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讲
经文:利五1~六17 经句背诵: 唯有那不知道的,作了当受责打的事,必少受责打;因为多给谁,就向谁多取; 多托谁,就向谁多要。(路十二48) 思考问题: 1.在那些事上,曾亏欠神? 2.是否因自私,而亏欠别人? 当读完利未记第五章之时,会感到「赎罪祭」与「赎愆祭」似乎很难分别,而且 又记载「赎罪祭怎样,赎愆祭也是怎样,两个祭是一个条例」(利七7),我们首 先当明白,圣经只是把当时重要的部分记载下来,而且神的旨意「律法既是将来 美事的影儿,不是本物的真像」(来十1),所以我们相信,当时的以色列百姓一 定能够很清楚,这两个祭的要求和分别。今日之我们虽无法根据经文之记载,将 两个祭的记载分段得很清楚,例如利未记五章1至13节就有人将它分段在赎罪祭之 条文(利五12),但似乎又是在谈论赎愆祭(利五6),本课我们依据圣经记载分 章之方便,把利未记五章均含在赎愆祭的条文来研讨。重要的是从古代百姓遵从 神所吩咐的献祭中,得到美好的鼓励和造就。 一.赎愆祭的意义 1.为求赦免:「祭司要用赎愆祭的公绵羊,为他赎罪,他必蒙赦免。」(利五16 ),如同赎罪祭之意义一样,今在主耶稣里面,要不断追求成长,远离一切罪恶 。 2.因此,谦卑反省是信徒当下的工夫,如古人教训:「吾日三省吾身」,由本祭 中,提醒我们当时常思想的有三方面。对神方面:有否亏欠神,在神的圣物上误 犯了罪,如在当纳的十分之一上(玛三8),和各样当感恩的事上。对人方面:是 否因不作见证,而伤害别人的权利(利五1);或以诡诈、暴力伤害人(利六2) ;或无意中侵占了别人的财物(利六3、5),这一切均当求神赦免,因「爱神的 ,也当爱弟兄」(约壹四21),人一切的行为,也当为别人负责任。对己方面: 是否不小心沾染不洁(利五2~3),如一些不好的习惯;是否冒失发誓(利五4, 六5),如不能节制个性,以致说了一些气话、自夸自大的话,这都显出人灵性上 的无知和软弱。当借着反省和互相劝勉,靠圣灵的更新,不忽略,严格对付罪, 持守神所赐的圣洁身分。 二.献祭的方法和教训 1.把祭物带到神面前(利五6、15):唯有在神面前,真心认罪悔改,才能蒙神赦 免,如税吏之祈求,若像法利赛人之自夸、自义,何等可怜(路十八9~14)。 2.以祭物而言:在赎罪祭中,可知,若犯罪所造成的影响愈大,则祭物的价值要 愈高,如同主耶稣之教训:「多给谁,就向谁多要,多托谁,就向谁多要」(路 十二47~48)。而在本祭中,人若误犯了罪,虽是贫穷的,也要依他的力量献上 祭物,或是两只班鸠或雏鸽(利五7),或是细面伊法十分之一(利五11)(就是 一俄梅珥,是人一天的食量;出十六16、35),这教训我们,每个人均当为其所 犯之错行负责,决不可借故推诿,若是连至少的代价(如禁食一天,是每个人均 可做到的)也不肯付上,真是枉费主耶稣在十字架上为我们所付上的。 3.若献羊为祭,就要把脂油、腰子、肝上的网子、肥尾巴献给神(利七3~4), 如同其它祭一样,把最好的献上。若献班鸠或雏鸽,要揪下头来(利五8),唯有 谦卑认罪,不硬着颈项,驯良如鸽,罪才得以赦免。以上祭牲的血要弹在祭坛边 和撒在坛的周围,表示倚靠主,罪得以赦免。若是献上细面,不可加油和乳香( 利五11),表有罪者,已失去灵恩(油)和香气(乳香)唯有诚心求神怜恤。 4.除了献上祭物赎罪之后,神又规定,凡亏欠神的或别人的,不但要如数原物偿 还(利五16,六5),还要另加五分之一交还给祭司或受害者。这教训人,当为自 己的过错,不但要悔改,更要采取实际的行动,负起当付出的代价,弥补对别人 的伤害,也强化对自己的警戒作用。 神为以色列百姓设立赎罪祭和赎愆祭,显明神体恤人在现实生活中的软弱,但更 显明神何等希望祂的选民,在各种境遇中,不要怕失败、阻挡,不要自暴自弃, 祂的恩典够我们用,祂的爱永不改变,只要持守追求长进、圣洁的心志,必定能 战胜罪恶,使主的恩典得着荣耀和称赞。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