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1-89 献坛礼 以色列人已经为越野之行做好准备,但起行之前尚有几件重要的事要作:为祭坛行奉献礼(7),洁净利未人(8),守第二次逾越节(9)和制造银号(10)。 本章记载了各支派所献上的礼物(1-11),及重复记载各支派献坛所用相同的祭物(12-89) 。 除诗篇一百一十九篇外,本章便是旧约最长的一章,显明神重视和悦纳各支派的祭物。奉献的结果,是神在会幕中向摩西说话(89),表明神的同在。 1-11 抹坛与供物 1-2 献坛的时间是立好帐幕的那一日,即出埃及後第二年正月初一日(出40:17 ) , 所以进行的时间是先於上文那六章及利未记所记载的事情,因为上文是在二月初一日之後发生的 (1: 1)。 此处不按时间次序记载,显然有逻辑的因素。首先,本段简单交代如何将百姓献来的牛和篷车妥当地分配给利未人,因为上文已说明了利未子孙所负责的工作。其次,各支派在十二日献祭物的同时,神藉摩西把利未记的律法礼仪颁布给以色列民;换句话说,神赐下的律法礼仪,立即在献坛礼中实践出来;若按日记方式记叙,便会破坏律法的整体性及实践的一致性,所以圣经先记载律法礼仪,然後记载以色列民的实践行动。再者,奉献是以神为中心的生活最高超的回应,上文编营所代表神的心意,在奉献的行动中显明出来。 摩西膏抹帐幕及其中器具一事,已於利8:10-11记述 ; 这里复述,一方面表明此处时间与上文1-6章的不同 , 另一方面表明圣洁与奉献的关系──奉献是分别为圣献给神。旧约的膏抹礼,通常是为膏抹特别的人物──先知、祭司、君王,而不会膏抹物件,因为物件并无道德性,唯一例外是帐幕,因为它代表了神居住的所在。 3 十二个支派才可献上六辆篷车,因为当时刚开始进入铁器时代,车辆是非常珍贵的。以色列人初入迦南地,不能赶出平原的人,正是因为该地的人拥有铁车 (书17:16) 。 以色列人此时拥有的是木头车,是从埃及人手中得来的 (出12:36) 。 他们奉献牛车的目的,是希望在旅程中有帐幕相伴,因神的同在胜过拥有一切,这是奉献的原因,也是奉献的目的。 本节提及的供物可称为礼物(来10:5), 与祭物有分别之处,虽然两者同是出於敬拜神的行动。礼物是额外的,并不是神清楚指定的,因此摩西须寻问神是否接受这些礼物 (4)。 但人奉献礼物也是出於神的感动,所以能合乎神使用 (5), 至於祭物,则是神清楚指明的,在利未记有详细的记载,所以是理所当然的;献赎罪祭和赎衍祭必须履行的责任,素祭、燔祭和平安祭却是出於自愿的奉献。 12-89 各支派的供物 十二支派须委派首领及分十二天献上祭物,这是基於实际的需要。每支派的人口数以万计,不能全部齐集在帐幕前,况且利未人的营地将他们与帐幕隔开,所以必须由首领代表献供物。宰杀牛羊献为祭牲并在坛上焚烧,需要相当的时间,每支派献两只公牛、五只公绵羊、五只公山羊和五只一岁的公羊羔(17),总共便有十七只祭牲,花一天的时间去处理是相当合理的。按圣所的平(13),一舍客勒约为十克,银盘子便有1.3公斤, 银碗有0.7公斤,金盂(金碟)有0.1公斤,都是用来盛载素祭的材料。 献祭前须先在香坛上点香 (68, 参出30:1-10, 34-38); 这是贵重的礼物, 上升的烟和馨香之气,使人的心灵集中在天上的神身上;因此香代表祷告 (启5:8) , 奉献须连同真诚的祷告,才能蒙神悦纳。 利未记提到五种祭物,但这里只献上四种 (13-17) , 各支派未有献上赎愆祭,最合理的解释是 : 赎愆祭是要赎人际间的罪咎(参利5章),而本段的献祭是以神为中心,故此无需献赎愆祭。 十二支派奉献的次序是按上文编营的次序,所献供物的总数也有详细记载 (84-88) , 可见神不但重视个别支派的奉献,也重视整个以色列的奉献。因此奉献一方面是个人的敬拜行动,也是整体向神敬拜的行动,两方面均须重视。 此次礼仪称为奉献坛的礼 (11-88) , 相等於启用礼;神设立祭坛使人可以藉献祭亲近 ,得到 的悦纳。新约时代,耶稣基督成为祭坛上最完美的祭物,叫我们藉著 可以亲近神蒙神的悦纳。今日我们献上的祭物是属灵的(彼前2:5),要将身体作活祭献给神(罗12:1)。 奉献的高峰是神对人说话(89),摩西是神与以色列人之间的代表,所以只有他听得到神的话,但以色列民以此为满足了,因为神与他们同在。今日若我们过一个奉献的人生,神也会清楚向我们说话,藉圣经的话语及圣灵的声音训导我们;但奉献给神是与神相交的先决条件。 思想问题(第5-7章) 1 耶和华规定不洁的以色列人不可住在营中,要摒诸营外。 这与耶稣手摸病人、叫死人复活、亲近税吏和妓女有否抵触? 参利「附录」、申14章注。 2 为什麽耶和华要加上5:8一句呢?有什麽含义? 3 中世纪的英国有法例规定,被告若要证明自己清白无辜,可徒手 持热铜棒,手不被烫伤者,即证实无辜。 这种做法和5:16-31妇人饮咒诅水证明清白有否相近之处? 你能否用科学观点解释整个情形呢? 这是否以色列人判断案件的主要方法?参申16:18-20; 19:15-21。 4 拿细耳人蓄发、远离死尸、戒吃葡萄的制成品,以此象徵向神许 的愿(6:1-21)。 新约时代的犹太基督徒有否许拿细耳人之愿的事例 (见徒18:18; 21:23-24)? 福音书中有否记载耶稣守此条例?参路22:17-18; 约17:16-19。 今日信徒当怎样活出这规例的精义?见罗12:1-2; 提後2:19-23等。 5 大祭司的祝福文(6:22-27)三次提及神的名字。 由这点和祝福的内容看来,大祭司的祝福与我国农历新年的挥春 有何异同? 6 领袖在出发前,首先向神奉献供物(7)。 究竟当中有什麽含意呢? 7 那一个支派是头一日献祭的? 这支派的始祖既出卖兄弟、又犯奸淫之罪(参创37:25, 38:16), 为何他的子孙反率先献祭呢?参民2:3-9。 8 为什麽第7章不厌其详的记下各支派所献、相同的供物。 这个教训可否应用在新约的信徒中?参约10:1-5, 14; 罗12:1。 9 你认为金钱奉献是个人的事,抑或也包括群体的一面呢? 10 利未人收下的公牛有什麽功用呢(3-6)? 十二日之内所献的羊羔又有何功用呢? 你认为奉献之物有否「高级」与「低级」之分? 付出劳力事奉神的和付上祷告事奉神的信徒有「尊贵」或「卑微 」之分吗? 你怎样把这属灵的原则应用在教会中呢? 11 究竟民数记1-7章的资料是按什麽原则组织的呢? 这和历史背景有什麽关系呢?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