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 从抱怨到背道
安息日下午 阅读本周学课有关经文:民11-14章 存心节:「凡所行的,都不要发怨言,起争论,使你们无可指摘,诚实无伪,在这弯曲悖谬的世代作上帝无瑕疵的儿女。你们显在这世代中,好像明光照耀。」(腓2;14、15) 在西乃山,当云柱从会幕上升,祭司抬着约柜起行,摩西宣告:「耶和华啊,求你兴起!愿你的仇敌四散!愿恨你的人从你面前逃跑!」(民10:35)摩西的这句话彷佛是胜利的呼声,以色列的众首领怀着兴奋的心情上路。他们终于展开往应许之地的旅程了! 试想像,上帝以这样一种可见的形式与你同在,是怎么一种情况!有人认为,有了如此清楚和明显的记号,他们在实现许久以前就赐给他们先祖的应许时,就会作好准备和乐意遵行祂的每一个吩咐。 当然,事情不一定如此,对于上帝的子民也不例外。本周我们要研究一件接一件的混乱事件,一次又一次的怀疑、不信、忘恩。此际我们正等候那更大的应许(来11:40),让我们在研究这些事件时,谨记当中任何可能与我们今天相关的教训。 星期日 忘恩的罪 阅读民11章,向自己发问下面的问题: 1. 这事件怎样告诉我们,不要忘记主过去的带领? 2. 我们如何理解主对他们的反应? 3. 我们可以从这段经中,学到什么关乎控制食欲的重要性? 希伯来原文形容这些不满的人是「埋怨邪恶事情的人」。我们只能想象他们所投诉的「邪恶事情」是什么。或许他们感到,上帝是把百姓引到旷野的死亡陷阱去,而不是到「流奶与蜜」的应许之地。他们在埃及见证了所有神迹又渡过了红海,在经历过这些之后还怨声四起,这就是反叛。他们的影响可能会蔓延并摧毁下一代。耶和华降火焚烧他们,「直烧到营地的边界」(1节),及至摩西为他们代求火才熄灭。 百姓抱怨他们的膳食,理由实在有欠充分。吗哪可以多种方法烹调,或磨碎或捣碎成粉,既可烤又可煮(出16:23;民11:8)。创造各种美味的上帝,当然不会让他立约之民去尝味道差劲的食物。此外,他们还有羊奶和牛奶,并可从中造出凝乳(奶油,申32:14)。说到新鲜的食物,各类的「平安祭」——为还愿献的祭、感谢祭、甘心祭——祭牲的肉最后都是由祭司、奉献者及其家人、仆人、有分参予献祭的利未人一同共享。他们肯定不会捱饿。 所谓「慎重祷告或祈求,愿望可能会成真。」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从中我们可学习到什么教训? 星期一 领袖的压力 以色列人迅速转向,下拜金牛犊偶像,于是摩西向上帝祷告,求他饶恕他们,不然,他祈祷「不然,求你从你所写的册上涂抹我的名。」(出32:32) 这事以后,当摩西听到百姓在各家的帐棚门口「哭号」说:「谁给我们肉吃呢?」(民11:4)他怎样反应?为什么他的态度是不合理的?我们看到这位属神的伟人经历着什么人性的缺陷?(民11:10-15) 同时阅读民11:21-23。摩西又经历什么人性缺陷? 不管摩西犯了错,也不管他缺乏信靠,耶和华还是透过指派七十名长老协助他,藉此帮助他减轻重担(民11:16、17)。指派七十名长老的经验,就像圣灵于五旬节降临在使徒身上一样,惟一不同的是使徒没有「受感说话」。由此可见,七十长老是在众人面前荣获上帝承认的。 「如果摩西能表现信心,与他所看见的上帝权能和良善的凭据相称的话,他们就决不会被拣选了。但是摩西竟把自己的责任和工作看得过重,几乎忘了自己不过是上帝手中的器皿。他这次感染了那使以色列人受咒诅的抱怨精神,这是不能原谅的。如果他能完全信赖上帝,耶和华就必不断地引导他,并赐给他力量足以应付一切的危机。」怀爱伦著,《先祖与先知》366页 仔细阅读民11:20。他们「厌弃住在你们中间的耶和华」。由此可见,厌弃不是指彻底背道、否认上帝的存在、或在教会中被除名。我们如何从这件事学习到我们多么容易误解自己与上帝的关系? 星期二 不光彩的家事 当埃及发生十灾时,摩西的妻子西坡拉和他们的两个儿子住在她父亲「米甸的祭司」家中。以色列人在西乃山安顿下来后,叶忒罗就带着西坡拉和孩子来找摩西。西坡拉注意到她的丈夫很是疲乏,于是她把这个情况告之叶忒罗,经过仔细观察摩西的管理方法,叶忒罗便向他建议一个新方法,就是挑选千夫长、百夫长、五十夫长、十夫长,让他们管理小事,把大事留给摩西呈到上帝面前。摩西同意这个做法,他就拣选人「随时审判百姓」(参阅出18:13-26)。摩西此举竟挑起了米利暗和亚伦的妒意。 阅读民12章。经文显示了米利暗和亚伦有什么人性的劣根?他们的罪如何跟摩西的态度和性情形成对比?这可悲的故事该使我们知道,上帝是如何看待这些人的态度的? 中文圣经翻译为「毁谤」一词的原文,是阴性单数动词,显示米利暗在第一节经文之后首先发难。