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讲
经文:利十九1~18 经句背诵: 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 上的父。(太五16) 思考问题: 1.分享我对「说谎」和「诚实」的感想。 2.如何能饶恕人?分享经验。 信仰是人生的方向和力量,神希望以色列百姓建立一个纯正的信仰,藉此能在神 的祝福下,展现真、善、美的人生,充满和谐、喜乐、富足和敬虔。因此神又藉 着摩西,晓谕以色列百姓如何把信仰落实在生活中,从本章中可以学习,在基督 里的人生是: 一.圣洁的人生: 「你们要圣洁,因为我耶和华你们的神是圣洁的」(利十九2),这是神不断强调 的,也是人追求美好人生的根本。人唯有爱慕真正圣洁,厌恶一切罪恶与污秽的 事,才能愿意追求成长(参:提前一19,一6~7),如经云:「人若自洁,脱离 卑贱的事,就必作贵重的器皿,成为圣洁,合乎主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 提后二21),在末世人心更是偏向放纵情欲之际,作基督门徒的我们,更当秉持 真理,靠圣灵的保守,追求圣洁。 二.分享的人生: 人是群居的动物,「耶和华所造的,各适其用」(箴十六4),人生下来虽有智能 、贫富、五肢健康或不健全之分,但生命在神眼中均是同等宝贵。因此神并不希 望人因外在条件而有贵贱之分,不希望人利用天生好的条件彼此欺压;反而是不 断提醒人要分享所得的一切,互助互爱,使人生充满和乐。如神吩咐以色列百姓 ,所献的平安祭要一起享用,且不可留到第三天(利十九6~7),代表甘心乐意 、彻底分享。也慎重吩咐「在你们的地收割庄稼,不可割尽田角,也不可拾取所 遗落的;要留给穷人和寄居的,我是耶和华你们的神。」(利十九9~10)。那愿 意照此而行的,使我们在劳苦的人生中看见喜爱和温暖的情景,更看见神应许的 福分沛然降下(得二15~16,二4,四12、17),今日主耶稣重申:「你们若有彼 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约十三35)。 三.诚实的人生: 神是信实的神(林前一9),也是无所不在、无所不知的神(诗一三九2~8),祂 要求敬畏祂的人,必须用心灵和诚实拜祂(约四23~24),人常自以为,只要没 有人看见,只要说谎不承认,就可以隐藏恶行,如亚干偷了当灭之物,又心存侥 幸,直到一个个抽签,在约书亚的追问下才肯认罪(书七11、19),经云:「掩 盖的事,没有不露出来的,隐藏的事,没有不被人知道的。」(路十二2)。我们 要远离一切虚假,不可贪爱虚荣,才能胜过偷盗、欺骗、说谎(利十九11~12) 的诱惑,作实实在在、光明正大的基督徒,以诚实互待,心中何等愉快、轻松。 四.公义的人生: 「公义」是人的祈望,俗语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是时候未到 。」这也代表人对现实的一种无奈(参:传三16)。其实人当照着神的吩咐,把 心愿化成实际的行动,展现人生的公义。而要追求公义,一要存体谅的心,如神 吩咐「雇工人的工价,不可在你那里过夜留到早晨」(13),有钱的雇主要体谅 工人当得的工价,并立即发放,可说是「惠而不费」。二要不偏袒,「不可偏护 穷人,也不可重看有势力的人」(15),不受私心、外表、势力之影响,要实事 求是,以真理去分析,作公正的判断;当然人皆有私心和感情,唯有坚持真理和 靠神的心,才能持守公义,显出基督徒正确的行为。三要不挑拨,「不可在民中 往来搬弄是非」(16),才能化繁为简,并秉持尊重和饶恕的心,化解纷争。 五.忠恕的人生: 牙齿和舌头,虽密切配合,也有咬到的时候,但从不计较。何况人与人之间,因 境遇、观念、关系不同,难免有冲突。若不化解,就会产生仇恨,而「嫉恨如阴 间之残忍」(歌八6)。因此神吩咐百姓「不可心里恨你的弟兄,不可报仇,也不 可埋怨你本国的子民」(17~18)。祂更为担当人的罪,而死在十字架上,作为 我们得救的根源,也是彼此饶恕的好榜样。经云:「你们要谨慎,若是你的弟兄 得罪你,就劝戒他,他若懊悔,就饶恕他。倘若他一天七次得罪你,又七次回转 说:我懊悔了,你总要饶恕他。」(路十七3~4),这是值得终生学习的一门功 课,因主也赦免我们一切的罪。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