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赎愆祭的祭祀

【返回上级目录】

经文:利5:1-19;利6:1-7;利7:1-10;利14:12-20

罪和愆常联在一起,两者很难区分。但神却把它们分开来处理,可见必有两层意义了。

一、何谓愆?

  1、我国古先贤为它下的定义

   A.愆者,过也。《左传》载“不愆于六步七步”。

   B.失误为愆。因工作能力有限,不能胜任某一项工作,虽然很卖劲工作,还是出了失误,叫做愆。

   C.过失为愆。办事不认真,因粗心大意而造成的损失。

   D.患恶疾为愆。《左传》有一句话叫做“王愆于厥身”。意思是,国王患了很重的毛病,甚至有生命的危险。

 2、《圣经》对愆的解释

  A.知道别人的过失,却不闻不问叫愆(利5:1

  B.不知不觉犯了罪叫愆(利5:2-4,17

  C.误犯圣物和圣事即愆(利5:14-15),敬拜外行,做圣工外行。

  D.亏负了邻居叫愆(利6:1-3

在交易上不忠诚,行了诡诈叫愆。

在邻舍交付的物上,没有认真负责,造成一些损失。

仗势欺负邻舍。

向邻舍起誓或说谎;

捡了别人的东西不归还;

抢夺了邻舍任何不值钱的东西。

 

二、赎愆祭的祭祀程序

赎愆祭是五样不同祭物综合选用的祭。可用复合祭(两种以上的祭物同时献),也可以用单一祭。

 1、以羊为供物的祭(利7:1-8;利5:5-6;利14:14

  A.知道自己有了罪,就牵一只羊(母羊、羊羔、公羊均可),按手在羊头上亲手杀死那羊。(利5:5-6;利7:1-2

  B.祭司取羊血抹在他右耳垂,右手大拇指,和右脚大拇指上,把余剩的血倒在祭坛四周地上。(利7:2;利14:14)

  C.祭司把羊脂油和羊的两个腰子及肥尾巴,烧在坛上(利7:3-5),肉祭司在圣所院内吃(利7:6-7

  D.作为燔祭的那只羊,除皮另作使用,其余全部烧在祭坛上(利7:8

 2、以鸟为供物的献法(两只鸟,一只燔祭,一只赎罪祭)

  A.献祭的人把鸟交给祭司(利5:7;利14:22-23

  B.祭司把鸟头揪下来,拿住鸟两只翅膀撕开,不要撕断,把嗉子、羽毛、肠子去掉,鸟身烧在坛上(利5:8;利1:14-17

  C.祭司把鸟血抹在献祭人右耳垂上,右手大拇指和左脚大拇指上,剩余血倒在坛四周地上(利5:9;利14:5,7,14

 3、干细面的献法(利5:11-13)

  A.把细面伊法十分之一交给祭司

  B.此细面不加油,不加乳香,祭司取出一把烧在燔祭坛上(利5:12-13

  C.剩下细面归祭司在院内吃,担当他的罪(利5:13

 4、橄榄油的供献法(利1412,14-18

   麻风病人痊愈后,当在神面前献赎愆祭。

  A.献祭人带一罗革橄榄油(0.625公升)交给祭司;

  B.祭司拿在燔祭坛上摇一摇(利14:12

  C.祭司指头沾油在坛上弹七次(利14:16

  D.抹油在献祭人右耳垂上,右手大拇指上,右脚大拇指上,剩余抹在他全身上(利14:17-18

 5、银子的供献(利5:15-16;出30:11-16)若有人在圣所的圣物上误犯什么罪,就要拿赎罪银半舍克勒(一市斤等于43.86舍克勒)交给祭司。另外他除了按原价赔偿圣物外,还要再交其价格的五分之一给祭司,好为他赎罪。

 

三、赎愆祭的属灵意义

 1、赎愆祭是赎罪祭加燔祭的祭(利5:7;利14:21-22

 2、赎愆祭是作赔偿的祭(利5:15-16;利6:1-5

赔偿在献祭之先。赔偿的内容:第一,扣留神之物。如:十分之一,感恩奉献,头生的儿子和牲畜等物,都要交出来,交给祭司,取赎出来;第二,在物质上亏负人的事物,如:捡的、骗的、抢的,凡使用不公正的手段所掠取的财物都当如数归还,还要加上五分之一,作为对失主的补偿。同时也是对犯者的责罚。现代还有一种精神的赔偿。(罗13:8

 3、赎愆祭是作记号的祭(利141417-18

抹血的记号,抹在耳朵上,右手上,右脚上,头上,上肢部,下肢部都有得救的记号、得赦免的记号;

抹油的记号,受圣灵恩膏的记号、得生命的记号。

 4、赎愆祭也是作遮羞的祭(利7:1-5,7-8

亚当、夏娃犯罪后需要皮子遮羞(创3:21)。第一、不羞耻(赛64:6);第二、得温暖(罗8:1;彼前4:8;约13:34-35;彼前5:14

 5、赎愆祭是赋予人自由的祭和最方便的祭(利5:7,11,15;利14:12)牛、羊、斑鸠、雏鸽、一把干细面都可以作为赎愆祭。最穷的人,连文盲、老人都献得起,连瞎眼的人、哑巴的人,都可以因信得救;赎愆祭也适应古代没有听过福音的外邦人(罗2:12-16),一把干细面也为他们赎罪。

【返回上级目录】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蔡有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