她嫉妒西坡拉,并且指责她影响摩西指派叶忒罗所建议的审判员。她称西坡拉为古实女子,可能因为她肤色黝黑。其实西坡拉是米甸人,是亚伯拉罕与基士拉之子米甸的后裔,她敬拜真神上帝。嘲笑西坡拉是古实女子的原因,也可能是因为古实族有一部分人住在位于西乃山以东和阿拉伯的亚喀巴湾一带的米甸人当中。两个原因都有可能。情形就似一个祖先是德国裔的人在美国出生,他可以被称为德国人或美国人。然而,很明显,「毁谤」一词是诽谤用语。 尽管上帝的大能在他们中间强有力的显现,这两个忠心的人还是显出了一些非常恶劣的态度。省察你的内心:你心中有什么恶劣的态度,要在它破坏你个人的灵性之前把它清除掉? 星期三 到了边境 大约是在九月,正值葡萄初熟之时,第二次收成的无花果也已经熟透。以色列人只花了十一天,就到达靠近迦南地南部边境的加低斯巴尼亚。我们可以想象,当他们接近梦寐以求的目标时,响彻天际的欢呼声在百姓中一阵一阵地传开。 阅读申1:19-23。他们犯了什么错误? 阅读民13章并回答下列问题: 1. 虽然耶和华同意让他们派探子作窥探,但为什么这是一种妥协?这个妥协造成什么后果? 2. 即使之前有一切神圣的作为,大部分百姓的反应反映出他们有什么问题? 听到他们将来的家园是肥沃之地,百姓无疑高兴不已。两个探子带回来的那挂大葡萄,使众人为之惊叹。这的确跟他们所想象的一样,或者比他们想象的更好。 在一个有罪的世界,即使有上帝引领我们,事情总还是会出问题的。耶和华自然知道那里居住着拜偶像之民。希伯来人岂不认为耶和华会为他们打点一切么吗?毕竟,看看祂对埃及人所行的事! 不过,他们忘记了上帝的大能和应许,他们看到眼前的障碍,不论约书亚和迦勒怎样争辩,百姓的耳朵听到的,尽是其它探子黑暗和灭亡的消息。 即使遇到表面看来难以对付的障碍,你能怎样学习信靠上帝?你今天正在做什么选择来决定你如何响应明天? 星期四 回埃及去 阅读民14章。你可以从这个故事中,为自己归纳出什么最有力和重要的属灵教训?你曾经在哪些方面做过同样的事情? 他们所说过一切可憎的话中,最坏的莫过于要另立一位首领带他们回埃及去(民14:3、4)。当我们想到埃及象征了作罪恶和死亡的奴役、与上帝分离,这些会众在经历了不可思议的拯救之后还如此行,这真是罪无可恕。 「那些不忠实的探子高声的斥责迦勒和约书亚,于是,全会众喊叫起来,要用石头打死他们。疯狂的暴徒拿了石头要杀那两个忠心的人,他们大声吶喊,冲向前去,忽然石头从他们手中落了下来,众人寂静无声,战栗不已。因为上帝亲自干涉,阻止了他们杀人的计划,他的荣光像火焰一般照彻会幕。……再没有人敢继续反抗了。」怀爱伦著,《先祖与先知》377页 即使这些百姓公然反抗上帝,我们在此还是可以怎样看到上帝的怜悯与恩典? 注意他们对自身所受的惩罚做出怎样反应。在某种意义上,当他们拒绝领受上帝为他们所做的之后,他们决定尝试靠自己去做,这当然以悲剧收场。要是他们信靠那位早已为他们做了许多事的上帝,他们的灾难本来是可以避免的。同样可悲的是,罪总是连累许多无辜的人——他们与反叛的事件无关——因为其它人犯罪而受苦。 星期五 进深研究:阅读怀爱伦著,《先祖与先知》第32章〈从西乃山到加低斯〉及第34章〈十二个探子〉。 「这些人一走入歧途,就刚履不驯地反对迦勒和约书亚,反对摩西,并且反对上帝。他们愈来愈坚决了,他们定意要阻挠一切想承受迦南地的努力。而且他们为要支持这个恶毒的影响,竟不惜歪曲事实。他们说:『我们所窥探经过之地,是吞吃居民之地。』这不但是一个恶信,而且是一句谎言,又是自相矛盾的话。探子们既然说那地肥美富饶,居民身材高大,怎么又说那地的气候是不合卫生,甚至可称为吞吃居民之地呢?可见当人心充满不信之念,让撒但来控制他们时,就没有人能说撒但将要带他们到什么地步啊。」怀爱伦著,《先祖与先知》375页 讨论问题 1. 为什么不管我们面对任何处境,培养一种赞美和感恩的态度是如此重要?无论我们身处什么环境,我们岂不都该有要感恩的事么?为什么思量这些感恩的事,比总是记住我们的烦恼更要紧?为什么感恩与称颂对于加强我们的信心那么重要? 2. 你是否注意到批评和怨言可以有多大的感染力,这些别人的态度是多么容易影响你?这一点告诉我们,我们说话应当多么谨慎呢? 3. 当我们等候基督再来(似乎等了许久),我们可能会在哪些方面,甚至不知不觉地陷入了一种危险,对上帝显出了跟那些希伯来人一样的反抗态度? 总结:在西乃山和迦南边境的加低斯巴尼亚之间的11 天,是以色列人在旷野所过最坏的日子。百姓反对吗哪之声来势汹汹,以致摩西要恳求上帝让他立即死去。米利暗和亚伦对他的领导提出尖锐的挑战,这是另一记重击。最后,探子所带回来的坏消息,使众民越界行动,结果导致要在旷野漂流四十年。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