面,洁净与不洁净的界限也是划分得很严密。凡有传染病或漏症的人,必须离开民间;并且在他的身子和衣服尚未完全洗净以前,不准归来。” 《服务真诠》第二十一章186页

 

7、这两章中提及几类疾病应予预防?利13:2182430

 

“在一个连医学本身还不存在的年代里,让祭司们对各种在许多方面都很类似而且又没有特定名称的皮肤病给予不同的诊断乃是一种非常困难的事情。摩西显然将这些相关的疾病归在了同一个总称之下,就是在英文译本中被译为“大麻风”的sara'意思就是“击倒”。

 

有些评经家建议说第13章论及了七种不同的疾病,但作者因为不是一个医生,所以错误地相信它们都是同一种疾病的不同方面,并且无知地将它们统称为大麻风。但评经家之间对于这七种疾病是什么的观点并不统一。如果现代的科学家希望区分瘟疫的不同形式和阶段并给予不同的名称的话,这是他们的特权。但圣经是写给普通老百姓的而不是专门针对现代、科学的定义而写成的。圣经使用的是为普通人设计的普通用语。

 

8、如何处理这几类传染病?利14:132

 

隔离;14:13

 

将那些感染传染性疾病的人隔离起来的主意似乎起源于希伯来人,这是上帝亲自给予他们的一种保护措施。

 

清洗;14:49

 

在房屋墙壁上或衣服上的“大麻风”所具有的形式乃是红绿色的斑纹或斑点。这似乎是一种霉或菌,而且虽然与人体内的“大麻风”不同,但却很可能标志了该房屋不是一个安全的居所。受影响的衣物也可能会将真菌疾病传染给人类。

 

献赎愆祭与赎罪祭;14832

 

患癞者于洒血洗身后,就是已经洁净了,但还须区别七天,到第八日再献赎愆祭、赎罪祭,抹血、抹油才算是完全洁净了。如祭司先为他献赎愆祭,用血抹他的右耳垂,右手与右脚的大拇指;再用油再抹右耳垂、右手、右脚的大拇指,就完全洁净了,从此要听上帝的话。他的手要作主的工,脚要行主的义路。

 

思考: 在东方人所知道的一切疾病中,麻风病为什么算是最可怕的?麻风病被看什么的象征?《历代愿望》第27章

 

安息五、洁净玷污——论到了生活上的洁净

 

9、上帝对人在生理上的健康的重视:

 

本章针对的是男人和女人的各种污秽。这些污秽并不暗示着道德上的过犯,尽管它们既玷污了那有关的人,又玷污了其他与此人发生接触的人。有些是在生活的自然过程中产生的,诸如妇人“在经期”(第25节)或在“行经”时(第19节)或男人在睡觉时“梦遗”(第16节)的污秽。我们推断说被提到的其他污秽也不是从罪中产生的,而是从正常的身体功能或异常健康状态中产生的。《本会圣经注释》

 

思考:梦遗对人体是否有危害?“在经期”为什么是不洁净?为什么不许男子亲近?(请参看一些健康书籍)

 

预备日、达到上帝的健康卫生标准   15:31

 

10、上帝为什么要如此要求以色列百姓注意卫生清洁?

 

“上帝是喜爱纯净、清洁、规律和圣洁的。上帝命令他所有的子民:凡缺少这几样资格的人,要竭力追求,在得到以前,决不罢休。”

 

留意清洁,这对身心双方面的健康是根本必要的。“宅中有不清洁的,被忽略了的角落上,必造成了心灵里不纯洁的,被疏忽的幽暗之隅。”《今日的生活》263页(参《崇高的恩召》812

 

11、我们当如何对待健康卫生呢?出30:1921

 

经常沐浴;来10:22;赛1:16

 

人体有200400万个毛孔。“人身的皮肤,常在排出不洁之物,若不时时沐浴,周身的千万毛孔就很容易闭塞起来,致那些应由毛孔输出的体内污物,就堆积起来,成为其他排泄器官的重担。”

 

“每天的沐浴,只要行之得当,非但不会使人受寒,反可保证人不致感冒;因为沐浴能使血到皮肤面上来,就运行得更畅快,所以是促进血运的。于是脑筋和身体都加添精力,肌肉更活动,思想也更灵敏了。沐浴尤能安抚神经,利通大便,增补肝胃的功能,帮助消化。”更重要的是洗去心中的污秽。(赛4:3《服务真诠》)

 

常换衣服和清洗;传9:8;启22:15

 

“衣服的清洁,也是要紧的。因为衣服是吸收毛孔中所排出的污料的;若不勤于更换与洗涤,毛孔就会把衣服上的污物重吸进去。”

 

勤洗手;太7:34;雅4:8

 

注意个人环境卫生;参《今日的生活》129

 

保持家中日常生活各方面的清洁卫生,作一个能自立更新的人。

 

12、为什么我们要如此讲究卫生呢?

 

看基督再来之前地上的预兆吧!各种疾病(21:11),环境污秽和异常气温(11:18),因绝症受苦(16:210),我们若不作给别人一个预兆的人,就应当注意卫生生活。147:8提前1:5

 

思考问题:

 

1我的生活需要什么改变,才更能接收上帝对我的旨意呢?

 

2卫生与健康究竟有多少关系?

 

3我们当如何作以便达到我们所知道的正确健康生活标准呢?

【返回上级目录】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蔡有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